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光》教学设计

《光》教学设计

一梦入混沌 点赞 分享
《光》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光》教学设计(精选22篇)

《光》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光为什么砸缸,其道理是什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课题,司马是姓,叫光。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让学生打开书,看本课的内容,除课文以外,有一幅插图,课后有3个作业题。

  2.范读:边听边想,这一课写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

  (1)范读。

  (2)看插图上画的都有什么?

  (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本课写的是司马光砸缸,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玩:音 w2n 但是读课文时一般带有儿化音。

  读词语卡片:

  古时候 孩子 朋友 跑去 叫 有一回

  5.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学习。

  (2)同桌交流学习情况。

  (3)指名汇报自学和同桌交流情况。

  同学们,老师现在指名来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叫到的同学,你不仅是代表你自己,而且是代表你同桌,因为刚才是你们两人讨论的,一个说完后,同桌还可以补充。

  利用熟字记字形的有以下几个:

  古:上边“十”,下面“口”,

  时:左边“日”,右边“寸”,

  回:大口套小口,笔顺: 回。

  朋:左边“月”,右边“月”,

  玩:左边王字旁,右边“元”。

  跑:左边足字旁,右边书包的包字,笔顺是 包。利用偏旁加部分记字:

  候:左边单人旁,中间一竖,右边是: 。

  孩:左边“子”,右边笔顺:丶亠 。

  友:一横加一撇,带上一个“又”。

  让学生理解词语和一字组多词帮助理解字义:

  古时候:很早很早以前称古时候,昨天,前天叫古时候吗?不叫。

  古(古代)(仿古)(蒙古)

  时(时代)(时间)(小时)

  候(气候)(等候)。

  朋友:关系不错的人称朋友,本课小朋友,指关系好的小孩。

  友(友谊)(友好)(亲朋好友)

  玩(玩耍)(玩艺儿)(贪玩)

  跑(跑步)(跑来跑去)

  (四)在学习生字、生词的同时,把课文读通顺。

  1.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得”的音。

  请同学读词语:长得又大又圆。

  这里的“得”读 de 轻声;本课“得救”了,这里的“得”读二声d6,是得到的意思。比如:我得到妈妈的宠爱。我得到同学们的帮助。

  2.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小声读课文,一是注意生字词在句中的读音和字义,二是把课文读通顺。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包括每一笔的位置。

  2.重点指导下列字:候、孩、跑。

  3.学生在本上描一遍田格中的生字。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二)进行句子训练,体会词的作用。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遇事不慌,动脑筋想办法,在紧急情况下,做事果断的教育。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指名读。

  古时候  小孩  朋友  跑  回去

  (二)谁能告诉老师,司马光姓什么?叫什么?

  (三)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

  2.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四)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古时候”是指很早很早以前,从图上可以看出,小朋友全是古代人的着装。

  2.学习第2自然段。

  (1)小声读这一段,数一数共有几句话,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每一句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找重点词理解。

  ①第一句话中“他”指的是谁?(司马光)

  ②学习第二句话时,让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插图,思考:

  a.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几个孩子,哪个是司马光?

  b.从图上假山和水缸的位置,再看这口水缸怎么样?从句子中哪儿看出来的?

  “假山”是用石头人工堆砌成的,大树下面有假山,假山脚下有口大水缸。

  让学生观察水缸到底有多大,和几个小孩子的个头比。里面装满了水。

  (3)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句要突出“他”的音,第二句话要突出“大”,“装满”,让大家能够通过你的读听出来这口水缸怎么样,里面装的水是怎么样。

  通过看图,指名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也为理解后面的课文打下基础。最后说一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4)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是先读课文看共有几句话;接着找重点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3.学习第3自然段。

  小朋友们和司马光在花园里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边读课文,边看插图,想象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里的。

  司马光和小朋友玩得很高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的。

  (2)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3)再读这段,想一想,缸这么大,里面又装满了水,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一方面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习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理解下段课文奠定基础。

  4.学习第四段课文,小组学习。

  (1)小声读课文,自己想一想掉进水缸里小朋友的处境,再想一想别的小朋友的心情会怎样,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谈自己的理解:

  从“别的小朋友”看出是除司马光之外的小朋友。“都慌了”和后面句子中的“有的……有的”,“叫”、“喊”、“跑”、“找”是相对应的。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面临着被水淹死的危险,小朋友们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叫喊”目的是叫大人们听到呼救的声音,来救小朋友;“跑去找大人”,也是这样。再让同学们想象,时间就是生命,这样做能来得及吗?为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果断打下基础。

  (4)指名朗读:要读出小朋友们那种心里焦急的紧张气氛。读“有的”“有的”时和逗号前面的句子接得紧一点。

  5.学习第五自然段。自己学习。

  同学们,小朋友们都慌了,因为他们知道,时间长了,那个小朋友有生命危险。想通过叫喊,跑去找大人来救小朋友。这时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1)按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这一段。

  ①提醒同学们自学时,抓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去理解句子。

  ②看图,哪个是司马光,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司马光没有慌,从表情上看出来的,其他小朋友惊慌地咧着嘴,而司马光的神情表现很镇静,不慌张。

  ③指名读自己理解。

  “举”、“使劲砸”、“几下子”说明什么?遇事不慌,认真动脑筋,想办法,聪明、果断。缸破了,水从破洞里流出来,落水的小朋友就不会被水淹死了。

  ④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6.学习最后一段。

  同学们,司马光遇事不慌,他机智勇敢地举石头砸破了缸,救出小朋友,这时大家的心情如何?带着轻松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得救”重读。

  总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五)句子训练。课后作业第2题。

  1.投影出示句子。

  2.让学生自己填空。

  3.填空后,自己读一读每一组的两个句子,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4.指名说一说。

  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意思更具体,更明白。“在花园里玩”限制了玩的地点。“石头”说明司马光用“石头”砸缸,不是用别的,意思比第一句更明确,更完整。

  (六)作业。

  1.巩固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字词。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边读课文边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组成的词的写法。

  2.听写。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同桌听写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确。这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一种好方法。

  有一回,古时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提醒按上节课告诉同学们的句式来说。段意:

  1.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2.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哭着,喊着,去叫大人。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组织语言,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能看着插图,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1.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相讲一讲,强调不是背课文。按自己的理解,照课文内容讲故事。

  3.出示投影插图,指名让同学讲故事。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向他学习什么?

  (五)你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谈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1.字词方面:学会了哪些字词,或者是在识记生字过程中,学会了哪种识字方法。

  2.本课语文知识方面:比如按句式说话,学习课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这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教师根据学生谈的,进行总结、深化,表扬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启发。

  【板书设计】

《光》教学设计 篇2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

  主备人

  赵海珍

  使用人

  一年级语文教师

  课题

  司马光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及与之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会用常字扩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读、演、讲故事,观察图画,了解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在紧急关头的不同表现,赞赏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遇事要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

  重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会用新字扩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难点

  学习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以及结构复杂的生字的书写。

  教学

  方法

  读中感悟、以观察促理解

  教具

  词卡片、小黑板、活动教学挂图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第一课时

  ㈠、范读课文,把握要义,补充课题

  1、你们喜欢故事吗?喜欢听,还是喜欢演,或者是喜欢讲?

  2、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认真听,想想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3、读课题,谁来说说“司马光做什么”?谁再来说说“司马光怎么样”?

  ㈡、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指导分小组学习,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 ⑴、标出自然段番号。 ⑵、勾画字词。 ⑶、交流认识这些字的好办法。 ⑷、组长检查。 ⑸、读通课文。

  ㈢、检查自学情况:检查巩固行字,理解词语,读喜欢的段落。

  1、开火车读字卡。

  2、说说你们小组用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

  3、(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读读说说”,男女同学比赛组词语。可板书部分词语。

  4、用“缸、块、劲、砸、救”做猜字游戏。

  5、读课文。喜欢读哪段就站起来读。

  ㈣、读读贴贴看看想想

  1、出示挂图(或多媒体演示):上面是一个大花园,但是去掉了假山、大水缸。 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这人地方有什么?谁能用书上的话告诉大家? ⑵、出示假山、大水缸图,请小朋友来贴,并能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

  2、这时发生什么事了?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3、出示图画:别的孩子惊慌的样子。观察:别的孩子怎么做的?他们的表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4、继续出示图画:司马光。观察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谁来读一读?

  5、结果怎样?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全班一齐读书告诉老师。

  ㈤、写字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提示:我们学的哪些字有双耳旁?左双耳和右双耳的字分开板书。2、记住哪些字有困难?哪些字容易出错?说说你的好办法。

  3、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示范“那”、“都”的写法。

  5、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㈥、自由练习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我该怎样读、怎样讲、怎样演这个故事。

  ㈦、教学效果测评

  1、轻声读音节,看看拼出了什么词,再写下来,想想对不对。

  2、想一想,再填空。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再说说类似的词。

  3、读给同桌听。

  ㈧、拓展性学习 把自己当成司马光,想想自己会怎样做。

  第二课时

  ㈠、复习:贴词语游戏

  1、贴词语游戏。 ⑴、出示词语卡片,请小朋友读一读。 ⑵、将卡片分发给学生。再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贴词语。

  2、这节课你想怎样学课文?

