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甜到心口 点赞 分享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精选17篇)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1

  课前谈话:

  师:认识我吗?我是宿迁的老师。介绍宿迁。宿迁有哪些名人。

  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师:将这句话送给你,送给老师们。

  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继续跟随作者走进他的故乡,童年,姥姥的剪纸。

  读课题,读深情一点。个别读齐读。

  师:姥姥的剪纸给我美好的回忆,伴随我成长。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自由读,个别读。

  师:说感受

  生:我非常喜欢姥姥的剪纸,喜爱自己的家乡。

  生:知道了我非常喜欢姥姥的剪纸,这是我与姥姥的情感通道,加深了我与姥姥之间的爱。

  师:一想到它,我的梦境与心境变得有声有色。

  齐读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

  生: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

  生:姥姥的剪纸无可挑剔。

  师:能不能一个字说白了说透了,在书上找一找。

  生:一个“神”字。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找到写姥姥“神“的语句,画出来品一品。

  生默读课文。

  交流。

  生:从啧啧赞叹看出别人都对姥姥的剪纸啧啧赞叹,说明姥姥手艺高超。生读一读这段文字。

  生:我也从中看出姥姥的剪纸深入人心。也读一读。

  生:从“剪个……”看出姥姥的剪纸是活灵活现。

  师:这样写就化静为动了,请读一读。

  生:“便要什么有什么”看出姥姥的剪纸是深入人心,惟妙惟肖。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姥姥的剪纸。

  配乐欣赏剪纸作品。

  师:看了姥姥的剪纸你一定读更有情了。

  生个别读。

  生:从普普通通中看出把平常的东西化为神奇的作品。

  生:我从第四段看出,无可挑剔,没有办法从细节指责,从中看出姥姥的剪纸的神。

  师:谁来读读这一节。

  理解词:身心入境

  生:身临其境

  生:全身心投入了。

  生重新读词,读文。

  指正:沙沙声,强调:悦耳

  生再读。

  师:最后一句读得特别好。

  生:我从中感受到姥姥的剪纸水平高。姥姥的剪纸是惟妙惟肖,深入人心。

  生:从无可挑剔看出她的作品是十分完美的。

  生:“摸着剪窗花”说明水平高。

  师:此时我是什么感觉?

  生:敬佩,

  师:哪个词看出

  生:服了,呵,

  读一读。

  师:还可以怎样读这句话?

  生读,再读,

  生:读出内心的喜悦。

  师:读出你的喜悦。

  生读。

  生:读出了我的喜悦。

  生:我十分惊讶。读文。

  师:一个字就能读出这么多东西,现在再读这段话就更有感觉了,请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

  指名读。

  师:你都快把奶奶的眼珠子看冒了,说得这么容易,功夫可不简单哪。

  奶奶的手像……引读。

  再读“无论何时……”

  师:让我沉醉,更把调皮的我拴在屋檐下。哪个词用得好?

  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

  生:是“拴”字。

  师:同学们找得真准。

  拴过东西吗,怎么拴?

  生:牢牢地系住。

  师:这里指用什么拴?

  生:用姥姥的剪纸拴的。

  师:细细读课文,哪些剪纸拴住了我?

  生默读。

  生: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

  生:草地上啃青草……

  生:蹦跳的……

  师出示相关句子,齐读。

  生个别读,我仿佛看到调皮可爱的小兔子骑在勤快的老牛身上。

  生:我仿佛看到小兔子蹦的跳到老牛身上

  师:表现了小兔的调皮。

  生:小兔舒服地叭在老牛身上。

  师:真舒服。

  师:有时要联系上下文来读。从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姥姥对我的关心是无微不至,像老牛与小兔。

  生:姥姥的生肖是牛,我是小兔,所以仿佛看到我与姥姥在玩耍。

  生:我仿佛看到姥姥与我在快乐地生活,我可以趴在姥姥的背上休息。

  师:是的,休息,玩耍,都可以,请读出我的顽皮。

  生读(两个)

  师:就这样细细地读,静静地想,从中还可看出什么?

  生:牛与小兔在草地上,牛温柔地看了小兔一眼,长叫一声,叫声里有对兔的爱。

  生:我会看到老牛把好的青草留给兔子吃。

  生:怜爱

  生:亲密无间

  生:对小兔的关心。

  生:小兔很快乐,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把理解融入到朗读中。

  师:什么样的老牛?

  生:拉车的……

  生:勤劳

  生:敦厚

  生:温顺

  生:关心小兔的老牛

  师:这勤劳的老牛,无微不至地关心小兔的老牛,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指名完整地读这一段。

  师:你仿佛把我带到了美好的童年,但是,我总要长大,中学,大学,我总要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

  生读。

  师:从中感受到什么?

  生:感受到思念。

  生:仍然十分爱我,想念我。

  生:期待。

  生:希望。

  师:思念期待都融入了剪纸,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个别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齐读一读

  生齐读。

  师:奶奶静静站在村口,望着远方,她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生:孩子,早去早回

  师:嗯,这是纯朴的愿望

  生:不要忘了姥姥啊

  师:会永远想着你的

  生: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

  生:以后在外工作,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生:要注意身体啊

  生:别忘了姥姥的剪纸啊

  生:长大了,要更懂事

  生:注意身体,别着凉了,多穿衣服。

  师:那我会说什么呢?

  生:会记住你的话的

  生:不会忘了自己有家乡

  生:会永远记住奶奶的剪纸,想着你的。

  生:我有空会来看你的

  生: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与温顺敦厚的老牛会一直在一起

  生:无论走多远,会记得你的

  师:这一切我何曾忘得了……忘不了……

  生:忘不了姥姥的爱

  生:忘不了姥姥的慈祥的笑容

  生:忘不了姥姥剪纸时悦耳之极的声音

  生:忘不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师:这一切都不能忘,我的梦,我的心永远这般有声有色。

  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

  生个别读,

  师:是呀,作者的情感流淌在他的文字中,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是我们的心,我们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静静的随着音乐我们一起来感受。

  师生齐读这段话。

  师:神的是姥姥的剪纸,背后是浓浓的情。课后推荐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冰心奶奶的《荷叶与红莲》

  下课。

  板书:

  姥姥的剪纸

  神   拴

  有声有色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2

  使用说明: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

  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知识链接: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以及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 ,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一.自主学习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屯积

  皮鞋

  选择

  猪肉

  刁难

  岂敢

  庄稼

  驮马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刁难。

  挑剔。

  耍赖。

  调皮蛋

  心灵手巧。

  有求必应。

  有声有色。

  二、合作探究:

  1.解题:

  本文题为“姥姥的剪纸”,实际上重在介绍剪纸吗?如果不是,那又是在写什么?

