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乌塔》说课设计

《乌塔》说课设计

陌上烟雨 点赞 分享
《乌塔》说课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乌塔》说课设计(精选14篇)

《乌塔》说课设计 篇1

  一、说教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二、说教法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

  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独自一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怎样去的?

  指名个别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情况。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 岁就一个人周有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多么勇敢的孩子!我们来学习课文《乌塔》,看看乌塔*的是什么周游欧洲的?这样设置悬念,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对这些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把想到的和同学讨论交流,还可以写下来。

  (三)、深入学习,领悟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相机归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二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两条: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2、为下面的教学进行目标定位。

  3、各组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如果我是乌塔,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4、辩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设计我认为有三个功能:1、检测的功能;2、情感释放的功能。应该说此刻学生情感已积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种机会释放表达;3、训练语感的功能。

  (四)、课外延伸

  根据自身的生活能力,虚拟一次旅行,具体地写出旅途经历,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乌塔》说课设计 篇2

  《乌塔》教学案例

  《乌塔》是人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个人漫游欧州的事。课文内容很浅显,但所揭示的“少年儿童要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要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的主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片断一】

  师:乌塔,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人漫游欧州,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此问一出,全班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生:我特佩服乌塔的胆量!

  生:乌塔真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生:乌塔一个人漫游欧州,我好羡慕呀!

  (同学们争抢着发言,有的甚至着急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了,我正想调节一下,这时第二组第三排一个平时不太发言的小女孩站起来了。)

  生:老师,我觉得不太好,这样太冒险!一个小姑娘,在异国他乡,万一出了危险怎么办?

  (她的声音比较小,几乎被同学们的热情所淹没,但我听清了,有不同看法,这很好。同时,我也发现也有不少同学有类似的看法,因为我能读懂他们的眼神,我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师:你有不同的看法,这很好,请你大胆地讲!我知道,对于乌塔独自一个漫游欧州,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到课文中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内容,十分钟后,我们来开一次辩论会!

  生:(齐)好!

  【反思】

  我的提法马上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同,由于以前我们多次举行过辩论赛,同学们很熟悉这种形式,所以很快地分成了正方、反方两大阵营,然后情绪高昂地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对于略读课文,强调充分的阅读,读前明确目的要求,以便使孩子们能读思结合,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应当是一种正确的策略。本课的教学,我事先并未安排辩论赛的形式,但根据课堂实际进程,我临时改变了教法,进行了灵活的处理,我觉得这是尊重关注学生的体现,也是而且应当是我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

  《乌塔》教学设计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那些地方?旅游时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有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乌塔(板书)

  二新授

  1.首先请一名同学读一读阅读提示,其他同学思考阅读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那些问题?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提示中提出的问题,运用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白杨和桃花心木两篇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篇课文。

  3.检查一下自学情况

  a.首先请几名同学读读课文,其他同学整理一下,不理解的词和不理解的问题,读完课文后我们集体交流。

  b.谁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那么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板书)

  板书      赞同     不赞同

  c.下面我们就以是否赞同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为辩题,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赞同的为正方请坐在这面,不赞同的为反方请做在这一面。给你们3分钟时间准备时间,开始!

  总结:正方同学赞同乌塔独自一人外出旅游,欣赏乌塔的自立精神,希望能像她一样,通过实践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生活能力,这种想法很好。而且论点明确,论证的有理有据,符合辩论的要求。

  而反方同学则是站在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负责的角度,提醒同学们警惕当今社会的复杂.险恶,论点明确,思路清晰,也非常好。

  但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学习乌塔一文,我们要学习鸟塔的什么?是不是模仿她单身一人外出旅游呀?对了!我们不需要学习她那种冒险精神,而是要时刻紧记“安全第一”。

《乌塔》说课设计 篇3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快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布置实践作业 :(幻灯片3)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小调查《从乌塔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查找资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电话号码 独自一人游欧洲

  给家里打电话(寄明信片)

  为旅行准备三年

《乌塔》说课设计 篇4

  《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的乌塔无论在行动中还是在理念上都有强烈的自立精神,这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让学生对教材深入把握,体会乌塔的自立精神,又从中受到启发思考自己今后将如何去做。

  我是这样引导的:“十四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你听了这件事有什么感受?”学生都认为乌塔很了不起,这是他们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很不安全,我可不敢。针对学生的这些想法,我这样设计问题疏导: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乌塔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呢?还有,课文围绕“十四岁的乌塔独立一人游历欧洲”这个问题都讲了哪些事?你对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

