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战情人 点赞 分享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微信扫码分享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精选15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自学的基础上填空,理解字、词、句。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难点: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具准备 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导入谈话: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究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着(zhu6)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学情况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朗读,纠正字音。注意提醒着(zhuó)地更(gēng)改的读音。

  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检查学生读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结论:从前提推出来的结果。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寻常:平常。

  (三)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第—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讲什么?(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2)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根据老师刚才的叙述,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达到了什么程度?(盲目的程度)

  (3)这段话中,“不容许、更改、责备、违背”这些词语怎么理解?

  不容许:不许。

  更改:改换、改变的意思。

  责备:批评的意思。

  违背:在这里是不遵守、不服从的意思。

  (4)小结:我们都知道当时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可这一次他到底说了什么  话使伽利略产生疑问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分析

  (四)板书设计

  34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怀疑 分析试验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优化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xuān bù xīlà zhé xué zhēn lǐ huāiyí gù zhí

  ( ) ( ) ( ) ( ) ( ) ( )

  (2)给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

  释( )( ) 授( )( ) 执( )( )

  称( )( ) 宣( )( ) 腊( )(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如果……就……不管……还是……不是……而是……

  ①、(   )有人说伽利略胆大妄为,骂他固执,但伽利略毫不动摇,坚持要进行公开试验。

  ②、伽利略通过试验证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 )一先一后着地,( )同时。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 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

  3、想像一下,当时他产生疑问时人们会怎么说他?假如在生活中你做一件事或有某个想法,旁人不但不支持你,还指责你,你会怎么办?

  5.可伽利略又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做试验的?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你从哪些字词读懂了什么?

  (出世: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侯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二、创设情境,合作研讨

  1.出示课文插图,为什么他要选择在比萨斜塔上做?

  2.这么多人,他们纷纷议论着,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出示:有的(     )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    )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还有的(    )说:------------)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都不

  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小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①以亚里土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②鲜明的对比,用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利略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对比;用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

  (四)板书设计

  3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五)课堂作业设计

  优化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词语填字,并给这个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不容______改:①、改变、改换;②、经历;③、计时单位

  _______妄为:①胆囊;②胆量;③某些器物的内层大。

  3、读了这篇课文,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2

  2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自学的基础上填空,理解字、词、句。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难点: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图片。

  (一)揭题,审题。

  1.导入谈话: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究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着(zhu6)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学情况。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朗读,纠正字音。注意提醒着(zhuó)地更(gēng)改的读音。

  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检查学生读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结论:从前提推出来的结果。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寻常:平常。

  5.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

  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将四段的段意串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第—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讲什么?(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2)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根据老师刚才的叙述,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达到了什么程度?(盲目的程度)

  (3)这段话中,“不容许、更改、责备、违背”这些词语怎么理解?

  不容许:不许。

  更改:改换、改变的意思。

  责备:批评的意思。

  违背:在这里是不遵守、不服从的意思。

  (4)小结:这些词集中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绝对相信的,达到一种盲日相信的程度,这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和伽利略的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勇气作了很好的反衬。

  (四)板书设计。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怀疑 分析试验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优化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xuān bù xīlà zhé xué zhēn lǐ huāiyí gù zhí

  (     ) (   ) (    ) (     ) (   )  (    )

  (2)给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

  释( )( ) 授( )( ) 执( )( )

  称( )( ) 宣( )( ) 腊( )(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如果……就……不管……还是……不是……而是……

  ①、(   )有人说伽利略胆大妄为,骂他固执,但伽利略毫不动摇,坚持要进行公开试验。

  ②、伽利略通过试验证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 )一先一后着地,( )同时。

  (4)、照样子扩句,使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例:伽利略是科学家。

  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是十七世纪伟大的科学家。

  ①、河水流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结满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晓伟是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是什么?

  (①把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

  ②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4.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不—样,是相互矛盾的)

  5.根据同一句话,会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

  6,他打算怎么做?(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都不

  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小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①以亚里土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②鲜明的对比,用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利略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对比;用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

  (四)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词语填字,并给这个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不容______改:①、改变、改换;②、经历;③、计时单位

  _______妄为:①胆囊;②胆量;③某些器物的内层大。

  3.读了这篇课文,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2.(1)宣布希腊哲学真理怀疑固执

  (2)释(解释)(释放) 授(教授)(传授) 执(固执)(执法)

  称(称量)(称盘) 宣(宣布)(宣传) 腊(希腊)(腊月)

  (3) ①不管……还是……②、不是……而是……

  (4)①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

  ②、高大的树结满红红的果子。

  ③、活泼的晓伟是个好学生。

  第二课时:

  2.更①胆大②

  课本作业

  3.(1)①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②两个铁球共11磅,落下的速度应比10磅重的铁球快。

  (2)说错了同时着地轻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3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所在,并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品位具体事例和重点词句来理解人物品质.

  重,难点:

  探究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所在,并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初识人物

  1,(出示比萨斜塔图片) 你认识这塔吗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它之所以举世闻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在建造过程中就已经倾斜,但至今未倒;二是在公元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在这里做过一次著名的公开实验:

  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指名读课题,纠正读音——齐读课题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科学家——伽利略 (板书)

  二,初读课文,走近人物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伽利略留给你什么印象

  3,检查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比萨城

  胆大妄为 辩论家 固 执

  信 奉 违 背 解 释

  指读第一组:你发现了什么

  指读第二组:还有哪个字你也想提醒同学要注意的."妄"不要写成"忘" 这个"辩"字有几个兄弟,长得很相像,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辫,辩,辨" 找到丝线扎辫子,中间有言来辩论,一点一撇细分辨.

  指读第三组——齐读词语.

