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红尘戏语 点赞 分享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1

  诗经三首

  [教学目标 ]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像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领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美丽”的观念。

  [教学方法]

  1.“切入情节,激发想像”法

  如《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学生想像女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节和“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

  如将《卫风•氓》与《邶风•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社会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味神韵”法

  如《卫风•氓》抓住语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暗示性,进行推断想像“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设计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解说: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激发研读兴趣。)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解说:应在联系对原句理解的过程中检查,以教给学生运用语境体察语义的方法,并且通过字、词的理解,疏通诗的内容。)

  ②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结合历史知识,扼要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理想的追求。c、在战争和徭役中,人们争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现出的爱国热情。

  (解说:设计此题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从总体上提纲举要,让学生有一个“历史”的观点,对加深理解三首诗有着点拨作用,进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激发爱国热情。)

  B.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本文三首诗分别选用了怎样的典型情节?

  明确:《氓》主要情节:“以我贿迁”“三岁食贫”“靡室劳矣”;《无衣》主要情节:“袍”→“泽”→“裳”;→“戈矛”→“矛戟” →“甲兵”;《静女》主要情节:“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解说:此题设计主要让学生把握情节的典型性,由此方可有触类旁通的据点,伸入生活的细微之处,把握诗歌的意境。)

  2.具体研习《秦风•无衣》

  ①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解说:此题设计除了把握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外,关键放在开拓诗的意境和充实诗的内容上,当然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②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像,创造“我”的形象。

  讨论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像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解说:此题旨在激发学生推断想像能力,透彻把握诗的形象。)

  三、课堂练习

  赏析下面这首诗。

  乡愁的四韵(录其二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芬芳

  是母亲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解说:此题设计是为了解决对情节和重章复唱的理解问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氓》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2.《氓》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择,但有一点必须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领悟到什么?

  4.要欣赏诗,必须运用想像,而想像又不是无根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创造出自己的形象。请您就“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像,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2

  诗经三首

  [教学目标 ]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像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领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美丽”的观念。

  [教学方法]

  1.“切入情节,激发想像”法

  如《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学生想像女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节和“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

  如将《卫风•氓》与《邶风•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社会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味神韵”法

  如《卫风•氓》抓住语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暗示性,进行推断想像“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设计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解说: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激发研读兴趣。)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解说:应在联系对原句理解的过程中检查,以教给学生运用语境体察语义的方法,并且通过字、词的理解,疏通诗的内容。)

  ②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结合历史知识,扼要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理想的追求。c、在战争和徭役中,人们争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现出的爱国热情。

  (解说:设计此题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从总体上提纲举要,让学生有一个“历史”的观点,对加深理解三首诗有着点拨作用,进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激发爱国热情。)

  B.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本文三首诗分别选用了怎样的典型情节?

  明确:《氓》主要情节:“以我贿迁”“三岁食贫”“靡室劳矣”;《无衣》主要情节:“袍”→“泽”→“裳”;→“戈矛”→“矛戟” →“甲兵”;《静女》主要情节:“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解说:此题设计主要让学生把握情节的典型性,由此方可有触类旁通的据点,伸入生活的细微之处,把握诗歌的意境。)

  2.具体研习《秦风•无衣》

  ①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解说:此题设计除了把握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外,关键放在开拓诗的意境和充实诗的内容上,当然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②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像,创造“我”的形象。

  讨论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像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解说:此题旨在激发学生推断想像能力,透彻把握诗的形象。)

  三、课堂练习

  赏析下面这首诗。

  乡愁的四韵(录其二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芬芳

  是母亲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解说:此题设计是为了解决对情节和重章复唱的理解问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氓》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2.《氓》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择,但有一点必须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领悟到什么?

  4.要欣赏诗,必须运用想像,而想像又不是无根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创造出自己的形象。请您就“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像,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3

  王麟 杨波

  教学设想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欣赏古代诗歌的初步能力,也养成了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些习惯。这三首诗歌内容不同,风格相近,难度都不太大,学生基本能够读懂,只是每首诗歌都有一些值得品味鉴赏的地方。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三首诗歌,感知诗歌大意,然后采用提问、质疑、共同讨论等方法,分析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意境,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注意朗读背诵,积累其中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教师范读后,正音。

  要求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雎 鸠 窈窕 参差 伊人 鸡栖于桀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注意,诗歌重在体会,对于字词意义不必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好。

  三、探究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首诗,然后说说:这三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在《蒹葭》《君子于役》这两首诗歌中都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选取后两首诗歌中的任意一首,仿照课后练习三的形式,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注意肯定学生作品中的优点,指出其中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内容。

  二、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1.指导学生朗读这三首诗。

  (1)《关雎》朗读指导:

  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读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乐与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调。

  (2)《蒹葭》朗读指导:

  就整首诗而言,几个章节结构相同,只是其中换了几个词语而已,增强了诗歌的韵味。就每章而言,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3)《君子于役》朗读指导:

  这首诗较为简单,共两章,用的是直接陈述的写法,因此在朗读上,起伏也不是太大。只是要注意,第一章主要表现妇人对丈夫的思念盼望之情,第二章表现妇人对丈夫的关心之情,同时,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妇人的淡淡的怨情。

  2.指导学生背诵这三首诗。

  三、迁移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完成文后的题目: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糜家糜室,猿狁之故。不遑启居,猿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日归日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糜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日归日归,岁亦阳止。王事靡蓝,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牲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思考:1.为什么说这首诗交织着士兵思家恋土与保家卫国的复杂心理?