  ㈡、学重点段:勾画词句,读读演演,细心体会 你觉得课文最精彩的是哪些自然段? 1、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给“慌了”打上点。 ⑴、从哪些表现看出他们“都慌了”?用横线勾出。 ⑵、你想怎样读、怎样演或怎样讲才能表现小朋友的“慌”?试一试。个别范例指导。

  2、司马光表现怎样?给“没有慌”打上勾。 ⑴、从哪些表现看出他“没有慌”用波浪线勾出。 ⑵、你想怎样表现他“没有慌”?试一试。 ⑶、司马光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领读“别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

  4、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样?你想怎样夸一夸他?

  5、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进一步思考:如果没有举得起的石头怎么办?如果司马光一个人砸不破大水缸怎么办?如果……你还想设想当时的情境,多问几个怎么办吗?

  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课文:

  朗读、表演、讲故事 愿意怎样来表现这个故事?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的三部分,第部分学生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共同学习。

  为每部分学生提出要求,板书: 读:心情 语气 快慢 轻重 演:读 想 演 讲:读 圈 讲 ㈣、背诵:有情有味,熟读成诵

  1、喜欢朗读故事的小朋友,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读读,让大家欣赏,好吗? 大家觉得怎样?像他们这样读读。

  2、这个故事多么生动啊!谁能把它背下来呢?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3、谁背得快?来领着大家背。说说你为什么背得这样快的。

  4、互相背一背。

  ㈤、教学效果测评

  1、读第一句,想想该填上什么词,再读读,看看填对没有。 读第二句,看看和第一句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然后说一说。

  2、比一比,“那里”和“哪里”有什么不一样。你怎样分清它们。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再填空。检查一下,写对没有。

  ㈥、拓展性学习

  1、可以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怎样查到资料,再动手查。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问一问。 2、回忆跟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发生的事,有顺序地讲出来,如果能讲得生动一点更好。 (七)、作业设计    想想看,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缸里的小朋友?

  (八)、板书设计

  21、司马光

  没有慌

  (举起、使劲砸)

  别的小朋友                          都慌了

  有的……有的……

  教学

  反思

  成功之处:《司马光砸缸》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这篇课文深受学生们的喜欢。教学中我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将语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不仅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说话,会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使学生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在抓住当时非常危险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读文想象,结合图片体会事情的危险性,并采用对比朗读别的小朋友的行为和司马光冷静的表现,渐渐的在学生的大脑中便描绘出了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形象。

  遗憾:自认为这个教学设计很顺畅、自然,可整个教学过程下来,心里却不踏实,总觉得缺点什么。反复查看精心设计的教案,静静回想上课的情景,后经老师的点评,意识到是在细节上的闪失。在分析重点语句时,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如何让这些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收到应有的成效,其实这里大有学问可研究。

  课堂是不完美的,总存在着一些遗憾。但我相信只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学习、研究与创新,那么在课堂上留下的遗憾就会减少,得到的收获就会增多。

《光》教学设计 篇3

  一、导入: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比如老师的愿望就是“如果我能自由自在的环游世界,多好啊!”你的愿望呢?能告诉老师吗?也用上“如果我能……,多好啊!”

  2、大家的愿望是那么美好而真挚,相信你们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的

  3、那如果有人的愿望是“如果我能看到电灯,多好啊”,你听了,有什么想法?(普通)

  4、是啊,电灯这个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物品在战争年代却是奢侈而美好的代名词,看到电灯也是一个奢侈而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王愿坚去追忆那逝去的但却记忆犹新的往事。

  二、整体把握、提纲契领

  1、齐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有个词频繁出现,你找见了吗?(多好啊)

  3、师:看来这个“多好啊!”值得我们好好研读。就让我们一起循着“多好啊!”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快速默读课文,围绕阅读提示,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4、生汇报,围线“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师:什么多好啊?(天安门广场的灯多好啊!)

  师:其实他也在赞美什么呢?(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啊!)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师;郝副营长是说什么多好啊!”(能在电灯下看书多好啊!)

  师:请观察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专注、聚精会神、羡慕)

  师:同学们,那是郝副营长对那个孩子的羡慕呀。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师:此时,郝副营长又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让孩子们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是呀,从这话中我们听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师:这么多的“多好啊!”都跟一个词有关,那是什么?(灯光)

  师:请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者。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师:第五个句子让老师觉得特别耳熟。

  师:前后照应,对战友的怀念,不忘过去,将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生1:还有一句,那就是“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生2:那是写“火光”,不是“灯光”。

  师:也许它不是“灯光”,但它跟“灯光”却有着不可紧密的联系,那是什么联系?

  生3:没有“火光”,就不可能有“灯光”。

  师:是啊,正是那一闪又一闪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一切璀璨的“灯光”,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1、在这星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还能见到李大钊那张什么的脸?(平静而慈祥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

  2、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光》教学设计 篇4

  教材简析:

  《司马光》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同时,也能突出本单元课文的主题: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就能想出办法。

  设计理念: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首先我定位于这是一堂一年级的阅读课文,而从文本中大量的识字和学会写一些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一课必定要多认识几个生字,必定要写写字,我们的学生才能得到语文元素的积累,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提供帮助。然后在学习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发展语言,感悟文本的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带拼音的词语:假山、水缸、别慌、吓哭了、喊叫、一块、使劲、砸破、得救

  2、去掉拼音的词语3、留下生字4、别、到的田字格

  5、小朋友花园玩耍图6、带文字的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师板书:司马光。同学们听过这个名字吗?(生答)

  2、识记“司”。

  3、介绍司马光。我们今天要学习20课《司马光》就是讲述了他小时侯的一个故事。请同学们翻开书。

  二、识记生字。

  1、自由的读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把生字圈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2、生读课文,圈生字、读生字。

  3、老师把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都打在了屏幕上,请同学们读一读。(齐读)

  4、等会,老师就要去掉拼音,请你们读,没有了拼音,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记住呢?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生答)

  5、去掉拼音,学生小老师带读。

  6、去掉词语,变成生字,同学们还认识吗?学生个别读。

  二、指导写字。

  1、读到别,点一点出现田字格,再出现到字(老师在这课要求写的字里,还挑了一个字)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一下,想想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给你们看。认识“立刀旁”

  2、要写好这两个字,还需要注意些什么?(生说)

  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自己在书上写。

  5、老师挑好的和不够端正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反馈。

  三、讲读课文。

  1、现在我们在这些生字都送回课文当中,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那我就请6个同学来读。读的时候,请读准字音,把课文的句子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关于司马光的什么故事?(生答)

  2、(生答:司马光砸缸救人)师板书:砸缸、救人。

  3、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发生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4、屏幕打出:花园玩耍图。同学们仔细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5、学生练说。(板书:几个小朋友)

  6、课文中那段描述了这幅图?(第二自然段)屏幕打出:带文字的图。

  7、个别读,齐读,教师指着图引读。

  8、练习用方位词说话。

  9、师问:图中哪个小朋友很危险?(生答:爬在假山上的)为什么?引出假山下的水缸。这是一口什么样的缸?请同学们在这段话里划出描写水缸的语句。

  10、学生划,教师点红:大水缸和装满了水

  11、怎么读?生个别读,齐读。

  12、教师引读第三自然段,这个时候,你怎么办?(生答)

  13、那么,旁边的几个小朋友会怎么做?司马光是怎么做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光》教学设计 篇5

  课题

  20司马光

  内容

  教材85~87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书写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关键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教具

  小黑板

  学具

  书本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20、司马光。

  二、预习交流。

  1、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文本的朗读、生字词的预习、对文本的了解等方面内容。

  2、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三、识记字词,初读文本。

  1、老师想看看你们到底预习的怎么样?首先来看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组织同学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生字词。指读,正音。

  2、强化重点词语的读音,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教给学生方法。在字音方面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生字的读音?比如:韵母拼写、平翘舌、声调书写位置等方面知识。

  3、请同学们试着去掉拼音自己读一读生字词。

  4、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些字的读音我们都掌握了,下面请你与同桌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字的字型的。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象形字,结合文意识记等。

  识字方法举例:

  (1)换偏旁识字:块、救、劲。

  (2)猜字谜识字: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砸)

  (3)组词识字:假—真假、假装;使—使劲、天使、大使馆、使用。

  5、出现单独的生字,请同学们读字组词,不会的问问同桌,请老对帮忙。

  6、刚才我们已经学完生字了,下面请你把这些生字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三、写字指导。

  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本课要求写的生字都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整体看前四个字左宽右窄,后两个字左窄右宽。)

  1、指导“别、到”。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整体观察生字,再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观察哪一笔在书写时容易出错)观察生字。

  (2)在田字格中一笔一画范写生字,并进行详细讲解。巡视指导。

  2、指导次重点生字。

  (1)指导学生运用方法,观察次重点生字的书写要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范写。巡视指导。

