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陌上烟雨 点赞 分享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精选6篇)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篇1

  赵怀兵 陈惠谦

  教学目的:

  1、了解《世说新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及作者。

  2、借助注释、工具书,通过默读、朗读、翻译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步骤 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介绍作品,导入  新课(目标1)(4分钟)

  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叫《世说新语》,作者是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一些遗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

  周处是普朝人,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仕晋为御史中丞时,凡所纠察弹劾的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氏人齐万年造反,朝臣恨周处强直,建议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其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矢尽,临危不退,遂壮烈牺牲。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这样一个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其少年时期则是另一番模样。《周处》一文以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勇于改过的少年形象。

  三、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提交全班讨论。(目标2)(36分钟)

  1.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凶强侠气、并皆、尤剧、更相庆、磋跎、令名彰、改励

  2.揣摩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为乡里所患

  终为忠臣孝子

  或说处杀虎斩蛟

  蛟或浮或沉

  始知为人情所患

  人患志之不立

  3.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怎样翻译好:

  ①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为官地称呼陆机、陆云。"具以情告"是"以请具告"的倒置。)

  ②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朝闻夕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早晨听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无遗憾,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可直译为"古人以朝闻夕死为贵",或意译为"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追求。")

  ③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这个句子中间省略了一层意思:"若已立志",翻译时应补上。)

  (备学生)如果学生事先没有预习,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解释、翻译。)

  4、根据注释,请学生翻译文章,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教师点拨。

  四、小结(1分钟)

  周处少时为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我们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不知能有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 布置(1分钟)

  1、 翻译全文。(A)

  2、 完成《掌握语文》练习。(B)

  3、 把这个故事用现代汉语写出来,注意适当扩充情节。(C)

  六、说课精要: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课文的语言文字对初二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先把文章理解清楚是本节课的重点。

  七、教学后记: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周处》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文文字浅显,人物形象鲜明;文章篇幅虽短,但作者谋篇布局,跌宕起伏,暗藏矛盾冲突。其中既有周处在年少时危害乡里,与虎蛟并为三害,为乡里所患,又有他知道“为乡里所患”,就入吴寻二陆,改过自新,终为一代忠臣的故事情节。本文线性过程清晰,交代了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三个阶段。然而横向的细节没有充分展开,这为情节的再创造埋下了线索,并给了同学更多的想象空间。 

  二、学生分析 

  我所执教的初一(1)班是我校的分层班,学生基础较好,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场面描写、动作描写。而本学期教材中出现了心理描写,因此有必要结合教材的知试点进行专项的片断描写。其二,学生比较熟悉这则神话故事。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了解这个故事的梗概。 

  三、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周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周处的性格特点,把握课文的主旨。 

  3、进行创造性的片段描写和课文改写。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三、情感与态度 

  学习作品中人物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分析周处的性格,把握课文的主旨。 

  [教学难点] 

  进行创造性的片断描写。 

  [教学方法] 

  说写结合加深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陈太丘与友期》引出课文《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散读课文,读准字音。 

  2、复述故事情节。 

  三、再读课文,加深课文理解 

  1、 问题一:在乡里人的眼里,周处是个怎样的人? 

  凶强侠气,祸害,是三横之一 

  2、问题二:你是怎样评价周处这个人物的? 

  1) 斩杀蛟和虎:勇猛、武艺高强 

  2) 知道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3) 入吴寻二陆:虚心接受,知错就改 

  四、创造性的片段描写 

  1、周处如何击杀蛟和虎?(动作描写) 

  2、乡里人互相庆贺的场面。(场面描写) 

  3、周处悔过自新的心理描写。 

  五、总结: 

  “ 知耻而后勇”,周处曾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都能成为“忠臣孝子”,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英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有志者事竟成”,让我们一起记住文末的一句话:“人患志之不立”吧! 

