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最大的麦穗教

最大的麦穗教

看似乖巧 点赞 分享
最大的麦穗教

微信扫码分享

最大的麦穗教(通用10篇)

最大的麦穗教 篇1

  作者:凭栏聆雨    转贴自:凤凰语文    点击数:137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赵建松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

  教学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国庆节长假就要到了,大家有没有准备出去旅游啊!你想到哪些地方去旅游呢?这些地方有什么景致吸引了你呢?

  2、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一起去旅游,只不过这是一次精神旅游,我们将和同学们一起到古希腊和25XX年前的苏格拉底做一次精神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触摸他的智慧,汲取他的营养。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板书课题:最大的麦穗,学生齐读课题。

  二、练习自读课文。

  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想了解什么呢或你有什么问题吗?

  导语:这篇课文很短,只有两个生字,相信大家经过自己的认真练习,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读出自己的感受的。现在老师就想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又有什么问题读不懂?(学生自读课文6分钟)

  1、交流读书情况。

  (1)你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读不懂的吗?有问题的请自由发问

  (3)老师引导学生,有了问题应怎么办?(引导他回答可以问自己,问老师、问同学、问工具书)

  (4)老师和同学一起释疑解惑,合作解决学生读书中的困惑。

  三、讲读课文

  导语: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美妙的读书声,可以吗?有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哇,这么多呀!

  1、好,谁愿意读课文的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的。

  (1)指读并评议。你读得正确、流利,苏格拉底在给学生提要求时,既要讲清要求又要让学生听清楚,你想一想他的话应怎样读呢?

  (2)学生练读苏格拉底的话,准备挑战刚才的同学。

  (3)继续请刚才的那位同学读课文,相信你这次一定读得会比刚才捧。

  (3)苏格拉底的学生听了老师的要求后,是怎样做的呢?

  2、喜欢读第3、4、5自然段,请举手,指读课文。

  (1)你读得好极了,抑扬顿挫,表情丰富。你能告诉老师苏格拉底的弟子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呢?

  (2)学生分别找出有关苏格拉底的弟子找麦穗的表现的的句子。并表情朗读。

  (3)教师概括提炼引读:他们总认为------他们总以为------

  (4)你能用“虽然-----但是------”来评价一下苏格拉底的弟子吗?

  3、苏格拉底面面对两手空空的弟子,他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呢?你认为苏格拉底说话的口气是怎样的呢?

  (1)喜欢读第6节的同学请读一读

  (2)请一位男同学读一读课文,并给予评议。

  (3)另请一位女同学读课文,并给予评议。(你的朗读很轻柔,温柔得如春雨,润“心细无声”,如果说刚才的的那位同学是严肃泒的苏格拉底,那么你就是温柔泒的苏格拉底。)

  (4)从这两位同学的朗读中你读懂了苏格拉底的话的意思了吗?

  4、最后一自然段谁想朗读的,这样吧,想朗读的都站起来一起读吧?

  四、再读课文,畅谈感受

  导语:同学们,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刚才同学们仅仅用了几十分钟的时间就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有的同学还能声情并茂的朗读,有的同学读得抑扬顿挫,真了不起。同学们还想再读课文吗,我相信,同学们通过默读,潜心与大师苏格拉底对话,你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的。

  (1)再次默读课文,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写下自己读书的感受、体会,写下自己读书时的想法等。老师课间巡视,看看学生都写了什么。

  (2)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沉思的样子,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思考后欣慰的笑容,我想同学们一写享受到了阅读后的美丽的享受吧,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吗?

  (3)学生畅谈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五、总结

  一晃四十分钟过去了,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家园,在与大师苏格拉底的对话中,我发现同学们变得更加智慧、更加个性、更加复杂也更加单纯、更加细腻也更加大气。

  凭栏聆雨

最大的麦穗教 篇2

  教学目标:

  在潜心、感情读文的过程中寻找苏格拉底的学生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的真正原因,从而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名人简介,导入新课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人问大学者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不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仍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要告诉我们做人应懂得谦虚!

  多么平常的对话,多么深刻的哲理,就是他,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用他的思想,他的睿智,他的循循善诱,征服了无数年轻人.人们敬仰他,崇拜他,以作苏格拉底的学生为荣。今天也让我们做一回智慧大师的学生吧,去采摘(最大的麦穗)(齐读课题)

  二、复习词语,整体把握

  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好吗?

