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京洛风流 点赞 分享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精选20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二.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四.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提问:说一说本文作者——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纪念” jìniàn∶思念不忘

  ,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

  (5)有关时代背景(参照课文注解一)

  二、通读课文,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抹杀(mǒshā完全勾销,一概不承认)

  问2:第一、二部分的作用?(教师板书)

  2.在理清总体思路下,让学生概括各段段落大意.

  教师板书: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对爱国青年的爱,对执政府的怒,对反动文人的恨,对麻木民众的失望,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愤,对社会未来寄予的希望……这些感情交织在一起,呈线性展开,构成文章的多重意味。

  ▼这篇课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

  ▼教师提问:从文章整体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教训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悲”、“愤”。

  三、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 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3、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具体分析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三部分)

  (一)分析第一第二部分(听音频朗读)

  提问 “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提示原因: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②反动势力方面:“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怒,造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问1: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重点句①、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 ①“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害人的鬼怪的统称),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重点句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②“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问2:分别提到了哪两种人?

  ●怎样理解“真的猛士”?

  鲁迅写作此文时已经“出离愤怒”了,那么“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出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本来说“猛士”足已表达作者的意思,再加上“真的”来修饰,起强调作用。“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

  问3:采用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

  问4:“哀痛者”“幸福者”的含义?

  哀痛者:为人民的深重灾难而哀痛

  幸福者:以勇往直前地斗争,为人民谋福利为最大幸福。

  问5:找出文中的三处“必要”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三处必要的含义?

  三个“必要”(写作缘起):(解决: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 “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是 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1纪念死者。

  2要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

  3为了使庸人勿忘,要人们牢记教训。

  问6.课文从第三部分才正式进入记念部分,那么一、二两部分可否去掉?

  不可去掉,因为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这样的内容:

  (1)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哪三种人?

  (2)说明两周以来三种不同的人的动态:

  (3)表明自己悲愤的感情。

  (二)分析第三部分:回忆认识过程

  ●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写刘和珍的行事,按文章顺序有:

  ① 生前爱看鲁迅文章;② 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③ 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④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⑤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⑥“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⑦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板书:

  2.为何反复强调“微笑、温和”?反衬敌人的凶残,流言家的卑劣

  三、布置作业:1、背诵2、4小节。2、思考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义,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二)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本文的线索。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培养学生听准答对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灵活完整地复述比较复杂事情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第1、2节中三次写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处行文不完全一样,联系每次出现时的上下文,说说作者究竟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分析:鲁迅所编之期刊如《莽原》等,都是战斗性很强的革命刊物,因而常遭反动当局的查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此有人就不敢订或不愿订,因此“往往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刘和珍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这说明刘和珍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坚强意志,也说明刘和珍不仅是鲁迅的学生,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据当年接待刘和珍订阅《莽原》时的李霁野回忆,那时编辑《莽原》的“未名社”成立不久,仅一间小屋,书架上空空落落的,书不多,很担心会垮台。但刘和珍有一天来到“未名社”,说自己最爱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预定了全年的《莽原》,而且第一个买了鲁迅译的《出了象牙之塔》这一文艺论集,还问有没有其他的书。鲁迅知道后十分高兴。现在鲁迅满怀激情地回忆起这件事,写下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是出于对刘和珍的哀思和记念,因为她是渴求真理的好青年,又爱读自己的书,现在却被反动军阀杀害了。但只能“写一点东西”,而不能尽情揭露反动军阀的阴谋和罪行,不能尽情表达自己的哀思,这不能完全宣泄的悲与愤便凝成了“只能如此”四个字,曲折地表达了深切的悲哀和强烈的愤怒。

  在这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两句“只能如此而已”大体一样,又不尽相同,这同中有异的文字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提示:两句“只能如此而已”共同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为生者而写的心愿。

  (二)本文不是一般记念文章,不为刘和珍立传,为什么全文开头要用史家笔法点明开追悼会的日子呢?在“那一天”前长长的定语又起什么作用呢?

  分析:文章用“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来描述“真的猛士”,并以此作为“猛士”和“庸人”的一个分野。为什么这样?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指出:“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这就是说,真的猛士必须面对黑暗的现实,必须为推翻这黑暗的现实而不怕流血牺牲;如果连正视现实的勇气都没有,面对白色恐怖,面对敌人的屠刀,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由于面对黑暗的现实,会为人民的苦难而感到哀痛,并由哀痛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所以,“真的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庸人”之“庸”,在于他们对“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虽有过哀痛和不满,却不能“直面”和“正视”,因此,会随着时间的流驶而忘却,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从对待现实的两种态度的对比中,作者高度赞扬“真的猛士”,激励人们敢于正视残酷的现实,为变革现实而战斗,不能像“庸人”那样易于忘却,“暂得偷生”。

  (三)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概括了什么,突出了什么;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最后一句用了什么句式,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想法?

  分析:“惨象”句和“流言”句形成了对仗辞格,概括了反动派的凶残和走狗文人的无耻,爱国青年横遭杀害的惨状;“已使”和“尤使”构成的递进关系,突出了流言更使作者愤慨。因为流言更有欺骗性,它为杀人者掩盖罪行,开脱罪责,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使杀人者逍遥法外,使革命者受到通缉,使受弹饮刃的爱国青年遭到诬陷。面对这样的“惨状”和“流言”,作者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出离愤怒”的别一种说法,由极端的愤慨升华为理智的思考,因而认识到“惨状”和“流言”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对于“默无声息”的现状,鲁迅用选择句式指出两种前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看似客观,实则号召人们在沉默中爆发,求得中华民族真正的前途。鲁迅是在号召、在期待人们起来斗争,那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鲁迅先生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中说“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可见这最后一句,是鲁迅先生对人民奋起抗争的战斗号召。

  (四)本文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怎样贯穿全文的?

  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待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地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正是这强烈的一字一泪的悲愤之情,才把方方面面的材料凝聚起来,形成整体,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这悲愤交加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解题和介绍时代背景——今天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我们现在一般写成“纪念”、“记”与“纪”在这里含义是相同的。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这就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了解,大家可以先读一下注释①,看过后对其中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

  教师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1.1926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3月12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1901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47人,伤150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2.“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3.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①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②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③把记叙刘和珍烈士事迹的内容理出来,准备复述。

  (三)板书:《记念刘和珍君》,用投影幻灯打出刘和珍照片,旁注1904~1926。

  刘和珍牺牲时年仅22岁。鲁迅没写刘和珍的生平经历,这是为什么?这涉及鲁迅的写作意图,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基础上,再看“预习提示”来讨论回答。教师明确指出:51页前三行说明这一点:“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牢记这次惨案,作者写了此文”。以此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可见,作者写此文绝不是只记念刘和珍一个人,而是为了赞颂像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等一样的爱国青年,揭露敌人,激励人们继续前进。因此,《记念刘和珍君》不是一般的记念文章,也不详写刘和珍的生平。

  [1] [2] [3] 下一页  

  [1]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3

  教学要点:

  一、结合注释①介绍“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刘和珍烈士的事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和介绍时代背景——今天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我们现在一般写成“纪念”、“记”与“纪”在这里含义是相同的。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这就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了解,大家可以先读一下注释①,看过后对其中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

  教师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一)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二)“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三)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倬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一)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二)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三)把记叙刘和珍烈士事迹的内容理出来,准备复述。

  (学生自读、议论,教师巡视。)

  三、学生复述刘和珍的事迹。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一些词句不容易理解,大家归纳的段意也不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我们将留到下一步讨论,现在先请大家根据课文,简要地讲一讲刘和珍烈士的事迹。

  学生讲述后,教师归纳: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虽然写得简略,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板书“毅然”)。从这个“毅然”的行动里能让我们了解到什么呢?(对进步思想的追求,对鲁迅作品的热爱)。

  第二件事是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涂(同“途”)“黯然至于泣下”(板书“黯然”)。在这里,“黯然”一词,表现了什么心情?(对学校的前途,对同学的未来深深地优伤)。

  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板书“欣然”)。从这个“欣然”里又能显示出刘和珍的什么品质?(一片爱国的热忱)。

  因此,鲁迅先生把刘和珍等称作“真的猛士”是有这些事实为依据的。刘和珍烈士与杨德群烈士等为国为民,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确实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四、布置作业 :

