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战情人 点赞 分享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微信扫码分享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精选10篇)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1

  李丽贤

  课题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教学目标 1、体验生命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坚定、乐观等积极的人生态度。2、认识自我。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多种表达方式和技巧

  教具方法讨论、研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我在看大家写的作文时发现,不少同学都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自我。也有一些同学参照了第三课《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来写。但是,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表达方式和技巧,可能大家都还没有发现到。这些写作方式和技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记下来,在以后的作文里运用。(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yè hún è qūnxún biĕ lòu zhuōliè cuò zuàn jì méng呜 咽 浑浑噩噩 逡 巡 干 瘪 丑 陋 拙 劣 挫败 攥住 系气球 懵懂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逡巡:往来巡逻。

  三、思考•探究问:导语 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答:介绍写作的缘由和主线(文眼)。问: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答:“我愿意写我的困惑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状元成长录’。”

  四、整体感知

  1.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w例如导语 部分:w困惑:“在无数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这让我不舒服。” w思考:“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肉的。”

  2、文章开头作者说:“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情感信息?作者的意思是自己引人注目,除了高考成绩好,还有别的原因。这句话透露了作者内心的一种自信,表现了她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

  3、课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坚定、乐观、迷惘的语句或段落,找出一两个能引起你共鸣的例子,谈谈你的感受。坚定。p17末段。乐观。p18第二段。这一段话表现了作者遭受小姑去世的沉重打击后对待生活的态度: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甚至包括错误和尴尬。迷惘。p18末节。表现了成长中的作者对自己和未来的一种不可知。提示:这篇文章的时代性很强,作者与同学们的年龄相差不大,是同时代的人,写的又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其中肯定有能引起你共鸣的句子,真实地谈谈你的感受就行了。

  4.深入理解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考上北大的学子,一个高考的状元,她的成长之路是多么的不平坦,她的学习生活又是那样的充实、丰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的北大梦为什么又美丽又羞涩呢? 引导:她从小就怀有这个梦想,因而美丽。她以前一直是被别人否定的,因而羞涩。

  5.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围绕“我是谁”的话题,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她的经历和她的思考。那么,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其实,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了并已经运用到了作文里,就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文章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6.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呢?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已经找到不少好词好句,所以,概括起来,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就是生动活泼,富于青春气息,浪漫有文采。

  五、揣摩语言重点分析:

  1、“我在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比喻,生动形象。把“记忆”比作“浅海”,把世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作“闪亮的贝壳”,把自己对人生的“困惑与思考”比作“沙砾”。有些谦虚,更有些任性和骄傲。

  2、“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用典故很成功。“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乎一句话一个典故,体现了作者文化积累的程度。

  六、体验·反思

  1、课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坚定、乐观或迷惘的语句,找出一两个能引起你共鸣的例子,谈谈你的感受,并加以仿写。

  2、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遗憾一:“在我好不容易找到辩护词后,才发现法官早死了,听众也走光了……”遗憾奶奶有那样伤人的言行,又遗憾没有机会向奶奶证明自己。遗憾二:“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有些话对你早已云淡风清,对我却刻骨铭心。”遗憾幼儿园老师随意说出伤人自尊心和上进心的话。遗憾三:“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偏执和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理历程。”遗憾初中三年中失去了人生应有的色彩而变得灰暗无光。

  七、总结:作者一直在心里对自己强调“我很重要”,作者不甘心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起眼的海桐,她在生活的困惑中不断的挣扎,不断的克服困难,最后走向了辉煌。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实例。

  作业 课后作业 

  1.写一篇心得,字数300以上。

  2.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预习《诗经两首》

  教学札记

  作者邮箱:

  [1]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2

  课时计划

   2                                 2005   9     8 

  课题

  教学

  目标

  1、体验生命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坚定、乐观等积极的人生态度。

  2、认识自我。

  教学

  重点

  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

  教学

  难点

  多种表达方式和技巧

  教具

  方法

  讨论、研讨法

  

  

  

  

  一、导入新课

  我在看大家写的作文时发现,不少同学都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自我。也有一些同学参照了第三课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来写。但是,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表达方式和技巧,可能大家都还没有发现到。这些写作方式和技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记下来,在以后的作文里运用。(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yè  hún  è   qūnxún      biĕ    lòu  zhuōliè  cuò  zuàn   jÌ    méng

  呜 咽  浑浑噩噩  逡 巡    干 瘪  丑 陋  拙 劣   挫败 攥住 系气球 懵懂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逡巡:往来巡逻。

  三、思考•探究

  问:导语 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答:介绍写作的缘由和主线(文眼)。

  问: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

  答:“我愿意写我的困惑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状元成长录’。”

  四、整体感知

  1.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

  w例如导语 部分:

  w困惑:“在无数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这让我不舒服。”

  w思考:“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肉的。”

  2、文章开头作者说: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情感信息?

  作者的意思是自己引人注目,除了高考成绩好,还有别的原因。这句话透露了作者内心的一种自信,表现了她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

  3、课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坚定、乐观、迷惘的语句或段落,找出一两个能引起你共鸣的例子,谈谈你的感受。

  坚定。P17末段。

  乐观。P18第二段。

  这一段话表现了作者遭受小姑去世的沉重打击后对待生活的态度: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甚至包括错误和尴尬。

  迷惘。P18末节。

  表现了成长中的作者对自己和未来的一种不可知。

  提示:这篇文章的时代性很强,作者与同学们的年龄相差不大,是同时代的人,写的又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其中肯定有能引起你共鸣的句子,真实地谈谈你的感受就行了。

  4.深入理解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考上北大的学子,一个高考的状元,她的成长之路是多么的不平坦,她的学习生活又是那样的充实、丰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的北大梦为什么又美丽又羞涩呢?

  引导:她从小就怀有这个梦想,因而美丽。她以前一直是被别人否定的,因而羞涩。

  5.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围绕“我是谁”的话题,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她的经历和她的思考。那么,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

  其实,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了并已经运用到了作文里,就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文章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6.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已经找到不少好词好句,所以,概括起来,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就是生动活泼,富于青春气息,浪漫有文采。

  五、揣摩语言

  重点分析:

  1、“我在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比喻,生动形象。

  把“记忆”比作“浅海”,把世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作“闪亮的贝壳”,把自己对人生的“困惑与思考”比作“沙砾”。有些谦虚,更有些任性和骄傲。

  2、“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运用典故很成功。

  “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乎一句话一个典故,体现了作者文化积累的程度。

  六、体验·反思

  1、课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坚定、乐观或迷惘的语句,找出一两个能引起你共鸣的例子,谈谈你的感受,并加以仿写。

  2、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

  遗憾一:“在我好不容易找到辩护词后,才发现法官早死了,听众也走光了……”

