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温柔眷恋 点赞 分享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微信扫码分享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精选16篇)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1

  设计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独立自主地学习。设计中我采取以图为线、以读为本、以文为例的学习框架,设计了“索图”“读图”“述图”“写图”“等学习步骤和环节,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展示过程,强调自主,鼓励发现,重视拓展迁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设计与实施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介绍我国著名的建筑——卢沟桥的“看图学文”说明文。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图文对照、披图入文的阅读能力;二是重点观察和想像能力;三是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应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卢沟桥的狮子》的教学重点应是:理解并体会课文关于石狮形状惟妙惟肖的描写语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联系“七七事变”,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实施步骤

  一、索图,拓宽学习领域

  课文原有三幅图,一幅是卢沟桥一侧的全图,两幅是卢沟桥狮子的特写。这对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的特点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拓展的必要。因此,课前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有关的图文结合的资料,结合课文预习,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特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等等。

  二、读图,指导互动探究

  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课文三幅图的观察以及查索所得,请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各抒自己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联系课文,重点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语句,体会卢沟桥狮子数量多的特点。

  课文介绍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又该如何认识?

  教师在这里可以提出“课文写了几种神态、动作的狮子?还有哪些课文里没写?”等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互动的开展。

  于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将课外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观察,使丰富的表象活起来。

  三、述图,多读以求感悟

  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个重点段,指导学生多读,体会作者是怎样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描写狮子特点的。

  具体步骤为:

  1默读,画出描写狮子特点的语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质疑;

  2引读,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有的……有的……”的句式结构,并积累语言知识;

  3悟读,一边读一边想,体会这段话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再用品读法,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通过读读、议议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

  4指导背诵,在学生理解句意和理清表达顺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背诵指导中,先分层,再分类,在加强有层次的理解和记忆中进行背诵。

  四、写图,注意想像拓展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在入情读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像。如教学第二段时,可以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像,把其他狮子的动作和神态描述出来;也可以抓住第三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想像古代劳动人民建造大桥或雕刻狮子的情景;还可以抓住第四段课文内容,让学生想像在“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英勇抗敌的情景。

  在阅读教学中,把读、想、说、写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效果。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2

  教师用心语记录得到的是情感、精神的镌刻,即使非常微小,也会成为生命中永不褪色的胶片

  盛新凤是我首师大培训班的同学,是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

  2001初冬,我们培训班学员一起游览卢沟桥。我发现盛新凤一边抚摸着石狮子,一边念念有词。我走到她的身边侧耳一听:她竟在跟石头狮子说话,好像在逗一群可爱的小孩子!

  后来,我有幸观摩了盛老师执教的《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她以精妙的课堂语言、娴熟的教学设计,使这一课成为公认的经典。

  在指导朗读“有的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时,学生一开始没有读出安静详和的语气来,盛老师就在一旁轻轻渲染:“它们都睡着了,可别去吵醒它们呀!谁再来读读?”这一指导如行云流水,自然就水到渠成。

  在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时,盛老师这样启发:“狮子在做什么游戏?会怎么说?多可爱,我们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学生迅速主动地和文本进行对话,很快转换角色进行快乐的体验和感受。

  同样是游览卢沟桥,有的人举着照相机不停地对着卢沟桥拍照,指望以后上《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做课件用得上。这不能不是说有着较强的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可是一晃又是几年,也许他们拍摄的石狮子照片仍然躺在相册里,没有制成课件。而盛老师却将它们永远地留在自己心灵的底片上,投影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

  或许,拍摄图片满足了视觉上的感观享受,用心语记录得到的却是情感、精神的镌刻,即使非常微小,也会成为生命中永不褪色的胶片。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3

  开学初,我及时了解了学生预习的情况。发现学生预习课文的水平参差不齐。 

  于是在上第一课《卢沟桥的狮子》时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预习。 

  一、第一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笔画出生字词,再把生字连词连读两遍。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可先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推测出词语的意思,拿不准的再查字典对照。鼓励学生理解课文中除生字词以外的较重要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读熟。