  [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 

  2、词语积累,详见书本 

  3、继续完成片段描写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要有张力 

  从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中,课堂教学存在着三个不合理:第一,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在三个板块的教学中,第一、第二个板块我用时28分钟。而第三个板块的片段描写只给了学生12分钟的时间,其中也包括让学生将描写写在练习纸上,可想而知,学生仓促起笔,效果就不甚理想;其二,教学内容主次安排不合理。本节课的重点应该落在片段描写。而我的三个板块的设计是平均分配用时,缺乏重点,反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三,学生活动设计不合理。学生缺乏足够的活动时间,这使整个课堂教学比较沉闷,没有真正的让每个学生沉浸文本,并能够对文本进行阅读,因此体会不深。鉴于此,我以为可以调整以下教学环节:1、缩短第一、二板块的教学时间,甚至可以省略第二块内容的教学。2、重点突出第三块内容的课堂教学。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主题性教学,它给了教师较大的教学空间。尤其是自读课文,如何落实文本教学,又能给学生一定量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懂得很好的利用教材,抓住一点,并铺陈开来,而不是全面开花,将基础知识贯穿与课堂教学中。当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摆脱传统的一种教学模式,给予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其实是需要勇气了。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会觉得什么东西都要说,这使教学的时间更显急促,缺乏一种教学的张力,也缺乏一种弹性,而使教学行为变得死气沉沉。因此,在教学中要学会舍弃一点东西,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同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并能做到系统化的目标式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 

  (二)适时点拨是关键。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反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能结合课后的注释复述故事 

  情节。2、学生能够结合课文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如:回答问题一:在乡里人的眼里,周处是个怎样的人?问题二:你是怎样评价周处这个人物的?3、学生进行片段描写,并口述描写内容。从学生在三类问题的表述中,我感觉学生在复述故事情节和回答问题时能够较流畅地表达,但学生在进行片段描写时学生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部分学生的表达以叙述为主,缺乏精彩的描写;第二,学生以复述课文为主,缺少想象能力;第三,部分学生描写精彩生动。因此,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习作(一):动作描写 

  周处深入到山林中,找到了白额虎经常出没的地方,在一处枝叶茂密的地方埋伏起来。不久,白额虎踏着悠闲的步子走来。周处待他走到前边去,忽地一跃扑到了白额虎的背上。白额虎大惊,使劲地摇动背脊,想把周处甩开去,而周处一边死死抓住虎背,一边用拳头狠命地朝虎的额头砸去。待虎挣扎得精疲力竭时,周处拔出匕首朝虎背上刺去,顿时鲜血四溅,而那白额虎已奄奄一息。 

  学生习作(二):场面描写 

  “周初死了!”不知是哪儿传来的声音,把乡里人都唤到了河边。大家东张西望,看了好一会儿,发现河里还是没有动静,大家便以为周处死了。那场面顿时像炸开了锅,大家兴奋不已。 

  大家当晚就开了一个庆祝会。随着一阵鞭炮声响起,大家边开始狂欢了起来。他们有的舞狮,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互相干杯,那场面可气派了! 

  过了一会儿,乡长站起来说:“现在三横全死了,我们以后就不用担经受怕了,让我们为此尽情的庆祝吧!”听完这话,大家更高兴了,又开始狂欢起来,每个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结合学生的习作,我对学生习作了如下指导:指导一:我认为学生能够抓住周处打虎的动作,并表现了周处艺高人胆大的特点,但能否换位思考:是否可以抓住老虎的狡猾、凶狠来反衬周处的勇敢,武艺高强。指导二:文中的“他们有的舞狮,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互相干杯,那场面可气派了!”一句能表达乡亲庆祝的场面,但要抓住人物活的“动态”的描写;另外,在场面描写先要对整个场面作概括的描述,然后抓住场景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谈出自己的感受。 

  综上指导,我以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老师必要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必须从小处入手,如从片断描写出发,化难为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不是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文是件很可怕的事;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展开想象,提高写作能力恰恰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分析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篇内容。

  2、分析主人公周处的性格,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教学步骤 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2分钟)

  请一学生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层次,把握内容。(目标1)(16分钟)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

  (1)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周处( )三横 或说( )蛟( )蹉跎( )彰( )

  (2).根据文义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并云/欲自修改

  古人/贵朝闻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或/说处杀虎斩蚊

  (备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教师要给予这方面的指导。

  2、 请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层:周处为害乡里,与蚊、虎并为"三害"。

  第二层:周处斩虎击蚊三日未归,见百姓更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

  第三层:周处勇于改过,走访名人,遂改励。

  (备学生)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抽查回答。只要划分准确,大意概括了要点即可,无须统一答案。

  四、思考讨论,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目标2)(22分钟)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1. 周处家乡的老百姓把周处与蛟、虎并为"三害",这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周处杀虎击蛟三日未归,乡人更相庆,这又说明什么?