  遗憾奶奶有那样伤人的言行,又遗憾没有机会向奶奶证明自己。

  遗憾二:“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有些话对你早已云淡风清,对我却刻骨铭心。”

  遗憾幼儿园老师随意说出伤人自尊心和上进心的话。

  遗憾三:“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偏执和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理历程。”

  遗憾初中三年中失去了人生应有的色彩而变得灰暗无光。

  七、总结:作者一直在心里对自己强调“我很重要”,作者不甘心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起眼的海桐,她在生活的困惑中不断的挣扎,不断的克服困难,最后走向了辉煌。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实例。

  作业 

  八、课后作业 

  1.写一篇心得,字数300以上。

  2.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预习《诗经两首》

  教学札记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3

  主题:与往事干杯,我的未来不是梦

  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让学生端正面对过去的得失成败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认识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和道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教学时数:一课时

  活动安排:

  一.唱。全班齐唱《童年》。

  二.写。让学生每人准备两张小纸条,分别写上自己最伤心的和最快乐的一件事,不署名。然后折好,分别放在左右手心上。(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你觉得现在你的左手重还是你的右手重呢?(学生回答)好,有同学说左手重一点,也有同学说右手重一点。那么,到底在你们的心底,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在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前,让我们来看看,胜利考上北大的王海桐师如何看待的。

  三.读。研读《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思考:

  ①分点简要概述王海桐伤心与快乐的往事

  ②王海桐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些往事?她以怎样的感情述说自己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⑴作者简介

  王海桐,1983年9月26日生,XX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⑵基本解读

  “梦”是年轻人的理想、年轻人的追求。上北大,读金融是王海桐的心愿。虽然她一直都成绩优异,但在XX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高考过后,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报纸刊登的试题,也不敢去核对分数,所以在她“寝食难安只渴求一张北大金融系录取通知书”,突然听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状元的时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本文真实地记载了一个高中生面对成功,面对实现自己理想时的内心感受。由于真实,由于作者的年龄、生活的背景与现在的学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触发学生的各种感受和引发出各种思考。学习时,不宜用文章分析法的形式进行,建议从课文中选取某些问题作研究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重点也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如作者一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学习中通过反思了解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从而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学习的活动中要让学生注意,不论引发的反思与思考的原因是什么,在反思的过程中都要有一个标准,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行为表现。这些用来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别人的,或者是自己过去的表现。所有比较推论的结果都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各种情绪的反应,比如自豪感、罪恶感、满足感、或者愤怒,这都是取决于学生是如何进行归因的,因此教师要留意这些反映,做好及时而适当的调适辅导。

  可以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以引起讨论的参考点有:

  ①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索】。

  ②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③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愿意写我的困惑与思考……

  ④“海桐”的名字寄托了作者家人的希望,作者对它也有另一番的解释。你从自己的名字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⑤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暗示与判定下肯定自我的价值。可总有些时刻,别人的期许我们难以达到,别人的判定让我们灰心丧气。

  ⑥我常常被锁在屋里倾注于风琴、字与连环画。因为有着苛刻严厉的父母,我有了很多别样的记忆:我用幼稚的

  童音背李煜的词《虞美人》,然后小心翼翼地等叔叔阿姨的掌声;在逃风琴课后,我被罚跪在小凳上一整个下午,并被剥夺了晚饭,在被风琴老师批评练习不认真后,妈妈一边打我手心,一边一字一顿地说:“要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好,否则就别做。”在小学第一次考试得了99分后,因怕被父亲责备,我躲在门外小道上哭,不敢回家……

  ⑦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

  ⑧我只想表达纯粹的自我感受而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即使笔触稚嫩又如何呢?我16岁,稚嫩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生命特质。

  ⑨我到底害怕什么呢?是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别人的要求,还是自己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⑩他们都在那里,一遍遍温柔而坚定地对我说:“你能行,你能行。”这些呵护是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四.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是从引导学生多元读解、个性化读解方面进行设计,三个小题都是希望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对文本意义再一次建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在交流、讨论、对话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对课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往往会对课文的整体性透视具有不同层次的合理性。

  严格说,三个小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阅读的理解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层面,如回答“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31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感情信息,必须与后文的内容联系回答,“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也必须根据课文回答,不能脱离课文架空分析。高考是社会的敏感话题,也是高中生必将面临的人生选择,高考基本是人人都参加的考试,但“状元”只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考试,这不但是学生,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你对‘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就是希望广大的师生能对此作出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方式是多种的,学生的“日记”是其中的一种,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自己,赏识自己,批评自己。如果学生愿意,教师可以收集起学生的各种“梦想”,与学生一起交流

  五.教师小结研读活动,引出下一活动。

  师:同学们,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呢,在“北大之梦”面前王海桐选择了与伤痛潇洒干杯,获得了前进的力量。现在,我们刚升高一,在我们的前方同样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在等着我们去实现。所以,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两个箱子——“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小活动:学生分别把刚才的小纸条放“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六.教师小结本节活动

  七.布置作业:准备下节课的“我的故事”的演讲,要求联系自己升中考的亲身体验,讲述一个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教学后记: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4

