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元气怼人 点赞 分享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一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1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

  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

  三、重点理解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⑴ 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

  香瓜子:砖缝冒功──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⑵ 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①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② 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2

  生命生命

  无锡市张泾中学  浦健

  [教学目标 ]

  1.作必要的语言积累,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言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 。

  “生命”这个话题相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还很抽象,故作者删繁就简,从具体、细小的生命入手,便于学生认识。故确立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

  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珍爱生命。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对作品中的情境作出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故确立目标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由具体现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

  体验作者的生命意识,我们应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轻音乐)、放像机、录像带(森林大火的场面)、投影仪、投影片。

  [设计思路]

  1.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根据情意原理,只有真正参与才能有审美活动,因此,本文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2.“生命”是个深奥的话题,要让初一学生真正理解它会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通过朗读,对课文中具体生命现象有一定的印象,再通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最能引起他们共鸣的语言,深入课文内涵,感受作者的生命情怀,或许可领悟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课件出示森林大火的画面,教师讲述: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一个蚁穴被大火团团围住,里面成千上万的蚂蚁为了活命,紧紧抱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蚁球,滚向火海,随着劈哩啪啦的声音,外层的蚂蚁纷纷死去,蚁球也越来越小,但它们仍然不屈地、昂然向前滚动,直到变成一个小球,但终于逃出了火海。如果你就在旁边亲眼目睹,你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蚂蚁,你会选择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为了生命的延续,蚂蚁不惜代价,世间万物为了不辜负上苍赋予的生命,都在顽强的生存下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触摸着自己的心跳,走进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感受生命的可贵。

  (有声有色的画面,导语 的设计,渲染了氛围,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激起学生的热情,触动了他们对生命开始思索的情怀,进而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实施以下的教学环节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指名学生朗读课本,读时以适合本课的轻音乐相配。同时要求大家思考:

  1、请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对生命的初步理解。

  2、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最有启迪或感触?

  (音乐是最好的催化剂,在它的熏陶下,通过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直接、真切的感知,这也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用简洁的比喻句概括,可培养学生提炼、概括语言的能力。)

  三赏读课文,感悟生命:

  1、师:同学们,刚才在朗读后,大家谈了自己对生命的一些感悟、理解,那么作者有没有在文章中告诉我们她对生命的一些思考、理解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他们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文章的最后两节,并指名学生示范朗读,然后齐读。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因此,朗读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他们读中感悟。学生有了心得,朗读的感情也更充沛、真挚。)

  2、作者的这些对生命的感悟是由什么引发的?具体在哪些语段?

  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思考。在文章的1、2、3节。学生体会朗读时的感情、语调,然后分角色男女生朗读1-3节。

  (初一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让学生体会作者由小事引发深刻思考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3、小组讨论: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它们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从作者对生命的呼喊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回指导:三个事例内涵的辨析,意思的深浅;学生谈感悟时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学生合作研讨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在这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产生了更多火花,相互的交流,也训练了口语的表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难点 也得到突破。另外,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具有人文性,教师应适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成他们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可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4、如果时间允许,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己还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 拓展练习,加深感悟:

  学完文章,我们感觉到,只要我们细心的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生命现象,用心灵去体验它们对生命的珍视、渴望,我们就会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你在生活中还见到哪些类似的现象,你的想法是什么?

  仿照作者这篇文章的结构形式,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思考,请你就生活中见到的其他类似的生命现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先描写现象,再写感悟,字数100字左右。

  (“学以致用”,这道写作训练题,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从中得到新的体会与认识,达到一堂课的目的: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 课堂小结,归结板书:

  今天,我们一起乘坐作者的生命旅车,经历了一次探究生命的情感之旅,旅程已接近尾声了,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次旅途中你最大的收获吗?

  学生回答,归结板书

  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我们能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顽强地翻越生命中的一座座山峰,我们一定能见到自己生命的大海。

  [资料链接]

  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但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作业 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田彩虹的《生命的问句》,这是一篇与课文的思想主题相近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训练,拓展延伸课堂的内容,有利于新课教学目标 的巩固。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

  1. 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 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内涵,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

  1. 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2. 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新课

  1. 投影展示文字(背景音乐《命运》响):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杏林子[中国台湾]《自己创造美丽人生》

  2.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别人看来,她是个很不幸的人,她不能像常人那样生活走动,她的很多时光是坐在轮椅上度过的,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他自己却声称“活得十分富有”,为什么呢?因为她拥有一个丰繁博大的精神天地,而构成这个天地的,是她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悟。她并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放弃生命,相反的,是对生命更强烈的呼唤。她曾经在一篇文中写道“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她就是杏林子。她的文章《生命,生命》就表现了她对生命的态度。

  3. 出示文题、学习目标:

  文题:生命,生命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生命的感悟

  二. 初步感知课文

  1. 听录音(或泛读、指读)

  2. 指读书下注释。

  三. 研读、赏析

  1. 导读:下面我们就对文章的一些精彩内容进行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加以更深的理解。

  2. 自读、讨论:

  1) 本文共写了几个事例?作者从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 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4) 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3. 归纳总结:

  1) 三个事例(见表格)

  表达方式序号 记叙(事例) 议论(感悟)

  事例一 飞蛾求生 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事例二 瓜子抗争 那一股足以惊天憾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事例三 聆听心跳 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随文评点“对自己负责”的含义。)

  2)三点

  思考一: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思考二: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思考三: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3)略

  4)略(可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名人名言)

  四.总结全文:

  一节课结束了,但我们的生命依然漫长,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冰心老人的一句话,她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五. 拓展训练:

  1. 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 自找有关研读生命的文章,更深层次上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写出体会文章。

  板书设计 :                    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飞蛾求生             应当珍爱生命

  瓜子抗争             让人生更有意义

  聆听心跳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编排在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正像居里夫人所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并非易事”,在小学学习、生活中,将面对种种困难,这一单元的文章告诉我们怎样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不幸,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生命生命》写的都是寻常小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美好的人生。这篇散文,语多不赘,尽意而止,非常简洁,向你娓娓道来生命的真谛,学生认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可以在作文选材方面有所收获。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生命这个沉重话题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策略】

  1、指导学生朗读: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本节课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读出语气,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力求使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在读的过程中辨析作者选材的精当,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讨论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

  课文虽然短小精悍,但思想含蓄深邃,而四年级学生年龄尚小,所以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为此,我将作者简介分成两个阶段出示,旨在通过杏林子的具体事例来感动学生,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深度上呈现一定的梯度。例如,通过第一次的作者简介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作者对“生命坚强”的诠释,通过第二次的作者简介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感悟,从而让生命之歌植入学生心灵深处,使学生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在朗读指导上,我引导学生用“强调法”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化朗读,用“想象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力求将有形的朗读技巧指导渗透到无形的朗读训练中,将技巧与文本内容及情感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

  【设计策略】

  1、以读为主,读写结合: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范读及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着读、边读边做记号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写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的知识习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内涵,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2、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

  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可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准备、交流。

  2、教师:

  查阅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思考

  1、引导学生简单谈谈自己对“生命”的一些想法。

  2、播放一组关于生命话题的画面。

  3、引入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看有关生命话题的画面,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自由地读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写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读书,互相交流。)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认读部分生字。

  3、引导学生谈谈课文大意,归纳课文中的三个事例:

  (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把本篇课文的内容、条理、中心梳理清楚,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提示:细细地读读课文,把这三个事例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相互交流交流。

  (学生自读,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学习,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相互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抓住学生讨论中的最佳契机,适时加以点拨,如有争议的或带有共性的问题再作集体指导,培养学生选择、分析语言信息的能力。再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创造一种情景氛围,让审美主体体会审美客体的语言美、情感美,获得美好的享受。

  四、研读课文,品悟内涵

  1、理解生命的含义:

  ⑴ 飞蛾求生: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① 读读本段文字,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原因。

  ② 感受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以及它带给“我”的震惊和感动。最好换种表达方法。

  ③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④ 引读课题,体会课题的含义。

  2、总结学法:

  ⑴ 读。(朗读本段文字)

  ⑵ 说。(说说自己感动的原因)

  ⑶ 找。(找重点句,体会作者的用意)

  ⑷ 想。(引读课题,进一步领悟课题的含义)

  3、按归纳的学法学习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4、感悟生命的价值:

  ⑴ 介绍作者。

  ⑵ 谈谈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⑶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学生朗读。

  ⑷ 将段落变成诗行,深情诵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再次让把课文推向更宽的视野,让学生动手参与其中。 

  五、深化认识,自由交流

  1、通过感情朗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深化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⑴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⑵ “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⑶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

  2、谈谈自己学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个说话题目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突出文章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学生精彩的回答再次刺激着他们自己“说”的欲望,这是他们相互倾听、交谈而引发的结果。 

