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学会看病》教案

《学会看病》教案

战情人 点赞 分享
《学会看病》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学会看病》教案(精选19篇)

《学会看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爱,感受爱。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去年我们在三楼会议室一起学习的是哪一课?(麻雀)从那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母爱都曾经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现在老师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妈妈的爱》(师配乐朗诵)

  2、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生自己回答)

  3、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初步回忆课文。

  1、昨天预习课文了吗?读了几遍读通课文的?(生答)还有不一样的吗?(生答)你读得很认真。回想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后,母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会读书。你们都觉得这是一位关爱孩子的母亲。那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呢?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请打开书本105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母亲心理的句子,从中去寻找依据。

  三、交流体会母爱

  1、你划了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一:

  ①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a、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b、从这里的第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母亲非常后悔,那为什么要写后面两句话呢?

  c、领着他一块去,会有什么好处?

  d、母亲还后悔什么?“雪上加霜”什么意思?谁能用课文内容说说?

  2、出示二:

  ②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a、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从感受到时间过得很缓慢?

  b、你从这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

  c、你疼痛过吗?说说看是什么感觉?母亲是什么感受?读出疼痛。

  d、哪里看出不安?(忐忑不安)从字形上来猜测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宁的。我们中国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那谁能读出母亲的忐忑不安。谁来试试看,自己可以在下面试试。

  3、这个母亲还在自己的心里说:

  出示三:

  ③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a、师感情朗读最后一段。又问:你还感受到什么?

  b、母亲残忍吗?让我们来读读逼问儿子的对话。老师当母亲,谁当我的儿子?(师生对读)

  c、你觉得我刚才逼问你有点残忍吗?

  d、儿子的话中有一个省略号,他当时想什么?

  e、母亲真的残忍吗?

  出示: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他挣开我的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枝笔,把您说的看病的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f、师读这段话,文中的儿子能感受母亲的感受吗?

  g、小练笔:

  想像儿子的心理活动,看场景:

  出示: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写写儿子的心理活动:

  1、妈妈决定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

  2、妈妈改变主意了,要领我上医院(          );

  3、我学会了看病,走在回家的路上,(              );

  4、课文的最后两段也是描写母亲的心理的——齐读。

  出示四: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a、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你有新的问题吗?

  b、那作者为什么还说是在磨炼自己呢?

  c、他在鼓励儿子独立的过程中,自己也经历着心理的锤炼,还有什么新的感受?或者有什么问题?

  d、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不)他不仅给儿子看病的路线图,而且还让儿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因为路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这是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毕淑敏)

  四、课外延伸

  1、课后同学们可以去阅读一下她写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对这位母亲会有更深的认识。

  2、请把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父母比较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请写下来,回家拿给父母看看,看后请父母也写上几句。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后悔——不安——疼痛

  母爱

《学会看病》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

  (献给母亲的歌。)

  2、叙述“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⑴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⑵ 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⑴ 按要求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⑵ 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⑶ 深入理解感悟: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

  (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2、独自准备。

  3、交流共享。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让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母亲── “冷漠”处理 尽责的“爱”

  儿子── 独自看病 “路线图”

《学会看病》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

  (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去做。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

  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和真情包含其间。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心,后悔与自责。

  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说一说

  文中的母亲面对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全班交流)

  四、写一写

  请把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父母比较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请写下来吧,回家拿给父母看看,看后请父母也写上几句。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妈妈:心理描写  对儿子极为担心

  儿子:学会独立

《学会看病》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

  (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去做。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

  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和真情包含其间。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心,后悔与自责。

  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说一说

  文中的母亲棉队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全班交流)

  四、写一写

  请把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父母比较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请写下来吧,回家拿给父母看看,看后请父母也写上几句。

《学会看病》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特殊母爱。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

  2.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是怎么办的,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呢?(学生讨论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在儿子生病发烧时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谁先找到其中的原因。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进一步学习课文。

  3.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重点感悟

  1.在朗读过程中思考: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2.小组内交流,无法解决的问题留待进一步阅读时解决。

  教师点拨: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路线图”泛指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种种应对的办法,指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这是做父母的责任。

  小结:题目中的“学会看病”指的是让谁学会看病?母亲为什么要求儿子自己去看病?你觉得母亲的行为合适吗?为什么?

  四、作业设计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父母是怎样培养你的自理能力,当时你的的想法又是怎样的?

《学会看病》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学会看病》。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这一篇阅读课,在老师的帮助下,最主要的是靠大家自己来学习阅读,有信心学好吗?(有)

  1、词语。真有自信!昨天预习课文了吗,读了几遍读通课文的?相信你一定能读这些词。

  打蔫儿         拖沓

  ①指名读,正音

  ②这两个词文中是描写谁的?(病中的儿子),人在生病时往往是怎样的?(显得没精神,步子沉重……)

  ③这两个词正是描写出了儿子病时的模样。

  喋喋不休     忐忑不安

  ①谁来读好第二组词语?

  ②联系语境理解“喋喋不休”

  怔住  噢   艰涩  坠入  倚靠

  2、积累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

  毫无疑义    聊胜于无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聊胜于无:聊即为少的的意思,就是说有点总比完全没有强.

  ①读词,正音。

  ②想想词语的意思,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带着你的理解,把这些词再念一遍

  3、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书,交流)

  4、初读课文之后,母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很爱孩子,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了预防针,让他以后独立生活。(觉得这是一位——)关爱孩子的母亲。

  ●我觉得是位伟大的母亲。因为她的孩子这么小就教育孩子怎么独立生活,独立看病,我觉得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伟大的母亲,还有别的吗?大胆地说。)

  ●她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独立生活独立面对困难,所以她教育的好。(请坐)

  三、潜心会文,体味情深

  1、自主阅读。你们都觉得都是这是一位关爱孩子的母亲。那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呢?就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走进这位母亲的内心深处,边读边体会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的句子,从中去寻找依据,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去细细地体味一番。

  2、交流

  同学们都读出来了,我们来交流,谁先来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你读出了母亲怎样的心情?

