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墨梅》教案示例

《墨梅》教案示例

颜值担当 点赞 分享
《墨梅》教案示例

微信扫码分享

《墨梅》教案示例(精选17篇)

《墨梅》教案示例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 是谁写的 诗的内容是什么 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 墨梅有什么特点 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 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 (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墨梅》教案示例 篇2

  《墨梅》教学设计一

  作者:上虞市实验小学  汤金华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8

  《墨梅》教学设计

  设计者:上虞市实验小学汤金华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2.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梅花历来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一二年级时,我们读王安石的《梅花》(齐读)五年级时我们读《雪梅》(齐背)这节课,我们读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说到王冕,他还是我们家乡人呢?(学生补充注释处的内容)

  你对这个诗题“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古诗。

  1.齐读,读准确。

  2.指读,读准确。

  3.再读,读出节奏来。

  4.读出平仄变化来。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解释古诗。

  1.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

  2.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读着这首诗,想着画中的梅花,你看到这株梅花了吗?喜欢这株梅花吗?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诗:

  “朵朵花开淡墨痕”

  花开时那花儿的颜色(不浓艳),就像(用含着许多水的墨汁点染上去)一样。既没有(桃花那样娇艳),也没有(杏花那样如霞般粉红)。[可让学生填写。]

  朗读表现花开色淡如墨痕的样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处,闻到那香气了吗?(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可这样设置对话: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读,表现梅花的香气到处都是的情景。

  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气”,联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栀子花的香,比较体会其中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

  朗读表现梅香清雅的特点。

  小结:这梅,色淡、气清。

  “不要人夸好颜色”

  知道句中的“颜色”指梅花的色彩。

  体会梅花品格的高贵、高洁,不在意别人的夸耀,更不需要别人的奉承。

  5.朗读,读出梅花的特点,读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

  6.背诵古诗。

  四、深入体会诗意。

  1.王冕为何如此喜欢梅花呢?为何种梅三千株,还自称为“梅花屋主”?读了这首诗,你知道原因了吗?

  2.交流,知道王冕喜欢的是梅的高洁、清雅,不计名利的品格。

  3.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详见附件)

  4.读着这些王冕的生平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学们,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不是的,他更是为了通过这首诗来表述自己的胸怀,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洁、表露了自己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赏的性格。)

  7.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

  8.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五、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墨梅》教案示例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领悟本课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3、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伊始,趣亦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五颜六色的花吗?那你们能用恰当的词语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花吗?

  生:用恰当的词语介绍自己喜欢的花。

  师:那你们喜欢梅花吗?能说明理由吗?

  生:说明喜欢梅花的原因。

  师:同学们喜欢梅花的原因都不同,你们知道吗?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喜欢梅花,还记得王安石的那首《梅花》吗?一齐背一遍吧!

  生:齐背《梅花》

  二、初读感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梅花的诗,它的题目是《墨梅》。(板书)同学们看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解诗题。(黑色的梅花)

  师:我们知道世间有红色的、白色的梅花,怎么还有黑色的梅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解开这个谜团吗?那我们就把书翻到第九页,看注释① 。

  生:看书明诗题之意。

  师:水墨画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你们想知道吗?把书打到40页仔细观察,画上的墨梅有什么特点?

  师: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我们以前也学过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那是苏轼为惠崇画的一幅来画题的诗,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题画诗是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关于王冕,同学们能交流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吗?

  生:交流王冕资料。

  师:简单介绍王冕情况。

  师:王冕是怎样为自己的画题诗的。他要表达什么样的心志呢?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先划好七言诗的节奏2、2、3)

  生:自由读诗。

  师:反馈读诗情况,纠正字音,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诗意。

  生:小给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师:反馈学习情况点拨指导,相机介绍:文房四宝、国画的种类和技法。

  生: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师:墨梅具有“花开淡墨痕”的特点,作者也希望像墨梅一样做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我们以前学过这样的文章叫借物喻人,例如上学期我们学的《白杨》借白杨的什么特点?赞美谁的什么精神?今天我们学的《墨梅》诗就是借助墨梅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样的诗叫咏物言志诗,这一组三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

  三、感悟诗情。(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高尚品格)

  师:你们欣赏王冕的做人态度吗?佩服他吗?那就试着读出你的敬佩之情吧!

  生:自由练读,组内赛读。

  师:想把这么好的古诗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吗?那就把它背下来吧!