  出示:

  麦垄 饱满沉甸甸

  挑挑拣拣 东张西望 两手空空

  如梦初醒 错失良机

  指名读词

  2.你能用上上面的词语,将这个故事简单地说说吗?

  生回答(苏格拉底把学生带到麦垄边,让学生摘一束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学生们一路上挑挑拣拣,结果是两手空空,这时他们才如梦初醒,原来错失良机.)

  三、精读课文,明白哲理

  1. 是呀,机会在哪儿呢,弟子们一定苦苦思索.在这个麦子丰收的季节里,他们一无所获,竟然没有一个人摘到一株最大的麦穗,这是什么原因,是地里本来就没有最大的麦穗吗?(不是)哦,有最大的麦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师生交流探讨, 读书分析

  ① 地里不是没有最大的麦穗

  l 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扣住“大熟”,“沉甸甸”,理解)

  长得多好呀,个个都颗粒饱满,这其中怎么会没有一个最大的呢?你是一个聪明的弟子, 一眼就看出来了,能再读一读这句话吗?让我们感受一下麦子丰收的景象吗?

  (生感悟,再读)

  你真好,仿佛看了到满眼的金色。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l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

  (生理解,师圈出“到处”,“大”)

  一望无垠,密密层层,一颗颗鼓胀的麦穗晃着脑袋像是在说:“我是最大的,你们怎么没有看到我呢?你很会读书,找得很准.

  你们还从哪些地方看出的?

  l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正因为地里的麦穗是一个比一个饱满,一个比一个大,弟子们才会在麦田里挑得眼花缭乱。)  还有吗?

  l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你读书多仔细呀,能从另一个角度,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找到麦田里是绝对有一个是最大的。

  过渡: 地里有这么多大麦穗,里面肯定有最大的,可他们没有找到.是他们找得不认真?(不) 从哪里看出他们在很认真地找,再去好好读书,画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② 学生们不是找得不认真

  l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采得很认真,还在作比较。这是一群认真的学生。你还从哪些句子中看出他们是在认真地摘麦穗呢?

  l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也来用心地读一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现出学生认真的词语

  还有吗?能看出这群学生在找麦穗时其实很专注的!

  l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他们完全沉浸在摘麦穗的过程中,已走到尽头都不知道,他们是多投入啊!

  过渡:这里有那么多大麦穗,学生又是如此认真用心,投入地寻找,可学生为什么就是没有摘到最大的一穗呢?请你仔细研读课文,用心去思考为什么摘不到最大的麦穗?可在相关句子旁作批注!

  ③ 充分交流:

  随机出示,引读:(齐读)“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这段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你能读懂吗?联系学生是怎样摘麦穗,他们的想法说说你的理解(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l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开头的要求只许进不许退.最大的麦穗有可能不在你经过的路上,不在你的眼前出现。正如狄更斯所说,机会不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

  l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联系“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理解)

  l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弟子们虽然也在认真地挑选麦穗,但由于眼界不开阔,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好高鹜远这山望着那山高。在机会面前,缺乏敏锐的判断力,犹豫不决或者轻易地放弃机会。总以为机会还有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因此,最后两手空空。)

  你理解的很好,还有谁想来说说苏格拉底的这段话非常有哲理,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3. 联系实际,揭示道理

  苏格拉底把学生带进麦地,并不是要他们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而是去收获一个人生道理。齐读最后一小节.

  这里,把“人的一生”比作在麦地中行走,“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之处?

  (相似处:麦地里有许多麦穗,就像人的一生中处处有机遇;生命很快就要逝去,一个机会从不会出现两次,进入麦地,只许进,不许退,错过了颗粒饱满的一穗,就再也摘不到了;麦地是有尽头的人的生命也是有尽头的。)

  (苏格拉底要求其弟子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表面上是提出一种要求,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复!)

  你想的很深,老师也有同感.有句话说得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的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最大的一穗”指人生的理想或目标。)

  l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麦穗”为什么加引号?“颗粒饱满的麦穗”指什么?

  引导:你听说过这样的人和事吗?(除了反面例子,再谈谈正面事例。)

  引读: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小结:是啊!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更要抓住眼前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才能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有时,一句名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课文的最后一段就是名言佳句,让我们试着背一背。

  四、小结全文

  1. 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和苏格拉底一样对机遇发出这样的感叹,课前,

  老师请大家做个有心人收集一下.