  后悔:

  课件出示: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1)生说,师板书:后悔

  (2)从刚才那位同学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非常的后悔,再看看这里的第一句话,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母亲开始后悔。那为什么要写后面三句话呢?

  (3)潜心体会

  a、自由读读这一处。

  b、引读

  请同学们跟我合作,接过高老师的话,我们一句一句来读。

  ★我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因为——(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谁能用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雪上加霜?(他生病了,他妈妈是医生,没有给他看病,而且叫他一个人去看病。)

  这就叫“雪上加霜”。谁来读出母亲的这种后悔?

  ★我后悔,觉得自己是狠心的母亲,因为我想到——(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觉得自己是狠心的母亲,因为我还想到——(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通过写后悔什么,把后悔写具体了,把母亲的心理活动写得更加细腻了,这可比写5个,10个后悔强多了,让我们再来深深地体会母亲的悔意吧。(师读第一句生接着读。)

  c、指名读,评价

  读着这段话,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就把你的这种体会融入你的朗读中,再来读读这段话。生读,师引导评价。

  坚决

  (1)但一开始,母亲是怎么认为的呢?请读读母子间的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2)请男同学跟我合作,读读母子间的对话。

  (3)同学们,面对病中的儿子,母亲是步步追问。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的想法是那么坚决。……省略号,当时你想什么?你觉得我刚才的逼问残忍吗?我是个狠心的妈妈吗?

  心软

  (1)母亲真的那么狠心吗?

  ●儿子一离开家门母亲就后悔了。

  ●母亲喋喋不休的嘱咐儿子。

  ●当儿子沙哑着声音说“妈妈,您不要说了。”时,妈妈立刻心软了。

  课件出示: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

  (1)听到儿子沙哑着嗓子说:“妈妈,您不要说了。” “我的心立刻变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谁说?”师问道。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受到伤害啊!”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儿子单独面对疾病啊!”

  “是呀,所以妈妈的心立刻软了!齐读──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2)“我发现,这么短短的句子中用到三个‘孩子’,罗嗦吗?”

  ●“不,我觉得三个‘孩子’反而刻画出了妈妈的不舍得!”

  ●“我从这三个‘孩子’深深体会到了妈妈对儿子的爱!”

  师:说的有理,妈妈不是个心狠的妈妈,相反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再读句子!

  担心(疼痛)

  (1)还找到了哪些句子?生说,师板书

  课件出示: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2)为什么母亲的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她在担忧着什么?(儿子路上会不会有事?会不会走错了地方?会不会打碎体温表?拿错了药怎么办?……)

  (3)这些都似棒槌在敲打着母亲的心,她更加担心了。

  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从字形上来猜测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心在一上一下,很紧张,很不安定。)

  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宁的。我们中国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那谁能读出母亲的忐忑不安。谁来试试看,自己可以在下面试试。生读。(让时间过得慢一点好吗?)——再读(效果非常不错)。

  a、理解词语。还从那些词体会到了母亲的不安。

  艰涩:形容时间过得缓慢。

  沙漏:课件出示图片

  你见过“沙漏”吗?来跟大家介绍一下。生说(沙漏是计算时间的一个东西,放些细沙……)师补充(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不知道的同学可以看图,中间相连的小口一打开,上瓶内的沙子便接连不断地坠入下瓶,下瓶内的沙子越积越多。你觉得它的流速快吗?(慢)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母亲对儿子的担心越来越多。)

  (4)时间过得很慢,母亲就越忐忑不安,母亲越忐忑不安,时间就越(过得慢)。作者在这里用了像沙漏这样的比喻就把母亲当时的忐忑不安写得更加形象了,更加生动了,写出了这两小时里母亲的难熬,母亲的度日如年。这时候想象一下母亲可能做什么呢?

  ●都两个小时了,怎么还没回来,我要不要去看看他。(母亲想亲自赶去了)

  ●赶去。

  ●再来一次。

  ●有没有出事。

  (5)心疼得再一次读。

  b、朗读这一句

  带着这份沉重,怀着这份不安,读好这一句。

  谴责:

  你还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母亲的什么心情?

  课件出示: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引读这一句。

  四、谈写结合,再悟情深

  1、质疑

  同学们,这位母亲坚决要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可是从儿子出门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后悔不安,甚而深深地谴责自己。此时,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那为什么还要让他自己去呢?)

  2、谈感想

  引导:我想这也是所有同学心中的疑惑。请你想一想为什么?

  生说,师引导。

  ●母亲爱得深远。总有一天,儿子要长在,独自面对生活。母亲让儿子独自去看病,是有意锻炼他,及早培养他面对生活的能力。看似狠心,实则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

  ●母亲爱得深切。母亲在儿子出门后,先是后悔,继而不安,接着是深深的谴责,这是因为母亲担忧着自己的儿子,表现出她对儿子浓浓的爱。

  联系生活谈感想。你的父母有没有放手让你去做一些事?(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

  3、写话

  同学们,此时此刻,文中的儿子懂得母亲的感受吗?想象儿子的心理活动,出示: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写几句话,写写儿子的心理活动:

  1、妈妈决定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

  2、妈妈改变主意了,要领我上医院(                      );

  3、我学会了看病,走在回家的路上,(                     );

  (1)生选择写

  (2)穿插交流

  引导评价语:

  是的,母爱不是溺爱,能为孩子将来着想,才是真正的母爱!