  四、总结升华。

  一朵朵梅花在诗人的笔下凝成的是一个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我们喜欢梅花,就要学习梅花,像墨梅一们只留清气满乾坤!

  板书:

  梅  花开淡墨痕

  墨梅               咏物言志 

  人  清气满乾坤

《墨梅》教案示例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2.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重 点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难 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梅花历来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一二年级时,我们读王安石的《梅花》(齐读)五年级时我们读《雪梅》(齐背)这节课,我们读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说到王冕,他还是我们家乡人呢?(学生补充注释处的内容)

  你对这个诗题“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古诗。

  1.齐读,读准确。

  2.指读,读准确。

  3.再读,读出节奏来。

  4.读出平仄变化来。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解释古诗。

  1.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

  2.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读着这首诗,想着画中的梅花,你看到这株梅花了吗?喜欢这株梅花吗?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诗:

  “朵朵花开淡墨痕”

  花开时那花儿的颜色(不浓艳),就像(用含着许多水的墨汁点染上去)一样。既没有(桃花那样娇艳),也没有(杏花那样如霞般粉红)。[可让学生填写。]

  朗读表现花开色淡如墨痕的样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处,闻到那香气了吗?(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可这样设置对话: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读,表现梅花的香气到处都是的情景。

  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气”,联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栀子花的香,比较体会其中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

  朗读表现梅香清雅的特点。

  小结:这梅,色淡、气清。

  “不要人夸好颜色”

  知道句中的“颜色”指梅花的色彩。

  体会梅花品格的高贵、高洁,不在意别人的夸耀,更不需要别人的奉承。

  5.朗读,读出梅花的特点,读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

  6.背诵古诗。

  四、深入体会诗意。

  1.王冕为何如此喜欢梅花呢?为何种梅三千株,还自称为“梅花屋主”?读了这首诗,你知道原因了吗?

  2.交流,知道王冕喜欢的是梅的高洁、清雅,不计名利的品格。

  3.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详见附件)

  4.读着这些王冕的生平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学们,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不是的,他更是为了通过这首诗来表述自己的胸怀,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洁、表露了自己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赏的性格。)

  7.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

  8.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五、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墨梅》教案示例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会读诗

  1、 (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3、理解“墨梅”:(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画成的梅。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梅魂

  1、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你能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句吗?

  板书:墨痕——淡 (清雅素淡) 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1)拓展写“色”的诗:苏轼诗《红梅》: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随春天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地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美不美?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后人对王冕的评价,你能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吗?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读到这里,现在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流、留比较:后者留存、留下,前者流动、流溢)王冕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现代的的诗作有毛泽东的,陈毅的,还有有关梅花的歌曲

  五、作业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墨梅》教案示例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3、朗读全诗。

  四、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五、回顾反思:

  “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墨梅》教案示例 篇7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配乐)

  师引读:

  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

  课件出示:王冕资料。指生读

  师: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办一期以“岁寒三友”为主题的小报。

  七、板书设计: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墨梅》教案示例 篇8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教案示例 篇9

  1、《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忆梅》【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白梅》【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6、《梅》【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7、《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宋】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8、《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梅花绝句》【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0、《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11、《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12、《新栽梅》【唐】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13、《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宋】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14、《次韵中玉早梅》【宋】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15、《梅花绝句》【宋】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16《红梅》【宋】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17、《岭上红梅》【宋】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18、《探梅》【宋】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19、《早梅》【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0、《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唐】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21、《江梅》【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22、《杂咏》【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23、《梅花》【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24、《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5、《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墨梅》教案示例 篇10