  交流: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 ----托马思·莫尔

  2.总结:让我们记住哲人的话:握在自己手中的,才是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教 篇3

  一、名言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名言: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 ——达尔文

  2、你们对苏格拉底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3、师说:象这样的名人很多,苏格拉底就是其中的一个。(揭示课题,齐读。)今天,咱们将穿越时空隧道,做一次愉快的精神旅游,去倾听2500年前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怎样教育他的弟子们把握机会。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共有490个字,其中只有2个生字,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读书效果。(重点指导苏格拉底的三次讲话)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正音。

  定夺 苍老 摇晃 如梦初醒

  麦垄 嘲笑 追求 错失良机

  (2)选一段来读给同学们听。评议读的情况。

  (3) 你能说出你对这篇课文有了哪些了解吗?

  提醒: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段落的理解或文章的部分内容。

  指名说,师酌情指点、也可质疑。

  (4) 结合板书给课文分段。

  (1节)要求摘;(2~6节)经过中受开导;(7节)悟出道理

  三、再读课文,感悟文本

  第一段:

  1、自由读苏格拉底的话想一想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说话语气?可以填上什么词?(严肃、不容质疑)

  2、假如你是苏格拉底你会怎样要求你的弟子们?谁来试试!

  第二段:

  1、自由读一读,他们摘到了吗?从哪里知道的?

  出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点拨:“这时”指什么时候?该怎么读苏格拉底的话?(老而高))

  2、从这里可以想象出弟子们的心情怎样呢?(该如何来读?)

  3、他们为什么没有摘到?

  前后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番:能否将弟子摘麦穗的过程演得给大家看一看?

  4、一人读一人表演。评议表演情况。

  5、苏格拉底见此情景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读苏格拉底的话。

  6、苏格拉底说的话到底是何意思?弟子们听懂了吗?你听懂了吗?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垄 嘲

  2、你觉得这两个字在书写上应注意些什么?

  3、指名上黑板写,学生书空练习。

  4、学生描红,播放舒缓音乐《高山流水》。

  附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1节) (2-6节) (7节)

  苏格拉底:要求 弟子们摘 悟出道理

  严肃 两手空空

  不容商量

最大的麦穗教 篇4

  《最大的麦穗》主要讲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故事,揭示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课文由事说理,寓生动具体的事例中给人深刻的启示。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读书的“场所”,让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

  片断一: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师:请学生轻声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畅。

  (学生放声读课文)

  (设计意图:潜意识地引领学生读书,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力求感知文本。)

  片断 二:思考读,感悟文本

  师:边读课文,边思考,把不懂的问题标出来。

  (生边读边思考)

  师:同学们读书读得很投入,有问题请提出来。

  生:课文最后一节中的“麦穗“为什么加引号?

  师:你读书很仔细,我们读书就应该这样。

  生:苏格拉底为什么叫学生去麦田拾麦穗?

  ……

  师:这些问题问谁呢?

  生:问同学。

  生:问课文。

  ……

  师:让我们再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也许你们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

  (边读边讨论,师参与其过程)

  (设计意图:“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课标》),引导学生以读中质疑,读中释疑。既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的环境和空间,又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如此,师生共同读书,共同讨论、共同思考、共同进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片断三:展示读,内化文本

  师:老师想倾听你们的美妙的读书声,充分展示一下自己好吗?

  生1:(朗读第一、二小节)

  师:你读得正确,流利,但还可以发挥得更好,如果你就是苏格拉底,怎么样才能让弟子既听清又记住你的话,大家一起练一练,谁来挑战这位同学。

  生2:(主动站起来,读课文第三、四、五小节,读得非常响亮、厚重。)

  师:请你转过脸朝大家,让我们再次聆听他朗读的声音。欣赏他朗读的表情,分享他朗读的的喜悦。

  生:(热烈鼓掌)

  师:苏格拉底看到弟子们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地走到麦地的尽头,他是怎样开导弟子的呢?谁来读读课文第六小节。

  (一位女同学柔声细雨地读课文)

  师:你的读书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你像温柔的苏格拉底。

  师:课文最后一节,愿意读的请站起来。

  生:(全班都站起来,顿时书声朗朗。)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既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学生就能在这个舞台上去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由创造。)

  片断四:探究读,赏析文本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然后汇报阅读中的感受,让我们共同分享你收获的快乐。

  生1:假如我是弟子,我有些后悔,也感到遗憾,早知如此,我就不应该扔掉刚才的那一棵麦穗。

  生2:如果时光倒流,我会重选一次,我决不会让自己两手空空。

  生3:苏格拉底要求弟子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表面上提出一种要求,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时光不能倒流,生命不会重复,有句话说得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生4:苏格拉底和哲学家一样是一位出色的老师,上课地点不在教室,上课不用课本而用麦穗(杂草),不是直接告诉弟子们一个道理,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践,自己悟出道理。