  是呀,这是一种母爱,但这是一种特殊的母爱,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母爱,这才是真正的母爱!所以,千万不要埋怨父母有时的冷漠,那源于母亲对你浓浓的爱意。

  4、听了儿子的话,作者的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所以她又认为——

  课件出示: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

  为什么说,也在磨练自己呢?(因为他在磨练孩子的同时也在磨练自己,应该相信孩子。)

  他在鼓励儿子独立的过程中,自己也经历着心理的锤炼。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读最后一段

  儿子看病回来了,可是作者却久久不能平静;她在心中默默地对儿子说。

  课件出示: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齐读。

  2、你能读懂这段话吗?

  3、朗诵诗歌(由最后一段改编)

  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一起说(生说)。他不仅给儿子看病的路线图,而且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因为路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地母亲。让我们再次聆听母亲的心声,这也是天下所有母亲共同的心声!(师深情朗诵。)课件出示:

  孩子,

  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

  你要离我远去,

  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

  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

  它也许不那么准确,

  但聊胜于无。

  5、总结拓展。

  (1)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你能根据文中的内容也写一段文字表现妈妈的爱吗?(音乐中学生写)交流。

  (2)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只有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战胜困难,成长起来。同学们,你是母亲的唯一,更是母亲的希望,是母亲一切心血和汗水的结晶……让我们把这首诗送给我们的妈妈吧。

  诵诗自励

  配乐诵读《妈妈您放心》这首诗

  妈妈您是个好心的人,妈妈您是个受罪的人。

  为了儿女您累坏了身!为了儿女您操碎了心!

  这辈子您付出的太多,我们成了让您受累的人!

  听到您的叹息声,我的心就往下沉。

  妈妈你放心,儿子是个听话的人;

  妈妈你放心,儿子是个争气的人;

  妈妈你放心,儿会按照你的嘱咐去做人;

  妈妈你放心,儿子会用一生的心血报答您的恩。

  (3)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出示作者照片)另外还可以去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对这位母亲有更深的认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20.学会看病

  下定决心     勇气回来

  心软              谴责

  后悔         担心

《学会看病》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妈妈的爱日常中哪些事让你体会到了妈妈对你的爱?

  小结: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每一个孩子无不享受着母亲给予的幸福和快乐。

  二、引出课题,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位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写的一篇文章《学会看病》(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你们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是啊,她就是毕淑敏。

  让我们一起走近毕淑敏,品味另一种不同寻常的母爱,好吗?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请你简单的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4、同桌对读妈妈说服儿子自己去看病的对话。谈谈儿子的感受。

  5、小结: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感悟,体会母爱

  1、“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这位母亲是怎样逼问的?和同桌之间配合着读一读。哪一组愿意给我们表演一下。(勇气可加,但你觉得残忍吗?)有更残忍的。多么残忍的逼问啊,可这并不是真正的狠心,因为这位母亲知道:(引读: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2、其实,她一点儿也不放心儿子独自一人去医院。当儿子摇摇晃晃地走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了。

  3、体会21-23自然段。在这几段里,母亲的心情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后悔 ——忐忑不安——深深地谴责)(板书)她后悔什么?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他,还给他雪上加霜。课文中雪上加霜具体只什么?你能用他说句话吗?母亲还后悔什么?(我就是……先有个印象)然后再让孩子凭着印象中的路线和看病的过程去做。这就叫(按图索骥)这样一来,孩子就不太会出错。更何况来日方长。但我却没有这么做,真后悔啊!谁能用后悔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注意把重点词语读好。(读得不错)可是,我越后悔,时间过得越慢,像(    )。沙漏是(教师解释),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她在担心什么?特别是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还没有回来,她又会想些什么?是啊,担心得心都疼痛地收缩成了一团。最后还深深谴责自己……在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小结:出示最后一段。自由读这一段,想:这里的路线图,仅仅是指看病时的路线图吗?它还有可能会是?

  总结:所以,母爱是多种形式的,关心、慈祥、温柔是爱,冷漠、狠心也是母爱的体现,甚至是更可贵的一种爱。老师最初概括的主要内容的确错了,得改成:

  五、拓展、延伸

  1、如果现在你是这位母亲的孩子,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写下来。交流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体会到了做母亲的不容易,体会到了母亲对你们的爱。

  2、作者毕淑敏在写完这篇文章后,还专门写了《生命也是生活》,谈了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心理历程。同学们有时间不妨去读一读。

《学会看病》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法,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遇到注音的字多读几遍。

  2、开火车检查注音的生词。

  3、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想一想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

  三、研读探究,体会母爱

  1、全班讨论:

  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母亲怎样的感情,读一读这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其主要为:

  ⑴ 鼓起勇气,劝说儿子独自看病,有意让儿子锻炼。

  ⑵ 有些后悔。

  ⑶ 看着儿子学会看病,勇气再起。

  2、小组合作,互相读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或自然段。

  3、全班赛读:

  小组代表将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互相比一比,评一评。

  四、角色朗读,感受母爱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倾诉体会,升华情感

  1、说说读后的体会:

  读了课文,请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

  ⑴ 文中的母亲

  ⑵ 文中的儿子

  ⑶ 自己的父母

  ⑷ 自己的同学或小伙伴等。

  2、写一写:

  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体会,用最简洁的话写下来。

《学会看病》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熟悉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 师:同学们,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我想以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大家可以轻轻跟我吟诵:《妈妈的爱》

  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 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打在妈妈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着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她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三八妇女节那天/ 我给妈妈献上一束鲜花/ 妈妈把我抱在怀里/ 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 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 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

  2、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3、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学会看病》。出示课题: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2、反馈,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儿子生病了,他母亲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最后孩子学会了看病。)

  (2)、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师:你们班的同学都很会读书。那具体从哪里可看出这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三、感悟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交流:

  你找到了什么句子,母亲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一)第21小节的句子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生:母亲当时很后悔。

  (1)师:是的,这里第一句话已经清晰地说明母亲开始后悔。

  (2)母亲后悔什么?