  (一)进一步朗读全文,修改各自在作业 本上写的各段的段意;

  (二)找出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依据文章的感情脉络,理清全文的结构;

  二、剖析文章的第一大部分。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

  (二)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但记叙部分并不多,重点在议论和抒情,这和我们现在常见到的一些以回忆事迹为主的纪念文章是不同的。当时鲁迅住在十分黑暗,十分残酷的反动军阀统治的中心——北京,目睹反动统治者的残暴,目睹无数优秀青年遭屠杀,目睹不少群众未觉醒,他的悲愤心情是难以抑制的,所以文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交织起来写。如果我们理清了鲁迅先生的这一条感情的脉络,文章的结构就容易理解了。

  2、如果从记叙的角度看,文章是先从开追悼会的那天写起,再倒叙“三·一八”惨案,中间还插叙了一段女师大学潮。但这样去分析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中间的好几段就找不到叙事的由头,成了可写可不写的内容。如果我们从鲁迅先生写这篇悼念文章的感情的起伏、发展去理解,就会发现整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思绪为主线,把叙事、议论、抒情融成一体,每一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具体说,全文共七段:第一段,面对着刘和珍烈士的追掉会,鲁迅先生感到无比悲愤,要写文章来“悼念逝者”(板书);第二段,想到烈士的斗争已经过去,她们已倒在血泊之中,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旧存在,为了使人们不忘烈士的鲜血,为了唤起人们的觉醒,更感到有必要写文章来“唤醒生者”(板书);第三段,追忆刘和珍的往事,对她奉献悲哀和尊敬,因为她“为国而死”(板书);第四段,噩耗传来,由不信到证实,目睹惨象,耳闻流言,愤怒地揭示我们这个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惨痛根源”(板书);第五段,从惨案的经过,展示出三个女子的惊心动魄的“崇高伟大”(板书);第六段,在血的教育下,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中,看到刘和珍等烈士的“血痕必将扩大”(板书);第七段,与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相比,中国女性临难竟如此之从容,得出了我们民族没有消亡的明证,指出在这一惨案中,人们将看见希望,猛士更奋然前行,由此自然地归结出烈士“牺牲的意义”(板书)。以上七段使文章构成三大部分:第一、二段是一部分,说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第三、四、五段是第二部分,颂扬刘和珍烈士的崇高品质和斗争精神;第三部分是六、七段,指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

  二、指导学生阅读第一部分。当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结构之后,再来理解文章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一些了。

  (一)请大家细读第一、二段,读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一部分里有两处提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这种矛盾的提法该怎样理解?

  1、学生阅读,相互讨论。

  2、教师归纳:(1)第一处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寄托自己对刘和珍烈士的哀思,接下来连用两个“只能如此而已”,是说明自己的悲愤感情是文章所倾诉不了的,然而又只能用文字来纪念,这种反复回荡的语言,正反映出鲁迅先生悲愤之强烈;(2)第二处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对我们还活着的人来说的,是为了要揭露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为了让人们不忘记这血的教训,所以结尾再强调一下:“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3)“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是一句无比愤激的话。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鲁迅先生的周围,重压在心头,而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们的卑劣行径,“尤使我觉得悲哀”。一个人在悲愤到极点的时候反而会说不出话来,所以必须“出离愤怒”,写文章来悼念死者,把自己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这个“非人间”,让反动统治者们对我的苦痛去“快意”吧,我将以此作为“祭品”,奉献在烈士的灵前。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质是感情无比深沉的表达方式。

  (二)在第二段开头,赞颂刘和珍等为“真的猛士”,又说她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该如何理解呢?

  教师归纳:“真的猛士”是指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的革命者。他们敢于正视民族悲惨的命运、面对国家黑暗的现实,以国家、民族的不幸为自己最大的“哀痛”;他们不怕血腥镇压,不为暴行所吓倒,以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献身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与“猛士”相比的是“庸人”,是指被“造化”愚弄的“怯弱者”,他们尚未觉醒,还在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感到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是为此而说的,要用猛士们奋斗的鲜血来教育、唤醒他们。

  (三)这一部分,从记叙开始,进而展开议论,抒发激情,写得曲折深沉,要细心朗读、领会。

  三、布置作业 :

  背诵第一部分。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一、理解课文第二、三部分,重点搞懂其中一些难句的含意;

  二、小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部分: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大部分,把其中你认为重要的一些议论、抒情的语句划出来,想一想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话的含意。

  (一)学生阅读、勾画,教师巡视。

  (二)学生朗读自己划出来的语句,然后共同讨论。

  (三)教师归纳:

  1、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段落,记叙、抒情、议论,交错融贯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回荡、激昂而又深沉。第三段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鲁迅先生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第四段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但”等转折语,层层递进,感情再次迸发。在第五段开头就用“但是”一转,由上段的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2、第四段的难句在最后一小节,我们可以先集体朗读一下。(学生朗读),惨象、流言,揭示出这个非人的世道。面对这种黑暗的统治,语言已经失去了作用,指出这就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原因所在,这种“沉默”对人民来说是痛苦的,但对反动统治者来说也是可怕的,进而剖析“沉默”的两种结果。这一句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前一个“沉默呵”,感叹成分较强,要读得深沉缓慢,后一个“深默呵”,愤怒的成分为主,要读得高昂激越。(指导学生再朗读一次)。

  3、第五段的难点在于对“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不幸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两句的理解。这两句话历来在解释上有分歧,有的说是讽刺中外反动派的“反语”,有的说是歌颂革命青年的“正语”,也有的说是两者兼有的“双关语”,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就整句的意思来看,是赞颂刘和珍等“三个女子”在弹雨中毫不畏惧、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这是“惊心动魄”的,更是“伟大”的;从句子的结构来分析,主语“这”是指代“三个女子从容转辗”的斗争场面,谓语“是……伟大”,这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正是对刘和珍烈士等满怀激情的“正面赞颂”,因此不能说是“反语”。这个“伟大”的行动,还表现在下一句:这三个女子的“几缕血痕”,把“中国军人”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武功”都“抹杀”了,所以这两句话,是鲁迅先生满含激情地在正面赞颂。到最后一节用“但是”一转,把这些中外杀人的刽子手们拉出来作反衬,让人们看看这些丑类在中国青年女

  子面前是何等的卑劣可憎!(指导学生朗读第五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第三部分(第六、七段):如果说第二部分的最后是赞颂之情达到了高潮的话,那未在第三部分就又沉静了下来总结这次斗争的教训。这一部分主要是议论,请大家小声朗读一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继续提出来讨论。(学生朗读)。

  (一)学生读后提出问题讨论。

  (二)教师归纳:

  1、第六段在全文中是感情高潮之后的余波,在情绪上是深沉的。读的时候要抓住一个“至多”、一个“至少”来理解。“至多”是指这次请愿造成的牺牲对当时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鲁迅先生认为就改变社会现实来说,这次牺牲的价值并不能算很大,鲁迅在别的纪念文章里说过他不赞成在反动统治者面前搞“请愿”这种斗争方式,这不能掀倒反动的营垒;“至少”是指烈士的流血牺牲对今后而言,既然有“血痕”,就要“扩大”开去,先将在亲人中“浸渍”、扩大,给人们留下斗争的火种。“至少”是“至多“的递进,抓住了这两个关键性词语,全段的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2、第七段是冷静的总结,难句不多,重点在“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再一次颂扬了刘和珍等中国女子的“勇毅”,并由此揭示出我们的民族的不会“消亡”的精神,终于得出苟活者会“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的结论。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的深沉。(学生齐读)。

  三、小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从文章的写法来说,最主要的是把记叙、议论、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五要我们以四、五段为例,分析一下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记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使议论、抒情不至于空泛,而议论、抒情又是记叙的深化,使记叙不显得肤浅,三者结合到一起来运用,就能使文章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揭示得更真切。这种综合表达方式也要靠我们细心阅读去领会。

  四、布置作业 :

  1、继续诵读全文。

  2、书面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1]

  [1]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以上预习力争在20分钟内完成)。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勺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3.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4.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然后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

  1.复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二教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