  2.请找出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说一说:末章“昔我”四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课文学习小结

  五、布置作业 

  附:关于《蒹葭》和《君子于役》的翻译。

  蒹葭

  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洲。

  君子于役

  丈夫服役在远方,不知哪天役满期。不知何时回家乡?鸡儿纷纷回窝来,西天暮霭遮夕阳,牛羊下坡进栏忙。丈夫服役在远方,叫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在远方,没日没月别离长。几时团圆聚一堂?鸡儿纷纷上木桩,西天暮霭遮夕阳,牛羊纷纷下山冈。丈夫服役在远方,曾否忍饥饿肚肠!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也是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典诗歌。《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开创了赋比兴的手法,在教学中要对这两个方面做一些引导分析,以达到鉴赏的培养目标。《诗经》是四言古诗,要指导学生会朗诵四言古诗,使其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会感情、感知人物,理解《氓》中体现的古人对爱情的追求,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理解培养《采薇》中表现的家国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诗经》,对其是有所了解的;况且在必修一中接触过现代诗歌,应该说对诗歌的学习已有知识与能力的相关储备。在高中阶段再次接触《诗经》,应着力培养其鉴赏与评价的能力,并强化朗诵,扩大阅读面,加强写作,重视练习,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同时教师也要体现主导者的作用,以读代讲,精讲精练,落实“两主双效”的理念。

  教法探究

  本文是诗歌,重在反复吟咏自我体会。因而,教授时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梳理《诗经》的基础知识,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引导他们经由文字再现形象或事件,经由形象或事件领略情感,领略诗情。反复吟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细细品味。比兴手法是《诗经》独创,重章叠句也新颖,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语境,让学生掌握。运用引进故事,改写等形式,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结合注释,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解文意。

  3、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感情变化发展脉络,分析并学习赋、比、兴和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

  4、背诵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

  1、提倡美读,强化背诵。

  2、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氓》了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能探讨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2、通过学习《采薇》培养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诗歌中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理解“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氓》,第二课时学习《采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的新诗,可谓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而《诗经》中的作品正以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新颖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情真挚充沛,风格淳朴自然,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不愧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探一探《诗经》这民族诗河的清新的源头、璀璨的诗空中的耀眼明星吧。

  二、检查预习

  1、完成下列填空

  《诗经》是我国第__部的诗歌总集,又称《   》或《    》,搜集了从公元前__世纪西周初年到公元前__世纪春秋中叶的诗歌,开创了我国                   诗歌。《诗经》的“六义”是指: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注音

  氓(   )    蚩蚩(    )   匪(  )来贸丝    愆(   )期

  将(   )子无怒    乘彼垝(   )垣(   )   尔卜尔筮(   )

  以我贿(   )迁    于(  )嗟(   )鸠兮    犹可说(   )也

  其黄而陨(   )    淇(  )水汤(   )汤    渐(   )车帏裳

  靡(   )室老矣     夙(   )兴夜寐    咥(  )其笑矣    

  隰(    )则有岸    言笑晏晏(    )

  3、指名朗读或全体齐读

  (说明:一是强化字音识记,二是明确朗读节奏,三是进一步熟悉课文。这可以根据具体班级而定。)

  三、阅读文本,初步感知

  再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共六章,请概括每章内容。

  2、请结合具体词句,概括每个阶段女主人公的性格和心情。

  明确:

  1、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予无怒,秋以为期”——温言相劝,善解人意。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天真痴情,甜蜜温馨。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沉痛告白,告诫女子。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忠于爱情,却遭变心。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勤劳辛苦,无怨无悔,却遭虐待。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亲人误解,独自伤心。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认清现实,清醒刚烈。

  四、探究与实践

  1、讨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提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总结学生的发言内容,对于有争议的,可以考虑给以更长的时间进行深刻的讨论。)

  2、找出课文中运用了赋和比兴(比、兴很多时候难以区分,因此一般笼统地称为比兴,这也可以降低学生训练的难度)的例子,请学生借鉴该手法,仿写三个句子。

  (教师可以给一个话题,如“感动”“等待”等,学生也可以自拟话题写一段话,写完后交流。)

  五、背诵全诗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并预习《采薇》,要求能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从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采薇》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二、检查诵读与疏通

  1、诵读

  (先指名学生读,教师可适当指点引导;再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也可利用多媒体录音作示范,供学生比较学习。)

  2、疏通文意

  (教师可以找几个句子让学生疏通,并强调容易出错的字词。)

  三、感知与探究

  1、《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明确:“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明确: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4、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5、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师评: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7、背诵全诗

  四、交流与延伸

  1、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并在课堂上交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巩固背诵;

  2、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雎鸠(jiū):一种水鸟。

  窈窕(yáotiá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边。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四、布置作业,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具体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二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2、从总体上说,社会的制约是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许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烈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3、《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4、《诗经》的语言特点。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3)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通过全体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   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   《氓》的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过程 

  一、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二、简介《氓》

  《卫风 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三、诵读诗歌,然后根据课后的注释来翻译课文。

  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注意一些重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

  四、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板书]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          第六章

  (诗句)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

  五、鉴赏要点

  1、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2、《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六、背诵本诗

  七、课后思考

  请把本文和读本上的两首诗作简要的比较。

  《秦风·无衣》

  教学目标 

  这是一首秦国的军中歌谣,体会诗歌如何表现士兵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

  “同袍”“同泽”“同裳”“同仇”“偕作”“偕行”的递进层次,理解它有利于背诵。

  教学过程 

  一、             诵读诗歌,提醒学生注意诗歌中的重复字词。

  头脑里要想象着这是一首行军的战歌。

  二、             重点解释这些重复字词。

  同袍                戈矛                   同仇

  同泽                矛戟                   偕作

  同裳                甲兵                   偕行

  (字词的重复是诗经的一大特色,了解这一特色对背诵有利,请同学尝试背诵这首诗。)

