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9 寡人之于国也

9 寡人之于国也

拱手江河 点赞 分享
9 寡人之于国也

微信扫码分享

9 寡人之于国也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剖析:对于梁惠王迫不及待提出的“民不加多”问题,孟子考虑到梁惠王的孤傲心理,没有直接批评其错误做法,没有直接予以剖析原因,而是“欲擒故纵”,“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孟子以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予以启发,使对方容易接受。先总提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梁惠王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于是孟子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直接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的不同而已。这里也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语段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显得具体而形象。“欲擒故纵”“引人入彀”的论辩手法,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观点。从简短的语句中,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审美鉴赏
让人心悦诚服的论辩
    孟子不仅是位儒学大师,而且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气势充沛而又委婉动听,善于在谦和逊让中蓄势,在生动譬喻中设圈套。进步的思想主张加上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使他在论辩中无往而不胜,而且令对手心悦诚服。《寡人之于国也》是他的语言艺术的一个范例。
    严密的逻辑力量。正面陈述“仁政”主张时,孟子先说明“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进而又用“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来说明施政的进一步要求,先养后教,既让人民无冻饿之苦,又在生活安定的基础上施以教化。从“王道之始”说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全段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产生了“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是“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全文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成功地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深奥、干巴巴的道理,说得浅显生动,富于文学情趣,于机智幽默之中突出事物的本质。如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然后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揭穿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所谓“尽心”措施,同别的国君一样不爱人民,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的区别。文章最后,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又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首尾两处,都能根据对方特定的条件——好战来设喻,既能激发对方的兴趣,又能因势利导地阐明事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9 寡人之于国也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