  生5:通过和《哲学家最后一课》比较,两篇课文有许多共同点。最重要的是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哲学家最后一课》告诉我们做人不仅要有学问,而且要有美德,这篇课文苏格拉底告诉我要捕捉机会,如果不能抓住今天,就不能拥有明天。

  ……

  (设计意图:让所有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体验、感受是多元的,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他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

  片断五:无声读,超越文本

  师:请默读课文,思考:向苏格拉底质疑,写一写批注。

  (生默读课文,写批注。)

  生1:我觉得自己探究更为重要,而苏格拉底求却将要说的结论告诉弟子们,他没有《哲学家最后一课》中的哲学家高明。

  生2:我不愿意做苏格拉底的学生,那样有被“捉弄”的感觉。

  生3:苏格拉底有点强人所难。

  生4:我认为文中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矛盾。“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就导致弟子们没办法进行全方位的比较。那么,这个“最大的麦穗”是没法找到的。

  师:上次我们走进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精神殿堂,让我们领悟了哲学家上课的风采,明白了美德与学问的关系。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学堂,我们倘佯其间,流连忘返,两次和古代哲学家对话,使我们更加聪慧,更加自信……

  (设计意图: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写批注,让孩子勇敢地和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话,对他提出质疑,甚至是批判,这是一种时空的超越,文本的超越。默读,此时无声胜有声;思,浮想联翩,自主创新。说,大胆细腻,言真意切。甚于此,学生的思路宽了,思维活了,思想活跃了。这样,想像的翅膀也就插了起来,新鲜、奇妙的语言也就流淌出来了,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就体现出来了。)

  教学反思:

  一、新旧知识联系,放手让学生去读,前面已经学习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与《最大的麦穗》有许多相同点。因此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去说、去写。

  二、全课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感知文本)、思考(感悟文本)、展示读(内化文本)、探究读(赏析文本),这样既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又有效地锻炼他们在课堂上唤醒自我,张扬自我,超越自我的本领,真正发挥他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三、以人为本,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阅读实践的过程和方法不尽相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感悟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最大的麦穗教 篇5

  一、复习检查

  1、读题。

  2、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请大家再读苏格拉底的话。(多媒体出示图片。师引读,面对满地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3、要表达苏格拉底不给学生们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量的余地,该如何用朗读来表达,生再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弟子们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到底有何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读讲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2~6节,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现的句子,用“~~”画出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话。

  2、交流: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把你画到的句子来交流一下。

  3、四人组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师述:其实读书有声是个展示,合作讨论也是一种学习形式。课文最大的麦穗如果是一个精神家园,那么,只要你走进这个家园,动脑去思考,用心去讨论,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不信你就试试。

  要求:⑴自由读划出的这些话,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你体会到的。⑵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达。⑶最后小组长交流。

  4、交流学习情况。

  (1)小组长交流弟子们表现的句子。

  出示:“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体会。

  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围绕下面问题展开)

  “如梦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们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

  【弟子们摘麦穗时很认真。(抓“埋头”“低着头”“用心挑挑拣拣体会)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眼光不够开阔,这样是找不到最大麦穗的。(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埋头”、“低着头”)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出示几株麦穗图〕,(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几穗……随手扔掉了”)】

  ·读句子“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为什么这样?(引读,他们总认为……他们总以为……)

  ·正因为这样,谁能用“虽然……但……”说说你对这些弟子们摘麦穗的有什么看法?(如何评价他们)

  ·他们的心情如何?(懊悔)读中表达。

  过渡:面对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自由读读他说的话,就能体会出。

  (2)小组长交流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

  ·读第5节苏格拉底说的话,你要表达出苏格拉底的什么意思?(对弟子们的表现惋惜,方法的不对而不满意)“到头了”突出读。(启发,你这声音老师听上去不够苍老,“洪钟”的意思是声音浑厚、凝重、洪亮,练了再读)

  ·苏格拉底又说了一段话,谁来读一下?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你还体会到什么?(对弟子们的教育是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出示图〕

  在小组里读的基础上,交流体会。(各自感受一下,哪些词突出读了,在最能表达句子的意思的词语下面加上·,再练读一下)

  谁意味深长地读一下?

