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一次真好

第一次真好

元气怼人 点赞 分享
第一次真好

微信扫码分享

第一次真好(通用16篇)

第一次真好 篇1

  一、整体感知 这篇短文,详写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详写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又说到许多个“第一次”,作者总结自己的感受,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标题就命作。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具体一点说,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一次见到孵出的小鸟,更有一阵惊喜。 作者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就是说,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有的第一次,像见柚子树,见孵鸟,要留心寻找机会,有的第一次,如露营、做饭,则要大胆尝试。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才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钻研这类问题,可以查查工具书,词语即使不陌生,查查还是有好处。“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 2.“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在词语上辨析一下,可以理解得精细一些,自己用词造句也会细心斟酌。雏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很有差别。把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 3.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就作者举的例子看,也可以知道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例如见那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但觉它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这一次并不愉快。又如露营,有时也会遇到困难,睡得也不可能舒适;第一次动手做饭,也是不一定愉快的。 (二) 1.默读。 2.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雏形丰硕稀疏珍重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玲珑剔透具体而微 回味无穷不可磨灭 3.朗读练习。 4.内容研讨。 (1)学习方法引导。 探究的收获,首先取决于探究什么问题,问题有价值,探究才有价值。 你认为阅读这篇短文,提出什么问题最有价值? 如果问题是“为什么说”,这样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具体一些,但是思考价值不太大,因为只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集中起来就有了答案。“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说的都是“好”,“好”就是指这些。“愿你珍重第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珍重”的含义是什么,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 有些语句有疑难,当然必须探究明白。 (2)合作研讨。 ——“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语句上的疑难:“风情”“雏形”“具体而微”“不一定都愉快”。 (3)全班交流与小结。 (三)语言应用 (1)              只是一种点缀。 (2)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 (3)              冉冉升起。 (4)一            硕大的            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5)           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6)                    值得低回品味。 (7)           给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8)               玲珑剔透。 (9)第一次看到                  ,但觉               。 (10)                      使人回味无穷。 (11)愿你珍重                 。 (四)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第一次真好 篇2

  (作者周素珊)

  古蔺县蔺阳中学 初2007级1、2班 初中语文(第七册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辩证地理解文中所讲“第一次”的含义。

  3.培养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由教师和学生提问质疑,学生研讨,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2.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质疑解职疑。

  3.重视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策略设计

  本文主要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新鲜而刺激,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朗读和字词教学,一方面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积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质疑、思考,并与其他同学合作研讨,解决问题;让学生谈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联系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中心意思。

  课文内容较简单,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精神。加强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

  “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个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能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秘呢?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或许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学生活动]

  听导入  语,引发思考:自己有哪些“第一次”。

  [活动意图]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

  二、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

  1.板书词语(见教材);指名朗读,纠正;指名选词造句,评价。

  2.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注意语速,感情。

  3.提出以下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2)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详写两什事?这样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4)“第一次”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课文说的是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活动]

  1.学生朗读词语并选词造句。

  2.用适当的语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讨论并回答左教师提出的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中心意思。

  [活动意图]

  朗读、正音、选词造句,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思考、讨论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教师活动]

  三、质疑解疑、合作研讨:

  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可以是关于课文内容感情的,可以是关于写手法的,也可以是关于词语含义的,还可以的关于文章不足的地方的等。再组织、引导学生自行答疑,学生不能回答的由教师回答。

  [学生活动]

  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由此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写法特点、不足等。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精神。

  四、拓展延伸:

  请讲讲你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第一次”,看谁讲得最精彩。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提示、评价。

  [学 生 活 动]

  学生讲述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第一次”,力求讲得精彩些。

  [设 计 意 图]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丰富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活动]

  五、小结:

  1.朗读课文(可用齐读,也可用指读)。

  2.谈学习感受(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自己学习的经验教训)。

  [学 生 活 动]

  1.学生朗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内容、中心和感情。

  2.谈学习感受。

  朗读,深入感受。

  设 计 意 图

  谈感受,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

  [教师活动]

  六、布置作业 :

  1.积累词语(抄写、注音、造句)。

  2.把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第一次”写下来,看谁写得最精彩。

  设 计 意 图

  积累优美词语;课外延伸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次 真好

  周素珊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

  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教学反思

第一次真好 篇3

  教 案 首 页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学段 七年级上册 学科 语文

  章节 第二单元第七课 课题名 第一次真好 课时 1课时

  执教教师单位 萍乡市第四中学 教师姓名 张威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赏析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深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教学重点 了解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深层 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 验。

  教具 多媒体教学

  时间

  安排 一、导入(1分钟)二、整体感知,学生齐读(3分钟)三、拼音和字词(5分钟)四、合作探究(15分钟)五、问题探究(20分钟)

  课后

  小结 在讲《第一次真好》课堂上我问学生,听了周素姗老师讲述她的第一次真好,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我想,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第一次,谁愿意把你们的第一次难忘的经历讲给大家听一听,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讲第一次做饭,有的讲第一次挨打,有的讲第一次表扬,第一次获奖,第一次-----所有的同学讲的都是 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第一次,在学生们的心中似乎有一个标准:只能讲有益的第一次,绝不能讲不太光彩的第一次。然而同学们真真起来讲的并不 多呀,每一个小组里讨论也不热烈,我一直在思考这是为什么?

  这堂课的经历让我深思: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努力的创设一种和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的平台,课堂应该是平等互动的,教师应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消除“惟我独尊”的思想,真正走到学生中间,更新观念,平等交流。用灵活多变的课堂用语使课堂产生魔力,激发学生 更投入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更主要的是让我想到让学生能敞开心扉说的话,也要说出真实的自己,联想到写作 为什么学生喜欢说空话,大话,假话,并且写不出来东西,原来他们没有 写出真情实感,指出学生一定要注意写真情实感,写生活中的事写生活中的人是多么地重要!

  教 案 内 容

  第一次真好

  一、导入:

  学步幼儿,第一次勇敢迈步;小学新生,第一次上语文课;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我国选手刘翔第一次在奥运会径赛项目上取得冠军。

  二、整体感知:学生齐读

  三、拼音和字词

  累累     柚子树       沉甸甸        丰硕    

  霎时间         十姊妹      玲珑剔透          雏形  

  雏形(    ):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

  丰硕(    ):(果实)又多又大。

  稀疏(    ):(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低回:留恋。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四、合作探究

  1.以“我第一次……”为开头,选择最精彩的一 件事告诉我们!