  【板书设计】

  飞蛾:挣扎求生    

  19、生命 生命  香瓜子: 砖缝冒苗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                 

  有限的生命  限的价值

  【知识袋】

  杏林子:

  我国台湾省著名女作家,于2003年去世。她因为从小身患重病,腿不能行,手不能抬,头不能转,12岁时,就结束了学校生活。在长达50年的病痛煎熬中,她坐在轮椅上,凭着非凡的意志,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充满爱心,感人肺腑的文章。她还曾帮助了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她的一生都在不断奋斗,尽力为社会服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用心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重点)

  2、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爱生命。(难点)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教材分析】

  本文选取了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的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三件寻常小事,从动物、指物、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对生命作了全面而又深刻的思考。作者以“生命,生命”为题,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教学设想】

  〖学法指导〗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清晰,蕴涵深刻。杏林子通过三个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尽可能地扩大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熟悉文本,才能真正立足文本,形成与杏林子的对话,形成与自己已有体验的对话,从而阅读人生,品味人生,提升人生境界。基于此,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三大板块:导读感知内容及写法──自主研读──感悟品读。

  〖媒体设计〗

  幻灯显示部分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伴随着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个崭新的生命就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了。同学们,在你们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肯定遇到过许许多多不同形态的生命。你们知道生命有哪些不同的形态吗?(生发言:动物、植物、微生物……)生命的存在并不陌生,但要想真正了解生命的内涵,就得需要有一颗善感的心。香港女作家杏林子从生活中平常的事物身上,强烈地感悟到了生命的律动,并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作者简介一生朗读注解

  三、学法指导

  幻灯显示学习三步骤:

  1、感知整篇。

  2、自主研读。

  3、感悟品读。

  四、研习课文

  第一教学板块:感知整篇

  1、学生自由大声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三件事?

  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2、请把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朗读出来:

  第一段:“夜晚,我在……极力挣扎”;

  第二段:“墙角的砖缝……小瓜苗”;

  第三段:“许多年前,有……单单属于我的”。

  3、刚才读的都是叙述事例部分,也应把作者对生命的感受部分读出来;男生齐读第一个事例,女生齐读第二个事例,一生读第三个事例;全班齐读“生命的感受”部分;师读“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

  4、读完后,用一句话谈谈阅读感受。

  师总结:作者通过三个事例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

  5、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思考?用文中语句回答。

  必须对生命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生命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捉摸,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珍惜生命,珍惜时光,不论命运如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第二板块:自主研读

  1、什么是研读?带着研究性眼光揣摩课文。

  2、研读时要注意两个问题:多问为什么;多揣摩关键性语句。

  研究性阅读就是自主性阅读,老师不定阅读目标,阅读哪些句子,而要完全根据你们的理解和需要。如果哪句子不明白,要提出问题,与其他同学合作解决;也可抓住关键性语句谈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3、自主默读课文,圈划批注研读课文。

  问题导航:

  1、为什么小飞蛾的挣扎会使作者强烈、鲜明地感受到一股生命的力量?

  提示: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它极力挣扎。其实这种挣扎几乎是无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绝对逃不了的。但虽是无用挣扎,也要挣扎,可见小飞蛾有强烈的生之欲望,无论怎样,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这是一种珍惜自己生命的力量。作者从小病魔缠身,生命也如险境中挣扎的小飞蛾一样脆弱,但她没有颓废反而珍视生命,“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飞蛾也罢,作者也罢,这种生命力量都是让人震惊的。饱经忧患的心愈温厚了,作者“忍不住放了它”!

  2、为什么作者认为小小瓜苗会有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为什么她会肃然起敬?

  提示:“墙角的砖缝”、“坚硬的外壳”、“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可见生长环境是如此的恶劣,几乎没有生长的条件。但小瓜苗“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这强烈的反差使作者不禁为它高唱了一曲生命的颂歌。

  心得感受:

  (课后总结)

  生1:我觉得作者对生命有很深很深的悟解:从一只小飞蛾的身上,写出了飞蛾虽小但有一股生命力在挣扎;从一棵小小的瓜苗中说明冲破坚硬的外壳,不屈不挠地茁壮成长的精神和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作者又从听自己的心跳,说出对生命的看法与对待生命及人生的态度。作者道出了人生哲理,并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

  生2:生命!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词常在我耳边回想,自从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常常在想,生命到底是什么?许多人为了生命而战斗,而也有些人想把自己的生命从肉体内释放出来──也就是死亡。我觉得那些人真是没出息,他们连飞蛾、香瓜子也比不上,因为飞蛾不会因自己快要死了而放弃求生的欲望,而在作者手中不停地扑翅,似在求生,又似在对作者抗议,它好像说:“你无权控制我的生命。这生命是属于我的!”作者又似乎感悟到了这些,就把它给放了。大家都知道瓜子味道鲜美,是可口的零食,但是谁又知道瓜子竟有这擎天撼地的力量,它从一个阴暗的砖缝里挤出来,不知花费了多少力量,它怎能不知自己的生命就快结束了,但是它还是为了能在这美好的世上活几天,而不是呆在瓜子壳白白地浪费生命,它最终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连瓜子这些植物都懂得珍惜生命,要让它过得有意义,不能白白地虚度年华这些道理,难道我们就不行吗?朋友,珍爱身边每一个生命吧,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吧!

  生3:作者因为得了类风湿关节炎,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这种折磨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作者很有可能会感到活着是一种负担,还不如死去。但是当作者发现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时,当她看到一颗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泥土的砖缝中茁壮生长时,当她亲耳听到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声时,作者没有轻生反而更加珍爱生命,应许自己活出有意义的人生。当一只几乎无法逃脱死亡命运的小飞蛾,在你的指间拼命挣扎,想要改变命运的时候,你还会轻生吗?当一颗失去了阳光、泥土的小瓜苗,在砖缝中长出来,长得昂然挺立的时候,你还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吗?当亲耳听到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丝毫没有想要暂停,而是在不停地跳动,跳得越来越有力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资格对生命说“死”?!作者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于是,他才会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勇敢地生存下去。

  第三板块:感悟品读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生1: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生命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珍贵。人要活得有意义,这样就不会白白浪费和辜负生命。生命活得有无意义关键在于人们的选择。在人生道路上有两种路:一种是弯弯曲曲的;一种是十分平坦的。大多数人会选择平坦的路,而平坦的路是没有多大人生意义的一条路。正是在崎岖的路上磨炼出了许多成功人士;不过假如有人选择崎岖的路却又怕困难,他就会一事无成。人生定要活得有意义!

  生2:看着花开花落、生死别离,我常疑惑地想:生命是什么呢?去年,我家一棵发财树的叶子已掉得七零八落了,“垂丧”着头,生命的心率渐渐地慢了下来,它没法活了,我们就把它移到阳台上,任它自生自灭。过不了几天,这棵发财树竟然长出了新枝绿叶,最后茁壮成长,昂然挺立!看着它那强烈的生命力,我目瞪口呆,深深地感到这里蕴含着一种追求生命的欲望。有的人执着于生命轰轰烈烈地干了一番大事业;有的人却认为生命是唾手可得的,就庸碌一生。生命随时随地也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应当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发挥出可贵的生命价值。这样,生命就会发出灿烂的光辉……

  生3:当我把手放在胸前,感受着“扑通、扑通”的心跳声,它是那样的亲切与舒服。我仿佛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在手中不停的跳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记得人们常说:“一个人出生的年代不能选择,但走什么样的路却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啊,当我静听着自己的心跳的频率时,我似乎有些觉悟。这单单属于我的生命,正等待着我好好使用它,填补着它的空虚。从前,我们总是难以把握机会,因为犹豫、拖延的毛病;我们容易满足现状,因为没有更高的理想;我们不能面对未来,因为缺乏信心。然而,等你醒悟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人生有多少时间是经得起浪费与糟蹋呢?难道你要真的要任它荒废,庸碌一生吗?不,我决不!我会力争朝夕,我会对自己负责,我会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我,独一无二地活在这个世上,我就不让“与别人没什么不同”的自己存在,我要真正活出自己来!我会向着自己的目标,专心致志的努力,朝气蓬勃地生活,为我的生命而顽强地拼搏,努力地奋斗,直到永远,永远!

