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二首》教案

无风无月 点赞 分享
《古诗二首》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9篇)

《古诗二首》教案 篇1

  本课围绕单元主题“水”选编了《浪淘沙》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第一首是白居易的作品,诗中语言奔放,颇有气势,生动地再现了波涛汹涌、辽阔壮观的大海景象,以及作者看后产生的联想。第二首是苏轼的作品,风格和《浪淘沙》截然不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宁静素雅的西湖景致。

  教学目标:

  1、能背诵并默写过两首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绚丽的瑰宝。从小到大,咱们积累了很多古诗。谁能背背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指名背诵(范围广)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水”的古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注意字音“遂、潋滟、宜”的读音

  2、生字词

  师范写:桑   轼 

  生写

  三、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

  这是两首写景抒情的诗,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小组交流讨论诗意,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自学

  小组交流

  汇报

  师重点指-----

  遂:于是,就;宜:适合,适宜;潋滟:形容波光闪动的样子

  指名说

  处理比喻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大海、西湖图片,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气势、语气

  四、背诵

  五、默写

  六、补充课外描写水的古诗

  《小池》《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等

《古诗二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理解“人杰、鬼雄、元、定、同、祭祀、乃、翁”等字词的意思,明白古诗大意。

  二、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四、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热。

  1、板书“英雄”,哪些人称得上“英雄”?(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3)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2、古今中外,你知道哪些英雄?

  3、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位女英雄――李清照。(屏幕出示,师朗诵)

  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学大家。然而,这其中能够留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廖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秀的一个。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诗词创作方面,她的盛名不仅可与宋朝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比肩,亦可直追前代大师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而与之齐名,跻身于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李清照写的一首小诗。

  二、呼唤英雄。

  1、同学们,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战争时期,出现过一位大名鼎鼎、叱咤风云的英雄,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历有许多文人墨客写文章评述过项羽,其中最的是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李清照的。

  2、请同学们把这一首绝句端端正正地临写在方格纸上。(生临写钢笔字帖,师巡回指导,两分钟内完成)

  3、同学们,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读起来壮怀激烈,铿锵有力。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正音,如“为”念第二声。)

  三、赞颂英雄。

  1、同学们,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人杰、鬼雄)

  2、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人杰:人中的豪杰、人中俊杰、了不起的人物、杰出的人、出色的人;

  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认为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不管是生还是死,都要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就是项羽的本色。)

  4、指名读这两句诗。(慷慨激昂,坚定有力)

  5、这两句诗“惊天地,泣鬼神”,八百年来令多少男儿汗颜。请全体男孩子再来念一念这两句诗。)

  6、同学们,最令人心动、最令人感慨的还是第四句诗“不肯过江东”。江东,是指江南的东部,咱们这儿就属于江东,江东是项羽的老家。当年,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弟子转战中原,项羽是江东的骄傲。江东的父老乡亲都盼望着项羽胜利归来。可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呢?

  咱们来看一段悲壮的历史。(课件出示,学生跟读)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弟子转战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立下赦赦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离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漓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年。

  读了这段话,联系“不肯过江东”,你对项羽又有何感慨?

  (项羽宁死不屈、百屈不挠、悲壮豪迈、光明磊落、浩然正气、敢作敢为)

  师:“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雄”之名。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四、追思英雄。

  1、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交流)

  (一是因为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二是因为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第二课时

  一、导课。

  一位85岁的老人,一个除夕之夜,临终之时,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国家统一的志愿没有实现,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提笔写下了遗书,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没有一字提到家事,他写的是什么呢?

  1、板书课题: 示儿(全班齐读课题)

  2、渲染氛围,听配乐诗朗诵,让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3、简介陆游。

  二、学习这首古诗。

  1、学习巩固“祭、乃”两个生字(卡片出示)。

  2、自由读诗句,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注意节奏、语速、声音的高低等)。

  3、 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4、 再读这首诗,初步领会诗意,并思考以下问题(小黑板出示:问题)

  (1)想一想,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合作学习

  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画圈、思考。咱们古人所说的很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这首诗的前两句。

  6、汇报交流

  (1)“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示儿”:告诉儿子。(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元知”,“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元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万事空”是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只”的意思。

  “九州同”,“九洲”指中国。“同”是统一。“九洲同”是指全国统一。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从“但悲不见九洲同”这句诗中尼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诗人牵挂的是祖国的统一。

  7、自读自悟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句诗。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这里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指收复的意思。“北定”指收复北方。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就是祭祀祖先。

  “无”同“勿”,意思是不要

  “乃翁”,“乃”是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

  (5)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祀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虽然死了,还希望听到统一祖国的消息。

  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答)

  三、 总结全诗。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再回到790年前,去感受陆游临终时对儿子们嘱咐的动人悲壮的场景吧(课件展示当时情景)!

  1、现在你理解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

  2、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

  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洲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祀时别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同学们,让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后报效祖国。最后,让我们全班同学带着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崇敬之情朗读他的这首爱国诗篇吧!

  教学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对古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且这两首古诗也较为浅显易懂,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学,然后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共同品析重点词句。

《古诗二首》教案 篇3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之一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诗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片段。第三句中的一个“晚”字告诉我们:诗人赶路已经一天了,着实需要找一个“人家”歇歇脚了。抬起头顺着陡峭、蜿蜒、倾斜的石径朝着寒秋之中的山顶望去,就在那“白云生处”恰恰有了人家。这真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本应该是径直过去的,可就在这时,诗人却突然“停车”、驻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诗人发现了一片比“二月花”更加火红、耀眼的“枫林”。因为太“爱”这夕阳中的“枫林”了,旅途的饥渴、劳顿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驻足欣赏是在自然也不过的事了。

  黄叔灿《唐诗笺注》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为什么呢?

  首先是这一诗句脱俗。在古诗中吟诵红叶的诗句并不少见,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等。惟有杜牧专赏枫叶颜色的鲜艳,而且说它胜于春花。当风劲霜严之际,除、了枫叶独绚秋光,红黄绀紫,诸色咸备,笼山络野之外,春花无此大观的。所以,杜牧专赏枫叶颜色的诗句与情怀,道骨仙风,超凡脱俗;

  其次是情景交融写法非同一般。笼山络野的枫林红叶的确是美艳绝伦,但它却常常被一般文人的“悲秋意识”笼罩。而诗人在这里却以一个大大的“爱”字领起,满心欢喜地去赞美枫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写,不仅写出了如画的秋景,而且一扫常见的衰飒暗淡,更加突出了身世坎坷的杜牧那高朗、俊逸的气质与胸怀。再从写作的技巧来看,全诗四句,以第四句为重点,前三句都从不同角度为突出第四句起着唤起、烘托、铺垫的作用。第一句中的“寒”字是唤起第四句“霜叶”的铺垫;第二句的“白云”是从色彩对比的角度来反衬第四句的“霜叶”的红艳;更为有力的铺垫是第三句的“停车”和由此突显的“爱”字,及随后出现的“枫林晚”中的那个“晚”字。停车何故?是出于对“枫林晚”的“爱”;“枫林晚”何以这样可爱?是因为,在夕阳之中,满山遍野的枫林红叶红得快要燃烧起来了,这色彩的艳丽,这场面的壮观绝非春花能比。说到此处,全诗的重点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能千古传诵也就不奇怪了。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之二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段趣事。他说,这首诗是诗人张继在应试落榜以后写的。他虽然科场失意,却因这首诗而名传千古、蜚声海内外,而科场得意,甚至是中了探花、榜眼、状元的人却没有多大出息,他们所写的诗文很少有人能够记取,很少能够流传。由此可见,诗文必须有感而发,而应试之作大都平庸。