  三、[诗歌鉴赏]

  《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

  全诗共三章,章下章句对应;诗句大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

  第一章,统一思想。

  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求。“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

  “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

  “与子同偕”,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与“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写“同仇”“偕作”,表现战士们爱国的情感与大无畏的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 ,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提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烽的古代军歌。

  诵读这首诗,要注意全诗慷慨雄壮的基调。

  四、默写本诗

  《静女》

  教学目标 

  1、注意诗歌的写景和心理描写以及两者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领悟采用第一人称“我”的抒情特点。

  重点难点

  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             解题

  选自《诗经邶风》,静,文静,美丽。这是一首爱情诗,他们约定在城楼地方幽会 ,男的等了好许,女的才来。本篇作者或许是男的本人;或者是当时的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

  这是东周时期产生于邶地(今河南汤阴县境)的民歌。诗的内容是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出,生动地描绘了他约会的过程。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向男子赠送物品来表达爱情,整篇诗充满着愉快而幽默的情趣。

  首章“静女其姝,俟我地城隅”,两句是说,一位文的姑娘多么美,相约等我城角去相会。开头用“静女其姝”写那女子,表示了男子对女子的赞美,同时也流露了一种十分倾慕的感情。边同下面“俟我于城隅”一句,就生动地写出了那个男子在赴约会时的那种欢欣、愉快、幸福,迟到于不无得意的心情。但紧接下面却突然一转,写男子依约而至,到了会面地点,却不见那女子,“爱而不见”。这句是写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原来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调皮的姑娘。这样一来,可真急坏了那个满怀欣喜而兴冲冲赶来相会的小伙子  ,他想是因为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而不来的呢,还是阴睛不定少女心对自己变了心而故意失约不来的呢?于是非常着急不安,禁不往“搔首踟蹰”起来。这里是说,急得那个男子抓耳挠腮,转来转去,不知所措。“搔首踟蹰”,可以说十分穷形尽相地写出了当时那个男子焦灼万状的情态。同时,也借以写出了那个男子对所爱女子的深情和迷恋的程度。

  下面第二章,则开始写他们会面后的情景。“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娈”美好的样子,“彤管”,红色管状的小草。旧注,解作红色的笔,或红色管乐器。我们下文“自牧归荑”句看,这个女子乃是普通的牧羊女,因此有人揣测,所谓彤管,不会是笔或乐器之类,可能与“荑”一样,是种小草之类。诗总是浓缩的,跳跃的。诗中写当那位调皮的姑娘,看到把践约而来的所爱,急成那个样子,终于露面了,并郑重地把一支小草作为礼物送到男子面前。“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是男子接过小草后的心理活动,也是一句风趣的答辞。“说”通“悦”。“女”通“汝”。“说泽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的草,又指赠草的人。这里写子子把一支小草作为馈赠。小草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送草给对方这固然是了传情,而我们从这位调皮的姑娘看,大约也正如“爱而不见”一样,有试他逗他的意思,也就是看看会引起对方什么反应。而男子接过小草以后,就说,这支小草光彩美丽极了,喜爱得不得了。这里写这个男子早已摸准了姑娘的心思,通过凑趣来表示自己的深情。他表面上在夸小草,实际在夸送他礼物的人。

  接着下面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是说女子是把从牧场带回来的一支荑草赠给一男子,所赠给他的这支荑草,实在美得出奇。其夸赞的语气比“彤管有炜”更进了一步。“匪女之所美,美人之贻”,这两句是说,并不是这支草本身有什么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的,所以,也就觉得它愈加美丽了。

  二、鉴赏要点:

  这首小诗,把民间男女相约的那种天真、活泼、互相逗趣的一番情景,描摹得如此逼真和生动。诗中写一对恋人相会,先是这位调皮的姑娘故意逗他,躲起来不露面,害得小伙子心急如焚,抓耳挠腮;再又郑重地赠给对方小草,试控其对自己的情意。而这小伙子也知趣、凑趣,说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洵美且异。……美人之贻”,用双关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深情,显示了自己的一片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诗很短,仅有三章十二句,但它却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刻画出人物性格,即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慧美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男子的形象。总之,这首恋歌,不仅思想内容是健康的,艺术上也是成功的,其语言的简炼、构思的灵巧,人物心理和形象刻画的生动,心脏生活气息的浓烈,都不能不使我们两千年以后的读者感到惊异。

  三、背诵和默写《静女》

  [1]

  [1]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7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

  教学难点   对诗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歌财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等等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秀诗句在今天已是脍炙人口。饮水思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一下这源头里的无穷奥秘吧!

  二 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释①,可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重点知识:

  1.《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生活?

  2. 既然是诗,为何后来又被改称为《诗经》呢?

  3.《诗经》是按照怎样的体例编辑的?

  教师明确:

  1.(略)

  2.此乃主要是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辑,故将此视为儒家经典,因此,称其为《诗经》。

  3.(略)

  (二)教师补充介绍:

  《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教材第30页练习中对此有解释)。下面重点解释“比”和“兴”。高中旧教材中曾选用了一首《硕鼠》便是运用了”比“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诗。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怒控诉;《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兴”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另外,《关雎》一诗的开头两句诗,更是典型的“兴”。作者言“鸟情”为是的言“人情”;再有,就是本单元第七课《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开篇那两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亦是如此。

  根据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同学们在学习完《氓》这首诗后,做一做课后练习第二题。

  三 引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三首诗的基本内容

  (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

  思考问题:

  1.三首诗写的各是什么内容?

  2.从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对那首诗更感兴趣?为什么?