  前不久,我在常州电视台某新闻栏目看到,有学生反应,苏教版新版第九册第三课《古诗两首》中《墨梅》课文内容与旧版不同,区教研室赵主任作了解答。我颇感兴趣,于是在网上搜索到《墨梅图》图片资料,根据原作,校注如下:     苏教版第九册第三课《古诗两首》,选入明代于谦《石灰吟》与元代王冕《墨梅》两首古诗。2004年第6版及以前各版教材中《墨梅》内容为: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2005年第7版教材中《墨梅》内容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有人质疑,为何四句诗,有三处不同,究竟孰为正宗。其实此事很好解决,只要看一下王冕题有此诗的《墨梅图》就清楚了。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如图:   按图,所题诗句为:吾家洗研池頭樹,箇箇華開澹墨痕。不要人誇好颜色,只流清氣满乾坤。其中“頭、樹、箇、華、開、誇、氣”为繁体字,简化后诗句为: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华开澹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研”——砚”,假借字,《后汉书·班超传》:“安能久事笔研间乎?”“華(华)”——“花”,异体字,《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澹”——“淡”,假借字,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塞城朝烟澹”。这样看来,为了方便小学生阅读,或便于在民间流传。也可将“研、华、澹”三字改为“砚、花、淡”,并不会改变古诗的原意。也许2005年苏教版的课文,正是这样改出来的吧。这里比较有争议的还有两处,一是“好颜色”与“颜色好”,一是“流”与“留”。我们先说字。“流”与“留”并非假借字,意思完全不同,不可通假。留,尚存也,亡而未尽之意。《石灰吟》中“要留清白在人间”之“留”字,承上句“粉身碎骨”而言。《墨梅图》上,其花灼灼,并未零落成泥,故下句不可用“留”字。流,溢也,气盈而动谓之流。故云“流清气”以“满乾坤”。此一“流”字,墨香与花气共扑面,意境全出。“好颜色”与“颜色好”,在意思上没有多大差别,只是语法构成不同,并不影响诗意。如果一定要在意思加以甄别,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这里来谈一谈诗律。 原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好像是出律了,因为这句的格律本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必须平声,而“好颜色”是“仄平仄”,看起来不合律。如果改成“颜色好”,就正好是“平仄仄”,不但读起来气息通畅,而且诗意并无多大变化,所以有些版本在流传时就改成了“不要人夸颜色好”。那么是不是王冕的诗真的出律了呢?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是不太可能犯这种底级错误的。王冕的原句并未出律,而是用了“拗救”。此句第五字用了仄声字,称为“拗”,第六字就必须用平声字来救,否则就“犯孤平”了。所以“好颜色”并未出律。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句,也属这种情况。

《墨梅》教案示例 篇11

  张庆主编关于《墨梅》一诗改动的答复

  cjfcy51256:

  您发的帖子已拜读。关于新版五年级教科书《墨梅》一诗的文字改动,现作说明如下:

  《墨梅》一诗,是一首题画诗。在其流传的过程中,由于经过多次抄写、翻刻,几个版本文字上出现了差异,即所谓“版本异文”。作为教材应选哪个版本呢?不用说应该选最权威的。

  值得庆幸的是,王冕《墨梅图》的真迹仍然存世。(见附图)图上的题画诗是王冕自己的笔迹,应认为是最权威的版本,所以我们的教材据此作了修改。

  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看法:作为梅花的量词应当是“朵”,怎么可以用“个”呢?

  “个”,古代写作“箇”。《说文》:“箇,竹枚也,从竹,固声。”竹枚是古人用于计算的工具,是许多长条形的竹片儿。后引申为物量词。最初只是用于计算竹子的单位,唐代以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两箇黄鹂鸣翠柳”,是用于计算鸟类。在这首诗中,则是用于计算花朵。那时的语言习惯就是如此,是不可以以今律古的。

  改成“只流清气满乾坤”,是不是就“不可思议”了呢?不然。这儿的“流”是流溢的意思,是说梅花可贵的清气流溢人间。我们今天不是还常常说“百花竟艳,芳香流溢”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  张 庆

  为什么不用“粉身碎骨”?

  ●张庆

  我教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古诗二首.石灰吟》中的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总觉得很别扭。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通常都是说“粉身碎骨”,很少有说“粉骨碎身”的。学生背这首诗,也每每背成“粉身碎骨全不怕”。为什么诗人不用“粉身碎骨”这一通常的说法呢?

  周小琳

  2004年4月1日

  为什么诗人不用“粉身碎骨”这一通常的说法呢?这涉及到古诗的平仄问题。

  《石灰吟》是一首平起式的七绝。平起式七绝各句的平仄是这样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中一、三两字是可仄可平的),采用“粉骨碎身”是符合该句平仄要求的。若用“粉身碎骨”(仄平仄仄),则既违背了本联(一、二句为一联,三、四句为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要求,又违背了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要求。

  至于说到“通常的说法”,这也要历史地去看。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以现代的语言为标准来审视、评判古代的语言现象,就有可能犯“以今律古”的错误。

  就拿“粉骨碎骨”来说,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这么说了,所以我们感到别扭。可是,在古代则未必不是“通常的说法”。

