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看似乖巧 点赞 分享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16篇)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归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事例1:美国《科学世界》杂志从众多的发明中,选出了改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发明。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明确学习目标:

  3、了解作者:

  4、检查预习: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思考、交流

  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思考、交流

  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现代学术:实验

  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

  思考、交流

  事例:王阳明格竹苦想头疼之例(探讨自己而非探察外物)

  探讨:《惠崇春江晚景》

  (3)科学的格物致知应该是怎样做的?

  思考、交流

  实验过程和要求:①积极的而非消极的②有计划有目标

  通过这种科学的格物方式才能得到竹子的有关知识,从而强调了格物致知(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5)正确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和希望。

  3、归纳本文的论述思路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三、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引用论证法:

  2、举例论证法:

  3、对比论证:

  四、延伸拓展

  自然科学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是否也需要这种精神?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这种精神?

  思考、讨论、交流

  五、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和电脑上机课的开设等。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提出问题)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分析问题)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解决问题)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六、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七、课堂总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八、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产生崇敬感,进一步产生对探究此问题的兴趣。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生默读文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能力。

  3.预设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和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3)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设想和文章内容的比较,使学生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5.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将文章中的观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学会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

  (三)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用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一帆风顺  )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十、巩固提高:做这课的《作业手册》。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 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说,而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拓展阅读:课外语段训练,见《导与练》的《作业手册》“小议传统教育”。

  六、积累摘抄:见《导与练》“课堂小比拼”1“四书”、“五经”。

  七、课后拾贝:欣赏文章《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八、拓展延伸:预习15课,做《导与练》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6提问:讨论练习二。

  课后记: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6

  【教学依据】

  读书、求知,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除了特殊情况,一个人平均要在学校度过人生的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对于求知,人们已是司空见惯了。然而,人们在求知时常常走进误区,其实应归咎于我们追求知识的不良习惯。读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怎么样获取知识,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作者开宗明义地给我们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不仅如此,课文的针对性很强。作者在一开头就说“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作者深知,在他们身上维系着民族的命运,未雨先绸缪,可见作者丁肇中的一份良苦的用心。作者这样面对面似的指点,严肃而真诚,语重而心长,能从内心去振撼学生。不仅如此,作者还联系了自身学习求知的实际,这样,不但缩短了作者同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倍感熟悉和亲切,而且,还使广大学生真实地、更快速地享受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好处,更直接地让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反省过去,设计未来,惩前毖后。因此,课文在内容上具有强大的启发和诱导作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了议论这一常见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要求作者的立场坚定、观点明确,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有一丝含混模糊。比较起来,它的确不具备记叙描写那种特有的欲言而不言的含蓄美,但是,它的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鲜明而准确的语言,能使读者顿时豁然开朗,其内心即刻“分野中峰变,阴阳众壑殊”。议论所具备的这种能快速梳理思维、高效地提高鉴别力的优势,应该说是为含蓄的叙述描写语言所难以企及的。

  作者选择议论行文,其用意也是十分明确的。他考虑到了自己的文章最应该看的是哪样的人,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对于学生,作者深知,由于他们常常涉世未深,其世界观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尚处于有待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所以,对于学生,如果作者总是采用模棱两可的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结果,绝不能说没有过对牛谈琴的无奈,有时竟然把学生的思想导入歧途也未可知。

  传统的教学,特别是对议论说明文体的教学,往往是遵循着议论说明的形式特征而按部就班。碰着议论文,开首就是“论点是什么”,接着就是“用了哪些论据”,“论证方法怎么样”呀,凡此种种经院哲学术语式的问题,不胜枚举,结果是学一千篇议论文,其实只要学一篇就已足够了。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把作者的观点作为道德训诫的机器,灌输的是无血无肉的教条一般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影响了他们思维素质的个性开发,千篇一律,僵化死板,使其渐渐陷入麻木和盲从的境地,如此这般,还何求什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是文章,就多是作者的独创,作者的个性特征不时地渗透在其作品之中,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作品的独创性的特点,总是用某一个既定的模式去肢解文体,这是显然地不能从实质上去把握课文的。就学生这个方面而言,他们的基础,他们的情感,他们的阅历,也是参差各异的。阅读同一种课文,他们所获就一定互有悬殊,这一点,也必然要求课堂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阅读的不同面貌都展现出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阅读,应该以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许可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肯定他们自己的哪怕是直觉的判断;对于作者在说理达意上的表达特征,不仅从消极意义上去把握议论的一般性常识,还要从积极意义上去鼓励他们去补充和创新,在生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从而使其思维和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开掘和提高。这样做,必然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从而改变了昔日那种被动接受的口袋角色和见色行事的奴隶地位。