  2.作者给我们讲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写了她的什么经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3.作者说“第一次真好”,好在哪?

  4.“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从“眼巴巴”一词可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文中最后一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小组讨论)

  6.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呢?

  五、问题探究---人行必有 我师

  a、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风景画是以景为主,风情画是以情为主。“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于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

  b、文中写十姊妹孵出的小鸟时选用的“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雏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很有差别。把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

  c、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课文第三、第五、第六段都是议论兼抒情性的语段。

  这些语段在课文中,或抒发作者对第一次的美好情愫,或点明所叙之事的主旨,在文章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

  请你把小男孩勇敢地跨出第一步时的心情用 文字表述出来。

  板书设计:

  看柚子树  喜悦、新奇-----低回品味

  第一次真好﹛                                     珍重第一次

  养十姊妹  新鲜、刺激-----回 味无穷

第一次真好 篇4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珍视人生“第一次”经验,不断尝试新生活,开拓新生活。

  2、知识与能力:(1)、掌握散文最基本的特点:形散神聚;

  (2)、初步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3)、品味形象而有意蕴的散文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自主,字词教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品味语言、揣摩构思技巧;体验,延伸学生生活,感悟第一次。

  教学流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

  1、检查纠正p35读一读,写一写的词(优秀生领读,齐读)

  2、发挥想象,任选其中三个词语写成一段话(顺序可变):不可磨灭 玲珑剔透 硕果累累  回味无穷 多姿多彩

  二、激情导趣:

  第一次是令人难忘的,刻骨铭心的,第一个吃西红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誉为具有改革和创新的人而载入史册。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经历过数不清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无一例外的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使我们至今回味无穷。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下面我们将分四个步骤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抽生朗读课文,大家注意听,从字音、情调、停顿、语气和速度五个方面评价

  2、自由朗读后思考: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文眼”(教师点拨什么是文眼)是哪句?

  四、解读课文,品味情理(从词、句、篇角度)

  (一)选择突破口,设置问题情境导读

  1、作者在文中一共写了8个“第一次”,他选取了哪两个“第一次”来详写?其他的6个“第一次”怎样处理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独立思考后发言)

  2、分析详写的两个“第一次”的典型意义(合作讨论解决)

  (二)、披情入境,斟酌品读

  品词:“雏形”与“具体而微”的区别;

  品句: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能否改成“风景画”或“风光画”、)——方法:适宜介绍作者经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品篇:分析第三段和最后一段的作用(过渡、总结)

  五、联想自我,悟读课文。 

  1、集体朗读第三段,引出自己的第一次体验

  2、学生畅谈自己第一次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3、集体朗读最后一段。思考:“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句话有没有错误?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真好?

  学过这课后,你对“第一次”有什么新的认识?(小组讨论)

  六、探究学法,了解散文:

  整体感知抓文眼   品味情理抓关键

  悟读散文贵有“我” 形散神聚抓特点

  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多多的尝试有益的第一次吧!让那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出我们的锦绣前程吧!

  七、课外兴趣题:

  回家后,听妈妈讲自己小时侯的第一次故事,然后写成300字的课外练笔。

  教学反思: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散文这种文学体例。为了让学生学而有趣、学有所悟、学而得法,在教学方式上,执教者力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积极培养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力争通过作品的例读和学法感悟,起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之功效。但是,“授人以渔”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带着镣铐亦步亦趋的跳舞,而是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临渊羡鱼”的欲望,水到渠成的点拨,让学生在例子的导引下自觉地悟法,自觉地“退而结网”,自觉地“下水游泳”。本课的教学,只是为学生以后阅读散文打开一条门径,至于登堂入室,洞幽探微,体味散文的灵动与纤巧,则需要学生在多读多悟中去体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还不能很自觉、很自然地认同这种学习方式,只有通过以后潜移默化的散文熏陶,才能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情趣。

第一次真好 篇5

  教学目的: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重点

  1、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

  2、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难点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师今天把句话改一下:韩老师说“有家长自四面八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有这么多的家长、老师和我们共赴学习之旅,韩老师既感到很高兴又有些许的紧张哦!这是老师本学期第一次在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面前上课,也是你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和我合作上语文公开课,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高兴、兴奋还是紧张害怕啊?(请一两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大家不必紧张,老师会和大家一起努力的,相信同学们在这第一次的语文公开课上会给老师带来很多的惊喜,而你们自己呢也会有很多的收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周素珊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昨天要求同学们提前做一些预习,你在预习的过程中认识了哪些生字,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1、首先请同学们到讲台上来把你认识的生字词语写在黑板上,难读的字要注上拼音。

  2、然后请你说说你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过渡: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为人类历史带来了一次巨大的飞跃;杨利伟第一次驾驶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翻开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刘翔的第一次夺冠让世人知道了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也能飞翔……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都在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第一次。这样的第一次越多,社会的进步就会越快,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在她的文章里写了她的哪些第一次呢?她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听老师朗读课文,同学们拿上笔看看作者写了哪些第一次?文中哪些词语在写作者对第一次的感受?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2、读完之后先让学生说说有哪些第一次,说完之后幻灯展示。然后再问这些第一次作者都是详细描写吗?(不是)哪几个第一次作者详写了?哪几个第一次作者是略写的?(在材料的安排上这就叫做详略得当)

  (我们在选择多件事情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时候,不可能把我们脑海里的所有材料都详细的描写出来,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就要选择主要的事情详写,次要的事情略写或者一笔带过,这样安排文章才不会觉得臃肿)

  3、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件事情来详写呢?在详写的两件事中作者得到的情感体验是一样的吗?(请学生将1、2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读一遍)

  (不太一样。第一则材料中写他第一次见到的是一棵硕果累累的柚子树,是植物。情感体验是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没有发生变化。第二则材料,写他第一次见到孵化的小鸟,感觉比较复杂,一开始是眼巴巴等候,然后是一阵惊喜,但接着,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最后看到具体而微的小鸟时又变得很喜爱他们。情感体验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4、通过以上两种情感体验,你认为作家周素珊所说的“第一次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体验的词语)