  如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龄母碎身,誓不相舍。”这证明早在唐代就有这样的说法了。

  如果说这个例子偏早,那末成书于明代的诸多小说当与诗人于谦所处的时代比较接近,其中不乏这样的说法。如《水浒传》第八回:“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初刻拍案惊奇》20卷:“相公夫人正在重生父母,虽龄母蟹皋,无可报答。”此类例证,不胜枚举。

  就是到了有清一代,这样的说法仍是屡见不鲜。如洪昇的《长生殿》:“俺不免乘此,到那厮跟前,痛骂一场,出了这口愤气。便粉骨碎身,也说不得了。”

  由此可见,诗人用“粉骨碎身”,不单是为了协调诗句的平仄,在当时也确有这样的说法——而且跟“粉身碎骨”一样,也是比较通常的说法。

  (张庆,著名特级教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

《墨梅》教案示例 篇12

  教材分析

  与

  教学意图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一首古诗。本课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自然科学知识,来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授课教师

  乌金山镇 流村学校 韩宝莉

  课 题

  墨梅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领悟本课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重 难 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内 容 一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五颜六色的花吗?那你们能用恰当的词语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花吗?

  你们知道吗?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梅花,元代大诗人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位。简介作者,快速浏览,,你看出他很喜欢梅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有关梅花的诗,题目是《墨梅》。

  用恰当的词语介绍自己喜欢的花。 

  看书明诗题之意。

  内 容 二

  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学 过

  程 设 计

  民主导学

  1、水墨画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你们想知道吗?他要表达什么样的心志呢?

  2、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

  3、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4、读着诗句,想着画中的梅花,你看到这株梅花了吗?

  5、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诗: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6、想象你此刻身在何处,闻到那香气了吗?

  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气”联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栀子花的香,比较体会其中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

  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

  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反馈读诗情况,纠正字音,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诗意。

  小给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朗读表现梅花到香气到处都是的情景。

  让学生充分发挥生活经验,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刻苦学习的品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一小节,边读边观看课文图片。脑海想象画面。

  指名朗读,学生自评,男同学女同学比赛读。

  内 容 二

  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学 过 程 设 计

  7、感悟诗情。(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高尚品格)

  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

  师:你们欣赏王冕的做人态度吗?佩服他吗?那就着读出你的敬佩之情吧!

  师:想把这么好的古诗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吗?那就把它背下来吧!

  自由练读,组内赛读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想象画面。

  朗读,读出梅花的特点,读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

  朗读表现梅香清雅的特点

  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学生配乐感情朗读,边读边配动作。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设计 内 容 三 

  检测导结

  1、交流你喜欢梅花吗?为什么?

  2、读一读,背一背有关梅花的诗,课后收集更多有关梅花的诗。

  学生交流

  自由练读,组内赛读

  渗透教育 总结全文。 

  板 书 设 计 

  梅 花开淡墨痕

  墨梅  托物言志

  人 清气满乾坤

《墨梅》教案示例 篇1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解题

  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讨论

  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

  五、师点评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思考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教案示例 篇14

  作者:樊铮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6

  又教《墨梅》

  樊铮

  又教《墨梅》,发现诗中有不少地方和原来的不同了,如原来的“我家洗砚池边树”成了现在的“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改为了“个个花开淡墨痕”,“只留清气满乾坤”中的“留”成了“流”,为此,语文老师们还议论纷纷,心想是否是编辑的疏忽所致。且不说前两处的改动是由于今古的说法不同而已,而对于诗句中墨梅的清气“留”在天地间变更为“流”在天地间颇有争议。后读了课本的主编张庆的解释才知道:这里的“流”可以理解为“流溢”,是指梅花可贵的清气流溢在人间。

  这个备课时的争议让我想起了以前教学这首诗时,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个争议——一位学生认为诗中写的梅花不是画中的梅花,而是生长在诗人院中洗砚池的梅花实物。他发表了自认为很充分的理由:从诗中所说“只留清气满乾坤”看出梅花把自己的清香留在了天地间。而且还说到了因为梅花长在了洗砚池边,洗砚池中墨水渗透到了梅花的花瓣中,致使“朵朵花开淡墨痕”。虽然学生的看法并不是很科学,甚至有点可笑,但我并没有批评他,因为他的确实已经在学习思考问题了。