  四、深入感知,在自己印象深的地方做标记,写读后体会,也可质疑。

  五、结合课后思考题再读文,解疑也可质疑。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4

  福建 傅金英  

  ------------------------------------------------------------

  设计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独立自主地学习。设计中我采取以图为线、以读为本、以文为例的学习框架,设计了“索图”“读图”“述图”“写图”“等学习步骤和环节,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展示过程,强调自主,鼓励发现,重视拓展迁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设计与实施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介绍我国著名的建筑——卢沟桥的“看图学文”说明文。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图文对照、披图入文的阅读能力;二是重点观察和想像能力;三是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应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卢沟桥的狮子》的教学重点应是:理解并体会课文关于石狮形状惟妙惟肖的描写语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联系“七七事变”,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实施步骤

  一、索图,拓宽学习领域

  课文原有三幅图,一幅是卢沟桥一侧的全图,两幅是卢沟桥狮子的特写。这对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的特点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拓展的必要。因此,课前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有关的图文结合的资料,结合课文预习,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特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等等。

  二、读图,指导互动探究

  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课文三幅图的观察以及查索所得,请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各抒自己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联系课文,重点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语句,体会卢沟桥狮子数量多的特点。

  课文介绍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又该如何认识?

  教师在这里可以提出“课文写了几种神态、动作的狮子?还有哪些课文里没写?”等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互动的开展。

  于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将课外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观察,使丰富的表象活起来。

  三、述图,多读以求感悟

  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个重点段,指导学生多读,体会作者是怎样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描写狮子特点的。

  具体步骤为:1默读,画出描写狮子特点的语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质疑;2引读,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有的……有的……”的句式结构,并积累语言知识;3悟读,一边读一边想,体会这段话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再用品读法,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通过读读、议议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4指导背诵,在学生理解句意和理清表达顺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背诵指导中,先分层,再分类,在加强有层次的理解和记忆中进行背诵。

  四、写图,注意想像拓展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在入情读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像。如教学第二段时,可以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像,把其他狮子的动作和神态描述出来;也可以抓住第三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想像古代劳动人民建造大桥或雕刻狮子的情景;还可以抓住第四段课文内容,让学生想像在“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英勇抗敌的情景。

  在阅读教学中,把读、想、说、写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效果。

  ------------------------------------------------------------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  

  最新文章: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在家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中年级识字活动课设计一例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5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3、谈一谈你对卢沟桥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 __,接着讲了 ,最后讲了 。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1)本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的形态。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1)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

  第二段:(2-3)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出示:"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有的:蹲坐 长吼

  有的:低头 听

  有的:偎依 熟睡

  有的:藏 游戏

  有的:按 淘气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发散练习:你能通过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一说卢沟桥上还有什么形态的石狮子吗?

  3、短短的266米中,501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读到这里你想到什么?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 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6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3、谈一谈你对卢沟桥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 __,接着讲了 ,最后讲了 。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1)本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的形态。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1)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

  第二段:(2-3)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出示:"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有的:蹲坐 长吼

  有的:低头 听

  有的:偎依 熟睡

  有的:藏 游戏

  有的:按 淘气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发散练习:你能通过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一说卢沟桥上还有什么形态的石狮子吗?

  3、短短的266米中,501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读到这里你想到什么?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 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7

  设计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独立自主地学习。设计中我采取以图为线、以读为本、以文为例的学习框架,设计了“索图”“读图”“述图”“写图”“等学习步骤和环节,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展示过程,强调自主,鼓励发现,重视拓展迁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设计与实施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介绍我国著名的建筑——卢沟桥的“看图学文”说明文。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图文对照、披图入文的阅读能力;二是重点观察和想像能力;三是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应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卢沟桥的狮子》的教学重点应是:理解并体会课文关于石狮形状惟妙惟肖的描写语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联系“七七事变”,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实施步骤

  一、索图,拓宽学习领域

  课文原有三幅图,一幅是卢沟桥一侧的全图,两幅是卢沟桥狮子的特写。这对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的特点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拓展的必要。因此,课前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有关的图文结合的资料,结合课文预习,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特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等等。

  二、读图,指导互动探究

  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课文三幅图的观察以及查索所得,请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各抒自己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联系课文,重点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语句,体会卢沟桥狮子数量多的特点。

  课文介绍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又该如何认识?

