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1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1

一梦入混沌 点赞 分享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1

微信扫码分享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1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掌握虚词“以”的用法。

    2.理解课文的层次和对比论证和手法。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嗜(shì)学:喜爱学习。

  俟(sì):等待

  屣(xǐ):鞋子。

  衾(qīn):被子。

  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文中指香气。

  裘葛(gé)之遗(wèi):裘(冬衣),葛(夏衣),遗(送)。

②词性活用

  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笔──用笔,名词作状语)

  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名词用作动词。)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每天 名词作状语)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每年 名词作状语)

③通假字

  四支僵劲(“支”通“肢”)

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都是借的意思)

2.句式解析

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撰长书以(之)为贽(省略介词宾语,“之”代这封信。)

岂他人之过哉(岂……哉?哪里是……呢?固定句式。)

3.难句解析

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全句译作: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全句译作:因为(我的)心中有足以快乐的(读书)事,(我)不去理会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别人。

③生以乡人子谒余。

生,年青人。文中指马生,即马君则。乡人子,同乡人的子女(晚辈)。以,凭借。全句译作: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

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第一个“其”,代“他”(马生),第二个“其”代“他的”(马生的)。故,特意。全句译作:马生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时,我特意讲述自己过去求学的艰苦来告诉他。

内容主旨

    全文共3个自然段。

第1段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可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余幼时……余因得遍观群书”请幼时求书之难,虽难而得博览群书。

第二层“既加冠……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讲成年后从师求教之难,这里有叩问之难,跋涉之难,食宿之难;虽难而心中快乐。

第三层,最后一句话,总结说自己大体上就是这般艰难。

第2段写当前的住在太学里的学生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今诸生学于太学……假诸人而后见也”这部分先讲学生的住、食、穿的条件都十分优越,再讲学习环境好,这里有读书环境好,老师好,书应有尽有。

第二层“其业有不精者……岂他人之过哉?”这段是发议论。对于那些在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里而不能学有所成者提出批评。

第3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写作手法】

这篇赠序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比论证。第1、2两段内容层层相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见解。例如吃的方面,“廪稍之共”与“日再食(每天只吃两顿),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穿的方面,“葛裘之遗”与“缊袍敝衣”对比;读书方面,“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为求学)行深山巨谷”对比;老师方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而且“未有问而不告”的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且“未尝稍降辞色”对比;书本方面,“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对比。这些对比之后,结论使自然得出了:在如此优越条件下如不能有所成,那就不是“天质”低下的问题,而是用心不专的问题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1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