  手捧此诗,题目——《枫桥夜泊》就值得用心琢磨。所谓题目,即是文章的额头,它通常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所以,认真地推敲诗题 常可收到明意旨的效果。就拿《枫桥夜泊》来说吧,从整个题目看,我们可以推知: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枫桥的夜景。从其中的“泊”字我们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因此,人们常说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说,“诗中有画”,而这首诗就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立体的“枫桥夜泊”图。首先是全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了远景和近景:残月、山寺、霜天,这是远景。江枫、渔火、客船,这是近景;其次是运用了“设色”之法:霜天的透明,渔火的鲜艳,二者交相辉映,从而营造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氛围;再者是诗句调动了听觉效果,使本来就已经成画的意境更富生机:特别是远处传来的钟声。不但把近景、远景联系到了一起,交织成章,而且这穿夜空,传到客船上的钟声,也使整个的意境更加清幽、凄楚。那一声一声传到客船,敲击在旅客心头的钟声。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愁思进入梦境呢?

  说来有趣,不知是谁,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诠释:诗中的“江枫”是苏州二桥的名字,“江”就是江村桥,“枫”就是枫桥。而“乌啼”呢,就是乌啼山。对这样的解释,我不敢苟同。其实,现在很多地方的名称,是因为先有了名诗,尔后才因诗而得名的。大约在一年前,有一位学生家长来信谈到此事,我们教材的主编张庆先生除了自己做了深入地考证之外,还专门派家住苏州的钱锡铭老师查找了苏州府志,进行了实际的调查,并写出了文章予以回复。

《古诗二首》教案 篇4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明月

  单元课文:《古诗二首》

  二. 课文内容:

  两首唐诗——王维的《鸟鸣涧》和白居易的《暮江吟》。《暮江吟》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东升的夜景。《鸟鸣涧》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静谧意境。

  三.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四. 跟老师一起学: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

  2、试着背一背。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3、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暮江吟》。

  4、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5、学习古诗《暮江吟》。

  6、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7、谁来读读这首诗?

  要读出古诗的韵味;

  8、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大声读;也可把这首诗美美地多读几遍。

  9、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解决。  

  “残阳、瑟瑟、可怜”  (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

  瑟瑟,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

  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

  通过看图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词。

  10、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是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

  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1、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结合第四句话读懂 “可怜”的意思)

  12、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江边残阳月夜美)

  13、的确!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

  14、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

  它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

  15、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诗一首……

  16、学习古诗《鸟鸣涧》。

  17、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

  18、“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是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暮江吟》的?

  (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19、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就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己学习《鸟鸣涧》。

  20、背诵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

  21、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人闲——人寂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22、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喜欢哪一句——诗美,你描绘的景色也美)

  23、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山中月夜静从哪里能体会出?  

  24、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学习。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你们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还掌握了一种自学古诗的方法。  

  25、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26、想想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

  王维以月为友,在《竹里馆》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了海上的明月。

  想必大家还意犹未尽吧。我在这里为同学们再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27、同学们,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搜集,美美地读一读,也试着为明月写一写诗。

  资料: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生平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在《寄荆州张丞相》中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表示了归隐之意。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曾说:“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入仕以前自代宗大历七年(772),至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802),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他的建议未及采用,写有《寓意》等诗表示惋惜。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所提治理方案,是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这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作《观刈麦》,《长恨歌》。

  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在儒家“兼济”思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连续上书论事,如《奏请加德音中节目》、《论制科人状》、《论和籴状》、《奏阌乡县禁囚状》等,都是关系国家治乱、人民生活的重要文件。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与打击。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贬江州以后的内外迁调 自元和十一年(816),至大和二年(828) 。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在这之前,他已经看到朝廷的种种黑暗,萌生过及早抽身的念头。经过这次打击,思想更从“兼济”急遽转向“独善”,决心要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但他并没有辞官归隐,而是选择了一条“吏隐”的道路,一边挂着闲职,一边在庐山盖起草堂,与僧朋道侣交游,以求知足保和,与世无忤。与之相适应,描写闲静恬淡境界、抒发个人情感的闲适诗和感伤诗,便开始多起来,而前期那种战斗性强烈的讽谕诗则比较少见了。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

  退居洛阳的晚年生活 自大和三年(829),至会昌六年(846)。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今已辟为游览胜地。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从(    )中选字组词,画√

  (原   缘)故         (联   连)络        (训   驯)练

  气(息   吸)         (颗   棵)粒         可(邻   怜)

  相(依   倚)相偎     (羞   差)涩        (隐   稳)喻

  (详   祥)和         (境   镜)界        (飘   漂)舞

  二、连一连

  梅破蕊                         麦穗两畦

  荷香十里                       尝稻气翻匙

  剥橙香透甲                     柳垂丝

  明月别枝惊鹊                   两三点雨山前

  七八个星天外                   清风半夜鸣蝉

  三、按要求写出词语

  1、“abb”的形式 (           )(            )(            )

  2、“aabb”的形式(           )(            )(            )

  3、“abab”的形式(           )(            )(            )

  4、“abcc”的形式(           )(            )(            )

  四、选词填空      

  聚集   汇集

  1、广场上(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发杂志了,同学们(    )在讲台前争先恐后地领着杂志。

  站立   肃立

  1、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人们脱帽(    ),向国旗行注目礼。

  2、歌咏比赛结束了,家长们久久(    )着,鼓掌向演出的孩子们表示祝贺。

  五、修改病句

  1、群众几乎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2、天an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继续射入天空。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4、每天晚饭后,都去遛弯。

  5、读书对我很感兴趣,每到周末我都要到图书馆看书。

  六、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请你小心啊

  有一个人去外国旅游,在经过隧道入口的时候,以为这个地方交通警察管不到,于是大着胆子穿过去。这个时候,他发现一个警察在不远处慢慢地跟随着,却没有上前来制止他。他心想:嘿,那说明他不在意。于是,他自在而悠闲地走了过去。结果当他走到对面时,警察迅速上前对他说:“先生,对不起,你违反了交通规则,请接受处罚。”

  他很奇怪。这是为什么?警察温和地说:“那是因为我怕大声制止你,你会惊慌失措。而你在穿行隧道,列车随时会开过来,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以后请你一定要小心啊!”