  桀骜  赁屋    屠戮  浸渍

  A.jiàng  lèn  chuō  zì

  B.jié  lìn  lù  zì

  C.jiè  lèn  lù  zé

  D.jié  lìn  chuō  zé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     、     。

  4.写一则“三·一八”事件的简讯。

  附1.参考答案:书后“思考与练习”参见课文分析。

  课堂作业 :1.B2.D

  3.:A: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

  B.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

  C.事实、为、明证。

  〔附]板书设计 

  第一教时

  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内容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二、刘和珍:渴求真理善良和蔼有事业心,(思考及作业 内容略)

  第二教时

  1.煤(喻)(历史进程)请愿(不值得)。

  2陶诗(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3 

  纵观全文:悲、愤、激励。

  [1]

  [1]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5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以情导人)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 一、导人新课(以情导人)·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二、简介作者与解题

  1.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字大校旗,冲人段祺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君:是对人的尊称。

  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提示:作者不止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5)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jk"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St--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

  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二、简介作者与解题

  1.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字大校旗,冲人段祺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君:是对人的尊称。

  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提示:作者不止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5)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jk"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St--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见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全景。

  第三,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沉痛悼念。

  作者纪念一个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的整个历史事件,理解这篇课文,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3)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悲愤的感情线索基础上,理清全文的整体思路。

  首先,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及文章主要内容的语言归纳七节要点。(提示: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第四节,刘和珍"喋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提示:第一段(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第二段(3-5),记述刘和珍的行状,共三节,三学潮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第三段(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足取、七精神显希望。)

  四、布置作业 

  1.为何先写写作缘由?这一内容思路分几步?写作意图是什么?

  2.探究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3.理清六、七节关于惨案意义的思路。

  (1)如果从第三节的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写起,把第一、二节移到第五节后,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好不好,·为什么?(提示:不好。因为如果先写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再按时间顺序展开,就成了单为刘和珍一人作纪念文章或作传了,而本文题目虽为"记念刘和珍君",实际目的却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评述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从写作缘由写起,正好概括了发生惨案的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和作者的感情历程,创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第一节之后思路为什么转向"庸人"那一面?如果去掉第二节,行不行?(提示:不行。因为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唤起民众。"三·一八"惨案之后,为时不长,人们就淡忘了。慑于反动派的淫威,寂然无声,因此"市街依旧太平",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那些庸人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驶,不过两星期,就淡漠了。中国的前途取决于民众的觉悟,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所以他要鞭挞庸人的灵魂。)

  (3)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如果把概况和细节合在一起写可不可以?为什么?从概况到细节,思路是怎样展开的?(提示:不可以。写刘和珍遇害情况,是为了揭露段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把遇害情况与细节分开来写,把段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摆在中间,可以充分显示其荒谬性,并使遇难细节成为痛斥反动派的事实根据。第四节先写概况,即伤亡情况,再写段政府酌诬蔑和走狗的流言,显示了强烈的反差,其荒谬性已不言而喻,愤怒的控诉就如火山爆发。思路深入到细节,针对所谓"暴徒受人利用",写刘和珍参加请愿是"欣然前往"的,又写政府怎样用枪弹和棍棒虐杀刘和珍等人,这些事实就成为痛斥反动派的铁证。)

  三、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的方法。

  1,理解内容,分析层次(共13句)

  ①//②③④//⑤67//89//10.11.12.3

  本节主要记述惨案概况,指出刘和珍等人是被反动派虐杀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①听到噩耗;②一④怀疑态度;⑤一⑦见到尸骸;⑧⑨听到诬蔑;⑩一⑩悲叹怒吼。

  2.细理思路 .

  细理思路就是一层一层理,一句一句理。这里仅以第一段中的4个句子为例加以分析。先说听到噩耗,再说怀疑态度。怀疑态度又分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思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层层深入。

  四、从理清思路着手理解句意,解读难句,进而深人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提示: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真的猛士",指以刘和珍等人为代表的革命者。"直面",即正面面对。"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凄惨悲凉的黑暗现实。"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这"指"真的猛士"。这是一句感叹勇气的反问句。

  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个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怒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这段话是说,真正的革命者要敢于认识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要敢于为改变这种社会现实而顽强战斗,不怕流血牺牲。真的猛士面对"惨淡的人生"时,为黑暗社会的长存,人民命运不能改变而哀痛,所以说,他们是"哀痛者",他们是为国为民哀痛,当他们"正视淋漓的鲜血"时,为国为民而牺牲,为改变旧世界而牺牲,并以此为幸福,所以说,他们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提示:"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端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从段政府的罪行这个角度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箝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

  提示:第五节第二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一是表现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二是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第二段思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方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表现互相救助,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概括了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友爱,确实令人震撼。

  接下来又从执政府一面说"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罚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

  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卜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反语。

  4."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提示: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

  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五、课堂练习,进行指导

  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士罹难场面描写,写一人一事,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骜黯然泣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等词语,字数约300字。(如果完不成,可做为课后作业 。)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二、三。

  2,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6

  第三课时

  一、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一) 三、四、五节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提示: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反抗性,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无非是流言家开罪、嫁祸之辞。作者不但写刘和珍的斗争性,而且着意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意蕴在于表明,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反而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节,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二)齐读第四节进行分析:抒写惊愕、义愤

  ●1.作者为什么强调“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作者写“始终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请愿,却无端在执政府前中弹、喋血、死掉,表现出作者对此毫无准备,反衬反动势力的凶残出人意料。

  ●2、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 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3、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庸人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庸人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重点句③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4、“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话如何理解?

  “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精神统治。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武力屠杀加精神统治,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四)分析第五部分:叙述遇难过程

  1.    设置四个的问题,给学生5分钟自读。

  ①为何详写?——突出段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无耻(根本不是“暴徒”)

  ②断句的作用?——悲愤。将内心的悲愤感情在文字形式上很好地表达出来。

  ③“欣然”?反映刘和珍怎样的性格?——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④微笑共提到几次?作用?——反衬出段政府的凶残

  2.    理解句子

  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话如何理解?

  第五部分第2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第3段)接着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句写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嘲讽。“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xx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xx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阀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 “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②“但是中外的杀人者 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如何理解。

  白描手法:细致逼真,惊心动魄。刻画出反动派丑恶、猖狂的嘴脸。

  (五)分析第六部分:总结经验教训、指出意义

  ●1.    提到了哪两种人?有什么含义?

  生答,师小结,出示:

  无恶意的闲人:一般庸俗的市民,与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冷漠,把烈士的鲜血作为饭后的谈资。

  有恶意的闲人:反动文人,为了掩盖统治者的罪行竟无耻地制造流言。

  ●2、怎样理解“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六)分析第七部分:热情讴歌赞颂

  ●区别“竟会”“竟至”竟能”

  同:强调出乎意料

  异:竟会:不赞成

  竟至:不赞成(谴责更深)

  竟能:赞扬

  重点句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1.    区别“苟活者”、“真的猛士”。

  苟活者: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有走向斗争的可能。

  3.“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提示: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七)、总结全文

  1、课文结构:前两节:犹如序曲当中三节:纪念主体后两节:犹如尾声(回应开头)

  2、线索:强烈的悲愤之情,一以贯之。

  补充许广平:“真是一字一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

  哭。”——许广平

  [教师总结]: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八)布置作业1.    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2.   归纳本文写作特点: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语言精辟,富有哲理,充满浓厚的抒情色彩;语言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再 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士罹难场面描写,写一人二事,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骜”“黯然泣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等词语,字数约300字。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 

  学习鲁迅,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章风格。 

  教学重难点: 

  在一个特殊背景下,如伺把握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和思想性格的相互关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似乎认为她死得不值得。他为什么反对请愿?他不但攻击段政府,憎恨散布流言的反动文人,甚至讽刺庸人的生活观,作者为什么会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写进这样多的内容?需要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研读法。整体阅读,整体感知,了解作者的思想;抓关键语句,揣摩品味,理清作者感情的发展。 

  教学设计: 

  预习: 

  1.预习课文,读两遍,选出你认为重要的段落或语句背诵。 

  2.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三一八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当年有哪些著名人物与这一事件有关? 