  3、指导其余生字。

  (1)组织学生独立观察其余生字,巡视指导学生独立书写。

  (2)组织学生对同学独立书写的生字进行评价。

  “别、到”二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立刀旁的竖钩要写正直。

  “吓、叫”二字都有口字旁,可以一起指导:(1)两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2)“口”字应该写得小而高。

  “那、都”二字均有双耳旁,可结合第18课的“阳”字进行指导。现在,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带双耳旁的字,如“啊、那、阳、都、邮”,建议将这些字集中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写字方法:左双耳,“耳朵”要写得高、小,竖为“垂露”;右双耳,“耳朵”要写得低、大,竖为“悬针”。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育学生要把每一个写的认真、工整。

  四、练习: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v”

  司 ci   (  )    砸 za  (  )    劲 jin  (  )   破 pe (  )

  si   (  )      zha  (  )       jing  (  )     po(  )

  2、一字开花。

  使   别   吓   叫

  板书:                 20、司马光

  司马光  假山  水缸  别人  慌张

  吓哭  叫喊  一块  使劲  砸破得救

  范写:  别  到  那  都  吓  叫

《光》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一、以问作导 设疑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新课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再读。哟,是同学们读错了还是老师写错了?题目是《7.棉鞋里的阳光》吗?(生答是)那老师就不明白了,难道“阳光”能跑到“棉鞋”里面吗?

  那么我们赶紧进入到课文的学习,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初读课文 认读生字

  1、小组内同学轮流分段自由朗读课文,借着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懂的字。

  2、认读生字。提示用“加一加”等方法识记生字。

  棉   照   晒   被   盖   午

  收   脱   躺   合   眼   晴

  3、视频朗读。思考:为什么棉鞋里有阳光?小峰为什么这么做?他是向谁学的?

  三、角色朗读 感受阳光

  1、出示对话:

  小峰:“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

  妈妈:“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

  小峰:“为什么呢?”

  妈妈:“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奶奶:“这被子真暖和。”

  奶奶:“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小峰:“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2、学生自由读。指导读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情感。

  3、小组再练读,以给画面配音乐的形式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4、总结:教育学生从小要关心老人。

  四、说话练习 训练表达

  结合理解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1、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

  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

  五、课堂练习

  连一连

  晒           拖鞋       轻轻地           棉鞋

  摆           棉被       暖和的           摆放

  放           被窝       慢慢地           成长

  钻           音乐       快乐地           合眼

  六、作业设计

  1、你家里有哪些人?他(她)做的哪些事值得你夸奖?

  2、你关心过家人吗?说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光》教学设计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11 司马光

  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图意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5)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孩子 吓哭 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举起 砸破 救人 古时候 司马光 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提问:①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②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④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3.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抽里装满了水。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④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⑥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指名读,集体纠正。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4.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

  5.指名读,大家评议。

  6.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7.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8.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2)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4)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5)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6)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2)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4)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

  (五)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1.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1)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2)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3)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4)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教师板书:

  (6)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教师板书: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

  (8)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2.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 正确地书写“候、孩、没”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

  (2)同桌互读生字、词。

  (3)抢读生字词卡片。

  (二)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

  候:可以用“猴”字来记忆,去掉“反犬旁”在单人旁的右边加上一个小竖,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帮助记忆字形。组词:小时候。

  孩:可以用学生认识的“该”字换偏旁记忆“孩”字。也可以用拆字的方法记忆。组词:孩子

  光:学生可以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三个小淘气,坐在板凳上,压弯一条腿,后脚尖朝上。组词:司马光、时光、光明。

  吓: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哭:学生可以用拆字法记忆:“两个口”和“大”再加上“丶”。也就是两个人张着大嘴哭。组词:哭了,吓哭。

  没:学生用顺口溜帮助记忆:三点水,几头又尾,合起来?没。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记忆字形,组词:没有。

  块⑴以用“块”字换成“提土旁”记忆“块”字,组词:一块。

  石:可用象形字“ ”(书写不准确)来帮助记忆“石”字,组词:石头,石块。

  (4)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8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候、孩、没”这3个字。提醒学生“候”不要丢掉小“竖”;“孩”字右边的“两个撇”第一个“撇”长一些,第二个“撇”短一点,两个撇的起笔要对齐。“没”字右边不能写成“几”字,书写时注意没有钩。

  5.教师出示:“哭、光”两个字,问学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哭”字不能丢掉“点”,“光”字上面是竖、点、撇,不用笔顺错。

  6.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7.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3

  (1)实物投影出示这道题的内容。

  (2)读读这两个字,区别“块”和“快”的异同。

  (3)让学生试着自己填一填,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4)请同学说正确答案,再读读句子。

  (5)学生把答案填上书上的括号里。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光》教学设计 篇8

  【情景说明】

  一年级的教学目标里有一条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许多学生读起书来没有轻重之分,拖声拖调地唱读。如何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呢?除了范读、领读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我想是不是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来启发学生如何朗读呢?于是在课堂上,我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和重点句来指导学生朗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棉鞋里的阳光》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妈妈格外体贴年迈的奶奶,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这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

  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教学的第一课时完成识字;把课文读正确;并学会写“午、合、放、收”这四个字。下面具体展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指导学生朗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重点词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四、教学准备:用小黑板写好课文中人物的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你们都记住了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

  2. 以开火车的形式抽卡片认读生字,注意正音。

  二、 理解课文,朗读感悟。

  1. 学习1—4自然段。

  (1) 指名读1-4自然段,其他同学看书中的插图。

  (2) 小黑板出示妈妈和小峰的对话,指名一位同学上台用“——”划出妈妈的话,用“~~”划出小峰的话。其他同学在书中划。

  对话如下:

  小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妈妈说。

  “为什么呢?”小峰又问。

  妈妈说:“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3) 评议划得是否正确,并告诉学生人说的话是在两个引号之间的部分,教师简介引号的作用。

  (4) 同学们在家里问爸爸妈妈问题时是用什么语气呀?(好奇、疑问)

  爸爸妈妈又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回答你们呢?(耐心、亲切)

  请同学们试着读读妈妈和小峰的对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5) 指名学生和老师一起读妈妈与小峰的对话,大家评议。

  (6) 同桌分角色朗读妈妈和小峰的对话。

  (7) 我发现有的同学在读妈妈的话时,把“更”字读得很重,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读呢?(棉被本来就暖和,妈妈一晒就更加暖和了。)

  (8) 你们从“更”字体会出妈妈是个怎样的人?(细心、体贴)

  [在具体的品词品句中让学生感悟到人物的品质。]

  2.学习第5自然段。

  (1) 妈妈把棉被晒过了,奶奶午觉时有什么感觉呢?指名读第5自然段。

  (2) 请同学们用“==”标出奶奶说的话(“这被子真暖和。”)

  (3) 奶奶躺进被窝时有什么感觉呢?你们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回答吗?(舒服)

  (4) “舒服地合上眼睛”是怎样的呀?大家在座位上表演一下。

  [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感觉一下奶奶舒服的感受,学生体会会更加真切。]

  (5) 让学生带着“舒服”地感觉读奶奶的话。

  3. 学习6-8自然段。

  (1) 奶奶睡着了,小峰想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指名读6自然段。

  (2) 小黑板出示第6自然段,学生回答。(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

  (3) 小峰想的话后面的六点是什么?(省略号)

  (4) 老师解释这儿的省略号(这儿的省略号是把小峰还想到的给省略了。)

  (5) 你们猜猜看,小峰还想到了些什么,使他会帮奶奶晒棉被呢?

  (小峰想到早上妈妈给奶奶晒棉被,让阳光钻进棉花里,奶奶盖上更暖和了,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如果让阳光钻进棉鞋里,那穿上后也会更加暖和。)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是妈妈的行为影响了小峰,所以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

  (6) 小峰是怎样给奶奶晒棉鞋的?(轻轻地)

  (7) 为什么要“轻轻地”呢?(生怕把奶奶吵醒了)

  (8) 你觉得小峰是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体贴长辈,非常细心)

  (9) 你们有没有像小峰这样,关心体贴长辈?[联系生活触发他们爱老敬老的美好心灵。]

  (10) 奶奶醒了后,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奶奶的话。(“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11) 你们猜猜看,奶奶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惊喜,是谁帮我晒了棉鞋呢?)

