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一梦入混沌 点赞 分享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

2.分析孔子弟子不同的人生理想

3.了解孔子的教学方式和人生经历,并作出简要评价识

教学重点: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此文在学生读完五遍的基础上进行。)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从《论语》导入,抽3~4名学生每人说一则所知道的《论语》中的句子。如有易写错字,可让学生到黑板上试写。

二、进入课文,听录音朗读,并标记疑点难点和重要文言词句。

听完后,让学生检查是否已把通假字整理到课题旁边或笔记本上。

1.鼓瑟希(“希”通“稀”)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三、抽四位学生分段朗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情况。如有问题,及时纠正。

甲:开头至“夫子哂之”

乙:“求,尔何如”至“愿为小相焉”

丙:“点,尔何如”至“吾与点也”

丁:“三子者出”至文末。

四、用设问法解析课文,同时穿插对文言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问题设计:

①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抓一个关键字:“侍”。

(一个“侍”把孔子和弟子之间的身份、地位全交代清楚了。说“座谈”“闲谈”“畅谈”皆不准确。因为这种关系,气氛才显得有些严肃、紧张。)

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时,教师可让学生交流一分钟再作答;如依然不能,教师可适当提示。

②孔子和弟子们集中谈论的话题是什么?这个话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抓一个核心话题:各言其志。

(推测原因:孔子为避免“侍坐”的沉默和尴尬,也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志向、情趣和人生追求,才有意识的抛出这个话题来。)

③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各有什么样的志向?

子路:抢先作答,言语夸张,“夫子哂之”。

冉有:言语谦和,有所自知,夫子不言。

公西华:语更谦和,“非曰能之,愿学焉”,夫子不言。

(推测:二子之谦和,当缘于夫子“哂”子路,夫子对此应有所觉察,所以不言。)

曾晳:平和超然,师宗“陶潜”,放浪形骸,自在悠闲。夫子与之。

④孔子是如何评价弟子们的志向的?

为国以“礼”,三子皆逾礼也。所以他更欣赏曾子的淡泊之志。

2.文言基础知识掌握: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

③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词语兼句式)

④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知识,学问)

⑤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⑥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才干)

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⑧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赏)

⑨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

⑩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认为)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