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一派天真 点赞 分享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通用17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1

  课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教案

  教学设想

  《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

  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楚。

  学习本文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

  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

  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近,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

  ⑼信:通“伸”,伸张。

  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

  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

  ⒁挟:xié,挟持,控制。

  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

  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

  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二、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三、学生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

  2.熟读第3、4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

  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

  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

  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

  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3.小结这一部分。

  在这段对策里,年仅26岁的诸葛亮,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预见到今后将会出现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决策,以后事态的发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对策的预言。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见识和非凡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赞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后的霸业。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不关心和观察时局,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这的对策的。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此后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对每种力量的分析,都是先举出充足的论据,进行推理,然后作出明确的结论。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明确:

  1.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习借鉴。

  五、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六、学生齐诵第4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4段。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等有关回目,并与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2

  一、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

  3、 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4、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三、预习交流后,再借助下列材料详细了解。

  1、《三国志》及陈寿简介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 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 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而“对”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

  陈寿,西晋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等。

  2、背景介绍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四、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为课文正音、正字。

  陇 亩 乐毅 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 猖獗 挟天子而令诸侯 北据汉、沔 存恤 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 倾 颓 夷 越

  2、学生自由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3、翻译下列句子,解释重点字词。

  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③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④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⑤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 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⑥今操 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⑦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⑨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二)疏通文意,理解课文。

  1、学生分成六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

  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2、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3、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课下注释上重点字词)

  (三)、理清结构

  第一段(1段)隆中对前,诸葛亮的远大抱负。

  第二段(2段)徐庶举荐的过程。

  第三段(3——5段)隆中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第四段(6段)刘备“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

  五、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1、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根据: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5、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

  人物形象。

  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

  六、拓展延伸,写法探究。

  思考:作者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的?

  诸葛亮隐居(正面描写)

  徐庶举荐(侧面描写)

  刘备与诸葛亮对话(正面描写)

  关张不悦(侧面描写)

  七、课堂小结:

  本文自始至终围绕着隆中对策这个中心,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叙事议论,层次极为清晰,结构十分谨严,语言概括精练,人物形象丰满,五百余字的篇幅,内蕴极丰,言简意赅,是史传中的精品。让我们悉心品味《隆中对》,汲取史学文学精华;用心解读诸葛亮,树远大志向,成有用之才。

  八、作业练习:

  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根据自己的积累,谈谈有关诸葛亮或刘备的故事。

  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板书设计:

  隆中对

  诸葛亮

  天下形势: 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对荆、益二州,可夺之。

  三步走战略: 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3

  《隆中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前面已经学习了《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后面还要学习《出师表》。考虑到这一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

  有七、八年级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本教学设计有不足之处;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再认真设计启发性的引导语。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4

  《隆中对》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考虑到这一 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 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 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因为有七年级上册学过《出师表 》做基础,所以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 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 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 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 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 发性的引导语。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5

  即刻反思、调整。下午在七班上课时,去掉文本解析环节,插入与课文 相关的《三国演义》中的视频,突出了学生的朗读训练。视频中的人物 对白与课本基本吻合,学生借助画面加深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朗读效果较好。拓展训练的题目是:

  质疑诸葛亮:“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何不投奔曹操 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男生对此话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参与者情绪高涨。

  教训:授课内容宁精毋滥。与其水过地皮湿,不若拣起一粒芝麻。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陈寿和《三国志》。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4、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结合课文的注释,借助有关的工具书通读课文。

  2、进行朗读教学,重点讲解重点的字词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诸葛亮自尊自重、谨慎持重和刘备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课文重的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难点:

  1、理解本文是怎样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表现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的。

  2、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千多年来,诸葛亮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充分展示了一代名相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卓越才能。在人们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满怀报国之情的英雄人物,更是我们崇拜的智慧之神。今天,让我们走近诸葛亮,一睹其风采。

  二、解题:

  1、陈寿,晋朝人,史学家。著《三国志》。《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2、《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对”,回答、应对,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3、背景介绍

  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是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4、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5、词语积累:

  一词多义:

  谓 认为 谓为信然 对……说 谓先主日

  已 停止 然志犹未已 通“以”自董卓已来 已经 已历三世

  信 确实 谓为信然 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 同“伸”,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 这样 谓为信然 但是 然志犹未已