  四 导读全诗,疏通文字

  (一)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课件)

  1.学生给生字注音

  2.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二)学生自读,并结合课下注解掌握诗中词义。

  (三)学生分别将三首诗口头译成现代汉语(可分组进行,每两至三组负责一首诗的翻译)。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三首诗,掌握诗的内容。

  2.预习课后练习一、二两题。

  板书设计 

  《诗经》三首

  一 题解:1.《诗经》简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风、雅、颂;

  赋、比、兴。

  2 .各诗内容:《氓》    家庭生活;

  《无衣》  军旅生活;

  《静女》  爱情生活。

  二 分析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对诗歌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由解答《氓》所运用“兴”的手法一题而导入  )

  二 组织学生讨论

  如果删去《氓》的三、四章,即“兴”的内容,是否会影响本诗的艺术效果和思想性的表达?《无衣》和《静女》在上述两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帮助?

  三 教师点拨归纳

  1.艺术性:《氓》在第三四章所使用的起兴诗句是在用自然现象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变化,而从“其叶沃若”到“其黄而陨”,是否恰恰象征着恋爱生活有幸福到痛苦的巨大转变呢?由此还可生发出诸多联想。《无衣》运用反复吟唱的手法,意在强化那种军人责任感的目的。《静女》在细节描写上既做到了丝丝入扣,又为读者提供了自由想象的天地。                                                

  2.思想性:《氓》中夫妻情感上的危机;《无衣》中军人特有气质的显现;《静女》中青年男女恋情上的真诚,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

  四 布置作业 

  背诵《无衣》《静女》全诗和《氓》的前两章。(根据课时情况,亦可当堂布置背诵并加以抽查)

  板书设计 

  艺术性 :“兴”    反复吟唱       细节描写

  思想性:《氓》痛斥了负心丈夫的薄情寡意

  《无衣》歌颂了军人的伟大精神

  《静女》歌颂了美好的爱情世界

  教案点评:

  我们所接触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形式和所知道的当时的某些概况,因此,整个教学过程 应紧紧扣住两个字——“了解”:了解那时的语言,了解那时的文学,了解那时的风土人情。为此,本课教学设计以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品读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介绍,诵读品味,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8

  《卫风 氓》

  教学目标 

  1、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   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   《氓》的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过程 

  一、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二、简介《氓》

  《卫风 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三、诵读诗歌,然后根据课后的注释来翻译课文。

  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注意一些重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

  四、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板书]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          第六章

  (诗句)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

  五、鉴赏要点

  1、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2、《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六、背诵本诗

  七、课后思考

  请把本文和读本上的两首诗作简要的比较。

  《秦风·无衣》

  教学目标 

  这是一首秦国的军中歌谣,体会诗歌如何表现士兵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

  “同袍”“同泽”“同裳”“同仇”“偕作”“偕行”的递进层次,理解它有利于背诵。

  教学过程 

  一、             诵读诗歌,提醒学生注意诗歌中的重复字词。

  头脑里要想象着这是一首行军的战歌。

  二、             重点解释这些重复字词。

  同袍                戈矛                   同仇

  同泽                矛戟                   偕作

  同裳                甲兵                   偕行

  (字词的重复是诗经的一大特色,了解这一特色对背诵有利,请同学尝试背诵这首诗。)

  三、[诗歌鉴赏]

  《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

  全诗共三章,章下章句对应;诗句大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

  第一章,统一思想。

  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求。“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

  “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

  “与子同偕”,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与“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写“同仇”“偕作”,表现战士们爱国的情感与大无畏的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 ,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提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烽的古代军歌。

  诵读这首诗,要注意全诗慷慨雄壮的基调。

  四、默写本诗

  《静女》

  教学目标 

  1、注意诗歌的写景和心理描写以及两者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领悟采用第一人称“我”的抒情特点。

  重点难点

  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             解题

  选自《诗经邶风》,静,文静,美丽。这是一首爱情诗,他们约定在城楼地方幽会 ,男的等了好许,女的才来。本篇作者或许是男的本人;或者是当时的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

  这是东周时期产生于邶地(今河南汤阴县境)的民歌。诗的内容是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出,生动地描绘了他约会的过程。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向男子赠送物品来表达爱情,整篇诗充满着愉快而幽默的情趣。

  首章“静女其姝,俟我地城隅”,两句是说,一位文的姑娘多么美,相约等我城角去相会。开头用“静女其姝”写那女子,表示了男子对女子的赞美,同时也流露了一种十分倾慕的感情。边同下面“俟我于城隅”一句,就生动地写出了那个男子在赴约会时的那种欢欣、愉快、幸福,迟到于不无得意的心情。但紧接下面却突然一转,写男子依约而至,到了会面地点,却不见那女子,“爱而不见”。这句是写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原来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调皮的姑娘。这样一来,可真急坏了那个满怀欣喜而兴冲冲赶来相会的小伙子  ,他想是因为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而不来的呢,还是阴睛不定少女心对自己变了心而故意失约不来的呢?于是非常着急不安,禁不往“搔首踟蹰”起来。这里是说,急得那个男子抓耳挠腮,转来转去,不知所措。“搔首踟蹰”,可以说十分穷形尽相地写出了当时那个男子焦灼万状的情态。同时,也借以写出了那个男子对所爱女子的深情和迷恋的程度。