  (3)句子中有个词 雪上加霜   跟读2遍   你理解吗?

  对文中的儿子来说,雪指什么?我们一起读读第1自然段;

  霜课文里指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当时母亲是怎么逼儿子独自上医院的,出示对话: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师生分读(我当母亲,大家当孩子)

  读好后,师:你觉得我刚才逼问残忍吗?

  师:……省略号,当时儿子在想什么?

  师:对于此时生病的儿子来说,妈妈的这种举动就是——雪上加霜。

  (4)一想到这里,作为母亲的我真是后悔莫及,谁能读出我的后悔?指读

  (5)是的,这时母亲好后悔,多想第一次领着孩子一起去。领着他一块去,有什么好处?

  对,照着第一次的样子去做,文中有个词叫 按图索骥 再读一次

  (6)母亲有没有给儿子按图索骥的机会?是没有,此时的母亲怎能不后悔呢?一起读句子。

  (7)师小结:看,这里不但写出了我后悔,而且把后悔什么写具体了,把母亲的心理活动写得更加细腻,紧紧吸引住了我们,这可比我们平时写非常后悔,后悔极了强多了。让我们再来深深地体会母亲的悔意吧。齐读。

  师:还找到了描写母亲心理的什么句子?

  (二)第22小节的句子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

  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1)母亲当时的心情怎样? (忐忑不安)

  (2)忐忑不安 这个词很有意思,先读准它。从字形上来猜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心在一上一下,很紧张,很不安)

  (3)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宁的,就是——忐忑不安。

  我们中国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那谁能读出母亲的忐忑不安,谁来试试?

  (4)感受到了你的忐忑不安,还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

  坠   感受到 忐忑不安     坠 速度快  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

  前面的沙漏,知道是什么吗?

  (沙漏是计算时间的一个东西,放些细沙,它的流速非常慢,说时间是艰涩地流动)

  师: 看,这里是多么矛盾,多么紧张。作者在这里用了像沙漏这样的比喻把当时的忐忑不安写得更加生动了。

  师:句子中还有一处写到时间——2个小时过去了。这2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过得挺快。但对于母亲来说呢?(漫长)

  师:时间过得很慢,母亲就越忐忑不安,母亲越忐忑不安,时间越(过得慢)。这2小时母亲是多么难熬,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想象一下,在这2小时里,母亲可能做什么呢?

  (踱来踱去,不断张望,坐立不安 ……)

  师:是呀,母亲还肯定是神情严肃,眉头紧锁,她如此忐忑不安,不知道干什么好。

  师:那是她担心孩子呀,已经到了什么程度?(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疼痛是什么样的感觉?(很痛,很难受)

  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担心儿子到了心痛的感觉。

  这儿还用了个递进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让我们读出母亲不安心痛的感觉。

  师:母亲非常忐忑不安,心痛,但是之前就是母亲让孩子独自去医院的,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心软过吗?

  (三)哪一节的句子写到也曾心软过,读,第20节前3句。

  师: 事实上,母亲就是心软过,后悔过,担心过,但还是没有被心软战胜,让孩子独自去看病了,这样的母亲是爱孩子的吗?

  (四)读最后2段。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不断地磨练自己,要自强自立,独立)

  师:这里的磨练自己指谁?( 我,母亲)

  那母亲为什么说也在磨练自己呢?

  (她在鼓励儿子独自看病的过程中,如果她心软了,那么她的儿子那次就学不到独立看病的本领,所以自己也经历着心理的磨练。)

  四 总结,课外阅读

  师:是的,这文中所有的语言和心理的句子都蕴含着母亲不一般的爱。同学们,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不仅仅,而且学会独立生活)因为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师: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这位母亲就是文中的作者——毕淑敏。师:课外老师推荐她写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对这位母亲有更深的认识。

《学会看病》教案 篇10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读” 、“说”、“议”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4、通过课文理解母亲深沉的爱。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感受、理解、回报这份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前准备:预习。上课前听《懂你》这首歌。

  一、导入

  (课前多媒体播放《懂你》)

  1、  同学们,刚才听的那首歌是什么?(懂你)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呢?(母亲)是啊!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几篇关于父爱母爱的文章,老师很受感动。现在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此时的感受。

  2、(会背的和老师一起背)多媒体出示:

  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 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打在妈妈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着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她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三八妇女节那天/ 我给妈妈献上一束鲜花/ 妈妈把我抱在怀里/ 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 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 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

  师: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生:拥有妈妈的爱真是太幸福了。

  生:妈妈太关心我们、太爱我们了。

  生:我也被妈妈的爱深深地感动了。

  师:(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老师:昨天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快速默读课文,看有没有不懂得新词,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生默读课文后,共同解决生字新词)

  2、谁愿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这篇课文主要写得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说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位母亲为了锻炼儿子的生活能力,在儿子感冒发烧的时候,逼儿子自己去医院看病。表现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三、深入理解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提出来。

  (生自由提问,其他问题互相解决。师筛选出三个问题:a、母亲为什么要逼着儿子去医院?b、你觉得妈妈这么做有必要吗?c、在儿子去医院时,妈妈的心情怎么样?)

  2、在小组内讨论以上三个问题,要求: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多媒体出示以上三个问题)

  3、汇报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

  第一个问题: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同时理解口授线路图的含义。

  第二个问题:课文开头的母子对话。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其他同学说说从母子对话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这个孩子已经对父母十分依赖,此时对他进行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简单渗透给学生,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这个影子呢?)

