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零度碳酸 点赞 分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微信扫码分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书信体精读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的“我”沉痛地悼念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爸爸,并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情感真挚,催人泪下。本单元的主题是: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教材围绕这专题选编了《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篇课文,通过学习这组课文,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聆听课文中的人物对和平的呼唤,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一、认识书信的格式
  1.认识课文体裁。这篇课文属书信体裁,小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体裁的课文,他们会感到陌生和新奇。课始,可结合课文简略介绍书信的格式和写法。书信是按照一定的格式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给指定的人看的。书信的格式是:(1)开头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或称呼,顶格的意思是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然后写上简短的问候语,表示对人有礼貌。(2)在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之下另起一行按记叙文的格式写信的内文,内文可根据行文需要分段叙述。内文是书信的主要部分,应简明扼要地讲明要告诉对方一件(或几件)什么事。(3)内文写完后要针对对方的身份写上简单祝福语。(4)最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的日期。
  2.联系课文,加深对书信格式的理解。(1)这篇课文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给谁的一封信,他们的姓名分别写在什么地方?(2)哪几处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问候语和祝福语,分别写在什么地方?(3)哪几处是这封信的内文,一共写了几段话?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大体知道课文写一件什么事。本课生字新词较多,如果不理解字、词义便会影响阅读效果。文中的“联合国”、“联合国维和部队”、“蓝盔”、“呼吁”等词语可由教师作简要解释。“卓越”、“沉浸”、“凯旋”、“灵柩”、“征衣”、“圣坛”、“弥漫”、“丧钟”等词语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细读课文后,小组讨论:“这封信写了哪几层意思,这几层意思的表述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了解叙述顺序,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安排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理解有深有浅,甚至抓不住重点,但只要能结合课文来说,就应该表扬鼓励。
  3.归纳学生的发言,理清课文脉络。这封信的写作顺序是这样安排的:
  (1)先写“我”对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感谢(内文第1、2自然段),从中道出父亲的身份、死因和品质,为叙述后面的事情做好铺垫。
  (2)再写“我们”全家为失去亲人而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引发“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文第3~7自然段)。
  (3)最后写“我”代表全家,代表全中国的孩子,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向全世界发出“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这部分是课文的中心(内文第8自然段)。
  4.研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文笔虽然平实,但感情却十分浓郁。只有通过潜心研读,才能深入、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处使用转折复句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个特点。所谓转折复句,就是后一分句不是顺着前一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到与前一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方面去,用巨大反差震撼读者的心灵,增强表达效果。可引导学生研读下面一些句子:
  (1)“爸爸临上飞机前,我和爸爸相约,等凯旋的那一天,爸爸送我一顶‘蓝盔’,我要用最美的鲜花迎接他。”从“凯旋”、“蓝盔”、“鲜花”这三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出他们的愿望和心情吗?
  (2)“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①读这段话,在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下加点。②体会转折关系复句的表达效果。(前后意思相对,渲染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