  这一设计使学生深入自学课文,展开讨论,真正形成了人与教材的对话。如: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是如何准备的,整整花了三年时间,读了大量的书籍以了解欧洲各国基本情况,在家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做好周密的考虑,还利用周末时间赚钱准备旅费等。她这样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她既节约又大方,既对自己负责又关心他人,她对自己的路费精打细算,可给亲人买礼物却很大方;为了安全起见,她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电话,以备求助;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定时给家人打电话、寄明信片。她这样考虑周到、有备无患,心里有他人的品质不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最后让学生思考“面对这样的同龄人的所作所为你们想说点什么?”学生受到了启示:并不是我们简单地敢与不敢去模仿他人的行为,重要的是学习乌塔的精神品质,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自立精神。

《乌塔》说课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对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于这种想法,学生必会以独特的思维,以赞扬或批评的态度来阅读这篇课文。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利用专题性学习网站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友情链接、查阅资料,抓课文重点句子来感受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根据教材建议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3、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有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德国小姑娘乌塔为什么能独自出国旅游。

  2、体会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为学生制作专题性学习网站,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资源整合说明:

  自制专题性学习网站,内容包括:向你推荐、课程学习、学习资源、名人励志、欧洲之旅、影视欣赏、联系老师等10个模块。在这里学生可以了解自主学习的要求,浏览其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欣赏其中的视频影象,还可以把学完这篇课文后的独特感受在“联系老师”一栏中与老师交流。总之,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拓展创建了信息资源平台,同时为课程学习,也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学流程:

  一、做调查,激趣引学。

  课堂伊始,我先组织大家参与一项调查活动,(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独自一个人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由于此项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情趣盎然。接着出示课件(乌塔),教师富有魅力的解说,(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突出了乌塔独自周游欧洲这一事实,将乌塔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激发了学生认识乌塔,学习课文的热情,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二、初读文,整体感知

  为了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我设定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说初读课文之后,乌塔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使学生不仅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感知了课文,也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三、再读文,深入感悟

  品读、感悟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是本课的重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请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学习课文,调动了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而提出的学习方法,(理解句子的过程中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结合自己课外查阅到的资料;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去感悟。)更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四、互交流,分享收获

  接纳学生的感受和声音,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课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课堂上,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们的不同见解,这节课,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的民主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交流个人独特的读书感受,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感悟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其次在交流中还要学会倾听,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在交流中分享读书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得到个性的张扬,受到情感的熏陶。

  而对“欧洲的了解”这一小节,我则采用专题网站,让学生浏览其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欣赏其中的视频影象。精确的数字,清晰的画面,使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我演示完乌塔独身游历欧洲的全程后,学生们一个个"遥感"欧洲之大和乌塔之勇,从而体会到了主人公的"厉害"。同时发出惊叹:欧洲面积如此之大,面对如此漫长的旅途,一个14岁的小学生,没有任何人相伴,独自一人要走遍这43个国家,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准备呀!此时学生对乌塔也油然而生敬意。

  五、扩思维,深化主题

  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想开去,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首先请同学们与乌塔个人相比,我们之间还相差多大距离?目的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并提醒孩子,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逐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同时让大家明白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七、拓延伸,探究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后,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点击“向你推荐”栏目,在这里老师为大家收集了许多国外孩子生活和学习的资料,可以点击“影视欣赏”栏目,从中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也可以把学完这篇课文后的独特感受在“联系教师”一栏中与老师交流。此项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让领会到教材的真正意图,学课文不是唯一目的,更主要的是学习课文所揭示的实质,所反映的内在思想。我们要的是乌塔那种精神品质,而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模仿他人行为。

《乌塔》说课设计 篇6

  《乌塔》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个人漫游欧州的事。课文内容很浅显,但所揭示的少年儿童要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要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的主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过程]

  片断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聊一聊旅游的话题,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生:我最喜欢旅游!

  师:为什么?

  生:旅游使我们既欣赏美景,又增长了见识,每年暑假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去旅游。

  (这时,很多学生在窃窃私语,谈论旅游过的地方,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

  生:我不是太喜欢!

  师:为什么?

  生:有一次,是前年暑假吧,爸爸带我登泰山,我一不小心滚下台阶,差点摔死了。现在想想还害 怕......

  (同学们都望着她,几个调皮蛋还笑起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生:老师,我敢一个人去旅游!

  师:(很有兴趣地)说说看,你都去哪些地方了?

  生:四方山、艳湖公园的塔山......我觉得一个人去旅游真有趣。

  师:不错,关于旅游,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生:老师,你对旅游有什么看法?