  第三个问题:母亲的心理变化,重点理解下面词语,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板书)】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板书】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以上句子感情朗读)

  四、感悟升华

  1、师:是啊,现在你们是株株幼苗,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不再有这份呵护。到那时,要想经受住生活的风吹雨打,现在就要经受锻炼。相信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后一定会有很多话想说。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此时的感受。可以是相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可以是学问后的感悟,可以是你和文中小朋友类似的经历……

  2、生自由写感悟。

  3、交流。

  4、教师寄语:(多媒体展示)这篇课文有一次向我们诠释了母爱的伟大,母爱的光辉折射出炫目的光芒。父母的爱不需要有任何华丽的语言表达,任何华丽的语言也无法诠释这份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自己的成长,成功,让他们放心。咱班同学行吗?(生大声回答:行!!!)

  五、作业超市(多媒体出示)

  1、生活中,有很多事我们是靠父母的帮助才完成的。今天回去,尝试独立做一件这样的事。

  2、搜集有关母爱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2、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生词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二、预习课文,合作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2、和同桌交流,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出示词语,检查生字词的读音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小组交流: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小组交流:

  ⑴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3、班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4、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5、全班讨论:

  ⑴ 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6、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7、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从母亲的感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感受文中所体现的母爱)

  四、拓展延伸

  1、读有关母爱的名言,感受母爱。(见资料袋) 

  2、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作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学会看病》教案 篇12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文简说: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让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一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学会看病》教案 篇13

  【浙江省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陈 鸯】

  〖以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思想的拓展〗

  深刻性使学生对这一主题思想有了更为透彻深刻的理解。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 “糟糕透了”》和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两篇略读课文更是将母爱的不同境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样的慈母心肠,那种的冷漠之爱,无不是母亲内心情感的深刻表露。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如何引领学生对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体会爱的深沉与丰厚,尤为重要。

  《学会看病》我则采用重点突破法:

  在略读课文中,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并不排斥精读。寻找适当的突破口,在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

  《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我们可以直接去抓母亲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组织教学。

  如“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她到底是不是最狠心的母亲?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寻找母亲的几处心理活动,感受母亲的犹豫、担心、焦急。

  从而体会母亲到底给予我的是什么?是她那深深的爱。

  进而深度追问“路线图”所代表的含义。学生明白虽然孩子生病了,母亲独自让他上医院看病有点狠心,但牵挂的心流露的却是深深的爱,都是为了培养其自理能力,为他的将来着想。

  【浙江省宁波市老庙小学 陈佳美】

  〖“读”之“心”体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片段a:

  以“读”悟文,在三节课中以海小贺敏老师的《学会看病》最为精道!在交流课文较为难懂的几个词语时,老师巧妙地在最后安排了“拖沓”、“打蔫儿”,并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这位母亲让发烧的儿子独自前往医院看病的事。这时,老师说──

  “在母亲作出决定前,她和儿子有一段对话,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提出指示后,教师巧妙地给自己定位──讲述者,以驾御内容和课堂。母亲和儿子的角色已定,本可开始朗读,老师潜心铺垫一句──

  “其他同学请认真听,我们读的时候还需要你们帮忙!”

  角色朗读开始了,老师时而变化引语,时而加入提问,时而重温字词。在读到“儿子沙哑着嗓子说”时,教师插入引语“听了这话,我”(学生接着读)

  “我的心立刻变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谁说?”师问道。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受到伤害啊!”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儿子单独面对疾病啊!”

  “作为母亲,是多么不愿意儿子像秋天打蔫儿的茄子啊!”

  学生的回答已入佳境!

  师接:“是呀,所以妈妈的心立刻软了!齐读──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此时,从学生的朗读中我们已分明嗅出学生已体会到母亲细腻的内心世界。然而老师并不罢休,接着提问──

  “我发现,这么短短的句子中用到三个‘孩子’,罗嗦吗?”

  生:“不,我觉得三个‘孩子’反而刻画出了妈妈的不舍得!”

  生:“我从这三个‘孩子’深深体会到了妈妈对儿子的爱!”

  师:说的有理,再读句子!

  三次读句子,每次的感情都不同,犹如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欣赏到的风景就越多,经历艰辛而得到体会就更加深刻!

  片段b:

  教师巧妙地将课文铺垫部分以读带过,轻松而深刻,为下文高潮的迭起埋下伏笔!

  生读完句子,教师提纲挈领──下面文章用三个自然段写了儿子走后,妈妈内心的细腻感受,读接下来三个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深刻?

  生读完后开始交流──

  生:我对‘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有感受。

  师:哦?

  生:“雪上加霜”字面上的意思是,雪已经够冷了,还在上面加上霜,那就更冷了。这里是说儿子已经生病发烧了,而妈妈不但不陪他看医生,却让生病的儿子自己去,就是雪上加霜!

  一语中的!

  师:恩,明白了这个词语,再读句子。

  生读完,教师又用插入引语的方式让学生读悟以下两个句子,并且通过对本段句子的理解返回上句,通过个别读,齐读的方式再悟母亲的懊悔。

  这样一个个高潮迭起的精彩片段构成了完美的课堂,学生在读中、在老师循循善诱的提问中走进课文,走进妈妈的内心世界,带着同样细腻而专注的心品尝母爱的味道,感知人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刚强的母性光辉!

《学会看病》教案 篇14

  师: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我想以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

  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 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打在妈妈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着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她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三八妇女节那天/ 我给妈妈献上一束鲜花/ 妈妈把我抱在怀里/ 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 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 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

  师: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生:拥有妈妈的爱真是太幸福了。

  生:妈妈太关心我们、太爱我们了。

  生:我也被妈妈的爱深深地感动了。

  师: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学会看病》教案 篇15

  一、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二、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1、我就是想锻练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映象。(  )(  )

  2、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记,但来日方长,又何毕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  )

  3、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诲,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狼心的母亲。(  )(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

  2、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

  3、说话没完没了。(      )

  4、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

  5、一点不怀疑。(      )

  6、总算比没有强。(      )

  四、积累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学会看病》教案 篇16

  一、导入。自我介绍:姓叶,来自汕尾……9:25

  我听说五年2班的同学很聪明,脑筋动得很快,我们就直接进入第6单元的学习。有没有自信心上好它?