  (12) 假如你是小峰,你听了奶奶的话后,会是怎样的心情?(开心、愉快)

  (13) 请你们带着开心、愉快的心情读第八自然段。

  4.总结全文

  (1) 假如小峰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通过假设的情景,使学生对小峰的赞赏之情得到充分体现,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2) 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 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写字

  1. 观察“妈”、“奶”,找到相同之处。

  2. 说说写女字旁和“女”字有什么不同之处。

  3. 老师范写“妈”、“奶”。

  4. 学生临摹。

  【教学反思】

  《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较长,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完整的印象,我在第一课时里解决了识字,把课文读正确,并写了大部分生字的任务,所以在第二课时里,没有出现过多的识字环节,只是在开课时复习了一下生字词,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理解课文和朗读感悟上。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动作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特别是其中的关键词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如抓住妈妈和小峰的对话,在勾画、感情朗读、评议中体会到妈妈的细心和体贴,为小峰做了一个好榜样,特别是通过“更”字的体会,深化大家对妈妈的认识。又如抓住小峰给奶奶晒棉鞋时“轻轻地”动作来体会小峰关心体贴长辈。

  另外我还注意从课文留白处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让学生想象小峰想的话中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又如让大家想象,听了奶奶的话后,小峰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把通过读文的领悟和体会到的思想感情在想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朗读,教学得心应手,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学生也感悟到小峰母子尊老敬老的优秀品质。

  【专家点评】

  叶笋老师这节课紧扣了小峰关心、体贴长辈的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小主人翁观察妈妈的行为,为奶奶晒棉鞋的一举一动,从而赞扬小峰的美好品质。老师抓住“轻轻地”,体会小峰怕惊醒奶奶午睡。老师抓住“小峰想:”让学生展开想象,小峰会想什么?小峰由妈妈晒棉被能想到晒棉鞋,体会小峰是个细心、孝顺的好孩子。

  老师注意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如:“真暖和”,“舒服地”合上了眼睛,让学生体会奶奶躺进被窝里,感觉是多么多么的暖和,睡得是多么多么的舒服。学生体会到了,读才能读出美好的感觉。

  老师在教学中还十分注重指导朗读,如,“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一点儿”读儿化韵。“暖和”读轻声。小峰与妈妈的对话,一问一答,读出语气。奶奶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读出疑问的语气。

  整篇课文在读中理解,理解后再读,读出了语气的变化,读出了情感。

《光》教学设计 篇9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时,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家庭文明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即学会体贴。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班有31人,他们都特别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他们集中精力听课时间较短,爱玩爱动,绝大多数同学喜欢识字,喜欢分角色读课文。因此,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上课的节奏紧凑,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吸引学生。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和投入到课堂上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放”、“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布置预习任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板书“鞋”

  师:这是什么字?谁能用鞋来组个词?

  生:拖鞋、穿鞋、鞋带、棉鞋等等

  师:生说到棉鞋时,能说说什么样的鞋叫棉鞋吗?

  生:里边有棉花的鞋就是棉鞋。

  师:对,有棉花的鞋就是棉鞋。不过现在的棉鞋有很多种,有里边带毛的,也有带棉垫的,只是用棉花作成的棉鞋最暖和。会写“棉鞋”吗?来咱们一块写一写,板书“棉鞋”读一遍。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故事就与棉鞋有关,名字叫《棉鞋里的阳光》,看老师写,请同学们大声读一遍。

  生:棉鞋里的阳光

  师:棉鞋里怎么会有阳光呢?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来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7页,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

  要求: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总共有8个自然段。

  (出示课件) 

  师:让一起来看一下对不对。

  师:课文我们读通了,相信大家已经和不少的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出示课件——光盘) 

  1、出示本文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去拼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交流识字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认识“衤”)

  3、师生做识字游戏。(做动作识字——课件)

  4、猜字谜识字。(课件)

  四、整体感悟

  师:同学们写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请回到课文中你们能不能读好啊?

  (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思考:课文里都写到了哪几个人?

  生:奶奶、妈妈、小峰

  师板书

  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谁能说说?

  生:小峰看见妈妈给奶奶晒棉被,棉被会变得更暖和,就想到了给奶奶晒棉鞋。

  师:你说的真好,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妈妈和小峰给奶奶晒棉被和棉鞋的故事。

  师板书:晒棉被、晒棉鞋

  五、品读感悟

  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了课文就是讲了妈妈和小峰给奶奶晒棉被和棉鞋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小故事,感受妈妈和小峰对奶奶的关爱。

  师:听老师范读1——4自然段。一边听一边用“——”线划出妈妈说的话,用“~~~~”划出小峰说的话。

  师范读

  师:画完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小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妈妈说。

  “为什么呢?”小峰又问。

  妈妈说:“棉被里又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师:同学们你们找对了吗?

  生:找对了

  师:那我们一起看看,小峰是怎么问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说)

  生1:“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嘛要晒呢?”

  生2:“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

  师:找的很准确,还有吗?

  生3:“为什么呢?”

  “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看这里(出示课件)

  “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

  “为什么呢?”

  “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吧。(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师:读得真不错,谁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呢?指名分角色读一读。

  生展示

  师:小峰知道了“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赶紧读一读5——8自然段,把奶奶和小峰的对话做上标记。

  生自读5——8自然段

  师:谁来说一说小峰做了什么事?

  生:帮奶奶晒棉鞋。

  师: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生:“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出示课件)

  “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师:奶奶的棉鞋为什么会这么暖和呢?

  生1:因为小峰把棉鞋晒过了。

  生2:因为棉鞋里有好多阳光。

  师:是啊,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出示课件)那你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你想对小峰说什么?

  生1:妈妈会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生2:奶奶会说:“真是我的乖孙子”

  生3:我想对小峰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我要向你学习。”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课文中奶奶、妈妈、小峰的对话你最喜欢谁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朗读。看谁读得最好?(指名读)     

  六、师小结

  师:是的,人都有老的时候,让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勤劳的小手为家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的孝心也像这温暖的阳光一样温暖着老人们的心,大家说好吗?

  【板书设计】

  7、棉鞋里的阳光

  妈妈                 晒棉被

  奶奶

  小峰                 晒棉鞋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反思

  【教学得失】

  1、识字教学

  在识字方面,我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加深对识字的记忆,把识字环节搞扎实。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猜谜语、做动作等方法,学生不仅对字形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提高了识字兴趣,从识字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阅读教学

  为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上我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情感。有学生自由读,学生分小节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等。这一课,小峰和妈妈的对话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我把它拿出来,仔细阅读,学习他们说话的语气,还重点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让孩子们自己想象着身临其境。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孩子们读书的时候语气上已经有了进步,但是还有拖长音的现象,以后,我要在这方面努力,改正他们读书的不良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不要逐段地分析,更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读,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我做的相当不好,因为在识字写字上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至于在朗读课文上没有了时间,这点让我觉得是败笔之处。

  3、板书设计

  关于板书设计的问题,在讲课之前我想了很多,也有几种板书设计,但考虑到是第一课时,就把板书设计放到了第二课时里。

  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虽说这次讲课有点失败,但是,在这次失败的讲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从导入到识字到课文再到板书设计,在教研活动中陈科长给我们做出了详细的指导点评,我也积极听取了其他老师对我这堂课的点评,真是“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光》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简析: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文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课文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第一课时

  一、想象引入

  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同学们,美吗?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课文,想读一读吗?(板书课题,教学“阳”,认识新偏旁“阝”。齐读课题)

  二、生字词语学习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拼拼音,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并想办法记住它。

  2、这篇课文有那些生字?谁来告诉大家?随学生回答出示生字。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

  4、同桌读后,指名读、开火车读。

  5、生字会读了,再读读词语怎样?请大家小声地读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语勾划下来,推荐给大家。咱们搞个“词语推荐台”活动。(板书:推荐台)

  老师也要向大家推荐一些词语。(出示词语:金子、田野、更高了、更绿了……)

  指导朗读词语。

  三、朗读感悟

  1、金色的阳光像金灿灿的金子,洒遍……(引读第一自然段)。

  (1)读了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运用电教手段演示“阳光像金子”的录像,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理解“洒遍”一词。

  (2)指导朗读。

  2、禾苗、小树、小河在阳光下和平时可不一样哟!哪里不一样呢?我们赶紧到田野、山上、小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变化?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从“更高了”“更绿了” 这两个词你能读懂点什么?请大家结合这两个句子,再认真地读一读。(出示第一、二两句话)

  (2)如果此时你是受阳光哺育的禾苗、小树,你想对阳光说些什么呢?

  能用朗读表现你的感谢之情吗?

  (3)阳光下的小河也是波光粼粼、非常漂亮的,就像(引读“长长的锦缎了”)

  出示实物。锦缎漂亮吗?那“长长的锦缎”呢?在“阳光照射下的长长的锦缎”会怎么样呢?

  为什么说小河像长长的锦缎呢?

  (4)阳光下的景色这么美,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如果觉得不过瘾,还可以做做动作。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听了小朋友们的读书声,老师也被陶醉了,也想来试试,我们一起来合作读,好吗?老师读前半句,小朋友们接下来读。

  (5)句式训练。

  (1)禾苗、小树、小河因为有了阳光这么美,那么还有什么因为有了阳光也会更美呢?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课件展示)

  (2)指导说话训练: ,因为有了阳光,更 。

  3、小结: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都发生了变化。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老师祝愿小朋友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健康幸福地成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也、长。”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随汇报教师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动态观察,教师范写,讲清笔画运笔、收笔的轻重、停顿。

  4、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教师个别指导。)

  5、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导入: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谁知道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阳光》这一课,去感受美好的阳光。

  2、复习生字词。

  a、师:孩子们,太阳公公种的苹果树上长满了苹果,他想让你们帮他摘,你们愿意吗?