  下面第二章,则开始写他们会面后的情景。“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娈”美好的样子,“彤管”,红色管状的小草。旧注,解作红色的笔,或红色管乐器。我们下文“自牧归荑”句看,这个女子乃是普通的牧羊女,因此有人揣测,所谓彤管,不会是笔或乐器之类,可能与“荑”一样,是种小草之类。诗总是浓缩的,跳跃的。诗中写当那位调皮的姑娘,看到把践约而来的所爱,急成那个样子,终于露面了,并郑重地把一支小草作为礼物送到男子面前。“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是男子接过小草后的心理活动,也是一句风趣的答辞。“说”通“悦”。“女”通“汝”。“说泽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的草,又指赠草的人。这里写子子把一支小草作为馈赠。小草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送草给对方这固然是了传情,而我们从这位调皮的姑娘看,大约也正如“爱而不见”一样,有试他逗他的意思,也就是看看会引起对方什么反应。而男子接过小草以后,就说,这支小草光彩美丽极了,喜爱得不得了。这里写这个男子早已摸准了姑娘的心思,通过凑趣来表示自己的深情。他表面上在夸小草,实际在夸送他礼物的人。

  接着下面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是说女子是把从牧场带回来的一支荑草赠给一男子,所赠给他的这支荑草,实在美得出奇。其夸赞的语气比“彤管有炜”更进了一步。“匪女之所美,美人之贻”,这两句是说,并不是这支草本身有什么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的,所以,也就觉得它愈加美丽了。

  二、鉴赏要点:

  这首小诗,把民间男女相约的那种天真、活泼、互相逗趣的一番情景,描摹得如此逼真和生动。诗中写一对恋人相会,先是这位调皮的姑娘故意逗他,躲起来不露面,害得小伙子心急如焚,抓耳挠腮;再又郑重地赠给对方小草,试控其对自己的情意。而这小伙子也知趣、凑趣,说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洵美且异。……美人之贻”,用双关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深情,显示了自己的一片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诗很短,仅有三章十二句,但它却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刻画出人物性格,即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慧美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男子的形象。总之,这首恋歌,不仅思想内容是健康的,艺术上也是成功的,其语言的简炼、构思的灵巧,人物心理和形象刻画的生动,心脏生活气息的浓烈,都不能不使我们两千年以后的读者感到惊异。

  三、背诵和默写《静女》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9

  欧阳宇

  [教学目标 ]   A、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B、了解《诗经》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C、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D、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教学重点]   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D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由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导人新课 。

  本单元学习重点: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古体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二、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们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家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事。

  “比”:借物托情。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三、全班齐读三首诗

  (三首诗中生僻字、难读字比较多,学生诵读比较困难。)

  四、老师范读

  1、要注意咬文嚼字;

  2、要注意诵读节奏:本文三首诗歌基本上都是四言诗歌,每句两个节拍,节奏整齐。

  五、板书正音

  第一首   《卫风•氓》

  氓:méng 蚩:chí   愆:qiān   将:qiāng   垝:guǐ   垣: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说:tuō   陨:yǔn   组:cú   汤:shāng   渐:jiān   罔:wáng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ī   泮:pàn

  第二首    《秦风·无衣》

  泽:zé    戟:jǐ    偕:xiě

  第三首    《邶风·静女》

  邶:bèi   姝:shū   隅:yū   见:xiàn   踟:chì   躕:chú   娈:luán   炜:wěi   说:yuè   怿:yì   归荑:kuìtì   洵:xún

  五、逐步正音,全班熟读。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卫风·氓》

  一、全班用指读法诵读一遍。

  二、尝试背诵。

  三、对照课文注解默看一次,争取理解文意。

  四、老师补充部分注释:

  蚩蚩:课文翻译为“老实”,另有版

  本翻译为“嘻皮笑脸”。

  愆期:耽误、拖延日期。

  复关:地点。本文借指“在复关的

  那个人”。

  咎:灾祸。

  无与士耽:沉溺而不能自拔。

  其黄而陨:飘落。

  二三其德:他的品行变化无常。

  女也不爽:差错(毫厘不爽)。

  夙兴夜寐:早上。

  不思其反:没想到你会变心。

  五、老师示范翻译第一、二自然段。

  两种方法:直译-------力求逐字逐句求准确;

  意译-------力求理清段意求流畅。

  六、学生分组讨论,分段试译。

  各组派代表演示讨论结果;老师纠正并小结每一段大意。

  七、全班各自诵读。

  八、抽查一、二段背诵情况。全班一齐背诵全文。

  《秦风·无衣》

  一、全班用指读法朗读一遍。

  二、请学生对照课文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

  诗歌短小,文字简单,变化单调。老师分别请三位学生翻译,注意变化字词的意义。

  三、老师范读,翻译。

  1、范读时注意四言古诗的诵读节奏,节拍处注意停顿。

  2、翻译时要分析和强调变化的效果。

  四、全班背诵。

  《邶风·静女》

  一、全班用指读法朗读一遍。

  力求咬准字音,做到基本流畅。老师在学生读后逐字纠正读音。

  二、请学生对照课文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

  诗歌短小,文字简单,变化单调。老师分别请三位学生翻译,注意变化字词的意义变化。

  三、老师范读,翻译,分析。

  1、范读时注意四言古诗的诵读节奏,节拍处注意停顿。

  2、翻译时要分析和强调变化的效果。

  3、文意简析: 第一章:期望约会 

  第二章:爱人赠物   爱情的美好                        

  第三章:再写赠物

  静女形象:美丽、娴静、活泼、可爱。

  四、全班熟读并背诵。

  五、作业 布置:

  1、基础训练:《知识与能力训练》;  2、能力提高:课后思考题一、二、三;

  3、小作文:改写《静女》为300字左右的小故事;  4、背诵三首诗。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的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领悟“我”的形象塑,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美丽的”观念。

  ◆教学方法

  1、“切入情节,激发想象”法

  如《卫风&#8226;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学生想象女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节和既“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

  如将《卫风&#8226;氓》与《邶风&#8226;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社会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味神韵”法

  如《卫风&#8226;氓》抓住语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暗示性,进行推断想象“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②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结合历史知识,扼要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理想的追求。c在战争和徭役中,人们争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现出的爱国热情。

  B、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本文三首诗分别选用了怎样的典型情节?