  谁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谁来说说伽利略留给你什么印象 (伟大) 出示句子

  三,品读课文 认识人物

  1,创设背景 确立权威

  文中还提到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你知道是谁吗 你从哪里认识的

  出示:读第2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你可以划一划,圈一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体会——指读

  你来读一读这段话,我发现你最后一句话读得特别好,说说你的理解 为什么这样读

  (反问句语气强烈,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是真理的化身)

  他在哲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很多方面有突出贡献,怪不得连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这样评价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

  带着对他的敬仰,让我们齐读第二段

  你就是当时的哪些人们中的一员,在你心目中,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什么地位 (权威,他就是真理,偶像)

  2,善于思考 提出质疑

  (1)亚里士多德是这样的一个人物,那么刚才同学们都说伽利略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伟大具体体现在文章哪些地方 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请同学们读读1-4自然段.看看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请你划一划有关的句子,想一想.

  a,善于思考 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

  出示: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齐读这句话

  b,我也写了一句话: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不寻常,常常使老师难解答.

  你们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觉得哪句好 为什么 ——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试一试.

  (2)这样善于思考,很不寻常的伽利略,长大后提出的问题肯定更不寻常. 你们还划了这样的句子吗

  a,(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权威)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我觉得不错啊,很好理解啊!有什么问题吗

  b,学生汇报:出示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请一学生先读)可以算一算,画一画,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

  (1)______

  (2)______

  c, 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指名说,(说的这么好,请你也读读这一段话,让我们回味一下怎么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才提出这样的问题.

  课件展示

  3,勇敢面对 挑战权威

  伽利略经过思考得出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结论,仅仅是说明他善于思考吗 出示:第二自然段

  谁是伽利略 那位敢做伽利略

  这一观点统治了西方学术界将近2000年,你们就是当时的哪些人们,对你们而言这句话就是真理,现在他对权威,真理,你们的偶像提出了怀疑,怎么办 你想责备他(指名朗读—齐读) 伽利略你还敢怀疑吗

  人们的唾沫淹不死你,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不死心啊!出示:

  伽利略同时代的一位科学家——布鲁诺,就因为坚持日心说,在1600年2月17日的罗马广场上被活活烧死.

  你知道你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怀疑,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吗 同学们,你对伽利略又有怎样新的认识(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勇敢,为了真理不怕牺牲,献身科学的精神.)

  4,试验操作 证明观点

  a,既然他什么都不怕,那怎么解决这个疑问 (做实验)

  那位同学划了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

  请你读一读划的句子. 圈圈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你体会道了什么 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 出示句子:第二自然段

  你估计做了几次

  b,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也许会想:是我( ),还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 ),也许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 )!肯定是( )!

  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家.

  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c,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伽利略带着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话产生疑问,反复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______.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______,铁球落下的_______跟铁球的______没有关系.

  齐读课题

  小结板书: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板书:伟大

  四,悬念存疑,下回分解

  25岁的年青教授向学生宣布实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 结果又将如何 围观的人们又会如何评价这位敢于挑战权威的年轻人呢 从中又获得什么启示呢 我们将在下节课中继续研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板书:

  伽利略

  伟大 学生板书(概括伽利略品质的词语)

  众里寻他千百度

  ——记我的磨课过程

  东栅中心小学 陈璐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也许是我们老师上课或者说是作课最想达到的一种境界.但是最好的那个他好像总离我忽近忽远.我简单说说我思考追寻的过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是我们新课程四年级第25课的一篇课文,我先从题目中这个词语——着zháo地还是着zhuō地说起吧.教参和学生手中的《跟我学》等一些教辅资料上大多认为读zháo地,在我产生疑问之后我查询了一些网上资料,发现竟然也有不少的争论,粗粗估算了一下有近百条评论和探讨的帖子,好像说得都有理,手边的字典,词典都用上了,有的干脆说通用,最后去找了本辞海.根据辞海的解释:接触到.如:着陆;着落;不着边际.着地与着陆意思相近.后来又问了何老师, 好像何老师也去研究了一番后肯定了我的答案.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句话,"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不是念zháo 吗再查辞海.发现辞海中念zháo时,有一种解释:到;成.如:拿得着. 其实这句话就是上不到天下不到地.这样一想就坚定了我的看法,应该念zhuō 为了得出这个结论,我前后大概化了十几个小时进行了考证,三个收获:一,学会了查辞海;二,对百度里的一个所谓的最佳答案发表了评论,认为那个zháo的答案是错的;三,坚信自己是对的.

  这篇课文的确很难上,当我选择这篇文章后,马上有老师对我说,千万别上成物理课!那么我脑海中的第一思维是:我该怎么教 我预设分两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的1-4自然段.第一次试教我的切入点放在了伽利略试个怎么样的人但上下来以后,感觉到很不流畅,老感觉是我牵着学生在走.因为让学生自己体会伽利略是个怎么样的人时,学生较难理解挑战权威等品质.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思考,确立了以两个人物为线索的思路,先让学生学习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第二段,并呈现其观点,形成了"确立权威,提出观点"的学习板块;之后再导入到伽利略, 让伽利略对权威提出怀疑,理解其独特的思考过程,这样也形成了"提出疑问,挑战权威"内容板块;最后围绕伽利略怎么做试验来展开,抓住反复,许多次两个词语做文章,形成"试验操作,证明观点"板块,整篇课文总的形成"立权威—破权威—再立权威"的结构.第二次试教较流畅,以两个人物为线索,思路是很清楚的,但在这样的设计过程中,教师的地位过于强势,学生也学得比较被动,似乎是让学生钻教师预设好的一个个圈套.在听取了何老师等专家的建议之后,我又进行了第三次的思考,让学生怎么学教学时以"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这一句话切入,形成一个主干问题,这成为一条明线.教学时先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学习了解,立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作为学习伽利略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找找伽利略的伟大表现在哪些地方然后在理解伽利略伟大的同时,以两个人物为暗线,边立边破,最后又统一到伟大上来.这样这节课我在品读文章时安排了四个环节"创设背景 确立权威"," 善于思考 提出质疑"," 勇敢面对挑战权威","试验操作,证明观点".这样设计,可能整体性更强,从学生学的方面考虑更多一些,毕竟学习是学生自己学的.