  集体再来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

  读到这,大家知道苏格拉底用摘一棵最的麦穗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从中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个(循循善诱)的人。

  ·读到这,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说几句话。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三、读讲第三段

  1、引读: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出示并集体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抓重点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段话,使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并谈谈体会。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交流学习情况。(有多人联系实际来谈)

  ·学生交流生活中的事例,师随机板书(追求)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并出示名人名言。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谁能把感悟到的用朗读表达。板书(要抓住机遇)

  “最大的”、“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突出读。

  ·学到这,你希望一生中找到最大的麦穗吗?为了找到这最大的麦穗,你会怎么做?

  3、朗读句子,小结。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名人名言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其实,我们的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让我们共同回忆三年级学过的,《明日歌》。

  四、总结课文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写一句凡人名言在书上,然后交流。

  一晃,一课将结束,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的殿堂,我们徜徉其间,我们留恋往返,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聪慧,变得有个性,变得更有创造性!

  五、作业

  1、最后一段话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举一个具体例子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背最后自然段。

  附板书:

  最大的麦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最大的麦穗教 篇6

  目标预设:

  1、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 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3、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资料利用:

  1、 课前和学生共同收集跟机会有关的名人名言、小故事等。

  2、 经验链接:结合课文,让学生联系自己想想或者问问亲戚朋友有没有抓住机会或错失良机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最大的麦穗。

  齐读课题。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现在老师想知道你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哪些问题,谁来说。

  (二) 自主阅读,发现问题

  1、同桌合作,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 师生梳理本课讨论问题,指名写到黑板上:

  为什么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师: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三) 深入阅读,解决问题

  交流,逐一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指导朗读。

  师:老师今天就权且当一回苏格拉底,相信你们一定比他的弟子强,现在我们考考你们能不能听懂我的话。

  1、出示苏格拉底的话: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你听懂了吗?还有什么是只能进,不能退的?意味着什么?指名说,怎么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请你读。

  2、师:看来你们都明白了要求了,请你们自读3-4小节跟随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吧。

  学生自读

  弟子们的表现如何?你能给他们打多少分?说说你的理由好吗。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认真    犹豫不决   目光短浅  ……

  指导朗读:你觉得该怎么读?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过渡:是啊,弟子们浪费了太多的机会,照这样下去,他们能找到最大的麦穗吗?请看大屏幕

  3、

  出示第5小节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谁来把苏格拉底的话读一下。指名读

  师:你们已经到头了。实际上是说什么?(时间到头了,生命到头了,机遇没有了……)指名读苏的话

  小麦会嘲笑他们什么?指名说。

  (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犹豫不决,目光短浅)

  师:在这里,我们固然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老师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跟随弟子们寻找了最大的麦穗,你们是旁观者,你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指名说,点评(你很务实、你很有眼光、你很果断)

  c、指导朗读第6小节

  过渡:看到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会怎样?想一想这段话该怎么读?先自由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第6小节

  4、出示第6小节

  指名说:

  失望     指名读

  生气     指名读

  惋惜     指名读

  问:这两个最大的一样吗?

  指名说,那谁能把这层意思读出来,指名读

  齐读第6小节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苏格拉底说了吗?为什么不说?

  请看大屏幕,出示最后一节。

  5、指名读第七小节

  师:弟子们明白了道理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是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智慧之处,这真是“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他就是要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

  请同学们把这一节读一读。

  指名读

  麦穗为什么加双引号,这句话实际上是说?指名说,一起说

  出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的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指名说。(注意点评)

  同学们,回顾历史,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善于把握机遇的人,请同学们打开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资料,上面有很多关于机遇的名言。

  指名读

  你能再写上一条回赠给他们吗?

  (四) 总

  同学们,回顾本堂课,你有没有抓住最大的麦穗呢?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收获自己最大的麦穗!!下课。

最大的麦穗教 篇7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脉络,学习第一段内容,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脉络,学习第一段内容,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这些问题大家肯定想弄明白,是不是?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2、指名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

  (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文本,理解苏格拉底的语言的内涵;

  2.能联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了解“借事说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领悟人的一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一、师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齐读课题。(《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天他给他的弟子们上了一节特殊的课。在这一节课上,他给弟子们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谁愿意当苏格拉底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当苏格拉底的弟子,要认真听哦!

  2、你们这些弟子听明白了苏格拉底的的要求了吗?谁来说一说他的要求有几层意思?(2层:一层是找最大的麦穗;二层是“只许进不许退”。)

  追问:什么叫“只许进不许退”?(生讨论得出:只能前进,不许后退,没有重新选择麦穗的机会。)

  3、你能把要求说清楚,让弟子们听得清,记得牢吗?