  (好在奇妙、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新鲜而刺激、回味无穷)

  5、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文中哪一句话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6、师生一起将最后这句话大声的朗读一遍,然后询问:如果说像阿姆斯特朗、杨利伟、刘翔那样的第一次愈多他们的生命就愈益多姿多彩,我们相信!而作者在文章里所写到的第一次都是生活中的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样的小事再多我觉得也很难让那个我们的生命显得很精彩。我们要做就一定要做大事,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你怎么理解作者说的这句话呢?(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才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7、这样大的关于人生的主题,作者却用平常的生活小事来表现,这种写法叫做什么,你知道吗?  (以小见大)

  看见果实丰硕的柚子树(详)

  ◆看刚孵出来的小鸟   

  ◆去露营

  ◆动手做饭

  ◆坐火车

  ◆坐飞机

  ◆看见雪

  ◆看见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四、合作探究,研读赏析课文语言

  本文的语言不仅清新自然,而且有很多词语用的很准确,下面请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两幅图,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来概括他们的特点(雏形、具体而微)

  1、“雏形”和“具体而微”在文章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2、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发现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句子,表面看上去很矛盾但却蕴含深意,你们在读文章的过程发现了吗?说说你的发现。

  (老师先给大家来个抛砖引玉,说说我发现的这样的句子)

  ①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看到这句话我有两个疑问,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我解答?

  为什么景色不见得很美,却说是一幅风情画?

  能不能把“风情画”换成“风景画、风光画”?

  (你们在文章中还发现类似的句子或者词语吗?)

  ②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

  思考:“俗子”在注释里解释为“鄙俗的人”,作者能在这样微小的事情中感悟出这样深刻的人生道理,真的是一个鄙俗的人吗?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自己是“俗子”是一种自谦的说法;“说自己没有享受过田园生活”为后面写自己看到“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产生的喜悦和新奇” 做了铺垫)

  ③    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思考:作者的观点是第一次真好,为什么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作者有这样的经历吗?)

  我们是不是因为第一次的经验不愉快就不去做了?(中国申办奥运第一次是失败了的,但中国人没有停止申办奥运)

  ④生活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思考:这里的“珍重” 能否换成“珍惜”,为什么?

  五、拓展延伸,深入探究文章主题

  1、你们想知道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你们的时候想了些什么吗?

  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你们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等着我的到来,我的心里有欣喜也有担忧。我感到欣喜的是我在走进实验初中八年之后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你们是我进入实验初中以来带的第二届七年级的学生,我喜欢和七年级的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走过人生最美好的三年学习之旅。担忧的是不知道在座的你们会不会像我想象的那样可爱、那样单纯、那样懂感情,那爱热爱学习……能和七五班的同学们走到一起韩老师感到特别的幸福,希望我不仅能成为你们喜欢的老师,还能成为你们的朋友、你们的妈妈,在学习上我就会严格的要求你们,在生活上我会像一位母亲一样、一个朋友一样关心你们爱护你们,同时也希望七五班的每个同学都能相互关爱、尊敬师长、热爱生活、快乐学习。

  2、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你们时的感受,那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第一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你在这些第一次中悟到了什么生活的道理?

  请前后同学先分组自由畅谈自己的第一次经历以及感悟,然后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第一次。

  (失败的第一次让你聪明,成功的第一次催你奋进。同学们的第一次真的是丰富多彩,希望你们珍惜第一次让你们的生命历程更精彩)

  3、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第一次都是你已经尝试是过的,那么还有那些第一次是你没有尝试过,而你有又最想去尝试的呢?也请你说说。

  4、你做过让你的父母感动的事情吗?你做的第一件让你父母感动的事情是什么,让我们来听听父母的心声(两位)

  5、生活中很多的第一次是可以提前预知的,但还有很多的第一次是我们不可抗拒、无法预知的,当那些无法预知的第一次到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比如:1998年的大洪水、XX年非典的肆虐、XX年的特大地震、XX年的甲型h1n1流感……(心理方面:坚强、乐观;行为方面:积极行动、勇敢面对;能力方面: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未雨绸缪、提前预见)

  6、(出示图片)这些图片中展示的也都是第一次,大家认为我们应该去尝试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有益的第一次我们要积极去尝试,不可预料的第一次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有害的、消极的第一次我们要主动地避免。)

  六、课堂小结。

  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一段话: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斗争”

  愿同学们努力去尝试给我们生命中带来宝贵经验的有益的第一次,开拓生活领域,增加人生阅历,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七、课外作业:

  以《第一次,我忘不了你》为题写一篇练笔

第一次真好 篇6

  《第一次真好》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珍视人生“第一次”经验,不断尝试新生活,开拓新生活。

  2、知识与能力:(1)、掌握散文最基本的特点:形散神聚;

  (2)、初步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3)、品味形象而有意蕴的散文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自主,字词教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品味语言、揣摩构思技巧;体验,延伸学生生活,感悟第一次。

  教学流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

  1、检查纠正p35读一读,写一写的词(优秀生领读,齐读)

  2、发挥想象,任选其中三个词语写成一段话(顺序可变):不可磨灭 玲珑剔透 硕果累累  回味无穷 多姿多彩

  二、激情导趣:

  第一次是令人难忘的,刻骨铭心的,第一个吃西红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誉为具有改革和创新的人而载入史册。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经历过数不清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无一例外的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使我们至今回味无穷。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下面我们将分四个步骤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抽生朗读课文,大家注意听,从字音、情调、停顿、语气和速度五个方面评价

  2、自由朗读后思考: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文眼”(教师点拨什么是文眼)是哪句?