  用 因此 遂用猖獗 利用 贤能为之用 运用 此用武之国

  词性活用:

  箪 用箪 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壶 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

  通假字:

  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 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

  句式:

  (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省略句。君与俱来。

  (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

  6、齐读课文。

  四、小结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试背诵课文第四段。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读课文 品人物: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2、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4、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5、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是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刘备说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出对汉室江山的焦虑之情。“凡三往,乃见”既说明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

  6、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

  可争,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战略:占据荆益,易守难攻;取得外援,抚民养兵;偏安一隅,以待时机。

  7、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政治蓝图:成霸业,兴汉室。

  战略方针: 夺取荆州、益州,作为“霸业”的根基;结好孙权,联吴灭曹;抚和戎越,内修政治。

  根据:①不具备向东或向北发展的可能性。②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课文结尾为什么要写“关羽、张飞不悦”?

  ——最后写“关羽、张飞不悦”,实际是从侧面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犹鱼之有水来”的比喻,形象地解释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满足心情,证明了诸葛亮的惊人才能的确名副其实,从而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的“自比管仲、乐毅”和人称“卧龙”。

  9、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诸葛亮和刘备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诸葛亮:一个胸怀韬略,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才智过人的谋臣形象。

  刘备:一个胸怀大志,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精于用人之道的英雄形象。

  三、观历史 谈感悟:

  结合历史及电视剧《三国演义》谈谈你心目中这葛亮。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予评价。

  四、拓展延伸

  积累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对联、词语、故事: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五、小结: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预习《出师表》。

  附:板书设计

  亮自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庶推荐: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 备三顾:凡三往,乃见。

  曹 孙 记

  分析政治形势 荆 益 事

  中 将军优势

  亮对策: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记

  对 制定战略方针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言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 ……

  备推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二、教学重点、难点与疑点:

  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四)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五)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 、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级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 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

  孙权 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 可以为援 。

  刘表 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

  刘璋 据益州险塞,暗弱 可攻荆益。

  张鲁 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 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 。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 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 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 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 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 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 物诸葛亮。

  与本文相关资料:

  1. 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 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五、教后反思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8

  《隆中对》教学设计

  重庆涪陵第十六中学校蒋福贵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1.  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理解。  

  2.  有关历史人名及故事。  

  3.  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课文朗读。(范读,齐读,指名读相关段落)

  三、作家与作品

  1.  文章出处。(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是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         家,所著《三国志》共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 、吴的历史。)

  2.  介绍关于《三国志》:《三国志》是历史散文。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三国志》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划,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物征,文学价值很高。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

  3.文中当时的人物介绍:

  曹操:汉室丞相,挟天子而令诸侯 (2XX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基本统一黄河流域;2XX年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牢固地占有长江下游南部地区。)

  刘备:出身于贩屦织席之辈         

  (相继投靠陶谦、曹操,一度任豫州刺史;199年起兵攻打曹操失败,依附袁绍;次年因袁绍全军覆没,逃往荆州依附刘表,受排挤被送到新野小县屯兵——虽号称“帝室之胄”而二十余年流亡各地。)

  4.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廷政治日趋黑暗,官府徭役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5.解题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为他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分析。“对”:回答,应对。

  四、再读课文,弄准字音

  亩(lǒng)  倾颓(tuí)      猖蹶(chāng  jué)    存恤(xù)     越(yí)     

  (zhòu)    (dài)        (miǎn)    yì)   

  五、利用课文注释或《教材全解》弄清课文大意

  六、自学效果抽查。

  七、再次朗读体会。

  八、作业。

  将自学或抽查中重点的字词解释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一、朗读激趣。

  学生自选你最喜欢的一段当堂朗读。

  二、抽查消化情况。

  昨天作业本上字词的抽查。

  三、文章脉络。

  1、诸葛亮青年时代之事                  一论曹操——不可争锋         未出茅庐而  

  2、徐庶推荐诸葛亮                      二论孙权——为援不图             知天下天分  

  3、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三论荆益——天所以资  

  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孔明之重要性)  四论策略修明内政,联吴抗曹  

  四、逐段深研。  

  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  

  1.为什么交待这个?——与《陈涉世家》联系:  

  ①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待身份,符合传记的写法。

  ②为下文作铺垫。

  2.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

  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1.徐庶为什么说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3)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  