  2.周处为什么"自寻二陆"?

  3、我们怎样看待周处的"凶强侠气"?怎样全面地评价周处?

  (备学生)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做题能力。

  板书:

  少年周处

  为害乡里(略写)}

  杀虎轨蛟(详写)改过自新

  自寻二陆(详写)

  五、小结(目标3)(1分钟)

  周处是一个能接受批评,用语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分钟)

  1、掌握文章中的词语解释,翻译全文。(A)

  2、写一篇读后感。(B)

  3、把自己有否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有否犯错的事情告诉同学。(C)

  七、说课精要: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周处少时为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应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理解,自己体会。

  八、教学后记: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篇4

  中江白果中学   邓秋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能知错就改,就能有所成就。

  2、学习本文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3、体会怎样“把书读厚,把书读薄”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2]、;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设想:

  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预习理解课,其目标有二,一是掌握文言字、词;二是理解课文大意,提出疑问,为课文的感悟创新作准备。本教案是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

  一、激趣:介绍周处生平,引起学生共鸣。

  处仕晋,为御使中丞,多所弹纠,氐人齐万年反,乃 令处距万年。伏波孙秀欲表处母老,处曰:“忠孝之道,安能两全?”乃进战,斩首万计。弦绝弓尽,左右劝退,处曰:“此是吾授命之日。”遂战而没。             ----《晋阳秋》

  周处,晋之名将,忠勇两全,读了上则短文,大家都为他的勇敢所感动,那么,周处是怎样成为这样的大英雄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

  二、学生齐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三、学生置疑: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请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师生共同释疑。

  四、亮点探寻:

  (一)、对“凶强侠气”进行探讨。

  (1) 问题提出:周处年少时在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为什么是这样?

  (2) 思维拓展:你能根据平时积累,具体设计一个情节来阐释“凶强侠气”吗?

  通过此问设计,其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把书读厚的学习方法。

  (3) 探寻: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凶强”又要写他“侠气”

  (二)、对“杀虎斩蛟”进行探讨

  (1) 问题提出:乡人为什么要“或说处‘杀虎斩蛟’”?

  (2) 思维拓展:请补充周处杀虎斩蛟的详细过程,说得越惊险越好。

  (3) 探寻:乡里为什么要“更相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对“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进行探讨。

  (1)、周处为什么能成为“忠臣孝子”?

  (2)、通过学习周处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四)、本文虽只有192字,但却写得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请分析其作用。

  探究学习:

  文章开篇介绍周处“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后,接下来本该直接写他如何为害乡里,可作者却将笔锋一转,谈虎说蛟。乡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实际上是一个圈套,这是文意的再转。乡人希望三横余其一,不料三害皆除,是三转。处竟杀蚊而出是四转。乡里不庆贺周处凯旋,而庆贺他的死亡是五转。周处对此不恼不怒,由此产生悔改之意是六转。寻陆机,陆机不在,是七转。清河在是八转。周处想悔改却又担心无所成是九转。清河再劝是十转。文章真可谓“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句字变。”(刘大櫆《论文偶记》)如此曲折变化,摇曳多姿,引人人胜。

  (五)、为什么课文对周处为害乡里写得简而虚,而对他杀虎斩蛟、自悔自改却写得繁而实?探究学习:

  这是由文章的立意所决定的,本文是一则名人轶事。它意在表现周处的改过自新,彰扬他的自改自励的精神,并借陆云的话阐述了“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而并非展示周处的恶行。周处为害乡里,只是作为表现周处的反衬之笔。