  游客吓出一身冷汗,却对警察万分感激,从此他再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

  我忽然想起小的时候,在乡下的水井边玩,那是一个很深的井,有十多米深,掉下去,是很难被救起的。远远的,母亲看见了,她万分惊恐。但是她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慢慢地、偷偷地靠近。在距离我非常近的时候,才一把把我抱下来。

  我成年之后,母亲提及这个故事,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镇静。

  这让我一辈子刻骨铭心。镇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它直接影响到了生命。无数次在你面临危难的时候,它能够使你从容地过关。

  1、短文讲了几个故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概括出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游客听完警察的话吓出一身冷汗,却还对警察万分感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游客正穿过隧道时,当我正在水井边玩耍时,警察和母亲分别是怎么做的?用“    ”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警察和母亲的做法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短文换个题目               

  【试题答案】

  一、二、三答案略

  四、选词填空      

  聚集   汇集

  1、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发杂志了,同学们(聚集)在讲台前争先恐后地领着杂志。

  站立   肃立

  1、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人们脱帽(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

  2、歌咏比赛结束了,家长们久久(站立)着,鼓掌向演出的孩子们表示祝贺。

  五、修改病句

  1、群众几乎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几乎 差不多”重复)

  2、天an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继续射入天空。(“继续”改为“陆续”)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删去“下午”)

  4、每天晚饭后,都去遛弯。(缺少主语)

  5、读书对我很感兴趣,每到周末我都要到图书馆看书。(前半句语序错误,改为“我对读书很感兴趣”)

  六、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请你小心啊

  有一个人去外国旅游,在经过隧道入口的时候,以为这个地方交通警察管不到,于是大着胆子穿过去。这个时候,他发现一个警察在不远处慢慢地跟随着,却没有上前来制止他。他心想:嘿,那说明他不在意。于是,他自在而悠闲地走了过去。结果当他走到对面时,警察迅速上前对他说:“先生,对不起,你违反了交通规则,请接受处罚。”

  他很奇怪。这是为什么?警察温和地说:“那是因为我怕大声制止你,你会惊慌失措。而你在穿行隧道,列车随时会开过来,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以后请你一定要小心啊!”

  游客吓出一身冷汗,却对警察万分感激,从此他再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

  我忽然想起小的时候,在乡下的水井边玩,那是一个很深的井,有十多米深,掉下去,是很难被救起的。远远的,母亲看见了,她万分惊恐。但是她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慢慢地、偷偷地靠近。在距离我非常近的时候,才一把把我抱下来。

  我成年之后,母亲提及这个故事,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镇静。

  这让我一辈子刻骨铭心。镇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它直接影响到了生命。无数次在你面临危难的时候,它能够使你从容地过关。

  1、短文讲了几个故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概括出主要内容。

  讲了两个故事。

  一:一个游客大着胆子穿隧道,一个警察跟随着他,直到他走过隧道时,警察才告诉他违反了交通规则,要接受处罚。他很奇怪,警察说明了原因。游客对警察万分感激,从此他再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

  二:我小时候,在深井旁玩。母亲看见了万分惊恐,慢慢靠近我,在距离我非常近的时候,才一把把我抱下来。

  2、为什么游客听完警察的话吓出一身冷汗,却还对警察万分感激?

  游客没有想到穿行隧道会有那么大的危险,他对警察如此冷静的做法万分感激。

  3、当游客正穿过隧道时,当我正在水井边玩耍时,警察和母亲分别是怎么做的?用“    ”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警察:一个警察在不远处慢慢地跟随着,却没有上前来制止他。

  母亲:她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慢慢地、偷偷地靠近。

  4、警察和母亲的做法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镇静。这让我一辈子刻骨铭心。镇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它直接影响到了生命。无数次在你面临危难的时候,它能够使你从容地过关。

  5、请给短文换个题目

  关键时刻,保持镇静

  【励志故事】

  驴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驴子,它的主人在它的额前挂上一条它喜爱的红萝卜。驴子看见红萝卜就在眼前,可它跑呀跑呀,却总是抓不着,似乎红萝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不停地追寻着,似乎走了很长的路。可它永远都不知道,是聪明的主人用这种方法让它不停地跑。它并没有走多远,是主人把它拴在石磨上,让它不停地围着石磨转,为主人干活。驴子想要取得那条红萝卜,就要首先意识到红萝卜就在自己头上,并且要爆发自身的革命,让自己的身体进化了才可以拿得到。

  我们人类在追寻上帝、真理、道路的过程其实也比驴子好不了多少。我们在不断地寻找终极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各种思想、学派、学说……并且创造了不少财富。我们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前进,我们也像驴子一样磨了不少面(得到了不少科学、文化、艺术方面的结晶),但我们也许还未意识到我们自己只是在兜圈子。真理其实就是挂在驴子头顶上的红萝卜。我们只有认识自己,爆发官能的革命,把自己进化了才可以把红萝卜摘下来。

《古诗二首》教案 篇5

  北师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花》主题单元中的第一篇主题课文是《古诗两首》,分别是唐代的杜甫写的《江畔独步寻花》和宋代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两首诗都是借写春天的花来表达作者 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在进行第一首诗的教学时,我着重在学法的指导,先让孩子读准字音,再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接着学生根据句意质疑。我就顺势让学生说出,诗中写了哪些美好的景物?然后围绕“花、蝴蝶、黄莺”等景物,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结合诗句进行理解。整节课学生兴致极高。由此我想到:语文课的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语言,锤炼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的过程!

  在进行第二首诗《游园不值》的学习时,我先总结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再请孩子们照着这样的方法自学。接着,在汇报第一句诗句的意思时,相机追问,那么他的心情会怎样?学生有的说:“失落”。有的说:“遗憾”。还有的说:“扫兴”。我又问到:“从哪些诗句中你能体会到诗人的这种心情?从而引出前两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诗中的意境,学的津津有味。忽然我话题一转,问道:“在这首诗中只写了诗人这一种心情吗?后来,诗人又遇到了什么事?心情又是怎样呢?引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学习。从而了解诗人转忧为喜的心情。

  最后,将两首诗进行对比,让孩子体会出两首诗围绕“花”有什么不同。从而,感悟到春天的美,用积累到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赞美春天!

  整个教学,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始终处在一个主动求知的状态中,教室里处处洋溢着热烈的气氛。这里有惊讶、有欣喜、有展示时的成功感,学习成为了一件非常主动、快乐的事情。他们在学习的欢乐中成长。

《古诗二首》教案 篇6

  执教 浙江  王自文

  评点:阿远

  未经授权,擅自评点,如有冒犯,多多海涵!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注释理解诗句意思,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整体上感受两首古诗。]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里是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中的细节。]

  生齐读古诗。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到宋朝的一些情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老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介绍历史背景,给学生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到对诗句的理解,能够鼓励学生说完整,看出教师是还是有一定的尊重学生的意识的。]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

  生:遗民(老师板书)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

  生答:是遗弃的人民。

  [对遗民的理解教师采取了问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自我反思,把学生自己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从“遗留”上升到“遗弃”。]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音乐铿锵,确实把人带到了金戈铁马的战争中,能激发学生的想像。]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

  生:孩子

  [这里的想像,把遥远的年代一下子拉到了学生的面前,如同电影的蒙太奇,学生甚至会想到自己就是胡尘中的遗民。]

  师:他们留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流泪

  师: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

  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板书:清凉)

  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情感世界,把两首诗的内容紧紧揉合在一起。从“清凉”到“凄凉”,学生经历了一个情感过程,感受更加深刻了。]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此处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把学生的情感推向新的高度,学生的朗读中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师: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课件出示《示儿》,教师引读,学生再读。

  师: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他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诗人非常失望。

  [《示儿》的引入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既整合了古诗的内容,增加了阅读量,同时又是悄无痕迹,这种意义上的关联,对现在两首诗的学习又起到了“润物无声”的强化。]

  师:内心的心凉之感是一种悲凉之感。(板书悲凉)

  [从“悲凉”到“凄凉”,学生的情感确实已经上升到这一步了,有水到渠成之感。]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读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读。

  师: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读。

  [这种质问,用诗句来回答是再巧妙不过了,读中悟情,是为经典。]

  师: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此问是最平淡的一问,却是最有价值的一问,是啊,我们的学生究竟有什么想法呢?他们的头脑一直在进行着别人的思考,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思想自己的思想,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生:为什么说杭州把比作汴州?