  (我刚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一个调皮的男生插嘴问道。本来我是准备在教学的最后要讲个人的看法的,不料这个小家伙现在就把皮球踢给了我!同学们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我,我只能接招了。)

  师:是的,每个人对事情都会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大家一起交流,会使我们把事情看得更全面,认识得更清楚。说到旅游,我认为,它既可以让我们饱览无限风光,又能让我们增长见识,是一举两得的事。

  [反思:我很得意自己没有被这个小小的意料之外搞乱阵脚,相反,我觉得老师及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很好的心理支持,会与学生产生更好的心理沟通,会使课堂更和谐起来,就本节课来说,它会对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起着巨大的支持和鼓励,随后的教学也证明了这一点。]

  片断二:

  师:乌塔,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人漫游欧州,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此问一出,全班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生:我特佩服乌塔的胆量!

  生:乌塔真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生:乌塔一个人漫游欧州,我好羡慕呀!

  (同学们争抢着发言,有的甚至着急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了,我正想调节一下,这时第二组第三排一个平时不太发言的小女孩站起来了。)

  生:老师,我觉得不太好,这样太冒险!一个小姑娘,在异国他乡,万一出了危险怎么办?

  (她的声音比较小,几乎被同学们的热情所淹没,但我听清了,有不同看法,这很好。同时,我也发现也有不少同学有类似的看法,因为我能读懂他们的眼神,我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师:你有不同的看法,这很好,请你大胆地讲!我知道,对于乌塔独自一个漫游欧州,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到课文中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内容,十分钟后,我们来开一次辩论会!

  生:(齐)好!

  [反思:我的提法马上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同,由于以前我们多次举行过辩论赛,同学们很熟悉这种形式,所以很快地分成了正方、反方两大阵营,然后情绪高昂地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对于略读课文,强调充分的阅读,读前明确目的要求,以便使孩子们能读思结合,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应当是一种正确的策略。本课的教学,我事先并未安排辩论赛的形式,但根据课堂实际进程,我临时改变了教法,进行了灵活的处理,我觉得这是尊重关注学生的体现,也是而且应当是我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

  片断三:

  主持人:(老师担任)旅游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见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漫游欧州,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请双方辩个究竟。

  正方观点:我们支持乌塔的行动!我方认为,独自出游好处多多,就拿乌塔来说吧。第一,减轻了父母陪游带来的额外时间和经济负担;第二,正像课文中乌塔所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们旅游的目的和兴趣喜好不同,一起旅游大家都受影响;第三,更重要的是,这对乌塔今后的成长很有好处,这锻炼了她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反方观点:对方辩友,我方不这么看,一个小姑娘独自出游,这多危险啊!遇到骗子、抢劫犯等等坏人怎么办?出现交通事故等问题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再说出去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钱的哟!请注意乌塔个人是个完全的消费者,那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挣的很多钱,所以我方认为,乌塔一个独自旅游不好。谢谢!

  (他在说谢谢时,故意扮了个逗笑的扮相,惹得大家都善意地笑了。)

  正方反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一朝遭蛇咬,我们非得十年怕井绳吗?我方承认,一个人出去是存在危险的,但如果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可以把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甚至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乌塔出发前就整整做了三年的准备,她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她准备了一摞欧州各国的旅游指南,对照着看,就像老师带我一起玩,她利用暑假打工挣钱,挣了旅游一半的钱。

  反方反驳:说的到轻巧!一个小女孩独自外出,家长一定非常非常(他故意把这四个字加重语气、拖长音)担心呀!俗话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呀!

  正方反驳: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及时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反方反驳:一个小孩子独自到异国他乡,她能安排好个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吗?没有大人的指导,她能增长多少见识呀!

  正方反驳:请对方辩友再认真看看书。乌塔带了闹钟控制自己的起居,外出时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她还知道罗马小摊卖的冰淇淋和水很贵,叮嘱作者到超级市场去买,请问:如果不出去走一走,她能有这样的见识吗?

  [反思:乌塔一个人独自漫游欧州好不好,这是一个开放型的话题,鼓励学生们从教材出发,去发现问题,围绕课文去大胆质疑,又不囿于教材,发表各自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辩论赛的形式,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以及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等得到综合训练,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应当达到的目标之一。]

  片断四:

  师:学习了本课,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受。

  生:乌塔是我的榜样,我以后要像她那样,也自己挣钱去旅游。比如说,我可以利用星期天上街卖报纸挣钱,可以把压岁钱存起来。

  生:乌塔之所以能成功的独自旅游,是因为她事先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我要学习她这一点,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做好准备。