  四、解读课文,品味情理(从词、句、篇角度)

  (一)选择突破口,设置问题情境导读

  1、作者在文中一共写了8个“第一次”,他选取了哪两个“第一次”来详写?其他的6个“第一次”怎样处理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独立思考后发言)

  2、分析详写的两个“第一次”的典型意义(合作讨论解决)

  (二)、披情入境,斟酌品读

  品词:“雏形”与“具体而微”的区别;

  品句: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能否改成“风景画”或“风光画”、)——方法:适宜介绍作者经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品篇:分析第三段和最后一段的作用(过渡、总结)

  五、联想自我,悟读课文。

  1、集体朗读第三段,引出自己的第一次体验

  2、学生畅谈自己第一次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3、集体朗读最后一段。思考:“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句话有没有错误?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真好?

  学过这课后,你对“第一次”有什么新的认识?(小组讨论)

  六、探究学法,了解散文:

  整体感知抓文眼   品味情理抓关键

  悟读散文贵有“我” 形散神聚抓特点

  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多多的尝试有益的第一次吧!让那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出我们的锦绣前程吧!

  七、课外兴趣题:

  回家后,听妈妈讲自己小时侯的第一次故事,然后写成300字的课外练笔。

  教学反思: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散文这种文学体例。为了让学生学而有趣、学有所悟、学而得法,在教学方式上,执教者力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积极培养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力争通过作品的例读和学法感悟,起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之功效。但是,“授人以渔”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带着镣铐亦步亦趋的跳舞,而是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临渊羡鱼”的欲望,水到渠成的点拨,让学生在例子的导引下自觉地悟法,自觉地“退而结网”,自觉地“下水游泳”。本课的教学,只是为学生以后阅读散文打开一条门径,至于登堂入室,洞幽探微,体味散文的灵动与纤巧,则需要学生在多读多悟中去体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还不能很自觉、很自然地认同这种学习方式,只有通过以后潜移默化的散文熏陶,才能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情趣。

  上一篇:课改研讨课教案《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下一篇:《第一次真好》教案2

第一次真好 篇7

  《第一次真好》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课后记:本课结合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比较成功

第一次真好 篇8

  许子芬 2004-8-28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行道树》学习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 进行强化训练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课后记:本课结合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比较

第一次真好 篇9

  广东省深圳市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初中部葛亮

  一、说教材

  《第一次真好》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的第二篇。第二单元继续第一单元的主题,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生命体验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旨。

  作者周素珊在文中详举了两个事例,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又略写了许多第一次,说第一次的感受真奇妙,新鲜而刺激,从而表达“人生要不断接触新的有益的生活项目,不断尝试新生活,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的主旨。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学生不乏阅读这类文章的经验,注意叙与议的关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就不难理解。

  二、说学生

  这篇600多字的小短文语言清新活泼,内容简单明了,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不难于理解,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不成问题。除了语言的积累、内容的结构掌握,主要是解决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深切体会“第一次真好”的内涵,与作者形成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以至于让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不断勇于尝试,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说教法、学法

  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法学法设计如下:

  1、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②详略得当的写法。

  ⑵过程与方法:

  养成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辩证地理解文中所讲“第一次”的含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习重难点:

  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学习课时:一节课。

  4、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人生有太多的“第一次”了,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学会叫爸爸妈妈,第一次学会写字画画,第一次上网,第一次上台表演,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参加军训……“第一次”的感觉怎样?中国台湾女作家周素珊说“第一次真好”,下面就让我们她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

  设计意图:简单的几句话,切入整体,轻松自如地将学生引入所学内容。

  2、作者简介:周素珊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作者情况,并温故知新,回顾这学期已经学过中国台湾作家的作品──杏林子《生命生命》、张晓风《行道树》。

  3、整体感知:

  ⑴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要求:读音准确,大声流利,情声并茂。

  ①请一学生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稍做点评)

  ②生字生词:(大屏幕出示字词)

  a、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雏形丰硕稀疏霎时孵鸟姊妹

  柚子沉甸甸结实累累玲珑剔透霎时间

  b、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③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段序)

  设计意图:准确掌握生字生词的读音和意思,扎实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基本的朗读要求。以大屏幕显示,节省时间,加深印象。

  ⑵思考:(大屏幕出示问题)

  ①作者写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感受如何?(请划出原文词语)

  ②这些第一次,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4、深入感知,合作探究:

  找出你最感兴趣、最受启发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大家交流讨论。

  问题汇总:

  ⑴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比不说“风景画”、“风光画”?

  ⑵既然第一次真好,可文中却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⑶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变得愈益多姿多彩。”

  ⑷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⑸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想一想你的生活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一次最精彩的告诉大家。

  要求:小组为单位,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最感人,最精彩。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讲,看哪组最好。

  让学生较详细地说完过程后,用“第一次真”句式概括,训练概括能力。

  ⑹说说“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

  ⑺为什么有的第一次是不可以尝试的?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从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到结合学生自我独特体验,层层推进,带着问题探寻文章的真谛。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养成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善于交流、积极创新的学习习惯。教师适时点拨,进行引导启发。

  5、拓展延伸:

  阅读资料:(大屏幕出示,文字配以图片介绍)

  ⑴“神六”第一次

  神舟六号飞船在众多科学领域内了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第一次进入轨道舱。

  第一次进行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

  第一次在太空生活中的创新。

  好消息: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2007年左右中国将实现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

  那时又将有航空史上新的第一次,我们翘首期盼那一天的到来。

  设计意图:将刚刚发生的我国航天史上的大事推出,在让学生了解这些情况的同时,既认识到“第一次真好”就在身边,又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

  ⑵再依次展出文字图片资料: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使飞船升空载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人类历史上的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⑶在实践中体会:看图片,说感受。

  (展示校园聚焦新闻图片)

  10月18日~20日,七年四班(此次公开课班级)的全体同学通过自主申请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对学校食堂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进行了参观与实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刚刚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讲一讲“第一次打饭的体会”,联系实际理解“第一次真好”,并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进行德育渗透。

  6、总结:

  真的不知道与生俱来到底会有多少“第一次”。什么都可以忘记,但我们就是无法忘记我们太多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不同,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去经历一些事的时候,这些我们的第一次那么那么的珍惜。当我们在人生的弥留之即什么我们都带不走,而我们一生的记忆却陪我们到最后,而这些第一次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7、课外延伸,写作训练:

  ⑴写一篇题为《难忘的第一次》或《第一次》的小作文

  要求:描写生动,议论简洁;400字左右。

  ⑵替换式改写,用你亲身经历的某个或某些感人精彩的第一次替换文中的事例。

  要求:描写生动。

  二者选一。

  五、说媒体的应用

  主要利用幻灯片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力求简洁明快,具有实效性。

  展示内容分别为:作者介绍(目的:简单了解)、词语积累(归纳总结,加深印象)、合作探究的问题(目标明确,合作交流,深入探究)、拓展资料(内容丰富,联系实际),作业布置(要求明确)。

  课件制作力求简洁大方,使其有效地服务于内容的讲解。当中不乏有趣的动画,如合作探究部分的“七嘴八舌热烈讨论的场面”,很能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出示神州“六号”的图片,结合时事,在本文学习时接触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人类重要的“第一次”事件及人物图片展示后,出示由刚刚发表在校园聚焦的新闻重组的“七年四班学生在食堂社会实践”的图片,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和名人排列在一起,兴奋不已,以至争先恐后畅所欲言。

  六、说写作要求

  及时安排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写作训练,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于是我安排了课外延伸的写作练习。

  一开始的安排是:写一篇题为《难忘的第一次》或《第一次》的作文。要求:描写生动,议论简洁;500字左右。后来想到另外一种方案:用你亲身经历的某个或某些感人精彩的第一次替换文中的事例。要求:描写生动,夹叙夹议,500字左右。这两种方案选择哪一个更合适呢?第二种方案改写的形式比第一种方案传统的形式更为新颖,学生应该更加感兴趣,而且有原文的框架结构,学生在模仿套用的过程中,再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并感性地掌握了相关篇幅散文写作的方法,难度降低又有的放矢,学生面队这种新颖的写作形式兴味盎然。于是我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以期取得更佳效果。

  上一篇:《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下一篇:《第一次真好》说课稿

第一次真好 篇10

  一.整体感知:

  这篇短文,详写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详写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又说到许多个“第一次”,作者总结自己的感受,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标题就命作“第一次真好”。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具体一点说,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一次见到孵出的小鸟,更有一阵惊喜。 作者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就是说,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有的第一次,像见柚子树,见孵鸟,要留心寻找机会,有的第一次,如露营、做饭,则要大胆尝试。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才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二.引导学生自读《第一次真好》,抓住题旨,问一个“好在哪里” 全文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抓住这个问题,就是抓住了中心,就能够把握“好”的具体含义。

  三.引导学生自读《第一次真好》,抓住结尾,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探究写作意图,可以根据结尾这样设问: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深入一步,可以再思考一个问题:既然第一次真好,为什么不少人生命中的第一次不多?怎样才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四.探究的收获,首先取决于探究什么问题,问题有价值,探究才有价值。

  你认为阅读这篇短文,提出什么问题最有价值? 如果问题是“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这样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具体一些,但是思考价值不太大,因为只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集中起来就有了答案。“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说的都是“好”,“好”就是指这些。“愿你珍重第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珍重”的含义是什么,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

  五.问题研究:

  1.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钻研这类问题,可以查查工具书,词语即使不陌生,查查还是有好处。“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

  2.“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在词语上辨析一下,可以理解得精细一些,自己用词造句也会细心斟酌。雏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很有差别。把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

  3.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就作者举的例子看,也可以知道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例如见那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但觉它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这一次并不愉快。又如露营,有时也会遇到困难,睡得也不可能舒适;第一次动手做饭,也是不一定愉快的。

  练习:

  一.1.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2.第一次的经验有的愉快有的并不愉快,因为有的叫人难受,有的做起来很困难,有的甚至受惊吓,如此等等。但是,无论愉快不愉快,感觉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经历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二.本题联系生活体验,加深理解,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可以从革命事业、国防事业、科学事业、教育事业等方面去想。

  2.讲述时记录一下,打个分数,评起来就准确了。

  3.有的“第一次”,是坏事,当然不能尝试。如第一次吸毒,就绝对不能尝试。一试,就毁了自己。课文讲的“第一次”,不言而喻,都指好事。设题目的是防止课文的负面影响。

第一次真好 篇11

  (作者周素珊) 古蔺县蔺阳中学 初2007级1、2班 初中语文(第七册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辩证地理解文中所讲“第一次”的含义。

  3.培养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由教师和学生提问质疑,学生研讨,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2.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质疑解职疑。

  3.重视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策略设计

  本文主要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新鲜而刺激,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朗读和字词教学,一方面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积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质疑、思考,并与其他同学合作研讨,解决问题;让学生谈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联系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中心意思。

  课文内容较简单,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精神。加强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个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能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秘呢?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或许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学生活动]

  听导入语,引发思考:自己有哪些“第一次”。

  [活动意图]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

  二、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

  1.板书词语(见教材);指名朗读,纠正;指名选词造句,评价。

  2.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注意语速,感情。

  3.提出以下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2)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详写两什事?这样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4)“第一次”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课文说的是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活动]

  1.学生朗读词语并选词造句。

  2.用适当的语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讨论并回答左教师提出的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中心意思。

  [活动意图]

  朗读、正音、选词造句,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思考、讨论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教师活动]

  三、质疑解疑、合作研讨:

  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可以是关于课文内容感情的,可以是关于写手法的,也可以是关于词语含义的,还可以的关于文章不足的地方的等。再组织、引导学生自行答疑,学生不能回答的由教师回答。

  [学生活动]

  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由此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写法特点、不足等。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精神。

  四、拓展延伸:

  请讲讲你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第一次”,看谁讲得最精彩。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提示、评价。

  [学 生 活 动]

  学生讲述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第一次”,力求讲得精彩些。

  [设 计 意 图]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丰富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活动]

  五、小结:

  1.朗读课文(可用齐读,也可用指读)。

  2.谈学习感受(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自己学习的经验教训)。

  [学 生 活 动]

  1.学生朗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内容、中心和感情。

  2.谈学习感受。

  朗读,深入感受。

  设 计 意 图

  谈感受,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

  [教师活动]