  师:对于汴州,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师: “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抓住一个“醉”,通过学生的想像,活化了当权者的嘴脸,学生的感受又有了新的变化。]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学生的语言的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情感合而为一。达到了语文学习的效果。]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里的朗读指导,巧妙的让学生读出了情感。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找到好的朗读指导的方法,本诗教学中的几处朗读指导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让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有了更多的思考。]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此处安排的练笔,学生的情感宣泄在纸上,给学生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感情的洪水一下子喷发出来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激情的《满江红》歌曲,把情感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堂课下来,学生随着教师的精心设计,情感得到了升华,人文性得到了体现,学生朗读水平有了提高,并且能感悟到一些朗读的方法。

  课程内容的整合,两首诗+一首诗(示儿)+一首词(满江红),还有学生查阅资料,有清明上河图,还有音乐。每一处都出的恰到好处,都为学习文本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让学生通过老师介绍,自己想像等方式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整堂课中需要我们挖掘和吸收的还有很多。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吹毛求疵版)

  未经授权,擅自评点,如有冒犯,多多海涵!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课前谈话应该与整堂课的教学有着意义上的关联,应该是一种精巧的设计。不知“老师”变成“叔叔”有什么深刻含义?是真要变成叔叔,还是在调侃?如果只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似乎还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只是为了活跃气氛,是不是又破坏了整个教学的基调。对一节文化味极浓,欣赏品位很高的课而言,这样的开始是唐突和不协调的。老师变成叔叔,真的可能吗?真的可行吗?就感情基调而言,已经有了虚情假意的开端。]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学生读书,教师板书,各不耽误,倒是一件省时省力的好事。可是,学生读书的情况怎么样呢?老师的眼睛只能向一个方向看。]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前面的整体感受在这里并没有得到检查,学生究竟读出了什么,学生究竟感觉到了什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尊重,老师没有让他们表现的意思,可能是下面还有预设的更为重要的环节 。]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齐读古诗。

  [不知学生齐读的时候怎样去思考。]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简单说”就是说一点,有这个意思就算了,因为这不是重点。]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学生读自己查阅的资料,就现场来看并没有读出什么,只是读了一些零星的材料。老师也没有深入评价学生搜索到的信息,到底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应该如何检索有用信息?老师没有要评价的意思,总之挖到篮里即是菜。由此看来,让学生汇报查阅的资料只不过也是为了适应课标要求,应付一下而已,教师的重点是自我表白,用那些语言去“感染”学生,其实就是让学生逐渐被教师的情感同化。]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此处学生表达不是很清楚,恰恰说明前面学生自己凭借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时,并没有弄懂大体意思。这几个学生不清楚,其他的学生能清楚吗?为什么没有其他学生的评价和介入,教师完全可以放给学生,但是老师继续了他的引导,因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后面。我想教师可能有这样几个考虑,一是怕讲,二是为了不给人留下肢解诗句的印象,三是公开课的时间关系。]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

  生:遗民(老师板书)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

  生答:是遗弃的人民。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

  生:孩子

  师:他们留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流泪

  师: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

  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板书:清凉)

  [这是教师提出的第六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匠心不够,好几个学生的回答都没有抓住本质。这个问题确实也难以回答,“这是怎样的泪?”“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如果变成这泪中蕴含怎样的情?学生也许更能明白教师的意图。但无论如何提问,情感这条线还是牢牢抓在教师手里,教师是在慢慢收网,力争“一网打尽”学生的情感。]

  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课件出示《示儿》,教师引读,学生再读。

  师: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他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诗人非常失望。

  师:内心的心凉之感是一种悲凉之感。(板书悲凉)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读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读。

  师: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读。

  师: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此问是最平淡的一问,却是最有价值的一问,是啊,我们的学生究竟有什么想法呢?他们的头脑一直在进行着别人的思考,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思想自己的思想,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生:为什么说杭州把比作汴州?

  师:对于汴州,你们想了解吗?

  [刚刚萌发了一个小芽,马上又回到了教师手中,是啊,你了解汴州吗?你查阅资料的时候查到汴州了吗?对了,你不需要查,因为老师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你只要跟着老师就什么都有了。]

  生:想。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气势恢宏的汴梁城,同是气势恢宏的大段独白,孩子你看懂了吗?孩子你听懂了吗?对了,这里只是情境创设,这里只是整体感受,你不需要全懂。“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孩子啊,你要想啊,这里究竟会不会改变。]

  师: “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学诗到了这种地步,情感发展到现在,教师还不敢放开手脚,还在问,本来学生的心马上就要和诗人的心交融在一起了,一下子又回到理性的追问,骤然变冷。]

  生:忧国忧民之心。

  [多么苍白而没有情感没有个性的表达,这就是老师需要的语言?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结果?不管你有什么心,最后都要是这颗心。要正确解读文本,但是这种书面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往往反映了学生内心并没有被触动。]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可惜的是,多数学生说的是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为什么只对当权者说?那些百姓为什么要“南望王师又一年”竟然65年,没有一个学生要问问吗?]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课结束了,教师的慷慨激昂还在眼前。下课了,老师还是不能平息自己的情感,让我们这些听课者感动。可惜的是情绪激动的不是那些学生。我不是学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后学生究竟有了怎样的情感。是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了情感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朗读效果。那学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动了?看看学生的表情,听听学生的话语,我想是老师大段的独白,催生了一种虚假的情感。历史遥远而又不远,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学生应该能够被打动。

  一节课的时间太短,公开课要承担很多内容,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压缩饼干,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

  一点说明:本来在重庆的时候就觉得有些话要说,可是拖了几天,要说的话就少了。这样来评课,其实是对自己心力的一种考验,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写着写着就明显感觉的气血不足,看来应该学习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本来还有一个《跳出语文版》的评价,只能暂时搁浅。

  最近,看到一本《六顶思考帽》的书,其中有两个观点记忆深刻:其一是讨论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讨论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想既然是公开的教学,就是大家研讨的素材,说上几句应该是无妨的。

  写这些,可能对大家并没有帮助,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深层次的追问,我在问别人的时候,也在问自己,我的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追问,语文教材应该如何把握?不同文体的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更是对教育观念的追问,学生是主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主人?学生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参与?怎样才能真正的进入学习的过程?

  我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需要我用心去体验,用思想去实践。也想以此和各位同仁共勉吧:)

《古诗二首》教案 篇7

  课时目标1、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2、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不同之处。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二首。教学媒体    课件教与学活动过程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活动  课前交流预习情况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学习古诗《房兵曹胡马》  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预习情况。同学间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相互学习。小结:关注查阅资料的方法和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态度。   提出本节课的要求,联系运用查阅的有价值的资料体会学习,及时做好批注笔记。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从小到大我们学过很多古诗,大家也积累了很多学古诗的好办法,谁来说说,怎样才能学好一首古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学习古诗《房兵曹胡马》1、指名朗读,自由读,齐读。2、知诗人,解诗题。3、方法活,晓诗意。理解诗意的方法也有很多,谁知道?    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相互学习             齐读课题   说说,怎样才能学好一首古诗     朗读,自由读,齐读 知诗人,解诗题  回答。  

《古诗二首》教案 篇8

  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黄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奔腾不息,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歌咏黄河的诗歌很多,我们要欣赏到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和刘禹锡的《浪淘沙》,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凉州词》。

  二、共同学习

  (一)、自主学习

  1、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王之涣,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2)补充介绍: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3.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4.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2、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可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3、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描写戍边士兵的还乡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诗人的广阔胸怀。