  生:我觉得,我们不光要学习乌塔独自旅游的勇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乌塔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这样长大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反思: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展合作与探究,展开辩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表个人见解,深化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其实辩论赛哪方赢哪方输并不重要,哪方的见解更正确并不重要,也不是我的教学要追求的最终结果。只要能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能联系实际谈自己真实的感受,进行一些简单的思辩能力培养,我觉得就达到了我教学的目的。]

  [反思]

  我在研读教材,展开备课时,乌塔那热情大方、活泼机灵、胆大心细、富有主见和丰富生活经验的鲜明生动形象,深深打动了我,而我所钦佩和深深为之折服的这些优秀品质,正是我们许许多多的中国少年儿童所缺乏和亟待学习的呀!我决定要让学生补上这一课,要使我们的学生从心灵深处种下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种子。所以我设计了民主讨论式教学,但随着教学的展开,我发现仅仅是一般的讨论,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看法的愿望,因此,我根据课堂实际进程,改用辩论赛的形式,这是我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教学中,这种新颖的形式,活跃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合作的实效性、探究的深入和参与的广泛性得到充分落实,不仅训练了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同时也是对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思辩能力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乌塔》说课设计 篇7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二、前置学习

  1、搜集、查阅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独立自主、有个性的名人的故事。

  2、乌塔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三、课前三分钟

  四、学习探究

  学习一:学会读书

  学习提示:把书读正确、读通顺、读熟练。

  师生互动:学生读书,教师评价、指导读书。

  学习二:学会识字

  学习提示:借助拼音读准6个生字字音,多读几遍。(个人读,小组互读。)

  师生互动:学生读生字并组词,教师评价、指导读书。

  学习三: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提示:纳文章主要内容。

  学情展示:                                                                

  质疑台:

  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这个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吗?你说说自己是(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何看待乌塔的?

  探究一:理解文本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师生互动:

  1、小组交流会;

  2、班级交流,师生对话;

  3、朗读展示,师生评价。

  探究二:

  学习提示: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探究三:你满意父母这样做吗?也就是说你赞同中国父母谨慎小心的教育方式,还是赞同外国父母这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为什么?

  五、自我检测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洗漱(sù  shù)   惬(qiè  xiá)意   号码(mǎ ma)反驳(bóbò)

  巡逻(nuó   luó) 编辑(ji  ji)

  二、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她告诉我她叫乌塔,已经14岁了。 她告诉我“我叫乌塔,已经14岁了”

  1、乌塔说,他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2、她说,自己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行。

  六、运用拓展

  一、组织一场辩论赛:  

  正方观点:小孩一个人出行安全。

  反方观点:小孩一个人出行不安全。

  二、阅读大看台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渔人的失误是什么?

  2、你认为这则故事仅仅是在批评渔王吗?

《乌塔》说课设计 篇8

  a级基础训练:课内巩固与强化(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漱(sù shù)惬(qiè xiá)逻(luó lóu)     辑(jī jì)码(mǎ má)驳(bó bò)

  二、花落谁家(选字填空)(16分)

  暑  署

  1、我在罗马下了车,冒着( )气赶到了青年旅馆。

  2、不要忘了在信的末尾( )上姓名呦!

  那  哪

  3、她一见我,立刻坐起来打招呼,问我从( )里来。

  4、她才( )么小,就独自一人游欧洲。

  番  翻

  5、乌塔对我的这( )解释很不满意。

  6、我( )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

  诚  承

  7、我只好笑着( )认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

  8、他待人十分( )恳。

  三、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8分)

  1、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    )

  2、事物客观的规律性。(    )

  3、很满意、很舒服。(    )

  4、不知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    )

  四、找朋友(写出近义词)(8分)

  疲倦(  )  蒙眬(  )  惊讶(  )  缺少(  )

  道别(  )  匆匆(  )  旅游(  )  反驳(  )

  五、句子加工厂(给句子换个说法)(12分)

  1、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这两句话还可以这样写:她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

  “                  ”我说“              ”

  2、乌塔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乌塔马上反驳说,                    。

  b级智能训练:课外复习与拓展(30分钟内完成,满分50分)

  六、选填词语(12分)

  如果  只有

  1、(  )亲自来到这里,你才会感受到它的,美丽。

  2、(  )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

  所以  但是

  3、中国孩子的爸爸妈妈会带孩子出去玩,(  )一般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远门。

  4、我们兴趣不同,(  )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有时候单独出去玩。

  七、阅读大舞台(38分)

  孝心

  一个13岁的女孩,在一个富人家里做保姆。

  一天,主人吃月饼,也给女孩一个。小女孩并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了或者没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得很沉很沉了。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愈来愈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辛地支撑着一个家。她就是女孩的母亲。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于是,她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将月饼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着它让母亲尝尝!

