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倾听发现调整----《用心灵去倾听》课堂生成反思

倾听发现调整----《用心灵去倾听》课堂生成反思

契合伴侣 点赞 分享
倾听发现调整----《用心灵去倾听》课堂生成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倾听发现调整----《用心灵去倾听》课堂生成反思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两次执教《用心灵去倾听》一课,我对课堂生成有了进一步认识。
[案例一]
课前预设: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实际:交流时,出现了冷场,学生都在思考,但无人举手发言。
课堂调整:
1、鼓励:这篇文章写了很多件事,一下子确实比较难概括。我们别急。
2、引导:
(1)大家一定发现课文写了两个不同时间段发生的事,哪两个时候段?(小时候长大以后)
(2) 那么,小时候写了哪些事情?
(3)这三部分是怎么联系起来的?(用“有一天、从那以后、一天”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连接。)
(4)连起来说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5)长大以后,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两件事又是怎样连接的?(用“终于有一天,过了一段时间”连接。)
(6)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结:有时文章很长,一下子很难概括出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先想想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再把各部分的内容合起来,进行概括。这样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生成反思:
把握学情,及时调整。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尽管备课时,我们都会考虑学情和学段目标,但学生是有生命、有活力、有发展的潜能的独特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所以,常常是到了课堂中才发觉“预设”与“实际”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适时调整,合理引导。学生在根据课文主要内容时出现了困难,教师及时放低要求,调整教学设计,教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学会了“先思考各部分主要内容,再整理全文主要内容的”的概括方法,理清了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欣赏到了课文按时间顺序有序表达的写作方法。

[案例二]
课前预设:快速默读“小时候”这部分,想想,写了“我”和苏珊之间的哪几件事?
教学实际:学生很快概括出了“‘我’的手指受伤了,向苏珊求助,苏珊耐心地帮助我;‘我’心爱的金丝雀死了,非常难过,苏珊安慰说它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了。”两件详写的事。而忽略了第7自然段略写的部分。
课堂调整:
1、哪些段落在写‘我’的手指受伤了,向苏珊求助,苏珊耐心地帮助我。哪些段落在写‘我’心爱的金丝雀死了,非常难过,苏珊安慰说它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了。
2、那么,课文第7自然段在写什么?(学生很快说出:苏珊总是耐心地解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
3、大家为什么会把这部分遗漏呢?(学生发现:第7自然段是略写,是概括写,而另两件是详写,具体写。)
4、小结:我们在同时记叙几件事情时也应该像课文那样做到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结合,有详有略。
生成反思:
分析原因,合理引导。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维情况,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合理引导。所以,当预设与实际不合时,教师应当立即思考,学生是怎么思考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作怎样的调整和引导。在学生忽略了第7自然段时,我很快发现,这是因为学生讲到的两件事是详写,是具体描写,而第7自然段是略写;我还发现,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具体描写与概括叙述结合,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于是借机引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倾听发现调整----《用心灵去倾听》课堂生成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