  阅读本篇文章,鼓励学生去做独到的发现和理解,尊重其富有个性色彩的判断,这也符合须多角度多层次的创造性进行阅读的这一精神的____“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标准》)鉴于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宜局限于片面意义上的准确和绝对意义上的“标准”,勉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向权威挑战,从而砸出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

  或许有人会误认为,议论文非文学作品,在“情感”等方面,缺乏动人的力量,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同样来自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只不过作者将其抽象和高度概括了而已。只要教师不墨守课文的抽象的语句,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原其根索其本,那么,这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取得的效果,我想一点儿也不会亚于动人心弦的文学作品的。

  不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产生的理解和判断,教师要作出中肯而公正的评价,在提示和导向上,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发展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

  【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进一步巩固对议论常识的把握,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拓展文中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以形成创造性阅读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地感知与分析课文,积极地质疑,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向作者和课文挑战,大胆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克服疑难问题。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原则,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以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多途径地开发学生的心智。走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的过程,其实也是情感培养的过程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围绕作者的观点和作者的学习的成败,可以引发学生自身对过去的检讨和反思,也能引发学生对未来的积极的设想,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思考人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方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体一样,作者的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1、以搜集和筛选文体信息为主要途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议论文能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供示范作用,我们应该以课文为手段,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自低而高的发展思维的能力,逐渐地消灭学生的零碎的含混的思维状态。

  2、尝试积极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引导和提倡学生勿必限于人云亦云的单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品读文本语句,使其展示出不同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3、在注意基础知识的探究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究。在实际的课堂学习比较中,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层面,生动地体会到把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在理性的层面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的水平。

  4、注重课文、学生、教师各因素多边活动的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的机会,不仅使课堂过程活泼多姿,而且给学生提供出广阔的创造思维的平台,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5、使学生从文字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和自然,从教条走向生动活泼的人生旅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材料导入。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名言阐述了读书和知识的关系由此提出正确的读法和学法,自然导入课文。

  (导入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课堂的序幕。导入的选择,不仅要照顾到文本的内容和主旨,更重要的是,它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拴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当前情景,并为课堂教学的进程从一开头就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大体说来,导入有名言格言式,有诗词歌赋式,有故事式,有歌曲式等多种形式,什么课文采用什么导入形式,这要看具体情况。此所谓对症下药、因文制宜,是万不可套用某一种机械的形式的。)

  二、检讨阅读经验,通过搜集、挑选、比较等来弄清文章在说理上的特征。

  交流探究:

  1、从文中找关键词句,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为了阐述明白自己的观点,文中哪些词语提示了作者的思维逻辑层次?

  3、学生自已归纳本文的结构特点。

  (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课文内容,结合以往的同类文体的阅读经验,对所学内容作出尝试性的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得到关于本文特点的一致性的结论。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揉磋和提高。)

  三、探究文章观点的人生意义,完成由抽象到形象,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回还过程的演变,深入浅出地解读课文。

  合作探讨:你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请提出来,并举例证明。

  (议论文章,常常是抽象性的,一般性的内容居多,教师的引导稍不注意,课堂就陷入空洞的说教状态,学生处于空中楼阁的层面,云里雾里,是是非非,结果是学生的心和口都被捆绑在教师的思维这卷绳索之中,他们只好人云亦云,最终还是模棱两可。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扮演主导这一角色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墨守着自己的经验不放,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勉励他们不必局限在死板的语言文字上面,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体验,把文字幻化成可捉摸的生活,这样,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课文的抽象而概括道理化为春风柔雨,使学生的心智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并能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理念和阅读习惯。)