  4、我们一起清楚、大声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要求,牢牢地记在心底。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弟子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取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你从那儿知道的?

  1、出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2、交流: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哪些词给你感受最深?

  (两手空空、如梦初醒、嘲笑)

  3、请你入情入境地读,你体会到此时弟子们的心情吗?(后悔、难过、惊讶、难为情、惋惜)

  4、我们一起来读,读出弟子们的此时惊讶、惋惜、后悔的情感。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内容。

  (过渡:那么在听了苏格拉底老师的要求后,弟子们是怎么摘麦穗的呢?他们为什么没找到最大的麦穗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的动作、神态、心里的句子,想一想,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

  1、感受学生们的“刻苦努力”。

  相机出示: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及两个“看看”。

  ①指导交流:(点红“低着头、用心地挑挑拣拣”)从中你觉得这些学生寻找麦穗时怎么样?(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勤奋刻苦、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②总结:弟子们摘麦穗时的态度是很认真的,在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过渡:既然如此认真,他们为什么会找不到那珠最大的麦穗呢?(没有把握眼前)

  2、(感受学生们的“犹豫不决”)

  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珠,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a.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个词语?(犹豫不决)

  b、学生们的犹豫不决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相机出示: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点红:总认为、总以为)

  a.这是弟子们的想法。你觉得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一样吗?(一样)那为什么不都用“总认为”或“总以为”,而要换一个词呢?

  b.读读,体会一下。(避免语言的重复。)

  c.你还从这儿体会出什么?(不能当机立断,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机会,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他们总觉得可供自己选择的机会还很多,把本应该完成的目标往后拖,不能立足眼前,把握现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一再错失良机。)

  3、紧扣“埋头”、“低着头”感受弟子们眼界不够开阔,视线狭小,所见有限。

  4、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读,感受弟子们的认真、犹豫不决、所见有限,一再错失良机。

  (4)弟子们两手空空、没有完成老师的要求,(单独出示第三句话)苏格拉底的一段话话对弟子们的这个结果做了解释。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2、齐读:

  3、交流:

  ①为什么弟子们未必能碰见这块麦地里最大的一穗?(视线不够开阔、选择的范围不够大。)

  ②理解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要是我的话,我肯定会这样做:看到一株大的就摘下来,发现更大的我就把手中的扔掉,采下这株更大的,到最后,我把手中的一穗

  交给苏格拉底.你们说,我是不是不折不扣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1、完成了。至少手里还有一穗。

  2、没有完成,你手中的一穗不一定是最大的。

  3、教师小结:虽然我手里抓着的不一定是麦田中最大的麦穗,因为茫茫麦海中有不计其数的麦穗,摘下的这一穗不一定是最大的,但至少在我心里是最大的,因为我没有两手空空,我抓住了眼前的一穗。这是最重要的。

  4、苏格拉底说的这番话你明白了吗?能说说吗?

  5、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苏格拉底真的只想让弟子们找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他的循循善诱、良苦用心弟子们领悟了吗?

  2、出示: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弟子们悟出的这个道理,你们也明白了吗?完成填空:

  (1)“最大的一穗”指,颗粒饱满的“麦穗”指,“不失时机地摘下它”实际上是指,“眼前的一穗”指的是

  。

  (2)上了这一课,弟子们终于理解了苏格拉底的用意,原来他通过寻找最大的麦穗的经历,让弟子们明白人应该。

  (3)再仔细静心地读读,找出自己触动最大的句子。联系实际谈感受。反复读,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4)读了这么多遍,有自己的想法吗?把语言组织一下,写下来,看看谁的语言最精炼、深刻。

  (5)交流。

  ①老师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

  ②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有很多很多话想说,愿意与大家交流吗?

  ③同学们,老师真诚地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一生中的最大的麦穗,人生的道路只许进,不许退。我们只有把握今天,并把机会牢牢抓在手中,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件事,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板书:最大的麦穗追求梦想

  眼前的一穗抓住眼前

  (6)齐读.让我们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用它来引导我们的一生吧!

  六、学习写法:

  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说明一个道理,但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把事情写得非常生动、具体,为什么要这样呢?