  生4:生命,是我们呱呱坠地时的代名词;生命,是命在旦夕的人最想挽回的东西;生命,是世间所有的东西。我认为,人世间到处都是生命,到处都有求生欲望。用炸药炸掉的大楼,发出巨响,在我眼里,那是大楼在结束生命时发出的痛苦的呻吟;一只灯泡不再发亮,在我眼里,那是灯泡在结束生命时闭上明亮的双眼……生命属于人们也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去珍惜它。对于生命,我有很深的感受。那次是在我三岁时,我住院了,并动了手术。虽不是大手术,但对我来说,这是我三年生命中的一次痛苦。我有了悲观的心理,我怕我打了麻醉药,进了手术室,会永远也出不来,醒不来了。因为这样,使我开始惧怕医院与医生。但最后,我苏醒了,年幼的我觉得这就是重生,开始感到生命对我的意义。其实生命就是一次心灵的选择,若你漫无目标,你就会选择庸碌一生;若你有远大志向,你就会选择有意义地过一生。法国的蒙田就说过:“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能活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

  五、课堂总结

  最后让我们齐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名言作为这堂课的结尾:

  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作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课外拓展阅读:

  (长期作业)

  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

  蒙田《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新语文读本

  写一篇读后感。

  3、熟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背诵。

  【教学反思之阅读教学下的体验】

  本课设计在朗读、质疑的基础上侧重于体验感悟。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对话活动,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来完成文本意义的建构。学生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师生共同开拓的自由创造空间中,如何做好师的引导作用,是颇见教学机智及功底的。诲海无涯,吾当皓首穷经!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问题去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主旨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将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采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1、以多媒体播放小草破土而出、小花渐渐开放、小鸡破壳而出、小鹿出生后顽强站立的画面。

  师:从这组画面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

  ⑴ 小草从地里钻出来需要有巨大的力量。

  ⑵ 小鸡在蛋壳里长大后要想从壳里出来也要用很大的力气啄碎蛋壳才行。

  ⑶ 我从看过的资料上知道小鹿要想活必须在出生后40分钟内站起来才行,而且只能自己站起来,要不就不能活命。

  2、师:在我们这个有着众多鲜活生命的星球上,许多生灵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一个崭新的生命的开始,它们透着一股子顽强不屈的巨大力量。今天,我们一起来结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作家──杏林子所写的有关生命的文章。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作家?

  生:杏林子的本名叫刘侠,12岁的时候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师:那你知道她的病情恶化到什么程度?她的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吗?

  生:她瘫痪在轮椅上。

  师:是的,在长达50年的病痛煎熬中,她曾因病变而呼吸困难,一度有生命危险,全身的关节也已经损坏。轮椅上的杏林子在膝盖上架上小木板,用两个手指夹着笔写作。在这种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病中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求生的意志。这节课让我们走近杏林子,感受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生命的震撼!板书题目,指生读题。

  3、师:既然生命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力量?(生体会到这两个词在读时要一声高于一声,语气渐强)

  再指读,齐读课题。

  点评:首先,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生命,再在师生自然的交流谈话中,从介绍作者杏林子导入新课,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理解课文 

  1、初读课文:

  师:请大家出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从那些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

  生:作者从三个事例中讲出了对生命的感悟: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自己的心跳。

  师:这三个事例你最喜欢哪一个?找出来默读,在读后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生默读。

  2、感悟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收获?

  生:我喜欢第一个事例,因为一个小小的飞蛾在被人抓住后能拼命地挣扎,希望逃脱,可以看出它很想活命。

  我也喜欢这一段,因为小飞娥被抓住后并不甘心等死,而是积极求生,可见它对自己的生命多么爱惜。

  生:我喜欢第三个小事例,因为作者从自己的心跳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还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伟大。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不能随便地糟蹋它。

  生:我喜欢第二个事例,因为一个弱小的瓜苗却能顽强的生长在砖缝里,随只活了几天,但那顽强的生命力让我难忘。

  师:你们说得真好,一个小小的生命同浩瀚的宇宙想必是渺小的,但我们并不能因为生命的弱小而去忽视它、糟践它,而是应该……

  生:爱惜它。

  点评: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事例,自读自悟,理解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3、指导朗读:

  师:在课文里作者写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话语,请大家再读课文,找一句你最喜欢的语句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它的意思的同时练习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书勾画并练习朗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喜欢文中这一句话“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虽短暂,但只要我们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就不是白白度过的。(生读)

  生:我喜欢文中这一句话“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句话我把“于是、一定、白白流失、光彩有力”慢读、重读。(生读)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发现,请在小组里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

  师:大家不但说得好,读得也棒,我真为你们高兴。

  点评: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小学生来说,生命的话题有点深奥,老师没有拽住生命往深处讲,而是让学生品读课文,在一次次的读书中自己体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样处理很到位,也很巧妙。 

  三、扩展交流

  师:“一例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到来;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成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人生格言也告诉大家?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人生名言。

  师:我们从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警句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与伟大,那么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感动生命的故事。

  生读自己搜集到的感悟生命的故事。

  师:生命决不是短暂的蜡烛,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我们应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让生命活出光彩,活出价值。

  点评:在品读发现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积累,上完一节课,学生积累了很多名言、故事,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学积淀就会厚实起来。 

  四、课堂总结

  【点评】

  这节课的课堂思路清晰,教师用足了教材,用好了教材:

  首先在师生自然的交流谈话中,从介绍作者杏林子导入新课,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让学生从从初读课文中感受生命,“生命是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生命是墙角砖缝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生命是小飞蛾险境中的挣扎。”学生概括的特别好,然后又联系生活实际,往外拓展,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效果很好。

  第三是在朗读发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累语言,上完一节课,学生积累很多名言、故事,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学积淀就会厚实起来。

  第四是在品读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小学生来说,生命的话题有点深奥,老师没有拽住生命往深处讲,而是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什么是意义的人生,这样处理很到位,也很巧妙

  总之,这堂课让学生充分地读,阅读课应该是书声朗朗的。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情,读的训练有层次性,教师指导学生初读时要求理解内容,知道写什么,再读时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品读时体会感情,读出情,读出味。并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凭借课文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如网上的材料,各种书籍、报刊中的相关资料等,寻找有关震撼人心的生命故事进行交流,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求异思维。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7

  一、谈话导入:

  2、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岁的时候就染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不断的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面对病魔的挑战,尽管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她忍着极大的痛苦,强烈的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新受: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生命生命》,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反复两次。)是啊!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 作题目呢?请同学们捧起书,齐读课文第一句。

  3、过渡:是啊,人人都有生命,我们却很少去关注它,思考它。作者在思索:“生命是什么?”我们也在问:“生命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感悟去思考。

  4、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与生命有关的几个事例,每个事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你能用谁怎么样的句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吗?(飞蛾挣扎着鼓动双翅求生), 师:边板书边总结:作者是从“求生的飞蛾”,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呢?生答(砖缝中的瓜苗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师:边板书边总结:作者是从“生长的瓜苗”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谁,干什么?生答(我静听自己沉稳而律动的心跳)师:边板书边总结:“律动的心跳” 作者是从自己的心跳感受到了生命是什么。

  5、作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个事例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你能回答了吗?(生命是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指名说──齐读】

  6、生命无处不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注意:你能从画面中哪些事物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出示多媒体课件:劳作的蜜蜂、出壳的小鸡、搬运食物的蚂蚁、盛开的鲜花、千手观音图。)

  师:“我从劳作的蜜蜂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你呢?

  7、揭示并过渡: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擦去第一个问号)。是啊,生命无处不在,然而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却常常忽略了生命的存在,所以作者被求生的飞蛾震惊:暗示读:『出示:我感到一股――鲜明!』也被顽强的种子折服:暗示读:『出示:那小小──生命力啊』更被自己的生命震撼,〖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于是,作者开始了对生命的思考。

  8、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上记号。

  9、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我读懂了“我的心跳就是我的生命”。

  (2我读懂了“我可以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白白糟蹋自己的生命”。

  (3)我读懂了“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

  10、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齐读,这句话讲了我们对待生命的两种态度,能找出两个关键词吗?(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

  a 给“糟蹋”换种说法(浪费、不珍惜)

  b 怎样叫“白白地糟蹋”?(揭示理解方法:联系生活一讲就明白了)

  c怎样叫“好好使用生命”呢?我们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们飞蛾是怎么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有关句子)

  【揭示方法,承上启下: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方法,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可以灵活运用,明白了吗?