  (黑板上出示苹果树及生字苹果,请小朋友上去摘,摘下一个读一个)

  b、师:这么快就把苹果摘好了,你可真是能干啊!那么能不能给这些生字苹果找找伙伴,组组词呢?

  开火车组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二、比较分析、深入领会

  1、阳光下的景色好美,那阳光爱和我们在一起吗?你怎么知道的?(练习读第3段)

  请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然后同桌说说哪个句子更好。(出示两个句子:

  ①阳光照进了我的家。

  ②阳光跳进了我的家。)

  随汇报引导学生体会阳光的可爱。

  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2、阳光那么美,那么可爱,又那么宝贵,我想把它捉住,藏起来,行吗?

  引读:谁也捉不住阳光……

  3、你喜欢阳光吗?如果没有阳光,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阳光就像金子一样,那为什么还说阳光比金子更宝贵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师小结:对呀,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离不开阳光。我们大家在阳光的滋润下健康成长,我们可要好好谢谢阳光,让我们伴着的阳光拥抱希望,走向未来。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三、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闭上眼睛想象课文的情景和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边想象边练习背诵。

  4、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配乐)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导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新的笔画“竖折”,书空。

  3、范写。(“山”的第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4、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

  五、拓展练习

  1、读一读,找朋友

  1)出示:

  早、星、晨、春、香、阳、晚

  2)自读——指名读——一齐读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都带有偏旁“日”)

  4)你能给这些字找朋友吗?

  2、说出其他带“日”的字。(晶、朝、昔、音、晒等)

《光》教学设计 篇11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司马光》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6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设置悬念

  1.师:同学们,上周我们班举行了“预防溺水”的主题班会,其中我们讨论了“如果发现有人落水了,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当时大家都想出了许多办法去救人,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古代认识一个聪明的孩子—司马光(板书),我们来看看他在面对小伙伴落水时,是怎么做的?

  2.师简介司马光,强调“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是平舌音,“光”是三拼音节。

  3.为什么说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呢?课文讲了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呢?我们快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师口头要求读书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圈出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2)遇到难认的字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认读。

  (1)课件出示生字词,给生字已着色,通过色彩强化整体感知生字。

  (2)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师正音)

  (3)去掉拼音,再接火车读,齐读。(师正音)

  3.学生识记生字

  (1)师:刚才同学们认读生字真是又快又准确,那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吗?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一下各自的识字办法,待会儿说一说。

  (2)指名汇报识字方法:

  a.换偏旁识字:喊、救、劲

  b.猜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c.加偏旁识字:别、爬、救

  d.组词识字:假——假如  真假  假装

  使——使劲  天使  使用

  (3)师:看来同学们的识字办法真多!下面老师用“猜字谜”识字这个方法来考考你们(出示“我会猜”)。

  师: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大!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看大屏幕并想一想:课文写了司马光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并出示课件(师看课件读),点出爬山行为不对。

  2.学生认真听,可小声跟读并仔细观察课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装满水的大水缸里,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那个小朋友。)

  3.指名反馈并板书。(22.司马光   玩耍  小朋友

  砸缸          掉进缸里 救小朋友)

  4.师: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这个故事发生时距离我们现在已经900多年了,900多年以前发生的事现在为什么写在书上让我们来学习呢?

  现在请同学们对比读一读课文2—3自然段,然后想一想你有什么话想对司马光说吗?(出示课件“说一说”)

  5.指生汇报,师小结。(是的,老师也想说:司马光,你是好样的!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你沉着、勇敢的面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样你那沉着、冷静、机智救人的品质值得我们所有后来人学习!)

  6.师:好了,接下来“小小书法秀”时刻到了。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小小书法家”会是谁?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出示课件“我会写”)

  1.出示本课“我会写”的生字,集体认读,观察结构,分析书写注意事项。

  2.重点指导书写“爬”、“别”、“哭”。

  (1)师范写,并讲解注意事项。认识三个新偏旁。学生边听,边观看。

  (2)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优秀作业并评议。冠名“小书法家”。

  五.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了课后生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司马光》。同学们,再见!

  2.课后请认真朗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找出来。

  3.把课后生字抄写在1号练习本上。

  板书设计:

  22. 司 马 光     玩耍     小 朋 友

  砸  缸               掉进水缸

  救出小朋友

《光》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并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1)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

  (2)把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读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3)对司马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鼓励质疑,梳理问题,板书:事?人?)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二、初读观察人物

  1.自读课文: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三、朗读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看图,这里谁是司马光?你是怎样认出他的?

  2.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机动)

  △砸缸救人(重点):出示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做动作吗?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群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想说“砸”是什么意思?其余学生再作补充。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4)司马光这样用力砸,想干什么?(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得出结论:这时候不救人,一件危险的事就要发生了。

  ②指导读出担心、焦急的语气。(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时,心里怎么样?对照别的小朋友的表现,说说怎样做是“慌”了?

  ①结合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现。

  ②想象一下,他们慌张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喊些什么?

  ③读出他们慌的样子来。

  (6)继续探寻司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呢?

  (7)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8)了解结果,引读第6自然段。

  (9)学着司马光的样子,把他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子读出来。

  3.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4.从他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小朋友?想对他说什么话?

  (把“会想办法”、“聪明”、“勇敢”等星送给他。)

  四、延伸走进人物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板书设计:

  没有慌

  司马光────举石头砸缸救人

  想办法

《光》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总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学习司马光在紧急情况下的沉着、冷静。明白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课时目标:

  (一)第一课时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集中识字,认识“司、假、缸、别、慌、吓、叫、块、使、劲、砸、救、破”13个生字,重点指导“砸、司、块、使、假”。会写“别、到、那、都”4个生字。

  (二)第二课时目标

  1、会写“吓、叫”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进行句子训练“有的……有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板块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了解司马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设计: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做司马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司”字。

  3、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这是一个复姓,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4、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认识小时候的司马光,去看看他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目标:理清课文思路,初步能用“谁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1、理清课文思路。

  (1)打开书本,书本除了课文内容之外,还有一幅插图。

  (2)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范读:边听边想,这一课写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

  (1)教师范读。

  (2)听了老师读课文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看插图上都画了谁呢?

  (3)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干嘛呢?哪一个是司马光?

  (4)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5)全班交流

  板块三:集中识字,随文识字

  目标:认识“司、假、缸、别、慌、吓、叫、块、使、劲、砸、救、破”13个生字,重点指导“砸、司、块、使、假””。读通课文。

  教学设计:

  1、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请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帮助组内不会读的同学读准生字词。

  3、同学们读完了,请看生字卡片,让我们一起学一学这些生字。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4、重点指导“砸、司、块、使、假”。

  (1)换偏旁识字法:块、假

  联系“快”与“霞”,换换偏旁变新字。

  (2)猜字谜识字:司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一个三框面向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砸)

  (3)组词识字:假、使

  假——真假、假装

  使——使劲、天使、大使馆、使用   

  4、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课中操。

  课中操:

  司马光,好儿郎,伙伴落水他不慌。

  搬起一块大石头,用力砸向那口缸。

  咣当当,一声响,伙伴爬出那口缸。

  大家一起来鼓掌,夸夸司马好儿郎,

  见义勇为的好榜样!

  5、做完了课中操,是不是特别有精神呢,接下来,我们就到课文中找一找,看看生字宝宝都和谁交朋友了?

  6、生读课文,说说你都找到了那些生字宝宝。

  (1)课题:司马光

  (2)第二自然段:

  假山  水缸

  (3)小朋友真仔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

  (4)生质疑:你们知道假山是什么吗?请学生回答。

  (5)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还找到了那些生字宝宝啊?

  慌了  吓哭了  叫着

  (6)第4自然段:

  谁来做一做慌了、吓哭了和叫着喊着的动作。

  一块  使劲砸  破了  得救

  (7)①大声地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提出你不明白的词语。

  ②使劲砸:请学生来解答,并做一做这个动作。

  板块四:指导书写

  目标:会写“别、到、那、都”四个生字

  教学设计:

  1、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等着我们的是那些生字宝贝。请小老师来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别    到   那    都

  2、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包括每一笔的位置。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别、到”两个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立刀旁的竖钩要写得正、直。“那、都”字的“右耳”要写得高而小,左半边要写得正。

  4、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5、学生在本上描一遍田格中的生字。

《光》教学设计 篇1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本组课文以“温暖的家”为题材,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时,有年老之日。《棉鞋里的阳光》一课讲述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妈妈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儿的心灵,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像阳光温暖奶奶的心。课文赞扬尊老敬老的好风尚,教育学生懂得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学会“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人物情感,增强关心长辈的自觉性,学会用实际行动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难点:从妈妈帮奶奶晒棉被的行动感染小峰,小峰也自觉为奶奶晒棉鞋中,悟出尊老敬老的新风尚。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

  2.用来出示课文中人物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看图说故事激qing

  1.板书课题;教师读课题,学生认读课题中的生字后再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阳光怎么会跑到棉鞋里去了呢?)

