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天涯浪子 点赞 分享
《可能性》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可能性》教案(通用18篇)

《可能性》教案 篇1

  课题可能性课时第3课时班级六八班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练习课,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使知识得到巩固,运用和提高,所以本节课训练形式以练习为主,这样设计,把重点和难点自然而然的渗透在各环节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水平,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比较系统地掌握可能性的初步知识,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确定现象,哪些是不确定现象,能分析可能性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初步逻辑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经历过并且有体验过,学生创造机会留有空间,让学生开动脑筋,捕捉生活中的现象,将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结合练习内容来进行复习,让学生先回忆出以前学过的这方面的相关相知,然后利用练习内容边练习边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既达到了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比如用多种方式描述可能性的大小,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对这些新问题的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投影仪、电脑,每组学生准备一个空白的圆盘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回顾原来学习的有关可能性的内容师:以前我们学习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重点研究了不确定现象中的可能性。想一想,你还记得哪些关于可能性的知识?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但比较散乱,我们能不能也上像上节课复习统计一样,先把它进行梳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知识。学生可能会说一些零碎的关于可能性的知识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教师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的作业展示。二、复习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师:在生活中有很多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你能说出哪些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师:看同学们说得如此热闹,老师也想说一些(只出示教科书p113第5题的几个盒子图)从这些盒子任意摸一个球,你认为哪些盒子找出球的颜色是不能确定的。师:从中能发现什么?师:对了球的颜色的多少影响到我们对确定和不确定的判断。你还有什么发现?师:对了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描述可能性的大小。但是哪种情况用哪种方式描述好呢?师:你能用“很有可能、可能、可能性小”等词语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将第113页中第5题用分数描述的可能性让学生改用“很有可能、可能、可能性大小“来描述,再让学生”把找到黄球的可能性最大“改成用分数的方式来描述,让学生从中体会两种描述方式的联系。学生说生活中的一些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全班学生判断。引导学生说。生汇报。三、复习可能性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师:我们再来看看摸出球的不能四、小结今天复习了统计知识,你还有什么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师答疑。板书设计:可能性确定与不确定七、教学反思

《可能性》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概率的思想。

  数学思考  

  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概率的思想。

  问题解决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重点  

  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  

  :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活动二:

  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来个比手气游戏,每组派2个同学,一个摸球,一个上黑板记录。哪一组小朋友摸到代表喜气的红球次数最多,哪一组就获胜。“今天,智慧爷爷带了个幸运王冠想戴在我们班一位扎两条小辫的女小朋友头上,谁可能会成为这个幸运的小天使呢?她坐在第一大组,猜猜她可能是谁? ( 学生猜测 )师强调可能。

  指一男生,可能会是他吗?(不可能),为什么呢?

  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那是穿红衣服的女孩,你能判断出什么结论吗?一定吗?

  为什么不猜a a ,bb了?

  在智慧爷爷没给我们缩小范围之前,可能是aa ,也可能是bb,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时是不能确定的,都有他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可能性”

  二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智慧爷爷带来了三种颜色的球,装在四个口袋里,我们

  每组推选代表。下面的同学先猜一下,哪组可能获胜呢?(学生猜测)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第一组一定会胜。李老师不相信,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活动三:

  动手实践  

  宣布规则:摸的同学不许看,每人摸5次。开始后,李老师说第一次,你们开始摸,说了第2次才能摸第2次。记录的同学看好你们组小朋友摸到球的颜色,摸一次就在对应颜色旁打钩。(学生摸球)

  他们都摸了5次,分别摸出了什么球?哪一组获胜了?

  看到这样的结果,你们是不是很惊讶啊,智慧爷爷告诉小朋友,他为什么猜得那么准呢?原来这四个口袋里分别有秘密呢?你能猜出来吗?请大家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谁来大胆猜测一下第一组的口袋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都是红球。(打开看一下)那么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情况呢?

  一定是红球。如果学生能说出一定,教师表扬。小朋友的这个词用得真好。(师板书一定)。

  学生猜测一下2、3、4组口袋里分别有什么秘密?

  一一出示可能,不可能。

  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在全是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在既有红球又有其他颜色的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有“可能”是红球。)

  三 找找好朋友

  智慧爷爷觉得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非常棒,决定再和大家做个交朋友的游戏。看,他请来了一些小伙伴和大家来做好朋友。大家看看,都是谁来了?