  教学过程 : 

  共用三课时 

  一、介绍背景。除课本注释外,简要讲述两点: 

  1.这时期的“政体”,准确地说,应当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初年,军阀争权夺利,政治混乱不堪,从1912年至1928年,17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不过两三年,短的只有一天。 

  2.此时的鲁迅在北平已经居住10多年,其间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他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不管政府如何变,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阀仰仗外国势力,置人民于水深火热。鲁迅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 

  [研讨] 

  问题:鲁迅曾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 

  这一天后又发生过哪些事?他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言评论这件事? 

  方式:分组汇报搜集资料情况。 

  除了课本资料以外,还有:

  李大钊是请愿的领导者之一,被土兵用棍棒打伤;中共北方区负贵人陈乔年这一天在执政府前被卫兵用刀刺伤;(《怀旧集》郑超麟)

  惨案发生后,鲁迅先后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空谈》《如此“讨赤”》《无花的蔷薇之三》等文章,控诉执政府的血腥暴行。

  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为三月十八日国务院残杀事件忠告国民军》《对于大残杀的感想》《可哀与可怕》《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国的女子》《闲话四则》《死法》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介绍周作人挽刘和珍联)

  因病动手术的梁启超先生也在医院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愤慨;

  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

  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学生的血还洒在他身上。作为屠杀的见证人,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

  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读“刘和珍为去请愿向老师请假”一小节)

  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

  刘半农也写诗悼念死难学生,并经赵元任作曲后传唱全城;

  《现代评论》周刊主编、北大法学教授王世杰也写了《论三月十八日惨剧》,并提出要法律制裁段祺瑞及其帮凶;

  著名报人邵飘萍的《京报》,接连发表消息,深入地报道惨案真相。

  [思考]有这样多的文化名人投入这一事件或是高度关注,说明了什么问题?

  鲁迅在这一时期写下的《无花的蔷薇之三》《空谈》(如此“讨赤”)等文中,一再表现出对枪杀事件的意料不及,越是如此,越说明段政府的无耻和凶残。

  据三一八请愿参加者回忆,学生请愿时是很遵守秩序的,当请愿队伍发现段祺瑞不在政府,准备转去段公馆请愿。正在转移时,卫队突然开枪,造成血案。这就更说明执政府是蓄意谋杀学生。

  鲁迅把三一八叫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可是他没想到这以后,又有许多可爱的青年被虐杀,一年多后的四一二,他的学生又一次被杀,几年以后的龙华,柔石等五位杰出的青年又被杀……

  二、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由学生讨论,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提示,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角度考虑,本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1.(1、2节)记念死难者,为使国人不忘;

  2.(3、4、5节)写刘和珍事迹,揭露当局凶残无耻;

  3.(6、7节)讲述惨案的历史意义。

  对重要段落反复读,读出悼亡者的凝重,沉痛,悲愤,读出思想者的慷慨气度。

  三、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1.诵读一、二两节。重点读第一节第3小节和第二节第1小节。

  写文章缘起。学生“正告”,劝“我”写记念文章。

  作为教师出席学生的追悼会,——这是多么悲惨的事!

  注意体会这里再三表示出一个意思——“无话可说”。为什么会“无话可说”?

  在这两节中,作者已经把“段祺瑞执政府一几个所谓文人学者的阴险论调”和“庸人”全都点出来。可以这样认为: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2.鲁迅在这里已把自己的主要感受表达了。读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最强烈的感受?说出你的“第一印象”。

  请学生找出关键语句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一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几个所谓文入学者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

  鲁迅受了强烈的精神刺激,对刘和珍等人的死难表现出极度的悲愤,作者对恶势力毫不留情地发出强烈的诅咒,也可以把这些看作是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抨击。

  通过关键词语,了解鲁迅的情感变化:

  面对惨象,一开始是“艰于呼吸”,愤怒得“无话可说”,直至“出离愤怒”,而后发出了战斗的宣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先知先觉者总是承担着社会的痛苦,而庸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自以为幸福,其实真正幸福的是为自己的人格,为实现社会理想而活着的人。明显地可以看出鲁迅情感变化的过程。

  作为一位斗士,鲁迅在大是大非前从来都是正气凛然,他看不起庸人,也不会做庸人。要做“猛士”,体现着鲁迅的人生态度。

  3.研读第三节。这一节主要记写刘和珍。

  [研讨]

  鲁迅是如何记写这个人物的?你对刘和珍的第一印象如何?

  鲁迅是在“驱杨运动”前后才知道她的。刘和珍的事迹不多,却很典型。她热心学生运动,为人正派,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反抗精神,不愧为“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关键词:“态度温和一常常微笑一始终微笑”——一位可爱的青年。

  (参读:林语堂有关刘和珍的回忆。)

  特别是轰轰烈烈一场之后,众人准备引退,“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几句话很重要。作为先驱者,觉醒者,奋斗者,作为学生运动的中坚,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候,刘和珍是擎大旗的人物,可是我们分明从这几句话中看出她的寂寞与失落。她关注母校的前途,赶走了一个杨荫榆,但旧势力还在,制度没变,还会有新的艰难,她大概想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可是人们不一定都像她那样有远见,有责任感。

  在旧中国,反抗恶势力的群众运动特征往往是“一哄而起”,然后“一哄而散”,鲁迅明白刘和珍的忧虑,但是他又能说什么呢?

  鲁迅说过,他最感到悲哀的就是可爱的青年的死。对刘和珍的记念,可以看出鲁迅极度悲伤。在这个人妖颠倒的世界,他已经目睹过许多优秀青年的死,阴暗腐朽的僵死的鬼魅充斥世界,长留人间;而美好的生命却不能留存,如怒发的鲜花骤遭冰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死了”,——这太不公平了!

  4.研读第四、第五两节,注意第三、第四和第五节的关系。

  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温和微笑,第四、五两节则写刘和珍的遇害和爱国学生所遭受的诬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连在黑暗中洞若观火的鲁迅也没想到,政府竟然会对徒手请愿的学生队伍开枪,虐杀手无寸铁的学生,甚至包括刘和珍这样温和微笑的学生。

  这一天刘和珍正在生病,看到同学们的爱国激情,她带病前去。请愿,是最温和的办法,请想一想,国民有爱国的热情,这有什么错?国民有想法要告诉政府,他不用请愿的办法还能用什么方法?群众要求正当,也没有任何过激行为,他们以为政府会要面子,至少会来点假仁假义,以照顾国民情绪,没想到政府竟然下令开枪,大打出手,造成重大伤亡。

  第五节的这段详细叙写,意在表现段政府的凶残,竟对弱女子下如此毒手。段政府卫队开枪,根本不是为驱散群众,就是要大开杀戒。——刘和珍中弹后没死,士兵竟然又猛击两棍。这些士兵扛枪以来就没向侵赂者开过一枪,但是他们愿意为军阀卖命,在人民面前是镇压者,完全丧失了人性。由此延及其他,面对这洋的虐杀,政府还振振有辞,还有文人要为之辩护,还有国人平心静气的麻木,鲁迅当然“无话可说”!这—部分详写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即鲁迅笔下三位女生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从容赴难的场景,表现了革命女性英勇无畏的气概,想一想北洋军阀政府从政客到军人个个畏外敌如虎,而柔弱的女生在死亡陶临时无畏地救助同学,在那令人绝望的黑暗年代,这种伟大的人性不啻—道耀眼的闪电,激动着正直的人心。

  第五节对刘和珍等人作出了高度评价。

  刘和珍早在南昌女校读书时,曾因带头剪发而差点遭学校开除;后来到女师大读书,成为学生领袖。在女师大学潮中,她冷静坚毅,处变不惊。有一次在天安门集会,发生骚乱,同学们都惊慌地跑开,惟有她手执校旗,屹立不动,使所有目睹的人都为之感奋。鲁迅在这里表现的,还是那种痛惜“可爱的青年的死”的感情。

  这一节有一个重要的反衬。在赞颂三位女子在弹雨中从容救助后,一转“赞扬”“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这里的“八国联军”指的是日本纠合的帝国主义国家军队)。这两句是互文。如果不是日本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挑起事端,就不会有三一八惨案。而几十位学生的性命,在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眼中是不足道的。