  11、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人对待生命都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既可以,也可以。那作者究竟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句。】

  d 对自己负责是指什么?(好好使用生命)

  比较句子:我要对自己负责。

  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你发现了什么?(作者下定决心)

  该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

  12、作者这样说了,她是这样做的吗?让我们走进本文作者杏林子,看她是怎样对自己负责的。(介绍杏林子其人)

  杏林子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然而在12岁那年,她不幸患上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硬化,这意味着她的一生将失去行动的自由,只能在轮椅中度过余下的光阴。但是坚强的杏林子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四十多年来,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凭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坐在轮椅上写下了80多部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中国台湾100多万残疾人作出了贡献。她离世之后,家人根据其生前遗愿把躯体捐给医院供医学研究。她有一句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师:杏林子就是这样对自己负责的,她深深地珍爱着自己的生命。(板书:珍爱)

  让我们记住她的这句名言,读: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把这句话深深地刻在心上,再来一次: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13、过渡:同学们,杏林子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对自己负责”的庄严承诺。所以,课文最后她深有感触地说道──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1)、理解:“生命短暂”、“无限的价值”、“活得光彩有力”。

  “有限的生命”: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谁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对比: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人的寿命再长,不过七八十年光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短暂。所以,生命是有限的。)

  “无限的价值”: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来举例说一说。【提示:你了解的科学家、运动员、航天员、普通劳动者】

  课件:虽然生命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是啊,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他活得光彩有力。(板书:光彩有力)

  14、小结:是啊,同学们,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好好地使用自己的生命,不仅使自己活得充实、也给他人带去方便、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都可以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我们都将活得──光彩有力。

  小结学法:我们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了吗?

  15、这段话写得多好啊,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好它呢?请大家一边练习,一边揣摩。

  三、感悟升华

  16、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对生命一定有了许多的感悟。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17、同学们,你们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现在能回答了吗?她在强调什么?她想提醒我们什么?(生命宝贵,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一生活得光彩有力。)(擦去第二个问号)

  齐读题目:

  是啊,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生命是宝贵的,要热爱生命,读课题──生命生命;

  生命是短暂的,要珍惜生命,读──生命 生命;

  生命可以创造无限价值,要好好使用生命,读──生命生命;

  课文留给我们对生命无尽的思考(板书:……)同学们,带着深深的思索,再读──生命生命

  18、最后,让我们在一首吟咏生命的诗歌中结束今天这节课:

  (配乐:师生朗诵)热爱生命

  我望着蓝天,热爱生活,彩霞是那样的绚丽。珍惜生命。

  我望着大地,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

  万物都充满生机。 亲爱的朋友们,

  小鸟在蓝天上飞翔, 让我们抖开腾飞的双翼,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拥抱美好生活,

  生活是这样的多彩, 充实人生意义!

  生命是如此美丽。

  人生的分分秒秒,

  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一课是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生命”为主题。

  《生命生命》一课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问题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将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课前准备】搜集自己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语句。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你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或喜欢的语句,现在就你请读给大家欣赏。

  学生交流: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个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杏林子从小就病魔缠身,但她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

  认读生字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事例一:飞蛾的挣扎 

  事例二:瓜子的萌芽       

  事例三:心脏的跳动 

  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预设:小小的飞蛾竟能引出作家对生命的思考,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飞蛾的挣扎”。

  三、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幻灯出示阅读建议:

  (指名读)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品读文章。阅读建议:

  ⑴ 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或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想一想,他们使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为什么?

  ⑵ 赏析文中好词语的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

  2、集体交流: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并通过朗读进行感悟: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翅膀,我感到了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的意思,体会到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力,都有顽强的生命力,任何生命现象都对人有很深的启示。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提示学生联系前面课文的学习、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此刻飞蛾“如果是人会怎样想?”,在课文情境中体会他顽强的生命欲望。

  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指导朗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互相借鉴启发,共同享受并体验阅读中成功的快感。

  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飞蛾给我们带来了对生命的思考,那么瓜子的萌芽,心跳又带来怎样的启迪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事例进一步思考。

  1、自读自悟:

  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小组交流: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互相交流、质疑、辩论、研讨,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予以个别指导。

  3、全班交流:

  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教师抓住每一部分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提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五、课堂小结 

  四十分钟如流水匆匆过去,对生命我们仍将追求,探索。下节课我们接着思考人生,感悟生命,再一次齐读课题──19《生命生命》。

  第二课时(略)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⒈主要通过自学的方式,能正确认读6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联系句子,理解“骚扰、糟蹋”等词的意思。

  ⒉联系生活,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⒋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初步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生命活得有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文中的三个事例,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难点:研读意蕴深刻的句子,进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1、生命是什么?(指名自由说)

  2、是啊!生命是春天小草嫩绿的尖芽,是夏天荷花娇羞的红晕;生命是秋天果子的硕大甜蜜,是冬天白雪的轻舞飞扬;生命是蝌蚪变成青蛙,是母亲含辛茹苦的十月怀胎。

  3、生命总是让人感慨万千。中国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就生命写了一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2、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动弹    极力    听诊器    震撼

  糟蹋    有限    跃动      骚扰

  3、再次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文中写了哪几种生命现象?

  4、指名交流,教师归纳板书:求生的飞蛾  砖缝中的小瓜苗  自己的心跳

  (三)品读课文,突出重点

  1、会读书的孩子,不但能读懂文字表面的内容,还能领会文字背后的意思。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感受哪些地方是你没想到的?

  ⑴指名交流。

  ①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我震惊。

  引:你是从哪读懂的?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吗?

  随机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那样鲜明!”

  引:因为想要活下去,所以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用尽全身的力气。你感觉到这份渴望了吗?

  朗读指导:现在,你就是那只飞蛾,读出你的求生欲望来。

  ②“我忍不住放了它!”    提示:“骚扰”———“忍不住放了它!”

  a、会读书的孩子可以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读第一句话,你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

  b、“骚扰”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c、从这个词中,你明白了我对飞蛾的感情是什么?

  引:是什么让作者完成了由讨厌到释放的转变?

  引: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飞蛾依然极力挣扎,不放过一丝求生的希望。这时候,作者对飞蛾还会是讨厌吗?

  ⑵看来作者读懂了飞蛾,了解了它心中逃生的欲望。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它会对自己说什么呢?

  ⑶它又可能会对杏林子说什么呢?

  ⑷是啊!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求生,那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杏林子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命!

  ⑸感情朗读。   现在,你就是杏林子,读出你的震惊来。

  小结:原来生命就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板书:生存)

  2、同样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也震撼着我的心。再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让你也受到震惊的一句话,反复读一读。

  ⑴指名读句,说说自己被什么震惊。

  ⑵出示句子“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a、指导朗读:哪些词念好了,让人一听就可以感受到香瓜子生命力顽强得不可阻挡?

  b、香瓜子的生命是顽强的,可也是——短暂的。读读“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老师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这句话做了一些修改。

  (出示句子)“即使香瓜子仅仅只能活几天,它也要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自由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从中品出了香瓜子的什么心态?(指名说)

  c、看来,香瓜子不在意生命的长短,它追求的是什么呢?

  (出示)“因为它追求的是          。”

  评:有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短,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价值。(板书:价值)

  小结:原来生命就是即便只能活几天,也要顽强地活下去的精神和勇气。

  3、羸弱的飞蛾,面对死亡,全力抗争,追求生命的存在;小小的种子,面对逆境,不屈向上,追求生命的精彩。作为一个人,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⑴齐读句子。说说“糟蹋”的意思,怎样是在白白地糟蹋生命?

  ⑵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好好使用,白白糟蹋。你想怎样对待生命?请允许老师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看看她是如何对自己负责的。

  (出示作者像)简介:杏林子是中国台湾著名的残疾女作家,她在12岁的时候,因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严重的时候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头不能转。她的一生都是在病床和轮椅上度过的。她与病魔搏斗了将近50年,在这段漫长的病痛折磨中,她总是对自己说:“我要坚强,我要活下去!”所以,在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情况下,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终于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著作有剧本、散文、小说、传记等,共达100万字以上。被誉为“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⑶解题:现在,你明白课文的题目,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生命”了吗?(板书:珍惜、善待)

  ⑷杏林子的生命是如此的坚强,杏林子的生命又是如此的绚丽!她用自己对生命的热爱,树起了一座生命的丰碑。面对杏林子,你想跟她或者跟自己说点什么吗?写在第四自然段的旁边。

  ⑸指名交流。

  (四)小结课文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面对死亡,全力抗争,大声喊着:“ 我要活下去!”生命就是身处逆境,不屈向上,哪怕只有瞬间的灿烂。让我们举起右手,触摸自己的心跳,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珍爱,一起来读一遍课题。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生命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以“生命”为主题的文章。(再板书:生命)

  指名读课题“生命 生命”

  一起读。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文中的作者,指名读。

  生:杏林子,中国台湾女作家。她的一生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与病痛做斗争,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却出版了四十多部剧本、散文集。创立了“伊甸(拼音)残疾基金会”,鼓励和帮助了一大批残障人士。

  师:为何一个一生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与病痛做斗争的人有这样的生命奇迹呢?这堂课我们将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打开课文,89页,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读之前,听清楚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

  2、边读边想作者从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课件不出示了)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来听?)我读题目和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发现错误之处举手纠正。(不能添字漏字……)

  (请一个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声音响亮,咬字准确,希望呆会同学读的时候也能注意去这些要求。

  (再请人读下文)

  3、交流讨论作者从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

  师:刚才大家读得认真,听得也入神,你能用一二句话来概括一下文中的事例吗?