  2.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了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

  (2)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姥姥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你的理解。

  3.“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结合自己的剪纸实践活动,写写感受。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2、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所定上述目标做到了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有效渗透:

  ① 在知识能力方面,让学生能自读自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同时,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句子。

  ②在过程方法方面,训练学生默读速度 ,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边批注自己感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会补充完善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学会捕捉爱、学会感恩。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文字中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浓浓的亲情,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作者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从而让学生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一些重点句子。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导读法、谈话法,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悟、批、谈,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一系列方法的渗透。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及制定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两个课时:

  我先简单说说第一课时的设计:

  首先,对课文的导入,我以很简单、朴实语言走进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作者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其次,抓住剪纸发出的“刷刷”声音来统领课文的生字词教学。查字典的本领,特别是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我重点指导了“爽”的书写及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还让学生对“驮”字书写时该注意些什么,进行了指导。然后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两题,及时巩固生字词及查字典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做到“当堂达标”。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4

  [案例]

  …… ……

  …… ……

  师:这是我们对姥姥的一个初步印象,让我们再读课文,姥姥的形象就会更加清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铅笔画出表现姥姥心灵手巧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你的体会。

  生读。

  全班交流。

  师: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太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姥姥光结善缘,剪出来的窗纸贴满了太平原托着的小屯里。

  生2:左邻右舍的窗户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奶奶人缘好,有求必应,同时也告诉我们姥姥的心灵手巧。

  师:还有哪些句子?

  生: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子,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师:哪些词体现了奶奶的心灵手巧?

  生:“普普通通”、“翻来折去”、“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

  师:你能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评价一下,他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

  生:“无所不能”读得好,“普普通通”还不够。

  师:你能再把他读一下吗?

  生读。

  师:还有什么句子?

  生:我从小就听人啧啧称赞:“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你也找到这样的句子了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体会到了姥姥剪什么像什么,真神了。

  生2:我知道别人一直对姥姥啧啧称赞。

  生3:姥姥竟然能把纸剪活了,真神,我真佩服她!

  师:说得真好。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体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姥姥能把普普通通的彩纸剪纸栩栩如生的东西,这多神啊!你能把这句读好吗?

  生读。

  师:我相信大家会比他读得更好。

  生齐读。

  ……

  ……

  [反思]

  这个片段是王龙老师重点讲解姥姥心灵手巧的一个片段,我觉得这一部分上得很精彩,让整节课有了一个精彩的开始,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去分析课文,体会重点,把握重点。

  教者在指导朗读时体现了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评价,自己改正,使学生少了很多的依赖,完全*自己把课文读好、读细,读得有感情。

  在整个教学中,他始终围绕“心灵手巧”来讲,让学生自己找句子,自己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很好,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些体会,如果不写下来,读过后就会忘记,如果写下来,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笔头,一举两得。

  在分析句子的时候,老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但这个体会并不是漫无目标的,老师在学生问答的时候,总提醒“心灵手巧”这个词语,让学生在缩小的范围内寻找答案,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让学生能更详细地分析课文。

  虽然这一片段仅仅是整节课的一小部分,但值得我去学习。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5

  一、 基础达标:

  读下面两组词语,注意加横线字的读音

  啧啧赞叹            左邻右舍 (    )

  刷刷刷刷            择(   )菜 薅草

  悦耳至极            喜鹊登枝

  清清爽爽            牛驮小兔

  二、设问导读;

  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仿佛看到了那几个镜头?你有什么感受?在旁边做出批注。

  三、巩固练习:

  (    )何时,(   )何地,(    )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  )立刻变得(        )。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 结合课文内容,补充句子。

  1.“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 起                                          。

  2.“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 起                                          。

  3.“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 起                                          。

  4. 仿写句子

  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

  剪(                     )。

  我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

  剪(                     )。

  四、拓展练习

  1.写写“我”对姥姥想说的话。(体裁不限)

  2.收集一些剪纸。

  3.学习剪纸。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

  1、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3、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指名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4)“我抢过来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出示几幅剪纸,一起欣赏

  5、通过欣赏这些剪纸,用一个词来赞美一下这些剪纸。

  姥姥的剪纸真是啊!(板书: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认识姥姥

  1、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

  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

  A.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

  B.用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

  C.分组读

  (4)现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准头”?

  (6)书中举了个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的?

  A工夫不大……

  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成的?

  C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是什么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D指名分角色朗读,演出作者的调皮

  (7)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熟能生巧,总,!”

  3、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4、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

  (3)指导朗读

  (4)板书:勤劳善良

  三、体味祖孙之情

  1、姥姥对乡亲们是如此友好、热情,对我这个孙子更是疼爱有加,她是怎么通过剪纸传达这份情的呢?

  2、读读第三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几幅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

  (1)指名交流

  (2)出示描写剪纸的语句

  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3)这三幅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剪纸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点?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12小节(抓住几个“总是”指导背诵)

  (5)说说这三幅图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

  (6)重点理解第三幅图

  A一片开阔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样的神态?

  B从剪纸中看出了,从姥姥的眼神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份。

  3、我对姥姥又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1)指名读读有关句子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3)师简介原文的一个片段:

  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地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4)是啊,儿时的记忆怎能忘记,慈祥的姥姥有怎会忘怀,说说作者会梦见什么?

  四、作业

  1、搜集一些剪纸

  2、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

  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

  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

  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

  二度扩散,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

  师:更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当他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事;当他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事。当作者这样想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一定是甜蜜的。

  生:非常温馨的。

  生:我想还可能有一种依恋的感觉。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

  师:来,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抑或是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1: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先说说你的感受?

  生1:童年的我是那么调皮,竟然捂住姥姥的双眼,姥姥不但不生气,还乐呵呵地剪起纸来。我想,长大了作者回忆起来一定很甜蜜。

  师: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

  生1:"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我的"刁难"手段就是--

  生: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

  生:(夸张地)"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生2: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话中去吗?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

  生2:(用耍赖的口吻)"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幽默地)"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师:(用指头点一下学生2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师: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

  生:"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师:来,让我们也跟着姥姥来学一学剪纸,这一排同学,请站起来,你冬天剪,你夏天剪,你白天剪,你晚上剪,你灯光下剪,你摸黑剪,咱们来合作读一读,好吗?请注意现在你们在干吗?

  生:(齐)剪纸。

  师:不好剪啊,剪不好要剪到自己的手的,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孩子,要想做到熟能生巧,你得:数九隆冬--

  生1:剪!

  师:三伏盛夏--

  生2:剪!

  师:日光下--

  生3:剪!

  师:月光下--

  生4:剪!

  师:灯光下--

  生5:剪!

  师:摸黑--

  生6:剪!