  政府不能维护主权,御敌于国门之外,学生站出来宣传爱国,反而遭政府镇压。——一切反动专制的政府无不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而又以镇压群众为能事。鲁迅特别指出是“中外杀人者”,这是非常深刻的。

  5.通过关键词语,了解鲁迅的情感变化:

  [研讨]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感情是“愤怒”,对段政府,怒!对流言家,怒!对整个社会的状况,也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需要整体把握的几个要点:

  ①要理解鲁迅对爱国青年的感情。

  最令鲁迅感到痛苦的,是“可爱的青年的死”。鲁迅热爱青年,正因为如此,他不愿意他们无谓地死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是认为她的死意义有限,因为没有达到目的,以此启迪青年注意变换斗争方式。

  ②要了解鲁迅对反动势力的态度。

  对反动政府、对反动文人的种种劣行,鲁迅极度憎恶。

  ③对中间状态的庸人,哀其不觉醒,鲁迅厌恶那种麻木冷漠的精神状态。

  6.研读第六、第七两节。

  这一部分总结教训,谈意义。有两句话要引起注意。“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三一八死难惨重,四十多位青年的死给鲁迅造成了极大的悲痛,但是他的思考冷静深刻,显示出他作为一位成熟的思想家的特质。他颂扬刘和珍等烈士的英勇壮烈,却并不意味着同意她们的斗争方式。鲁迅看透了反动政权的性质不是靠请愿就能改变甚至推翻的,他深刻认识到反动势力的强大和国民的不觉醒。他以“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一段话告诫民众,要变换斗争方式。至于用什么方式,他没有直说。其时在中国南方,武装铲除军阀的意识已经很强。三一八以后,段政府通缉的50人名单中有鲁迅,这与他的“反政府宣传”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七节讲了三点“意外”,重点却落在“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上,鲁迅甚至认为“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而对请愿本身,他的评价很有限。——这里需要说清一个问题,他有很强的辨析形势的能力,对反动派的本质看得一清二楚,他早就不相信这个政府,虽然他还没想到政府会杀学生。鲁迅不赞同请愿的方式,可是当得知学生遭受屠杀后,他立刻不顾个人安危,坚定地站在学生一边,表现出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理智与情感。19世纪70年代末,巴黎工人准备起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条件不成熟,不主张行动,可是当公社起义后,他们立刻坚定地站在起义者一边,——因为这是立场问题。鲁迅在三一八问题上的做法与马恩相似。

  在这一部分,可以看到作者冷峻的态度和理智的分析,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成熟。

  四、通过讨论,自主小结,从整体上把握本文的要点

  1.小结:鲁迅的“爱”与“恨”

  鲁迅是一位敢爱敢恨,也会爱会恨的人。

  ①对爱国青年的不幸死难寄托了无限的哀思。

  在鲁迅的一生中,他不断地看到青年以各种方式死于非命。鲁迅是智者,思虑周密,也很冷静。他的小说中写过许多人的死,惟独对夏瑜的死表现出极度的崇敬,夏瑜是先知先觉,却死得寂寞清冷。鲁迅热爱青年,正因为如此,他不愿意他们无谓地死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是认为她的死意义有限,因为没有达到目的,以此启迪青年注意变换斗争方式。

  ②对反动势力无比憎恨。

  反动政府的凶残,反动文人的无耻。(略)

  2.以研讨方式,提升对文章的总体认识。

  本文有很强的战斗性,在斗争矛头直指反动势力和反动文人的同时,鲁迅特别提到了“庸人”,这三者有没有关系?鲁迅为什么很注意“庸人”的存在?鲁迅的笔触为什么涉及“无恶意的闲人”?

  “惨象”是段政府制造的,“流言”是反动文人制造的,庸人只不过以这些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其间的关系,就能发现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深刻,他对中国社会状况的洞察程度是无与伦比的。

  政府是凶手,反动文人是帮凶,那么庸人呢?表面上看,不过是看看杀头,以烈士的鲜血作为谈资,但是这中间有深层的内涵。

  专制制度除了有既得利益者的自觉维护,还有不觉醒的人民的不自觉的维护。保守落后,冷漠麻木的群众是不可能投入急风暴雨的革命运动中去的。他们不一定没有爱国心,但是害怕官府;他们可能同情革命者,但是不敢冒死;他们不满现实,但是苟且偷安;他们从皇民变国民,只不过少了一根辫子,一样的都是奴隶;他们谈论英雄的被杀,却丝毫不明白英雄是为大众而死;他们有时会有五分钟热度,但是短暂的狂热过去,他们很快把一切遗忘……鲁迅对反动派不抱任何希望,他曾寄希望于民众的觉醒,然而他一次次地失望,“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无恶意的闲人”历史悠久,群体庞大,鲁迅对这类人有过深刻体验。47位青年的死,能否唤醒国人?无恶意的闲人不过以此为“饭后的谈资”,而时光流逝,没有希望的人没有“战斗力”,“遗忘力”却特别强。鲁迅极其敏锐地看到这一点。我们只要想一想《药》中茶馆里的茶客,想一想《孔乙己》中鲁镇酒店的酒客,想一想鲁镇上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就能知道,三一八惨案47个人,将会给酒楼茶馆中无聊的人们增加多少谈资!

  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他担心的是“在沉默中灭亡”,而并不怕“在沉默中爆发”。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

  ②鲁迅的情绪:绝望与希望

  鲁迅从知事时起,在这个国度就没听到过什么值得愉快的事:甲午战争的中国战败赔款,庚子义和团之乱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巨额赔款,反清斗争徐锡麟、秋瑾遇害,辛亥的鱼龙混杂,洪宪丑剧,张勋复辟,北洋军阀的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40多岁的鲁迅,经历了无数“从希望到失望”,他的内心是悲凉的。而这一次“政府”竟杀害爱国学生,他受到强烈的刺激。虽然他还在用自己的呐喊去慰藉战士,但是他对这个世界是看透了。几年以后,他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又一次悲愤地发出“这是怎样的世界呢?”有人说,鲁迅的一生,一直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彷徨,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资料

  1.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册第七十章

  2.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等人文集中的相关文章。(略)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以上预习力争在20分钟内完成)。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勺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3.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4.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然后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

  1.复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二教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

  桀骜 赁屋 屠戮 浸渍

  A.jiàng lèn chuō zì B.jié lìn lù zì

  C.jiè lèn lù zé D.jié lìn chuō zé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 、 。

  4.写一则“三·一八”事件的简讯。

  附1.参考答案:书后“思考与练习”参见课文分析。

  课堂作业 :1.B2.D3.:A: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B.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C.事实、为、明证。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9

  鲁迅

  1924年4月1日

  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 :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6、7、8 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 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9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 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 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 :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  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七部分的 课后三大题的3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3.4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 :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  哀痛烈士  揭露敌人  唤起民众

  │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  │          └3.18死难  ┘

  │  │          ┌府门喋血         ┐

  │容└揭露反动派┤                 │惨象、流言

  │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 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 :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6、7、8 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 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9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 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 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 :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  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七部分的 课后三大题的3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3.4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 :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  哀痛烈士  揭露敌人  唤起民众

  │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  │          └3.18死难  ┘

  │  │          ┌府门喋血         ┐

  │容└揭露反动派┤                 │惨象、流言

  │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 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1

  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 :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6、7、8 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 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9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 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 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 :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 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七部分的 课后三大题的3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3.4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 :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 哀痛烈士 揭露敌人 唤起民众

  │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 │ └3.18死难 ┘

  │ │ ┌府门喋血 ┐

  │容└揭露反动派┤ │惨象、流言

  │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 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2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 :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6、7、8 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 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9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 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 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 :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 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七部分的 课后三大题的3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3.4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 :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 哀痛烈士 揭露敌人 唤起民众

  │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 │ └3.18死难 ┘

  │ │ ┌府门喋血 ┐

  │容└揭露反动派┤ │惨象、流言

  │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

  └死难意义

  [1]

  [1]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3

  四川成都郫县一中 李国栋

  设计意图:

  文本中十次出现“血”字,这激起了教者想从一个全新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想法。基于这一点,我采取专题形式,从文本三个核心元素(血、红字、罪与罚)出发去实施教学,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含量进行了较为深透的挖掘。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了解课文背景