  王海桐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2.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1.分析文章开头部分和第一、第二部分。2.了解不同部分里“我是谁”。3.体会文章里的好词好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在看大家星期三写的作文时发现,不少同学都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自我。也有一些同学参照了第三课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来写。但是,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表达方式和技巧,可能大家都还没有发现到。这些写作方式和技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记下来,在以后的作文里运用。(板书课题)二、学习1.   开头在这个部分,有些字词大家要注意:héng          yè      hún  è        qūnxún横  行    呜 咽      浑浑噩噩      逡 巡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逡巡:往来巡逻。相信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都能发现,这篇文章是围绕“我是谁”来写的。那么,文章的一开头,“我是谁”呢?让学生思考,教师作如下引导。文章开头,作者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她是从什么事件说起的?引导学生回答:是从高考成绩出来,自己成为理科状元开始说起。那么,在众人眼中,“我”是什么样的人?以课文中的话回答。我是今年四川省理科状元。一个“状元”。考试考得很好的人。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那么,作者同意这种看法吗?不同意。她通过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等。作者是觉得自己是谁呢?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们看课后第一题的第一小题,大家读出来。现在知道怎么回答吗?学生回答。我不止是个高考状元,我能够引人注目,还有其他的原因。我是个有故事的人。课文中,在推出“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句话前,作者用了一句很优美很有文采的句子。大家一起把它读出来:.   我在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记忆”比喻成“浅海”,把“有价值的东西”比喻成“闪亮的贝壳”,把“困惑和思考”比喻成“沙砾”,浪漫又生动,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谦虚、任性和骄傲。我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可以学习她的这种写法。我发现有一些同学在他的作文里已经开始运用到了这一点,但要达到作者这样浪漫还有一定距离。加油哦。现在,我们就能够回答在文章开头“我是谁”了。大家一起总结出来。(板书)2.   第一部分这里也有一些字词要注意的:biĕ        lòu       zhuōliè 干 瘪     丑 陋        拙 劣好,我们现在进入课文第一部分了,大家一起把标题读出来——奶奶拂袖而去。大家迅速阅读这一部分,然后请同学上来回答:这个部分里,“我是谁”?我是一个被奶奶歧视的女孩。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奶奶拂袖而去;我的父亲因为我是女孩而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我不美丽,也不灵巧。我没机会在奶奶面前证明自己,一直很遗憾。这里从作者的出生写起,写了她并不是作为一个快乐的天使出生,而是一个——拙劣的小偷。那么她心目中的“我”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我们可不要小看了这句话,这里包含了很多诗词的。金戈铁马: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醉卧沙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可见作者文学底蕴是很深厚的,能够学以致用。这点,值得我们学习。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古典诗词那么多,我哪里能全部背下来?其实,只要能把我们从以前到现在学到的古典诗词记住,融会贯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也不是很难啊。从这句话,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熟读古典诗词。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完整地归纳出在第一部分里“我是谁”了。请学生再次归纳,板书。3.   第二部分这里也有一些字词要注意的:cuò       zuàn       jÌ       méng挫  败    攥  住    系气球    懵  懂注意“攥”和“抓”的区别:攥:握。抓: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在学习第二部分“我比想像的灵巧”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一个很厉害的科学家去他以前的母校参观。那是一间普通高中。他进了一个很普通的教室,在听完他们上了一节课后,班级老师请他发表对学生的看法。他只好随意点了一些学生,说,这些人以后都能成功,他们都是很有潜力的。被他点名的学生里,有好几个是平时成绩一般,又没什么突出才能的,更有好几个是“问题学生”。十年后,这些学生却真的成功了,有的成为科学家,有的成为音乐家,有的成为画家,有的成为作家……当他们在学校举办的一次聚会中遇见当年那个科学家时,激动地对他说,谢谢你当时发现了我。科学家说,我当时并不认识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更别说发现你们的才能了。其实,是你们被我的那句话所鼓舞,一直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的。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这种现象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你们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启发?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回答。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能得出评价性的话语不要随便提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便可。在课文里,作者讲了她小时候在幼儿园的另一个挫败,因为老师的无心的一句话,她自卑了很多年。那么,在这里,“我是谁”呢?(请学生思考后回答。)我是一个被老师否定的小孩,因为老师一句无心的话而自卑。直到初中,才发现自己其实很灵巧,从此变成一个相信潜能,相信不同的态度能决定做事成功与否的人。第二课时教学任务1.分析文章第三、第四部分。2.联系自身实际情况理解文章里“我是谁”。3.体会文中好词好句。教学过程 4. 第三部分这里也有一些字词要注意的:yù       yú李煜       虞美人在很多同学的文章里,大家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大多数同学都是有着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家里人宠爱,要什么有什么。但我们来一起读出第三部分的第一段:我的童年并不是阳光灿烂的……你们觉得作者的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用在你们身上,你们会接受吗?这样的教育方式好吗?请大家看完这一部分再回答。根据学生意见分成两组,一组赞成一组反对,在辩论中得到认识。用课文中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种教育: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引导学生学习这句话的形象性: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习惯给作者带来的影响。在这个部分,我是谁?(请学生讨论后回答。)我是一个从小就受到父母严格教育的人。这样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让我长大后对任何事都很努力认真的去做,另一方面使我害怕出错。4.       第四部分在大家的作文里,我经常被一种感觉围绕:年轻真好!虽然我现在比你们才大不了几岁,但高中和大学还是有差别的,成年前和成年后也是有区别的。你们现在就可以尽情地享受青春的美丽。我们一起来读作者的高中生活这一部分,再来列举作者在高中经历了多少事,如何享受青春的美丽的。我们可以在……“打发时光”,小姑去世,在艺术节……写周记老师把作者这些“事迹”列举出来,大家见板书。可见,作者的高中生活是丰富而充实的。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句的技巧,形成一种磅礴的气势。那么,在高中,我是谁?(请学生回答。)我是一个尽情享受青春的美丽的人。我笑对生活,接受生活的磨练和打击。5.       第五部分最后,作者终于到了高考前夕。刚刚经历过中考的你们,觉得她里面的描写和你们当时的心情有相似之处吗?请同学上来交流中考心情。虽然我们只是参加中考,竞争也没有高考激烈,但刚刚经历一次人生大转折的我们,多少都可以从中学到东西。我们看这两个句子: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真实地展现了作者当时迷惘的心态。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充分表达自己不确定又很希望实现梦想的矛盾心情。这些技巧我们在以后的作文里也可以运用。这一部分里,我是谁?我是一个有着美丽又羞涩的梦想的女孩,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但是,对未来的不可知,又使她有些迷惘。6.       深入理解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考上北大的学子,一个高考的状元,她的成长之路是多么的不平坦,她的学习生活又是那样的充实、丰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的北大梦为什么又美丽又羞涩呢?请同学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到时交上来。引导:她从小就怀有这个梦想,因而美丽。她以前一直是被别人否定的,因而羞涩。我从大家的作文可以看出,很多同学也怀有一个美丽又羞涩的梦,就是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一方面,现在的大学有很多很多,就算你的高考成绩很低,也有学校录取你。但是,在入学分数高一点的学校,学的东西更有用,学费也低一点,学校的管理反而不会很严格,接触的人和事就多一点,可以参加的活动也多一点。而入学分数低一点的学校就相反了,学的东西比较浅,学费很高,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活动的范围相对小了一点。另一方面,我相信大家都是很有潜能的,只要大家都努力学习,认真学习,真的就可以像我和你们讲的故事里一样有所成功的。要相信自己!就算到时考得不好,但我们只要尽力了,至少可以少了些遗憾啊。不要再重复一些同学中考前没认真学习中考成绩名落孙山的悲剧就行了。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围绕“我是谁”的话题,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她的经历和她的思考。那么,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其实,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了并已经运用到了作文里,就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文章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而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呢?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已经找到不少好词好句,所以,概括起来,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就是生动活泼,富于青春气息,浪漫有文采。大家要多多学习!三、作业 :1.  写一篇心得。字数300以上。2.       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四、                            板书

  我是谁        我是高考状元                 在众人眼中: 考试考得很好的人  很会考试,  考得很棒                  我自己认为: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是谁        现实中的我:     我是一个被奶奶歧视的女孩。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奶奶拂袖而去;我的父亲因

  为我是女孩而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我不美丽,也不灵巧。我没机会在奶奶面前

  证明自己,一直很遗憾。             心目中的我:    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真实的我:     我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孩。           我是谁 