  (出示小黑板,分别贴有米老鼠,唐老鸭、蓝精灵,史诺比,机器猫,小兔,猫)你想和谁教朋友呢?

  每个小动物下面都有号码,老师给每组发一个股子,你转到几就能和几号小动物交朋友了?

  四人为一组,先小组里猜猜自己可能会转到哪个朋友,轮流自己转转,每人转1次,看看分别转到了谁。

  集体交流:你们通过转转发现,除了可能和米老鼠交朋友,还可能和谁交到朋友?还可能呢?

  谁交到唐老鸭了?为什么没有人交到呢?(没有7号)所以我们不可能交到。

  李老师想和2号的小动物交朋友,你能设计一个股子,不管怎么转,一定是和米老鼠交到朋友?小组商量一下。

  四 摸果冻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智慧爷爷拿来三种口味的果冻招待小朋友和你们的新朋友。

  (1) 出示3袋果冻,全是草莓味,桔子味和草莓味,柠檬味和橘子味。

  问:“从每袋内任意摸一个果冻,一定是草莓味的吗?

  小组商量讨论,集体交流

  (2 ) 如果你最想吃柠檬味的果冻,你会到哪个口袋里摸,不愿到哪个口袋摸呢?为什么?

  五 小小装配员

  智慧爷爷今天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果冻,在分给大家之前,还想考考小朋友的智慧呢?你们愿意接受智慧爷爷的考验吗?请小朋友当小小装配员。按定单要求装果冻,看哪组合作的又快又好。

  订单:1 随意拿一个,一定是草莓味的

  2 随意拿一个,可能是草莓味的

  3 随意拿一个,不可能是草莓味的

  一一出示定单,说说是怎样放的,为什么那样放。

  六 说说可能性

  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选择:

  1 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定,不可能,可能)

  2 公鸡下蛋。(一定,不可能,可能)

  3 明天考试我得100分。(一定,不可能,可能)

  生活中的事情很多很多,你能不能利用这三个词来说说生活中的事情。

  同桌交流互说,全班交流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七;出示转盘,分布均匀,转动指针,会停哪呢?

  出示另一转盘,分布不均。(标设奖品)商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八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今天,智慧爷爷带了个幸运王冠想戴在我们班一位扎两条小辫的女小朋友头上,谁可能会成为这个幸运的小天使呢?她坐在第一大组,猜猜她可能是谁? ( 学生猜测 )师强调可能。

  指一男生,可能会是他吗?(不可能),为什么呢?

  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那是穿红衣服的女孩,你能判断出什么结论吗?一定吗?

  为什么不猜a a ,bb了?

  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二)

  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你们说得很对,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个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长方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而且很直。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个角。  

  2.对,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示: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学生说不准确,教师给予指导。)  

  师:我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的边,得到一个猜想,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证明他们的猜想,体现了观察→猜想→证明的认知过程。对于学生可能用的多种方法,教师就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师:你能想办法来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能相等吗?  

  (学生动手证明,可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  

  (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生:我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在这个正方形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当这个风车转起来就是一个圆。  

  [让学生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体会多种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a.拿出2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在一起(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拼法)。  

  生:               

  b.拿出四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在一起。  

  生:  

  [以亲切的谈话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很自然地引出了长方形,找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方便了下面长、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教学。]  

  [利用学生的观察,引出对边的概念。]  

  [利用图形卡片的拼组,体会图形间的联系及边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应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  

  (活动三):动手实践

  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选择:

  1 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定,不可能,可能)

  2 公鸡下蛋。(一定,不可能,可能)

  3 明天考试我得100分。(一定,不可能,可能)

  生活中的事情很多很多,你能不能利用这三个词来说说生活中的事情。

  同桌交流互说,全班交流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出示转盘,分布均匀,转动指针,会停哪呢?

  出示另一转盘,分布不均。(标设奖品)商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动手实践  

  [以帮助小强设计地板砖为引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以地板砖的样本拼组,感受图形的对称之美。]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

  1、  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并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1、教师抛一元硬币,让学生猜哪面朝上。

  2、为什么有人猜正面,有人猜反面呢?