  齐读课题。

  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有个好方法,课文之前有个课文导读。自由读读,想一下这篇课文要求我们学会什么?

  指名说:师:这是第一个要求。一下子把我们要学习的任务明确了。

  【单刀直入,简洁明快,清楚明了,不拖泥带水,时效性强。】

  二、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对照课后的生字,把它画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

  【非常有必要,给时间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9:31我想,同学们在刚才的读书中,收获一定很大。

  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是否能读准?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次。读错了就评价。指名读。有没有谁对刚才同学的读有什么要提醒的。

  把词语放在句子中看谁能流利地读出来。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

  从题目“学会看病“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提出疑问。

  生:从题目我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会看病的?

  生“谁要去学会看病?为什么要学会看病?

  师:提出了2个本质性问题。你说一下,谁学会看病?

  谁能不能补充,把这个事情说具体一点?还有谁呢?

  把这两个任务连起来说一下:母亲教儿子学会看病。

  能不能再说具体一点呢?生:母亲教儿子学会看病,过了两个小时儿子没回来(用概括的句子来说)从开头开始说吧(用一句话来说)——结果学会了看病。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会看病”这个问题先不回答,相信,学完课文后,我们都会回答。

  【这个环节有点绕,不太清晰教者的意图。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难度也很大。】

  三、整体把握。9:41

  1、回顾学法。学习这篇课文还有一个方法。我们在学习《钓鱼的启示》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关键词语来体会,说一下母亲的感情变化。

  2、默读课文,做批注,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画出关键词)

  3、同桌交流。

  4、看病前母亲的心情?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坚定)

  5、坚定中还有一点——生答(心软)板书心软

  6、看病时?生答:后悔、自责、忐忑不安

  7、看病后?孩子回来。放心(安心)勇气回升

  8、小结:写出了母亲的心理路程。既后悔又不安更自责,通过这条线索,我们又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到这里,算是第一层,怎样才能读进去呢?

  四:精读课文

  1、课文中的母亲是不是一位“狠心”的母亲?用一个字来说。(软——爱)【节奏也是有点慢】

  2、出示“磨炼”一段。齐读,提问。

  3、母亲为什么要磨炼儿子?出示母亲的资料,做过20年的主治医生。

  4、母亲和儿子的对话。同位角色朗读。指名角色朗读。(两个都是左边的)

  5、从这段对话你看出儿子是个怎样的人?(生:极度依赖)从哪里看出来?

  6、在这次磨炼中,儿子学会什么?(学会独立、学会了看病的过程)

  【是否可以更放手一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发表感想,类似何建芬的读书分享课。教会学生,利用名言警句阐述观点,让学生结合课文、生活经历来论证。提一个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动脑筋,全心投入。收获也许更大。】

  7、写母亲情感的句子,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写下你的体会。

  8、用缓慢的语调再齐读这段。

  9、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每个人表达的方式都不同。

  10、齐读最后一段。能不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会看病?

  1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12、如果你是那位母亲的儿子,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板书:

  儿子坚定心软

  磨炼学会看病依赖既后悔又不安更自责

  母亲勇气回升

  (这里环成一个心形,体现爱的主题)

  随想:

  “观人如照己”。看叶老师的课,好像镜子一样照出了他的优点我的不足,对我重新思考架构这课的教学很有启发。

  叶老师这节课,比较好地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呈现出来。(对我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就很不容易。由于离开课堂太久,想教的内容与实际教的内容距离还是很远,真的需要更多的磨练。)叶老师既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和母亲情感的变化,又能对重点段落进行品味朗读,还能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板书设计也非常精心,浓缩地表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叙述顺序和人文情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框架决定成功,细节决定精彩。”这节课大体框架设计很不错,个别细节有待改进:

  1、每一个教学步骤教学要求要更明确,如角色朗读,从哪里读到哪里,最好要明确。

  2、每一个环节目标都落实之后才进入下一个环节。如学生提出“为什么说也是对自己的磨练?”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思考:到底略读课文该怎么上?感觉我们两节课都像讲读课文。略读课文教学是否应该更放手?设计一个大的任务,明确要求,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准备,大家充分交流讨论,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促进目标的达成。有机会再尝试一下!

《学会看病》教案 篇17

  一、教者务必注重文本的双重价值

  双重价值指的是教材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我们作为教师,不要仅仅停留在原生价值的开发和挖掘上,更要善于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教材的原生价值就是每一个人以读者的身份,掌握文本所传播的信息,感受内容,体会情感。简言之就是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这一层面即可。而教材的教学价值,却是我们作为教者要积极面对的,要在文本细读时善于发现与把握,把目光投向文本语言,引领学生既要感受内容意义,也要带领学生学习语言,揣摩表达。也就是什么字要教,什么词语要理解,哪里要细细品读,哪里要积累,哪里要运用等等问题,就是摆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面前首要的思考与选择。这教学价值的发现,既是教者的教学理念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学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

  纵观林老师这堂课要教的只有两大块内容:1、如何整体把握文意。在把握文意这一块,郑老师分三步推进:先引导学生利用题目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凭借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母亲做了什么事?(引导学生把故事说完整、说具体)第三步,借助关键词具体说说母亲是怎样做的。(既检查了生词,扫除了阅读障碍,进行了词语的积累,又引导孩子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表述。)三步将长文读短,再读胖。实现了文本增值。2、作者如何表达爱。爱是作家永恒的表达主题,但表达爱的方式却有千千万万种,作家毕淑敏则是凭借细致的心理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爱。逼儿子上医院的决心是爱,儿子走后的心疼是爱,等待时的后悔、担心、自责是爱。林老师抓住文本这一写作特点,将这一颗颗爱的珍珠串起来,化成一条线索。然后抓住关键词语重点研读母亲的心理变化,最后一招奇兵——“抓关联词”将母亲内心的矛盾与煎熬展露无疑。 