  其实,月饼早已发霉……小女孩不懂。

  小女孩日日夜夜的孝心就是这样的结果 小女孩是不是太傻了 不 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啊

  1、给最后一段加上标点。(4分)

  2、联系上下文,把加粗的词语换成其他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6分)

  艰辛──(  )  小心翼翼──(  )

  3、想象一下,主人给小女孩月饼后,小女孩并没有同主人一起吃,她当时是怎样想的?(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塔》说课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漱、萨、腊、逻、辑”。

  2、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 :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地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2、检查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

  (一)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二)学生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

  1.打工挣钱

  乌塔 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3.懂得自保、自救

《乌塔》说课设计 篇10

  今天我学了《乌塔》这篇作文,受益匪浅。使我感受到中国与德国教育上的不同……

  课文讲的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要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太依赖大人,也不能让父母过于溺爱,更不能做家中的小皇帝。

  这些过于溺爱孩子的家长太多了,比如我的父母。记得那一次,我要自己去买书,我跟妈妈说过后便准备独自去书店购买,但是妈妈坚决不同意。说:“不行,如果你自己坐车遇到危险怎么办?没事,我到时候去给你买。”有些孩子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小学生如果我们都像乌塔一样能够自己环游世界,但是家长只是督促学习,没有玩的时间,那里来环游世界的时间。我们中国的小孩就像一只圈在笼子里的鸟和一只蜗牛一样,总是缩在很小的壳窝里。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起来,我们非常羡慕乌塔。

  文中有一段给我留下的印象十深刻“一个14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欧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我问乌塔:“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你爸爸妈妈不担心吗?”因为这段说明了中国教育孩子的缺点,人人的孩子都只能从电视、电脑、收音机……了解世界,使中国孩子对外国少年的行为感到不解,我觉得中国的爸爸妈妈应该开放教育,让中国孩子全面的了解世界,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文中还有一段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十分深刻“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侯一起出去玩,有时侯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因为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她先举例说明,然后说明自己的观点。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这充分体现出乌塔在生活上独立的基础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独立。我觉得乌塔是一个自主,独立,热爱生活的人,表现在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中: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很多国家。还有第七段:他还说,自己用了三年时间准备了这次行程,阅读了许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表现了乌塔做事有计划、有准备以及他的独立自主意识。

  对于乌塔的观点,我举双手赞成。这正是中国孩子们共同的心声啊!我认为爱孩子就应该让我们独立,现在我们这些孩子属于小公主、小皇帝,整天赖在父母身边。

  我并不是说爱孩子就不要管他们,也不是在反对中华民族的一贯风格,而是体会到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管制”、“保护”与“独立”都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过度则反。亲爱的爸爸妈妈,虽然中国的这种现状不得完全颠覆,但是,孩子要长大,可不能让下一代的花朵成长在温室里啊!亲爱的爸爸妈妈,爱孩子,就回应一下孩子的心声吧!锻炼我们的真正才能,我们才会告别童年,打拼天下!

  《乌塔》读后感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的感触颇深。从乌塔身上,我收获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现在的中国孩子,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护,什么事都不让做,而文中的乌塔却大不一样。   小荷作文网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儿乌塔,自己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情。  

  课文中讲到乌塔为计划这次旅游,整整花了3年的时间来准备,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还要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个电话报平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乌塔自立、自强的精神。可我们呢?有的同学不仅自己不敢出远门,甚至连上学、放学都不愿自己走,更别说像乌塔那样游历欧洲了。乌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强,是因为她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周末时又是否遵守了呢?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渐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  

  课文中还提到乌塔的旅费全部都是自己在课余时间打工挣的,没有拿家里一分钱。可我们却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钱,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没有攒钱,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  

  乌塔曾经说过“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们写完作业后,能看一会儿电视,读一会儿课外书,就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同学都是把笔一挥,直接就出去玩了。而从来不会想到去亲身体验一番。光从一些课外读物和电视节目中了解世界,是比不过亲身体验完美的,而且亲身经历总比听说到的记忆要深刻,所以,只有亲自体会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从《乌塔》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了解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但行为却大不一样的小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好学生。

  读课文《乌塔》有感

  在小学生中,那些小学生都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雨,经不起任何搓折、任何磨难。前些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叫《乌塔》,读了这篇课文,我深受感悟。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德国小姑娘,年仅十四岁。而这个只有十四岁的小姑娘却自己独自一人游玩全欧洲。当作者听说这个事后,感觉有一些不可思议,还说,他要不是亲眼所见,他决不会相信。这个德国小姑娘叫乌塔。并且,乌塔告诉作者,她是自挣旅费,没有花爸爸妈妈一分钱。

