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1.4.1 认识立体图形

1.4.1 认识立体图形

巫婆的猫 点赞 分享
1.4.1 认识立体图形

微信扫码分享

1.4.1 认识立体图形(精选14篇)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深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设计

  设疑激情

  1.说学具。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b.生说: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c.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新,处理话。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由说“礼物”,使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活动:按教师的提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老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祥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教师按学生所说用电脑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c.揭示概念。

  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d.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评析:对于篮子里的“礼物”,学生并不莫生,但像这样的分类生活中遇到的并不多。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教师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2.摸──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

  教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学生:①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

  ②长方体有6个面,我是数出来的。

  ③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

  ④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

  ⑤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老师及时表扬并在表扬中规范名称“棱”、“顶点”。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觉。

  ②汇报。

  学生依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P33做一做1题第一幅图。

  教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为什么圆柱能滚,而长方体却不能滚动呢?

  学生讨论解决后,教师:其实这里还有深奥的知识等你长大后继续探索。

  ②电脑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

  教师:叮当想问大家,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教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卦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老师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

  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做基础,这里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摸、比、想、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体,到脱去“花外衣”的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聪明的叮当是由更聪明的人制造的,数一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可独立数,也可自由组合。

  2.搭学具。

  a.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聪明、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城堡、火车、世贸大楼、五角大楼、航空母舰、大吊车……

  [练习的设计颇具匠心,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小结

  今天,小朋友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

  1.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积极探索本课利用实际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大量的观察、操作的机会。观察:

  ①设疑激情阶段的说学具。

  ②按要求分学具进,对特体形状的观察感知。

  ③感知物体特点时,对物体静止运动状态的观察。

  ④形成表家阶段对抽象图形的观察。

  ⑤联系实际环节中对身边物体形状的观察。

  操作:

  ①设疑激情环节的说学具。

  ②揭示概念后给名称说实物。

  ③感知物体特点时的摸、推、滚。

  ④搭积木。

  通过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各种物体形状的体验,从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如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很难滚动的原因;圆柱和球的滚动为什么不一样;用实物学具搭物体时的奇思异想:城堡、世贸大楼、五角大楼、大吊车、航空母舰……进而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我认为同龄人之间的启发和帮助会使大家得到共同的提高。因而在数学中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以组开展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以及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能力。

  本课我为学生创设了五次合作交流的情境:第一次是设疑激情阶段的说学具──培学生学倾听别人的意思;第二次是按要求分学具和第五次搭积木──培养学生为集体承担不同任务的责任感和协调统一的能力;第三次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和第四次比较长方体和圆柱、圆柱和球──培养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开展学者式的讨论反思。

  专家评析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1.面向全体、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学生的体验、探索放在首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想一想,数一数,搭一搭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本课时的数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2.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下探索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取得了很好教学的效果。正如“课标”中所说的,使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执    教: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流沙坡小学  韩晓华

  指导教师: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教委教研室  王芳芳

  评    析: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教委教研室  王芳芳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2

  教学目标 :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  8盒积木

  教学过程 :

  一、情景激趣

  1、出示一组图片(各种积木搭成的建筑物),你看它漂亮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想)我们来做回小小建筑师,造你一做你喜欢的房子。

  2、将盒子里的积木搭成城堡、楼房或者其它的东西,注意要摆放的稳固一些,不要一碰就倒塌啊!

  3、展示作品 并说说怎样才能把房子(城堡)搭的又漂亮又稳固啊

  (多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要竖着放、不要用球等。学生可能说不出名称,只要那出积木就行。)

  它们为什么能放的平稳呢?(因为它们都有平平的面)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说的对级了。它们都有平平的面就叫平面。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应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一边摸一边说长方体有6个平面,正方体也有6个平面,圆柱有两个平面,球没有平面。

  (2)    汇报交流

  大家都数出来了吗?你是怎样数的?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

  三、联系实际

  小朋友们,除了这些积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呀?比比谁说得好!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

  看来,积木有不同的形状,我们周围的好多物体也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会能更多的发现。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3

  教学目标 :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  8盒积木

  教学过程 :

  一、情景激趣

  1、出示一组图片(各种积木搭成的建筑物),你看它漂亮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想)我们来做回小小建筑师,造你一做你喜欢的房子。

  2、将盒子里的积木搭成城堡、楼房或者其它的东西,注意要摆放的稳固一些,不要一碰就倒塌啊!