  二、语文老师务必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

  林老师提出人文的东西是蕴于语言当中。如果脱离了语言,那样的课堂将变成一堂思品课。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要用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去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本课中林老师的语文意识体现在:1、字词的理解上。林老师对“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意思的诠释精确到位并在语境中运用。2、凭借文本语言把握文意上。3、利用关联词有效朗读指导上。

  三、教师务必注重文本的细读

  文本细读这个概念是王崧舟老师提出的。他认为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当我们拿到文本之后,先不要急于备课,而是静下心来沉入到言语中逐字逐句解读,寻找文本中的点。关注关键字词、重复出现的句子、标点符号、各种表现手法、关注关联语、顺序、结构等等。就《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本来说:我们可以抓母亲“到底狠不狠心”这一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也可抓“儿子如何看待母亲的这一行为”这一点进行课堂练笔,还可以抓文中精彩的语言进行朗读训练等等。在有限的课堂里,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呈现,那么就要有所取舍,注重一课一得。像本课中,我们到底要把目光放在“体会母亲的爱”上,还是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表达方式”上呢?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求:“爱”的思想情感,学生都知道,所以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不是难事,我们应该关注的则是作者如何将这份爱化为无痕的、有形的、可见得心理?落脚点就在母亲心理上的变化上。作者通过具体的语言样式、独特的语言现象——多次、反复使用“关联词”,把母亲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具体、形象,可谓是淋漓尽致。这样的点往往隐藏于文本,很难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认真细读文本,将文本里里外外研读透才行!

《学会看病》教案 篇18

  【案例背景】

  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上下册各8篇,到了四年级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了五年级,略读与精读课文形成了1:1的状态。略读课文在五年级课文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多空间,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但,很多教师误将略读课文当成精读教,教师角色仍“居高临下”“不放手”,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语文实践机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缺失了训练的土壤。同时,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现得“意”而忘“言”的现象,忽视语文工具性、实践性,使教学走入过度人文的误区。

  因参加平阳鳌江一小的语文节,故有幸聆听陈先松老师执教的《学会看病》。《学会看病》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毕淑敏。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与自我反思、完善能力,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站可以帮你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详情请加站长qq,qq号码在网页顶图上。)

  【情景描述】莫忘语文实践——在“批注”中阅读

  教学片段描述:

  师:(出示学习提示: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批注。)请同学们打开书,注意红色的关键词,划出——“划”,读一读——“读”,写批注——“写”,明白了没有?自学。

  (学生认真自学,写批注,专心致志)

  师:写完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没写完的继续。

  (学生写批注的时间很长,跨度有十来分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批注的时间)

  师:同学们,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写上批注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4个学生交流,教师评价:你读懂母亲了,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母亲的自责;你很会读书,你读懂了矛盾……)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们有没有人给这段写批注的?(课件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生面面相觑,无人举手,很明显没有人关注到这句话)

  师:没有没关系,你来读读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词让你有话要说,可以写写批注?(生读书)

  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了“忐忑不安”“沙漏”之后,问:还有哪个词,让你想写批注?

  生:坠

  师:读到“坠”,我们会想起关于“坠”的一个词——

  生1:坠落

  生2:坠入

  师:飞机坠落,陨石坠落,孩子们,飞机、陨石都是庞然大物,可是——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会发现什么问题?(生齐读句子)

  生:沙怎么会“坠”呢?

  师:对呀,沙轻飘飘的,怎么能和飞机、陨石庞然大物相提并论呢,是不是错了,别急,自己带着问题再读句子,在“坠”旁边写下批注。

  (学生自己默读,执笔写批注,神色认真)

  生1:因为母亲担心孩子,觉得小小的沙也很沉重。

  生2:“坠”说明了母亲的心情很沉重。

  师:这种坠入心间的感觉就像庞然大物一样疼痛,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学生齐读的情绪与文本表达情感十分一致,读出了沉重、疼痛、担心的感觉)

  师:刚才咱们表达了对这段话,这几个词,这个字的理解,现在拿起笔,自己整理批注,将刚才体会到的写下来,完善一下我们的批注,时间1分钟。

  (学生马上翻书,补充,前后对照,整理,全场无声,只有翻书声,事实上教师给了学生2分钟左右的时间)

  莫忘语文实践——在练笔中提升

  教学片段描述:

  师:(课件出示)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是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爱你的妈妈

  师:这是妈妈内心的独白,(齐读)请你以孩子的语气也来歇一歇,补充省略号的地方。

  (课件出示)

  妈妈:“读着你的话,我不禁想起当时我……其实,我知道……妈妈,我想对您说……”

  -——懂你、爱你的儿子

  (学生认真写作)

  反馈:

  生1:妈妈:“读着你的话,我不禁想起当时我感到了你的雪上加霜,其实,我知道您一点也不残忍,妈妈,我想对您说,您对我来说一点也不冷漠。”

  -——懂你、爱你的儿子

  生2:妈妈:“读着你的话,我不禁想起当时我依赖您给我看病,其实,我知道您的残忍、狠心、冷漠都是出于爱,妈妈,我想对您说,您是我的指南针,我的能力都是您授予我的,我的母亲,我永远爱你。”

  -——懂你、爱你的儿子

  生3:妈妈:“读着你的话,我不禁想起当时我对您的依赖,其实,我知道您的残忍、狠心、冷漠都是为了我。妈妈,我想对您说您的雪上加霜,我都理解,您是深深爱着我的。”