  五、教师引导:

  把书读厚,是补充书中的情节,对书进行评介,仅达到这一步是不够的,书读厚了我们能记住它吗?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吗?这就要求我们把书读薄。所谓把书读薄,就是要善于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指导归纳总结的方法。

  (1)、找出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并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字词、通假字等。

  (3)、整理文章结构,归纳文章中心。文章的启示。

  (4)、体会文章结构特点、语言特色。

  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方法下课后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

  六、教师总结:

  “ 知耻而后勇”,周处这个曾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的,都能成为“忠臣孝子”,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英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改正自己的缺点,还总是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天生愚笨呢?这一句名言吧:“人患志之不立。”努力去开创自己的美好人生吧!

  七、作业 :整理本课知识要点。    

  短评:

  抓亮点、拓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新教材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古代文言文的教学中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我想通过抓课文亮点,通过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创新能力得以培养。那么什么是亮点?如何抓亮点?

  所谓亮点,是指课文中学生思维的拓展点,它含蓄而简练,适合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它是课文特色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它的探讨,就能使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它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周处》一课的亮点,我认为有这样几处,一是“凶强侠气”,因为它既照应了为乡里所患,又是周处改过自新的内因;同时它有足够的让学生联想思维展开的空间。二是陆云的话,它既是周处改过自新的直接原因,也是作者写作意图的体现,学生通过它就可以同作者进行交流受到启示。

  三是本文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通过它就可以使学生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

  发现了亮点,就要围绕亮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能调动起来,这一方面决定于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这就不在本文中探讨了。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篇5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世说新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及作者。

  2、借助注释、工具书,通过默读、朗读、翻译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步骤 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介绍作品,导入  新课(目标1)(4分钟)

  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叫《世说新语》,作者是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一些遗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

  周处是普朝人,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仕晋为御史中丞时,凡所纠察弹劾的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氏人齐万年造反,朝臣恨周处强直,建议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其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矢尽,临危不退,遂壮烈牺牲。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这样一个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其少年时期则是另一番模样。《周处》一文以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勇于改过的少年形象。

  三、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提交全班讨论。(目标2)(36分钟)

  1.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凶强侠气、并皆、尤剧、更相庆、磋跎、令名彰、改励

  2.揣摩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为乡里所患

  终为忠臣孝子

  或说处杀虎斩蚊

  蛟或浮或沉

  始知为人情所患

  人患志之不立

  3.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怎样翻译好:

  ①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为官地称呼陆机、陆云。"具以情告"是"以请具告"的倒置。)

  ②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朝闻夕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早晨听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无遗憾,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可直译为"古人以朝闻夕死为贵",或意译为"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追求。")

  ③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这个句子中间省略了一层意思:"若已立志",翻译时应补上。)

  (备学生)如果学生事先没有预习,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解释、翻译。)

  4、根据注释,请学生翻译文章,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教师点拨。

  四、小结(1分钟)

  周处少时为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我们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不知能有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 布置(1分钟)

  1、 翻译全文。(A)

  2、 完成《掌握语文》练习。(B)

  3、 把这个故事用现代汉语写出来,注意适当扩充情节。(C)

  六、说课精要: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课文的语言文字对初二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先把文章理解清楚是本节课的重点。

  七、教学后记:

  《周处》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篇内容。

  2、分析主人公周处的性格,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教学步骤 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2分钟)

  请一学生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层次,把握内容。(目标1)(16分钟)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

  (1)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周处( )三横 或说( )蛟( )蹉跎( )彰( )

  (2).根据文义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并云/欲自修改

  古人/贵朝闻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或/说处杀虎斩蚊

  (备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教师要给予这方面的指导。

  2、 请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层:周处为害乡里,与蚊、虎并为"三害"。

  第二层:周处斩虎击蚊三日未归,见百姓更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

  第三层:周处勇于改过,走访名人,遂改励。

  (备学生)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抽查回答。只要划分准确,大意概括了要点即可,无须统一答案。

  四、思考讨论,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目标2)(22分钟)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1. 周处家乡的老百姓把周处与蚊、虎并为"三害",这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周处杀虎击蚊三日未归,乡人更相庆,这又说明什么?