  3、展示作品 并说说怎样才能把房子(城堡)搭的又漂亮又稳固啊

  (多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要竖着放、不要用球等。学生可能说不出名称,只要那出积木就行。)

  它们为什么能放的平稳呢?(因为它们都有平平的面)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说的对级了。它们都有平平的面就叫平面。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应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一边摸一边说长方体有6个平面,正方体也有6个平面,圆柱有两个平面,球没有平面。

  (2)    汇报交流

  大家都数出来了吗?你是怎样数的?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

  三、联系实际

  小朋友们,除了这些积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呀?比比谁说得好!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

  看来,积木有不同的形状,我们周围的好多物体也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会能更多的发现。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4

  课例类别:部分探究

  学习课目:数学

  学习年段:小学一年级

  学习时间:一课时

  授课教师:曹抒珍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资源

  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三、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过程:电脑出示动画(见学习资源)

  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状,说说是怎样分类的?

  2、探究释疑:

  目标:让学生 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

  过程:

  (1)教师用电脑出示讨论题:

  a、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

  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

  (3)交流:

  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

  (4)讨论与小结:

  a、说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

  3、巩固与拓展:

  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

  过程:

  (1)课本中的题改编:看图形,说名称。

  (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数。

  (3)搭学具:

  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

  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母舰……

  (4)转化: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的见到一些组合图形。比如说棒棒糖吧,糖是球形、柄是圆柱形的。想想看,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这样的例子?

  4、实际应用:

  目标:促使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因实际应用、自主学习建立更为扎实的知识。

  过程:

  小组合作:用橡皮泥,通过搓、捏切等操作,做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圆柱、球。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四、教后感

  1、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活动,自我体验探索。通过分、说、看、摸、滚、比、想、数搭、捏、切、搓组合等一系列活动,去探索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而探究性学习正是交给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学习促进学生参与今天的活动,为适应明天的需要所学。

  2、教学反思:

  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据学生 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

  (1)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探索。

  本课利用实际生活中熟习的事物,为 学生提供了丰富素材,创设大量观察、操作的机会。

  观察:

  ·设疑激趣时的说学具。

  ·按要求分学具,对物体形状的观察感知。

  ·感知事物特点时,对物体静态的观察。

  ·形成表象时,对抽象图形的观察。

  ·联系生活实际对身边物体形状的感知。

  操作:

  ·设疑激情时的说学具。

  ·揭示概念后给名称说学具。

  ·感知物体概念时摸、推、滚。

  ·搭积木。

  ·橡皮泥的捏、搓、切等。

  通过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各种物体形状的感知体验,从而激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如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很难滚动的原因,为什么生活中不用它们做车轮;圆柱和球的滚动为什么不一样;用实物学具搭物体是的奇思妙想:城堡、公园、贸易大楼……进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提供教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同龄人之间的启发和帮助会使大家得到共同的提高。因而在数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交流情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以组开展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自我调节、控制能力、确实成为新型的接班人。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立方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能开动脑筋设计制作教具。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正方体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白色及彩色的正方形纸若干。

  2.制作礼盒的平面图形若干、正方体的插片若干。

  3.胶水及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分组操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第一组:做礼品盒。用画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图形纸,动手动脑做成礼品盒。

  第二组:做数学角教具。"数一数,这块积木有几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面,就拿这样的正方形的纸,在每张正方形的纸上写1个数字或符号(+、一、×),写好贴在积木的每一个面上,供数学教学游戏用"。

  第三组:让积木变漂亮。"这些积木旧了,你们数一数它们有几个什么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面?""请你选用大小、形状一样的彩色纸,把积木贴起来。"第四组:插积木。用插片插出一个正方体。

  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制作(1)"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数数看,它有几个面,大小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2)"你们给数学角做的教具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面?每个面有几个数字?""用你们做的玩具,合在一起给小朋友出一道算术题好吗?"