  (二)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小结

  四、推荐阅读

  1、王翰的《凉州词》

  2、王之涣的诗歌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搜集描写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背诵或默写《凉州词》

  评价并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二、共同学习

  (一)、自主学习

  1、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2)补充介绍: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3、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2、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可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3、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二)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小结

  四、推荐阅读

  1、刘禹锡的《陋室铭》

  2、刘禹锡的诗歌《西州乐天杨州初逢》《竹枝词》《乌衣巷》

  五、拓展训练

  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黄河。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首

  板书设计:

  凉州词

  王之涣

  远眺黄河、孤城  环境

  豁达、开阔的胸怀

  近听羌笛声    心理

  浪淘沙

  刘禹锡

  黄河壮阔雄伟的景象

  博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精神

  达到美好境界

  教后记:

《古诗二首》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单元主题“水”选编了《浪淘沙》和《初晴后雨》两首古诗。第一首作者是白居易,诗中语言奔放,颇有气势,生动地再现了波涛汹涌、辽阔壮观的大海景象,以及作者看后产生的联想。第二首是苏轼的作品,风格和《浪淘沙》截然不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西湖景致。

  课文分析

  《浪淘沙》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列为“近代曲辞”。他在这首诗里描写了海上的变迁,告诉世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显示出了作者诗文的现实主义风格,可算是朴而近古,对后世影响极深。

  首句“白浪茫茫与海连”,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浩大雄浑的境地当中: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白色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翻滚着澎湃着,举目望去,海的尽处是天,天的尽处是海,海天连成一片,令人心境开阔。仅仅7个字就刻画出如此壮美博大的画面。

  “平沙浩浩四无边”,平沙,泛指水中可以作为田地的地方,平川、平地的意思。这句诗是说水中间的田地十分的辽阔,也是看不到尽头。此句和首句呼应十分工整,意境营造得荡气回肠,令人心中陡觉豁达。

  接下来作者话锋一转,十分令人心生感慨:“朝来暮去淘不住”,海水每天从朝霞升起到暮色渐至不停地推拥着大地,冲涤着大地。这一句诗正是为下文埋下了伏笔,让人不禁心生许多感触。

  “遂令东海变桑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道出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遂令,致使,就让。东海变桑田:神话中仙人麻姑,自称自己三次看见东海变为桑田。后指人世变化频繁。此句的意思是说,就致使浩瀚无际的东海变成令人赞叹的美丽的桑田。借此句感叹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告诫我们在这样大浪淘沙的时代里,就算是浩瀚的东海都会变成桑田,又何况其他的万事万物。寥寥数语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要点建议

  1.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包括对诗句本意的理解,更要有对所揭示的道理的透析。例如“遂令东海变桑田”蕴涵的深刻的道理,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应该让学生重点理解仔细体会。

  2.对诗句文字美感的体会,诗文的前两句意境雄浑,对仗工整,读起来气势磅礴,可培养学生的语感。

  3.可以渗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即用描写景物或事物,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道理。这一点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教师自己掌握。    教法建议

  1.根据本班的情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诗文的意思。白居易的诗力求通俗,所以学生应该不难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到,原来古诗不难学,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2.诗中所阐述的道理,教师不必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看法,可以多听学生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相机地加以引导,做到让孩子有自己的收获。

  3.可以提前让学生查找和水有关的其他诗文,和本课的进行对比,在体会诗的意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课文分析

  《初晴后雨》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作品。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是熙宁六年,苏轼在西湖和朋友泛舟宴饮的即兴之作。

  诗题也叫《饮湖上初晴后雨》,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上饮酒游览,适逢天气由晴转雨的意思。诗人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的风采神韵,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的美。“潋滟”:水光荡漾,波光闪动。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诗人与朋友在游览美丽的西湖,起初阳光艳丽,后来细雨纷飞,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诗人的心情,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的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晴方好”,“雨亦奇”就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用了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西施,古代美女。“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总相宜”一作“也相宜”,是说都非常的合适。作者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都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重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不需要借助外物,不需要人为的雕饰,随时都能展示美丽的风致,西施无论是薄施粉黛还是浓妆华服,总是风情万种。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潋滟波光,还是雨天的空蒙山色都让人留恋忘返,美妙无比,令人赞叹!这个精妙的比喻既传神又巧妙,令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的概括性很强,它不是写西湖的一时之景,一处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为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要点建议

  1.教学中可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从中理解感悟。例如用西施和西湖的类比,如此的传神和精妙,可以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比喻,从而感受西湖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秀美风光。

  2.可以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3.可以把重点放在对古诗意境的理解上,这首诗对仗工整,用词优美,体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不羁的性格。例如:晴方好”、“雨亦奇”、“湖光潋滟”、“山色空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豁达胸襟。

  教法建议

  1.初读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边读边将不理解的字、词、句画出来。然后,借助工具书,或者和小组同学交流,试着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课桌巡视,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以及朗读的情况。这一环节促使学生及时找到自己在内容理解上的空白点,进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参与,更好地进入下面的学习活动中。

  2.自学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境中,撞击知识的火花,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苏轼的这首诗意境奇美,可用创设情景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有谁去过西湖?能给大家讲讲西湖的美丽景色吗?也可以播放一段西湖的风光片,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4.可以挖掘学生的学诗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学诗的方法,科学划分小组角色,营造小组竞赛的氛围,教师则可以深入学习小组中,及时和学生沟通。

  5.在学生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入情入境。

  6.拓展学习,开发资源。通过描写其他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背诵更多的诗词,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文化,促进知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把对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结合自己搜集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等和大家共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布置完成研究性作业。

  认写生字4个

  本课生字不难,可以采用自学的方式。提示:形声字“轼”与“拭(擦拭)、试(测试)”相比较;“桑”上面三个“又”最后一笔都是点;“宜”下面是“且”。

  思考交流

  1.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对于两种不同风格描写水的古诗,学生喜欢的理由会多种多样,也许是因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与气势;也许是因为古诗所揭示的道理;也许是因为古诗的对仗与用词……总之,只要能说出理由都可以。

  2.你还知道哪些与“水”有关的古诗?介绍给大家。

  这是进行拓展学习。介绍给大家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在班内搞一个诗歌朗诵会,还可以制作古诗小报进行展览等。

《古诗二首》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虽都写马,但各具特色。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诗,作者用雄健的笔力刻画雄健之马。全诗分前后两部分,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四蹄腾空、凌厉奔驰。这匹宝马良驹在诗人细致的刻画下,是那样的气韵生动,维妙逼真。诗的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写它纵横驰骋,穿空阔度险峻越障碍甚至足以托付生命。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豪迈情怀、壮阔胸襟、雄伟志向的写照。

  李贺的《马诗》通过咏马来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的渴望,但这些,诗人都是得不到的。诗歌描写了清冷大气的场面,写出了静态中的马的苍劲有力,同时诗人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来表达自己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独立识字、学词,认字3个,写字7个。

  3.理解市局的意思,初步体会这两首古诗咏物言志的写法特点。

  教学重难点

  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哪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通过这一阶段的阅读,马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著名的诗人笔下的马,看看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感受。(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作者都是唐朝的诗人,随机让学生借助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谈谈对作者的了解,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介绍背景。(课件出示)

  (2)都描写了马。随机设疑:写马只为写马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

  三、交流释疑、品悟诗情。

  中心议题1: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马?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有效策略:

  1、反复朗读诗句,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及诗句的意思,在书上批注。(学生先学,师补充关键词意思)。

  大宛:汉代西域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

  竹批:马的耳朵似劈开的竹子。

  骁腾:健壮、快捷。

  钩:一种弯刀,古代的一种兵器。

  金络脑: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重用。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2、自由读诗,用“----”画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反复朗读、体会,简单批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议题2:这两首诗都是写马的,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有效策略:

  1、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特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咏物言志。不同点:《房兵曹胡马》前四句正面写正面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由咏物转入抒情,是虚写。《马诗》没有直接描写马的外形特点,而是借马的品格,表达自己的感情。)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房兵曹胡马》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抱负。《马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实现理想却怀才不遇的复杂心情。)

  四、感受意境,总结全文:

  如果说《房兵曹胡马》的前四句主要是通过描写马的外形特点来刻画马的雄健神骏,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后四句,则是通过转写马的品性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英豪之气。看到房兵曹拥有如此的好马,诗人杜甫的灵感焕然喷发,于是他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胡马”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杜甫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及诗人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壮阔胸襟!