  上课后感想:课堂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以学生的学为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在解读文本,分析文本,重组文本时都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想想学生会怎么理解,怎么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第一次试教到今天的成形,我一次比一次地感受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一堂好课,只有学生真正地学起来,思维动起来才是成功的课堂.至于人文性,工具性的考虑, 我不刻意去强调,尽量不留痕迹,自然,相融合,真如专家说的那样,真的如果把课文学透了,训练到位了,人文性也会自然体现的.

  那么今天的课堂我努力想做到这些,当然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想,我正力争做好这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今天的课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想我的作用在于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一种思考,对这样的课,我们能怎样更好的把握 如果今天的课堂能引起大家的一点思考和共鸣,我已经很满足了,即使不成功,我也是在寻找.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定在灯火阑珊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4

  教学要求

  1.学习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涵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注意各段之间的联系。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伽利略是怎样破除迷信,献身科学事业的。

  2.引导学生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涵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幻灯片,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两个重量悬殊的铁球,让同学们看看,掂掂,然后提问: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哪个先着地?

  (学生讨论后,教师接着叙述)

  两千多年前希腊有位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做出过结论。

  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结论,提出了疑问,通过反复试验,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敢于破除迷信,大胆进行科学试验,以严肃认真态度对待科学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

  思考:亚里斯多德对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落地问题说过什么?伽利略提出了什么疑问?

  (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按思考题,在课文中划出有关答案。

  (三)讨论。

  1.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面句子的意思,要求概括说出两个什么样的铁球,怎样落下来,结果怎样?

  2.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这句话提出了疑问,按课文内容填空,如果亚里斯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1)______

  (2)______

  填好后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三、产生怀疑以后用试验来验证,这是科学的探索真理的方法

  伽利略做了哪些试验?结果怎样?

  (一)课文哪部分写伽利略进行科学试验?默读这部分课文,想想上面的问题该如何回答。

  (二)讨论:

  1.课文第4、5、6自然段写伽利略进行科学试验,按课文内容填空。

  伽利略的试验分为两步:第一步,自己做试验。第二步,在______上做一次______。

  (填空为:比萨城的斜塔,公开试验。)

  2.找到说亚里斯多德这句话“的确说错了”的句子,找出哪些词语,说明“的确”错了。

  句子: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词语:说明“的确”的词语是“反复”、“许多次”、“都”。

  3.第一步自己做试验的结果是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里,哪部分是试验中看到的,哪部分是伽利略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与亚里斯多德的结论相同吗?“总是同时着地”是试验中看到的,“总是”这个词说明什么?说明在反复做的许多次试验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结果都是相同的。

  伽利略根据许多次试验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重量没有关系。”这个结论与亚里斯多德说的正好相反。

  4.第二步在比萨斜塔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公开试验的结果是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朗读最后一段。

  (三)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吗?(下节课研究)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叙述的

  课文是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

  二、介绍人物,了解课题

  伽利略(1564~1642)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验,他推翻了向来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例”的学说。他还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对科学进行分科,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有杰出的贡献。

  课题:“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是伽利略青年时代敢于破除迷信,用科学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不同时着地”的说法,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伽利略带着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______。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______,铁球落下的_______跟铁球的______没有关系。

  四、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中,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这是为什么?这时大家明白了什么

  五、讨论

  “原来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

  (一)“不是全都对的”是什么意思?

  就是也会有错。

  (二)这话说得很辩证,很有分寸。权威学识渊博,懂得比一般人多,应该尊重权威;但权威说的“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不能盲目迷信权威。

  (三)这句话既是由事实引发的正确认识,也是对待科学所应有的态度。

  (四)我们要学习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追求真理的精神。

  (五)我们要学习伽利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六)──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公开试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______也是为了_______。

  (公布自已的实验结果;破除迷信。)

  六、朗读课文

  把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在课文中划下来,抄写并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讲讲带点词语的意思。

  信奉更改 宣布 违背 哲学家

  疑问教授 解释 固执 胆大妄为

  信奉——相信并奉行。信奉亚里斯多德,就是把他的话“当作不许更改的真理”。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胆大妄为——胆量大,胡作非为。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主要讲伽利略在学生时代就爱提出问题。

  练习:用因果关系的词语把2、3句联接起来说一说。(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1.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所以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之所以称他为“辩论家”,是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很难解答。

  3.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因此,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对亚里斯多德的态度。

  第3自然段,讲亚里斯多德讲过的一句话,引起了伽利略的怀疑。

  练习:按课文内容回答。

  1.亚里斯多德的哪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背诵)

  2.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一个事实”指的是什么?

  “两个不同的结论”指的是什么?(背诵)

  第4自然段,讲伽利略带着上面的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斯多德的那句话的确说错了。

  第5自然段,讲人们对公开试验的态度,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

  第6自然段,讲了公开试验的结果。

  二、全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每一个自然段对突出重点有什么作用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意大利伟大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敢于破除迷信,大胆进行科学试验,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的故事。

  2.第1自然段讲伽利略成为科学家的基础,在于念书时就好提出很多不寻常的问题。

  第2自然段介绍亚里斯多德是科学界的权威,为后来伽利略敢对权威的话提出怀疑,起了衬托作用,更表现出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

  第3自然段,具体交代了伽利略怀疑的内容和根据。

  第4、5、6自然段,讲伽利略带着第3自然段中的问题去试验,得出科学结论,并教育了大家。

  三、给课文分段,讲出每段的意思和段与段的联系

  第一段:(第1自然段)同学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段:(第2自然段)当时信奉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斯多德。

  第三段:(第3自然段)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提出疑问。

  第四段:(第4、5、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相信亚里斯多德的那句话确实错了。

  各段之间的关系:(见板书)

  四、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5

  教学要求:

  1.自学、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教学插图、语段卡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已经预习过,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次?哪就请大家读吧。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

  2.学生自主读书。

  3.进行读书交流,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教师针对学生的读书情况,适时激励评价。

  二、创设情境,合作研讨

  1.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斜而不塌”的比萨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同学们,你们谁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也在这座高塔上做做这个试验。

  2.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他,把他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现在你要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人家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再认真读读书,仔细思考一下: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问些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

  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4.进入情境,质疑研讨。

  ①(请—位学生上讲台)现在年轻的数学教授、著名的辩论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大家面前,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②质疑研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a.伽利略为什么有信心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b.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c.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是否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其表现是否是“胆大妄为”、“固执”?