  1、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 ,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和繁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页页洒满了先驱者鲜血的历史。(大屏幕显示一滴滴逐渐放大的鲜血)。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沉痛和敬仰的心去回顾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流血惨案---1926.3.18惨案。

  2、了解课文背景(3。18事件的概况)(见教材45页注释①)

  对于这一事件,许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写的《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记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把握课文

  1、对于这篇文章,大家预习过了,我想先请几位同学谈谈初读感受。

  2、许广平先生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血,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3、我也有一段话来表明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篇以血祭血的文章,先生之悲愤忧虑全在文中十处血语上。”今天,我想通过课文这十处写血的文句来引导大家对全文做一个把握,先请大家用笔勾画出文中十处写血的语句。

  4、按课文顺序给十处写血的语句归类,分析内在逻辑关联。

  鲜血

  第一、二部分------------------血

  ( 交代写作缘由:记念流血者) 淡红的血色①②

  血痕

  第三、四、五部分--------喋血

  (遇难的实况---“罪” ) 血污

  血痕

  第六、七部分---------------血战

  (总结教训----“罚” ) 淡红的血色③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学生默读第一、二部分,揣摩作者感情。

  记念死者------悲痛

  痛斥论客------悲哀

  ⑴写作缘由 控诉当局-------愤怒 “悲愤”

  激励猛士-------哀痛

  唤醒庸人--------悲哀

  ⑵学生诵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三段、第二部分第一段,提问讨论:“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血的颜色为什么减淡?)

  2、速读课文三、四、五部分,刘和珍等人的喋血情况怎样?

  血痕(罪证)

  喋血 抨击当局杀人

  血污(罪证)

  3、学习第六、七部分(罚)

  ⑴总结历史教训:不赞成徒手请愿,大量的流血牺牲只换来极少的成果。

  ⑵提问:淡红的血色怎么又“纵使洗成绯红”?苟活者又为何只看见淡红的血色?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节课目标

  1、探讨两个疑问:见上⑵ 。 鲜血----淡红----绯红----淡红

  2、研究几个重点文段的语言。

  二、讨论

  1、“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的血色”?

  2、“淡红的血色”怎么又洗成“绯红”,最后还是“淡红”?

  提示:①联系语境

  ②关注行文逻辑

  明确:烈士鲜血虽为庸人随着时间淡忘,但鲜血不会白流,也应当有其影响和意义,人们会逐渐明白烈士之死的意义。在先生看来,这样的牺牲又是不值得的,它最终还是归于“淡红”。

  三、具体探究重点文段的深层含义。

  1、第一部分第三段

  2、第二部分第一段

  3、第四部分最后一段

  四、小结

  1、情感线索 主题思想

  2、先生的“孤愤”和“救世婆心”。

  五、课外延伸阅读和作业 

  1、课外阅读《读本》中记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

  2、写一篇学习心得。

  六、让我们在本课结束时,齐声朗诵陶渊明的《挽歌》来寄托我们对烈士的感怀和哀悼之情吧。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历史上这滴殷红的血。

  附陶潜《挽歌》(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硗。马为仰天鸣,风为白萧条。幽室一已闭,前年不复朝。前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共山阿。

  [ 李国栋,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近30篇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

  通联地址:四川成都郫县一中语文组 611730 电话:500]

  作者邮箱:

  [1]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4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以上预习力争在20分钟内完成)。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勺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3.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4.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然后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

  1.复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二教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

  桀骜       赁屋       屠戮      浸渍

  A.jiàng  lèn  chuō  zì            B.jié  lìn  lù  zì

  C.jiè  lèn  lù  zé                 D.jié  lìn  chuō  zé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     、     。

  4.写一则“三·一八”事件的简讯。

  附1.参考答案:书后“思考与练习”参见课文分析。

  课堂作业 :1.B2.D3.:A: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B.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C.事实、为、明证。

  〔附]板书设计 

  第一教时

  一、内容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二、刘和珍:渴求真理善良和蔼有事业心

  第二教时

  1.煤(喻)(历史进程)请愿(不值得)。

  2陶诗(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3 

  纵观全文:悲、愤、激励。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5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本文的时代背景。

  2、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根据思路,探索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4、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   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 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重点重点:1、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关键文句的理解。

  方法指导:1、朗读法2、讨论法

  一、自主学习

  1、介绍鲁迅及其作品

  2、探索背景

  3、预习注音

  徘徊(      )        长歌当哭(    )   菲薄(    )          踌躇(     )

  桀骜(      )          黯然(    )         噩耗(    )            肆无忌惮(   )

  喋血(      )          攒射(    )         屠戮(    )            和蔼(    )

  浸渍(     )           殒身不恤(      )   洗涤(    )            绯红(    )

  尸骸(     )

  二、合作探究

  1、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2、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3、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有哪些?

  三、当堂检测

  《新新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四、巩固练习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五、收获和疑惑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6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 吕大伟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

  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英勇斗争的精神。

  2、理解:

  课文深刻的思想内容。

  3、鉴赏:

  课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讲解、讨论等。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刘和珍,讲读第一、二部分

  1、阅读注释①,了解背景与刘和珍。

  2、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⑴ 分段讲析内容;(习题穿插于讲读中)

  ⑵ 理清结构;(见板书)

  ⑶ 诵读课文。

  板书:

  ┏纪念烈士

  ┏一、写作缘由:悲哀愤怒┃               

  纪念的┃           ┗揭露敌人  

  目的┃      ┏要象猛士──直面人生

  ┗二、写的必要┃           (唤起民众)

  ┗不做庸人──暂时偷生  

  二、讲读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

  1、分段讲析内容(见书);(习题穿插于讲读中)

  2、理清结构;(见板书)

  3、诵读课文。

  板书:

  ┏三、交往始末:暗自诧异──微笑、温和 (不为势利所屈)

  ┃               ┏府门前喋血┓

  ┃      ┏刘:微笑、和蔼 ┃     ┃

  纪念的┃四、遇害事实┃        ┗棍棒的伤痕┃(不爆发

  内容┃      ┃        ┏惨象不忍视┃ 就灭亡)

  ┃      ┗敌:下劣、凶残 ┃     ┃

  ┃               ┗流言不忍闻┛

  ┗五、遇害经过:沉勇友爱──从容转辗 (惊心动魄的伟大)  

  4、完成“基训”上的习题。

  5、检查背诵情况。

  三、讲读第六、七部分;完成课后习题

  1、分段讲析内容(见书);(习题穿插于讲读中)

  2、理清结构;(见板书)

  3、诵读课文。

  板书:

  ┏六、经验教训:谈资流言──徒手请愿(应取有效方法)

  纪念的┃      ┏百折不回┓

  意义 ┗七、死难意义┃    ┃勇毅不亡(奋然前行)

  ┗殒身不恤┛  

  4、完成作业。

  第一题:

  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为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完全出于“我”的意料之外,“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能说出话来?

  杀人者依然横行,造谣者诽谤中伤,黑暗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苟活者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惨案才过去两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却快要降临了。因此作者再次感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不要苟且偷生,继续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作者于是痛心地回忆起认识刘和珍君的过程,直至留在记忆上的最后印象。这是第三部分的内容。

  第四部分,文章接着叙写得到噩耗的惊愕──出乎意料之外:

  1、卫队居然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

  2、始终微笑的刘和珍也在被害之列──有尸骸为证;

  3、这是虐杀,因为身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反动政府竟如此下劣;

  4、杀人者反诬被杀者是暴徒!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刀枪,野蛮凶残;流言,更加阴险恶毒。屠杀,舆论钳制,这是反动派惯用的两手,这是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作者于是再次愤慨地写道:“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但作者并不以为我们的民族就此沉默下去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所以他大声呐喊,“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记叙遇害经过,夹叙夹议,揭露控诉段政府布下罗网,杀害爱国学生的暴行。这是第五部分的内容。

  第六部分,作者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沉痛总结了经验教训。尽管他不同意徒手请愿,但他认为烈士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想到这里,他不觉又慷慨激昂起来,进而化作对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对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的热烈讴歌。这便是文章第七部分的内容。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呼应开头“菲薄的祭品”,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歉意与内疚。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炽,无法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追忆,并且激发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四、作业