  师小结:通过具体的事情来丰富读者的感受,为所要揭示的道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使人对文章所揭示的意义深感“言之有理”,不觉得空洞,这就是“借事说理”的表达方法。很多说理性的文章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七、总结。

  现在,苏格拉底的“麦穗”故事已经成为世人处世的一种经典理论,或者说叫“麦穗智慧”。最后,让我们再读大师的两句话,将大师的两句话作为今天我们所收获的一束“饱满的麦穗”吧!

  七、布置作业:

  1、写一段“与机会失之交臂”令自己遗憾深深的往事,细致刻画自己的心理活动。

  2、积累把握机会的名言警句。

最大的麦穗教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4、联系实际谈谈学了课文的体会,并试着写写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学重点】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再次聆听他的教诲。上文讲到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领悟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出示最后一段) 

  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这段话,如果有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指名说)

  过渡:弟子们是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读懂老师说的话,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6自然段,划出苏格拉底说的话语。

  【设计理念:上课伊始,以这样的开头直入课题,让学生能够很快的走进文本。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再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也醒目地提出了学习方向,从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入手,展开教学,突出重点】

  二、解读第一句话

  课件演示: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评议。

  2、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3、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懂了老师的那些要求?指名说。

  4、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我的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设计理念:不同层次的阅读,为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搭建有力的平台,为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创造了最大的可能。】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解读第二句话

  “你们已经到头了。”

  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

  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

  投影出示:苏格拉底_________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3、弟子们如梦初醒,想想弟子们明白了什么?

  4、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

  投影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5、这段话对弟子们进行了什么描写?仔细体会弟子们的表现,揣摩弟子们的心理,呆会儿老师要进行现场采访。

  6、采访不同表现的弟子,体会抓住时机的重要。

  (埋头前行的;摘了又随手扔掉的;光看光摇头的;两手空空的)

  7、随机采访麦地里的小麦,强化抓住时机的重要性。

  (颗粒饱满的;比较瘦小的;准备嘲笑的;摇晃脑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固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

  9、小结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采访”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换位想象,揣摩体验,感同身受,使学生收获到了文字隐藏的东西,在“我是两手空空的弟子”“我是麦穗”,两次角色的变换中,他们对“茫茫麦田里,抓住手中的一穗才是最重要的”这一道理已有了认识;“为弟子提建议”这一环节再一次将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与文本的主角对话,不断地叠加、强化真切的体验,使之聚集、生发出新的深刻的认识。】

  四、解读第三句话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语气指名读

  2、明确两个“最大的麦穗”不同的含义

  3、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还在说什么?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投影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

  【在学习的基础上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领悟要领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学生的情感此时已经有了一个“井喷”的欲望,此时的角色变换已超越了“角色变换”本身的含义,这是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五、解读最后段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

  2、体会分号的用法,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体会双引号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义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直接跟弟子们说了吗?潜移默化间给弟子影响,这种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诗形容。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5、老师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6、指名联系实际理解。(教师点评)

  7、创设情境,多反复诵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品读,学生已经理解了本文揭示的哲理,教师的示范理解降低了学生联系实际交流心得的难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交流有关把握机会的事例或名言,让文本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灵撞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产生情感共鸣】

  六、 欣赏创作,感悟内化。

  1、欣赏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再次体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有过的错失良机的事。

  3、创作名言,送给那些需要提醒的人。

  【“听说读写”的训练,极富开放性、生成性,空间大,易表达。既联系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又强化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

  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

  抓住机遇  把握当前

最大的麦穗教 篇9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在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一代哲人苏格拉底的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通过关键词如“最大的一穗”“眼前的一穗”等,明白在我们的人生道理上一定要好好把握眼前的机遇。要知道,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就意味着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因文而异,适当地切换阅读视角。有位朋友说得好:如果把目光投向文本,那只需获得作品的原义;如果把目光投向作者,那是要获得交往的意义;如果把目光投向学生自身,那理所当然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在本篇文章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学生交流为主,以学生朗读为重,以学生思想为点。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本课我教学内容的重点(主线)就是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话引导读懂人生的道路也是只许进不许退。第二段话看似简单,仅仅一句话,却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一声断喝,蕴涵着苏格拉底对弟子的行为敲醒警钟。让学生明白了两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样走到麦地的尽头,没有收获,没有辉煌,美好年华,白白浪费。第三段话时,学生已读懂苏格拉底是在用麦地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人生中的机遇,引导学生句句刨析理清这段话的三个层次,人生肯定有机遇;但未必碰见,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学生明白了人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我们也难以发现,难以把握;因此,抓住时机,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机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机遇也不是机遇。弟子感悟的道理才会水到渠成。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本文故事情节较为简单,而蕴含其中的道理却让人深思,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为何要抓住眼前一穗?什么是人生的机遇?如何正确处理追求与实际的问题?这些都太深奥,难以真正透彻理解。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需要我想办法突破的地方。