  生:“作者被飞蛾所震惊了。”

  师:那是因为作者看到了?

  生:飞蛾拼命挣扎。

  师:浓缩成四个字吗?

  生:飞蛾求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长课文读短,短到能用几个字来概括,了不起的阅读方法,能学着他的样子来概括一下吗?

  (赶紧默读三,四自然段,默读有助于思考)

  生:瓜子抗争。

  师:真会动脑筋。

  生:瓜苗破土

  师:挺贴切的。

  师:第四自然段作者在干什么?

  生:静听心跳。

  (好的,行。也行,再动动脑筋,能举手是好样的,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三、精读2~3自然段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请你认真读读这两个故事,用心去品位,看哪个句子让你有所感触?

  1、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反馈,随机点播:

  句子一: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学生读完句子说出感受的:

  生:我从句子中体会到了飞蛾很想活下去,它会不断地挣扎。

  师:老师听懂了,你说飞蛾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挣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的

  师:你真会读书!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一个挣扎让老师感受到了求生的迫切,还有其他的词语吗?

  生:我是从极力这个词语中体会到的。

  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把你的感受融进朗读吧。(生读)

  师:还有其他的词语吗?

  生:我是从跃动这个词语中体会到的:表达心跳急切,更能表达“求生的欲望”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

  师:你能来读一读吗?把这种体会读出来。(生读)

  师:当作者看见手中极力挣扎的飞蛾,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被震撼。

  师:弱小的生命不轻言放弃,这种震撼强烈吗?

  分析:结构相同的句式,使语气更强烈。

  师:除了语言标点也能传递情感。连续的3个感叹号,是作者对飞蛾强烈求生欲的惊叹。这一次大家肯定能读得更好。

  师:弱小的生命不仅打动了作者,也打动了我们,读第二自然段。

  师:小结:是啊,作者被这个小生灵顽强的求知欲所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句子二: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

  生:我从“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中体会到它的生长环境很恶劣,但生命力却很顽强。

  师:越恶劣,越能感受──生:生命力顽强。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呢?

  生: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

  (生有感情朗读)

  师:这颗小小的种子心里在想什么呢?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生:即使环境在恶劣,我也要发芽!

  生: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也要活下来。

  师:虽然它的生命短暂,但也要像流星划过天空一样,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一起再来念。(生读)

  师小结:即使一粒香瓜子,即使没有阳光,即使没有泥土,即使只能活几天,它也要让这几天焕发光彩。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四、结合杏林子的生平,理解第四、五自然段

  师:如果说逆境中的“飞蛾求生、瓜苗破土”让作者看到了强大的生命力,那么“静听心跳”则是作者亲身感受到的生命律动。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1读)。

  师:在普通人的眼里“飞蛾求生、瓜苗破土”是多么平常的事,往往会视而不见,为什么杏林子会为它多感动。学到这里,我想有必要让大家再回顾一下杏林子的一些资料:

  杏林子,中国台湾女作家,12岁时就患上了罕见的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不断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部剧本、散文集。她的一生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与病痛做斗争,一颗热情的心还激励着她致力于慈善事业。

  1、结合材料请你来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师:同学们,当我们再次读到这些信息,你的心中,是否会涌起一丝感动呢?再来读4自然段,让我们再次走进他的内心(2读)

  师: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杏林子不放弃生命,就算得了重病,也不放弃。

  生:她很顽强,虽生重病,却坚强生活着。

  2、师小结:

  杏林子正是用她饿整个生命历程来告诉我们:生命的最大意义就是生命的永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虽然生命短暂,

  但是,

  我们却可以,

  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珍惜生命?

  生:珍惜一分一秒。

  生: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让她白白溜走。

  生:在课堂上珍惜一分一秒。

  ……

  五、课外拓展,书写生命感言

  师:象杏林子这样用行动延续着自己不死的生命的人还有很多。你知道有这样的人吗?

  生:雷锋就是这样的人,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生:张海迪,身残志不残。

  生:桑兰,虽然瘫痪,却把别人捐给她的东西捐给了别人。

  师:谁能简单介绍下。

  (一生简介)

  师:感谢你让老师也认识了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还有吗?

  生:海伦·凯勒也是身残志不残。

  师:老师也想介绍给大家一个,他的名字叫贝多芬,谁能介绍下?

  (一生简介)

  师:他们,以及许许多多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书写着不死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警记:

  虽然生命短暂,

  但是,

  我们却可以,

  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学了课文你对生命有什么思考呢?请你把它写下来。

  生: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的,不应该白白浪费,要好好利用。

  生:让我知道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种子强大的生命力,更何况我们人呢?我更要好好珍惜生命,不能白白流失,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生: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放射出无限的光彩!

  师:希望你牢记在心,可以把它做为座右铭,希望他伴随着你成长。

  师:学完这节课文,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我们的爸爸妈妈曾经读过这句话,老师也是伴着它长大大,希望以后它还能够伴随大家的成长。

  出示:

  保尔·柯察金的明艳,师生合作读!

  师:希望同学们珍惜生命。对自己负责!下课……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作必要的语言积累,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言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

  “生命”这个话题相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还很抽象,故作者删繁就简,从具体、细小的生命入手,便于学生认识。故确立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珍爱生命。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对作品中的情境作出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故确立目标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由具体现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体验作者的生命意识,我们应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轻音乐)、放像机、录像带(森林大火的场面)、投影仪、投影片。

  [设计思路]

  1.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根据情意原理,只有真正参与才能有审美活动,因此,本文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2.“生命”是个深奥的话题,要让初一学生真正理解它会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通过朗读,对课文中具体生命现象有一定的印象,再通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最能引起他们共鸣的语言,深入课文内涵,感受作者的生命情怀,或许可领悟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森林大火的画面,教师讲述: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一个蚁穴被大火团团围住,里面成千上万的蚂蚁为了活命,紧紧抱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蚁球,滚向火海,随着劈哩啪啦的声音,外层的蚂蚁纷纷死去,蚁球也越来越小,但它们仍然不屈地、昂然向前滚动,直到变成一个小球,但终于逃出了火海。如果你就在旁边亲眼目睹,你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蚂蚁,你会选择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为了生命的延续,蚂蚁不惜代价,世间万物为了不辜负上苍赋予的生命,都在顽强的生存下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触摸着自己的心跳,走进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感受生命的可贵。

  (有声有色的画面,导语的设计,渲染了氛围,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激起学生的热情,触动了他们对生命开始思索的情怀,进而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实施以下的'教学环节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指名学生朗读课本,读时以适合本课的轻音乐相配。同时要求大家思考:

  1、请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对生命的初步理解。

  2、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最有启迪或感触?

  (音乐是最好的催化剂,在它的熏陶下,通过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直接、真切的感知,这也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用简洁的比喻句概括,可培养学生提炼、概括语言的能力。)

  三赏读课文,感悟生命:

  1、师:同学们,刚才在朗读后,大家谈了自己对生命的一些感悟、理解,那么作者有没有在文章中告诉我们她对生命的一些思考、理解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他们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文章的最后两节,并指名学生示范朗读,然后齐读。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因此,朗读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他们读中感悟。学生有了心得,朗读的感情也更充沛、真挚。)

  2、作者的这些对生命的感悟是由什么引发的?具体在哪些语段?

  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思考。在文章的1、2、3节。学生体会朗读时的感情、语调,然后分角色男女生朗读1-3节。

  (初一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让学生体会作者由小事引发深刻思考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3、小组讨论: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它们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从作者对生命的呼喊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回指导:三个事例内涵的辨析,意思的深浅;学生谈感悟时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学生合作研讨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在这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产生了更多火花,相互的交流,也训练了口语的表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难点也得到突破。另外,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具有人文性,教师应适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成他们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可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4、如果时间允许,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己还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 拓展练习,加深感悟:

  学完文章,我们感觉到,只要我们细心的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生命现象,用心灵去体验它们对生命的珍视、渴望,我们就会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你在生活中还见到哪些类似的现象,你的想法是什么?

  仿照作者这篇文章的结构形式,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思考,请你就生活中见到的其他类似的生命现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先描写现象,再写感悟,字数100字左右。

  (“学以致用”,这道写作训练题,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从中得到新的体会与认识,达到一堂课的目的: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 课堂小结,归结板书:

  今天,我们一起乘坐作者的生命旅车,经历了一次探究生命的情感之旅,旅程已接近尾声了,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次旅途中你最大的收获吗?