  1.“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隆中的对策才是要点,这样安排详略得当。  

  (1.小说 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从很多细节上进行文学加工,如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以衬托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3.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第四段:写隆中对策。  

  一论曹操  军事优势——拥百万之众   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

  二论孙权  地位巩固——已历三世  地理优势——国险  政治优势——民附,贤能为之用

  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论荆益 (荆州) 地理优势——用武之国 交通便利(易攻难守) 政治形势 ——其主不能守(既不会用兵,又不会用人)   结论——可争,但作为根据地不保险。

  (益州)地势险要——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政治形势——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结论——可图,作为根据地。

  第五段:侧写羽、飞,体现对其器重与信任。  

  五、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2题,《教材全解》后的“体验中考”。

  第三课时

  一、深入探讨。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蓝图:“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

  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根据: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备是什么态度?从这番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

  刘备是持肯定、赞同的观点。诸葛亮是个有卓越政治才能的人。

  3、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5、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二、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  

  正面:诸葛亮隐居及答问过程  体现: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侧面:徐庶的推荐、关与张的不悦、刘备的回答  体现: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三、拓展练兵。  

  1.通假字:①欲伸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②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2、词类活用:

  ①名作动:箪食壶浆:箪,用箪盛,名词作动词。  壶,用壶盛。

  信义著于四海:信,讲信用。

  ②名作状。: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西和诸戎:西,向西。

  3、一词多义:

  ①信: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②因:因屏人曰——于是  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因此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  罔不因势象形——就着,根据

  ③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  然操遂能克绍——终于、最终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竟然

  ④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  诚如是——如果

  ⑤已: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

  ⑥谓:谓为信然——认为   谓先主曰——对……说

  ⑦然: 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

  ⑧用:  遂用猖蹶——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 ——运用

  4、句   式:

  ⑴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用武之国。

  ⑵省略句:君与俱来。

  ⑶倒装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

  ⑷递进复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⑸被动句:贤能为之用。

  5、古今异义

  顾  古义,拜访。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照顾。

  凡  古义,总共。凡三往。           今义,平常的。

  孤  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立。

  殆  古义,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今义,危险。(百战不殆)

  日  古义,一天天。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今义,太阳或日子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  

  度德量力     箪食壶浆     挟天子而令诸侯

  五、用法迁移。  

  将下列字组成语并要求用法一样:

  ①躬:亲自。(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情都一定要亲自去做。)

  ②身: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身经百战

  ③度:审时度势、以己度人

  六、视野扩展。  

  收集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成语或名句。(每生至少收集3条)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青史留名。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极早记载诸葛亮的篇段,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1、本文文字较为平易,学生的合作学习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2、对比阅读对“显影”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3、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表达水平和思维视角。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10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弥补这一缺失,力争把每一课都上到最好。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11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汉室倾(    )  不可胜(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    )  孤不(    )德量力东连吴(    )  百姓孰敢不箪(    )壶浆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自比于管仲乐毅(    )  *臣窃命(    )此人可见(    )  将军宜枉驾之(    )由是先生遂亮(    )  主上蒙尘(    )遂用猖獗(    )  内修政理(    )于是与亮情好密(    )3.分析下列句子中“为”字的用法①好《梁父吟》(    )  ②贤能之用(    )  ③谓信然(    )  ④此可以援而不可图也(    )4.翻译下列句子①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②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③然操遂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5.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________,最终的策略目标是________,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________,外交方面的方针是________,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________,另一路是________。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1.(略)  2.每;常常  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就;接近,趋向 顾,拜访 诣:去,到 蒙尘:蒙受风光,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猖獗:失败 政理:政治 日:一天天  3.①唱 ②被 ③是④作为  4.①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②跨州连郡的人数也数不完;③然而曹操能战胜袁绍,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④我有孔明,如同鱼有水  5.跨有荆、益 “成霸业”“兴汉室” 修明政治 跟西、南方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跟孙权结为同盟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出于泰川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

  2、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解题

  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三、诵读,思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

  4、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说明了什么?

  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

  5、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说明了什么?