  我是一个被老师否定的小孩,因为老师一句无心的话而自卑。

  直到初中,我才发现自己很灵巧。

  我从此变成一个相信潜能,相信不同的态度能决定做事成功与否的人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5

  ◎课前自主

  [走近作者]

  王海桐,北京大学学生,XX年四川省高考状元。

  [识记积累]

  1. 正音

  拙劣      浑浑噩噩     樯橹     金戈铁马

  诠释      干瘪丑陋     逡巡     懵懂世事

  尴尬      世事尘嚣     呓语     刻骨铭心

  2.辨音

  呜咽             人才济济

  咽喉             无济于事

  3.辨形

  苛刻    啼笑皆非    恬静       灰心丧气

  坎坷    流言蜚语   概括        法网恢恢

  呵护

  4.词语理解: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逡qūn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玉树临风:形容英俊潇洒的样子。

  释然:放松。

  诠释:解释。

  攥住:用手握住。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啼笑皆非 :哭笑都不是,形容处境尴尬或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状态

  懵懂世事:糊涂,不明白事理。

  尴尬:处境窘困,不易处理。

  呓语:梦话。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跟随在后面。

  呵护:保护,爱护。

  【课文初探】

  1、 导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 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

  3、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    

  a.绚烂  询问  嶙峋  恂恂而起

  b.呜咽  咽喉  哽咽  吃糠咽菜

  c.攥住  编纂  篡夺  算术

  d.稚嫩  秩序  铁椎  困难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

  a.重叠    叠加  跌价  跌跌撞撞

  b.彷徨    仿佛  羞涩  差错

  c.巴恬静  怡然  懵懂  坑蒙拐骗

  d.糟蹋    拖塌  踏步  一沓糊涂

  【疑难探究】

  1.如何理解“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

  2.作者说:“不如做黑夜里的烟火,在刹那,用一生的热情幻化绚烂的景致,照亮我们苍白的灵魂。”此话意在强调什么?

  3.如何理解“生活是在偶然雨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

  【文段精析】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习惯!多么可怕又强有力的力量!我无法否认,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虽然最开始我并没有觉察到。这种压力,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强大,以至于因我在高考模拟考试中发挥失常,父母再三强调“不给我压力”时,我苦笑——这份压力来自十几年前的那次惩罚,那次训斥,甚至那次奖赏。这是不是应了佛家人说的“因果”?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习惯”带来了另一个负面效应:我害怕出错,我变得和我母亲一样追求完美,唯一不同的是——我清楚明白地知道:“完美”永远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偏执与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理历程。

  1. 文中开头说:“习惯!多么可怕又强有力的力量!”请你说说文段中“习惯”的“可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联系全段内容,解释“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一句在文段中的具体含意。

  ◎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岱宗(dài)  温馨(xīn}   隽永(juàn)   游目骋怀(chěng)

  b、伫立(zhù)    糟粕(bó)   租赁(lìn)      舐犊情深(shì)

  c、和煦(xù)    箴言(jiān)  揣摩(chuǎi)  长篇累牍(dú)

  d、慰藉(jiè)     肄业(sì)     驾驭(yù)       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思忖  赋予  人才倍出  食不裹腹  

  b、装潢  向往  原形毕露  以逸代劳

  c、幅射  谜团  欲盖迩彰  察言观色   

  o、臆测  奥秘  剑拔弩张  以德报怨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有关人士指出,司法公正要        在实体,程序以及保证实体、程序公正的法律设施等方面。

  ②美方强调美国政府        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立场没有改变。

  ③我国政府规定,自3月20日起,在国内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进行         。

  a、体现  奉行  标示    b、表现  执行  标识

  c、表现  执行  标示    d、体现  奉行  标识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似乎有一种不可理喻的力量,将我一分为二,又将我合而为一。

  b、正当他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的时候,突发脑溢血,九死一生。

  c、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d、穿上时装的妹妹,容光焕发,趾高气扬,愈发让人喜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公民因私出国和从事出入境中介服务的机构逐年增多。

  b、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实质,是日方能否真正正确认识和对待那段侵略历史。

  c、国际局势处在最为深刻的变化,需要各国人民冷静思考、认真对付。

  d、只有农民富裕了,农村进步了,农业发展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6、填入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他生病住院也不好好休息,在床边、桌于上堆了不少书、信和文稿,                 ,而仅仅换了一个地方办公。

  a.简直使人怀疑他是病人。

  b.谁也不会把他看作病人   

  c.简直使人以为他不是病人 

  d.他决不会被人着作病人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 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答: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答:

  3..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

  答:

  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语言表达】

  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

  。

  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2.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

  树根谦和地回答:

  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3.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我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

  “没有(你们的)声音,我就不喊了。我要节省力气。”

  “我坚持着。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在里面会自己保护自己的。”

  在废墟中,她告诉其他被埋的同事:“一定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心,她熬过了漫长的时间。

  5月15日下午4点,被埋72个小时后,乐刘会终于获救。当躺在担架上的乐刘会看到妈妈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放声痛哭。

  论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论据:

  【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课文初探]

  1、导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介绍写作的缘由和主线(文眼)。

  2、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

  ——“我愿意写我的困惑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状元成长录’。”

  3、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

  ——导语部分:

  困惑:“在无数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这让我不舒服。”

  思考:“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肉的。”

  ——《奶奶拂袖而去》:

  困惑:“真可惜,我只是个他人口中‘无用’的女孩,既不美丽,也不灵巧。”

  思考:“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梧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

  ——《我比想象的灵巧》:

  困惑:“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

  思考:“态度是成功的标准,对于自我生存的态度,可能是启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也可能是锁头。”

  --《习惯是一种力量》:

  困惑:“在在有意无意的暗示、训言中,我慢慢变得很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总期望能做得更好,一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猛然惊觉这成了一种习惯。”

  思考:“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

  ——《享受青春的美丽》:

  困惑:“而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小姑的不幸英年早逝这一意外又沉重的打击了我。”

  思考:“所以没有永远,只有这一刻,可以为我们感受和掌握。”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困惑:“什么时候我不再需要他们的鼓励,我会真正坚定而自信地走上自己的道路?”