  四、余音绕音地结束,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热情。

  课堂的学习,无论是所获取的信息或者是所拥有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无疑只是井底之蛙。因此,要真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也必须具备艺术性地结束学的技能,能发现那些比较有效的办法,使学生的探究热情一直延伸到课外,能使他们自觉而积极地开拓新视界,运用现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学实录】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  专家点评:

  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    选用恰当的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不妨想一想, 名言导入,既调

  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这是由  动了学生的探究

  于书籍有什么特点方才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的兴趣,又紧扣

  生:因为我们依靠知识才能生活,而书籍恰恰几乎可  课文,也为学生

  以说是知识的化身。                  自主探究做了示

  师:说得十分正确。但是,对于读书和有关知识的话  范,有很好的启

  题,我们几乎天天接触,真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而实际  发作用。

  上呢,我们往往在扮演着一个求知的盲人角色,试想一想,

  你们曾经几回地想过你们的读法、你们的学法是正确的呢?

  你们曾经几回地关注过你们喝的那点墨水是真正的墨水真

  正的知识呢?

  生(有惊异的表情)

  生:是有这么一点。

  师:能找一些成语或名句形容一下我们的求知的实际

  情景吗?

  生:熟视无睹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的确,我们的头脑几乎被知识挤得满满的,而一

  提到动手作业,我们几乎都不知所措,十分害怕。可悲的

  是,我们每天只知道学,却从来很少去想一想我们不能用

  的原因。今天,很幸运,我们有缘读到《应有格物致知精

  神》一文,它将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地学习、真正

  的求和。它会一脚踢醒我们这些梦中人,拨开我们心灵的

  迷雾,使我们真正见到求和天地的青天丽日。

  二、调动同类文体的阅读经验,探究本文在说理上的特征。   

  师:我们接触的文章,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形,一种是  专家点评:

  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自己不在文中明说出来,而读者读    自主搜集筛

  后却自然明白了解;另一种是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他自  选本信息,注重

  己在文中说得明明白白的。你们可依据自己所获取的文本  了学生的主体地

  信息,筛选一下并作出判断,看看本文属于哪一种情形。  位。同时,师生

  生:后一种。                   互动,课堂活跃

  生:属于那种“在文中说得明明白白”的文章。    而又有条不紊。

  师:那么,请你们再想想,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力避传统议论文

  生:告诉我们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教学的公式化,

  生:告诉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力避单调、枯燥

  生:告诉我们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生:告诉我们要重视实验精神。

  生:告诉我们,中国学生存在着许多缺点。

  生:告诉我们,作者丁肇中在美国留过学。

  生: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师:你们说了很多,都动了脑筋,这是你们的成功。你们能否还把这些要点权衡一下,看哪一条是其中最重要的,打个比方说,把这些句子的班长找出来。

  生:我们学习时要“格物”和“致知”,就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师:文中对“探察物体”作了怎样的说明?

  生:实地的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

  师:说得很对。请浏览课文,看看文中有哪些表象,强调了作者关注“实验”。

  生:“实验”这个词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多次,说明作者在有意识地强调“实验”这个意思。

  师:如果有兴趣,可以在文中统计一番“实验”一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

  生:11次。

  师:“实验”一词出现这么多次,作者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新的知识获得的正确途径是通过格物,即通过实验而获得的。

  师:对,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这一观点,文中有哪些关键词语提示了作者的思维逻辑层次呢?

  生:传统的中国教育

  生:科学发展的历史  时至今天

  生: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

  师:以什么为序?

  生:时间

  师:对,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有悖于科学发展

  史的要求的,从这一失一得之中,自然让读者明白,实验精

  神在教育中是多么的重要。不仅如此,作者还就今天的中国

  学生现状作出定位,换句话说,仍然是抱残守缺,深深地中

  了传统教育的毒,从而证明发扬和“复兴”格物致知精神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作者为了说明这些问题,不是光讲道理,

  还摆了事实,关于摆事实,同学们一定不会很困难地找出来

  吧?

  生:不困难

  生: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生:作者自己留学的一段经历,证明了中国学生轻视实   :

  验,不愿动手的缺陷。                                      

  师:既然作者指出了中国学生包括我们在内所存在的问题,他是否详细地给我们指出了摆脱这种困境而在今后能迈上正确的求知途径的方法呢?