  教师在这里可以提出“课文写了几种神态、动作的狮子?还有哪些课文里没写?”等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互动的开展。

  于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将课外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观察,使丰富的表象活起来。

  三、述图,多读以求感悟

  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个重点段,指导学生多读,体会作者是怎样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描写狮子特点的。

  具体步骤为:

  1默读,画出描写狮子特点的语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质疑;

  2引读,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有的……有的……”的句式结构,并积累语言知识;

  3悟读,一边读一边想,体会这段话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再用品读法,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通过读读、议议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

  4指导背诵,在学生理解句意和理清表达顺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背诵指导中,先分层,再分类,在加强有层次的理解和记忆中进行背诵。

  四、写图,注意想像拓展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在入情读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像。如教学第二段时,可以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像,把其他狮子的动作和神态描述出来;也可以抓住第三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想像古代劳动人民建造大桥或雕刻狮子的情景;还可以抓住第四段课文内容,让学生想像在“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英勇抗敌的情景。

  在阅读教学中,把读、想、说、写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效果。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正确读写“歇后语、联拱石桥、厘米、甚至、鼻子、大概、淘气、清楚、挑衅、驻扎、抗日战争“等词语。

  能力目标: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情感目标: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有关卢沟桥狮子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卢沟桥和有关抗日战争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题。

  在北京西南广安门外,有一座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桥“。你们想看看吗?

  (出示投影片)这座桥就叫作卢沟桥。图中都有些什么?(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师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对卢沟桥,你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资料收集的情况,教师做适当补充:卢沟桥因横跨在卢沟水上而得名。卢沟桥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造拱桥。它始建于金大定29年,成于明昌三年,清朝康熙时毁于洪水,后又重建。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朝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

  三、指导看图。

  先看大图,再看小图,看后交流: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四、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两遍,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并在文中将自己喜欢的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交流。

  (1)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词,并提示易错的地方。

  “联、侵”是前鼻音。

  “抗”是后鼻音。

  “概”读“gài”,不读“kài”。

  (2)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类似谜语的迷面,后一部分类似谜语的迷底。人们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把后一部分隐去,所以叫歇后语。如文中的“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向学生介绍几则歇后语,或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歇后语。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联拱石桥:板画或出示图片,并问学生在那见过联拱时桥。

  望柱:桥栏板之间的柱子。结合看图理解。

  挑衅:借口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五、精读课文(第1——3自然段)。

  1.教师范读课文第1——3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找出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一句话,在下面画上。

  2.学生反复自读这句话后,体会这句话概括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这三个特点?哪些语句你最喜欢或很有感受?为什么?

  4.通过全班交流,明确这些特点是这些语句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读,分别说出自己读这些句子的感受。相机解决:为什么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5.重点探究“形态各异”的特点。

  (1)课文描写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形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谈谈打算怎么学。

  可从文中找处描写狮子的动作、形态的词来想象狮子不同的形态。

  可看图想象狮子的不同形态,并结合语言文字体会。

  可通过边读边想,想象不同形态狮子的画面。

  也可通过表演,再现狮子的不同形态。

  还可结合句末的省略号,想象其他狮子的形态。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学法,自读感悟后,全班交流讨论,适时评价,并通过朗读体会感情。

  (3)看到这些形态各异的狮子,你想说什么?