  (3)"这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数数看,一块积木用了几张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纸贴好的?你们把积木摞在一起吧。"(4)"插了这么多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插好一块积木需要用几块插片?插片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能用这些积木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吗?试试看。"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6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学方式观察、讨论、交流及讲解等。教学准备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 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质疑激情 出示实物 二、操作感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出示实物图“鞋盒”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五、全课小节六、游戏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分一分,揭示概念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摸一摸,感知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1. 记忆想像(1)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1.做“做一做”第1题。(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隐固。2.游戏:“看谁摸得准”。(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2)教师说物体。 3.数图形。出示练习五的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略)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动手操作,分一分 学生回答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说一说 学生辨认 想一想 观察后说一说 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玩一玩,动一动。 搭一搭,看一看。 说一说,摸一摸 学生摸。 先让学生想一想 数数 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既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做基础。通过操作活动,看、摸、比、想、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体,到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度,水到渠成。 此练习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板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 教学反思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提出猜想。教学中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学生的思路有些出乎老师的意外,有些怪异,又有道理,多么好的思维方式,可见老师真的不必包办太多。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发展,从而使师生在探究活动中共同求得发展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7

  教学内容:(第32页、第三33页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立体图形和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生活中的物体、立体图形的模型等 。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老师:今天有一位好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里,瞧!谁来了(出示蓝猫的图片)

  学生:是蓝猫

  老师:对,蓝猫想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它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篮子的礼物,都有些什么呀?赶快打开来看看!

  老师:你最喜欢哪个礼物,为什么喜欢?

  老师:蓝猫还想考考我们,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吗?六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一分

  1、学生六人小组活动,对物品进行分类,教师巡视。

  2、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分得一样样吗?

  (如果有学生分错,将在后面的教学中通过学习使学生自己改正过来。)

  3、揭示概念。

  师:每类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这些图形都住在立体王国里,所以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师:蓝猫先生说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要比比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动作最快,把桌上的东西放回篮子里。

  b、摸一摸

  1、拿出学具。

  师:请你轻轻地拿出这些图形玩一玩。可以看一看它和别的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摸一摸它们的表面有什么感觉、滚一滚看哪个物体滚得远。

  (1)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说说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2)指名学生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特点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2、学生依次汇报:

  长方体:长长的,有6个面,有边,有角,不能滚动。

  正方体:方方的,有6个面,有边,有角,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小朋友拿出这种物体,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3、抽象出图形

  师:脱下这些物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他们吗?(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图片)

  (如果第一次分类分错的话,现在再让学生思考分得对不对)

  c、搭一搭

  老师:听说很多小朋友都是搭积木的小能手,今天我们要用这些礼物来搭一搭,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搭的高?

  学生活动比一比谁搭得高,互相欣赏。

  老师在看了小朋友搭的情况后说:我发现你们在搭的时候都没有把球用在中间,而是选择长方体和正方体呢?

  老师:那圆柱体为什么能搭在中间?

  学生:圆柱体有两个平平的面所以能搭中间。

  师:现在把这些物体一样一样的叫它们的名字,边说边放到袋子里。

  三、练习巩固,寓教于乐。

  1、游戏:猜物体。

  老师:谁上来闭上眼睛摸一个物体,说说这个物体的特点,让其它的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物体。他说得对了,请把你的掌声送给他,好吗?

  2、完成练习5第2题。数一数。

  四、回顾延伸。

  1、说说你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请你闭上眼睛想想它们长什么样?