  师:剪纸有趣吗?你们达到熟能生巧了吗?

  生:(齐)还没有。

  师:来,让我们继续剪,男生冬天剪,女生夏天剪,男生白天剪,女生晚上剪,男生灯光下剪,女生摸黑剪,准备,开始。

  (师再次引读,男女生轮流接读。)

  师:再来一遍,这遍要剪得快一点呦!(师再次引读,男女生再次轮流接读,速度越来越快。)

  师:有没有人剪到手呀?

  生:(齐、笑)没有!

  师:看来你们基本练就了熟能生巧的本领。是呀,那剪刀声如此悦耳至极,作者怎么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师指点板书上的"有声有色"。)

  师:来,继续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生1:"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姥姥是多么得爱我呀!心思是那么细腻,用剪纸把我拴在了屋檐下,真是别出心裁。

  生2:"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我嚷着还要。"这是多么快乐甜蜜的回忆啊!

  生3:"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机灵鬼!'"我从这里看出姥姥是非常疼爱作者的。

  生4:"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有这样的姥姥该多幸福啊!

  师:是呀,对于姥姥给我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往事,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那都是非常真实的。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地方的描写:"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地)"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拴。

  师: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拴。

  师: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我认为也是这个"拴"字。

  师:谁能上台来做一个"拴"的动作?

  生:(做"拴"的动作。)

  师:(插话)拴东西,一般用什么拴?拴好后别忘了打一个结。(教师演示打结的动作。)

  师:课文中是用绳子拴吗?用什么拴住了什么?

  生: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生:用剪纸拴住了我那颗贪玩的心。

  师:拴得紧吗?谁来读读?

  生:"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拴是拴住了,但还没有打结,谁再来读读?

  生:(很有趣味的)"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那么,姥姥的剪纸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呢?请同学们赶快读读下文,到字里行间中去找答案。(生自由读课文)

  师:从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你来读,要读得让我们真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机灵鬼!'"

  师:这段话中,拴住作者的是什么?

  生:姥姥剪的"牛驮小兔"。

  生:还有牛和小兔一起吃草这幅作品。

  师:这段话中,拴住你的是什么?

  生1:拴住我的是姥姥的亲切和慈祥的面容。

  生2:拴住我的是姥姥说话时的轻声慢语、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

  生3:拴住我的是那段属于作者的快乐、惬意的夏日午后的日子。

  师:想走进这温馨的盛夏午后吗?来,同桌一个读姥姥的话,一个读作者的话,姥姥是轻声慢语,作者是如痴如醉,用心感受感受,读一读。(生自由对读。)

  师: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表演着读读?(请一生上台。)你读文中的"我",我读姥姥的话,其他同学就帮助我俩描述当时的场景,读旁白,好吗?

  生:(全体)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幅图样。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问:

  生:(不解地)"牛干啥驮着兔子?"

  生:(全体)姥姥笑了:

  师:(打趣地)"谁让牛是兔子的姥姥呢?"

  生:(全体)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我嚷着还要。

  师:(指着该生)你嚷呀!你不嚷我就不剪呀!

  生:(大嚷道)我还要!我还要!我还要!

  生:(全体)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姥姥问:

  师:"看明白了吗?"

  生:(全体)我想了想说:

  生:(调皮地)"我知道了,是说我和姥姥在一个锅里吃饭呐!"

  生:(全体)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

  师:(教师将该生搂在怀里,疼爱地)"机灵鬼!"

  师:我们表演得怎样?你们感觉到文中的"我"被牢牢地拴住了吗?

  生:感觉到了。

  师:你还从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

  生(读):"从那时候起,……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师:这段话中,拴住作者的还是什么?

  生: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

  师:哪一个字眼强烈地表达了"我"被牢牢地拴住了?

  生:缠。

  师:"我"怎么缠的?可能有哪些动作,说了哪些话?来,把我当姥姥,你来缠缠我。

  生1:姥姥,我属兔,你再给我剪一只兔子吧!要不然,我可要去游泳啦!

  师:别去,危险!那好吧,姥姥就给你剪只蹦跳的兔子。你也来缠缠我。

  生2:姥姥,你属牛,剪一头牛给我这只小兔子吧!

  师:这孩子,我就给你剪只拉车的老牛吧。你也来缠缠我。

  生3:姥姥,再给我剪一张吧,明天我要拿给小伙伴看。

  师:我的小机灵鬼,你还有完没完,这是最后一张了啊,剪只睡觉的兔子给你。

  师:这真得是最后一张吗?

  生:(齐)不是。

  师:从哪儿看出?

  生:"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我从这里的省略号看出,姥姥还给我剪了许许多多的兔子和牛。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8

  成尚本先生说,教室中的儿童要与文本中的儿童联结,老师的精神状态也要和孩子一样,三个儿童走在一起进行沟通,那是诗意的欢聚。“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而文中那些精美的剪纸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我”的“刁难”、“调皮”、“耍赖”和我们教室里的孩子那么相似,他的姥姥和所有的姥姥一样慈祥、善良。怎样让孩子走进文本,和笑源进行诗意的欢聚,我尝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来感悟姥姥对“我”浓浓的亲情及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

  1.以画面再现情境。李吉林老师在小学语文情景教学中,强调了“形真”,就是把课文中所写的景物、人物形象真切地再现出来。《姥姥的剪纸》一课作者描述姥姥剪纸技艺深湛,“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我先让学生欣赏精美的剪纸,加上音乐的渲染,指导学生朗读,而后让学生学着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的剪纸,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找寻到欢欣的元素。但由于课上时间的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创作的题材还不够广泛。

  2.以音乐渲染情境。本课中我选择了两段音乐,《过新年》,用喜庆的音乐配着精美的剪纸,让学生感受姥姥心灵手巧,为整个村子增添了喜气,在教学最后一段时,我选择经典银幕金曲《a time for us相处岁月》,旋律动听怀旧,引领学生体会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我”的牵挂,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让学生思绪飞翔,激励学生说话“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          ,我的心境与梦境就会变得有声有色。”升华学生主题,激起学生的共鸣。听着孩子那发自心扉的话语,看着他们那身心入境的表情,真的好感动。

  3.以语言描绘情境。在教学中,无论是导语,还是过渡语,还是评价语,我都力求饱含感情,生动形象,为学生体会课文设置情境氛围。当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时,我随机评价:“勤劳、善良的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让学生看“喜鹊登枝”图后,读“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随机评价:“发自内心的赞叹”“姥姥剪得好,你读得好,把喜鹊都读活了”课末,我饱含地说:“这仅仅是一幅剪纸吗?不是——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间浓浓的亲情啊!”我用情感拨动学生心底的琴弦,这时再读课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4.以想象放飞心境。儿童是情感的王子,想象是儿童生命和儿童文化的魄魂。让孩子流动孩子气,就要注重为孩子的情感释放、想象放飞空间。课上,我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对文本形象产生角色认同与移情体验。孩子在课堂上朝姥姥“耍赖”,变着花样刁难姥姥。孩子们物我同一,在自然的状态中、在想象的推动下,创造出活泼的语言。

  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由于自己对课堂节奏把握不当,出现了前松后紧,学完全文后,本想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用“姥姥的剪纸”为题,让孩子深刻体会“剪纸”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姥姥与“我”情感联结的桥梁,是寄托着“我”与姥姥情感的载体,但综因时间的有限,而放弃了!没有听到学生自己的见解,真的有些可惜!