  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6、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

  二是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本文中的故事在《出师表》和《三国演义》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九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平,因此对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可适当加宽加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茅庐。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了解。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隆中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

  【评价】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习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所以,如果有必要,导语的设计可以稍长一些。

  (二)简介背景及题目: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胸有成竹的为刘备提出了战略决策,本文所记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情况。

  对,对策,答问的意思,封建时代臣子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叫对策。

  (三)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实行个别读,齐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教师注意正音:

  hàofǔsuìyìbǐngqīngtuíduóshēnchāngjué

  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猖獗

  kuàidàiyīnxùzhòuzhūróngdān

  吴会殆民殷国富存恤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

  (四)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遇到困难可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特殊句式的翻译,如:

  1时人莫之许也——(倒装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贤能为之用——(被动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反问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出示问题让学生一一思考并回答:

  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那么是谁在问?问谁?问什么?为什么问?是谁在答?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答?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评价】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已经列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思考并组织运用语言来回答的过程,就是锻炼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相结合,认真回答每一道题。

  1是谁在问?——先主刘备。

  2问谁?————问诸葛亮。

  3问什么?——“君谓计将安出”中的“计”——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

  4为什么问?——A有徐庶的推荐。

  B先主的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5是谁在回答?——诸葛亮。

  6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

  (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

  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

  (1)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

  (2)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

  8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

  C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

  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

  (六)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

  (七)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A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八)印发资料,让学生快速阅读《三国演义》第37,38回,试比较分析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有什么不同之处?试举一例说明。

  史家笔法叙事简约,“唯书其事”,通过记事记言,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文中一般没有褒贬评论。而文学笔法则讲究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传说和作者的想像等。所以读起来往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比如刘备在拜访诸葛亮时,《三国志》中的叙述非常简练,只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三国演义》中叙述的就非常细致生动,每一次都祥细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并且人物的语言非常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

  (九)拓展:欣赏《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书法和歌曲。

  (十)内容回顾,课堂小结。

  (十一)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亮自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庶推荐: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备三顾:凡三往,乃见。

  曹孙记

  分析政治形势荆益事

  中将军优势

  亮对策: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记

  对制定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言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

  备推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教学反思:《隆中对》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考虑到这一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因为有七年级上册学过《出师表》做基础,所以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14

  隆中对(资源汇集)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在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隆中对》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善于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诸葛亮的崇高智慧和科学预见,并非天性而来,而是建筑在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了解,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历史经验总结基础之上的。 

  有了“隆中对”才有了三国的历史,才有了刘备、诸葛亮的青史留名,才有了让后人荡气回肠的三国历史风云。读后该文,结合现实,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管理要有战略思维 

  隆中对讲的是经营战略问题。洞悉毫厘,决胜千里,作为一名管理者如果缺乏对事物环境的科学分析和事物发展变化的科学预测,或者说没有战略性眼光,就不会有科学的决策,也就不会有科学的计划去组织和实施好管理工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对未来的准确预见,并定下具体可行的计划去实施,这正是诸葛亮对于刘备的助益所在。所以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战略经营思想,作为一名公共行政管理者就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而作为一名地方领导干部更要有区域战略的经营规划和目标,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尽管在演义小说展示的主要是诸葛亮“鬼神不测”的战术变化,但《隆中对》的总揽作用,确立了诸葛亮军事战略家的地位。这几百字的短文,就包含了战略制定的环境分析、优劣势对比、路径选择、培育核心竞争力等主要方面。我们可以把它放到现代的语境下稍加分析。 

  1.环境分析:“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企业经营,都需要首先了解所处的是个什么样的环境。环境带来机会,也带来威胁,把握好环境带来的机会,这是天赐之“势”,所谓“天时”,“顺天乘时”,是一种最顺利的成功路径,特别是对于相对弱小的个体来说,改变环境的作用可以忽略,把握机遇对成功具有更大的意义。任正非在谈到华为的成长时候说“华为成长在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中国从一个落后网改造成为世界级先进网,迅速发展的大潮流中,华为像一片树叶,有幸掉到了这个潮流的大船上,是躺在大船上随波逐流到今天,本身并没有经历惊涛骇浪、洪水泛滥、大堤崩溃等危机的考验。因此,华为的成功应该是机遇大于其素质与本领。”诸葛亮首先认为,自董卓之后,原来的汉王室基本上气数就已经到头了,刘备虽然是“帝室之胄”,但试图在原来的汉王室的基础上去恢复汉王室的机会基本上消失。同时,乱世的出现,才可以再造江山,否则赶上“文景之治”的开明盛世,想法去谋个一官半职就是了,即使是“万夫不当之勇”、“经天纬地之才”也只好在大局势面前臣服。有人说“事在人为”,“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只能相对的来看。但机会来了,并不是谁都可以利用,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也需要在大局观下来看。相比于政治上的更迭,市场变化的周期要小的多,理论上说在一个三五年的战略周期里面,企业是可以做好准备“逮”机遇的,这需要对局势发展的洞察能力,有幸运的成分,但不完全是。同时,局势的发展演化也有固有的规律,所谓“分久必和、合久必分”也是对局势变化的一个粗略概括,产业同样有产业周期说。发展规律存在对战略制定的意义在于:你希望苟安于某一个中间状态的位置是非常不稳固的。所以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是一个立国的大战略,而不单纯是一个三分天下。而只有以其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弥补蜀国内在的劣势而进入统一状态,才真正能建立其百世基业的“壁垒”。所以分析环境,第一是发现环境中可以利用的机遇在什么地方,第二是预测局势发展的轨迹。 