  思考:“这些呵护使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答案:c

  2.答案:d

  【疑难探究】

  1、如何理解“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

  ——提示:要成功,必须得付出。

  2.生命没有永恒,要把握住现在。

  3.作者的梦想美丽而羞涩,是源自于她的时而自信时而自卑,自卑之时,她以为生活要靠偶然的机遇;自信之时,她相信生活是必然的结果,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困惑。

  【文段精析】

  1. 答案:一是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高考模拟考试中发挥失常。二是造就了自己初中三年的灰色心理历程——追求完美但又觉得完美可遇不可求。

  2. 答案:习惯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了促进,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a(b粕pò  c箴zhēn。d肄yì)

  2、d(a人才辈出  b以逸待劳  c辐射  欲盖弥彰)

  3、d(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表现;表示出来;显现出来。

  奉行:遵照实行。执行:贯彻施行;实际履行。标识:表明特征,用以识别的记号。标示:显示。)

  4、b(不可理喻:没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固执、愚昧。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性远大于活的可能性,但终于脱险。比喻多历艰险而大难不死。风声鹤唳:形容非常慌张,到了自惊自扰的程度。趾高气扬:脚抬得高高,得意扬扬,形容骄傲自大、自命不凡的样子。)

  5、b(a搭配不当,“因私出国”后加“人数”;c成分残缺,“变化”后加“时期”;d词序不当,应为“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进步了”。)

  6、c

  【诗歌鉴赏】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阅读提升】

  1、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2.(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是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是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诗情。

  3.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4.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语言表达】

  【参考答案】

  1.②①③⑤④

  2.示例:流水:你永远处在黑暗中,瞧你丑陋的样子,只知道喝我的汁液,你一无是处。

  树根:是啊,我匍匐地下,默默地汲取,是为了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3.示例:论点:信心能创造奇迹。论据:四川大地震中,乐刘会被埋在废墟中72个小时。她坚信会有人来救援,并一直坚持到获救。

  【写作训练】

  【构思提示】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6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历数作者十多年所经历的故事,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2.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

  3.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4.体验生命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坚定、乐观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本文真实地记载了一个高中生面对成功,面对实现自己理想时的内心感受。由于真实,由于作者的年龄、生活的背景与现在的学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触发学生的各种感受和引发出各种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宜用呆板的文章分析法,应充分利用文中能调动学生讨论的兴奋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表达感受。

  此外,这篇课文结构很有特色,语言生动活泼,富于青春气息,浪漫而富有文采,可将鉴赏本课的语言、结构作为教学的一大重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梦”是年轻人的理想、年轻人的追求。上北大,读金融是王海桐的心愿。虽然她一直都成绩优异,但在XX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高考过后,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报纸刊登的试题,也不敢去核对分数,所以在她“寝食难安只渴求一张北大金融系录取通知书”,突然听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状元的时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今天就让我们轻轻地走进一个高考状元的内心世界吧。

  (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王海桐,1983年9月26日生,XX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满分750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冠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三、预习检测

  呜咽(yè)       浑浑噩噩(hún è)      逡巡(qūn xún )

  干瘪(biě)    丑陋(lòu)          拙劣(zhuō liè)

  挫败(cuò)    攥住(zuàn)         系气球 (jì)

  懵懂(měng)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逡巡:往来巡逻。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释然:放松。

  攥住:用手握住。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啼笑皆非:哭笑都不是,形容处境尴尬或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状态。

  懵懂世事:糊涂,不明白事理。

  四、速读课文,完成表格。

  注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能对经历进行深刻反思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作为高考状元,作者没有将自述文写成“状元成长录”,没有惊天动地的荣耀式的陈述,没有煞有其事地介绍,而是历数心灵成长中感动自己的琐事。正如作者所说“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分析全文,作者写了哪些故事,分别又有哪些人生的感悟?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我”的故事 “我”的感悟

  婴儿 1.生为女儿的不幸2.名字的来历(自嘲于“海桐”并希冀成为“梧桐”) 注定自己永久地挣扎与反抗

  幼儿园 因不会系鞋带和旁人的评价而自卑,多年以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态度决定命运

  小学和初中 童年父母有意无意的暗示、训言使“我”形成了追求完美的习惯 可怕的习惯为“我”带来生活与学习的促进,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高中 1.充满回忆的理科实验班生活2.小姑的英年早逝 人生无常,只有这一刻,可以为我们感受和把握

  五、思考探究

  1.导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介绍写作的缘由和主线(文眼)。

  2.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

  明确:“我愿意写我的困惑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状元成长录’。”

  3.能够成为高考状元,并且被北大录取,应该是件很高兴的事,为什么王海桐在得知自己成为状元后心情却如此的复杂呢?

  明确:作者没有沉迷于高考的成功之中,也没有因为高考的胜利掩盖了成长岁月里的幸与不幸,快乐与痛苦,迷茫与执著,更不允许被外界贴上“考试机器”的标签。面对成功,作者有着清醒的、理性的分析,她想告诉人们真实的感受,告诉人们自己十多年的心路历程,不愿人们过于简单地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

  4.请说说作者的心路历程。

  明确:无奈与不甘——自卑与自信——追求完美、偏执不驯——自由乐观——忧虑伴着自信和憧憬。

  六、整体感知

  1.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笔在课本上画出关键句。

  例如导语部分:

  困惑:“在无数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这让我不舒服。”

  思考:“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2.文章开头作

  作者的意思是自己引人注目,除了高考成绩好,还有别的原因。这句话透露了作者内心的一种自信,表现了她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

  3.课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坚定、乐观、迷惘的语句或段落,找出一两个能引起你共鸣的例子,谈谈你的感受。

  坚定:(p17末段。)

  通过在理科实验班一段学习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自己的沉着、坚定的生活态度。如:“但求能宁静地面对上苍,相信生活终会为自己尽现衷情”,“只因有了54位自称‘天才’的家伙相聚,就有了……是我们身体中无法磨灭的年轮。”

  乐观:(p18第二段)

  这一段话表现了作者遭受小姑去世的沉重打击后对待生活的态度: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甚至包括错误和尴尬。

  迷惘:(p18末段)

  表现了成长中的作者对自己和未来的一种不可知。如:“可是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

  (谈感受的问题比较开放,在充分理解你所选的语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七、布置作业

  1.这篇文章的时代性很强,作者与同学们的年龄相差不大,是同时代的人,写的又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其中肯定有能引起你共鸣的句子,请摘抄这些句子,并真实地记录你的感受。

  参考:(1)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2)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

  (3)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

  2.面对学习,面对高考,作者有兴奋,有激动,有压力,有担心。作为高一新生,你心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写下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一、课文导入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考上北大的学子,一个高考的状元,她的成长之路是多么的不平坦,她的学习生活又是那样的充实、丰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说她进北大,就像在做一个美丽羞涩的梦?你从文章的最后一节看出了些什么?