  学生回答,归结板书

  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我们能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顽强地翻越生命中的一座座山峰,我们一定能见到自己生命的大海。

  [资料链接]

  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但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作业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田彩虹的《生命的问句》,这是一篇与课文的思想主题相近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训练,拓展延伸课堂的内容,有利于新课教学目标的巩固。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设计意图】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书写人生的好文章。本课教学设计,以“感知——理解——感悟”为基本流程,力图体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文本,引导想象,积累语言,引发思考,培养悟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学生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朗读──表达言中之情、抒发个人胸臆。在读中理解与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媒体】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课前,同学们都搜集到了很多关于“生命”的格言,能交流一下吗?

  2、教师引领: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3、课件出示:

  这就是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12岁就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致使她有腿不能行,有肩不能举,有手不能抬,有头不能转!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她的作品,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我看同学们读的很正确,也很流利,但你真正读懂了吗?

  3、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这篇文章写了哪几个事例,你能用小的形式概括出来吗?教师相机板书。

  4、在你的生命历程中经历过这样的事吗?

  5、看来,同学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三件事太普通了,为什么这些不起眼的平常小事会给作者强烈的震撼?你能读懂这三件事所蕴藏的内涵吗?

  6、用什么办法来读懂?

  (读,抓住含义深刻的语句来理解)

  三、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读中感悟第一件事──飞蛾求生。

  ⑴请同学们反复品读,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含义深刻、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反复诵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⑵教师抓住重点语句点拨:“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小飞蛾的挣扎,是在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飞蛾。挣扎的飞蛾让“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饱受病痛折磨得杏林子会怎样想?

  ⑶再读课题。

  (在学生品词析句的时候,相机导读。)

  2、读中感悟第二件事──砖缝瓜苗

  ⑴我们抓住了第一件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了这件事所蕴藏的内涵,会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件事吗?小组交流

  ⑵教师相机点拨: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引导质疑:是否前后矛盾?前边说茁壮生长,后来怎么说仅仅只活了几天。

  ⑶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棵________的瓜苗。

  ⑷在和病魔作斗争得作者会怎样想?

  ⑸再读课题:

  3、读中感悟第三件事──倾听心跳:

  ⑴你有过静听心跳的时刻吗? 当时什么感觉? 为什么一次小小的心跳会给作者强烈地震撼?

  ⑵教师点拨: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糟蹋”这里是浪费的意思。这句话是作者在静听心跳后产生的生命意识:一个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可以……也可以……强调的是人生态度,前者是负责任的态度,后者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⑶拓展:

  杏林子的事例。

  ⑷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颗______的心。

  ⑸再读课题。

  4、学习文章的开头结尾:

  ⑴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 用一个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

  ⑵作者最后回答了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你认为最后一段哪句写得最好,最精彩,读给大家听,能讲一讲吗?举个例子说说。

  ⑶读了最后一段,我想让同学们用画表示出来,你想画什么?

  四、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1、这篇文章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列举三个事例,揭示了生命的意义,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2、同学们,请大家拿好笔,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写你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可见配乐。

  3、生生交流。

  4、教师:同学们,无论是卑微的生命,还是尊贵的生命它的内涵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同一篇文章,学生的理解往往各式各样。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空,进行再创造。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教学《生命,生命》过程中的研读赏析部分,通过学生朗读感知课文,选读语言材料,寻读品味语言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读书的过程,得到过程中的求知之乐。朗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的朗读,不仅要达到原有要求的顺畅,而且要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不同来传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如对课文第二个事例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练习,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文章的语言很精练,富有韵味,单纯朗读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语言的品味。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感知和品味,提出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如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合作讨论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充分体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层次和阅读体验。

  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过去,使学生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一是失去梦想和激;二是失去了积极的态度;三是失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四是失去了活泼开朗,封闭了自己。新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特别加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所以,在体验反思阶段设计了这个话题: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让学生交流讨论,轻松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第三层次是知识的拓展延伸部分。重要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所以设计的这个话题:由生命你联想到什么?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成为学生心灵放飞、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过程。教师应努力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与智慧综合生成的生命活动过程。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懂得要珍爱生命,要有顽强的生命力,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文中的三个事例以及作者对此展开的思考。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引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度过今天的最后一节课,并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19课《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告诉我,你们是不是最棒的?能不能表现好?——

  二、初步感受生命的存在,激发生命意识

  师:来,回忆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内容,说说,作者从哪三个事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根据回答板书:求生的飞蛾    生长的瓜苗   律动的心跳)

  师:(指板书)看来,在这三个事例中,生命就是那——

  生:求生的飞蛾

  师:生命是那——

  生:生长的瓜苗

  师:生命还是那——

  生:沉稳有规律的心跳。

  师:这样说来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啦?

  生:沉默,面露疑惑。

  师:记得有一个大作家说过,生命绝不仅仅只是活着,那生命还是什么呢?我们再读书,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理解。(生读文)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事例,运用如下方法自学:

  (1)找一找   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句

  (2)读一读   在读中思考

  (3)议一议 把自己的体会交流一下

  (4)品一品   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学习。

  三、深入感悟生命本质,生发生命意义的思考

  (一)聆听心脏的跳动,感受生命

  师:亲爱的同学们,请把你们的眼睛闭上,把手放在胸口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声音)教师旁白:今年你10岁了,这样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动了10年,你曾经注意过它的存在吗?你又曾经注意过多久?现在,感受着你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1: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随机课件出示)

  师: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

  师:那就带着这种心情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非常重要。

  师:作者是个残疾人,但“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说明——

  生:作者的心脏跟我们大家、跟健康人是一样的。

  师:这可是托起了作者生命的希望啊!我知道你一定为作者感到高兴是吗?这也让作者感到——

  生:震撼!

  师: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读出作者的震撼。(全班读句子)

  师:还有读别的句子的吗?

  生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随机课件出示)

  师:来,读一读,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字眼强调出来,(课件描红:好好地使用   白白地糟蹋)再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师:为什么要画出这几个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3:因为作者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不能白白地糟蹋生命。

  师:“糟蹋”是什么意思?怎样的生活方式是白白地糟蹋生命?

  生4:不珍惜生命,不做有意义的事。比如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

  生5:浪费时间。

  师:我知道,这些同学选这个句子是要提醒自己也提醒同学们—

  生: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

  师:杏林子说一切全由自己自己决定,你想她做了什么决定?

  生: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

  师:(板:好好使用)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好好地使用生命?

  (生说……

  师:亲爱的同学们,生命是属于咱们自己的,所以,快不快乐谁来决定?成不成功谁来决定?——对,一切全由自己决定!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使用生命。

  师:说着说着,对于这两句话(多媒体出示:我可以……负责)你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愿意读?(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着读着,这两句话就读到咱们心里去了,让我们一起记住它吧!(全班背诵。)

  (二)走近飞蛾,体会飞蛾求生之欲望

  师:仅仅是我们人类才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才懂得好好使用生命吗?不是的,我们来看一看求生的飞蛾。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跟你的同桌议一议。

  师:看同学们都读得有滋有味,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屏幕出示画面)

  师:同学们,你看,在人的手里,这只飞蛾实在是——

  生:太渺小了。

  师:反过来,在飞蛾眼里,人的这两个手指太——

  生:可怕,强大。

  师:作者说:“只要我的手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此时此刻,如果飞蛾会说话,它会喊些什么?

  生2:快放开我!(语气平淡)

  师:这么轻松?它可是危在旦夕啊!你再试一试。

  生2:快放开我!(有进步)

  生3:快把我放了吧!

  师:你们真的听到飞蛾的说话声音了?

  生:没听到。

  师:那你们怎么知道它心里的想法?

  生:从飞蛾的动作看出来的。

  师:了不起,读书都读到飞蛾心里去了。谁来读这句话,注意把写飞蛾动作的动词读好?

  师:同学们,飞蛾拼尽全力想要求生,可是你们知道一只飞蛾的寿命有多长吗?飞蛾的平均寿命只有9天,只有9天那!可它却为了这短暂的9天,在你的手中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会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小的飞蛾为什么要如此挣扎呢?

  生:为了活下去。

  (5)师: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作者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答):生命

  师:是的,作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同时也明白了:即使再脆弱的生命,也要好好珍惜啊!(板书:珍惜)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读一读这段话。

  师:作者震惊了,于是忍不住放了它。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到你的震惊。(再次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指名读)

  生:……

  师:读得真好,我感受到了你的震惊。

  小小的飞蛾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下面这些是四川地震中的一些图片。(出示后说)这一张张熟悉而又曾经震撼过我们心灵的图片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伟大、坚强。

  (三)走近香瓜子

  师:作者对于生命的震惊还不仅在于此,还有那——生长的瓜苗。

  师:自己琢磨琢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注意,还是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

  生自学……

  师: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生读……  课件出示: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师:“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师:这“冒”出来的小瓜苗,是怎样地“冒”出来?