  2.优劣势对比与方案选择:“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曲折而行;成者,另辟蹊径。”,杀身成仁,知其不可为而为,对于智者来说,都是愚蠢的行为,或者说是不得已的选择。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是故无人与其争”。其实,不以道家的这种高迈的养生态度来看,以一种竞争的格式来说就是:高明的战略家所设计的竞争路线都是选择对方最薄弱的环节,所谓孙子之“攻其不备”。毛泽东走“农村包围城市”,娃哈哈的非常可乐也是“农村包围城市”,但理解“农村包围城市”,其实也是在优劣势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地方。再强大的对手,也有它的“沼泽地”,所以设计合理的战略路径,就可以在每一次的交锋中与“可战之敌”而战,从而在竞争中壮大自己,在迂回曲折中走向成功。格鲁夫说英特尔是“只有偏执狂才生存”,英特尔做出向微处理器行业的决策方式和诸葛亮一样:诸葛亮认为曹操占尽天时,拥兵百万,事实上已经坐大,“不可与争锋”,英特尔判断日本的存储器生产拥有绝对成本优势,竞争下去已经注定必败。诸葛亮判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英特尔判断信息产业将进入微机时代,微处理器芯片会成为核心。诸葛亮认为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有自己入川的优势条件。英特尔认为在微处理器上已经有一定的积累,相比于其他对手有开发优势。所以所谓的路径选择就是利用已有的优势选择可以战胜的对手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的过程。 

  诸葛亮的路径选择是从区域地理面上规划,毛泽东的路径选择是从区域地理结合人文地理来规划。产业竞争上分析对手可以做出更多的剖面来分析对手的弱点从而确立存在的机会:产品档次、营销渠道、地理位置、上下游。选择路线第一是生存问题,第二是发展问题,有的位置可以呆,但是却失去了发展的空间,至少不能说是最优选择。诸葛亮选择益州做为复兴的基业,后世也受到一些批评,认为益州之地固然易守难攻,但是要想走出去却也不容易,不过诸葛亮本来的规划是荆州、益州两地互为支撑,荆州失守是个意外。 

  3.培育核心竞争力。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和”,在“人和”的基础上可以内修政理,外修同盟,内修可以总揽英雄,百姓拥戴,外修可以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我觉得把“培育核心竞争力”引入战略规划,在发展上增加了“时间柔性”,就是说存在“待时”的可能,因为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但毕竟里面的变数太多,时间上更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即使环境无法完全控制,太刚性的规划失效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象一些企业做三到五年规划,然后把指标分解到每一年应该达到什么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过分在战略规划中引入数字上的指标,并曲意逢迎,反而可能破坏企业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规划得有权变思想。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只有结合本地实际,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和规划,打好自己的品牌,才能驾驭现在,把握未来,尤其是科技日新月异、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 仁者无敌,智得天下 

  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不仅表现在他为建立蜀汉政权,统一中国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案,而且也表现在他深知治国之本。他分析政治形势,除考虑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军事实力而外,还特别突出地强调恤民和用贤两事。他在论述东吴“不可图”时,指出“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论述益州“可图”时,指出益州、汉中“民殷国富”而其主刘璋、张鲁“不知存恤”,致使“贤能之士思得明君”。他把能否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从是否恤民和举贤着眼,就更加显示了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卓见。  

