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一双手》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学设计

困爱之城 点赞 分享
《一双手》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一双手》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在劳动模范张迎善那双粗糙的大手背后,是这位林业工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美好心愿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2.继续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疑,自主阅读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继续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疑,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教学课件(图片,背景音乐,带△符号的句子等等)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
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图画,简述小兴安岭的美丽并非天生的,而是一个个林业工人靠他们勤劳的双手一棵一棵地栽树而成的.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劳动模范——张迎善
二,齐读课题导入
三,新课教学
1.学生自主质疑
(1)提出问题……
(2)梳理问题:
a,这双手什么样
b,这双手为什么这样
c,这双手为了什么而这样
2.品读课文解疑
(1)这双手是什么样子的
(自由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写自己独特的体会)
◎汇报交流:(幻灯片展示)
△ 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 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 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 引导学生感受这双手的样子:黑,硬,伤痕累累,大,粗……
◎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这双手为什么这样
(小组合作学习,画出重点词句品读)
△ 一天能栽一千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幻灯片展示)
△ 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1年至1985年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幻灯片展示)
◎ 汇报交流:
◎ 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他在不计其数的种树过程中,把自己的双手磨得伤痕累累,活像老松木.
◎引导学生初步感悟,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
(3)这双……的手到底是为了什么
◎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张迎善为了绿化小兴安岭无私奉献,从而感悟到张迎善的高尚情怀.)
◎出示"小兴安岭美图"老师随着背景音乐响起慷慨陈词——
△ 历经千锤百炼,却知难而进; 忍受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他是一名普通的育林工人,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他像一棵青松,屹立在苍山之上;他像一棵小草隐没在山林之中. 一双丑陋的手,种下无数棵树,他为祖国,为了后人!留下一片油油树阴……
3.感情升华
◎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文的感受:我们看着张迎善的手,仿佛还看到……(补充)
△ 看着张迎善的手,我看到一山山翠绿的森林……看着张迎善的手,我仿佛还看到_____________.
◎ 提问:此时此刻你认为张迎善的手是怎样的一双手 (指导理解丑手之美)张迎善的手外表虽然很丑,但实际上他的手是最美的手,因为他的一双手给大自然,给人类创造了无限的美!
四,课外延伸

板书:
《一双手》文本解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个主题单元第二课
容桂华口小学——刘仕强
本文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材第四个主题单元《手》的一篇阅读文章,选入教材时有改动.身为教育者的姜孟之通过自己不断地深入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并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对一双"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教学本文时注重让学生把握文中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特征;体会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一双手》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