  2、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形状。

  3、当一个小小侦察兵。回家去侦察一下自己家中的物体形状是怎么样的?并请父母帮忙把你所发现的相同的物体作为一组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立体造型和立体构成与立体图形创作软件基本创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电脑绘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与立体图形创作软件的有机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

  重点:

  充分认识和理解立体造型和立体构成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如何巧妙地运用立体图形创作软件的`特点为已有的平面创作增添光彩

  难点:

  对空间立体概念的认识,对立体图形创作软件的合理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使用特别的教室来上美术课,高兴么?让我们在愉悦中学习吧。

  二、新授

  讲述课前的预习构思

  1、结合过去所学内容,介绍立体造型和立体构成的特点以及基本的表现方法

  2、讲解立体图形创作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介绍3DMAX的基本界面。

  (1)认识工作区。

  (2)认识工作栏中的选择、移动、旋转、缩放、渲染等工具。

  (3)命令面板。

  (4)结合工具栏中的工具,将创作的文本或模型在不同试图中转换位置或变换角度。

  (5)将调整好的图形在透视图力渲染成JPEG格式的图片。

  三、课堂练习

  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运用所学方法,完善自己的画面,展示作品。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9

  课题:

  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例2、例3及练习十六第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教材70页第1题大象的玩具,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老师小结: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引出课题并板书:(观察立体图形)

  二、合作探究,观察立体图形

  (1)活动一:观察长方体。

  ①学生分五人一组坐在长方体图形的不同位置。

  ②组同学边观察边交流。

  ③反馈汇报。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右面看

  ④换成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让学生说说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2)活动二:根据正方形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

  三、及时巩固,完成书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1页第5题。

  分组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摆出组合图,进行观察和验证。

  集体汇报。

  (2)完成练习纸上的练习。

  教师出示一个圆: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请大家想想这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如果我从正面看到的是长方形,那么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四、总结提升

  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图形的完整表象。

  板书设计

  观察立体图形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右面看

  同一个立体图形,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就会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要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进行判断。

  课后反思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出发,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通过亲自观察立体图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并且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轮廓,这样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32--P33。

  教学目标 :

  1、学生经历“观察、滚、推、搭、转、摸”等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并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通过学习,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2、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一个盆子,每个盆子里都放了以上的物品。)

  3、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喜欢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多媒体,屏幕上有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排球、皮球、三棱镜等实物)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学生自由说)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学生抢着说)

  【过程说明】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感到亲切,符合小学生爱玩玩具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

  师:请小朋友们把桌子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师不停地转着,指导小组合作。)

  【过程说明】渗透分类思想,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不同。

  2、议一议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咱们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最好。

  【过程说明】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

  (二)、初步了解物体外形的特征

  1、评一评

  师:有的小组把以上物品分成了五类,即①易拉罐、茶叶筒、接力棒分。②排球、皮球、足球、乒乓球。③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④积木块、魔方。⑤三棱镜;也有的组把这些物品分成了四类,即①易拉罐、茶叶筒、接力棒分。②排球、皮球、足球、乒乓球。③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积木块、魔方。④三棱镜。大家有没有意见呀?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小组商量商量,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师肯定小朋友们的分法是对的。

  【过程说明】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交流能力,为下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打基础。

  2、讲一讲

  (1)、为什么把“易拉罐、茶叶筒、接力棒”分为一类呢?

  ①请小朋友们用手摸一摸,在桌子上轻轻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②师指出:我们给这样的物品起个名字,叫什么呢?学生发表意见后,师说,小朋友们说的名字很好听,老师也说一个名字行吗?“圆柱”,师用多媒体出示“圆柱”二字,并出示抽象出来的立体图形。

  (2)、小朋友们把“排球、皮球、足球、乒乓球”分为一类,为什么呢?