  三、观察体验,交流评价

  1.观察体验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

  2.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项试验说明了什么?通过这项试验,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样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3.评价:你怎样评价伽利略?该怎样认识亚里士多德?

  四、延伸拓展,迁移运用

  现在,如果老师把课题改成“铁球和木球同时着地”你们认为可以不可以?请大家课后研究研究,或者像伽利略一样做做试验。请把你的发现以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别人,包括老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6

  教学要求 1.学习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涵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注意各段之间的联系。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教学重点 1.了解伽利略是怎样破除迷信,献身科学事业的。 2.引导学生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涵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准备 教学幻灯片,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新课 教师拿出两个重量悬殊的铁球,让同学们看看,掂掂,然后提问: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哪个先着地? (学生讨论后,教师接着叙述) 两千多年前希腊有位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做出过结论。 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结论,提出了疑问,通过反复试验,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敢于破除迷信,大胆进行科学试验,以严肃认真态度对待科学的故事。二、朗读课文 思考:亚里斯多德对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落地问题说过什么?伽利略提出了什么疑问? (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按思考题,在课文中划出有关答案。 (三)讨论。 1.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面句子的意思,要求概括说出两个什么样的铁球,怎样落下来,结果怎样? 2.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这句话提出了疑问,按课文内容填空,如果亚里斯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1)______ (2)______ 填好后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产生怀疑以后用试验来验证,这是科学的探索真理的方法伽利略做了哪些试验?结果怎样? (一)课文哪部分写伽利略进行科学试验?默读这部分课文,想想上面的问题该如何回答。 (二)讨论: 1.课文第4、5、6自然段写伽利略进行科学试验,按课文内容填空。 伽利略的试验分为两步:第一步,自己做试验。第二步,在______上做一次______。 (填空为:比萨城的斜塔,公开试验。) 2.找到说亚里斯多德这句话“的确说错了”的句子,找出哪些词语,说明“的确”错了。 句子: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词语:说明“的确”的词语是“反复”、“许多次”、“都”。 3.第一步自己做试验的结果是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里,哪部分是试验中看到的,哪部分是伽利略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与亚里斯多德的结论相同吗?“总是同时着地”是试验中看到的,“总是”这个词说明什么?说明在反复做的许多次试验中,这个结果都是相同的。 伽利略根据许多次试验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重量没有关系。”这个结论与亚里斯多德说的正好相反。 4.第二步在比萨斜塔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公开试验的结果是大家看见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朗读最后一段。 (三)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吗?(下节课研究)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叙述的 课文是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二、介绍人物,了解课题 伽利略(1564~1642)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验,他推翻了向来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例”的学说。他还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对科学进行分科,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有杰出的贡献。 课题:“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是伽利略青年时代敢于破除迷信,用科学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不同时着地”的说法,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伽利略带着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______。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______,铁球落下的_______跟铁球的______没有关系。四、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中,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这是为什么?这时大家明白了什么五、讨论 “原来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 (一)“不是全都对的”是什么意思? 就是也会有错。 (二)这话说得很辩证,很有分寸。权威学识渊博,懂得比一般人多,应该尊重权威;但权威说的“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不能盲目迷信权威。 (三)这句话既是由事实引发的正确认识,也是对待科学所应有的态度。 (四)我们要学习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追求真理的精神。 (五)我们要学习伽利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六)──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公开试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______也是为了_______。 (公布自已的实验结果;破除迷信。)六、朗读课文 把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在课文中划下来,抄写并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讲讲带点词语的意思。 信奉更改 宣布 违背 哲学家 疑问教授 解释 固执 胆大妄为 信奉——相信并奉行。信奉亚里斯多德,就是把他的话“当作不许更改的真理”。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胆大妄为——胆量大,胡作非为。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 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主要讲伽利略在学生时代就爱提出问题。 练习:用因果关系的词语把2、3句联接起来说一说。(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1.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所以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之所以称他为“辩论家”,是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很难解答。 3.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因此,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对亚里斯多德的态度。 第3自然段,讲亚里斯多德讲过的一句话,引起了伽利略的怀疑。 练习:按课文内容回答。 1.亚里斯多德的哪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背诵) 2.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一个事实”指的是什么? “两个不同的结论”指的是什么?(背诵) 第4自然段,讲伽利略带着上面的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斯多德的那句话的确说错了。 第5自然段,讲人们对公开试验的态度,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 第6自然段,讲了公开试验的结果。二、全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每一个自然段对突出重点有什么作用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意大利伟大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敢于破除迷信,大胆进行科学试验,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的故事。 2.第1自然段讲伽利略成为科学家的基础,在于念书时就好提出很多不寻常的问题。 第2自然段介绍亚里斯多德是科学界的权威,为后来伽利略敢对权威的话提出怀疑,起了衬托作用,更表现出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 第3自然段,具体交代了伽利略怀疑的内容和根据。 第4、5、6自然段,讲伽利略带着第3自然段中的问题去试验,得出科学结论,并教育了大家。三、给课文分段,讲出每段的意思和段与段的联系 第一段:(第1自然段)同学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段:(第2自然段)当时信奉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斯多德。 第三段:(第3自然段)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提出疑问。 第四段:(第4、5、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相信亚里斯多德的那句话确实错了。 各段之间的关系:(见板书)四、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7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在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说明了伽利略在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他在冒着多么大的风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伽利略大胆怀疑,相信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句话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和连续两个反问,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科学界狂热崇拜二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他的话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伽利略善于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更表现出了他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