  这不禁又使我想起了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教学《早发白帝城》时,有个学生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我在电视里看过有关猿猴的纪录片,猿猴的叫声一点也不好听,李白当时那么高兴,为何要写难听的‘猿声’呢?”老师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便临时改变教学计划,组织学生讨论。没想到孩子们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有一个女生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合情合理的解答:“李白当时被皇帝赦免了,太高兴了,太愉快了,‘猿声’虽然很难听,李白却觉得非常悦耳动听,就像一支快乐的进行曲。”老师进一步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她眉飞色舞地讲了这样一件事:前几天,她爸爸出差回来,给她买了一台漂亮、好玩的游戏机,她高兴极了。上学时,特意叫上邻居家的一位小朋友一起走,一路上讲个不停,并约他放学后一起玩。其实她平时放学上学从不和邻居家的这个小朋友一起走,更不在一起玩。因为那天她真的太高兴了……一时激起千层浪,受到这位同学的启发,许多同学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上两个教学案例中,学生能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引发深层次的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自然科学知识,来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墨梅》教案示例 篇15

  之一

  备课人:钱敏高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 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 制作好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钱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

  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教案示例 篇1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9

  教《墨梅》有感

  本学期开学,我翻开第九册语文书后,惊奇地发现《墨梅》一诗的文字变了:“朵朵花开”改成了“个个花开”;“颜色好”改成“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中的“留”改成“流”。一篇文章略作改动不足为奇,可一首诗总共才二十八个字,全诗竟改了六个字,怎能不令人困惑?

  最令人头疼的是这首诗在《古诗文七十首》中有,很多学生都背得出来,新版教科书《墨梅》一诗的文字为何跟过去不同?应该怎样给学生讲呢?

  为了弄懂其中的原由,我去查阅了许多资料,原来这首诗在其流传的过程中,由于经过多次抄写、翻刻,几个版本文字上出现了差异,即所谓“版本异文”。值得庆幸的是,王冕《墨梅图》的真迹仍然存世。图上的题画诗是王冕自己的笔迹,应认为是最权威的版本,所以教材选择了这个版本。

  “个”,古代写作“箇”。《说文》:“箇,竹枚也,从竹,固声。”竹枚是古人用于计算的工具,是许多长条形的竹片儿。后引申为物量词。最初只是用于计算竹子的单位,唐代以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两箇黄鹂鸣翠柳”,是用于计算鸟类。在这首诗中,则是用于计算花朵。那时的语言习惯就是如此,是不可以以今律古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难理解的一个字是“流”,我让学生由诗句联想到一个词——芳香流溢,并让学生说说这里的“流”应这样理解,学生很快理解了它的意思——这儿的是流溢的意思,是说梅花可贵的清气流溢人间。并让学生品味“流”与“留”哪个更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id=797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墨梅》教案示例 篇17

  目标预设:

  1.掌握字词,了解大意,感情朗读背诵,

  2.体会诗人的情感及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感情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及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过程:

  一、导入:

  1.回忆背诵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2.交流资料:

  王冕资料

  本诗:托物写志的题画诗。

  二、读诗(达到:准)。

  1.自由读   指名读  会读的读   师范读   齐读。

  2.引导理解:“砚、乾坤”并记忆。

  3.指导读好题目,作者,并标出诗之间的停顿。

  三、再读诗。(达到:懂)

  1.看下面注释,读诗、理解。

  2.汇报:自由谈理解。

  3.提出疑难:互相结伴解决。

  4.指导总结理解方法:结合注释,联系生活及当时背景,加上想象。

  5.连起来说诗意。

  四、品味读。(达到:美读)

  1.自由读,那句诗给你感觉最深、淡为什么?并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汇报交流,相机引。

  [1]后两句:最能抒发作者的情感(不以追求色彩艳丽讨好别人。做纯洁、高尚之梅的人)。

  板书:梅     人(清气满乾坤)

  [2]前两句:世上有墨梅吗?(没,作者自己画的墨梅)

  小结:清雅、淡雅、素雅、清气……这梅是“天然雕饰而成”。(板书:花开淡漠痕)

  [3]作者赞赏梅花吗?讨论。

  归纳:前两句写自己画梅的特点,后两句借梅咏人。拖物言志:像梅花一样有清气。

  [4]诵读。(节奏、停顿)

  五、总结,延伸。

  1.写梅花的诗:《梅花》

  2.拖物言志的诗:《竹石》

  3.作业

  抄写、默写本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墨梅》教案示例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