  我觉得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从,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并不是要是我们每个小学生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已的独立生活能力。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立、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的。

  同学们,让我们也像乌塔那样吧!做一个有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的人吧!我相信你们会成功的。

《乌塔》说课设计 篇11

  《乌塔》一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有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刚接触课文准备备课时,我一下子就被课文本身吸引住了,文中那个独立自主的女孩是那么与众不同,那么令人难忘。我想,学生一定也喜欢这篇课文,也喜欢这位有主见的女孩,一定会对她产生兴趣,充满好奇。所以教学时一定得瞧瞧他们的表现,听听他们的意见。

  教学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独立读懂课文,充分思考,了解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多位学生的回答,互相补充,使答案更完整。接着,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再读课文,讨论乌塔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把答案写下来。学生充分讨论后,让他们每组派代表上黑板板书,要求不得与其他组重复。学生兴致浓厚,刚开始是一个一个按顺序上台,后来大概生怕被他人写完,居然出现了争着上去,甚至一窝蜂上台的场面。终于,全都写完了。仔细一瞧,还真多!独立自主、有主见、胆大心细、自食其力、会待人接物、有孝心……接着,我又让学生说说各自的理由。学生都说得很好,有的学生甚至从微小的一个词语中谈他们的体会。对此,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然后,我又让学生表明自己的立场:“你对乌塔独游欧洲是怎样看的?”这下,50名学生一下子分成了两派,一派学生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另一派学生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班里又一次掀起了高潮。

  最后,我对学生的观点作了总结:乌塔独立自主等方面的品格值得大家学习,但是并不是鼓励大家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旅游,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学生听了,也颇有同感。

  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的机会,营造了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的氛围,因而,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快乐,完全成为伙伴的课堂,想象的课堂,创造的课堂。

  《乌塔》一课教学随想

  《乌塔》这篇课文描述的是一位德国小女孩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事。反映了外国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识。反映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如何从文中体会感悟。学到知识,现就我教学这一课浅淡自我看法。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根据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如何设计这篇课文教学。应以此据,教学时我主要是以发表自我之见解作为这节课活动的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以“这个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人游行,应不应该?为什么”为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我见解。

  1、讨论前准备:

  学生应预习并知道德国小姑娘是如何旅行欧洲。对于这一点一般的学生只要多加思考就不难理解。

  2、展开讨论:

  要求结合实际。

  ⑴ 教师提示:

  一个人外出旅行有哪些好处和坏处,从乌塔这样独自旅行是利还是弊多?

  ⑵ 学生展开讨论后发言:

  (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可发现。)

  学生甲:独自一个人外出旅行为助我们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学生乙:乌塔他能自己攒钱去旅行说明他很有计划和经济头脑。

  丙说:只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是可以一个人外出旅行的。

  丁说:哪是外国小朋友才这样做。我们的父亲母亲对于我们一个人出去玩都不放心,更不要说出国旅行。

  也有许多同学说了许多不是,如不安全,被人骗了怎么办等,就这些不足展开一步讨论:即如何避免这些不足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外出独自旅行,利多弊少。

  从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学习胜似教师的讲解。其实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知,自我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学生明辨是非的过程。教学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乌塔》说课设计 篇12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乌塔》教学片断及反思

  《乌塔》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个人漫游欧州的事。课文内容很浅显,但所揭示的"少年儿童要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要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的主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过程]

  片断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聊一聊旅游的话题,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生:我最喜欢旅游!

  师:为什么?  

  生:旅游使我们既欣赏美景,又增长了见识,每年暑假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去旅游。

  (这时,很多学生在窃窃私语,谈论旅游过的地方,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

  生:我不是太喜欢!

  师:为什么?

  生:有一次,是前年暑假吧,爸爸带我登泰山,我一不小心滚下台阶,差点摔死了。现在想想还害   怕......

  (同学们都望着她,几个"调皮蛋"还笑起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生:老师,我敢一个人去旅游!

  师:(很有兴趣地)说说看,你都去哪些地方了?

  生:四方山、艳湖公园的塔山......我觉得一个人去旅游真有趣。

  师:不错,关于旅游,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生:老师,你对旅游有什么看法?

  (我刚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一个调皮的男生插嘴问道。本来我是准备在教学的最后要讲个人的看法的,不料这个小家伙现在就把皮球踢给了我!同学们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我,我只能接招了。)

  师:是的,每个人对事情都会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大家一起交流,会使我们把事情看得更全面,认识得更清楚。说到旅游,我认为,它既可以让我们饱览无限风光,又能让我们增长见识,是一举两得的事。

  [反思:我很得意自己没有被这个小小的意料之外搞乱阵脚,相反,我觉得老师及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很好的心理支持,会与学生产生更好的心理沟通,会使课堂更和谐起来,就本节课来说,它会对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起着巨大的支持和鼓励,随后的教学也证明了这一点。]

  片断二:

  师:乌塔,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人漫游欧州,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此问一出,全班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生:我特佩服乌塔的胆量!