  引导:她从小就怀有这个梦想,因而美丽。她以前一直是被别人否定的,因而羞涩。

  最后一节看出:(1)作者对亲朋师友温柔而坚定的鼓励表示感激;

  (2)作者的思索仍在继续;

  (3)作者对未来仍怀有不可知的迷惘。

  二、深入探讨

  1.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围绕“我是谁”的话题,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她的经历和她的思考。那么,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

  其实,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了并已经运用到了作文里,就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文章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2.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已经找到不少好词好句,所以,概括起来,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就是生动活泼,富于青春气息,浪漫有文采。

  三、揣摩语言

  重点分析:

  1.“我在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比喻,生动形象。

  把“记忆”比作“浅海”,把世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作“闪亮的贝壳”,把自己对人生的“困惑与思考”比作“沙砾”。有些谦虚,更有些任性和骄傲。

  2.“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运用典故很成功。

  “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乎一句话一个典故,体现了作者文化积累的程度。

  四、体验•反思

  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遗憾一:“在我好不容易找到辩词后,才发现法官早死了,听众也走光了……”

  遗憾奶奶有那样伤人的言行,又遗憾没有机会向奶奶证明自己。

  遗憾二:“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有些话对你早已云淡风清,对我却刻骨铭心。”

  遗憾幼儿园老师随意说出伤人自尊心和上进心的话。

  遗憾三:“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偏执与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理历程。”

  遗憾初中三年中失去了人生应有的色彩而变得灰暗无光。

  五、拓展提升

  欣赏《童年》歌词,结合歌词和课文,找出一两个能引起你共鸣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人生能得几回年少?青春短暂,时间宝贵。古人都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谨记那句古老的训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六、课堂小结

  作者一直在心里对自己强调“我很重要”,作者不甘心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起眼的海桐,她在生活的困惑中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克服困难,最后走向了辉煌。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实例。

  七、布置作业

  1.同父母就自己成长的经历作一次交谈,适当做一些笔录。

  2.“高考状元”是近些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关注的焦点就是他们的成功秘诀,其实,他们的优异成绩的取得,有深刻的家庭、社会、教育的背景,不是一条两条的学习方法、经验所能概括的。在我们这篇课文中作者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所受的来自家庭的、学校的教育影响等,成功的诀窍就在其中,是非功过由读者去评判,她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丰富深刻的。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高考状元”的看法。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7

  第三课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王海桐

  一、作者:王海桐,北京大学学生,XX年四川省高考状元。

  二、词语:

  木然 浑浑噩è噩 凭依 逡qūn巡 沙砾lì 干瘪丑陋 拙zhuō劣 金戈铁马,醉卧沙场 玉树临风 释shì然 诠释 枷锁 希冀jì 攥zuàn住 豁huò然 啼笑皆非 云淡风清 懵měng懂世事 小心翼翼yì 尴gān尬gà 呓yì语 如影随形 呵hē护

  补充词解: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逡qūn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玉树临风:形容英俊潇洒的样子。

  释然:放松。

  诠释:解释。

  攥住:用手握住。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啼笑皆非 :哭笑都不是,形容处境尴尬或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状态

  懵懂世事:糊涂,不明白事理。

  尴尬:处境窘困,不易处理。

  呓语:梦话。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跟随在后面。

  呵护:保护,爱护。

  三、熟读课文

  四、思考•探究

  1、导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介绍写作的缘由和主线(文眼)。

  2、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

  ——“我愿意写我的困惑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状元成长录’。”

  3、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

  ——导语部分:

  困惑:“在无数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这让我不舒服。”

  思考:“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肉的。”

  ——《奶奶拂袖而去》:

  困惑:“真可惜,我只是个他人口中‘无用’的女孩,既不美丽,也不灵巧。”

  思考:“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梧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

  ——《我比想象的灵巧》:

  困惑:“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

  思考:“态度是成功的标准,对于自我生存的态度,可能是启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也可能是锁头。”

  --《习惯是一种力量》:

  困惑:“在在有意无意的暗示、训言中,我慢慢变得很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总期望能做得更好,一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猛然惊觉这成了一种习惯。”

  思考:“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

  ——《享受青春的美丽》:

  困惑:“而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小姑的不幸英年早逝这一意外又沉重的打击了我。”

  思考:“所以没有永远,只有这一刻,可以为我们感受和掌握。”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困惑:“什么时候我不再需要他们的鼓励,我会真正坚定而自信地走上自己的道路?”

  思考:“这些呵护使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4、课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坚定、乐观、迷惘的语句或段落,找出一两个能引起你共鸣的例子,谈谈你的感受,并加以仿写。

  5、如何理解“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

  ——提示:要成功,必须得付出。

  五、联系自己思考:

  1、作者说:“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么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情感信息?你对“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

  ——不愿别人把自己看成只是“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

  2、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3、在青春的校园里你也可能与作者当年一样,正孕育着美丽的梦想。请把你梦想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日记中或与同学交流。六、练习

  1、抄写生字词和佳句。

  2、结合第三页第三题,参看第22页《讲述自己的故事》,做第五页布置的大作文《我是谁》。

  3、本单元学习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收获给自己写一句座右铭或一句勉励性的话。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文章是《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本文选自粤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这是一篇自述文,作者王海桐当时的年龄、生活背景与高一学生相仿,文章内容不深,贴近学生实际;文章写法简洁,易于学生模仿。(基于此,我设置了这样的教法:)

  二、说教法、学法

  我的教法为:“以读促写”,让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分析文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主品味语言,养成“寻章摘句”的习惯;让学生跨越时空与作者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为写作积累语言,积淀思想。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结构,灵活运用于写作。(这也是教学难点)

  2.品味语言,学会“寻章摘句”的方法。(这也是教学重点)

  3.碰撞思想,把握情感。(这也是教学重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置

  面对高一新生,第一阶段的课前三分钟主题是“自我介绍”,每天安排一位同学上台为大家作自我介绍,通过学生作自我介绍,引入作者王海桐在文中的自我介绍。

  (二)教学环节

  1.介绍作者,激发兴趣(PPT展示)

  王海桐,1983 年 9 月 26 日生, 20xx 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 713 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平时的爱好:读小说。最欣赏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寄语高中生:好好学,好好考。

  2.检查预习,落实基础 (PPT展示)

  横(héng)行 呜咽(yè) 浑(hún)浑噩(è)噩 逡巡qūnxún 干瘪biĕ 丑陋(lòu) 拙劣(zhuōliè)挫cuò败 攥(zuàn)住 系(jÌ)气球 懵(méng)懂 李煜(yù) 虞(yú)美人

  3.分析结构,把握人物

  (1)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何写作特点?