  ②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伽利略在经过严密的推理和反复试验后证明自己是对的,才向学生宣布结果,并要在比萨城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主要目的是打破当时科学界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让人们形成科学的态度。

  ③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事实胜于雄辩。伽利略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使人们转变了观念: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对词语的理解。

  信奉:信仰敬奉。文中指当时研究科学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奉若神明,将他作为真理的化身,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表现了人们对权威的盲目迷信。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文中指人们认为亚里士多德根本不可能有错,而伽利略的执著却是固执己见的表现。

  胆大妄为: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伽利略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激起了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们的不满。在他们心中,亚里士多德是权威,是真理,而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教授竟提出反对,简直是胡作非为,胆子太大了。

  磅:英制质量单位,1磅合0.453 6千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如果有条件可要求学生搜集关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生平传记或图片资料,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对人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教师可参考下面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一是以得到的启示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即紧扣课文最后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体会当时人们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抓住“才”和“原来”,让学生充分朗读、勾画、批注,再全班交流,逐步深入地认识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疑问,并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如,怀疑也要讲科学,讲证据;坚持真理要有足够的勇气;许多科学创新和发明都是在对权威的批判中诞生的。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实际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二是以人物为线索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亚里士多德,倍受人们推崇的希腊先哲,说的话被人们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曾经说过两个铁球的下落速度与质量成正比;伽利略,年轻的教授,对亚里士多德的话由怀疑到反复验证再到公开试验;从受到人们的嘲笑与讥讽,最终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实,使人们转变了观念。

  在对人物认识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扬此抑彼。可以补充资料,如亚里士多德知识渊博,被誉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9页),而且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在医学、哲学、物理学、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都有着杰出贡献。这样的权威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但不应该盲目迷信。

  3.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伟大的精神时,要注意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是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即科学界对权威的崇拜与盲从。还可补充16世纪时,布鲁诺因坚持真理“日心说”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伽利略质疑权威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进一步体会伽利略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二要结合人物言行,使伽利略的形象鲜活生动起来。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以假设正确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可见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以令人信服的事实,有力冲击了当时那种盲目崇拜与迷信的思想,意义重大。

  4.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质疑,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可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小组讨论,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汇报。

  如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10+1>10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还可利用图示法或演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5.本文在写法上主要特点,是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对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都很传神,要鼓励学生试着进行读说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结合插图,让学生设想情境,说说当伽利略试验后从比萨斜塔上下来后,人们围住了他,会怎样说,怎样做。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来进一步体会伽利略对权威尊重而不盲从,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以正确的语气读出伽利略的心理活动中的疑问与分析思考;对人们议论的语言,要读出情感的变化,如第5自然段中对权威的维护,对伽利略的不满、讥讽和责备;而第6自然段,则在恍然大悟中有惊讶与激动。

  7.指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要注意多音字在本文中的正确读音。

  着(zháo)地,更(gēng)正,的(dí)确,胆大妄为(wéi);区分“辨辩辫”,可以用下面的顺口溜: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到丝线扎小辫。

  课后的选做题,可引导感兴趣的学生找一找,再抄写下来。文中的反义词有:快—慢左—右轻—重对—错

  四、教学案例

  自读自悟,释疑明理

  (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怎样才能把这句读懂,才能将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科学家,而伽利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突出“大”和“全都”,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权威,但他有时也会犯错误,伽利略敢于怀疑大哲学家的结论很了不起。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还加一个“也”字,是为了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其他人更是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某一个人。

  师:那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生: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我们也不要迷信他。

  生: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生:以前我很信奉学习参考书,有一次预习“辉”字时,有本参考书上说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光”部,后来我在新华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光”这个部首,最后问老师才知是查“小”部,今天学了这一课,我更加认识到做任何事都要敢于提出疑问,有主见。

  (选自《小学语文教师》2000年第10期,湖南省沙市书院路一师一附小,黄朝霞殷爱华)

  五、相关链接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使比萨斜塔更有名了。比萨斜塔的斜度在缓慢增加,从1918年起,每年增加倾斜度为1毫米。近百年来,人们对斜塔采取了加固挽救措施,但都无济于事。前几年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办法,保护这一世界名塔。

  伽利略  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在大学里,伽利略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在宫庭数学家里奇的悉心辅导下,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合起来,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

  伽利略给学生们讲宇宙,并告诉他们,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正好相反。他还告诉学生,所有东西、所有原子、所有星球都在运动。

  1609年,伽利略听说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他通过别人的一点描述,凭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在这架天文望远镜的帮助下,伽利略探索了深邃神秘的天空,在一年之内他就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

  月球表面并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平滑,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凹凸起伏。

  银河也不是人们所说的银白的云彩,而是由千千万万颗暗淡的星星所组成的。

  木星旁边有四颗运转着的卫星;地球并不是各个天体旋转的唯一中心。

  太阳上面有黑子;土星周围有光环……所有这些结果,都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日心说”):即地球和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

  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他的《星际使者》,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上述发现。人们惊讶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1611年,伽利略在《关于太阳黑子的通信》中,肯定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维护哥白尼的“日心说”。

  然而,当时势力强大的教会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他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围绕地球转动,而地球是不动的。因此教会在1616年给伽利略下了一道禁令,不准讲授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为此烦恼不已。

  1623年,伽利略冒险开始他最有名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的写作。同时他6次请求教皇乌尔班接见他。他小心翼翼地向教皇介绍哥白尼学说的书籍,教皇同意他把对“日心说”赞成和反对的论点一起写出来,但不允许他得出地球是绕着太阳旋转的结论。

  随后的6年时间里,他完成了他的杰作。在书中他巧妙地阐明了自己支持哥白尼学说的证据,而反对哥白尼“日心说”的人的辩解却愚蠢而无力。

  伽利略把哥白尼的学说当作“一种纯数学假说来叙述”。1632年,这本书得到了教会监察吏的许可后出版发行。但是,教会的权威人士很快就发现了伽利略仍在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于是便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押上宗教法庭。