  生:乌塔真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生:乌塔一个人漫游欧州,我好羡慕呀!

  (同学们争抢着发言,有的甚至着急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了,我正想调节一下,这时第二组第三排一个平时不太发言的小女孩站起来了。)

  生:老师,我觉得不太好,这样太冒险!一个小姑娘,在异国他乡,万一出了危险怎么办?

  (她的声音比较小,几乎被同学们的热情所淹没,但我听清了,有不同看法,这很好。同时,我也发现也有不少同学有类似的看法,因为我能读懂他们的眼神,我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师:你有不同的看法,这很好,请你大胆地讲!我知道,对于乌塔独自一个漫游欧州,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到课文中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内容,十分钟后,我们来开一次辩论会!

  生:(齐)好!

  [反思:我的提法马上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同,由于以前我们多次举行过辩论赛,同学们很熟悉这种形式,所以很快地分成了正方、反方两大阵营,然后情绪高昂地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对于略读课文,强调充分的阅读,读前明确目的要求,以便使孩子们能读思结合,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应当是一种正确的策略。本课的教学,我事先并未安排辩论赛的形式,但根据课堂实际进程,我临时改变了教法,进行了灵活的处理,我觉得这是尊重关注学生的体现,也是而且应当是我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

  片断三:

  主持人:(老师担任)旅游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见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漫游欧州,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请双方辩个究竟。

  正方观点:我们支持乌塔的行动!我方认为,独自出游好处多多,就拿乌塔来说吧。第一,减轻了父母陪游带来的额外时间和经济负担;第二,正像课文中乌塔所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们旅游的目的和兴趣喜好不同,一起旅游大家都受影响;第三,更重要的是,这对乌塔今后的成长很有好处,这锻炼了她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反方观点:对方辩友,我方不这么看,一个小姑娘独自出游,这多危险啊!遇到骗子、抢劫犯等等坏人怎么办?出现交通事故等问题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再说出去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钱的哟!请注意乌塔个人是个完全的消费者,那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挣的很多钱,所以我方认为,乌塔一个独自旅游不好。谢谢!

  (他在说"谢谢"时,故意扮了个逗笑的扮相,惹得大家都善意地笑了。)

  正方反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一朝遭蛇咬,我们非得十年怕井绳吗?我方承认,一个人出去是存在危险的,但如果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可以把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甚至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乌塔出发前就整整做了三年的准备,她"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她准备了一摞欧州各国的旅游指南,"对照着看,就像老师带我一起玩",她利用暑假打工挣钱,挣了旅游一半的钱。

  反方反驳:说的到轻巧!一个小女孩独自外出,家长一定非常非常(他故意把这四个字加重语气、拖长音)担心呀!俗话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呀!

  正方反驳: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及时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反方反驳:一个小孩子独自到异国他乡,她能安排好个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吗?没有大人的指导,她能增长多少见识呀!

  正方反驳:请对方辩友再认真看看书。乌塔带了闹钟控制自己的起居,外出时"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她还知道罗马小摊卖的冰淇淋和水很贵,叮嘱作者到超级市场去买,请问:如果不出去走一走,她能有这样的见识吗?      

  [反思:乌塔一个人独自漫游欧州好不好,这是一个开放型的话题,鼓励学生们从教材出发,去发现问题,围绕课文去大胆质疑,又不囿于教材,发表各自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辩论赛的形式,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以及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等得到综合训练,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应当达到的目标之一。]

  片断四:

  师:学习了本课,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受。

  生:乌塔是我的榜样,我以后要像她那样,也自己挣钱去旅游。比如说,我可以利用星期天上街卖报纸挣钱,可以把压岁钱存起来。

  生:乌塔之所以能成功的独自旅游,是因为她事先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我要学习她这一点,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做好准备。

  生:我觉得,我们不光要学习乌塔独自旅游的勇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乌塔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这样长大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反思: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展合作与探究,展开辩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表个人见解,深化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其实辩论赛哪方赢哪方输并不重要,哪方的见解更正确并不重要,也不是我的教学要追求的最终结果。只要能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能联系实际谈自己真实的感受,进行一些简单的思辩能力培养,我觉得就达到了我教学的目的。]

  [反思]