  3.让我们先看插图,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

  4.学生看插图后,练习说故事。

  5.指名说故事。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故事,进入课文情境,在自由说故事中产生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

  2.小组同学互读互听互评,看谁读得好。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

  4.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5.想一想:妈妈怎样帮奶奶晒棉被?小峰在妈妈的感染下,怎样帮奶奶晒棉鞋?

  观察: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由整体到部分,由景物到人物的顺序仔细观察图。

  表达: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妈妈帮奶奶晒棉被——奶奶午睡——小峰帮奶奶晒棉鞋——奶奶很感动”的顺序表达图意,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和读后“说一说”、“想一想”,以及再看图,说图意,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为后面掌握生字,精读课文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多媒体出现课文全部生字(带拼音):棉、照、晒、被、盖、干、收、脱、躺、合、眼、睛、摆。

  2.学生挑选出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并介绍自己识记的方法。

  3.识记生字。

  (1)注意读准翘舌音“照、晒、收”;后鼻音“躺、睛”;前鼻音“棉、眼”。

  (2)借助“被”字认识衣字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和衣服有关的字,一般都有衣字旁。例如:袜、袋、装、裳。

  (3)识记生字举例:“说—脱”、“很—眠—眼”、“清—精—情—睛”、“给—合”、“目—青—睛”、“衣—皮—被”。

  4.请小老师范读领读生字,多种形式读生字。

  5.学生互相读互相纠正。

  6.出示田字格纸或小黑板,学生临字,看谁写得最好。

  7.学生练写6个字(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妈、奶、放、收”)。

  (设计意图:通过识记生字和练习读、写,把课文中的13个生字全部熟记,会写6个字,为后面精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

  四、精读课文,感悟思想情感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峰的妈妈晒棉被的彩图)图上有谁,她在干什么呀?请大家快速把第1~4自然段读一读。

  2.小峰的妈妈为什么要晒棉被?把妈妈对小峰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出示妈妈对小峰说的话。)

  3.奶奶脱下棉鞋去午睡说了什么话?(读第5自然段)

  4.奶奶睡着了,小峰想什么,怎样做?(学生轻快地读第6自然段。)

  5.奶奶起床以后发现什么?很奇怪地说了什么话?(学生有表情地读第7自然段。)

  6.小峰听了奶奶的话有什么表情?说了什么话?把课文第8自然段找出来,大家齐读一遍。

  7.分组选代表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例如,妈妈怎样帮奶奶晒棉被?小峰怎样帮助奶奶晒棉鞋?晒棉被、晒棉鞋有什么好处?体现了妈妈、小峰什么可贵的品质?)

  8.请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贤惠的妈妈,可爱的小峰,可敬的奶奶。

  9.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晒棉被的好处。(暖和,紫外线杀菌等。)

  10.仿写句子。

  给奶奶晒棉被。给__晒__

  这被子真暖和。这__真__

  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____有____呢!

  11.总结全文,升华感情,感悟尊老敬老的好风尚。

  师:同学们,通过看插图,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妈妈为奶奶晒棉被,在妈妈的感染下,小峰也为奶奶晒棉鞋,温暖奶奶的身体,体现了小峰母子俩孝敬奶奶,尊老敬老的思想和品德,这是社会提倡的新风尚。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看插图,分角色表演,一方面体会人物品质和文章语言,另一方面感悟尊老敬老的好风尚。)

  五、拓展练习,尝试由知到行

  1.你读了课文,了解了小峰母子为奶奶做好事。你平时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过哪些事情,请课后讲给大家听,进行小组交流,看谁做的好事多。

  2.回家后,每人做一两件关心、体贴长辈的事。

《光》教学设计 篇15

  一、教材简析

  《棉鞋里的阳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地七课。这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贤淑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如濡染了小峰那幼小的心灵。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生活中提高认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四、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五、教学流程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整体感知生字的字形。

  (3)想一想,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方法识记?

  2、交流讨论,识字写字。

  (1)识字。

  出示生字字卡,以“我会认”的方式,把已经认识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一认,读一读。

  小组交流,看谁的方法最好。

  教师总结归纳:本课生字的识记,可以通过给生字找朋友的方法,和组内伙伴开火车认读的方法,加减偏旁法(日+西=晒说——脱许——午),偏旁归类法(眼睛)等方法进行识记。

  (2)写字

  生字笔画书空。

  自由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妈、奶、放、收)

  3、自主尝试,朗读课文。

  (1)朗读比赛:你喜欢读哪一段或你认为哪一段你读的最好,请你大胆地试一试。

  (2)分组读妈妈、小峰、奶奶的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读中感悟,激发感情。

  (1)学生自选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再读课文。

  (2)边读边想: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为什么说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3)小组讨论,合作回答。

  (4)选举代表向大家汇报。

  (5)结合理解,进行说话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说说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

  (6)同桌感情互读有关段落,进一步体会母子俩的孝顺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联系生活实际,夸夸家人或自己关心长辈的事。也可以将耳闻目睹的败坏尊老爱老的人或事说一说,通过对比,谈谈自己的相法。

  六、板书设计

  妈妈晒棉被

  帮奶奶关心长辈尊老敬老

  小峰晒棉鞋

《光》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和激光是“奇异”的光,了解激光的用途。

  2、能找出本课介绍激光特点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3、激发学生对激光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和激光是“奇异”的光,了解激光的用途。

  2、能找出本课介绍激光特点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奇异的激光》,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2、看来同学们都是紧紧扣住这个题眼“奇异”提问,奇异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说激光是“奇异”的光呢?下面我们快快来读课文吧!

  3、在读课文之前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4、示文中的生字。指名读,集体订正。师:你觉得要提醒同学们哪里要注意了。齐读两遍。

  二、自由读课文,把握文章要点。

  1、大家读完了课文,还记得老师刚才给你们留的问题吗?谁来说说?相机概括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板书)

  2、读第一段与最后一段,看看这两个自然段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生读  指名回答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进行说明的?(总——分——总)板书

  三、研读课文

  1、同学们自由读最亮的光这一部分,看看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出激光是最亮的光,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1)比如说,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能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  

  作者运用了比较的写作方法,体现出激光具有方向性,能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所以很亮。板书:作比较

  (2)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写作方法,以数据说话,以数据来说清道理,更能体现出激光的亮。板书:列数字

  (3)打个比方说;……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

  “目眩”是什么意思?看太阳都会“目眩”,激光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会怎么样?

  作者运用了举例子、比较的说明方法,更加突出激光是最亮的。板书:举例子

  2、过渡:激光不仅是“最亮的光”,它还是“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请同学们读第二部分,画出突出激光快的语句,读一读。

  (1) 如果用它来切割几毫米厚的钢板,……一点也不会变形。

  (2) 然而用激光刀来钻眼……钻石上的小孔就打成了。

  (3) 用激光刀切开皮肤,……和使上皮细胞再生的作用。

  (4)下面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请大家想一想激光的特点、用途、是什么?作者又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相机板书:作比较、比喻

  4、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部分。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一部分讲了激光的特点、用途、是什么?作者又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相机板书:列数字、拟人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了激光是目前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在军事、医学和测量等许多方面,所以“激光”真是一种“奇异”的光啊!

  四、课堂小结

  《奇异的激光》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文章,作者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向我们描述了激光的特点,展现了激光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运用举例、对比、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突出了激光的“奇异”所在。

  五、拓展

  假如说你此时就是激光,请以第一人称形式,运用我们一些说明方法介绍激光的某项特点。“我是激光,我是……”(同学交流,评价)

  六、板书设计

  奇异的激光

  最亮的光  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总  最快的刀  作比较比喻         总

  最准的尺  列数字拟人

《光》教学设计 篇17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两个字,

  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3.能用“因为 所以 ”说一句话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难点:

  能用“因为 所以 ”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1)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①.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②.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检查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课后“司、假”等13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认读

  (2)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个别字让学生给他找朋友(组词)

  (3)出示课文词语让学生读

  古时候(轻声)、司马光、假山、一口水缸、装满、举起、叫着、使劲、砸破、得救、一不小心

  师:小朋友们,这些词语里有两个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着、得)

  强调“一”是变调不是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让学生拼读

  三、明白课文大意

  1.生字词语都会读了,相信课文就难不倒大家了吧!小朋友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过会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分段朗读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的是谁吗?哪一段介绍了他?(出示第一段,注意古时候,孩子是轻声词)

  2.谁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救人

  师: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救小朋友呢?请你们自己读读2、3两个自然段,从课文中找一找,找到的答案可以用“----”划出来

  师:小朋友们找到了吗?大部分找到了,还有个别小朋友找不到。老师要请两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这两段(课件出示)教师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课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时掉进水缸里了(在第3个自然段中找答案)提醒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

  4.师:小朋友们读的真仔细,这么快就把答案全部找出来了

  四、说话训练(会用因为 所以 说一句话)

  1.你能用“因为 所以 ”这样的句式把上面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2.课件出示因为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

  师:那你能用因为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来造句吗?先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反馈

  五、小结

  1.师:小朋友们真是一次比一次又进步。

  2.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快要淹死了。那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会怎么做呢?小朋友得救了吗?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

  1.这节课我们要来学写两个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别、到”两个生字,先让学生观察怎么写,再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六、布置作业

  在抄写本上把“到、别”两行字写好

  【课后反思】

  《司马光》这篇文章是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司马光砸缸救人,体现出他聪明、机智,勇敢的品质。第一课时,我主要以字词为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能够用“因为 所以 ”说一句话。课上字词较扎实,就是在朗读方面不够多,老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让给学生自由探讨的机会不多,以至于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从读中发现问题,从读中自己解决问题!