  当时的伽利略已年近七旬,身患重病,体质虚弱。在宗教法庭上,他的精神和肉体受尽了折磨。1633年6月22日,他被迫双膝跪地发誓,哥白尼的理论纯粹是一派胡言乱语。他要“放弃、诅咒、痛恨”过去的种种错误,并保证以后永不宣传和谈到它,违犯了甘愿受死。

  伽利略刚宣布完他的誓言,就大声喊道:“不管怎么说,地球毕竟是在运动着的”。这说明伽利略并没有放弃自己所坚持的学说。

  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禁,监外执行。但他没有放弃科学,经过3年的顽强拼搏,他又完成了一部巨著《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在书中,他大胆叙述了物体的各种运动和动力学有关的一些问题,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部书被偷运到荷兰出版时,伽利略已双目失明。

  伽利略的晚年境遇极为凄凉,只有他的女儿在他身边照料他。

  1634年他的女儿先他而死,他更加孤独和痛苦。1642年1月8日这位终身为科学真理而斗争的巨人含冤离开了人世。

  1983年,罗马教会终于为伽利略冤案公开平反,为此在罗马成立了一个由不同宗教信仰的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它的宗旨是:“研究科学同宗教信仰的关系,伽利略案件的科学方面以及伽利略学说对现代科学的贡献。”(《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亚里士多德凭着“自信的直觉”,提出了“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这种观点统治了西方学术界将近2000年。

  1590年的一天,年轻的比萨大学数学教授伽利略,邀请比萨的一些学者和大学生来到斜塔下面,他和他的助手登上斜塔,让一个重一百磅和一个重一磅的铁球,同时由塔上自由下落,轻的和重的几乎同时落地。伽利略把试验重复一次,结果仍然相同。伽利略的试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臆断,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伽利略发现了真理,但却触怒了比萨大学里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信徒,他们攻击伽利略胆敢怀疑亚里士多德,必定是圣教的叛徒。伽利略被赶出了比萨大学,但他由于这个试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当时他刚26岁,是他当教授的第二年。

  布鲁诺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一个诚实正直的学者,为了捍卫自己的学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548年,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诺拉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在十一岁时,父母将他送到了那不勒斯的一所私立人文主义学校就读。后来,布鲁诺进入了多米尼克僧团的修道院,第二年转为正式僧侣。十年后,他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

  布鲁诺阅读了不少“禁书”,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哥白尼的学说,他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吸引,开始对自然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对宗教神学发生了怀疑。他写了一些批判《圣经》的论文,并从日常行为上表现出对基督教圣徒的厌恶。

  布鲁诺的言行触怒了教廷,他被革除教籍。但布鲁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动摇。为了逃避审判,他离开了修道院,逃往罗马,又转移到威尼斯。后来他又越过海拔四千米高的阿尔卑斯山流亡瑞士。此后他又到过法国、德国和英国,并且多次被捕。但是,他仍然继续宣传自己的宇宙观,写下了十来部批判教会的书。

  由于布鲁诺在欧洲广泛宣传他的新宇宙观,进一步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1592年,罗马教徒把他诱骗回国,并逮捕了他。教会许诺:“只要你公开宣布放弃日心说,就免你一死,并且给你足够的生活费安度晚年。”布鲁诺说:“你们不要白费力气了,我是不会为了讨好罗马教皇而说谎的。”

  经过八年的监禁,布鲁诺被处以火刑,地点是罗马的鲜花广场。1600年2月17日凌晨,通往鲜花广场的街道上站满了群众。布鲁诺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的宣布: “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

  刽子手用木塞堵上他的嘴,然后点燃了烈火。布鲁诺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义。布鲁诺死后,罗马教廷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匆匆忙忙地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收集起来,抛洒在如伯河里。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布鲁诺的学说被证明是正确的。1889年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人们为纪念这位诚实勇敢的伟大思想家,为他树立一尊铜像,永远纪念他的功绩。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8

  自读自悟,释疑明理

  (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怎样才能把这句读懂,才能将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科学家,而伽利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突出“大”和“全都”,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权威,但他有时也会犯错误,伽利略敢于怀疑大哲学家的结论很了不起。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还加一个“也”字,是为了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其他人更是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某一个人。

  师:那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生: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我们也不要迷信他。

  生: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生:以前我很信奉学习参考书,有一次预习“辉”字时,有本参考书上说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光”部,后来我在新华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光”这个部首,最后问老师才知是查“小”部,今天学了这一课,我更加认识到做任何事都要敢于提出疑问,有主见。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9

  温馨寄语:

  只要认准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懈努力,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重点)

  4、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难点)

  学法指导:

  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完成自主练习。

  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知识链接: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他得思想改变了几乎全西方的哲学家。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一、自主学习:

  1、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jiā lì luè   biàn lùn   xìn  fèng   wéi  bèi   yí  bàng   shuān  zhù

  (         )(        )(         )(        )(        )(          )

  tuō  zhe   xuān  bù   gù  zhi   bǐ  sà  chéng   dǎn  dà  wàng  wéi

  (       )(        )(       )(             )(                  )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3、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实验是谁做的,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怎样做的?

  1、为什么要这样做?连起来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

  1、在意大利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去,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要在这里做试验,楼下是想看他出丑和围观议论的人们,当然也有记者。在这个名垂千古的试验中,你是想扮演做试验的伽利略还是做见证这个实验的现场的记者?

  2、认真研读课文,思考:如果你是记者,你会向伽利略提什么问题?(提示: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您是怎样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话有错误的?你的试验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到比萨斜塔上来做公开试验呢?)

  3、如果你是伽利略,有可能怎么回答呢?(提示:在文中勾画重点语句,并在空白处进行批注)

  4、通过采访,你对伽利略有了怎样的认识?