  我在研读教材,展开备课时,乌塔那热情大方、活泼机灵、胆大心细、富有主见和丰富生活经验的鲜明生动形象,深深打动了我,而我所钦佩和深深为之折服的这些优秀品质,正是我们许许多多的中国少年儿童所缺乏和亟待学习的呀!我决定要让学生补上这一课,要使我们的学生从心灵深处种下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种子。所以我设计了民主讨论式教学,但随着教学的展开,我发现仅仅是一般的讨论,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看法的愿望,因此,我根据课堂实际进程,改用辩论赛的形式,这是我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教学中,这种新颖的形式,活跃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合作的实效性、探究的深入和参与的广泛性得到充分落实,不仅训练了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同时也是对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思辩能力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乌塔》说课设计 篇13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自学时要边读边想,动手勾勾画画,自己试着解决问题。阅读后认真想一想:你对一位年仅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什么看法和见解。

  一、我能用直线把下面饿词语准确地搭配起来

  热情的    掌声          详细地    批评

  热烈的    愿望          庄严地    请求

  热闹的    接待          诚恳地    宣告

  热切的    大街          严厉地    盘问

  二、我能给下列字加上偏旁,再组词

  昔──( )(  )   良──( )(  )

  争──( )(  )   者──( )(  )

  兰──( )(  )   采──( )(  )

  三、我能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甚至  并且  如果……就……  不但……也……

  1、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  )设计合理,施工质量(  )是一流的。

  2、同学们热烈地讨论(  )一致通过了参加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的计划。

  3、(  )我们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  )得勤奋地学习。

  4、参加三八妇女节秧歌赛的(  )有年过七十的老奶奶。

  四、我对一个年仅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有看法,想和大家交流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的阅读天地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它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己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定要把束刘海儿饺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 悄声无息地离开了图书馆 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 我却怎么也忘不了 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

  1、给最后一小节补上标点。

  2、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写的生活中的镜头,告诉我们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是怎样看书的?

  小伙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塔》说课设计 篇14

  《乌塔》是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描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我国少年儿童努力增强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另一个目的就是进一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调动了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快速默读,有的小组合作读。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读书声,大家读得兴致勃勃。

  读完以后,学生们抑制不住想要表达的欲望,纷纷发表自己对乌塔的看法:“乌塔是一个有思想的女孩子”;“一个有见解的女孩”;“厉害的女孩”;“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女孩”;“独立自主的女孩”;“成熟的女孩”;“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并很勇敢的女孩”……由于我对学生见解的肯定和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课堂上出现了十分活跃的局面。

  大家对乌塔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后,便以较多的时间反复阅读和思考,并在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乌塔特点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然后,分小组议论乌塔的种种特点,同学们讨论十分激烈。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组织全班交流。同学们争着发言,纷纷汇报各组讨论情况。这时,一个平时不太喜欢讲话的男孩站起来充满自信地说道:老师,乌塔这样出去,她是不是没有安全意识!”这一见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属于备课的空白地带。短暂的停顿之后,我意识到必须马上转换角色,成为同学学习的引导者,因为这是一个能够开启学生智慧火花的问题,我要紧紧地抓住。于是,我带着欣赏的目光予以表扬:“这位同学的看法很有意思。大家想一想,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

  一位学生站起来侃侃而谈:“我从书中知道,在欧洲那些国家里,人们的法制意识强,治安措施好,乌塔不会有生命危险。”

  “乌塔这样做,如果出现万一,她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一名男同学反驳道。

  “书中写道,乌塔每次出行都有准备,自我保护意识强。就是遇到危险,她的能力特别强,能够化险为夷。”一为女同学反驳道。

  “我认为课文并不是要我们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班长的见解果然高出一筹。

  同学们各抒己见,各有各的道理。听着他们的发言,我感到欣慰与激动。虽然同学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经过讨论,彼此互相启发,大家都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水平,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这正是新的课改理念的生动体现。

  下课后,一位学生拉着我说“老师,我还想发表看法。” 带着喜悦与收获,我走向办公室… …

  思考:

  1、接纳学生的感受和声音,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课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课堂上,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们的不同见解,这节课,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我根据实际问题因势利导,巧妙点拨,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我体会到,教师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异口同声”时,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热情接纳。试想,如果我当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按照事先设想的教学步骤,不予考虑或一口否定了那个同学的不同看法,后果便可想而知。

  2、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变以往的重教师、重教学为重学生、重学情,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点拨、调控的作用。属于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自求自解;属于难点问题,教师可给以旁敲侧击;属于有争议问题,教师可指点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理解不到、体会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教师则要疏导、订正。在辩证地处理好导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乌塔》说课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