  六、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抄写、注音、造句)。

  2.把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第一次”写下来,看谁写得最精彩。

  设 计 意 图

  积累优美词语;课外延伸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次 真好

  周素珊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

  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教学反思

  上一篇:《第一次真好》教案2

  下一篇:《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 篇12

  王叶辉

  教学目的: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重点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共赴学习之旅,大家高兴吗?这是老师本学期第一次上公开课,也是大家升入初中第一次和我合作上语文公开课。这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但老师会尽心尽力,相信同学们在这第一次当中会给老师很多的惊喜和收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周素珊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

  二、检查预习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字词: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雏形 丰硕 稀疏 霎时 孵鸟 姊妹 柚子 沉甸甸 结实累累 玲珑剔透

  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要求其他学生:

  (1)标注自然段

  (2)注意屏幕上划横线字的读音。

  (读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稍做点评)

  2、讲解字词。

  三、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写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

  学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

  2、这些第一次,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明确:

  “第一次看柚子树”和“第一次看孵小鸟”是详写的,其它的“第一次”是略写的。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能更好地表现“第一次”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3、媒体出示三幅图片(①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及感言。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及其感言。③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及其感言。)

  4、引导学生看图片后总结:三位知名人士的第一次,感言各不相同,意义也各不相同。阿姆斯特郎的第一次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杨利伟的第一次,使飞船升空载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刘翔的第一次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那作家周素珊的第一次给了她怎样的感想,她认为“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要求:速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后明确:好在“奇妙”“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新鲜而刺激”“回味无穷”。

  5、探究:既然第一次真好,可文中却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6、下面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想一想你的生活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一次最精彩的告诉大家。然后用一句富有哲理的美句来说明你的第一次好在哪里?

  要求:学生用2——3分钟的时间把经历和句子简单地写下来,然后回答。

  7、学生回答后小结,同学们的第一次真可谓是多姿多彩,因为这些第一次,你们的生命也变得多姿多彩。请找出文中的这句话并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变得愈益多姿多彩。”

  学生交流理解后回答明确:因为第一次越多,经历也多,感受也越多,所以生命便多姿多彩。

  8、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结合课文讨论后回答:要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多为自己创造一些有意义的第一次。

  9、说说“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哪些第一次是可以尝试的,哪些是不可以尝试的”。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地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

  板书设计 

  第一次 奇妙——喜悦、新奇——低回品味味 不可磨灭 珍 重

  真 好 奇妙——新鲜、刺激——回味无穷穷

  (周素珊) 使生命多姿多彩 第一次

  作者邮箱:

第一次真好 篇13

  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一)

  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安排在七年级语文(上)的第二单元,这个单元安排的都是和人生有关的课程,单元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内容都是比较严肃而深刻的,理性的成分相对比较多。

  对于和生命、人生相关的内容,往往需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体悟进行理性的思索,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在本单元中,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主要写的是人生的体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所以相对《理想》和《行道树》来说学生理解上还是比较方便的。

  教学中从学生生活的第一次入手来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再结合课文对文中的第一次进行分析整理,学生多能找到内容进行概括并能对作者的体验和感受谈自己的看法。对于文中的中心句“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学生都能结合文本内容和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起到引导、点播的作用,学生反应较热烈。

  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最花心思的是如何利用好这篇小短文进行写作的指导。

  在人教版新课程的课文安排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自我探索,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索,但是知识的系统性相对原有的老教材有所欠缺,尤其是作文教学也缺乏完善的体系。《第一次真好》内容较贴近生活,内涵丰富但不是很深刻,和学生的实际比较接近。特别是文章在材料的详略安排很清晰,这是训练学生注意记叙文材料根据中心详略安排的很好的例文。所以教学中我以此文为例文,抓住材料的详略安排和文章中心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和训练。

  记叙文材料的安排中,材料与中心关系密切,能体现中心的材料要详写。

  《第一次真好》主要抓住两个第一次:第一次看到结实累累的釉子树和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小鸟来写。这两个第一次从植物到动物,由静到动,记叙中还结合作者思想感情的动态变化,内容简单却写的各有特点,详尽精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强调详写和体现中心的关系,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接受。

  文中另外的六个第一次都是用一句话加以略写,这既是对前面两个第一次的内容的补充,也使文章内容更加的充实丰满,能更好的体现中心。教学中学生都对这几个略写的第一次印象特别深。因为平时在学生的作文中,往往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学生记叙的事件常常就是详尽有余而精练不够,所以这几个略写的事件指导对学生启发很大。

  在分析文章事件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心指导学生为什么如此安排,让学生明白材料和中心之间的关系。由于本文材料的详略安排特点明显,所以课堂教学中以此为例安排的作文指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时的教学,对第一次的作文介绍自己的习作进行再次的修改,注意详略安排和中心关系,要求材料详实,中心突出。由于指导到位,所以学生的修改作文进步较大。

  这堂课对我的启发也很大,作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没有一个完整训练体系的基础上,一定要抓住所给文章的特点找准入口进行作文教学,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这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二)

  上周我们语文组开展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我上了《第一次真好》这篇课文。

  刚开始写教案时,我拿着文章就自己读,读了好几遍,总觉得没什么好教,在参照别人教案的过程中,我还是觉得这篇文章太浅,不知道教给学生什么。带着这样的思想,我写了第一篇教案,想当然地上下了整堂课,这时候问题就显现得非常明显:

  第一, 板块之间非常模糊;

  第二, 上下问题之间的连接非常生涩;

  第三, 抛出的问题难易程度没有把握好,导致有时问题简单,学生热烈发言,而有时没有人能够领会我的意思;

  第四, 在时间上没控制住,基本上20几分钟就把课上完了,接下来便不停地拓展拓展,造成本末倒置。

  第五, 语言不够精炼,没有板书,ppt过于精简……

  等等等等的毛病,太多了,一说就有一大把。

  《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着重要抓住语句中的字词来品味出作者在其中所蕴涵的情感,且它的字词相对来说较为浅显,只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便能简要说出其涵义。且这篇文章需要注重朗读,在第一次上课的过程中,我忽略了这两个最重要的内容,其实可以说第一堂课是相当失败的。经过师傅和其他几位老师的指点,在第二次上课的过程中,我便有意识地去纠正第一次的毛病,所以前后两次可以说在结构上进行了非常大的调整。