  常常在想:我们语文老师更需要一双孩子的眼睛,需要一颗孩子的童心,做一名“长大的儿童”!让我们课堂处处流动“孩子气”!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9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很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我们知道,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听到教室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能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精彩教案选录

  一、读题

  1、读题

  2、再读,想像姥姥的剪纸作品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意味深长

  3、再读,想像这样身心入境地剪着纸的姥姥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舐犊情深

  过渡: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进课文,你会觉得这些剪纸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

  二、学习1——6

  自读,圈画批注,思考:是个怎样的姥姥

  交流:

  1、心灵手巧

  (1)第二小节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反衬技艺高超)

  神了(夸张,以他人之口衬托技艺高超)

  理解“深入人心”(不是一个人这么说,也不是只有现在这么说)

  小结:简直就是艺术作品,姥姥是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家!

  (2)第五至七小节

  摸黑 都能 剪纸

  刁难:为难,出难题

  无可挑剔:仿佛看到了什么?

  (剪得好;我仔细地看,找不出瑕疵)

  耍赖

  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能生巧”

  小结:技艺真的高超,神乎其神了!

  再分角色读对话,还体会到什么?

  点化:这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也曾发生在你的身边?

  2、勤劳善良

  (1)左邻右舍

  (2)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3)“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什么用场?往哪儿贴?’”这个细节让你想到了什么?

  (很忙,忙什么?点化:这样的老人家你是否觉得很熟悉?她是不是就在你的身边?)

  (直爽,热情)

  (为别人着想,认真负责)

  (水平高,仿佛有仓库)

  ……

  再读读

  三、学习7——11

  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都跃然纸上,而字里行间流露着的哝哝的情谊更让我们动容。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1,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交流

  朗读

  谈体会:舐犊情深

  四、学习12——13

  1、引读12

  从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读懂了什么?

  (对兔子的希望和爱)

  (老牛敦厚淳朴,就像姥姥一样)

  (俯首甘为孺子牛)

  ……

  引读

  反复读

  2、过渡:是啊,从小……姥姥的剪纸已经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梦境

  然而,我上学了,越走越远,但……

  期待些什么?

  除了期待,你还读除了什么?

  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了剪纸里。就算你远离家乡、远离姥姥,你忘记得掉吗?假如你在外地求学,收到了姥姥寄来的剪纸,你会想对姥姥说点什么?写一两句在空白处

  相机朗读,小结,读最后两句话

  五、总结

  文中的姥姥和姥姥的剪纸以及祖孙之间浓农的情意我想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其实,文章学到这里,有没有令你想到了些什么呢?也许我们的姥姥、奶奶、爷爷并没有这么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但是,他也有一个和姥姥一样的永恒的动作,也许只是端着一碗热躺向你走来,也许只是在灯下缝一颗纽扣,也许是将鸡腿小心翼翼地藏起来,夹到你的碗里,这些都值得我们的捕捉、记忆和感恩。

  记住这篇课文,这位老人家,更要记得感恩。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10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臆,入境始觉亲。”如果创设出文章中所描绘的那种意境和氛围,唤醒学生以往的感知体验和美的记忆,学生才会渐入佳境,体会到作者的胸臆。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去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呢?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进行动情地朗读来感受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读这一部分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姥姥与“我”的对话,使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我”由看不懂剪纸的意思,不解地发问,到看得懂剪纸的意思,热情地交谈,以至到后来缠着姥姥剪更多的牛和兔,剪纸把“我”与姥姥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此外,为了加深学生对姥姥与“我”情感的理解,我还将这部分内容中的几幅“牛兔图”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学生明白这些“小兔骑牛图”“老牛小兔啃草图”等等,意思是说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就好象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

  透过课文中的文字,在加上学生展开的想象,从而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学生展开梦幻般的翅膀,也就激起了灵性的浪花,从而达到语文感觉的细腻敏捷,以促进心灵的诗化。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屯、猪、叼、岂、稼、驮、啃、爽”八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懒、调皮蛋”四个词语。

  3、读课文,知道姥姥是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人,她的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叫起来非常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学生齐叫)注意轻声(范读),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读得真亲切。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齐读)

  二、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1、因为事先没有布置预习,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来完成这一环节。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书)

  2、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出示词语)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指读)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大家跟我读:左邻右舍、择菜。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在这些字词中,你认为同学们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你要给他进行一下友情提醒。(指名回答)

  3、指导生读准字音,并正确书写。(描红)

  4、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懒、调皮蛋”四个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她的剪纸怎么样?开始读。

  2、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书。

  3、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4、师生共同板书。

  姥姥: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

  剪纸: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四、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

  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

  1、课文里边还有好多好词,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2、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大家一组一组地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

  3、围绕这组词语,好像听到了哪些声音?

  4、右边还有四个词语,谁来读?

  5、围绕这组词语,好像看到了什么?

  6、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看到了哪几个镜头?请大家先准备一下,自己在心里想一想。

  同学们真会读书!读着读着,就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几个镜头和一串声音,我们看到了姥姥剪窗花的镜头,看到了姥姥干活儿的镜头,看到了作者“刁难”姥姥的镜头,还听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二度浓缩,把课文读成一个词语

  1、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萦、欲罢不能,请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那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作者的这种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心境与梦境?

  (大屏幕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

  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去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

  4、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5、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你再联系“有声有色”这个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名堂来?(大屏幕再次出示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6、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你能结合这两组词语,分别说说作者说的“有声有色”的“声”和“色”可能各是什么吗?

