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温柔眷恋 点赞 分享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微信扫码分享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119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充分运用了宋代大教育家胡瑗的“商讨教学法”,将学生放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地位。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教学设计从问题的提出、合作讨论到商讨解决问题,从音乐、图画朗读到诗配画,从听、读、说到悟,无不使学生尽显主人翁的风采,处于全方位美的享受,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了学此类课文的方法。
教材简析:
本课属“文包诗”的形式,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创作情景。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课文配有插图,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诗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增强对诗歌情境的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
了解诗歌时代背景,读通课文,沥青课文脉络。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第二课时
一、揭题:
师生同唱《长亭送别》,生述唱后感受,导出本诗。
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 自读,思考: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c谁来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d..有疑问吗?带着疑问读课文。
归纳出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理解字、词、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据此来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哪一句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读文思考后讨论。
交流:
第一、二行:
1、你通过读课文读懂了哪些字词?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读懂的?
a、“烟花三月”“西辞”、“故人”、“黄鹤楼”
(师板画“桃红柳绿”、黄鹤楼)
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暮春三月的景色?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中看出?什么是饯行?
指导读好课文的第1、2、3节。
c、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板书:依依惜别)
齐读:依依惜别。“依依”是什么意思?(互相依恋着)
用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好第二节。
d、第一段中还有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的句子吗?
出示第三节,生再读,述感受,抓住“人品”、“诗篇”、“兄长和老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永世不绝”......理解,指导读。
(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李对孟的敬仰、难舍)
② 从哪些句中体会到大诗人李白对老友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意?师圈出: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不知……见面)
③ 正因为孟浩然既是李白的兄长又是他的老师,所以孟浩然顺江东去才使李白依依不舍,满腹忧愁。在读李白的话时,除了读出敬仰之情外,还要带有一丝忧愁去读。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读“依依惜别”。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