  生:作者是这样说的。

  生:他说:“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

  生:还有“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弄清了课文在议论

  上的特点:文章的结构是我们常见的,即提出问题__分析

  问题__解决问题。说理的方法也是我们常见的,

  你们自己归纳一下吧!

  生:摆事实,讲道理。

  三、还抽象于形象,还一般于特殊,深入浅出地理解内  专家点评:

  容,鼓励独到的见解。                                     讲究引导和点

  师:李白和杜甫是大家熟悉的诗人,我这儿有一首关于 拨的艺术。利用阅

  他们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哪用故 读期待,阅读的反

  谤伤。蚍蜉振大树,可笑不自量。这是韩愈给李白杜甫诗文 思和批判,调动了

  的评价,你们还能找出一首来吗?                       学生的积极性,正

  生: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 面诱导学生,使其

  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清代赵翼的《论诗》。         健康发展。讲究创

  师:从对李白杜甫诗文的不同评价来看,你们觉得韩愈 新阅读,很好地开

  和赵翼哪一个人的求知观同课文相类似,并简要地谈谈自己 发了智力。

  的依据。

  (学生讨论)

  生:赵翼的求知观跟课文类似。

  师:依据呢?

  生:因为赵翼“保留”着“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他“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象”。

  生:他学习知识做到了“不消极地袖手旁观”,“能自己做主张,出主意”,敢于怀疑和否定权威,积极提倡动手创新。

  师:谈得很好。既然如你们所说,那么,丁肇中是一个大学问家,他也是个权威,你们敢向他挑战吗?

  生:能!

  生:敢!

  师:他说,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你们有些什么不同的意见呢?

  生:有。就如格竹吧,同是封建时代的郑板桥,他就不像王阳明那样一无所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浑不怕,任尔东西南北风。

  生:很多善于写咏物诗的封建文人,他们其实是擅长“格物”并能“致知”的。

  生:如“格柳”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我也起了一首:“梅雪争春肯降,骚人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宋诗人在“格”梅和雪。

  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在“格草”。

  生:“横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不同”。苏轼在“格山”。     

  师:说得很多了。同学们能够同作者一见雌雄,这是好

  习惯。不过,作者所说的,毕竟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并且

  对现在也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作者正站在关心祖国前途和民

  族命运的高度,给我们指出缺点和开具了治病的方良药。

  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他的这一番良苦的用心。你们觉得呢?

  生:我们应该学习他把自己同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的精神。

  生:我打算把他的教导落实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去。

  生:学习注重实际,旨在创新的求知精神。

  师:是的,我们虽然提倡怀疑的精神,但是,我也不能因此而走向极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这样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真正的知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要在倒掉产盆里的脏水的同时,连新生的婴儿也倒掉了!”

  四、留下余味,使学生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堂之外去。  专家点评:

  师:议论的文章,虽然缺乏文学作品的生动,但是,它    结尾留白期待,

  们正如本文一样,有许多精辟的见地与人生的哲理足以开启 使课堂学余音绕梁,

  我们的心扉,打动我们的心灵,洗礼我们的灵魂。老子说: 为学生把探究的欲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轻诺必 望和热情延伸到课

  寡信,多易必多难”。这些道理,对们做事为人,给了多么 外,作了适当的引

  大的启发和帮助啊。鉴于此,你们在读书时,就不应该偏食,导和准备。

  不仅学会享受那些动人心弦文学作品,也应该抽点时间读一

  读那些质朴的说理文章,请记住,那里面同样有鲜花和宝石!

  【教学反思】

  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附:课后拓展性阅读材料

  读书与思考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  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

  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

  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

  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选自XX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谭绍斌)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3、培养从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科学实验精神。

  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纪录片《大家:丁肇中》片段,导入新课。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可参考微教案《讲演词的特点》《如何写作讲演稿》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最具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pánghuáng)中庸(yōng)

  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三、局部探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对丁肇中的了解和认识,导入新课。

  二、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一)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1、《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2、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答案预设

  1、(1)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不一样。作者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2、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以此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3、举研究竹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举自己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是毫无帮助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参考

  1、道理论证。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又如,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举例子阐述道理作用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有机会的探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反面

  可参考微课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活动三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总结拓展

  1、深入思考内容,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2、学生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文章内容、论证方法等。