  5、试验的结果到底怎样呢?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课给自己的启示。

  课后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件中的两个人物。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按自然段读懂课文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预习”要求,了解初读课文的情况。

  1.提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简单地做个介绍。(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人。具体说,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今天我们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是伽利略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他说的话被看作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走进一个故事里?是谁起了作用呢?

  (是伽利略在起作用。因为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二)读课文,正音正字,检查预习中读解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带点的字):

  哲(zh6)学家 教授(sh^u)固执(zh0)(以上字是翘舌音)

  比萨(s4)斜塔(“萨”是平舌音)

  2.“当(d4ng)作”的“当”不要读成“d1ng”的音,这里是看成,作为的意思;

  “同时着(zhu$)地”的“着”是接触到的意思,不要读成“zh2o”、“zh8”等音;

  “惊讶(y4)”的“讶”不要读成“y1”的音。

  3.注意字形:

  区别“宜”和“宣”,“妄”和“忘”的不同。

  4.检查读解生字新词情况:

  哲(zh6)学家: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哲学家,是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对各种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的学问的专家。

  教授(sh^u):授,传授,如授课。教授是大学里职务的教师。如,伽利略,25岁已经是大学里的教授了。

  比萨(s4)斜塔:萨,是一个姓;“拉萨”的萨。比萨,意大利西部古城,的比萨斜塔建于1174年,高54.5米,因地基打得不好,塔身倾斜,因此得名。

  违(w7i)背:违,不依从。违反、不遵照的意思。

  胆大妄(w4ng)为:妄,不是分内的,胡乱的。胆子大得不管不顾,胡作非为。

  宣(xu1n)布:宣,公开出来。正式告诉大家。

  固执(zh0):执,掌握。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磅(b4ng):英国和美国用的重量单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语,再概括讨论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学生时代就敢于提问,被称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第3自然段: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重1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而伽利略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

  第4自然段:伽利略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错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的。

  第5自然段:很多人都要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第6自然段: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大家惊讶地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课文是介绍伽利略的。一开头就有必要概括地交代一下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看看哪一小段是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1自然段。这就是文章的第一大段。)

  2.因为课文是表现伽利略不迷信,敢于提出问题的,所以接着就该说明这位究竟是谁?

  (是大家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故事中的两位人物都出现了,这又该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2自然段)

  3.既然课文是介绍伽利略不迷信,肯大胆提出问题,课文也交代了不迷信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接着就该说明这位亚里士多德的什么言论引起了伽利略的疑问呢?看看哪个自然段或哪几个自然段是专负这个责任的?

  (第3自然段)

  4.引起伽利略的疑问提出来了。下一步,就该叙述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对的要做什么?

  (试验)

  试验的结果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就要公开验证,这就是在哪里试验呢?

  (比萨斜塔)

  结果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又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包管这一点意思呢?

  (第4~6自然段)

  (五)归纳四个结构段的段意。

  第1~3自然段就是一~三段。这样,第1~3自然段段意也就是第一~三段的段意了。第第4~6自然段是第四段。把第4~6三个自然段段意归并起来就是第四段段意了。小组议论这三个自然段段意怎样归并为一个结构段段意的。

  提示:着重看谁做了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合并起来。具体内容用概括的词语归纳。

  (第5自然段讲伽利略多次试验,第5自然段讲大家看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三个自然段都提到试验的事,只是最后还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因此,第四结构段的段意应该是: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

  (六)小结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的意义。

  (二)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1~3题。

  带着以下问题读第一、二段,然后再议论解答:

  1.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疑问。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

  (“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加问号的反问的语气(或指出用了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程度了。)

  3.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

  (不迷信,认真求实的态度。)

  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

  (50秒钟)

  5.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说法提出了什么疑问?读读伽利略提出疑问的那几句话,再认真议一议: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6.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

  (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

  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7.把两个不同的结论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中第(1)题的两条横线上。然后不看答案,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说给大家听。

  轻声自由读第二、三段课文。

  8.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

  (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认真求实的态度。)

  9.朗读第三段。再想一想,议一议,弄清伽利略提出的疑问中的两个结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第四段,理解本段内容,体会伽利略通过试验验证自己提出的疑问是有道理的。

  (二)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做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伽利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反复试验,证实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以上四个问题想好之后,议一议,然后集中起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回答出来。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要求:把第(1)(2)题的答案填写到“思考·练习”第2题的第(2)题中(时间紧迫可在课下做)。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2.现在把回答的一句话,跟老师提问的一句话,颠倒顺序,它们中间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为什么?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因为),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

  (是后者)

  4.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也会有错的”)

  5.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正确,流畅地通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自己轻声读,再同桌互检。

  提示:

  1.把本自然段划分两层意思(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一层,伽利略提出的疑问又是一层),先背诵第一层,再背诵第二层。)

  2.重点练习背诵第二层:两个结论中各有一个“如果……应当……”它们之间用“但是”连结。

  (五)读写“思考·练习”第5题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小资料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三层时,便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经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试验。该塔名声更大了。目前,斜塔仍在倾斜,科学家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这一世界名塔。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11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2、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1、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2、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一)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填空,并说明理由。

  (二) 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三) 集体主,引导结合重点语段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15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关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都是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不是妄下结论。

  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众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众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B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的试验。(出增示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 是愚蠢的行为)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镒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4 描写恰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三、 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同学在充沛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考虑·练习”中1、2、3的问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同学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身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同学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

  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1)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

  (课件出示)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2)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

  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这句话是谁说的?

  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掌握主题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

  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2、同学说,师总结:

  两个铁球____着地(板书)

  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 补充板书)

  过渡:谁对谁错呢?

  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

  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1)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

  (2)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信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3)读两个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两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 ”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发生怀疑的句子。

  大屏幕出现: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他不只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3、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局部:

  (1)提问:

  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a、自身试验 b、公开试验)板书。

  (2)学习伽利略自身做试验局部:

  ①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从这局部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身的试验?结果如何?