  明确《氓》主要情节:“以我贿迁”“三岁食贫”“靡室劳矣”;《无衣》主要情节:“袍”-“泽”-“裳”;“戈矛”-“矛戟”-“甲兵”;《静女》主要情节:“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2、具体研习《秦风&#8226;无衣》

  ①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②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象,创造“我”的形象。

  讨论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象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三、课堂练习

  赏析下面这首诗。

  乡愁的四韵(录其二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芬芳

  是母亲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四、布置作业 

  1、《氓》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2、《氓》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择,但有一点必须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领悟到了什么?

  4、要欣赏诗,必须运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无根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形象。请你就"咥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象,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第二课时(教学方法同上节课)

  一、导入  

  爱情是个不衰的话题,《氓》和《静女》塑造出两类爱情和形象,但有一点较为相同,无论《氓》中的"秋以为期以望复关"还是《静女》中的" 我于城 爱而不见",看样子是"自由恋爱"了,我们应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呢?而《氓》中女主人公遭"士"遗弃,其兄又"咥其笑矣" ,《静女》中的静女却又为 "士"所热恋,这又该怎样认识呢?凡此等等,你是否想过有个答案呢?让我们来学习这两首诗。

  二、教学《卫风&#8226;氓》(板书课题)

  1、上课堂我们留下了思考题,先来研究第2题。

  讨论明确:答案可能是多样的。

  “士”之变心说:情节为“不见复关”的暗示性;“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显示性。这一切告诉我们“士”的变心是关键原因。

  社会制度说:情节为“抱布贸丝”至“以我贿迁”,“三岁食贫”“渐车帷裳”,“士”骗取了钱财,生活由贫到富,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上,正如恩格斯所说家庭、婚姻反映出金钱关系。

  年老色衰说:情节为之“氓 之蚩蚩 ,抱布贸丝”,“三岁为妇”,年老色衰,引起“士”变心。

  2、研究作业 第3题。

  明确:形象思维是以感情意象作为思维对象的,而这些意象是具体而不是形象。具体与形象之间按照客观生活逻辑为准则。因此比兴、对比则成为常用的手法。

  3、 桑叶新鲜润泽时,斑鸠贪吃桑这一形象,当和姑娘年轻漂亮时被男人迷恋,而使姑娘沉溺于爱河之中这一形象具体结合时,这就成为诗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段的艺术形象,让人们看到抽象的结论--男人喜欢的是貌而非人的心灵,同理"桑之落,其黄而陨"和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也属如此,这是"兴"的艺术手法。"而"对比"则和"兴"不同,常常用同类形象之间的生活联系的手段进行正反对照,"士"前为"信誓旦旦"--倾慕求婚,否则"反是不思"遗弃旧欢,前后形象形成强烈对比。

  师生在欣赏时抓住意象这第二自然段的艺术形象进行想象,进行创造,才可领悟此诗,进入诗的鉴赏的殿堂。

  三、研读《邶风&#8226;静女》(板书课题)

  四、1、检查同学们想象改写《静女》的作业 ,由学生代表朗读自己改写的文章,师生共同以艺术欣赏的目光评析再创作的作品。

  明确:应抓住典型情节进行

  解说:此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完成再创作的创作活动。

  2、研究"自由恋爱"及《氓》和《静女》中的两"士"为何对恋爱有两种不同观念的明确:"爱情"可以说是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社会中有不同的恋爱观。《氓》中“抱布贸丝”,“士”的身份可为"商人",《静女》中"俟我于城隅自牧归荑","士"可为田者,为思维提供了根据。

  在由原始社会演变到奴隶社会后,劳动人民之间的恋爱,还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活中产生的,这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和我们今天的"自由恋爱"理念上有不同。

  四、课堂小节

  我们从《〈诗经〉三首》的学习,了解了《诗经》所处时代的生活,学到了人民的爱国精神,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我们还学会了抓住典型情节,运用形象思维来欣赏诗歌中所由此而烘托出的具体生动的气氛和情调,还学会了在凝练的语言中把握暗示性及代表性,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学们应把这些化为技能,净化灵魂,争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五。

  2、运用所学方法,欣赏下面一首诗。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写一篇读诗心得。

  [1]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11

  一、词语

  氓 蚩蚩 愆期 将子无怒 垝垣

  尔卜尔筮 咎言 载笑载言于嗟鸠兮

  桑葚 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罔极 靡有朝矣

  咥笑 夙兴夜寐 隰则有泮 玁狁

  不遑 靡盬 孔疚 骙骙 小人所腓

  象弭鱼服 雨雪霏霏 信誓旦旦

  二、成语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

  三、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XX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3、《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2分钟)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15分钟)

  (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5分钟)

  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

  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 说:tuō 徂:cú 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6、集体读订正的字音,明确课下注释的位置。(3分钟)

  7、体会四字句两两停顿的朗读方法。

  二、布置作业:(3分钟)

  1、回家自己读课文,复习课堂上订正的词语,识记词语的含义。下节课在听写本上听写。

  2、通过注释一,介绍诗经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填空。

  《诗经》是我国___的诗歌总集,又称和《    》,搜集了从公元前__世纪到__世纪的诗歌,《诗经》的“六义”是指: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本文的故事,至少写300字。

  第二节课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故事。

  2、了解卫地的独特的文化,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仔细品味。

  3、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含和写作手法并仿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当我们逆着时间的隧道走进他们的世界,你用你独特的眼光看到了什么,你用你独特的视角体会到了什么?我们等待着你的讲述!

