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黄河象》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黄河象》

甜生软语 点赞 分享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黄河象》

微信扫码分享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黄河象》


    (2)重点句子:
    a. 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 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请孩子们一起读读课文,希望通过你们的读能让我们感觉出这是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骨骼。
8、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9、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科学家从哪几步假想了黄河象的来历?
    四层:
    a. 当时的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
    b. 黄河象怎样来到小河边。
    c. 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d. 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天气炎热→来到河边→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10、学习第7、8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11、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12、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既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资料:
1973年,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几位农民在挖掘沙土时,忽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指挥挖掘下,化石终于全部露出:这是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
这具化石被命名为“黄河象”。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2米多,好像两把长剑,所以又叫剑齿象。剑齿象在几百万年前分布很广,在外国也发现过它的化石。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
    据推测,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而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变,这一地区被抬升为高原,黄河象得以重见天日。
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在中国十分有名,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就专门有一篇课文讲述了黄河象的故事。黄河象化石目前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中。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看拼音写汉字。
hú lu                   kuī jiă                         gēn zōng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黄河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