  而事实证明,课堂效果要比第一次好很多。

  课后,我一直在思考:语文课堂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够称之为语文的课堂?常听人说,学科之间是相通的,而我两次上《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时,不经意间就变成了自己在说教。我认为,其实语文和政治这两门学科之间的界限还是非常明显的,我想即使我要在语文课堂上说教也应该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领会作者的意思,而不是教师强加在学生身上的理解。新课标中规定:在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占据主体地位的。

  至于如何去领会,就这篇文章来说,可以用朗读来品味,在朗读中又有个别读,全体自由读,教师范读等等;也可以探究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来品味,在理解关键词语时有比较法,创设情境法,替换法等等。其实语文课的大综合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解读,这许多的方式则需要我们多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去获得。

  本来,我以为公开课就是要花哨,通过自己的实践我意识到:花哨的课堂学生不一定能有共鸣,而只有真正上出了语文味道的课堂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努力达到的。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多去听师傅以及其他老师的课;

  2. 自己在备每堂课时尽量写详案,有时情况不允许,课后备案一份课堂实录。(主要是让自己了解到课堂教学语言是否精炼、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绪)

  3. 课后必须写反思,即便是一句话。

  4. 熟读语文课程标准,多看教学论方面的知识。

  第一次真好原文欣赏: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第一次真好 篇14

  学情及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本单元前面的三篇状物的课文,对于状物

  的写法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本篇课文应充分的让学生在课内自主完成,老师适当的点拔。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课文集中对空中飞过的一群鹤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热情讴歌了鹤群翱翔空中的美姿和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精神。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同时,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多有生动之处,特别是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有助于提高写景状物的写作能力。此外,前面三篇课文都是描写个体的,而此文是写集体的,引导学生注意写动物的群体的应把握好场面的描写。

  导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和雅词:  蜿蜒    伫立  绮丽    湮没    剽悍     飓风        飕 无可言喻 优哉游哉  束手无策   络绎不绝等

  2、领悟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按时间顺序来描写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理解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中蕴含着的精神。

  4、理解课文的语言优美的特点: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导学重点、难点: 

  理解鹤群翔空、鹤鹰之战、救助伤鹤中体现的精神。 

  导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中蕴含着的精神及语言运用的特点。

  导学时数: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白鹅的傲慢,本节课来共同来欣赏鹤群在空中翱翔的壮美。

  二、学生快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给自然段标序号,并划出生字词;同时让学生当场选择词语进行造句。 

  2、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 

  明确:1(出示小黑板) 

  ①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让学生到黑板给加点的字注音,师生互动订正): 

  蜿蜒  wānyán  伫立 zhù 绮丽 qǐ  湮没 yán   剽悍piáohàn     飓风jù  凝眸móu               

  无可言喻    无济于事   优哉游哉  束手无策   络绎不绝

  (当场运用词语造句,余映潮老师在单元复习中运用自如,我自接触到后把它放在每课课前及单元小结。可以说运用词语造句,学生首先关注的是这个词语的解释,只有学生在掌握了这个词语之后才可能造出句子,另外通过造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

  2、学生思考经过小组讨论后明确:三个场面。第一个场面:  鹤群翔空  ;第二个场面:鹤鹰之战;第三个场面:救助伤鹤。

  三、学生再读课文,品读课文,同时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场面从内容和语言进行赏析

  学生品读后明确:

  内容:第一个场面:鹤群翔空,(一)队形美(雄壮)(二)姿式美(轻柔)               

  第二个场面:鹤鹰之战,集体力量、团结协作

  第三个场面:救助伤鹤,友爱互助

  语言:“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连用了两个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鹤群翱翔在太空的美姿。“鹤群发现可怕的苍鹰便互相报警,彼此关照”;“说时迟,那时快,一只鹤被苍鹰抓住,痛苦地扑打着翅膀,落向下方”;“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等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对鹤群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绘。

  (此环节的设计,打破了按照课文的顺序进行教学的常规,学生在回答时也踊跃异常,如有的说:“我认为写得精彩的是鹤鹰大战,因为在苍鹰面前,鹤是属于弱小者,他们为了不让苍鹰得逞,只有依*团体的合作精神才可能战胜!”有的说:“我喜欢鹤群翔空,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鹤群翱翔于空中的队形美和姿态美。”对于语言的特点,学生的回答也是较为准确,且能从修辞和动词的准确使用等进行赏析。)

  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分层次:时间顺序

  (此环节放在此处,学生有前面的课文的梳理,学生不难一眼就看出是时间顺序和层次的起止。)

  五、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文的中心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教师点拨) 

  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动描写,赞扬了鹤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六、本节课小结(略) 

  七、课堂练习: 

  1、口头小作文“谈谈你学习本课后的感想”;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附:板书设计 

  鹤   群   翔   空 

  江口涣 

  第 一 部 分(1 — 9):  鹤群翔空     雄壮      轻柔     外在美 

  第 二 部 分(10—16):  鹤鹰之战     团结      勇敢     内在美                                               

  第 三 部 分(17—25):  救助伤鹤     互助    友爱   内在美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注重语基(生字词)的掌握,特别是让学生进行课堂上的造句,让学生在掌握词语意义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有的学生用了三个以上的词语进行连词成段,如有一学生写到:春天来临了,我望着蜿蜒的果树林,果树林里的花争妍斗艳地开放了,多么绮丽迷人啊!那种美实在是无可言喻等。在运用了当堂造句以后,我发现了学生的作文能较自觉地运用了学过的雅词,提高了作文的质量。在环节三,打破了以往的教学常规,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不把老师的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符合了新课标的精神,又能在一种较宽松的气氛下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品味鉴赏课文的能力都是有很大的作用。)

第一次真好 篇1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珍视人生“第一次”经验,不断尝试新生活,开拓新生活。

  2、知识与能力:(1)、掌握散文最基本的特点:形散神聚;

  (2)、初步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3)、品味形象而有意蕴的散文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自主,字词教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品味语言、揣摩构思技巧;体验,延伸学生生活,感悟第一次。

  教学流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

  1、检查纠正p35读一读,写一写的词(优秀生领读,齐读)

  2、发挥想象,任选其中三个词语写成一段话(顺序可变):不可磨灭 玲珑剔透 硕果累累  回味无穷 多姿多彩

  二、激情导趣:

  第一次是令人难忘的,刻骨铭心的,第一个吃西红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誉为具有改革和创新的人而载入史册。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经历过数不清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无一例外的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使我们至今回味无穷。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下面我们将分四个步骤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抽生朗读课文,大家注意听,从字音、情调、停顿、语气和速度五个方面评价

  2、自由朗读后思考: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文眼”(教师点拨什么是文眼)是哪句?