  6.学生整体朗读第1——3自然段,注意读出欣赏、赞美的情感。

  六、小结。

  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识记字形,抄写生字词。

  2.完成思考练习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卢沟桥的闻名不光桥上的狮子多、各具形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指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在七七事变中,卢沟桥的狮子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

  3.引读课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狮子亲眼目睹了——(学生接读)“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5.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理清层次。

  2.请学生交流打算用什么方法背诵。

  3.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

  四、拓展练习。

  1.交流观察当地的石狮子所得,或展示收集到的有关石狮子的资料。

  2.引导学生用“有的……好象……”练习说话、写话。

  3.交流抄写的句子。

  五、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布置作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抄写课文中写狮子形态各异的句子。

  板书:

  卢沟桥的狮子

  数量多:数不清

  卢沟桥的狮子 大小不一:甚至 历史意义的建筑

  形态各异:有的……有的……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9

  一、揭示课题,学习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这个题目里有几个生字,“卢”“沟”“狮”是要会认的字,“桥”是要求会写的字。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记这几个字好?

  早上已读了课文,谁知道“卢沟桥”在哪里?翻开书,请你找出那句话,读一读。理解“举世闻名”的意思。老师简单介绍卢沟桥:建于800多年前,意大利有位著名的旅行家曾经说过,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美丽的石桥。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卢沟桥还是写卢沟桥的狮子呢?第一自然段哪句话是写狮子的?谁找出来了?这句话有不懂的地方吗?看图:这些狮子是真的吗?但是刻得像真狮子一样,所以课文说“栩栩如生”。

  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关于卢沟桥的狮子,还有一句歇后语,是?板书:数不清。注意“数”是一个多音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知道什么是歇后语吗?

  卢沟桥的狮子不容易数清楚,课文第三自然里有一句话写了,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学习三个生字,理解这两个词。

  关于“数不清”的卢沟桥狮子,还有一个故事,想听吗?288只大狮子,其余的小狮子都是在大狮子身上。

  卢沟桥的狮子为什么数不清楚,你能根据这句话猜一猜吗?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大小不一”和“形态各异”两个方面写了卢沟桥的狮子。请你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哪些是写狮子大小不一的,哪些是写狮子形态各异的?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标出来。

  2、学习“大小不一”。指名朗读。板书理解“甚至”,认读两个生字。练习说话。教室里的地板非常干净,甚至------;今天小朋友们上课发言非常积极,甚至------;小朋友把课文读得非常熟,甚至都能背下来了。

  齐读这两句。能不能把大的读得更大,小的读得更小些?背诵这两句。

  3、学习“形态各异”。听录音读课文,这一部分写了五种狮子的样子,请你分别找出来。

  你最喜欢哪种样子,你就练习读哪句,要读到什么程度呢,要让我们听了你的读,就像看到那个狮子一样。

  (1)这种石狮子我们见得最多,在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有两只这样威风凛凛的狮子。狮子吼叫起来可就了不得,你们学学狮子的吼叫。表演。再读。

  (2)轻声读。板书“专心”,学习“专”字,共几笔,书空一遍。说话。表演“低着头,专心听”的样子。读这句要轻一点,不要影响倾听哦。

  (3)“依在怀里”是什么样子,谁上台来和老师一起表演?是这样“依”的吗?看看他熟睡了没有?请你们全体读一读这句,看着小狮子熟睡的样子,该怎样读,知道了吧?

  (4)从这个“藏”字,你知道在做什么游戏?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后,可能在说什么?

  (5)大狮子很生气,怎么读?狮子的力很大哦,该怎样读?

  连起来把这段读一遍。

  引读。背诵。

  只有这五种吗?你能想象一种狮子的样子?