  《马诗》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五、拓展延伸,实践积累

  搜集其它描写马的古诗,欣赏交流体会。

  六、当堂检测:

  1、 说说两首古诗中重点字词意思及诗句意思。

  2, 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背诵古诗。

  七、分层作业。

  必做题:背诵古诗并默写。

  选做题:收集马的成语。阅读《同步阅读文库》相关篇目。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房兵曹胡马                马诗

  唐朝 杜甫                 唐朝 李贺

  无空阔   托死生               何当金络脑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快走踏金秋

《古诗二首》教案 篇11

  教 材   分  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第 一 课 时教   与   学   活   动   过   程教 师 点 拨学   生     活      动备注一、      导入新课: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有关黄河的诗歌。 二、学习《凉州词》。1.简介作者王之涣。2.解释题目。3.初读课文。4.理解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6.练习背诵。。  三、学习《浪淘沙》。1.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2. 理解诗意。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4.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5.练习背诵。 四、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自读诗歌,想一想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五、填写“我的视角”。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自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六、配乐朗诵诗歌。            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讨论交流,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结合诗句具体谈。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凉州词                      浪淘沙黄河远上白云间               九曲黄河万里沙           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独         浪涛风簸自天涯   蜿蜒曲折         羌笛何须怨杨柳 荒凉         如今直上银河去   流程长春风不度玉门关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业设计:1.背诵并体会诗的思想感情。2.《同步学习与探究》。3.预习下一篇课文。

《古诗二首》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3单元的第一课。教材结合单元主题“花”选编了两首描写春花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所见。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从满蹊(分布)、干朵万朵(数量)、压枝低(繁茂)等不同角度写花之状态。后两句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流连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是写他在春天兴冲冲地去游园,但是园主人不在家,本是败兴之事,但是由于春花之故,使他的诗充满喜悦的情绪和明媚的色彩。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处的小学,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唐诗,能够通过诵读对古诗含义有初步的感悟,但受年龄限制,对诗句中一些字词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感觉较为困难,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理解。另外学生对繁花似锦的景象印象不深,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利用好图画,唤起学生对美好自然的回忆和向往。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

  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生说)

  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出示多媒体课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配乐范读古诗)

  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课件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我们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有感情地朗读。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播放繁花的图片)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赞美春天)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

  4、理解意境。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

  三、总结学法:(课件出示)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

  四、学习《游园不值》

  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1)齐读诗题。

  (2)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3、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  怜:爱惜。

  (6)汇报小结。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4、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 / 屐齿 / 印 / 苍苔,小扣 / 柴扉 / 久 / 不开。

  春色 / 满园 / 关 / 不住,一枝 / 红杏 / 出 / 墙来。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观察书上插图)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

  (3)指导感情朗读。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

  (4)指导背诵课文。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

  五、拓展延伸

  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们观赏到这美景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可吟诗、画画、习作等)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要读好古诗、背诵好古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能够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古诗进行“翻译”,最好是字字落实,有的也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对于关键字,必须知晓它的意思;前两个是基本要求,第三则是对古诗的意境有所感悟,尽可能的走进诗人的世界,揣摩诗人的心境,对古诗的主旨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能力还比较低,对于第一个目标的达成,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第二个目标要教师辅助完成,对于第三个目标的达成,则需要“想象意境,体会感情”:第一,要借助图画、音乐来创设和渲染情境,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把学生带入诗的特定情境中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第二,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到的内容,说说《游园不值》中描绘的景象,注意说出感受到的诗人当时的心情。以求真正领略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只有进入意境,才能有感情地朗读。

《古诗二首》教案 篇13

  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陈晓秋

  师: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师板书诗题,生读题)

  师:诗的作者是谁呢?下面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可以读出声音。谁愿意来?

  指名读。

  师:全诗共28个字,有6个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真了不起。读对字音对你理解古诗的意思很有好处。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的自学能力,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可以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生自学)

  师:现在小组的同学一起来交流交流,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学的是最后两句,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又绿”是什么意思?是指春风吹绿了江南,家乡很美丽,他非常想家。

  师:从这两句你体会出什么?

  生:思念家乡的感情。

  师板书。

  生:我们学的是第一、二两句,体现了思乡情,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比作一水间,靠得很近,“瓜洲”和“南京”应该相隔很远,诗歌上说只有几座山 。

  师:老师为你喝彩。瓜洲在哪里?

  生:在长江的北岸(师画简笔画)

  师:那京口在哪里?

  生:在长江的南岸。

  师:你怎么知道了京口和瓜洲在这个位置?

  生:从注释上看出来的。

  生:从图上看出。

  生:查资料找到的。

  生:从诗句中的“一水间”知道的。

  生:“泊船“是什么意思?是停船的意思。

  师板画小船

  师:那泊船瓜洲的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生答。

  师: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也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找出表示思乡之情的字眼。好好品味。

  生:我找到的三个词和一个字,“一水间”,说明相隔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还有“又”、“何时”。

  师:你找到了,能不能把他读出来?

  (生读)

  生:还有第三行诗的“又绿”,这也是表现了江南两岸的景色美,说明他想回到家乡。

  师:能不能把下面两句读出来?

  (生深情朗读)(一片掌声)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到这个“绿”,能不能把它换成其它字?

  生:吹,拂,碧,到,满。

  师:其实,王安石在写诗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些字,但他最后选择了“绿”,你们知道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因为“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生:表示家乡的美,有动感,有力量。

  生: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找资料。

  师:对,读书就应该从多方面吸取。

  (齐读)

  师:我们的家乡虽然不在江南,但一个“绿”字让我们感受到江南的风光。

  (放录像,欣赏江南美景)

  师:美吗? 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通过王安石改字,你觉得我们可以向他学什么?

  生: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对字词的推敲实际上是我们小学生最应该学习的。我们进行读诗比赛,请同学们准备一下。

  生练读诗。

  师: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

  生:我会想:我的家乡是多么美。

  ……

  师:再一次请同学来读,我想应该读得更好了。

  (生再读)

  师:你读错了,下次不能再读错了。

  师:下面听老师来读一下(师范读,音乐起)

  师:谁来读一读,读得比老师还要好。

  (生读,配上音乐)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我们学第一首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下面我们来学习孟郊的《游子吟》。

  师:学这首诗我们自由组合进行学习,你们打算怎么学?

  生:表演,赏析。

  生:朗读。

  (生下座位小组学习)

  师:哪些好伙伴来?

  生:感情诵读。

  (小组同学读)

  生:这首诗写了母亲为出行的儿子缝衣服,把衣服缝得密密的。

  生:我们是把诗意串连起来,再表演。(生上台表演)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感情? 

