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夹竹桃>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

<夹竹桃>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

仰面清风 点赞 分享
<夹竹桃>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夹竹桃>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

<夹竹桃> 学校五星中心小学班级六(1)学科语文课题夹竹桃教时第二课时日期06.1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让学生学会通过朗读体会“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一句子的回环美;“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等句子用词的精炼意思表达的完整。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较好的想像力,学习作者对比、联想的写作方法。5、学习用“……无……不……”“……无不……”造句。二、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去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走近作者,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纪传体的喜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对于第四自然段而言,所起的是对比衬托的作用。这一自然段无需过多讲解,可以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将春、夏、秋三季的花与夹竹桃进行对比朗读,学生就不难体会到夹竹桃默默无闻、可贵的韧性,也就不难体会第三自然段所起的对比衬托作用。月光下的夹竹桃的黑影本是平淡无奇的,但加入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就变得意趣盎然了。这种由眼前情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学生读了会感受到作者构思的奇妙,想象的贴切、新奇,引导学生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我幻想它是…………。”句式说话。从对以上重点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2、学生实际本课为苏教版第11册中的一篇美文,相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对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非难事。然而虽然学生都见过夹竹桃,在他们的头脑中夹竹桃只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植物,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夹竹桃的韧性以及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的幻想,从而更准确地感知美、表现美,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不能泛泛而谈,需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而理解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又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因此,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定为: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对夹竹桃的韧性的赞美以及感受作者构思的奇妙,想象的贴切、新奇,从而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说:夹竹桃不是最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作者为什么说夹竹桃是他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出相关的句子。2、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质疑: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学生读文找句。    (预设:韧性什么意思?夹竹桃有什么韧性?为什么能引起作者的幻想?引起了作者怎样的幻想?) [培养质疑精神,激发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使教学更有实效性。] 二、读中感悟 二、自读自悟——感受“韧性”1、“韧性”是什么意思?板书  柔软而结实2、课文的哪几小节写到了夹竹桃的韧性?(3~4自然段)集体交流,教师引导,体会夹竹桃的韧性。(1.默默无闻 2.生命力顽强3.花期长)提醒学生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凡是需要理解的更应静下心来读书。3、在理解的过程中指导朗读。重点抓住以下几句。 句(1)(抓住:悄悄的,一声不响,又,又)体会夹竹桃默默无闻   句(2)(抓住: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体会夹竹桃生命力顽强   句(3)(抓住:无不   )体会夹竹桃花期长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看出夹竹桃的花期长的特点的吗?(和第三小节进行对比看出来的)5.师生合作,重组教材,对比朗读。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参与进来,可以吗?希望大家和老师合作一起来对比着读读课文的三、四小节好吗?师领读:院子里的花虽然一年三季,万紫千红,却又(         ),惟有夹竹桃一朵花败了,(          )一嘟噜花黄了,(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                      )。从春天(           ),从迎春花(              )6.你最喜欢夹竹桃的哪一点韧性?  7.对照着黑板上的文字想想:韧性的本意(柔软而结实)和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默默无闻、顽强的生命力、花期长)有什么联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小组内讨论交流。2、汇报找的结果。 3、品味重点语句。(1)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2)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生接读              生选择,站起来读一读。 (默默无闻就是“柔”的一面,而顽强的生命力和花期长就是“结实”的一面。) [自主、合作的学习是现在小学生的基本能力。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以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为主,注重学生对课文的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           [通过“找”、“读”、“品”,培养为主的探究能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语感能力。]              过渡:通过刚才的读书学习,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其实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更是引发了作者许多的幻想。    三、自主学习,感受“幻想”的乐趣 1、出示要求,自主学习:(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引起了作者怎样的幻想?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①指名回答。“你站在它下面……” ②多么美妙的夜晚!请你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好吗?③教师叙述: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作者顿时陶醉了,产生了许多的幻想。④齐读。看哪些同学已经进入了情境。3、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情地朗读。①指名说。(想象丰富、意境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情趣) 师引导朗读:月光下的夹竹桃的黑影本是平淡无奇的,但加入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就变得意趣盎然了。参差的夜影,迷离的花影被想象成了地图、荇藻、墨竹,而小飞虫、小夜蛾则成了远渡重洋的海轮和游过池塘的小鱼。多么贴切、多么新奇的想象呀!这么美的语言要不要再来读读。  4、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请你也展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自渎感悟     理解:叶影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花影迷离(模糊)       学生感情朗读。评议。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体会分享的快乐。 齐读 学生仿照“我幻想是               。”句式说话。 提高要求,把句子说具体些(也可以试着说一句排比句) [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使学生放任想像的翅膀,使他们敢想、会想、想出奇异,发展创新思维。]    [这一部分教学,通过小组内读、议等一系列程度锻炼了组员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水平。]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1、我们了解了夹竹桃的韧性,又知道了它令作者产生许多美妙的幻想,怪不得作者会爱上夹竹桃,相信你也会和作者一样爱上夹竹桃的。 一起读最后一小节。   五、作业设计1.大自然中其实还有许多的植物也有夹竹桃这样的韧性。如(菊花、梅花、雪松、小草、竹子)拿出你手中的笔,把你所喜欢的那种植物的韧性写出来。(可以是一个小片段)学生练笔,课堂来不及可放至课后。[迁移写法,使学生学会模仿课文进行写作,掌握不同的俄文的写作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反思重建上课的整个过程中自己能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尊重学生的表达(对夹竹桃韧性的独特认识不屈不挠、永不言败),尊重学生的朗读(读自己想读的地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回顾这一节课,给予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充裕,没有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教学一开始,我紧紧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以作者的感情为主线,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为突破口——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直奔中心。紧接着讲读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主要讲的就是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这一自然段的教学,我以读为主,力求通过个性阅读,引导学生读中学文,读中生悟,由悟生情。第四自然段中的两个双重否定句是最能体现夹竹桃的韧性的,我处理得并不好(也有我对课堂情况估计不足的因素在里面),我让学生朗读、谈感受、说体会,结果学生谈得面面俱到,过于细化,冲淡了对夹竹桃的韧性的理解和认识,也冲淡了两个双重否定句的作用。第三自然段对于第四自然段而言,所起的是对比衬托的作用。这一自然段无需过多讲解,可以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将春、夏、秋三季的花与夹竹桃进行对比朗读,学生就不难体会到夹竹桃默默无闻、可贵的韧性,也就不难体会第三自然段所起的对比衬托作用。回顾我的课堂教学,学生虽也能产生以上认识,但印象一定不及对比朗读的方式来得深刻。课前钻研教材不够深入。只看到三、四小节的花期长短的对比,没关注到迎春花的炫耀张扬和夹竹桃默默无闻的对比。此外“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被我忽视。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有些高估。我本以为学生能通过读书很快答出“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以及“夹竹桃引起了作者怎样的幻想?”结果学生读了两遍还只有一半的同学才能够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我们常说备课时要以学生的眼光,学生的心理来看教材。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没能料想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而是一味地以成人的眼光去看问题,这还不简单吗?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比如说,当学生答出某一个方面韧性的时候,我只问他,从哪儿看出来的?并没有深入下去刨根问底:“你是从那些具体的词语中想到的?”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地去读书这一方面做得还很欠缺。    另外,平时总责怪学生积累少,其实像这样的美文,值得学生积累方面还真不少,虽然课堂上教师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朗读,去背诵,但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今后还需更重视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夹竹桃>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