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甜尕妞 点赞 分享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精选6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1

  lqsh

  一、学习目标

  1、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 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 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二、教学设想

  1、 整体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3、 准确理解“灵魂”的内涵。

  4、 课前了解并搜集一些感动自己的人或事。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 交流预习情况。

  1、 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2、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

  平凡卑鄙:(语言,行为)

  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二) 导课:

  1、 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 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三) 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思考:

  (1)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

  (2)理出文章的思路。

  2、 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四) 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2、 学生讨论、交流:

  (1) 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2) 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3) 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3、 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五) 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 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讨论交流: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 有思想

  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2、 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引得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六、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 文章运用举例,引用等说理方法,说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 练笔:从自己的记忆里,选取一则“会闪放出动人的光彩”的平凡事,字数150字左右。 作者邮箱: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苏教版八年级下)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2.明确文章中心论点,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应从整体上让学生先把握文章的结构。通过题目点拨,明确本文的说理方法。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教师导入  。

  让学生讲述”为真理而战”的名人的故事引入。

  2.简介作者。

  学生读课文小注①作者:周国平,当代学者,散文家。

  要求:记住作者。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2.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本文划分为三部分。

  3.“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4.有人说,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鲜为人知,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分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四、反馈交流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明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通过名言的申说提出自己的观点。)

  2.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本文划分为三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5段):列举事例证明——贤哲及平庸人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3.“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且第三段的事例即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

  4.有人说,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鲜为人知,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

  明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重点让学生明白运用事实论据应注意典型性、代表性。)

  5.研读赏析第一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名言的?试加以阐述。

  ②你认为人的高贵体现在哪里?你能说说具有哪些特点才能称得上高贵吗?

  ③从平时阅读过的文章中,摘录几句论说人的灵魂生活、精神世界的文字。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这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了人最为宝贵的是有能思想的灵魂。与之相比,肉身是脆弱的。是不足道的。

  ②人的高贵主要体现在精神的高贵。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不为名利缠身,不惧权势,不畏强暴邪恶,关注自身修养,追求精神世界的崇高。

  ③例“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 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 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提出论点(第1段)——举例论证(第2—5段)——表达期望(第6段)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 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2、 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3、 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学习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

  二、预习要求

  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收集有关表现高贵灵魂的人物事例。

  字词:

  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

  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导入  新课

  1、 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伴随音乐讲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为了挽救一只丹顶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2、自由讨论:她的付出值得吗?(要求:用简要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

  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板书)

  二、 初读感知、明确论点、把握结构

  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 指名回答。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法指导: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应关注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

  3、 自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4、 同桌交流,讨论明确:以举例论证(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少女的事例)为主,结合运用引用论证(王尔德的名言)

  5、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3节):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节):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节):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

  三、 再读理解、补充论据、净化心灵

  1、速读课文,理解“灵魂”的内涵(结合探究练习一)

  (1) 有思想 (2)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3)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2、细读课文,学习说理

  (1)分析比较三位名人事例的特点

  (2) 结合课前收集,补充合理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学法指导:选取典型事例,叙述突出重点,有力证明论点)

  (3) 合作学习,加深理解和感悟

  讨论学习:少女的“动人光彩”体现在何处?

  交流课前收集和记忆中平凡人的“动人风采”。

  (在全班交流后,师可结合学生的叙述,补充“爱心捐助、学习雷锋、共抗非典┅┅”,以加深理解和感悟)

  3、由人及己,畅谈体会: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该如何去做?

  (坚守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四、 巩固延伸,设计作业 

  1、诵读课文,加深理解和感悟。

  2、将你所收集的材料和学习本文后的体会整理成文,组织成一篇演讲稿。

  3、结合本单元所学,组织一次以“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的演讲比赛。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4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学习目标

  1、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 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 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二、教学设想

  1、 整体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3、 准确理解“灵魂”的内涵。

  4、 课前了解并搜集一些感动自己的人或事。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 交流预习情况。

  1、 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2、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

  平凡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二) 导课:

  1、 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 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三) 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思考:

  (1)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

  (2)理出文章的思路。

  2、 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四) 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2、 学生讨论、交流:

  (1)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2)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3)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3、 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五) 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 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讨论交流: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 有思想  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2、 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引得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六) 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 文章运用举例,引用等说理方法,说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 练笔:从自己的记忆里,选取一则“会闪放出动人的光彩”的平凡事,字数150字左右。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5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表达出自己对于灵魂生活的追求,不注重于物质生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这篇作品阅读训练试题及其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 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 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 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尚和卑鄙。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 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 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 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 ,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 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 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 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 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 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 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 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 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题目一

  16.帕斯卡尔的名言突出了人的什么特点?(不超过5个字)引用这句名言有什么作用?(4分)

  17.本文主要使用例证法。在例证的选择和使用两方面各有什么特点?(5分)

  18.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人怎样才能保持灵魂的高贵。要求:观点明确,至少引用一句有关人的灵魂生活、精神世界的名言(本文已出现的不可再用)。(6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答案

  16.第一问:脆弱、高贵。(2分,每点1分)引用帕斯卡尔的名言,是为了从中引出本文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并借助名言增强这个论点的说服力。(2分,每点1分。)

  17.①选择例证,注重典型性,(1分)而且古今中外结合,名人和普通人结合。(1分)②使用例证,注重丰富性,(1分)前三个古代名人事例,从不同角度共同证明古往今来的贤哲珍视思想、灵魂、精神生活甚于一切,(1分)后两个当今普通人事例,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令人感动。(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18.【评分标准】共6分。观点明确1分,按要求引用名言1分,有文本内容1分,有生活实际1分,论述合理2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题目二

  17.第1段中帕斯卡尔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该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原意是说 ;本文作者引用该句名言,旨在表明 。(6分)

  18.联系45段加点字和划线句,说说作者在列举了“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看书”的事例后,为什么还要列举“许多青年看画展”的事例?(6分)

  19、第6段划线句“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中的“这”指代的是 ,联系第1段,说其“可悲”是因为 。(5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答案

  17.(6分)比喻(2分);人的生命是脆弱的(2分);即使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因为有了思想,侬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2分)

  18.(6分)作者之所以这样写,首先是因为这两个事例从个体到群体,更加有力地论证人应该有纯正的追求(或者:论证平凡生活中并不缺少灵魂生活的迹象,而且闪现动人光彩。)(3分);其次是因为作者对两个事例的感受由回忆到领悟,认识更进一层。(3分)

  19.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2分)人如果失去了灵魂生活,就会不堪一击,甚至变得平庸和卑鄙。(3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题目三

  1.作者说:“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读叙述少女故事的文字,概括下列内容

  “平庸的背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魂生活的迹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动人的光彩”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作者的“羡慕”和“缅怀”,推测作者当时追求灵魂生活的情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答案

  1.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

  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书、记笔记

  我觉得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我心中充满感动

  2.读书不够积极主动,不够专心,不够人迷。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篇6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             学习目标

  1、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 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 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二、教学设想

  1、 整体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3、 准确理解“灵魂”的内涵。

  4、 课前了解并搜集一些感动自己的人或事。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 交流预习情况。

  1、 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2、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 平凡卑鄙:(语言,行为) 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二) 导课:

  1、 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 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三) 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思考:

  (1)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

  (2)理出文章的思路。

  2、 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四) 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2、 学生讨论、交流:

  (1) 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2) 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3) 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3、 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 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讨论交流: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

  A 有思想

  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2、 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引得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六、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 文章运用举例,引用等说理方法,说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 练笔:从自己的记忆里,选取一则“会闪放出动人的光彩”的平凡事,字数150字左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