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机智”源于“积淀”──《假如没有灰尘》教学案例

“机智”源于“积淀”──《假如没有灰尘》教学案例

甜味剂 点赞 分享
“机智”源于“积淀”──《假如没有灰尘》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

“机智”源于“积淀”──《假如没有灰尘》教学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课堂,是为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时空。课堂上,当学生的思维一旦被真正调动起来,他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具有足够的教学智慧,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成”中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即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火花,点燃精彩的课堂。
二、案例的描述
  那天,在没有安排预习的前提下,我直接出示了“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这一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了。
  有的说:“那有多好,可不用天天打扫卫生了。”
  有的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灰尘让我们厌恶,没有灰尘,不是太好不过吗?”
  有的说:“灰尘还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没有灰尘,人们的健康或许可以得到一些保证。” ……
  同学们各谈各的,但观点都是一致的──灰尘有百害而无一利。没有灰尘,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我马上反问:“难道灰尘没有一点益处?”学生被我这一问,顿时来了兴趣,我马上抓住这一时机,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文中寻找答案。
  一会儿,学生马上从书中圈划出了灰尘的作用。
  “原来,灰尘可以削弱太阳光,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我们无法睁开眼睛。”
  “灰尘还能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假如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灰尘还有吸湿功能。”
  “如果没有灰尘,就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大自然会是多么单调啊!”这时,我突然发现平时很羞于发言的小玲也举起了手,为了对她的难得的勇气表示鼓励,我马上请她来发表意见。
  “原来,灰尘是好东西,那以后我们不要擦灰尘了……”
  哈哈哈,顿时,课堂上响起了一阵哄笑,有的学生甚至一边用手指着她,一边发出“仄仄”的声音,连一旁听课的老师也禁不住偷偷地笑了起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尴尬,我没有硬牵着学生回到原有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心慌意乱,更没有对这个学生的回答嗤之以鼻,批评训斥,取而代之的是巧妙引导,并进一步启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很丰满,很生动。
  “同学们,你们刚才不是说了好多灰尘的作用嘛,那小玲说灰尘是个好东西也未尝不可。”我故意对小玲的发言加以肯定。
  “那灰尘有很多弊端,怎能就判定灰尘是好东西呢?”一位学生显然很不服气。
  “灰尘有利处,也有弊端。”还有一位学生补充。
  “事物既有利处,又有弊端,这叫什么?”我看时机成熟,马上抛出这个问题。
  学生沉思了片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为学生的悟性感到高兴。
  这时,小玲又信心实足地举起了手,“老师,我该这么说,其实被我们深恶痛绝的灰尘也有它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我们要正确认识,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向小玲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也深深被小玲再次举手的勇气而折服,孩子脸上的笑容更为灿烂了,整个课堂中也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随感
  上课前,我精心准备了教学方案,并没有想到七年级的学生还会作出“原来灰尘是好东西,我们以后就不要再擦灰尘了……”这样的总结。课后,我在想,倘若当初这个学生说出这句令满堂学生与老师哄笑的话后,我马上给予训斥并及时纠正,倘若当孩子有了生成活动以后,我没能注意倾听,没能筛选和提升来自学生的信息,并作为新生成的教学资源,也许,学生只能一知半解地去领悟所谓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而且,对于刚才发言的那位学生,经过别人的取笑,她不可能再兴趣盎然地继续学习,不可能再继续畅所欲言,这对她今后的语文学习都会形成一种障碍,甚至会蒙上一层阴影。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机智”源于“积淀”──《假如没有灰尘》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