  生: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冲破”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香瓜子不屈向上的生命力。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生2读得平淡。)

  师:我感受到那坚硬的外壳已经裂开点小口了,小瓜苗,再使劲冲破它!你再读。(生2再读,有进步。)

  师:好一个“冲破”呀,让我们感受到了香瓜苗那顽强的生命力。(板书:顽强)

  师:想看一看这不屈的香瓜苗吗?(多媒体出示香瓜苗)嘘,听,香瓜苗正跟我们说悄悄话呢。(多媒体出示句式: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 ……。)你听到什么?

  生1:我听到香瓜苗说: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不屈向上。(说得平淡)

  师:香瓜苗说这话的时候,一定是充满了——

  生:信心,勇气。

  师:你再带着这样的感觉,说一次。(生1再说,说得坚定有力)

  生2:可能香瓜苗还会说,,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努力生长。

  师:原来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是否努力过呀!

  生3:我似乎听见香瓜苗说: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冲破坚硬的外壳,去看看光明的世界。

  (四)、感悟升华

  (1)师:学到这儿,老师不得不向你们介绍一个人,她就是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出示照片)看了照片,你感觉杏林子应该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说)

  (2)师:是的,她是个开朗而自信的人,她对生命充满了希望。杏林子自12岁起就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关节坏死。但残而不废的她,坚持笔耕不辍,共著有四十多部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你们想到吗?整整50年时间,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可是,从她开朗的表情中你能感觉到她的痛苦吗?

  老师有一篇资料:

  杏林子曾经在她的作品中这样写道——

  十二岁那年,我得了一场大病,听都没听过的怪病,不用别人告诉我,我也能从医生和父母的脸上看出来,我永远不会好了!看着 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那一种打击令我无法承受!心灵上的痛苦更甚于身体上的病痛。我不知道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要永远做一个废人吗?

  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我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我就绝对不要活了!

  (3)师: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杏林子被挣扎求生的飞蛾所感动,被顽强生长的小瓜苗所感动,被自己的心脏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所感动,于是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除了爱,我一无所有。”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

  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谁能把这句话再简练一些?(引导学生说出: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板书)

  师: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人生态度?(积极的——)

  (4)你准备把这八个字送给谁?(送给自己……),那就用最真挚的心来告诉自己吧,一起读。

  (五)、学生眼中的生命

  (1)师: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开头,谁愿意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2)师:生命是什么?这个我们开始回答不了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怎么回答?(出示,让生填空)

  生命是(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回答(出示课件)

  (3)师:这些精彩的句子,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也可以成为你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努力生活,努力进取!

  (4)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珍惜 珍爱生命。

  师: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珍惜生命

  (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水电安全,不乱吃垃圾食品等)

  四、抒发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对于你们上节课提出的“生命是什么?”“我们该怎样使用自己的生命?”“为什么用‘生命生命’为题?”一定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再选择屏幕上的一两个词语写一写。(屏幕出示“珍惜”“负责”等十个词语)

  生:写话。

  师:同学们,敞开你的胸怀,尽情抒发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吧。(生交流。)

  师: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听到同学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课题的美好的声音。(生读课题。)

  师:感谢同学们,自己读书,自己解决问题。(擦去黑板上的问号。)

  【板书设计】19、生命 生命

  求生的飞蛾     珍惜

  生长的瓜苗     顽强          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

  律动的心跳   好好使用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感受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生命,初步了解生命的价值。

  2、学习从文字中读出画面,读懂作者内心的阅读方法。

  3、认识“骚扰、动弹、不屈向上、茁壮生长、沉稳、震撼、糟蹋”等词,理解意思。

  【教学重难点】感受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生命,初步了解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质疑导入

  1、了解作者杏林子,导入课题。

  2、读课题,质疑:

  大声读读课题,读着读着你有什么问题?(生命是什么?为什么要重复两次?)

  二、整体感知,疏理事例

  是呀,关于生命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有的甚至需要我们去思考一辈子。今天这节课我让我们共同走进杏林子写的一篇散文《生命生命》,我们一同来思考生命是什么?

  1、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⑴ 借助拼音,读通读顺全文,读不好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⑵ 边读边想:课文关于“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2、检查反馈:

  ⑴ 同学们都会读课文了,老师已把难读的词打在了大屏幕上了,谁能做小老师带着大家念:骚扰 动弹 挣扎 震惊 砖缝 竟然 冲破 不屈向上 听诊器 沉稳震撼 糟蹋。

  ⑵ 那课文讲了几个事例呢?

  你可以用上屏幕上提供的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事例。

  随机整理概括标题:

  事例: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感受:心脏跳动

  三、品读赏析,体验感情

  (精读课文第2、3自然段)

  1、用心去读读课文中的事例,看看哪个故事最能感动你,看看哪个句子,哪个词打动了你?或者让你大吃一惊,或者让你肃然起敬?

  2、学习第二段:

  句子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⑴ 你感到它的生命是怎样的?

  ① “脆弱”──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读好)

  ② “顽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⑵ 移情体验,体会顽强:

  ① 现在你就是那一只飞蛾,想象一下,那只捏着你的手会有多大,再想象一下,那个伸手来捉你的人会有多大?

  ② 感觉到攥着你的手越来越紧,你们这渺小的飞蛾,如果此时要你开口说话,你会说什么?

  ③ 情境对话:你放弃吧,因为你是那么渺小。

  飞蛾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我即使弱小,但也要活下去,渺小生命对生的渴望)

  ⑶ 指导感情朗读:

  就是一个这么渺小,这么脆弱的生命,却有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难怪我会感动震惊,忍不住放了它。也难怪作者会一连用了三个!,你能把这三句感叹句读好吗?

  飞蛾的生命是渺小,但它用那强烈的求生欲望告诉我们,它决不轻言放弃,这就是生命生命。

  3、学习第三段:

  句子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⑴ 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会是怎样的?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从哪里感受到的?冲破 坚硬 没有阳光 没有泥土 不屈向上 茁壮生长

  ⑵ 这小小的香瓜子在没有任何营养的情况下,能冲破坚硬的外壳是多么不容易啊。但仅仅只活了几天,你觉得它的努力值得吗?

  ⑶ 练笔:如果我就是这株小瓜苗,会想:

  ⑷ 评价交流

  ⑸ 瓜苗用它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

  ⑹ 指导朗读。

  ⑺ 再读课题:

  香瓜子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就算只能活几天,也要让这几天的生命焕发光彩,这就是生命生命。

  4、初步解疑:

  同学们,读到这你或许对杏林子为什么能勇敢地活下去的原因已经有所了解了?能谈一谈吗?

  如果说前连个故事,是杏林子亲眼看到的,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悟,那么第三个故事就是杏林子亲身感受到的生命的律动,相信那会让我们对生命体会更深刻。我们下节课去学习。

  【板书设计】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生命生命

  心脏跳动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5

  一 感悟飞蛾的生命形态

  1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导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生命 生命》,这节课让我们和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一起继续探讨有关生命的话题。

  齐读课题。

  师: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那么作者杏林子又是通过哪三个事例引发她对生命的思考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

  师:是的,作者就是通过“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这三个事例引发了她对生命的思考。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杏林子的心灵世界,走进文章的第一个事例:飞蛾求生

  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到最能震撼你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自由默读第一段。

  指导朗读句子:但它挣扎着……那样鲜明

  师:谁能把震撼你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句子,大屏幕出示句子。

  师:你体会到什么?

  让我们一起替飞蛾表达它对生命的渴望吧。  齐读句子

  师:有人说,只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的读书才能读好书,现在就请你们化身为这样一只飞蛾。

  (请一生起立)你现在就是这样一只飞蛾,请问此时你在想什么?

  你能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生评。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出来的。

  (学生读的好,师评:你已经把飞蛾的内心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请一生起立。

  师:你现在就是那只被作者捉在手中的飞蛾,请问此时你会说什么?

  生说(对杏林子说—— 对自己说——)。师:让我们听出你自力更生的决心吧!

  (请一生起立)这只飞蛾,你现在正在作者的手中,请问此时你最想做什么?

  一生说。师:那就让我们感受你逃生的力量吧!

  指名读。让我们一起学着他齐读这个句子吧。

  师质疑:据我所知,你们一只飞蛾平均只能活9天,为了这短短的9天,你们在作者的手中挣扎了1分钟,10分钟,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们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生:活下去。师追问。

  齐读:让我们以最洪亮的声音替这只可敬的飞蛾表达它强烈的求生欲望吧。

  生入境感受生命。

  生伸手:此时在你手中的就是那只挣扎着的飞蛾,此时此刻你感觉到什么?

  那么作者又会怎么想呢?