  4、第二自然段除了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有一句话,找到没?现在,你是不是感觉到了这些狮子真有意思?这一段呀,就是先用一句话总写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再分别从大小不一和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具体写狮子是怎样有意思的。我们平时写一段话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拓展总结,完成生字学习。

  课文最后说,卢沟桥的狮子现在已经数清了,是501只。这是国家文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编号数不清的,应该是比较准确了。但是不是绝对准确呢?以后我们到北京卢沟桥去可以数一数哦。

  看生字表,刚才我们在课文学习中已经学了不少生字了,还有哪几个字没有讲到?出示生字卡:朝,母,熟,容,易。认读。把所有字卡放一起开火车读。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10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图文对照学习理解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能力训练点:

  1.运用查找有关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德育渗透点:

  1.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了解“七七事变”经过,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正式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从中受到爱憎分明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事物和描写的方法。

  解决的办法:

  1.运用反复读的方法,理解和体会文中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

  2.课前预习时重点让学生阅读一些抗日战争的有关资料,并向家长了解一些有关“七七事变”的经过,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搜集的图片,传阅观察(或做实物投影),说说观察到的狮子的特点,归纳特点让学生试着描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活动设计

  展示一下自己课下所搜集的图片。

  小组讨论交流。

  三、教具准备

  挂图和投影片、图片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板书课题:2卢沟桥的狮子)

  (出示第一幅挂图)

  1.边观察边说出桥上的景物。

  (供人通行的桥面、桥栏杆和栏杆之间的望柱、望柱上的狮子。)(培养观察能力)

  2.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卢沟桥的图片,说一说图片的内容。(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看图片,讨论对卢沟桥的总体感觉。(卢沟桥非常雄伟、壮观,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先讲卢沟桥的特点,接着讲卢沟桥上狮子以及形状,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按叙述顺序分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二、三自然段〉第三段:〈第四自然段〉

  4.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

  厘米 甚至 偎依 大概 淘气 歇后语

  挑衅 意义 蹲在 侵略 永远 卢沟桥

  (2)出示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投影,从理解词语入手,加深对句的理解,培养语境解词的能力)

  ①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②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③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学生对歇后语的理解,只知道什么样的语句是歇后语即可。

  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根据学生回答直接显示在投影上

  偎依:是说小狮子紧挨着大狮子,亲热地依靠。

  挑衅:指日军借理由惹事生非,以引起冲突和战争。

  奋起:指振作起来,打击敌人。

  (3)检查朗读情况

  ①分段读

  ②自由读全文(为进入重点、难点的学习打基础)

  学习第二段〈重、难点部分的学习〉

  1.通过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部分?为什么?

  (具体写狮子的第二段,这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各种形状,写出了狮子的千姿百态。)

  2.安排学习第二段的自学内容

  ①把描写卢沟桥狮子形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看是从几方面描写的?

  ②观察书中两幅狮子的特写图,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3.学习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思考:“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大小、形状、神态)

  (2)逐步读出描写狮子形态的句子,理解“甚至”一词。

  (板书:大的…小的……甚至……)

  蹲坐       吼

  低着头      听

  偎依       熟睡

  藏        游戏

  淘气       按

  (看)       (想)

  (3)提问:作者为什么在段末用省略号?(说明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

  结合省略号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想象狮子的情态。(完成课后练习2)

  (4)观察两幅特写图,在书中找一找描写这种情态的句子。

  (5)概括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

  (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1、第(1)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

  (6)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7)概括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小结: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卢沟桥的狮子多得很难数得清,请同学们课下再多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生动

  完成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2.根据所组词语,给多音字注音。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背诵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卢沟桥 厘米 蹲 偎依 大概 侵略

  2.指名背诵第二段。

  (二)学习第一、三段

  引导谈话

  1.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有特点,如果你不上桥能看到这么有趣的狮子吗?

  2.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

  思考:在这一段中,都讲了什么?桥有什么特点?