  生:报答诗人对慈母的爱。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把这种慈母情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思亲的古诗?

  生:我找到《静夜思》。

  生:我找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业:

  1、收集王安石和孟郊的诗,还有思乡思亲的诗

  2、写一篇散文《游子吟》

《古诗二首》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瞧。这就是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揭示题目:

  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读题《回乡偶书》。

  3、据题质疑:

  ⑴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观察,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检查反馈:(课件)

  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10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直到82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

  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

  ● 师: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那么,第一个诗句的后半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 引导理解:

  乡音:①小朋友,咱们班有乍浦人、四川人,安徽人,你知道不同地方的人讲的话一样吗?

  ②老师给大家一句话,请你们用自己家乡的话来说说。

  ③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指名用家乡话说,理解“乡音“一词。

  鬓毛:头发

  衰:白了

  ● 师:小朋友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改变,可是什么没有改变呢?(乡音)

  ● 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

  ● 知道感情朗读诗句一。

  3、引出并学习诗句二:(课件图片)

  ●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请你读读诗句二(出示句子二)并联系图片,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 交流并小结:

  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 指导感情朗读。

  4、感情朗读整首古诗。

  5、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四、故事续编。

  1、小朋友们,82岁的贺知章老爷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那么多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孩子们遇到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

  2、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作些什么?

  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贺知章也笑着激动的说:“我呀也是这个村的人,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现在回来了,你们欢迎我回来吗?”孩子们听了,高兴的说:“欢迎您回来,老爷爷去我家做客吧!”贺知章老爷爷看着孩子们那么热情,就更加激动了,激动得流着眼泪说:“谢谢你们,家乡真好啊!”(等等)

  3、师:小朋友们,这么动人的你会忘记吗?你愿意把它讲给家长听吗?(要求学生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把古诗变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小结。

  小朋友们,你听说过“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句诗句吗?我们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离开家乡多年,又重新回到家乡,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又是喜悦的。让我们带着贺知章老爷爷的那种心情把古诗背一遍吧。

  教学反思:

  古诗《回乡偶书》是唐诗中的极品,这首诗中的“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教学中孩子们显得有点难以捉摸,却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在这首古诗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手段,使孩子们感受到“易”“趣”“活”,比如,我以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诗引出贺知章,并且让孩子们知道李白与贺知章是好朋友,他们都是很有名的诗人,以及简单介绍贺知章的一些情况,让孩子们知道贺知章的一些生活经历,从而对贺知章产生一种敬仰和敬佩之情,有了这种情感来学习对于理解诗句很有帮助。其次,在课堂上我不再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把学生引入古诗描绘的情景中,以其中的儿童身份把学生融入之中,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除此,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使得那种回乡之情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因为学生爱表演,这是他们的天性。在深入理解古诗的语言之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编故事孩子们编得很好,表演的也很好。但遗憾的是,对于贺知章的那种回乡之情领悟得还不是很深刻。

《古诗二首》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无”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师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图。(出示课件)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导入课题。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出示课件)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出示课件)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出示课件)

  3.汇报交流。

  (二)熟读古诗。

  1.认读生字。(出示课件)

  2.划节奏读诗,相机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出示课件)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出示课件)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4)采访式指导朗读。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

  (2)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名读、齐读。)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五、指导写字。(出示课件)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4.展评学生写的字。

  第2课时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新课,揭题。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生字,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出示课件)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要读出古诗的节奏。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出示课件)

  (一)整体感知。

  听老师范读,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

  (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要稍慢,要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四、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重点注意:

  (1)“无”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欣赏评议。

《古诗二首》教案 篇16

  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大意:春天诗人独自悠闲的在江边散步,看见百花盛开,黄莺在枝头鸣叫,蝴蝶在花间飞舞,心情非常愉快。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景色的诗,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作者游园时想看花却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但他从露出的墙头的一枝红想象出满园的春色,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心情由扫兴转为欣慰。

  教学重难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请学生给大家背诵学过的古诗。

  2.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人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够,还要把诗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深入到诗境中去悟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

  3.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解题,介绍作者。.

  1.请学生根据注释解题。(在江边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师生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代表着唐代诗歌的两座高峰。自幼好学,很有政治抱负。漫游各地,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前住在长安,生活贫困。

  安史之乱后,弃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边筑草堂。晚年离开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诗歌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字眼)。

  (“黄四娘”是谁?“自在”什么意思?“娇莺”什么意思等?)

  2.分组互助学习,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黄四娘”,杜甫的邻居。“自在”是指自由自在。“娇莺”是指黄莺娇柔的歌喉。)

  3.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诗意。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两句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低垂下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两句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放开娇柔的歌喉不断地啼唱。

  四、提问题,悟诗情。

  1.“话”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诗中的意思变成头脑中的画面呢?我们不妨针对诗中词语来提几个“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2.给前两句提问题,悟诗情。

  (1)鼓励学生提问题,教师可做示范。

  (“什么样的小路上,开满了什么样的花?这些花压得枝条都怎么样了?”)

  (2)针对这些问题来想一想,当时的情境怎么样呢?也就是说,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3)出示一张场景图画投影片,启发学生思维。

  (黄四娘家门前有一条曲折的小路。小路旁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鲜花,成千上万朵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地弯下了腰。)

  3.给后两句提问题,悟诗情。

  (1)学生分组讨论提问题。

  (什么样的蝴蝶怎么飞舞?黄莺的叫声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

  (2)针对这些问题来想一想,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留连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上下追逐着、戏闹着。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好像在说:这里多美呀!)

  五;想画面,咏诗句。

  1.想象当时的画面,诗人看到、听到后的反应。

  (感叹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

  2.指导朗读。

  (采取学生练读、评读的形式,要求读出对生活的热爱,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悦心情。)

  六、根据你的想象,把诗中描写的景物画下来。

  1.学生自画。

  2.集体交流。

  作业设计:

  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古诗二首》教案 篇17

  教学目的: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4及背诵、默写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述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一、交流资料

  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三、讨论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诗歌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板书)

  3、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四、学生小结

  五、推荐阅读

  王昌龄——从军行(一、二)

  王翰——凉州词

  六、作业  背诵默写

  板书: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   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导入: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有战争在相随,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的刀痕,印在文学的诗词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便不可封盖地长成为一颗艺苑奇葩。其中无论是用剑和心抒写的豪情,还是用弓和刀叙述的征战,或是用白发和眼泪表达的思念……都像晶莹、细润的珍珠撒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让人流泪,使人感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塞》。

  一、交流资料

  1、王昌龄(689—757):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安史之乱,避难江淮,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为“神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2、飞将:指汉代飞将军李广,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因其英勇善战,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

  3、阴山:即阴山山脉,起自甘肃,延绵内蒙古,是古代中原地区北方的屏障。

  4、互文: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

  《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三、比较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这两首诗歌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来写战争的?(板书)

  四、学生小结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搜集关于反映战争的诗词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教后记:

《古诗二首》教案 篇18

  2、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古诗二首》、《水就是生命》

  二. 学习目标:

  1、《一个苹果》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志愿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战斗情谊,学习他们真挚的阶级友爱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思考题。

  3)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体会写文章怎样做到有中心。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古诗二首》的教学目标是:

  1)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包括诗句和引申义。

  2)对诗句文字美感的体会,培养语感。

  3)渗透写作方法。

  3、《水就是生命》的教学目标是:

  1)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说明文。

  3)理解水就是生命,养成珍惜用水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一个苹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战斗情谊。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写文章要有中心。

  2、《古诗二首》:诗中阐述的道理。

  3、《水就是生命》: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培养珍惜用水的好习惯。

  四、和老师一起学:

  (一)《个苹果》

  1、本课生字:

  卸: 左边是7画,右边是硬耳刀;

  熏:共14画,上边的横最长。

  2、词语解释: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

  诱人:吸引人。

  迸出:由内而外突然发出。

  烟熏火燎:干极了的感觉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3、理解课文

  问题1: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吃不完一个苹果?