  所谓“仁者无敌”正迎合了当前社会大众人生精神需要,是最具现代意义的。中国在由贫穷向富裕,经济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过程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社会现象让人深恶痛绝,一些腐朽文化泛滥。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仁者无敌”正是呼唤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仁义”精神的回归,符合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迎合了人们对社会风气恶化不满的精神需要。是国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功的价值观法则,是中国人迎接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生精神。建设和谐社会,依法治国,广施“仁政”“德政”也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智得天下”迎合了新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属性,具超前的时代意义。面对新一轮智力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的发展,企业的进步,个人事业的成败,莫不更加依赖于知识与科技。所以,“智得天下”又是新时代人才素质和事业成功的必然要件。  

  中国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要取得成功,需要知识与“知本”的支撑,需要讲究诚信按游戏规则与规律办事。“智得天下”着眼未来,既表达了人们自我成功的精神需求,又为中国传统文化设定了长远和广阔的生存空间。韬光养晦,内练苦功,外谋发展的中国不正在演绎着《隆中对》“仁者无敌,智得天下”的精髓么? 

  三、知识就是力量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已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已经很多,笔者在这里也不再过多地重复。从三国里的一句“卧龙与凤雏,得其一而得天下”可见一斑。刘备三顾茅庐,更是历史上的佳话,代代相传。昔燕昭王视人才为宝贝,把人才当成一笔财富、一种动力,虚心采取郭隗的建议,礼贤下士,广召贤才,以师礼事之并加以重用,从而富国强兵,报仇雪耻。那种求贤若渴,礼待人才的作风直到今天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认真品味,尤其是组织的管理者和部门的领导者。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更是应当率先垂范,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榜样,反对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错误思想,为四化建设营造出一 只强壮的人才队伍。 

  有文章说:“不尊重人才就不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说得好,赞成!  

  的确,领导者应当从内心里真正尊重人才,并且从工作上、生活上等各方面体现出这种尊重,这是凝聚人才、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基本条件。不光是对人才,就是对一般部属,也应有足够的尊重,这是领导科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一名合格领导者的第一要则。 

  四、会抓住机遇的人才是真人才 

  这个观点是就个人努力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谈的,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对全国的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如数家珍,可见其的确足智多谋。有非常高的智力,知识丰富,也非常聪明,是人才中的奇才。这就是所谓厚积薄发,唯有厚积,方能薄发。但是他如果没有遇到刘备,或即使遇到刘备,但他没有意识到这是机遇,没有去抓住机遇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三国演义以后的故事了。也不会有中国历史上那一段精彩的历史。 

  《隆中对》告诉我们:一个创造性的人才第一要有很好的智力,包括知识和他的各种能力,不仅要求他本人的智商要高,知识面要广,而且需要不断地勤奋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才能达到思维和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正如孙子兵法上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第二就是要有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的能力。也就是说你的知识再丰富,没有发挥出来,应用于社会事业的建设,也等于零,就算不上真正的人才,当然更不会像诸葛亮一样名垂青史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读准确下列字音

  沔 挟 胜 殆 暗 殷

  2、学生齐读课文。

  3、老师范读课文。

  4、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2):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4、5)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6)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三、学生讨论回答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2、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说明:弄清楚了人物关系,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因为从人物人手,也不至于很难。

  四、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快速阅读

  二、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

  博陵、颖川、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缀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三、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四、请学生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五、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六、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把《出师表》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16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猜谜语”,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交。在“抓亮点”的环节中,学生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对话,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 “总结刻画人物方法”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篇17

  教学设想

  《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

  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楚。

  学习本文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

  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20xx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xx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20xx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20xx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20xx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

  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近,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

  ⑼信:通“伸”,伸张。

  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

  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

  ⒁挟:xié,挟持,控制。

  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

  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

  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二、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三、学生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

  2.熟读第3、4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

  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

  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

  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

  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3.小结这一部分。

  在这段对策里,年仅26岁的诸葛亮,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预见到今后将会出现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决策,以后事态的发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对策的预言。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见识和非凡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赞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后的霸业。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不关心和观察时局,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这的对策的。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此后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对每种力量的分析,都是先举出充足的论据,进行推理,然后作出明确的结论。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明确:

  1.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习借鉴。

  五、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六、学生齐诵第4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4段。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等有关回目,并与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课文及教案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