  二、新授:

  1、了解学生回家读课文的情况,肯定有的学生“没有读”,课堂上请大家齐读。(8分钟)要求:读准字音,彼此监督,而且要整齐,加进自己的感情,尽量把自己想像成课文中的人物。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内容。

  2、请同学介绍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可以谈一点,也可以谈整篇课文。(15分钟)

  (总结学生的发言内容,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考虑给以更长的时间进行深刻的讨论。请同学们就课文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

  4、介绍赋、比和兴的含义,找出课文的例子,请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明确三种写作手法,课堂上仿写。(7分钟)

  5、从文化视角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今昔对比,体会人物的特点。(5分钟)

  (明确:“抱布贸丝”原始的物物交换,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的狭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精神领域的道德方面,尤其爱情观方面,少了更宽泛的选择范围,他和她上演了悲剧。她: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嫁作他妇,任劳任怨,遭受暴虐,失望决绝。他:喜请良媒,娶她为妇,感情变换,虐待其妻。 )

  三、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另一样的生活。

  3、预习下节课。

  采薇

  【学习目标】

  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背诵并默写课文,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学习方法】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前提详解

  1、作者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背景介绍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3、相关资料

  《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二、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尤其是重点字词,句式,文章大体翻译。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译文: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三、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13

  《诗经》三首

  课文鉴赏说明

  诵读提示

  学习《诗经》三首,必须强调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鉴赏,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课文三首诗歌都是四言诗。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读一篇,要读出篇内节奏、情调。

  教学建议

  本课用三课时教读和自读。

  一教《氓》和《无衣》,要边读边理解,边背诵;三课时内背诵全篇。文学鉴赏起始,教育学生要养成诵读的习惯。

  教《氓》,按“恋爱”(第一、二章)、“婚变”(第三、四、五章)、“决绝”(第六章)领读,引导学生按情节发展的三个阶段背诵全诗。领读第一、二章后,讲解四言诗的读法,然后背诵。

  诵读第三、四、五章,引导学生理解“兴”的诗句同引起下文的关系,鉴赏艺术效果。议议:如果删去“兴”的诗句,效果怎样?然后背诵。

  诵读第六章后,回顾、比较三个阶段的感情基调,再范读一遍。然后,让学生分段背诵,或全篇背诵。

  在背诵全篇的基础上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兴的艺术效果,品味自己所喜爱的诗句。

  教《无衣》,也让学生读读,背背。点拨“同袍”“同泽”“同裳”和“同仇”“偕作”“偕行”的递进层次,指点这首诗的特点,重章叠句,只在第二、四、五句换字,记住在同一词序上所换的字,这样有利于背诵。

  二教《静女》,要指导学生课前自读。引导学生领悟采用第一人称“我”的抒情特点,体会诗中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三布置课内练习时,说明课文出题意图,要求学生先诵读课文再解题。

  有关资料

  一《诗经》的编排分类

  前人有“六诗”“六义”“四始”的说法。《周礼·春官·大(太)师》中说:“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在《毛诗序》里,把“六诗”叫做“六义”。对这两个名词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以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的解释较有代表性。他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他认为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这看法被长期沿用下来。至于《毛诗序》中又把风、小雅、大雅和颂说成是王道兴衰之所由始的“四始”,则是出于封建礼教的观点对《诗经》所作的曲解。

  《诗经》中的“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风”又分为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共160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诗经》各部分的产生时间,一般认为“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于西周前期,“小雅”的大部分和“大雅”的一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和周室东迁之初,“国风”中除有一些西周时期的作品外,多数篇章以及“鲁颂”“商颂”的全部都产生于春秋时期。就具体篇章说,产生年代最早的是《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它们是周民族的早期史诗,其原始形态在武王伐纣之前可能就已存在。产生年代最晚的是《陈风·株林》,内容是讽刺陈灵公的,当作于鲁宣公十年(前599年)之前。

  二《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一般多见于《颂》和《大雅》;但像《七月》《氓》《溱》等优秀民歌作品,也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风·相鼠》《魏风·硕鼠》用令人憎恶的老鼠来比喻统治者的不讲礼仪、贪婪可恶;《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变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诗,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又如《邶风·燕燕》是一首送别诗,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起兴,使人从燕子飞时的差池不齐联想到送别时的依恋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诗经》善于运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这种情况在《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篇中尤为突出。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地只换几个字,如《周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如《周南·汉广》;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如《周南·关雎》。重叠便于记忆和咏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复,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怀。《诗经》中还运用了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段,如“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其中的“凄凄”“喈喈”“萧萧”“胶胶”都是叠字;双声如“参差”“踟蹰”等;叠韵如“窈窕”“崔嵬”等。这些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不仅增加了诗的音乐美,而且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三《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一)《诗经》里的作品多方面地描写了现实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事物。这是《诗经》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许多诗密切地联系着政治,针砭了社会。有些出于下层的反剥削、反压迫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更本质的现象。这种现实主义精神被后人十分重视,产生了巨大影响。屈原作品中所表现的忧国忧民、反对黑暗势力的精神就是《诗经》精神的继承。

  (二)《诗经》里大量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收到显著的艺术效果,对后代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诗经》中民歌还有些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值得一谈,最突出的是重章叠句。重章有时表示事物进展的程度和顺序……重复歌唱还有加强抒情的效果……至于《诗经》中歌谣本身给予后人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于它的真朴、深厚的思想感情与现实主义精神,而不在于它的技巧和结构形式。