  明确:采用“导语+小标题”的形式,至于灵活将这种形运用于写作,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我将它安排在作文课落实。

  (2)分析“我”是什么样的人?(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明确:

  现实中的我:

  ①我是一个被奶奶歧视的女孩。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奶奶拂袖而去;

  ②我的父亲因为我是女孩而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③我没机会在奶奶面前证明自己,一直很遗憾;

  ④我不美丽,也不灵巧。

  心目中的我:

  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真实的我:

  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孩;

  ②是一个相信潜能,相信不同的态度能决定做事成功与否的人;

  ③是一个从小就受到父母严格教育的人;

  ④是一个尽情享受青春美丽的人,一个笑对生活,接受生活磨练和打击的人;

  ⑤是一个有着美丽而又羞涩梦想的女孩,是一个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但是,对未来的不可知,感到迷惘的人。

  4.寻章摘句,品味语言

  谈一谈: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语句,读完之后,也许你有“寻章摘句”的冲动,你会摘抄哪些精美的语句,谈谈摘抄的理由。(学生畅所欲言)

  举例:

  (1)语句: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把“记忆”比作“浅海”,把世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作“闪亮的贝壳”,把自己对人生的“困惑和思考”比作“沙砾”,浪漫又生动,也可以看出作者有些谦虚,更有些任性和骄傲。

  (2)语句: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分析:这句话里运用典故很成功。“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乎一句话一个典故,体现了作者文化积累的程度。(让学生背诵《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语句: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

  分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作者不确定但又很希望实现梦想的矛盾心情。

  读一读:

  让学生齐读同学们一起摘录的语句。

  写一写:

  仿照文中语句:“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另写一个句式特点相似的语句。

  参考:你选择了玫瑰花的芳香,也就选择了玫瑰刺的创伤,天下没有两全其美的盛况。

  5.碰撞思想,把握情感

  话题:大家与作者当时的年龄与生活背景相仿,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或许能引起你的共鸣,请找出一两处谈谈你的感受。

  当然,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要防止学生无话可说的情况,老师可做适当的引导,比如说: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话题1:“我的童年并不是阳光灿烂的……”,作者回忆了童年时,父母对其的教育方式,如果这种教育方式用在你身上,你会接受吗?这样的教育方式好吗?请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分析: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谈谈他的童年教育,或者他期待的教育;让学生分析作者自己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老师还可以拓展当下热议的几种教育模式,比如:虎妈式、猫爸式、鹰爸式等,让学生各抒己见。

  话题2:《我比想象的灵巧》中“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有些话对你早已云淡风轻,对我却刻骨铭心。”

  分析:(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有时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所谓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大概说的就是如此吧。歌星周华健《朋友》一曲中说:“一句话,一辈子”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暗示与判定下肯定自我的价值。”“我相信某些话对人生的影响力。”从作者的经历,我们应该要学会理性地对待别人的“暗示与判定”,不能一味地活在他人的“暗示与判定”之中,要相信自己的潜能,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同时不要对他人枉加“判定”。

  六、作业设计

  (一)作者的北大梦为什么既美丽又羞涩呢?

  (二)在青春的校园里,你也可能与作者当年一样,正孕育着美丽的梦想,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补充带有小标题的学生习作(见附录),让学生写一篇带小标题的作文。(本环节放在作文课堂进行)】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9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本文作者王海桐,四川人,XX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本文选自《文学故事》XX年第12期,有删改。

  二、重点字词

  1.字音

  干瘪(biě) 连累(lěi) 诠释(quán)

  懵懂(měnɡ) 逡巡(qūn) 沙砾(lì)

  2.词义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根据文本内容和行文特点,全文可以划分为六个部分。

  1.高考状元的困惑。

  2.奶奶拂袖而去——歧视与自尊。

  3.我比想象得灵巧——自信的重要。

  4.习惯是一种力量。

  5.享受青春的美丽——人生需要“享受”。

  6.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修成正果。

  总分结构明显,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二、内容详解

  文本的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据此将文本划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自己获得高考状元之后的困惑与思考。大学生,时代的骄子,社会的宠儿。能够成为大学生,大则利于国家与民族,小则利于家庭与自己,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尤其是高考获得一省之冠,更是喜从天降,怎不令人手舞足蹈?正因为如此,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的兴奋心情。巧妙的是,作者开篇的文字似乎与高考无关:“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在你饥饿难耐只渴求一片面包的时候,有人笑吟吟地给你端来一盘龙虾?”再看下文才知道,这是作者的类比手法,以此表达获得北大录取通知书时的极度兴奋之情,实在是既形象又生动。而更形象更生动的还在后面:“我像一只挥舞着双钳的螃蟹在房间里横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大错特错了,当世俗为作者进行“包装”和“炒作”的时候,作者并没有趁此东风装模作样地“作秀”,并没有在别人为自己“锦上添花”之时产生清高和狂傲,恰恰相反:“我非常地冷静,我感到不舒服……”是啊,采访照像做节目,鲜花、掌声和追捧,都是因为高考分数夺得一省之冠,都是因为会考试……然而,一个人,一个18岁的人,难道仅仅是一个很会考试的人?十几年的经历难道用那浑浑噩噩的三天高考来概括?高中生及其家长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这些问题都困扰着作者,令作者思考,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交代自己名字的由来,表达自己无言的抗争。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弥漫在作者的家庭,氤氲在奶奶的脑海,当极度的渴望被现实无情地粉碎时,奶奶既不照料产妇也不疼爱婴儿,而是带着顽固的思想和由这种思想产生的痛苦近乎残酷地选择了拂袖而去,父亲也“窝囊”地躺了两个星期……可怜的作者,刚刚出生不谙世事的作者,已经是一个不受家庭欢迎的人了!压抑和无奈却使得后来的作者生出逆反心理:“……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海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磨难,尤其是尊严受到的磨难,铸就了一颗不屈的心!

  第三部分,写自己在幼儿园的经历。朱元璋曾经说:“小鸟不可拔羽,幼苗不可摇根。”三岁的幼儿多么希望鼓励和赞许,但是别人的一句也许是不经意的话却让幼小的作者“刻骨铭心”。然而作者显示出的灵巧又让自己从自卑走向自信。我们不妨再回顾第二部分,会发现作者不是天生的自信型人才,而是有过苦闷和彷徨,只不过逆反心理和自己小小的成功使得自己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可见,人是多么需要抗争,多么需要以自己的成功哪怕是点滴的成功来暗示自己,鼓励自己,从而以正确的态度赢得美好的光顾啊!现在,作者的“态度决定命运”早已成为中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了!