  背诵一、二部分,默写检查。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7

  1.说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用饱醮着热泪,用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既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也有对觉醒的国民的呐喊。

  ①教学目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②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③教学难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

  2.说教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3.说学法

  ①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朗读、质疑、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大意。

  ②探究法。

  4.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背景导入法,“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背景导入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阅读全文,理清思路。围绕“记念”,引导学生认识第3、4、5节为叙述的主体,介绍了刘和珍君生前与遇害的情况,第1、2节交待了写作的缘由,第6、7节揭示了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③结合课后练习二,整体感知,课文记叙刘和珍的事迹,包括预定《莽原》、反抗校长、虑及母校、参加请愿等,认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从容勇毅的精神。结合神情“始终微笑着的”感受刘和珍的乐观坚毅的性格。

  ④探究课后练习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含义,以及探究第二节第一二两句“真的猛士”的含义,了解作者对反动政府暴行的愤怒、对走狗文人的抨击、对战斗者的激励的感情。并背诵第二节。

  ⑤朗读第四节,探究第四节的几个独立段作用以及“沉默”段与“当三个女子”句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激愤感情。

  ⑥借助陶潜的诗以及“至于这一回”“苟活者”句的理解,认识第六七节中关于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⑦探究“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当时社会的状况。

  ⑧课堂小结。作者通过纪念刘和珍君,表现了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揭露了反动政府的残暴罪行、走狗文人的卑劣无耻,同时激励战斗者“更愤然而前行”。

  ⑨作业。搜集鲁迅、刘和珍相关资料互相交流。为刘和珍塑像设计说明书,200字左右。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关注当前的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5.板书设计(略)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8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县第一中学 曹 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掌握“寥落、桀骜、屠戮、蹀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陨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意义。

  ⑵ 学会采用勾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能力目标:

  ⑴ 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⑵ 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3、德育目标:

  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理清关键语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

  课堂教学两课时,训练两课时。

  【预习提纲】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

  2、利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3、试概括每一小节的大意,划出不懂的地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上一课我们了解了用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八个字来概括北大的优良传统,并明白了北大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正是集中体现了北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其实在那黑暗的年代,不仅北大,当时北京其它高校的爱国学生,都曾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来挽救民族的危亡,甚至为此流血牺牲。比如,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四十多位青年学生,不仅有北大的,也有其它高校的,如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并惨遭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的学生自治会的主席刘和珍就是当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按要求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惨案的经过,其他同学准备补充。

  二、学生结合已发背景资料和课文中的有关信息介绍

  用投影仪打出要求:

  1、惨案发生的原因。

  2、惨案发生的经过。

  3、惨案发生后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反映。  

  (学生作答时,教者可结合本题指导学生如何筛选、提炼、概括、组织作答)

  从刚才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知道,这次学生游行请愿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的热诚,是为了声援当时政府的外交,反对帝国主义对我国主权的侵犯,可这一合理合法的爱国行为却遭到了卖国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请愿群众死伤至数百人。当时受伤的还有我们熟悉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这次清愿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李大钊。另一位中共创始人陈独秀的儿子,中共北方区负责人陈乔年也在执政府前被士兵用刺刀刺伤。惨案发生后,全国各界一致痛斥反动军阀的残暴行径,中共发表声明,指出段祺瑞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卖国贼,号召全国人民“声讨之”。著名作家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新中国的女子》等文章来愤怒谴责军阀的暴行,盛赞刘和珍等人的爱国精神;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也在医院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愤慨;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著名作家朱自清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同学的鲜血还洒在他身上,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下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语老师著名作家林语堂,写下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怀念自己的学生刘和珍,痛斥军阀的残暴;著名诗人闻一多也发表了《文艺与爱国──记念三月十八》 。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鲁迅当时就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在得知惨案后,更是悲愤难当,于当天就写下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接连写下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如此“讨赤”》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驳斥无耻文人的谎言。经过冷静思考后,作者从更高的思想高度分析总结了这次惨案的意义与教训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

  昨天我已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并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教者可从其中选择十个词听写)

  徘徊 正告 寥落 倘使 洋溢 痛定 出离 深味 菲薄 惨淡 淋漓 洗涤

  造化 微漠 踌躇 诧异 桀骜 锋利 租赁 旧观 引退 黯然 噩耗 不惮 

  立仆 尸骸 创伤 沉勇 转辗 攒射 屠戮 寥寥 浸渍 绯红 山阿 从容

  干练 依稀 微茫 直面 正视 广有羽翼 殒身不恤 长歌当哭

  三、指导学生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提问: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那么根据你们已有的阅读和写作的经验看,这类文章应该写哪些内容?

  (教者可将学生的回答逐一写在黑板上,一般会有:交代写作的缘由,记叙怀念对象的生平事迹,概括怀念对象的思想、精神,对怀念对象进行评价,抒发怀念之情,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

  明确:在本文七大段中。

  2、提问: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同学们所说的哪些文章中写到了?分别是哪几段?又有哪些是同学们没有说到的?为什么大家没说到?

  (在同学们看书、思考、发言后,教者可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总体思路)

  3、提问:课文集中记叙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害经过的是哪几段?

  明确:三、四、五段。

  (这里可穿插问:是不是所有的怀念文章都要写怀念对象逝世或遇难、牺牲的经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搞懂作者用两段文字写遇难经过的原因和作用)

  4、提问:第一、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5、能找出标志句吗?

  明确:第一段与第二段中的几个“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句子。

  (教者视时间可引导学生弄清这几个句子与“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否矛盾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懂得作者写作篇文章的具体缘由:

  ⑴ 应程君所请;

  ⑵ 刘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志同道合的战友,使我怀念;

  ⑶ 抒发悲愤,祭奠烈士;

  ⑷ 提醒庸人,莫忘惨案)

  6、提问:第六、七两段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教者小结:全文思路的中国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

  四、布置课后作业

  1、继续反复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本文的局部思路:

  ⑴ 作者为何从追悼会写起?

  ⑵ 文章第二大部分的顺序是什么?

  ⑶ 能否将第六段与第七段的顺序颠倒一下?

  2、思考:鲁迅在本文写哪几类人?他们在惨案中的有哪些行为?惨案发生后,他们又有哪些反应?鲁迅对他们的情感与评价分别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本文的局部思路。

  2、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

  一、理清本文局部思路

  1、提问:作者为何从追悼会写起?

  明确:

  ⑴ 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⑵ 便于交代写作的缘起。

  ⑶ 便于抒发作者的悲愤之情。

  2、提问:三、四、五段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明确: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先回忆与刘和珍初识,再详写遇难经过。

  3、六、七两段能否颠倒?

  明确:不能。因为第六段虽然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怀念之情,但更多的是作者冷静地揭示这次惨案的教训,而鲁迅是明确地表示他不赞成徒手请愿,认为以这种方式所流的鲜血无助于社会的进步。(这里可顺带帮助学生理解本段中语句的含义)第七段作者是热情赞颂了此次惨案的意义,即显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和烈士的鲜血将会使“庸人”看到希望,将会激励“真的猛士”“更奋然而前行”。这两段前者是否定,情感较为阴暗、消沉,而后者是肯定,情感较为激越、高昂,所以这样安排更能体现作者写作此文是为了悼念死者,教育、激励生者的目的。

  教者小结,展示投影: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记          悼念烈士     爱

  交代写作缘由  抒悲愤之情

  念  (一、二)   唤醒庸人     憎

  刘

  记念刘和珍君  追述生前事迹  生前

  和  (三、四、五)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珍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君  (六、七)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  

  二、结合对文中人物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同学们在填写时要在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语句或词语。)

  人物类别 惨案中的表现 惨案后的反应 作者的评价、情感

  真的猛士 欣然前往,互相救助从容遇难,殒身不恤 悲悼烈士,痛斥反动政府及走狗文人

  奉献悲哀与尊敬

  庸人(苟活者)

  冷漠旁观

  忘却悲哀苟且偷生

  提醒,并给予希望 中外杀人者及反动文人

  凶残虐杀

  制造流言,掩盖诬陷 深感愤怒,斥其卑劣

  2、教者要相机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能抓住关键词语并进行提炼概括,组织成精炼的语言作答。