  大屏幕出示: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想————————,我忍不住放了它。

  一生答。

  小结:一只只能活9天的飞蛾,当它面对生命的威胁时,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生命,飞蛾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强烈呀!这就是 生命 生命 

  二 感悟香瓜子的生命形态

  师:一只只能活9天的飞蛾,当它面对生命的威胁时竭尽一切去逃生,那么一粒掉在砖缝的香瓜子,它又会怎样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大屏幕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师:那么作者又会怎么写香瓜子的生命呢?

  生快速阅读第3自然段,找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一 生自由读句子,想体会。

  生汇报,指导朗读。相机板书

  * 读出生命的顽强

  指名读。点评。指名读。

  2 读出震惊

  指名读,生点评。引出读书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读课文。

  齐读。

  二 看着它茁壮的身影,你想对它说什么?

  齐读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这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

  三 探索生活中顽强的生命力。

  大屏幕出示图片,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齐读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这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

  四 小结:多么顽强的生命呀,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没有阳光,即使没有泥土,即使只能活几天,它也要勇敢的活着,也要让这短暂的几天焕发光彩,这就是 生命 生命

  三 感悟生命意识

  师:多么顽强的生命呀!这哪里是在讲飞蛾求生,瓜苗生长的故事,这分明就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师深情讲述杏林子的故事,并出示图片,资料。

  师引读句子:这就是——,单单属于——

  入境感受生命

  生摸脉搏,师引读:这就是——,单单属于——。追问。

  过渡:生命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你打算怎样使用它?

  (引导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谈)

  师:作者又是怎样对自己负责的?

  大屏幕出示图片及作者简介,生自由阅读

  生谈。

  师:她就是这样对自己负责的。作者深深的珍爱着自己的生命,让我们把她的这句名言深深地刻在心里——齐读: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小结:这就是一位饱经岁月沧桑地老人对生命做出的深沉的思考,这就是 生命  生命

  四 探索生命的意义 

  师:无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静听心跳都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对自己负责的承诺。那么,她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指名生回答。

  出示句子:虽然生命短暂~~~~~~~~无限的价值。

  生谈体会并说说还有哪些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了无限的价值?(雷锋,张海迪)

  师相机引读:虽然生命~~~~~~~无限的价值。

  小结: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好好的使用自己的生命,使自己活的充实,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雷锋,张海迪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达了积极的生活态度,那么作者杏林子呢?

  生谈作者是怎样做的。

  小结:作者杏林子用自己光彩有力的生命历程作出了响亮的回答,这就是一位强者对生命不屈的挑战,这就是一位勇者对生命的神情呼唤,这就是  生命 生命

  五 走进生活 探讨生命之外延

  1 大屏幕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师:看完之后,你感受到什么?(2名学生谈感受)

  能不能用这样的格式说: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

  师生共同探讨。

  师小结,大屏幕出示: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

  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美丽

  生命因为蓬勃向上而美丽

  这就是生命的真谛。同学们,作者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她对生命的热爱却深深的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牢牢记住她说的这样一句话:虽然生命~~~~~~无限的价值。(齐读)

  2 出示一组名言,生自由阅读。(配乐)

  生谈:生命是什么?

  3 小练笔:同学们说的真好,如果把你们所说的写下来,那就是一首有关生命的诗歌了。

  生自由写,生深情朗诵所写诗歌。

  结束:生命是废墟里的一朵花,生命是沙漠里的一滴水,衷心的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最后向同学们推荐几本书。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6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12岁就染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这篇文章就是她对生命发出的强烈的呼喊。

  本文被人教版教材四年级语文选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的是一些平常小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砖缝中长出小苗,静听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小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做到各人学中有得。

  教材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朗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理解课文中重点的词语和句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懂得一些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激发创新的欲望。懂得要珍惜生命。

  设计思路和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中段指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课主要采用阅读体会、研读欣赏、体验领悟、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课堂设计以学生朗读体验为主,扣住生命主旋律,辅以各种形式的阅读设计,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和意蕴,并能联系四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获得对生命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本设计的特点还凸显在课文内容的拓展上,通过不同的拓展丰富学生的积累,是文章思想的升华,让学生能够领悟生命的真谛,整堂课都被笼罩在音乐之中,希望通过音乐来实现学生思想与课文的共鸣。

  教师课前准备:

  希望学生读一些关于生命的文章和了解一些杏林子的故事。

  老师完成拓展内容的收集和相关连接的资料收集。

  根据设计制作出cai课件。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播放课件(《命运交响曲》)内容:孩子出生的幸福瞬间,植物破土的力量瞬间,蚕破茧而出的瞬间,花朵开放的瞬间等。老师有感情的介绍引入并板书课题。

  学生随着音乐仔细的欣赏感悟。获得对生命初步的感悟。读课题三次。不同的力度(轻缓的,有力的,高昂的。)

  运用音乐和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有心灵的触动。

  阅读体会

  1、扣内容。本文围绕生命写了哪三个事例。

  2、写出副板书。

  1、学生小组学习,填出老师事先设计的表格。在组长的带领下读两次课文。

  2、全班汇报。

  梳理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研读欣赏

  扣文章重点句。

  1、课文是通过哪些句子来体现出生命的可贵与价值。

  2、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在课件上出示重点句子。

  3、2段4、5、6句。通过读你体会到什么?板书(生命的力量)

  4、课件出示第三段,老师重点突出两个词“竟然”“竟使”。

  5、老师播放课件。心脏跳动的声音。你有什么感觉?出示第四段有关句子。抓住单单这个词。

  6、出示第四段第二句。

  1、学生汇报。

  2、让学生反复的读,抽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

  3、生谈体会,个别个性化朗读。

  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4、小组分读有“竟然”和“竟使”的句子和没有这两个词的句子。从中谈自己的体会。通过不同的读体会出生命的意义就是奋发向上。

  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5、请学生闭眼手摸着胸膛,随着课件心跳的律动感受自己的心跳。体会单单。

  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6、生读。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在朗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表达出心中所想,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反复的齐读课题,让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

  拓展延伸

  出示一组课件,配乐。一组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却做出了不朽事迹的人。(杏林子、张海迪等)他们在好好的利用自己的生命。而我们呢?板书生命的价值。

  出示最后一段。

  学生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讨论应该怎样好好利用自己的生命。汇报。再读“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突出“好好”“白白”。

  引导学生读。

  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

  升华主题

  师:看着板书总结。我们拥有了生命的力量,我们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我们更要创造生命的价值。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再次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完善板书。总结提升。

  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说名言

  2、出示诗歌《珍爱生命》,配乐朗诵,轻松,结束新课。

  1、连贯性的说出学生收集到的关于生命的名言。

  2、学生朗诵。结束新课。

  通过进一步的拓展,丰富学生积累。升华情感。懂得生命的价值。

  板书设计

  拥有                 力量

  理解                 意义

  生命 生命

  实现                 价值

  珍惜                 美丽

  副板书:飞蛾求生  瓜子生长  静听心跳

  相关联接:

  珍爱生命

  生命是如此珍贵,

  生命是如此憔悴,

  生命中充满磨难,

  磨难是书,

  直使你奋起直追!

  生命是缘,

  直使你生死相随。

  啊,朋友,

  勿要轻视生命,

  丢掉它有去无回。

  啊,朋友,

  珍惜生命,

  宇宙间唯独有你!

  朋友啊朋友,

  快乐每一天,

  生命每时都闪耀光辉。

  生命的名言: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 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定“鼓动、跃动”等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含义,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爱生命。

  【教学设计】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清晰,蕴含深刻,杏林子通过三个事例引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叙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尽可能地扩大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熟悉文本,才能真正立足文本,形成与杏林子的对话,形成与自己已有体验的对话,从而阅读人生,品味人生,提升人生境界。基于此,整堂课的教学教程分三大板块:整体感知──研读揣摩──感悟品读。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围绕生命的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2、教师课前准备: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选取有关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师:“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人生格言也告诉大家?

  生:肖伯纳说:生命在我绝不是一截“短的蜡烛”,它是一个辉煌的火把,在我将它交给下一代之前,要使它燃烧的越亮越好。

  生:时间不能增添一个人的寿命,然而珍惜光阴,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生: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

  师:说得多好呀!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 生命》。

  2、板书课题、质疑:

  生问:生命是什么?

  生问:为什么韪中有两个生命,去掉一个行不行?

  生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标出生字新词,借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词的意思,个人有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讨论。

  2、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事例?

  3、师生交流:

  ⑴ 刚才通过学习,你弄懂了哪些词的意思?

  ⑵ 课文写了哪几个事例。

  ⑶ 指名轮流读书,互相评议。

  4、默读课文,面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作者是如何谈自己的思考呢?提示学生用抓文中关键词句的方法整理出三点启示:

  ⑴ 对自己负责。

  ⑵ 创造价值。

  ⑶ 为生命奋斗。

  (整体感知很重要,它是感受、体验、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