《光》教学设计 篇18

  课题: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死攸关的含义。

  教学重点:体会母子三人语言、神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二战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1、同学们,在60 多年前,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看这就是二战时期的几张图片。(出示二战图片)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全球20 多亿人卷入战争长河,9000万人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男女老少为了把侵略者赶出自己家园,都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法国,人民就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齐读课题,理解生死攸关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

  三、抓住重点段落,深入探究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3—7段,思考:这家人在危急时刻怎样化险为夷的,其中你最佩服谁?

  2、自读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紧张气氛。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交流伯瑙德夫人的表现。

  ★语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瑙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学生各自试读,然后交流。)

  师:虽然同学们强调的字词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大家说是什么?      

  生:为了表现出伯瑙德夫人想法拿走蜡烛……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

  生甲:站起身一下吹灭蜡烛。

  生乙:做了一个轻轻吹的动作。

  师:为什么要轻轻吹?

  生:轻轻吹是为了不让德国军官起疑心,表现得镇定自若。

  生:看出夫人非常镇定…… 

  ★心理活动:

  师:假如你就是伯瑙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

  师:情况紧急,伯瑙德夫人内心焦急万分,但她还是做到从容不迫,令人敬佩。这时每个人的心情或许放松了一下,可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气氛顿时又紧张起来,怎么办?

  ●交流雅克的表现

  语言:(“天真冷!”)指导: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走去

  师:雅克在这危急时刻为什么能这么从容?

  生:他勇敢,不怕死……

  生:不对,他也害怕,不过他能做到镇定、不慌……

  生:他看到妈妈那么从容不迫,他也受了感染,所以能做到这样。

  心理活动:

  师:同学们,雅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那么再站起来前,他心里想什么?

  生:雅克可能想,绝不能让敌人发现情报,我必须想办法拿走蜡烛……

  生:雅克可能想,雅克呀,雅克,你要镇定呀!要向妈妈一样不要慌……

  师:雅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厄运即将来临,雅科从容地坐待最后的时刻,他可真了不起!

  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仅10岁的杰奎琳勇敢地站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   杰奎琳的表现

  语言:“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生:突然在这说明什么?

  生:杰奎琳急中生智 ……

  师:德国军官为什么同意了呢?

  生:德国军官看到杰奎琳这么可爱有礼貌,他想起自己的女儿,良心发现,所以同意了。

  师: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小要求,让人实在不忍拒绝,杰奎琳成功了。

  师:绝密情报保住了,情报站也保住了。他们一家人的生命也保住了。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一家人你最佩服谁?

  同位讨论后,回答。

  师:我佩服伯瑙德夫人,因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用她的镇定、机智感染着两个孩子,使他们也和他一样勇敢。

  生:我佩服雅克,因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虽然没有拿走蜡烛,但他没有害怕、退缩,他仍然和妈妈妹妹在一起。

  生:我佩服杰克琳,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她急中生智巧妙地骗取了德国军官的信任,她那么小,却能做到这样,真棒!

  师:这是一个平凡又伟大的家庭,他们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是什么使得他们能做到舍生忘死?

  生:是爱国精神使他们这么勇敢、镇定。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生死攸关”的含义。

  六、续编故事。

  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

  七、课外延伸

  课外小组合作自编课本剧。

  板书:            生死攸关的烛光

  夫人:   取出油灯    吹熄蜡烛

  雅克:   借口搬柴    端走烛台

  杰奎琳: 推脱睡觉    拿走蜡烛

《光》教学设计 篇19

  《司马光》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从落水到得救,情节扣人心弦。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根据文本我定下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本课的重难点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设计理念: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不妨这样做:

  读一读,重感悟。

  朗读是语文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的情境。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脑中再现小朋友惊慌的表现,体会慌乱的场面。通过演读,让学生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说一说,重迁移。

  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情节的空白处,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学生乐说、想说、会说。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小朋友惊慌的表现;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想象说说人们会怎样称赞司马光,从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一篇传统的老教材。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课的一开始设计了让古代的司马光超越时空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今天,并准备了司马光自我介绍的录音,来拉近古今间的距离,使其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听司马光自我介绍录音,其实一方面也在培养学生学会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我在“复姓“这一陌生的姓氏上进行了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质疑。

  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化难为简,设计了让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来看懂图片,然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这个故事主要讲谁?哪个是司马光?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学生图文结合,主动地会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培养自学生字的能力,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直奔重点让学生说说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以此来打开,清理阅读的思路。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试着做司马光砸缸的动作,让他们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轻松地理解了“举”、“砸”、”使劲”“几下子”等词的意思。在小朋友“砸”得不亦乐乎时,我又设计了:“这么漂亮的一口大缸司马光为何要把它砸破?”来引出故事的原因,指导学生读出别的小朋友焦急,慌张的语气,让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别的小朋友会怎样叫喊,学一学,喊一喊。体会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我让学生讨论:这些表现对解决问题有用吗?得出结论:哭一点也没用,喊比哭好,但周围没有人在的话也没用,跑去找大人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有人来也怕晚了,总之,都不是可行之法。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司马光遇到这件事是如何做的,与别的小朋友的区别,从而使学生感受司马光的聪明。在感知司马光的表现之后,我让学生发散想像:假如当时你在场,会想什么办法来救人?学生有的说:“把水缸扳倒过来, 让水流出来,让小朋友爬出来。”有的说:“伸手去拉,把小朋友给拉出来。”我让学生讨论这两种方法是否可行,得出结论:都不如司马光的办法好。从而使学生再次感受司马光的聪明。在教到课文结尾处,我让学生发散想像:“假如你是那个落水小朋友,脱险后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说些感谢之类的话,我再问:“假如你是边上的小朋友之一,看到司马光救出了小伙伴,肯定很高兴,那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学生这是就会想到说些夸奖之类的话,我再发问:“假如你是那个落水小朋友的父母,知道是司马光救出了自己的孩子,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学生就会说出一些感谢兼夸奖的话。这样层层深入,就再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达到了文以载道的教学目的。

  最后通过朗读来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在教学中我把朗读始终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过程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并从中认识生字“司”)跟新朋友打打招呼,亲切地叫叫他的名字。

  2.光知道名字还不行,我们还是听听司马光的自我介绍吧!放录音:小朋友们好,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好几百年呢!

  (1) 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当学生说司马光姓“司马”时,随机问:那你们姓什么?你呢?他呢?。。。。。。大家都是一个字的姓,而司马光他是两个字的姓叫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教师补充几个如:皇甫、使徒、东方、欧阳。。。。。让学生认读。)

  (2)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今天所学的课文就是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打开书找找课文哪句话也是介绍司马光的。(出示第一段读一读)

  (3)对司马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鼓励质疑,梳理问题)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二、初读观察人物

  刚才,老师发现大家在读第一段时,小眼睛忍不住看书上的插图,这样吧,老师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大家可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不过,老师讲完了,要考考你们听的能力。

  1.教师范读。

  2.大家听得那么认真,那么你知道故事主要讲谁?(学生回答)

  3.插图中,哪个孩子是司马光?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节:这是一个益智小故事,让我们来读懂它好吗?

  5.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6.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7、快速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朗读感悟人物

  1.我们已经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说说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机动)

  △ 砸缸救人(重点):出示第五自然段

  △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做动作吗?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想说“砸”是什么意思?其余学生再作补充。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愿意做的站起来做一做。

  (4)这么漂亮的一口缸司马光这样用力把它砸破,想干什么?(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得出结论:这时候不救人,一件危险的事就要发生了。

  ②指导读出担心、焦急的语气。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时,心里怎么样?对照别的小朋友的表现,说说怎样做是“慌”了?

  ①结合学习第4自然段,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现。

  ②想象一下,他们慌张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喊些什么?(快来人啊!救命啊!有人掉进水缸里了!)

  ③学着喊一喊,感受事情的紧急。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小朋友慌张的样子来。小组讨论:这些表现能解决问题吗?

  (6)继续探寻司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呢?

  (7)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8)了解结果,引读第6自然段。

  (9)学着司马光的样子,把他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子读出来。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求异思维)

  假如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假如你是边上的小朋友,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落水小朋友的父母,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4.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小朋友?想对他说什么话?