  师:这就是作者心中和梦中的“有声有色”,那么这些声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体会,我们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去感受感受。

  五、歌曲《感恩的心》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亲人、故乡永远是你情归的港湾,感谢亲人、感谢命运、感谢生活……

  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

  有声有色

  剪纸: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12

  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

  a10号选手:宋言芳(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上课内容:六上《姥姥的剪纸》

  时间:2010-12-2上午

  地点:南京市金陵河西会场

  实录:仓山一粟

  学生:南京致远外国语学校六(3)班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

  生:12姥姥的剪纸

  师:上节课我们重点领悟了姥姥的剪纸的神,神在哪儿吗

  生:剪什么像什么

  师:你能来夸夸我姥姥吗

  生:神在表达对小孙子的爱。

  熟能生巧,比如喜鹊登枝

  师:姥姥和她的剪纸伴我度过了一个美妙的童年,因此作者在最后一段这样写道

  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师:是呀,无论我远离家乡,那都萦绕在我心头,再读

  生:无论何时——

  师:除了那剪纸声,还有什么,读六到十三自然段

  生:还有姥姥对我的爱上。

  二.新授。

  师:对呀,就聚集在第七自然段的一个字上。

  生:拴

  师:对呀,同学们很会读书,就是这个拴字

  板书拴

  让我一起走进那个乡下。

  学生读书。

  师:好,有些同学读了差不多了。可以交流了吧,姥姥用哪些剪纸拴住了我的心?

  生:第七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这两处。我从第一处感觉到姥姥十分爱作者。第二处感觉姥姥和我的感情很深。

  师:说得好,就是这些牛兔剪纸拴住了我的心,来继续

  生:我从第一处,不但说明了姥姥很爱我,还说明技艺高超

  师:你怎么看出姥姥很爱我

  生:前面她不爱我就不会怕我溜到河边。

  一只顽皮的小兔子——

  老牛一直在干活

  顽皮说明很可爱。说明姥姥和小孙子亲密无间。

  大家请看第三幅,整个表现 了姥姥剪了是什么?第一幅通过静态表现动态的感受。

  师:最后哪一句你感受到怎样的小兔子

  生:跳来跳去。姥姥很温顺,我很活泼。

  深沉的爱,小兔子无忧无虑的,老牛为了使小兔子无忧无虑,那样辛苦

  师: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生:蹦跳的兔子——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

  师:它让我们读出情,品出爱。读这段文字,让我想到我的奶奶,同学们,读一读,从这段文字想到童年的自己吗,又能想到哪些生活的画面。

  生:轻声读一读。

  师:你看到童年的自己了吗

  生:我想到了我小时候很贪玩,我奶奶总是晚上要找我

  我妈妈告诉我小时候很玩,我外婆寸步不离我。

  ——

  师:其实,我们和作者一样,真是有亲人在默默为我们付出吗?谁来读一读。

  生:蹦跳的兔子——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

  师:你让我看到了辛苦的老牛。你来读。

  生:蹦跳的兔子——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

  师:你读得入情入境,一起读。

  生:蹦跳的兔子——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

  师:能背下来吗,背。学生背这一部分。

  第二幅图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生:姥姥和我寸步不离。

  师:姥姥就是这样用这些剪纸,那密云多雨的——读

  生:那密云——

  师:拴住的是什么

  生:是我那颗顽皮的心,

  是我对姥姥的爱。

  师:她拴住了我的人,更拴住了我的心,如果换成留,有这个效果吗

  生:没有,我被迫地把我留在家里。而拴表现姥姥剪纸有魅力。

  师:同学 们,伴随着姥姥那剪纸声,我上学了,从小学中学大学,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可有这样一幅,谁来读?

  生:一头老牛——

  师:哪个词触动你的心弦,你最能感受到什么

  生:定定的,我能感受到姥姥很想念我。很想让我回家,想让我成才。

  我从开阔,心在一起的。

  师:开阔表明了什么

  生:我和姥姥感情的桥梁。

  我从定定看出来,让我在家多陪她几天的感觉,但想到小兔子的未来,不想破坏我的未来。只好定定地看着我。

  师:姥姥永远是爱你的。

  生:姥姥不会说出来,她会叮嘱小孙子说,我会支持你的。

  虽然不舍,但不会说出来。

  师:我的内心感慨万千,我有多少话想对姥姥说呀,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写给姥姥。

  生写话

  师:谁先来

  生:亲爱的姥姥,——

  师:相信你一定会的。

  生:姥姥,我要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了,你的剪纸——

  师:是的,永远爱你。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一头老牛——

  师:姥姥就是这样(哨声响起

  最后作者把她的千言万语汇成最后一段。读

  生:无论——

  师:我们亲人都不会剪纸,学会感恩,这是我们校本教材,相信孩子们一定能领悟到这份情。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13

  1.学了《姥姥的剪纸》是不是也让我们为想起自己的姥姥,自己的亲人,你能否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呢?拿起笔来写下你自己心中的诗,写在《作业纸》上。(学生练笔。)

  想听那悦耳至极的 声,想起月光下的 ,还是那 ,还是那 ,还是那 ,真想再回到 的身边,怀念 ,怀念 ,怀念 ,好想一切都回到从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2.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如果你想学好琴,就得多弹;你想写好字也得多练……请你也来仿照课文中的句式,选择一个方面把话说具体,从而体会“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妈妈织毛衣时,------ 织, 织, 织, 织,甚至 织。孰能生巧,总织, 。

  (2)同学们在学习跳双绳时----- 跳, 跳, 跳, 跳,甚至 跳。孰能生巧,总跳, 。

  (3)在练习写毛笔字时----- 练, 练, 练, 练,甚至 练。熟能生巧,总练, 。

  3.熟练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回去后用自己的方式对爱你的亲人表达自己最深的情意。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14

  童年,作者心境与梦境的源头——《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出作者有声有色的童年,读出作者有声有色的心境和梦境,读出自己有声有色的童年。

  2、品味文本语言,锤炼语感,感受姥姥剪纸艺术的神奇和浓浓的祖孙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有声有色的童年,走进作者有声有色的心境和梦境,体会到姥姥的剪纸将拴住我的一生以及作者对童年、姥姥的依恋之情。

  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情境的创设、多种形式的朗读、想象体验、批注等方法感知文本。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录:

  一、走进自己有声有色的童年世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生:童年。

  师:是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童年》。(板书:童年)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当你听到这首歌曲,看到童年这两个字,你会想起什么呢?

  生:我想起了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划船。

  生: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因为我小时候是奶奶把我带大的。

  生: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给我讲故事。

  生:我想起了和爸爸一起去河里游泳。

  ……

  二、走进作者有声有色的童年世界。

  师:童年生活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作者名叫笑源,他的童年是和姥姥一起度过的,他的姥姥有一手剪纸的绝活,所以,伴随他童年生活的是——一齐读课题。

  生:姥姥的剪纸。

  师:姥姥的剪纸,能读得再亲切一些吗?

  生:姥姥的剪纸。

  师:剪纸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想欣赏一下姥姥的剪纸吗?

  生:想!