  (板书: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桥的特点:联拱石桥,板画理解)

  (2)结合桥的特点说一说这种设计的好处,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渗透德育教育)

  (3)齐读第一段。

  3.第二段的学习

  (1)启发谈话: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2)齐读第三段

  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第二句最重要,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原因。)

  (3)每4人为一小组,根据课前向爸爸妈妈了解的知识,请同学们讲一讲。

  (4)各组选出一个代表讲出“七七事变”的经过,其间要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①事变的时间:1937年7月7日。②挑衅的理由。③挑衅的结果。

  (完成课后练习2)

  指导朗读这一段告诉我们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读这一段时要牢记侵华日军罪恶,牢记这段历史。

  下列词语要读重音

  挑衅 奋起 难忘 具有历史意义

  朗读全文

  知识拓展(难点的解决)

  把课前搜集到的图片传阅观察(或作实物投影)归纳图上狮子的特点,运用文中抓特点做具体描写的方法

  1.传阅图片2.归纳特点3.指导描写

  完成作业:

  1.指导用“甚至”、“大概”各说一句话

  甚至:我的作息时间妈妈给我安排得好紧,甚至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了。

  大概:天空积起了乌云,大概要下雨了。

  布置作业:

  熟读每首古诗。

  按课文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板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

  数不清

  大的……小的……甚至……蹲坐……长吼

  低头……听

  偎依……熟睡

  藏……游戏

  淘气……按

  (看)(想)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11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从而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 

  本课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了图文紧密结合这一“看图学文”的教学特点,除了课文中的两副插图外,还从网上收集补充了反映石狮子其它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边读文边看图说图意,层层深入,把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品读感悟,将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朗读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完本课,反思整个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想象,对课文进行更深的挖掘与理解。本课的重点在第二自然段,描写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在这一部分,我在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找出文中几种形态的狮子后,结合“好像……”后面的联想部分展开想象。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具体表达出来。如有的学生想到了“水声淙淙,好象美妙的音乐,小狮子陶醉了。”有的想到了“大狮子好象太用力了,小狮子疼的直叫唤。”接着让学生看第二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明白还有好多狮子的形态没有写出来,鼓励、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外的狮子的形态,这时,有的学生想了有发怒的狮子,奔跑中的狮子,酣睡中的狮子…….,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二、朗读形式多样,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边看边朗读,边朗读边想象,主要采用永了学生自读、小组读、齐读和老师范读、引读的朗读形式,让学生体会出欣赏、赞美之情,再采用比赛读、表演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注意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恰当地引导,从而把读、议、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课堂上采用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卢沟桥上大大小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作者通过想象将石狮子写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学生喜爱的表演方式,通过个别的,集体的表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以上就是我从这节语文课中得到的一些体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深入的学习新课程理念,争取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12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中外驰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我们今天学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 2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默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句:这座桥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二)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这座有八百年历史的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一)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像(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二)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狮子的。

  大小:“大的……小的……甚至……”理解“甚至”

  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四个“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进想象,使石狮的形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导学生注意上述句式,并列整齐,读着上口,并要认识到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三要引导学生注意段末的省略号,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一个省略号,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三)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四)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卢沟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总共有485只。)

  (五)带着对石狮子喜爱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

  生字:歇 雕 厘 甚 至 蹲 概 异

  “甚”、“至”是翘舌音;“雕”是三拼音,读时不要丢掉介音“i”。书写时“厘”上不要加点;“蹲”的右半部不要少横;“概”是木字旁,中间最后一笔是点;“异”上半部是巳”。

  生词:歇后语 雕着 厘米 甚至 大概 形态 各异 淘气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大多在民间流传。

  甚至:在课文中有进一层的意思,说小狮子小到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了。

  形态各异: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六、作业 

  读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二、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桥上的狮子多,各具情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一)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每句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概述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因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挑衅”,借端生事,企图挑起战争。侵华日军以听到宛平城枪声,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城内搜查,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抵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宛平县城在卢沟桥东。

  第三句:指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这也是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第四句:强调卢沟桥的历史价值。

  (二)这一自然段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抗战的起点,又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

  (三)归纳自然段段意。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四)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憎恨侵华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

  生字:侵 衅 驻 具

  “侵”、“衅”是前鼻音,“驻”是翘舌音,“具”的ü上省略两点。书写时,“侵”注意右半部的写法,“衅”左半部最后一笔是提,“具”的里边是三横。

  生词:侵华 挑衅 驻守 具有 建筑

  四、朗读全文。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书写生字词。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七七事变》。

  3.预习《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崔峦)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13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3、谈一谈你对卢沟桥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 __,接着讲了 ,最后讲了 。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1)本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的形态。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1)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

  第二段:(2-3)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出示:"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有的:蹲坐 长吼

  有的:低头 听

  有的:偎依 熟睡

  有的:藏 游戏

  有的:按 淘气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发散练习:你能通过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一说卢沟桥上还有什么形态的石狮子吗?