  在强化的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下几点的尝试,感觉对本课重难点的处理有些作用:

  反复品读、以读促悟

  只有给予孩子充足的反复朗读课文的时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进文本,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打开心灵的窗户与文本交流、相融。反复品读、以读促悟,也是新课标倡导的思想。在整节课中,“读”始终贯穿课堂,上课伊始,初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掌握故事梗概;深入理解,默读课文,读中思考、读中品悟,勾画、批注、交流;再次品读、心领神会……设计了很多读的环节,整个课堂,书声琅琅。

  联系生活、内化升华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就课文内容而言,孩子们说的头头是道,然而,是否真的就是懂了呢?学习语文也要学以致用,于是我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把握住机遇了么?”经过一番回顾讨论,孩子们说道“上次老师要我们自己推荐当班干部,我退缩了,没有把握住机会。”“我的哥哥,找工作时,嫌弃人家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结果毕业两年了还是没有正式工作,而他的同学,就在一个地方好好干,现在都升职了,哥哥后悔的不得了!”……

  “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呢?你会如何处理远大理想和眼前机会的关系呢?”

  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应该引领孩子走进生活,由生活中提炼出哲理,相信,此时,这个哲理对孩子们来说已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身临其境,更加深刻。

最大的麦穗教 篇1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快乐地走进那块文化土壤深厚的麦地,与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进行真诚的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去感受他的智慧,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穗

  在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话?

  哪三句话?谁找出来读一读?(出示)

  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精辟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我们今天不妨就从苏格拉底的这三句话着手,去领略这位哲学大师的智慧,去解读这位哲学大师的精神世界。

  二、解读语句,体悟内涵

  (一)“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

  2、你们听懂苏格拉底的话了吗?“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

  你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很不错,能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严肃、命令)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4、怎么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

  小结:看来大家不仅体会得好,读得更好。

  (二)“你们已经到头了。”

  1、谁来读一下?

  2、几个字?(七个字)这七个字告诉弟子们什么?

  3、从这七个字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时间到头了,生命到头了,机遇没有了……)

  4、苏格拉底会带着怎样的表情或语气来说这七个字?(惋惜、气愤、微笑……)

  5、出示:苏格拉底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6、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7、弟子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他们很失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8、 难道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从哪些地方看出弟子们是很认真地对待的?(低着头往前走,挑挑拣拣……)

  9、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摘到最大的麦穗呢?

  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心里想:“                    ”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体会“埋头”的含义(束缚思维,目光短浅……)

  9、是呀,机会就这样在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中从指缝间悄悄溜走了,到头手中空空如也。在这里,我们固然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是旁观者,我们比弟子们更清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10、小结:看来,我们都比苏格拉底的弟子更出色。

  (三)“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出示,指名读

  2、你认为苏格拉底这句话中最有分量的是哪一句?(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3、为什么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呢?

  4、这时候,苏格拉底又会以怎样的语气对他的弟子们说这样的一段话呢?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5、指名读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苏翁之意仅仅在于“穗”吗?更在于什么?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6、看来苏格拉底的每句话里都蕴含着更深的意思

  7、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跟弟子们说了吗?为什么不说?

  是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智慧之处,这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就是要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弟子们明白苏格拉底的良苦用心了吗?从哪里看出?

  (四)“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请同学们把这一节读一读

  2、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指名读

  3、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麦穗就是机会,麦地就是人生)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5、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指名说。(注意点评)

  (2)小结:是呀,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只有把握住今天,我们才能拥有明天!

  (3)同学们,让我们默默地记住这句话,在心理默默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让我们释放出来,大声地,自信地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6、这两首熟悉的诗就是反映的这个道理,我们来看一看。

  明日歌(节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8、理解、齐读

  9、今天的“每日积累”就送大家这样的词句,出示齐读:

  表示勤奋踏实的成语:

  脚踏实地  勤勤恳恳  不失时机  一丝不苟

  关于珍惜机会的名言: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三、走出文本,回味无穷

  同学们,走出那金灿灿的麦地,回首今天的快乐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怎么说?

  四、布置“每日一写”

  写一段“与机会失之交臂”令自己遗憾深深的往事,细致刻画自己的心理活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大的麦穗教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