  ①请小朋友们用手摸一摸,在桌子上轻轻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给予表扬。

  ②用同的方法给这一类物品起名字,并用多媒体出示抽象出来的立体图形。

  (3)、小朋友们,我们为了给这些物品起名字,把“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积木块、魔方”分为一类好呢,还是分为两类好呢?小朋友们说说看。学生再一次交流,同意把它们分为两类。

  ①小朋友们准备给“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起什么名字?为什么呢?小组商量商量。

  ②学生交流后,师用多媒体出示名字和抽象出来的立体图形。

  ③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正方体”

  【过程说明】学生经历“摸一摸、滚一滚、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各类物品的特征,符合学生“爱说、爱动、好胜”的特点。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玩”中学习了数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体现了《标准》的新理念。)

  3、小结: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他们的名字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三、实践操作

  1、比一比

  ①请小朋友们每个人分别拿出一个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在桌子上滚一滚,推一推,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说。

  ②组间交流,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③议一议。a.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吗?为什么?;b.圆柱和球一样吗?为什么?小组讨论,组间交流。

  【过程说明】初步理解物体的本质特征,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搭一搭

  ①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桌子上的物品搭一种造型。

  师强调:小组先想商量好要搭什么,然后再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小组的同学们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②小组展示成果,并介绍各部分的名字。

  3、游戏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P33第2题。

  4、质疑:粉笔和削过的铅笔是圆柱吗?

  5、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哪些物体是圆柱,哪些物体是球吗?

  【过程说明】这一环节是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创新意识 和合作意识。这个活动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从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济水西街学校    赵静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11

  《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

  三·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12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教师板书:

  球 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美育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在学会辩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从概念例证认识到概念意义获得的概念形成法。同时,还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意识教育以及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的教育等教育理念渗透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使学生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受到一定的熏陶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生活用具,学习用具和玩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瞧,这是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狗汪汪)

  生:机器狗汪汪。

  师:对,机器狗汪汪今天想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带来了一篮子礼物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礼物都是什么?

  生:想!

  师:赶快动手打开看看吧!

  学生很好奇地打开篮子,观察礼物。

  师:你认识什么,请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的名称。

  师:这些礼物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之后派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

  师:在这么多的礼物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你们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吗?试试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机器狗汪汪发礼物的情境来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在无形中布置了学习任务,为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操作感知,合作交流。

  1、分一分,揭示概念。

  学生按要求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哪个勇敢的小朋友先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1:我们组把篮球、玻璃球、小皮球、足球、乒乓球、垒球放在一起。

  生2:我们组把魔方、积木和那些正正方方的盒子放在一起。

  生3:我们组把牙膏盒、鞋盒、药盒、酸奶盒、烟盒……放在一起。

  生4:我们组把茶叶筒、笔筒、铅笔、易拉罐……放在一起。

  师:大家分得真不错!刚才我们分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现在老师还有一些东西要大家分一分。

  出示课件:动画球,魔方……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汪汪留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它想请你们帮他一个忙,把这些礼物按形状相同的分一分。各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该怎么分呢?

  生1:把蛋糕和易拉罐放在一起,各种球放在一起。

  生2:把魔方和玩具盒放在一起,牙膏盒单独放着。

  生3:把降落伞和灯泡放在一起,因为它们的形状很相像。

  师:观察得真仔细,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4:我觉得应该把筷子笼、降落伞、灯泡三种东西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和前面四堆物体的形状都不相同。

  师:说得真好!机器狗汪汪也分了一下,看看你们分得和他的一样吗?(课件显示)

  生:一样或不一样。

  师:每种形状相同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1:我认为鞋盒和药盒都叫长方体。

  生2:我知道魔方和积木是正方体的;

  ……

  老师按学生所说的在电脑中分类并显示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师板书:长方体。问:请你举起长方体形状的物品,互相看看拿对了没有?下面依次出现:正方体、圆柱、和球。

  〔设计意图:“分一分”是用实物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辨认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初步形成这些物体形状的表象,为建立图形概念打下基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之间与人合作交流的思想,一方面又突出了分类的多样性。〕

  2、摸一摸,感知物体的形状。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刚分好的长方体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牙膏盒是长长的。

  生2:我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摸起来都是平平的,相对的面一样大。

  生3:我摸到了长方体这里是尖尖的。

  生4:我摸到了长方体有“疙棱”。

  生5: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

  老师及时表扬回答有新异的同学并规范名称“棱”、“顶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觉。

  学生依照长方体的汇报说出:

  正方体:方方的,有6个面,也有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面是平平的,大小相同,放倒了能滚动。

  球:光光的,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

  〔设计意图:由大概到细致的辨认,由整体到具体的感知,“摸一模”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图形概念的形成,空间概念的建立,就是在这些分、摸、辨、说的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中逐步完成的。〕

  3、搭一搭,区别物体的特征。

  师:聪明的机器狗汪汪是由更聪明的人制造的,数一数制造汪汪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生:用了4个长方体、1个正方体、4个圆柱和2个球。

  师:在我们的桌面上摆放着很多学具,想不想用它们搭个什么?