  2.周处为什么"自寻二陆"?

  3、我们怎样看待周处的"凶强侠气"?怎样全面地评价周处?

  (备学生)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做题能力。

  板书:

  少年周处

  为害乡里(略写)}

  杀虎轨蚊(详写)改过自新

  自寻二陆(详写)

  五、小结(目标3)(1分钟)

  周处是一个能接受批评,用语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分钟)

  1、掌握文章中的词语解释,翻译全文。(A)

  2、写一篇读后感。(B)

  3、把自己有否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有否犯错的事情告诉同学。(C)

  七、说课精要: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周处少时为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应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理解,自己体会。

  八、教学后记: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篇6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世说新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及作者。

  2、借助注释、工具书,通过默读、朗读、翻译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步骤 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介绍作品,导入  新课(目标1)(4分钟)

  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叫《世说新语》,作者是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一些遗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

  周处是普朝人,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仕晋为御史中丞时,凡所纠察弹劾的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氏人齐万年造反,朝臣恨周处强直,建议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其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矢尽,临危不退,遂壮烈牺牲。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这样一个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其少年时期则是另一番模样。《周处》一文以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勇于改过的少年形象。

  三、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提交全班讨论。(目标2)(36分钟)

  1.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凶强侠气、并皆、尤剧、更相庆、磋跎、令名彰、改励

  2.揣摩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为乡里所患

  终为忠臣孝子

  或说处杀虎斩蚊

  蛟或浮或沉

  始知为人情所患

  人患志之不立

  3.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怎样翻译好:

  ①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为官地称呼陆机、陆云。"具以情告"是"以请具告"的倒置。)

  ②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朝闻夕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早晨听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无遗憾,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可直译为"古人以朝闻夕死为贵",或意译为"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追求。")

  ③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这个句子中间省略了一层意思:"若已立志",翻译时应补上。)

  (备学生)如果学生事先没有预习,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解释、翻译。)

  4、根据注释,请学生翻译文章,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教师点拨。

  四、小结(1分钟)

  周处少时为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我们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不知能有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 布置(1分钟)

  1、 翻译全文。(A)

  2、 完成《掌握语文》练习。(B)

  3、 把这个故事用现代汉语写出来,注意适当扩充情节。(C)

  六、说课精要: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课文的语言文字对初二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先把文章理解清楚是本节课的重点。

  七、教学后记:

  《周处》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篇内容。

  2、分析主人公周处的性格,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教学步骤 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2分钟)

  请一学生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层次,把握内容。(目标1)(16分钟)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

  (1)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周处( )三横 或说( )蛟( )蹉跎( )彰( )

  (2).根据文义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并云/欲自修改

  古人/贵朝闻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或/说处杀虎斩蚊

  (备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教师要给予这方面的指导。

  2、 请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层:周处为害乡里,与蚊、虎并为"三害"。

  第二层:周处斩虎击蚊三日未归,见百姓更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

  第三层:周处勇于改过,走访名人,遂改励。

  (备学生)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抽查回答。只要划分准确,大意概括了要点即可,无须统一答案。

  四、思考讨论,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目标2)(22分钟)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1. 周处家乡的老百姓把周处与蚊、虎并为"三害",这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周处杀虎击蚊三日未归,乡人更相庆,这又说明什么?

  2.周处为什么"自寻二陆"?

  3、我们怎样看待周处的"凶强侠气"?怎样全面地评价周处?

  (备学生)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做题能力。

  板书:

  少年周处

  为害乡里(略写)}

  杀虎轨蚊(详写)改过自新

  自寻二陆(详写)

  五、小结(目标3)(1分钟)

  周处是一个能接受批评,用语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分钟)

  1、掌握文章中的词语解释,翻译全文。(A)

  2、写一篇读后感。(B)

  3、把自己有否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有否犯错的事情告诉同学。(C)

  七、说课精要: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周处少时为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应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理解,自己体会。

  八、教学后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周处》 第一课时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