  四、解读课文,品味情理(从词、句、篇角度)

  (一)选择突破口,设置问题情境导读

  1、作者在文中一共写了8个“第一次”,他选取了哪两个“第一次”来详写?其他的6个“第一次”怎样处理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独立思考后发言)

  2、分析详写的两个“第一次”的典型意义(合作讨论解决)

  (二)、披情入境,斟酌品读

  品词:“雏形”与“具体而微”的区别;

  品句: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能否改成“风景画”或“风光画”、)——方法:适宜介绍作者经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品篇:分析第三段和最后一段的作用(过渡、总结)

  五、联想自我,悟读课文。

  1、集体朗读第三段,引出自己的第一次体验

  2、学生畅谈自己第一次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3、集体朗读最后一段。思考:“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句话有没有错误?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真好?

  学过这课后,你对“第一次”有什么新的认识?(小组讨论)

  六、探究学法,了解散文:

  整体感知抓文眼 品味情理抓关键

  悟读散文贵有“我” 形散神聚抓特点

  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多多的尝试有益的第一次吧!让那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出我们的锦绣前程吧!

  七、课外兴趣题:

  回家后,听妈妈讲自己小时侯的第一次故事,然后写成300字的课外练笔。

  教学反思: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散文这种文学体例。为了让学生学而有趣、学有所悟、学而得法,在教学方式上,执教者力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积极培养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力争通过作品的例读和学法感悟,起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之功效。但是,“授人以渔”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带着镣铐亦步亦趋的跳舞,而是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临渊羡鱼”的欲望,水到渠成的点拨,让学生在例子的导引下自觉地悟法,自觉地“退而结网”,自觉地“下水游泳”。本课的教学,只是为学生以后阅读散文打开一条门径,至于登堂入室,洞幽探微,体味散文的灵动与纤巧,则需要学生在多读多悟中去体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还不能很自觉、很自然地认同这种学习方式,只有通过以后潜移默化的散文熏陶,才能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情趣。

第一次真好 篇16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师生相互问好。

  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

  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根据学生意见,用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把三个字词理解并记住。

  师:昨天我们的课文是大家一起来学习的,今天老师希望还是大家自己来学习这篇课文,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大家刚才都读了课文,那么大家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文章说:“第一次的感觉很奇妙?那奇妙是指什么?”

  生:喜悦、新奇

  师:好,能准确的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还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师:说得好,我们把这两个同学的观点放到一起是不是就很全面了?

  生:课文为什么要选这么多的第一次?

  生:只选了两个,不多。

  学生争论:多?不多?

  生:写了十几个第一次,太多了。

  生:不多,虽然写了这么多,但并没有全部详写,只详写了两个。

  师:好,刚刚这个同学说的大家赞同吗?(学生点头)很好,老师也觉得这个同学说得很有理,

  那么,我们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只详写着两个而不全部详写?

  生:一个写了动物,一个写植物

  生:好象这两个有些不一样?

  师:哦?能说说哪里不一样吗?

  生:不知道。(笑)

  师:有哪位同学能帮帮他?

  生:我觉得第一个第一次好象比较简单。第二次比较复杂。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第一次的什么比较简单?第二个第一次的什么比较复杂?

  生:第一个就是喜悦和新奇

  师:第二个呢?

  生:第二个有惊喜,有吃不下饭,有喜爱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觉得他分析得好不好?这两个第一次写的事情不一样,感情也不一样,所以,作者选取了这样两个第一次来写,这其实和什么有关?

  生:中心

  师:对,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这一点,选择和中心有关的,有表现力的东西详写。

  生:“这景色不见得美,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这句话是不是矛盾?

  生:不是,因为这里面有作者的感情在里面。

  师:说得好。我们说:“以情观景则情满青山”,不管是看什么都要带着感情去看才能看出美好的东西来。这个句子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词“风情画”和“风景画”看看有什么不同?能不能互换?

  生:风景画是以景为主,风情画是以情为主,所以这里并不矛盾。

  掌声鼓励。

  生:“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第一次为什么用引号?“低回”后面能不能加“细细”两个字?

  生:表示有很多

  师讲引号的用法,学生得出此处表示强调。

  生:低回是留念的意思,留念本身就有细细的意思,所以我认为不用加。

  师:这个同学提出的是个炼字的问题,比较有研究的价值(笑)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把多余的、重复的字、词删掉,这样文章就能够精炼。

  生: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彩多姿?”“珍重”能不能换做“珍惜”?

  生:因为第一次新鲜而刺激嘛,所以越多生命就越精彩了

  师:如果是第一次杀人,第一次挨批评呢?

  生笑

  师:所以这里的第一次都是指什么样的第一次?

  生:有好处的

  师:对,大家来说说,哪些是有益的第一次,哪些是不能尝试的第一次?

  生:有益的有骑车,受表扬,不能感尝试的有:偷东西,贪污

  生:有益的:谈恋爱,不好的有杀人

  生大笑……

  师:大家都说了很多有益的和不能尝试的,我们来看看这两个词能不能互换?

  生:一个侧重重视,一个侧重爱惜,在这里是应该要重视,所以,不能换。

  师:刚刚这个同学说的很好,作者告诉我们生命中有益的第一次都应该重视,值得珍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的第一次千万别轻易的去尝试,比如?

  生:恋爱,杀人……

  生大笑

  铃响

  师:好,同学们今天真是太棒了,所有老师想讲的东西都由你们自己提出来了,而你们提的很多问题,老师却没有想到,很多东西真正的读懂了课文了,为此,老师要给今天积极发言的同学奖励5颗红星。好,课上到这,今天的随笔:第一次,我真的难忘记你。

  下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一次真好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