  要理解这两个“为什么”,首先要了解苹果在战士们中间推让的经过,提示同学想一想,每个战士在拿到苹果时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想到连长嗓子哑了,应该吃了这个苹果润润喉咙,就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想到步话机员小李声音已“沙哑”,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小李;步话机员小李想到伤员小蓝失血过多,需要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想到连长要指挥战斗需要苹果,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又想到司号员要吹冲锋号,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想到卫生员日夜护理伤员很辛苦,需要苹果,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想到伤员小蓝更需要苹果,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小蓝又想到连长的责任更重,更需要苹果,所以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

  问题2:战士们想的和做的有什么共同点?

  (战士们心里想的都是战友比自己更需要这个苹果,因此他们做的同一件事就是把苹果递给别人。)

  从表面上看他们传递的是一个苹果,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他们传递的是什么?

  (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别人吃。因此,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

  问题3:“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联系上下文理解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

  (“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得流泪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阶级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问题4: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选材。

  (课文记叙了“一个苹果”的故事,表现了战士们互相关怀的阶级友爱精神。作者围绕这一中心,选择了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大家都干渴的情况下,一次次推让一个苹果的感人场面。最后为了吃一个苹果,连长不得不做一番动员,可还是剩下大半个苹果。这些描写都表现了战友间互相关怀这一中心。)

  (二)《古诗二首》

  1、本课生字:

  形声字:势与拭与试的区别

  桑:三个又上面最后一笔是点

  宜:下面是且

  2、对苏轼和白居易的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和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3、《浪淘沙》课文理解:

  首句“白浪茫茫与海连”,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浩大雄浑的境地当中: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白色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海天连成一片,令人心胸开阔。

  “平沙好好四无边”:水中间的田地十分广阔,也看不到头。

  “暮去朝来淘不住”海水每天从朝霞升起到暮色渐至不停地拥着大地。

  “遂令东海变桑田”:致使浩瀚无边的东海变成了令人赞叹和美丽的桑田。

  4、《饮湖上初晴后雨》课文理解:

  1)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粼粼。重点理解:“潋滟”和“晴方好”和“雨亦奇”。

  2)第二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用了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重点理解“淡妆浓抹”和“总相宜”的意思。

  (三)《水就是生命》

  1、生字:

  溶与熔和榕三字的区别

  泄与屉的区别

  唾与捶的区别

  惕与踢的区别

  剂与济的区别

  役与疫的区别

  2、理解课文:

  (1)自读思考,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都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水占体重的4/5;水是高超的师;水是优秀的运输兵;水是体温的调节器;水是良好的润滑剂;水是人体的卫士。

  (3)不吃饭可以坚持十几天,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就是生命)

  (4)喝水有什么道理?

  (两顿饭之间要喝水,饮料有害处和白开水的好处,早晨喝淡盐水)

  水资源扩展资料:

  监测资料表明,全国日排污量在1.3亿吨左右。全国1200条河流,有850多条受到污染。

  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除个别水系支流和部分内陆河流外,总体上仍呈加重趋势,78%的城市河段不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我会读,还能组词语。

  局(    ) 治(    ) 凌(    ) 按(    )

  居(    ) 冶(    ) 陵(    ) 鞍(    )

  廉(    ) 破(    ) 瞪(    ) 游(    )

  兼(    ) 颇(    ) 镫(    ) 旅(    )

  二、我会填。

  技术的(     )  凌空的(     )  高超的(     )

  飘动的(     )  浓厚的(     )  悠久的(     )

  历史(    )久   神形兼(     )  四蹄(    )空

  动作(    )调   叹( )叫(  )

  三、我会连。

  文物     平衡         动作     叹服

  激发     奔放         令人     协调

  自由     想象         神形     轻盈

  保持     珍品         体态     兼备

  四、我能写出下列词语。

  近义词:

  细微——(     )   浓厚——(     )

  反义词:

  轻盈——(     )      优雅——(     )

  五、句段推敲。

  同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意思不同,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几种不同的标点符号。

  (1)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2)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3)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六、阅读理解。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shàn shān)子,一扇(shàn shān)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duò  duó)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nīng  níng)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着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了中午就回家生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轻松闯关

  第一关:

  1、用“∕”划去文中带点字的不正确读音。

  2、写出两个与“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  _______

  第二关:

  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关: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这句话中“像小帆船似的”是比喻什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我会读,还能组词语。

  略

  二、我会填。

  技术的(领域)  凌空的(风筝)    高超的(技艺)

  飘动的(红旗)  浓厚的(真情)    悠久的(历史)

  历史(悠)久    神形兼(俱)      四蹄(腾)空

  动作(协)调    叹(为)观(止)

  三、我会连。

  文物     平衡         动作     叹服

  激发     奔放         令人     协调

  自由     想象         神形     轻盈

  保持     珍品         体态     兼备

  略

  四、我能写出下列词语。

  近义词:

  细微——(细小)    浓厚——(深厚)

  反义词:

  轻盈——(笨拙)    优雅——(低俗)

  五、句段推敲。

  同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意思不同,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几种不同的标点符号。

  (1)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2)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3)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六、阅读理解。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shàn shān)子,一扇(shàn shān)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duò  duó)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nīng  níng)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着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了中午就回家生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轻松闯关

  第一关:

  1、用“∕”划去文中带点字的不正确读音。略

  2、写出两个与“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轻轻  慢慢

  第二关:

  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写下来。

  摇-瞪-伸-叫-跑-飞-扑-拧

  第三关: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这句话中“像小帆船似的”是比喻什么的?

  答:小白鹅在水中游动的样子。

《古诗二首》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庐山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计划用3课时。包括举行赛诗会。)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5.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6.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4.谁还有不懂得地方,就请提出来。

  5.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五>、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六>、尝试默写这首诗。

  <七>、写完后同座检查订正。

  四、回顾教学,总结学法。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小结。

  初读,译诗句——再读,说诗意——品读,谈体会——吟诵,表诗情。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首诗。

  五、学习《题西林壁》。

  <一>、引言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描写庐山的诗,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背一背。(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庐山的诗——《题西林壁》。

  <二>、板书诗题,理解。

  题:题写。

  西林壁:庐山西林寺的墙壁。

  <三>、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

  2.指名学生交流,师生补充。

  (庐山的资料:美丽的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是千古名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天下恋"之美誉。)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人,与其父、其弟并称为“三苏”,曾任翰林大学士。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才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极深。)

  <四>、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3.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从这句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五>、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六>、全班交流。

  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面向西看。

  侧看:侧面看。从山的南端或北端看。

  不识:看不清。

  缘:因为。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雄伟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挺拔高峻的山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庐山真实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就身处这庐山之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根本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这句诗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深刻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或角度不同,因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指名诵读这首诗,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默写。

  六、比较这两首诗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联系实际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事物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个人汇报。

  3.教师小结。

  七、布置举行赛诗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古诗二首》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