  第四部分,好的习惯对于学习与生活的巨大作用。好的习惯支配好的行动,好的行动带来好的结果。然而,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艰难的,甚至是苛刻残酷的——这种苛刻与残酷带来好的习惯!从而带来了优异的成绩。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肯定这种培养习惯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以及由此培养的习惯是一把“双刃剑”:“习惯!多么可怕又强有力的力量!我无法否认,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 为了让读者更加明白,作者又形象地说:“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这说明,作者认识和分析问题是辩证的,是一分为二的。而且,作者似乎在呼唤培养好习惯的好方法,也就是呼唤“素质教育”——但作者没有明白地说出来——然而,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作者对于自己习惯的培养仍然心有余悸!也许,这正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

  第五部分,享受青春的美丽。这一部分所说的青春,至少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习层面,二是生活层面。就学习而言,作者进入了好的学校、好的班级,学习刻苦,思维活跃,可以说是丰富充实;就生活而言,小姑的去世,使作者猛然惊醒:生命没有永远,只有一刻为我们所掌握,需要加倍努力,同时也要有丰富的课外生活,回到一个真正“本我”的世界,“美”的世界。

  第六部分,北大是作者美丽羞涩的梦。大学是美丽的,北大当然更是美丽的,然而谁又能大声宣布自己必然能够进入北大呢?因此,北大之梦又是令人羞涩的——这里有作者谦虚的成分,但也是正常的心态,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规律。“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为了梦想,作者在不断的考试之后,经过无数次打击,跌跌撞撞地走过高考,人们的鼓励与呵护使她顺利地走进北大,完成美丽而羞涩的梦。作者并没有回避失败,没有回避打击,而是实事求是地写出了大多数高中学生的起伏不定的心态,显得真实可信。作者也没有把成功归于自己的一往无前,而是客观地客气地对得到的呵护和鼓励表达自己的感恩心理,让我们看到作者朴实真诚的美好心灵。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最后以一个正式北大学生的身份呼唤自己思想意志的独立:“而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我不再需要他们的鼓励,我会真正坚定而自信地走上自己的道路?”可见,作者正在成长,正在走向成熟。

  三、技巧鉴赏

  1.总分式结构

  从总体上看,本文采取了总分式结构,而且这种结构关系非常明显,即第一段总写困惑与思考,下文分别用五个小标题挈领五个部分分写,各部分彼此相对独立,最终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呼应了第一段。行文条理,层次井然,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不但易于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使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一目了然,从而利于读者对思想内容的掌握。

  2.反弹琵琶,欲抑先扬

  作者的目的是表达被“炒作”的困惑与思考,可谓之“抑”;但是作者却先是表达被北大录取时难以抑制的兴奋,而且娴熟地、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手法,然后才是在引起轰动效应从而成为名人之后的迷茫、困惑与思考。这样利于吊起读者的胃口,利于表达真实的心理变化,还利于从总体上领起下文的五个部分从而进行分别阐述。

  3.质朴诚实的性格,倔强向上的精神

  作者丝毫不掩饰自己受到的心灵打击和精神痛苦,实事求是地述说生活和学习中的坎坷、曲折以及由此产生的心潮起伏、思想波动,但我们也在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来自心底并付诸行动的倔强和韧性。这种质朴诚实、毫不做作的性格,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可亲可近;而倔强向上的精神则正是她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令我们顿生敬佩之情。

  四、疑难探究

  疑难问题:本文题目是《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如何理解“美丽”与“羞涩”?

  探究思路:既要考虑理想,也要考虑现实。

  参考答案: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社会的宠儿,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和世界著名大学,更是高中学生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甚至是心中的“圣地”,不想上北大是不可思议的,上北大的愿望存在于任何一个高中学生的心里,而且这种想法带有令人炫目的美丽光环,所以,北大也是作者美丽的梦。但是,上北大又谈何容易,上北大必须是“群山里的高峰”,必须出类拔萃。而作者自述的情况似乎让我们感觉到她自幼就有受歧视的心理阴影,也有所有高中学生共同感受到的精神压抑和思想波动,在作者看来,北大仍停留在“美丽”阶段,似乎没有完全地把握高声宣布:“我一定能够上北大!”所以一想到北大,好像就为自己的想法感到不安,而这种不安就作者是女孩的身份来说,“羞涩”一词实在是含蓄蕴藉而又恰如其分。

  [课后习题研讨]

  一、1.点拨提示:感情信息应该结合全文来理解。

  参考答案:从本文来看,作者认为引起人注意的应该还有我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包括小时候因为自己是女孩受到的歧视,自己求学中的酸甜苦辣,自己成功的经验,家长和师生的鼓励帮助等。

  对于“高考状元”应该看到一下几点:状元并不代表能力,高分也可能低能,能力包括方方面面,如生活自理能力、自学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再者,状元也不可能永远是状元,如果不继续学习,也能落伍,后来者可能居上。第三,状元是高考制度下的产物,随着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的力度的加大,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状元,只要你有能力,就有可能进入连状元都不可能进去的大学。

  2.点拨提示:可以发挥,可以从课文中受到启示。

  参考答案:没有永远,只有这一刻,可以为我们感受和掌握。与其像某些人一样在每个瞬间都想抓住写什么却终无所获,不如做黑夜里的焰火,在刹那,用一生的热情幻化绚烂的景致,照亮我们苍白的灵魂。

  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苦短,要抓住机遇发愤努力,方能事业有成。人生要有一个明确目标,用一生的精力去为之奋斗,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不能事事都想去做,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3.略

  二、略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篇10

  关冬

  一、活动单元教学目标 :

  ⒈使学生认识自我,深入剖析自我进而规划自我。

  ⒉训练学生倾听、述说、阅读、写作的能力。

  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

  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和对细节的把握,理解散文的意境,深层体会作者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

  6.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学会用丰富细腻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二、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和对细节的把握,理解散文的意境,深层体会作者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学会用丰富细腻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三、教学难点 :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揣摩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主旨,并向课外拓展,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教学设计:游戏法、竞赛法、讨论法、对比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九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题:与往事干杯,我的未来不是梦

  目标: ⑴让学生端正面对过去的得失成败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⑵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活动安排:

  一.听:《童年》。歌词在课本第3页。

  二.写。让学生每人准备两张小纸条,分别写上自己最伤心的和最快乐的一件事,不署名。然后折好,分别放在左右手心上。(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你觉得现在你的左手重还是你的右手重呢?(学生回答)好,有同学说左手重一点,也有同学说右手重一点。那么,到底在你们的心底,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在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前,让我们来看看,胜利考上北大的王海桐师如何看待的。

  三.读。研读《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思考:

  ①正如作者所说“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分析全文,作者写了哪些故事,分别又有哪些人生的感悟?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填写下面表格。(具体表格见教学用书第20页)

  ②王海桐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些往事?她以怎样的感情述说自己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参考:注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能对经历进行深刻反思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作为高考状元,作者没有将自述文写成“状元成长录”,没有惊天动地的荣耀式的陈述,没有煞有其事的介绍,而是历数心灵成长中感动自己的琐事。

  四、作业 :把自己在刚上课时写的最开心、最伤心的事的一个片段记录下来。

  五.教师小结研读活动,引出下一活动。

  师:同学们,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呢,在“北大之梦”面前王海桐选择了与伤痛潇洒干杯,获得了前进的力量。现在,我们刚升高一,在我们的前方同样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在等着我们去实现。所以,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两个箱子——“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小活动:学生分别把刚才的小纸条放“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作者邮箱:

  [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