  -——懂你、爱你的儿子

  【简析反思】

  实践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标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设置略读课文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略读课文教学实践中,老师首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

  一、在“批注”中阅读,在“批注”中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结合正是批注式阅读的一大特点。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体验、与众不同的想法,批注给了这些独特体验一个自由存在、发现的空间。它极具活力,学生在充分的自读自悟中,实现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与文本进行生命的碰撞、交流和沟通,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本课教学中,陈老师大胆突破“师教生学”的传统模式,以学习提示为引领,鼓励学生自学、自悟,并通过“批注”第一时间记录自己最真实的阅读初感。这样的教学允许学生在文中的任一处留痕,却没有人在一边横加干涉、指手画脚,真正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里,学生默读、欣赏、揣摩,与文本亲密接触,与作者倾心对话。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给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主阅读、批注时间,跨度十分钟左右。教师将四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实打实地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真正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相信,这种“先学后教”模式如能常此以往,读将因写而深化,写将因读而丰富,既加大了阅读的深度,又扩大了写作的广度。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将有效改善语文教学中学生习惯“等”、“靠”、“被动应付”的现状,对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优良学习品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但要指出的是,捍卫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并不等于教师就放弃了在略读教学中的组织与引导地位,否则,略读教学就将演化成学生“休闲式”的独立阅读,内容杂乱,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浅薄与贫乏,是一种将学生主体绝对化的倾向。而陈老师在这堂课中比较恰当地担当了“引导者”角色,首先,当教师发现学生忽视了文中描写母亲心理的重要语句:“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时,及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这一语段,并且教学设计层层深入,着重抓住“坠”字展开:从利用组词体会“坠”字普遍运用意义到引导学生在“轻”与“重”,“小”与“庞大”中形成认知冲突,有效激活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动力,此时,学生对“坠”的二度批注真真正正的是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这样的批注整理,不仅仅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与丰富,更是引导学生明白:学习并非是平面的,单次的,它是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习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阅读初感,更需对初次感悟不断修正、完善。这样的批注整理,使学习成为动态,使认识有了层次。

  二、在“练笔”中提升,在“练笔”中实践

  “写”的素养是整个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无论精读课还是略读课,阅读文本都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又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凭借,学习课文必须意文兼得!进行课堂练话则是学生学习表达,实现从意化到物化的有效语文实践活动。

  但怎样的练笔更有效?陈老师的设计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课文的最后一段倾诉了母亲满满的爱子情怀,这番冷漠背后的博大母爱在本段得到了清晰的揭示。但,如何让这份母爱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开花,且开得更有“语文味”,确实难煞不少老师。陈老师在简单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路线图”是什么以后,将最后一段以母亲“独白”的形式呈现,妙的是:教师要体现“母爱”却并非在“母亲”身上下重锤,而是大胆转化角色,抓“儿子的独白”为切入点,引导练笔。它让学生在角色的转变中更深一层融入文本,打破固定模式,活化课文内容,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这是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涵咏的过程,更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练笔时,学生必须得回顾课文,再次与文本对话,再次感悟那份冷漠甚至有些残忍的行为后母爱,这份感悟是对批注的再次整理,对认识的进步提升,对情感的厚积薄发。在文本创设的情感场中受到感染的孩子们,带着文本的温度,喷薄情感,在“写”中抒情,在“写”中深层感悟文本最后一段的母爱深情!

  有效的阅读教学就应该呈现这种披文入境的态势,把“写”练在理解的深入处,练在情感的共鸣处,练在主题的升华处,以“读”带“写”,以“写”推“读”,教师不问一句,不着一语,学生却能沉浸在情感的波澜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飞翔在想像的王国里,自读自悟自写,将“人文”融入“语文”之中,把“工具”练在“人文”之中。学生在生命思索中,语文实践里,“读”向深入,“读”向高潮!

  “语文”该在“实践”中成长!不管“实践”的形式有千种万种,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即是学生绝好的语文能力成长机会!

《学会看病》教案 篇19

  《学会看病》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当过多年医生的母亲不但不给儿子找药治病,还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看病。母亲用独特的方式,锻炼了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本文,我让学生仔细读课前提示,按要求去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学习,再全班交流,接着我设计了一组辩论,让学生在争辩中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母亲看似“狠心”实则“尽责”的爱。

  本课的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角色转换,入情入境。

  在让学生解第一段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正在生病,可是你的妈妈让你一个去医院看病,你心里会怎么想?”有的说:“妈妈,你真狠心,我生病了还让我一个人去医院!”有的说:“妈妈一定是不爱我了,我生病了都不管我。”等等,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能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小组活动,体现自主性。

  小组活动时,我出示学习目标:以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学生学习时,教师巡视、倾听,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

  任务布置后,小组学习情绪高涨,学生们以本组学生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的小组学生快速默读,有的小组一人一自然段,分工合作学习,有的小组根据文中对话多的特点分角色朗读……,有的小组边读边想,边读边议,有的边读边作记号,方法各异。

  2、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文中母亲说:“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我问:“你认为文中的母亲狠心吗?”对此,学生持两种不同的观点:狠心和不狠心。我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在教室分块坐好,然后展开辩论。在辩论中,两种不同的观点发生激烈的碰撞,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这无疑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双方统一了观点,母亲看似狠心的表现实则是一种爱,一种尽责的爱。

  三、拓展延伸,将文本与生活接轨,让学生所学落到实处。

  学生理解了文中的内容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爱自己的。然后要求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赞美自己的母亲,最后让学生说说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的爱。这样的设计,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更深地理解了母亲的爱,明确了今后应如何回报母亲的爱。可以说,这个设计既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教会学生感恩,即要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学会看病》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