  生:想。

  师:那好,马上动手吧!

  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逐一展示作品。

  师:在搭建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1:我发现球最调皮了,不能把它放在最下面,因为它容易滚跑。

  生2:茶叶筒或易拉罐只能竖着放在下面,如果横着放也容易滚了。

  生3:我觉得把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放在下面搭得比较平稳。

  师: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盖房子的时候用的建筑材料通常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比如:红砖、条石等。

  〔设计意图:通过“搭一搭”,让学生进一步实实在在的区分这些物体的特征,感知它们的根本区别,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搭自己喜欢的东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给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和时间。〕

  4、形成表象。

  师:通过看、摸、搭,我们认清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样子,那么,它们的图形又是怎样的呢?通过电脑,抽象出四种图形。

  5、游戏:看谁摸得准。

  师:接下来我们做个小游戏,请每组3名同学蒙住眼睛,另外两名同学一位提要求(摸什么),一位当裁判(看摸得对不对)。教师示范游戏的做法,学生兴致高昂地分组做游戏。

  〔设计意图:以上这些活动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揭示概念,形成表象,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建立。〕

  三、灵活应用,拓展提高。

  1、学生列举生活中立体图形的实例。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立体图形(板书课题)。它们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其实,像我们今天学习的四种形状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说出几种吗?

  生1:我们的教室是长方体的。

  生2:电脑的主机是长方体的。

  生3:儿童霜的包装盒是正方体。

  生4:音箱上的扩音器是正方体的。

  生5:旗杆的形状是圆柱体。

  生6:我爸爸抽的香烟是圆柱体的。

  生7:地球仪的形状是球。

  生8:弹珠的形状是球。

  ……

  2、考考你:(课件显示电冰箱图片)

  师:这个电冰箱很重,要想推动它,该怎么办呢?

  生1:先让它倾斜,再在底下放几根圆柱体的木棍,就可以把冰箱推走了。

  生2:在冰箱最底下摆几个球,推起来会很轻松。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形成的图形概念来“寻找”现实中的图形物体,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好顺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实践——认识——实践”。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得以提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1.4.1 认识立体图形 篇14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中数与空间的教学开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习几何概念。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刚刚入学不久的时间进行,这时候的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我把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本节课的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参照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物体在家里搜集生活中物体,但是有些遗憾的是,三班大部分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准备了各种物体,而一班只有两个孩子准备了,兴好我也准备了许多教具。一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和三班的孩子相比较弱,所以在布置课前准备时我必须要求到位。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把搜集来的物体摆在一起进行观察,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和用到的,比如药盒、火柴盒、茶叶筒、铅笔、吸管、魔方等,然后让孩子们根据形状相同的分为一类,孩子们分的非常好,大部分都分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样四类。这样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并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同学们通过分类后的各类实物,能够感知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物体与相应的几何图形找到朋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这些物体,并能准确的判断。紧接着我让学生摸一摸,通过摸一摸我让学生说出了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我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闭上眼睛摸出各种类型的物体,或者是闭上眼睛通过摸一摸说出它是哪种物体。最后我又让孩子们玩一玩,小组里可以摆一摆、搭一搭,滚一滚。通过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还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巩固各种物体的特点,效果不错。

  本节课也有一些难点,认识物体这节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因为圆柱体有粗细长短之分,学生往往会把它分成不同类型,长方体与正方体又有许多类似,学生又会把它们归为一类。所以仍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认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1.4.1 认识立体图形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