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杂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杂谈

天涯浪子 点赞 分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杂谈

微信扫码分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杂谈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蓝博小学 王海琴】
〖让课外阅读插上兴趣的翅膀·开展课前阅读,丰富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双翼”。联系课堂教学内容,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课堂前后紧密联系,在不断地整合、激化、萌生过程中,提高阅读的广度、深度、力度,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效率。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围绕“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发动学生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学生的图片展示、文字说明与教师的课件展示,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真切感受,提升语文素养。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 胡丽芬】
〖为学生提供素材,有话可写〗
  除了请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外,我还尽量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写作的素材。比如,在写场景的作文前举行运球比赛、拔河比赛,并提示学生边参加比赛边观察比赛场上的气氛,运动员、拉拉队员的神态、动作、语言;习作课上播放拍摄早上市场的录象。在写家乡的一种特产时,预先请家长为孩子准备自己喜爱的家乡出产的一种水果或蔬菜,还带到课堂上边观察、边品尝、边写作。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后,学生们对于发动战争的侵略者充满埋怨、仇恨、对深受战争灾难的人民、儿童充满着同情,藉着学生的情感甚浓,我让学生给灾民或侵略发动者写信,因为有了写作的素材,因此,写作时,学生们就不再皱着眉头了。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东风小学 袁杨柳】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文本·设身处地体验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个孩子对父亲的爱和渴望和平、谴责战争的真情实感。阅读此文,既要指导学生浮现父子生离死别时的情景,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置换体验:如果是你与你父亲的生离死别,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这样体验,学生就会触景生情,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四是抓住特点想写法,留意领悟表达方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中、高年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能轻视和忘却这个任务,应该自觉根据课文的行文特点,领悟作者写作本文所运用的突出表达方法。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姚益华】
〖让我们诗意地言说行动研究·心起涟漪情涌动,纸牍成篇话心语──教育故事〗
  课程行动研究的第一要义就是教育教学实践。这也是其核心环节。在教学实践(行动)中,会经常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往往使人心灵有所撼动,情思不断涌动。它们就像教学生活中的璀璨明珠,在行动研究的征程上熠熠生辉。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事例,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使它们成为真正意义的“故事”──“有根有梢,引人入胜,娓娓动听”。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在有计划地实施行动研究时,毫无疑问,预设具有弹性。课堂上出现的偶然或突发的事件不是令预设更加优化,就是让预设和课堂教学走向失败。但是,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种生成性环节定能让预设和课堂教学更加丰满,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以震撼。为了日后参考或警鉴,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案例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像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课堂实录》那样,完全是师生语言和活动的再现,而不加评说。一位老师一直进行着“鼓励性评价提高语言效益”为主题的行动研究,在执教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后,对自己在提升孩子们悲壮情感方面的重大失败作了翔实的记录。请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杂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