  师:(点击课件)

  师:笑源伴随着姥姥的这些剪纸慢慢长大,后来他上了小学、中学、大学,离姥姥越来越远,但他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常常想起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们一起看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一齐读。(点击课件)

  生:(齐)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为什么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呢?我会梦见什么呢?(点击课件出示)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就梦见了    ,梦见了         ,梦见了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1至12小节,想想看笑源会梦见什么,他的梦中有什么。

  生:浏览课文并思考。

  师:我们交流一下,谁来说?

  生:我会梦见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

  师:是呀,这是我看惯也记牢了的,怎么会忘记呢?

  生:我会梦见大平原托着的小屯。

  师:这小屯对作者而言这么重要吗?

  生:这小屯是他的家乡,这儿留下了他童年的欢乐。

  师:是呀,这小屯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曾经多少次梦回故园寻找童年的欢乐!

  生:我会梦见人们对姥姥的啧啧赞叹。

  师:这句话在课文的第二小节,(点击课件),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一小节,边读边体会,哪些词语、哪些句子应该读好?

  生:我认为“普普通通”一词应该读好,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姥姥剪纸的工具和材料是非常简单的,

  生:我补充一句,这个词更能看出姥姥剪纸的平中见奇。

  生:我认为“无所不能”应该读好,这个词说明姥姥什么都能剪。

  师:只要生活中有的姥姥都能剪,体会的真好,谁还想说?

  生:我认为人们对姥姥赞叹的一句应该读好。

  师:你来读一读。

  生: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如果把这句话读成一个字那是什么字?

  生:神。

  师:(板书:神)谁来再读这句话,读出一个“神”字。

  生: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姥姥剪的母鸡真的会下蛋吗?公鸡真的会打鸣吗?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谁用夸张的语气读好这句话。

  生: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自然段,读出一个“神”字。

  生:(齐)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我会梦见姥姥的剪纸,会梦见姥姥神奇的剪纸艺术。我还会梦见什么呢?

  生:我会梦见姥姥剪喜鹊登枝这件事。

  师:我怎样让姥姥剪喜鹊登枝呢?

  生:我死死的捂着姥姥的眼睛让姥姥剪喜鹊登枝。

  师:小孙子死死地捂着姥姥的眼睛让姥姥剪喜鹊登枝,这是多么温馨、多么有趣的一幕啊,我们一起来品味品味。谁来读一读课文第四小节。

  生: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能把姥姥的双眼捂得再紧一些吗?你再读读这句话。

  生: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师:注意这里有一个语气词,嗬,后面是感叹号,表达什么意思?

  生:惊叹!

  生:赞叹!

  生:佩服!

  师:我们一起读这句话,读出我的惊叹!赞叹!佩服!

  生:(齐)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我服了,可还耍赖。你耍过赖吗?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句话中吗?如果我就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

  生: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他强调的是“看了”,谁再来冲着我耍赖。

  生: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他强调的是“偷着”,你们一起冲着我耍赖。

  生:(齐)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接读)“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同学们,你们从姥姥剪喜鹊登枝这件事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

  生:我看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是因为熟能生巧。

  生:我看出了姥姥对我的疼爱,这是一位慈祥的姥姥!

  师:我会梦见捂着姥姥的眼睛让姥姥剪喜鹊登枝。在作者的童年记忆中还有一些剪纸是无论何时也不会忘记的,是哪些剪纸呢?

  生:老牛和小兔。

  师:(点击课件)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中描写老牛和小兔的文字,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你能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生:(轻声读)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

  师:你读出了什么?看出什么?

  生:我看出兔子很快乐,老牛很辛劳。

  生:我看出兔子就是我,老牛就是姥姥。

  生:我体会到姥姥对我的爱。

  师:这是一些多么奇妙的文字呀!它让我们读出了一种爱,品出了一片情,这就叫舐犊情深!老师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读着读着,竟然想到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些画面,竟然在这段文字中找到了童年的自己。你们来试试看,请闭上眼睛。(范读这些句子)睁开眼睛,你想到了哪些画面?你找到童年的自己了吗?

  生: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整天操劳却不让我做任何事情,只让我一心学习!

  师:你体会到了妈妈的辛劳和为你的付出,难能可贵!

  生:我觉得我就是文中快乐的小兔子,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和关爱,我很幸福!

  生:我想起了爸爸每天接送我上学还要上班真得很辛苦!

  生:我想起了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快乐时光,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师:同学们,你们说姥姥仅仅是在剪纸吗?不是,她是在用剪纸向我传递着爱,传递着浓浓的祖孙情啊!你们说笑源的童年生活怎么样?

  生:很幸福!

  生:很快乐!

  生:很甜蜜!

  师:是呀,是姥姥用剪刀为我剪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童年。(板书:有声有色)

  三、走进作者有声有色的心境和梦境

  师: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可是人总要长大,我再也不可能回到童年,不可能永远待在姥姥的身边。(音乐响起,范读)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请同学们看姥姥给我寄来的这一幅剪纸,一齐读一读。

  生: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师: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

  生:牵挂!

  生:期待!

  生:无言的爱!

  ……

  师:当作者看着这一幅姥姥寄来的剪纸,你的内心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充盈着什么呢?

  生:对姥姥的思念!

  生:对姥姥的感激!

  生:甜蜜和温馨!

  生: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味!

  生:内心充满着力量!

  师:(点击课件)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谁来读一下。

  生: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请注意这个红颜色的“拴”字,(板书:拴)姥姥用什么拴住我?

  生:剪纸。

  生:爱!

  师:栓了我多久?

  生:一个夏天。

  生:整个童年。

  生:我的一生。

  师:(点击课件)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姥姥的剪纸还拴得住我吗?还将拴“我”多久,还能拴“我”多久?写下自己的体会。

  生:写体会。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阅读体会。

  生: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就会想到姥姥对我的呵护和期待,想起童年的快乐时光,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不会忘记,姥姥的剪纸将拴住我一辈子。

  生:现在我长大了,姥姥的剪纸虽然拴不住我的肉体,但却永远拴住我的心,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对我的牵挂!

  生:只要想起姥姥的剪纸,我就会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想起姥姥的勤劳、善良和对我的爱,我的心境和梦境就会变得有声有色,就会充满着力量,这是值得我一辈子珍藏的财富!