  ② 大屏幕出示填空题,同学边报边填空。

  ③ 提问: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把“速度与重量有关”划掉。

  ④ 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⑤ 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3)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局部:

  ① 屏幕出现比萨斜塔的照片:

  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塌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② 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

  (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③ 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

  (动画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④ 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示怎样?(惊讶)为什么?

  (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⑤ 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⑥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告诉俺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他人。敢于考虑,找知名人的错处。)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俺们学习的。

  板书:(献身科学、打破迷信)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要)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1)出示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2)师: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

  做两个试验:

  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

  第二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

  (3)得出结论:

  这句话应该改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3、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开头,俺们说过高尔基的一句话,谁来质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俺们不只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俺们自身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考虑,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一慢一快

  伽利略  试验     亚里士多德

  速度与重量有关

  自身试验 公开试验

  打破迷信 献身科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比萨斜塔。它之所以闻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在建筑过程中就已经倾斜,但至今不倒;另一个原因是在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实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板书)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读后交流:

  (1)出示第一组词:着地 当作、胆大妄为 不容更改的确、违背

  发现了什么?(多音字)

  (2)出示第二组词语:辨辩辫    (     )论家     不寻常    解答

  你觉得应该填哪个?怎么区别这三个字?(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根丝线扎成辫)

  用这三个词,说说读书时期的伽利略。

  (3)出示第三组词语:伽利略、疑问、试验、比萨斜塔

  用上这四个词来介绍一下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聚焦“胆大妄为”

  1、当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时,人们有什么反应?

  出示: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2、自由读这两句话,说说你读出了人们对伽利略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从哪些词看出?

  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吗?

  4、过渡:当时的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是“胆大妄为”、“固执”,请你再细细地品读全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伽利略真是“胆大妄为”,极其固执,用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四、感悟人物形象

  (一)研读“胆大”,感受“怀疑”之勇敢

  1.出示语句:“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2.研读。通过图解、数学算式理解伽利略通过假设推出的两个不同结论。         

  3.深思。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大胆地怀疑,会遇到什么麻烦?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来回答。

  (1)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责备”等词语感悟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经到了盲目迷信、盲目崇拜的地步。

  (2)补充资料: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把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他还被人们称为“人类的百科全书”。

  (3)引读:难怪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生接读),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接读)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接读)

  漫漫2千多年,谁都不会违背他!谁都不会怀疑他的话——(接读)但25岁的伽利略却这样想——(接读)这难道不是胆大妄为,固执透顶吗?

  (二)品读“妄为”,体味“试验”之严谨

  1、出示语句:“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2、朗读感受“反复试验”。

  (1)换词比较:用“重复”换“反复”行吗?两者有什么不一样?

  (2)设境想象: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高度不同、球的质量不同、试验地点不同、天气、风力等试验条件不同……)

  (3)你从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中感受到什么?(感受伽利略治学的严谨。)

  (三)对话“固执”,感悟“真理”之坚守

  1、出示句子: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2、语言转换:如果你是伽利略,请你现场向你的学生宣布——(训练)

  3、情景对话:如果你是伽利略的学生,听到教授这样的宣布,你会对他说什么?

  4、体会“固执”:伽利略坚持要公开试验,遭受的仅仅是嘲笑讥讽的压力吗?

  屏幕阅读有关布鲁诺的资料,追问:面对人们的嘲讽,面临怀疑权威将要受罚的危险,伽利略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试验?

  5、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有什么表现?用“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        。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          ;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         ;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             。”的句式选择一句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四)小结:此时,如果还用“胆大妄为”“固执”来评价伽利略,你觉得这两个词的内涵应该是什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

  五、品味文本主旨

  1、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自由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4、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仔细读读课文中第4段中写伽利略试验结论的话,你会发现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同时从高处落下”应该改成“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

  5、结语:伽利略说:“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科学在不断地进步,许多新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愿我们都能像科学家们那样,做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真理的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目标1、2。

  2、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

  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⑴ 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

  (课件出示)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⑵ 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

  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这句话是谁说的?

  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

  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2、学生说,师总结:

  两个铁球____着地(板书)

  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 补充板书)

  过渡:谁对谁错呢?

  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

  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⑴ 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

  ⑵ 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⑶ 读两个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两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 ”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大屏幕出现: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3、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部分:

  ⑴ 提问:

  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a、自己试验 b、公开试验)板书。

  ⑵ 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

  ①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结果如何?

  ② 大屏幕出示填空题,学生边报边填空。

  ③ 提问: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把“速度与重量有关”划掉。

  ④ 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⑤ 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⑶ 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① 屏幕出现比萨斜塔的照片:

  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塌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② 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

  (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③ 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

  (动画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④ 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

  (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⑤ 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⑥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献身科学、打破迷信)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要)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⑴ 出示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⑵ 师: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

  做两个试验:

  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      

  第二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

  ⑶ 得出结论:

  这句话应该改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3、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开头,我们说过高尔基的一句话,谁来质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一慢一快

  伽利略  试验     亚里士多德

  速度与重量有关

  自己试验 公开试验

  打破迷信 献身科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15

  语文教学中网络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是,兴趣并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强,而多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转化。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借助多媒体出示了一幅比萨斜塔的大幅图画,同时说道:“你们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你们谁

  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那样,也在这座铁塔上给我们做做这个试验?”这时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让学生读词句解释,然后死记硬背。这样,不仅使教学形式变得单调枯燥,而且学生对词句理解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花很多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佳。例如:教学第二环节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被人们奉为真理,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却对此话产生了怀疑,提出了两点疑问。书上用了一大段枯燥的文字叙述出来,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根据课本叙述的内容,设计了cai课件,并演示给学生看,使他们通过多媒体,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不正确的,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创设教学情境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许多事物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情绪进入课堂,情绪又具有很强的情境性。

  例如:教学第三个环节时,先让一位学生上台扮演伽利略,我说:“大家请看青年数学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过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并请伽利略操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把自己放到事件中去,“入境”地学习。同时还进行“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说什么?”的口语交际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与学习对象相关的原有认识,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实践证明: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得到强化,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