  (把“会想办法”、“聪明”、“勇敢”等星送给他。)

  5.让我们有感情地来读一读课文,感受司马光的沉着勇敢。

  四、延伸走进人物,教师讲解总结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五、指导写字:别

《光》教学设计 篇20

  课前预习:查找资料,留意“阳光”有什么用处。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衤、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不仅要有关心长辈的愿望,还要学会动脑筋,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教具: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读课文,划生字。

  2.借助拼音读生字。

  3.整体感知生字的字形。

  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二)交流讨论,识字写字

  1.识字

  (1)出示生字卡,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并介绍识记的方法。

  (2)让听的同学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听谁的介绍记住的。

  (3)老师总结提示:

  音难字:照、晒、收(翘舌音)    睛(后鼻音)

  合体字:晒(日十西)    睛(目十青)

  棉  照  被  盖  收   脱   躺   合   眼   摆

  2.写字

  (1)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听写。

  (2)生字笔画书空。

  (3)出示田字格纸块或小黑板,让学生临写,看看谁写得最到位。

  (4)自由练写(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妈、奶、放、收”)。

  (三)自主尝试,朗读课文

  1.朗读接力赛。(一人读一句,如正确,下一人接着读;如有错,下一人再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2.你能读对读通哪一段,就请大胆地试一试。

  3.找妈妈、小峰、奶奶说的话来读。

  4.分角色朗读全文。

  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一次。

  教学后记:

  7 棉鞋里的阳光(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不仅要有关心长辈的愿望,还要学会动脑筋,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自读、自悟课文。教学教具:图片、生字词卡片。

  (一)提问讨论,理解课文(分大组围坐)

  1.分大组抢答老师的提问(组员没答完整,同组人可补充)。如:

  (1)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谁学的?

  (2)奶奶感到幸福吗?为什么? 

  2.分组讨论,提出一两个认为重要的问题。

  3.大组互问,同组人合作解答。

  方法:每组派代表站在前面,向下一组提问,下一组的组员共同解答,老师裁判评分。

  目的: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

  (二)看图读文,解说图意

  1.看图找出对应的段落来读。

  图一:男生看,女生读       

  图二:女生看,男生读

  2.看图解说,评优秀解说员。

  评价标准:(1)态度大方、热情;  (2)语言生动;  (3)配上相应的动作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联系实际,夸夸家人

  1.你家都有哪些人,他哪方面值得你夸奖?

  2.你有过关心家里人的事吗?说来听听,让我们大家学习学习。

  (四)扩展:

  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

  作业设计:

  1、把6个生字每个写3个再组1个词。

  2、你可以把阳光带回家吗?请试一试。(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7棉鞋里的阳光

  妈妈   晒棉被

  真暖和

  小峰   晒棉鞋

《光》教学设计 篇21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及与之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会用常字扩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读、演、讲故事,观察图画,了解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在紧急关头的不同表现,赞赏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遇事要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词卡片、小黑板、活动教学挂图第一课时㈠、范读课文,把握要义,补充课题1、你们喜欢故事吗?喜欢听,还是喜欢演,或者是喜欢讲?2、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认真听,想想

  正文: 20、司马光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及与之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会用常字扩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读、演、讲故事,观察图画,了解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在紧急关头的不同表现,赞赏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司马光教学设计

  4、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遇事要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词卡片、小黑板、活动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㈠、范读课文,把握要义,补充课题

  1、你们喜欢故事吗?喜欢听,还是喜欢演,或者是喜欢讲?

  2、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认真听,想想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3、读课题,谁来说说“司马光做什么”?谁再来说说“司马光怎么样”?

  ㈡、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指导分小组学习,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

  ⑴、标出自然段番号。

  ⑵、勾画字词。

  ⑶、交流认识这些字的好办法。

  ⑷、组长检查。

  ⑸、读通课文。

  ㈢、检查自学情况:检查巩固行字,理解词语,读喜欢的段落。

  1、开火车读字卡。司马光教学设计

  2、说说你们小组用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

  3、(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读读说说”,男女同学比赛组词语。可板书部分词语。

  4、用“缸、块、劲、砸、救”做猜字游戏。

  5、读课文。喜欢读哪段就站起来读。

  ㈣、读读贴贴看看想想

  1、出示挂图(或多媒体演示):上面是一个大花园,但是去掉了假山、大水缸。

  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这人地方有什么?谁能用书上的话告诉大家?

  ⑵、出示假山、大水缸图,请小朋友来贴,并能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

  2、这时发生什么事了?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3、出示图画:别的孩子惊慌的样子。观察:别的孩子怎么做的?他们的表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4、继续出示图画:司马光。观察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谁来读一读?

  5、结果怎样?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全班一齐读书告诉老师。

  ㈤、写字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提示:我们学的哪些字有双耳旁?左双耳和右双耳的字分开板书。2、记住哪些字有困难?哪些字容易出错?说说你的好办法。

  3、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示范“那”、“都”的写法。

  5、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㈥、自由练习 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我该怎样读、怎样讲、怎样演这个故事。

  ㈦、教学效果测评

  1、轻声读音节,看看拼出了什么词,再写下来,想想对不对。

  2、想一想,再填空。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再说说类似的词。3、读给同桌听。

  ㈧、拓展性学习

  把自己当成司马光,想想自己会怎样做。

  第二课时

  ㈠、复习:贴词语游戏

  1、贴词语游戏。

  ⑴、出示词语卡片,请小朋友读一读。

  ⑵、将卡片分发给学生。再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贴词语。

  2、这节课你想怎样学课文?

  ㈡、学重点段:勾画词句,读读演演,细心体会

  你觉得课文最精彩的是哪些自然段?

  1、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给“慌了”打上点。

  ⑴、从哪些表现看出他们“都慌了”?用横线勾出。

  ⑵、你想怎样读、怎样演或怎样讲才能表现小朋友的“慌”?试一试。个别范例指导。

  2、司马光表现怎样?给“没有慌”打上勾。

  ⑴、从哪些表现看出他“没有慌”用波浪线勾出。

  ⑵、你想怎样表现他“没有慌”?试一试。

  ⑶、司马光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领读“别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

  4、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样?你想怎样夸一夸他?

  5、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进一步思考:如果没有举得起的石头怎么办?如果司马光一个人砸不破大水缸怎么办?如果……你还想设想当时的情境,多问几个怎么办吗?

  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课文:朗读、表演、讲故事

  愿意怎样来表现这个故事?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的三部分,第部分学生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共同学习。

  为每部分学生提出要求,板书:

  读:心情 语气 快慢 轻重

  演:读 想 演

  讲:读 圈 讲

  ㈣、背诵:有情有味,熟读成诵

  1、喜欢朗读故事的小朋友,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读读,让大家欣赏,好吗?

  大家觉得怎样?像他们这样读读。

  2、这个故事多么生动啊!谁能把它背下来呢?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3、谁背得快?来领着大家背。说说你为什么背得这样快的。

  4、互相背一背。

  ㈤、教学效果测评

  1、读第一句,想想该填上什么词,再读读,看看填对没有。

  读第二句,看看和第一句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然后说一说。

  2、比一比,“那里”和“哪里”有什么不一样。你怎样分清它们。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再填空。检查一下,写对没有。

  ㈥、拓展性学习

  1、可以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怎样查到资料,再动手查。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问一问。

  2、回忆跟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发生的事,有顺序地讲出来,如果能讲得生动一点更好。

  七、作业设计

  想想看,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缸里的小朋友?

  八、板书设计

  21、司马光

  没有慌

  (举起、使劲砸)

  别的小朋友                          都慌了

《光》教学设计 篇22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计划一课时

  课时一

  教学过程

  一、教师直接板题,学生读题。

  二、学生初步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干,学习作者倒叙的表达方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动笔勾画出文章中描写“灯光”的句子。

  2、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内容。

  1学生读一读课文描写灯光的句子或段落。学习文章前后照应与倒叙的表达顺序。

  2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灯光”,围绕“多好啊!”感受所今天这种充满光明、温暖的幸福生活。

  过渡:

  t:我因为什么把“天安门前的灯光”与“插图上的灯光”联系起来的?

  3围绕课文的第二个“多好啊!”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体会主人翁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明白“灯光”象征着革命志士对光明而又温暖的幸福生活追求。

  4学生读文章8、9、10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战斗的危急与惨烈,从而体会出郝副营长的为革命勇于献身的革命情怀。

  t:战斗打响了,而我军遇到了生么困难?(顺便引导学生理解“千钧一发”)

  t:不解决这个困难将意味着什么?解决困难的关键是什么?

  t:学生读的第10自然段,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

  5学生读文章11、12自然段聚集情感,再读文章1、2自然段,然后读课题。说说读后的感想。

  三、读文巩固所学。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本课生字词书写训练。

  2、完成本科练习册。

  3、预习《为人民服务》

  4、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5、连线。

  微弱的    时刻              宏伟的    战斗

  漆黑的    战友              激烈的    建筑

  危急的    夜空              璀璨的    回忆

  年轻的    光亮              深深的    华灯

  附板书

  11、灯光

  天安门前            光明而温暖

  郝副营长              多好啊!

  插图上              美好的憧憬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光》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