  3、本表格的答案并不唯一,只要学生能言之成理即可。

  4、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对学生不易理解的语句进行讲解。

  三、小结本节课,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的二、四两段。

  2、划出仍不理解的语句,下节课提出。

  3、完成《优化设计》课内部分的作业。

  4、完成《提高作业》课内部分的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背诵。

  2、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文章的思路来理解语句的含义。

  3、讲评作业。

  4、完成《记念刘和珍君》课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教者在检查时,可根据学生背诵情况,指导学生如何掌握结合文章思路进行背诵的技巧)

  二、逐一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疑难句子的含义

  (学生提出的句子大约和《教师用书》中的差不多,指导的关键是让学生把句子放在所在的具体语境中结合文章的局部思路和总体思路来理解,对于少数在语文界至今仍有异议的句子应以尊重学生的意见为好。具体分析指导内容略)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读。

  三、讲评作业

  四、进行课堂训练

  练习题为《优化设计》中课外练习二。

  五、布置课后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9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 巫红涛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旧教材的选文,但教学要求与旧教材完全不同,重点在理清思路,因此教学方法与重点应体现出新教材的特点。

  作为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本文阅读理解难度较高。原因有二:一是写作背景离学生太远,学生难有真切感受;二是鲁迅的语言很简练但含意很深刻,有时又曲折达意,这对于社会经验尚浅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它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是较为困难的。但虽然如此,基于本课教学的新要求,讲解课文内容不作教学重点,可采用学生提问,老师答疑等方式来解决词句理解问题。另外,还可通过提供较丰富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尽量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2、把握全文思路及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3、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策略】

  1、整体略读,把握整体思路。

  2、局部精读,细细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

  【教学媒体】

  1、投影机。

  2、有关当年学生运动的影片片段。

  3、印发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及鲁迅的《无花的蔷薇二》。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略读全文,解决难读难懂的字、词、句。

  2、为文章7个小节分层次。

  二、导入

  1、回顾鲁迅作品。

  2、解题:

  “记”──纪

  (以此让学生了解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有着当时时代的烙印,不宜作为现代规范语言的标准。)

  三、介绍背景

  1、注解一。

  2、介绍刘和珍及“北师大事件”。

  3、介绍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和鲁迅《无花蔷薇二》。

  (注:介绍背景目的是设置一个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能在此情景和氛围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因此,可采用图片、电影片段和朗诵等感染学生。)

  三、复习理清思路的方法

  1、分段,概括各段大意。

  2、了解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段落与表现中心的关系。

  (注:此方法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已有所总结,这里是进行复习。)

  四、检查预习

  (目的:理清课文的整体思路。)

  提问: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几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明确:一、二∕三、四、五∕六、七

  纪念缘由→追忆→意义

  五、进一步理清思路和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设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找出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

  提问:

  1、纪念刘和珍的缘由是什么?有这些原因为什么却说无话可说?

  2、无话可说又为什么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3、追忆刘和珍抓住什么特点来写?为什么?

  4、第四、五节都写了“3.18”惨案,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从第六、七节看,鲁迅对“3.18”的态度是怎样的?

  (注: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思路并板书出来。)

  (板书见后)

  六、布置作业

  精读课文,将难以理解的词句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一课要点

  二、理解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提问:从文章各部分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沉痛悼念交积悲愤控诉。

  第二部分:深情缅怀交积无情揭露。

  第三部分:深沉思索。

  通过一些关联词语体会作者如何将悲愤感情交积在一起组成线索贯穿全文。

  (补充板书。)

  三、明确局部思路

  分析第四节,让学生点出引领思路的关联词语,从而理清作者是如何逐步深入地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惊闻噩耗→颇为怀疑→证明是事实→之后更有诽谤和流言,难以置信→发出在沉默中爆发的号召。

  四、学生提问,老师答疑,解决疑难

  五、解决练习

  【附板书】

     纪念缘由 写的必要  程君正告         沉痛悼念(悲)

  预定莽原

  无话可说  洋溢—艰于        悲愤控诉(愤)

  ↓         阴险—悲哀 

  目的    猛士:直面正视──正面讴歌  (悲)

  庸人:偷生忘却──含蓄批评

  追忆   刘和珍   不屈、反抗        深情缅怀(悲)

  微笑、温和

  忧虑、泣下

  惨案经过  棍棒虐杀──惨象     无情揭露(愤)

  ↓         受人利用──流言

  惨案细节  欣然前往         热烈赞颂(悲愤)

  从容转辗

  意义   教训    至多:意义寥寥      思索(痛)

  至少:浸渍人心

  意义    中国女子是以为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

  真的猛士:奋然前行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20

  广西南宁市第十三中学 倪晓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发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课前预习】

  本文内容深刻,时代距离较远,难度大,课前的预习是必要的。可提出如下要求: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意义;

  2、记下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发现的疑难(课前交老师及时汇总);

  3、思考一个问题: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纪念了刘和珍君的哪些事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中心,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情况

  可请一两位同学着重汇报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其他同学补充,也可由教师汇总介绍同学预习中提出的疑问。目的在于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方向。

  二、简介“三·一八”事件的有关背景及作者写作此文前后的思想、行动,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可由教师示范朗读第一部分,接着请六位同学分别朗读二至七部分(也可先读二至五部分)。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感情朗读,把学生引进课文的情境之中。

  (正音正字,可视学生实际而定。)

  四、讨论分析课文

  1、课文纪念刘和珍君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一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2、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讨论方法:

  问题1,可先请若干同学,按预习笔记,讲述课文所记刘和珍的事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剖析关键字词的含义,去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比如“……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而”,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可由教师示范分析一件事,余下的让学生通过小组议论的方式去解决。

  问题2,可先让学生划出课文中先后反复出现的“有话要说”,“无话可说”的语句,然后逐一分析有关语句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针对什么而言,含义是什么。同样,可由教师先示范分析一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余下各句。

  在讨论上述两个问题时,应引导学生顺带归纳课文一至五部分的段意。讨论时,教师巡视辅导;讨论后,可分别请几位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

  1、讨论问题1时,体会作者“悲”的感情;讨论问题2时,继续体会作者“悲”和“愤”的感情。教师小结时,应注意将“悲”与“愤”汇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中心──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

  2、布置作业:

  ⑴ 复习课文,着重探讨课文第六、七两部分的含义。

  ⑵ 完成“研讨和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内容

  1、介绍写作缘由。

  2、交代写作目的。

  3、回忆认识过程。

  4、抒写惊愕、义愤。

  5、叙述遇难经过。

  6、总结经验教训。

  7、热情讴歌赞颂。

  二、刘和珍:渴求真理 善良和蔼 有事业心

  三、感情线索:痛悼烈士 痛斥反动政府、文人(悲、愤、激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鲁迅先生对“三·一八”事件及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体会有关重点语句的含义,进一步全面把握文章的中心。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六、七部分

  第六部分内容较深,可主要由教师讲解,着重讲清“煤”的比喻和所引陶诗的含义,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是如何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是,只要是为人类历史的前进而付出的代价,这血就不会白流。

  第七部分,可引导学生以小组议论的方式,通过讨论第二段的中心、各句间的关系以及关联词的作用,进而联系第三段,理解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回顾历史高度评价刘和珍等烈士死难对于将来的意义。讨论中应引导学生注意对“中国女子”、“压抑至数千年”等关键词语的理解。

  三、讨论有关重点语句的含义

  通过以上的讨论、讲解,学生对课文的中心,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已有较全面的了解,下面,就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有关重点语句,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以求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

  讨论的内容及顺序可作如下安排: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惊心动魄的伟大”、“伟绩”、“武功”;

  3、“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

  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研讨和练习”三中还提到的其他语句,也应在讨论中顺带加以解决。)

  四、总结

  1、归纳学生讨论情况,明确对有关语句的理解;对学生中意见分歧较大的某些问题,也可不急于统一意见,可引导学生课后继续争论。

  2、明确本文的中心:纪念、揭露、歌颂,三者统一而以“纪念”为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露出的作者的悲愤感情;理解作者对“三·一八”事件及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

  3、布置作业: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写一则三至五百字的简讯,报道“三一八”事件的真象(可印发朱自清先生的《执政府大屠杀记》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