  ……

  师:是呀,姥姥的剪纸将伴随作者一生,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将伴随着作者的一生,姥姥的爱将伴随着作者的一生!姥姥的牵挂和期待将伴随着作者的一生姥姥的剪刀剪出的是我有声有色的人生,让“我”的人生永远有声有色!(板书:人生)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15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精湛,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之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中,我通过抓住姥姥剪纸的“神”,让学生找出体会到“神”的语句,并从中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例如“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一句,就引导学生紧抓住“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进行对比,突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娴熟。然后紧扣环节设计问题“姥姥的剪纸为什么那么神呢?”又带领学生围绕“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一句进行引导学习,品味语言,从中感悟姥姥的话是经验之谈,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姥姥为什么如此熟练,下面的“总剪”二字就透露端倪,因为老是不断地剪,岂能不熟练?手都有准头了,因为总剪,再熟练不过了,日久天长,剪起来就心中有数,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要注意什么,剪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岂不是有了准头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再抓住“身心入境”一词,深刻表现剪纸给姥姥带来的投入与快乐。

  本课由于在前一个环节花的时间偏多,以至于教学的后半部分从“牛兔图”体会我和姥姥之间的情感不够深入,特别是出示了三幅剪纸图,应该让学生说说姥姥所剪的这三幅图的寓意是什么,明白姥姥对我的疼爱。但是,我只是集中起来理解,缺少深入的挖掘体会,为后面对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的理解产生了一点阻碍,特别是学生的语言组织上明显有了障碍,而一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在理解上就要再花一点时间才行,这也是我在挖掘语言文字上最大的问题,常常点到为止,应该多考虑理解能力差的学生。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的说话练习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纸那样,因为不断地练习,反复地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进一步体会姥姥的话中寓意!教学设计,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渗透了学法指导。

  总之,从这节课让我看到自己在教学中急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充实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我要尽快解决不足之处。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今天,有幸得到教研室贺老师和镇教办孟老师的指导,我讲了《姥姥的剪纸》一课。我将落脚点放在“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和他们之间浓浓的亲情”上。

  上课时,我结合了《新方案》设计导读中的问题和巩固练习进行了学习。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感受姥姥剪纸艺术的高超。书中左邻右舍对于姥姥剪纸的评价怎么样?文中一至三自然段主要描写别人眼里姥姥的剪纸是个什么样子。让学生尝试着在书上进行“批注”,试着用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词语甚至一个字来概括。学生的答案如下:“无所不能”“啧啧赞叹”“神了”。接着,问同学们为什么姥姥的剪纸水平那么高?把同学引向第4-6段的学习。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同学们找出句子“数九隆冬,三伏盛夏,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通过师生赛读,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然后让同学们与姥姥一起剪纸——通过多种形式的赛读,大家读得越来越有感情,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

  然而,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一个“拴”字,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通过抓词语“定定地”、“出神地”,读出姥姥内心又是希望朝夕相处的外孙儿能留在身旁,又想让外孙儿去更广阔的田地发展的矛盾心情。姥姥舐犊情深,对儿孙们是如此的牵挂深深打动了作者,也使读者的内心也掀起了情感的波澜。最后以:幼年时,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贪玩的心;长大后,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思念的心、依恋的心、回归的心。让学生再次感悟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结束了,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一系列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思索。有思才有所得,发现不足才能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面对这些不足,努力改善,竭力超越。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国标本十一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有一手深入人心的剪纸技艺,让乡亲们赞不绝口。姥姥手中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快乐回忆。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依托语词、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把课文读薄。导入课题非常简单,“姥姥“是北方人的叫法,十分亲切,学生亲切地读一读课题。朴实的开头,意在营造轻松的、有趣的、亲切的氛围。接着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浓缩成几个镜头,即乡亲夸赞姥姥,作者思念姥姥,引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即文章中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第二部分,感悟舐犊之情,把课文读厚。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 以“熟能生巧”统领4——6自然段的探究,以“甜蜜”、“温馨”为情感基调,由读而思,诉说心情,引导学生多种多样的“读”,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饶有情趣。第二个环节是品味浓浓的祖孙情。抓住文章细节“拴”、“缠”,引导学生体悟“拴”和“缠”的传神,演示“拴”和“缠”的动作,引出用什么“拴”住了上学前的“我”,怎样“拴”住了“我”以至于 “缠”着姥姥,读中体悟浓浓的祖孙情,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第三部分,走进作者的心梦之境,把课文读活。以填空仿写式练笔为平台,贯穿全文,读写的自然融合,使“读”触发了学生渲洩的激情,使写成了读的必然延续,形成了一条读写一体的“生态链”。体现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消极被动的“吸收”,更是一种能动的“自我实现”。最后在一曲《感恩的心》动人的旋律中,情感很自然达到高潮。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多处抓住了文眼展开教学,可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教学环节时刻与文章中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相呼应,一唱三叹。板书设计成两颗心联结在一起,寓意深刻,象征着姥姥的期待之心与作者的感恩之心,因姥姥那惟妙惟肖的剪纸而牢牢地系在一起,紧扣文章主旨。

  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不大。这也是我们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16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周三,根据学校安排上了一堂研讨课——《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

  备课时,我尝试了两种思路。后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还是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方式,即根据课文段落,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前面部分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还是比较顺畅,朗读的训练也比较到位,能基本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在导入时,我将几张剪纸展示给学生们看,漂亮的剪纸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我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而且还让学生模仿邻居的语气来称赞姥姥的其他剪纸,同时我出示了几幅植物、人物的剪纸图,同学们看了图片以后,来了学习的兴趣:“你姥姥神了,剪丝瓜像丝瓜,剪葫芦像葫芦,剪个西瓜水灵灵,剪朵梅花能飘香”,“姥姥神了,剪男孩像男孩,剪老人像老人,剪个婴儿哇哇叫,剪个演员会唱歌。”……

  姥姥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超的本领呢,文章通过“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从中感悟姥姥的话是经验之谈,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姥姥为什么如此熟练,下面的“总剪”二字透露端倪,因为老是不断地剪,岂能不熟练?手都有准头了,因为总剪,再熟练不过了,日久天长,剪起来就心中有数,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要注意什么,剪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岂不是有了准头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

  然而,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的高超,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我先让学生找出牛兔剪纸图,并给牛兔图起个名字,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

  我想,通过课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到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又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抓住“有声有色”,让学生体会到姥姥的剪纸深入我心,深入我梦,体会出“我”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回忆,对姥姥的思念与依恋之情。

  在教学时,由于时间把握不好,后面的部分来不及完成了。这些内容只能走过场,浮于表面,没有了解透。还有在上课时,对于学生的不敢发言,使我也显得有点尴尬,因此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臆,入境始觉亲。”如果创设出文章中所描绘的那种意境和氛围,唤醒学生以往的感知体验和美的记忆,学生才会渐入佳境,体会到作者的胸臆。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去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呢?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进行动情地朗读来感受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读这一部分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姥姥与“我”的对话,使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我”由看不懂剪纸的意思,不解地发问,到看得懂剪纸的意思,热情地交谈,以至到后来缠着姥姥剪更多的牛和兔,剪纸把“我”与姥姥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此外,为了加深学生对姥姥与“我”情感的理解,我还将这部分内容中的几幅“牛兔图”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学生明白这些“小兔骑牛图”“老牛小兔啃草图”等等,意思是说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就好象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