  3、短短的266米中,501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读到这里你想到什么?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 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14

  开始学的第一篇课文是《卢沟桥的狮子》,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着重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教学中,注重从空白处着手,引导学生对卢沟桥的狮子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如在学生初读课文中,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卢沟桥狮子的那些形态?在学生找到后再结合“好像……”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自读中想象,在引读中想象,深入读文后,课文中还没有写出的好多狮子的形态,你能不能想象着写出来。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15

  一、揭示课题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6米,有28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第一课时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3、谈一谈你对卢沟桥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⑴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⑵ 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接着讲了________,最后讲了________。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⑴ 本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的形态。

  ⑵ 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1)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

  第二段:(2、3)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出示:“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⑴ 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⑵ 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1、出示自学提示

  ⑴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⑵ 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⑶ 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⑴ 指读第二自然段。

  ⑵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①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② 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有的:蹲坐 长吼

  有的:低头 听

  有的:偎依 熟睡

  有的:藏 游戏

  有的:按 淘气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③ 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发散练习:你能通过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一说卢沟桥上还有什么形态的石狮子吗?

  ⑶ 短短的266米中,501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读到这里你想到什么?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 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篇16

  一、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齐读课题。

  说一说,课文重点写卢沟桥,还是狮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初步感知题目告诉了课文写作的内容、重点、选材的范围,感知到题目有统摄全文的作用。)

  2、自由读课文。

  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3、读词语。(课件出示)

  卢沟桥狮子雕刻流传吼叫

  举世闻名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a) 自己练读。

  b) 指名读(先让识字能力强的同学读,再让平时识字能力较差的同学读)。

  c) 齐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让我们互相帮助,把课文读通顺,好不好?你们最想帮助谁?

  (让平时读书不太好的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论。对评论同学的要求是:评论别人的朗读时要先肯定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如果觉得自己哪些地方能够比他读得好,也可以适当范读)

  二、再读,品味课文语言。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两个不理解的词语:举世闻名栩栩如生

  指名互助解决。

  举世闻名:在全世界很有名。

  (师补充: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盛赞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

  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

  (如果学生不能解释,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

  2. 默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

  (1)齐读第一句。(板书:真有意思)

  (2)从哪些句子看出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自己找到这些句子读一读,并用笔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指名汇报。

  有大有小大的……小的……甚至……

  样子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a) 自己读,边读边想象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自读自悟)

  b) 指名读,看谁能把这些狮子有趣的样子读出来,读完后,再让学生评一评。(班内合作学习)

  c) 师生合作读,感悟句式。(引导学习)

  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他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朝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倚在大狮子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轻轻按在地上……(老师读画横线的内容)

  d) 看图片自由品读。(课件出示与第二自然段内容对应的图片,欣赏后再读)

  e) 在小组内展示。

  f) 指名美读。

  (形式多样的朗读设计,又贯穿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促使学生们能兴致盎然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在朗读中,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语言,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同时视觉和思维发生联系,发展想象力。)

  (3)理解句式,练习说话。

  a) 文中有四个“好像”。“好像”后面写的是什么?(是写的作者由看到的石狮子形象而进行的联想,这样使石狮的形态更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b) 段末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

  c) 卢沟桥的狮子还有什么样子的?想看一看吗?

  (课件出示其他狮子姿态的图片)你最喜欢那只狮子?它是什么样子?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上“有的……好像……”向大家介绍吗?

  自己想一想;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互相帮助把句子说通顺;指名说。

  3、齐读最后一段。

  三、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卢沟桥的资料。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卢沟桥的狮子》|人教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