  3、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参考

  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四、作业设计

  可参考写作训练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能力目标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突破方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体验论证效果。勾画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讨交流解决。

  难点

  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突破方法:设计语文活动: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重读《绿色蝈蝈》,回忆《昆虫记》的内容,并结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两篇文章,亮出你的观点。不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很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让学生在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

  2.对话讨论。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3.语文活动。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锻炼学生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

  二、交流预习内容

  生字词的读音和词语意义。

  A.读准字音:朱熹(xī) 彷徨(páng huáng) 肇(zhào)

  B.弄懂词义:

  彷徨: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辨析结构

  1.学生快速默读原文,圈点批注。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勾画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圈点批注,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各段的关键句、过渡段、过渡衔接的词语等。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以备下面的小组交流和质疑交流。

  2.小组交流。

  在圈点批注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交流本文的思路脉络,弄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分小组进行交流,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论证。

  然后,分析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

  四、探寻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

  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再小组交流。

  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

  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3.作者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举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

  五、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对学生交流阅读时勾画的疑难问题,质疑、交流、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对话,通过思考交流弄明白疑难问题。在平等的氛围里积极探讨明确下列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又是什么?

  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谈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语文活动

  活动主题: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就像我们在拿一只蝈蝈在观察。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像法布尔关注昆虫一样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就是一个能够拥有创造力的人,不断地努力就会成为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结合《绿色蝈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文章,谈谈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认识。

  亮出你的观点: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看法,谈谈怎样能具有格物致知精神,交流分享。

  七、布置作业

  语文活动:做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中国人。

  活动方法:查找资料,阅读思考,学写小议论文。

  活动目的:培养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体验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9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 明确学习目标

  3. 了解作者

  4.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明确)例: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 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6)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

  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0

  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实一致的。但传统具有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而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工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教学建议 

  一.不妨在一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1

  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导学案               年 级:九年级语文          使用时间:、12、             主备人:       审核人:     使 用 人:

  课题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课   时 3

  教学方法 指导点拨

  教学用具 常规                      教学流程 复备栏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找出中心论点,理清结构 教学难点:理清结构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 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 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 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 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 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 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 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 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 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 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 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查字典解释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自我检测(给下列词语注音)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抽象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三、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1.阅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题是什么? 2.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 提纲。 第一部分(l~2段):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 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 “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  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 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真正格物致知精神。 “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 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 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 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提问:传统教育的弊病是什么? 为了论述这一问题作者举了什么例子?这个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 的是不正确。 四、课堂评价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 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五、巩固练习(课中、课后作业) “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六、备课组交流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实验精神的过程及意义,格物致知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实验精神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剩余部分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集体交流。(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并与同组同学合作探究,师组织集体交流) 1.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2.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3.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 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5.归纳一下第11段作者主要表明了什么观点?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6.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 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段:生自读第13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请你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回答: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提问:作者认为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巩固练习(课堂、课后作业) 结合 课后练习一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瑞的世界环境? 备课组交流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精读课文,理解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找出作者观点及论证方法 自我检测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一、精读课文,理解作者观点 1、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过渡语: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丁教授提倡的这一点,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那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自然,这种风格的形成,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是分不开的。 二、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括号内为应填内容)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课堂评价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其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巩固练习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 

  巩固练习(课堂、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册

  备课组交流反思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2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

  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 明确学习目标

  3. 了解作者

  4.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明确)例: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 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6)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

  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六、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七、课堂总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八、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如:反面事例 :列举明朝大理论家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 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教学设计示例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略)

  (5)课后作业(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生默读文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预设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和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3)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4、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5、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三)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用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3、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努力做一个具有实践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

  教学难点:

  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课文并释题。

  二、 作者简介。重点谈其成就和身份,引发阅读兴趣。

  三、 思路探究。

  1、学生默读,进入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理清文章思路,同时进行学法指导。

  3、教师归纳文章的思路,点拨明确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四、 重点探究——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1、 从课文结尾处的结论入手,引导学生探究。

  2、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和结尾两方面意义相联系的语句或段落。

  3、 交流探究结果,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指导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五、 发表创见。

  讨论:作为一个中国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六、 小结。

  七、 布置作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