  透过课文中的文字,在加上学生展开的想象,从而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学生展开梦幻般的翅膀,也就激起了灵性的浪花,从而达到语文感觉的细腻敏捷,以促进心灵的诗化。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上课的整体是思路:以一颗平淡之心、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做好对学生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的引领,让语文学习与生活融合,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这一课,“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就能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

  首先,对课文的导入,我以很简单、朴实语言走进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作者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其次,抓住剪纸发出的“刷刷”声音来统领课文的生字词教学。查字典的本领,特别是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近段时间,在我们明星教师培训中导师们都强调了要重视第一课时的生字词教学,最近在各类教学大赛中,老师们在课堂上老老实实地指导学生查字典,以培养学生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能力,因此我重点指导了“爽”的书写及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还让学生对“驮”字书写时该注意些什么,进行了指导。

  接着,以一个体现“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来进行课文教学。我向学生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书上哪些地方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来统领课文第1—6自然段的教学。又以一个词语“熟能生巧”对课文的4-6自然段进行探究,做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教学中以学生多种多样的“读”,来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体现出“人文就在语文中”的和谐融通。还结合学生的生活中的体验,回忆学过的俗语、谚语来说说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理解。

  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有些地方我做得不到位:1、“啧啧赞叹”一词的教学时,学生读不出那种口语化的赞叹,我没有进行模仿性的示范,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2、当学生在向我汇报“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句子时,为了顺着我自己的教学思路,我打断了学生的发言,遏制了学生表现的欲望,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处理问题时要学会一些尊重学生的技巧。3、在即将下课时向学生总结“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本人的疏忽,如果能将“熟能生巧,才能做到技艺高超”来课末点题,那这节课就完整了。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篇17

  12   姥姥的剪纸

  主备:孔家巷小学  审核:宝塔路片区六年级语文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 10月24日

  教材分析:课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 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段,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

  一、预习导学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择(zé  zhái)菜    刁难(nàn  nán)  机灵(líng  ling)  数(shǔ  shù)九隆冬

  薅(hāo  rǔ)草     三伏盛(shèng  chéng)夏

  2.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广结善缘:                              刁难:                  疏密:                 

  熟能生巧:                          挑剔:                      耍赖:                 

  调皮鬼:                      

  3.读课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小兔子   (         )的小兔子  (         )的小兔子  (          )的小兔子

  (         )的老  牛    (          )的老  牛  (         )的老  牛    (          ) 的老  牛

  4.搜集一些剪纸艺术的资料及图片,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剪纸艺术的特点做一介绍。

  5.放声读课文,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6.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二、课堂研讨

  1.导入,读课题

  2.交流预习作业:特别注意多音字,强调“刁”、“驮”的书写。

  3.初读课文:

  (1)读词语   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

  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思考: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

  (2)理清文章的层次,试着给课文分段。学生交流。

  4. 再读课文:请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那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作者的这种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感觉?(最后一句)

  (1)联系关联词语,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2)理解“有声有色”

  5.学习第1-3自然段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姥姥的剪纸这么受欢迎,一是因为                       ,是因为                   。

  (2)自由读,找出作者是怎样夸姥姥手艺的?“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

  剪         能         ,剪         能        。”

  三、当堂训练

  你觉得姥姥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的体会,写出具体的事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习字册。

  2.中国的民间技艺,除了剪纸,还有           、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一、温故预习反馈

  1.听写词语

  2.姥姥的剪纸作品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                、              、            

  二、课堂研讨

  1.欣赏剪纸作品,明确学习任务。课文中姥姥、剪纸和“我”有什么关系?快速阅读课文。

  2.品味姥姥的剪纸艺术。

  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语句具体描写姥姥的剪纸“神”?

  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品读、感悟姥姥剪纸的“神”。欣赏“喜鹊登枝”

  3.讨论姥姥高超技艺的原因。

  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姥姥对什么最熟悉不过?为什么?从哪看出她总剪?

  (2)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       ),熟能生巧,总(      ),(     )都(     )了。

  4.感悟祖孙情深。

  (1)文中哪几幅剪纸“拴住”了“我”? 透过字面你还读懂了姥姥的剪纸吗?

  a“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这幅剪纸仿佛在告诉我们                                                                      

  。

  b“一头老牛和一只小兔子在地上啃食青草。”这幅剪纸仿佛在告诉我们                                                                      

  。

  c“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乱跳着远去的小兔子。”这幅剪纸仿佛在告诉我们                                                                      

  。

  (2)读第13自然段:姥姥期待“我”什么?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体会“我”对姥姥的思念。

  5.表达思念、感恩之情。

  (1)出示补充片段: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2)根据语境,练习说话

  面对即将离世的姥姥,我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想起了姥姥的剪纸,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会对姥姥说些了么呢?拿起你们的笔,让“我”对姥姥的真情在你们的笔尖流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评价学生写的内容。表达对自己姥姥的感恩之情。

  四、当堂训练: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乱跳着远去的小兔子。”这幅剪纸仿佛在告诉我们                                                                      

  。

  2.课文为什么以“姥姥的剪纸”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一片绿叶的回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每当我翻看纪念册,看到一张卡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一个使我难忘的山村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20来岁,文静少语,但却喜欢和我说话。叶老师喜欢我,我也敬重她。

  叶老师喜欢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可以看到用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见她低头捡起一片宽大的绿叶。“叶老师,您为什么这样喜欢绿叶?”我不禁问。叶老师给我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觉得自己不行了。她望着窗外的常春藤说:“常春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人间了。”这件事被一位年迈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病画了一片碧绿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常春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安然长逝,而这位姑娘却活了下来。听了叶老师讲了这个故事,我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原因。

  后来,我离开天津,分手时     叶老师送我一束花    我却说    您还是送我一片叶子吧     叶老师会心地笑了,她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叶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开朗健谈。她见到我非常高兴,我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临别时,她送我一张非常精致的小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面抄写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谦逊的。

  此后,我一直珍藏这张卡片,像是珍藏着叶老师的一片心。

  1.“逝”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逝”字有两个意思:①过去;②死亡。“安然长逝”的“逝”应选第     种意思,词义是:                                   。

  2.写出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

  3.写出与文中第一节的第二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4.在第4自然段的“    ”内加上标点。

  5.老画家在风雨之中画了一幅什么图画?其寓言是什么?

  6.叶老师喜欢绿叶的原因是什么?

  7.叶老师给我的赠言是什么?这段话你怎么理解?

  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      神    栓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张红梅《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