  (摘自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把握《诗经》的艺术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教学重点1.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 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难点1. 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据说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也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来学习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二、学习《关雎》。1. 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雎鸠( ):一种水鸟。窈窕( ):文静美好的样子。逑( ):配偶。荇( )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食用。寤寐( ):这里指时时。寤,醒时。寐,睡时。芼( ):择取。(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4)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 品读全诗,把握文义。(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明确:这首诗很短很完整,写主人公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2)既然大家都认为这首诗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全班同学分成五组,每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明确:首章四句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板书:所闻: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第二章和第三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第四章和第五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正是这位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苦思想要实现的愿望。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今天我们认为它是一篇爱情诗,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3. 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4. 探究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形式?明确:《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句”。所谓“重章叠句”,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歌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调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重章叠句”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三、布置作业。1. 背诵《关雎》。2. 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蒹葭》。二、学习《蒹葭》。1. 多媒体显示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2.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3.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4. 放录音,学生再听一遍,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教师可同时出示投影,检查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解决下列字词的读音。蒹葭( ) 伊人( ) 溯洄( ) 晞( )湄( ) 跻 坻( ) 涘( )5.“蒹葭”换为“芦苇”,“苍苍”换为“茂盛”怎样?“之湄”“之涘”都换成“一方”,“水中坻”“水中沚”都换成“水中央”,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明确:双声、叠音词的好处,重复中有变化。6. 本诗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无变化,说明了什么?时间变化:“为霜”“未晞”“未已”。说明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空间变化:“水一方”“水之湄”“水之涘”“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再加上“宛在”,说明“伊人”缥缈难寻,可望而不可即。7. 谈谈“伊人”和“诗人”的形象。诗人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诗人时而“溯洄”,时而“溯游”,说明诗人是一个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追求者。而“伊人”则代表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事物——爱情、理想、事业……8. 一个目标永远在眼前却永远无法接近,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如何看待这种追寻呢?这只是一首爱情诗吗?你心中的“伊人”是什么?提示: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补充王国维的“三境界”说。三、对比赏析《关雎》《蒹葭》两首诗的异同。明确:《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做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和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怀着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来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四、布置作业。1. 背诵《蒹葭》。2. 把《蒹葭》改写为一篇散文。3. 对《诗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诗经选注》《诗经鉴赏集》《闲坐说诗经》等书。板书设计蒹 葭时间变化:“为霜”“未晞”“未已”——凝望追寻时间之长空间转移:“水一方”“水之湄”“水之涘”“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伊人”缥缈难寻,可望而不可即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篇15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

  教学难点  对诗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歌财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等等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秀诗句在今天已是脍炙人口。饮水思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一下这源头里的无穷奥秘吧!

  二 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释①,可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重点知识:

  1.《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生活?

  2. 既然是诗,为何后来又被改称为《诗经》呢?

  3.《诗经》是按照怎样的体例编辑的?

  教师明确:

  1.(略)

  2.此乃主要是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辑,故将此视为儒家经典,因此,称其为《诗经》。

  3.(略)

  (二)教师补充介绍:

  《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教材第30页练习中对此有解释)。下面重点解释“比”和“兴”。高中旧教材中曾选用了一首《硕鼠》便是运用了”比“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诗。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怒控诉;《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兴”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另外,《关雎》一诗的开头两句诗,更是典型的“兴”。作者言“鸟情”为是的言“人情”;再有,就是本单元第七课《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开篇那两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亦是如此。

  根据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同学们在学习完《氓》这首诗后,做一做课后练习第二题。

  三 引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三首诗的基本内容

  (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

  思考问题:

  1.三首诗写的各是什么内容?

  2.从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对那首诗更感兴趣?为什么?

  四 导读全诗,疏通文字

  (一)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课件)

  1.学生给生字注音

  2.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二)学生自读,并结合课下注解掌握诗中词义。

  (三)学生分别将三首诗口头译成现代汉语(可分组进行,每两至三组负责一首诗的翻译)。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三首诗,掌握诗的内容。

  2.预习课后练习一、二两题。

  板书设计

  一 题解:1.《诗经》简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风、雅、颂;

  赋、比、兴。

  2 .各诗内容:《氓》    家庭生活;

  《无衣》  军旅生活;

  《静女》  爱情生活。

  二 分析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对诗歌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由解答《氓》所运用“兴”的手法一题而导入  )

  二 组织学生讨论

  如果删去《氓》的三、四章,即“兴”的内容,是否会影响本诗的艺术效果和思想性的表达?《无衣》和《静女》在上述两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帮助?

  三 教师点拨归纳

  1.艺术性:《氓》在第三四章所使用的起兴诗句是在用自然现象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变化,而从“其叶沃若”到“其黄而陨”,是否恰恰象征着恋爱生活有幸福到痛苦的巨大转变呢?由此还可生发出诸多联想。《无衣》运用反复吟唱的手法,意在强化那种军人责任感的目的。《静女》在细节描写上既做到了丝丝入扣,又为读者提供了自由想象的天地。                                                

  2.思想性:《氓》中夫妻情感上的危机;《无衣》中军人特有气质的显现;《静女》中青年男女恋情上的真诚,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

  四 布置作业 

  背诵《无衣》《静女》全诗和《氓》的前两章。(根据课时情况,亦可当堂布置背诵并加以抽查)

  板书设计

  艺术性 :“兴”    反复吟唱       细节描写

  思想性:《氓》痛斥了负心丈夫的薄情寡意

  《无衣》歌颂了军人的伟大精神

  《静女》歌颂了美好的爱情世界

  教案点评:

  我们所接触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形式和所知道的当时的某些概况,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应紧紧扣住两个字——“了解”:了解那时的语言,了解那时的文学,了解那时的风土人情。为此,本课教学设计以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品读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介绍,诵读品味,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