  3、小结:在没有看到结果前,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反面朝上。(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三种颜色的球:红球、黄球和绿球,告诉学生这些颜色的球被装在了三个黑塑料袋里,选三位学生上来参加摸球游戏,一共摸5次,摸到红球次数多的获胜。

  2、摸球游戏

  (1) 让三位学生从上面三个布袋各选一袋,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人各摸到了什么颜色的球。再让学生将球放入袋中,搅拌一下,再摸第四次,并记录结果。(一人摸到了5个红球,一人摸到有红球也有黄球,还有一人一个黄球也没摸到)

  (2) 观察记录下的摸球记录结果

  3、交流汇报

  (1)    提问:谁摸的红球多?如果让你摸,你想在哪个袋子里摸?为什么?

  (2)    将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让学生看(板书:全是红球)

  提问:在这样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板书:一定)

  (3)    你最不想在哪个袋子里摸?为什么?

  (4)    将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让学生看(板书:没有红球)

  提问:在这样的袋子里会摸出红球吗?(板书:不可能)

  (5)    还有一个袋子里可能有什么颜色的球?

  (6)    将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让学生看(板书:红球  黄球)

  提问:在这个袋内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球?(板书:可能)

  4、小结:在全是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在既有红球,又有黄球的袋内摸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三、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书P99“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理由

  2、“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讨论交流

  (2)让学生来装球,然后摸

  3、判断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1)    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

  (2)    后天下雨

  (3)    2004年10月11日是星期三

  (4)    老师明天穿黑色的衣服

  (5)    每天有48小时

  (6)    秋天过去是冬天

  4、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里的事

  四、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确定的,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课后再细心观察,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事情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不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和老师、同学、家长交流。

  育才小学  沈璐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情感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课时安排:3课时

  1.可能性………………………………2课时

  2.掷一掷………………………………1课时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四单元:可能性(1)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生: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

  4.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板书: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作业:教材练习第4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1)

  可能(不能确定)

  可能性 不可能

  (完全确定)

  一定

  课题: 第四单元:可能性(2)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45~46例2、例3及练习十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盒子、彩色棋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1)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①太阳( )从东边落下。②明天( )考试。

  ③冬天( )会下雪。 ④掷一枚硬币( )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个红棋子和1个黄棋子,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棋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红棋子也可能是黄棋子。因为盒子里面既有红色棋子也有黄色棋子。

  质疑: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说,红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为盒子里红棋子比黄棋子多。

  2.导出课题:看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二、互动新授

  1.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页例2情境图。

  (1)引导:在盒子里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2)(继续出示情境图做实验部分)有一个小组做了一次实验,他们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同学们观察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摸出红色的多,蓝色的少。)

  (3)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比较大,蓝棋子的可能性小。)

  (4)质疑: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红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红色呢?

  (不一定,因为蓝色摸到的可能性虽小也有可能会摸到。)

  2.动手操作。

  (1)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盒子,里面都装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请小组仿照教材的实验,自己摸一摸,并由小组长记录结果。

  小组操作结束后,汇报记录结果,并根据结果说一说你盒子里哪种颜色的棋子多。并追问: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都一样吗?

  指名小组汇报,对不同结果的小组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小结: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板书)

  (3)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奖、买彩票等。并由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

  3.出示教材第46页例3。

  (1)先让学生观察出示的记录结果,再指名回答例题中的问题。

  (从试验记录可以看出,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5次,摸出红球15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红球的次数。另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 4次,摸出红球16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摸出红球的次数。

  八个小组一共摸到红球123次,摸到黄球37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多。也就是说,从盒子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在,黄球的可能性小。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盒子里红球多,黄球少)

  (2)引导小结方法: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再汇报。并说出为什么这么想。

  引导学生总结:在总数中占的颜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颜色少的可能性小。可以进一步渗透“公平”的思想与画法。

  2.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再说一说。

  (盒子里红色的棋子多,黄色的棋子少)

  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从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数量的多少吗?(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并记录结果。)

  四、拓展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2.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少。

  作业:教材练习第47~48页练习十一第5、8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2)

  大←→数量多

  可能性

  小←→数量少

《可能性》教案 篇5

  六、统计与可能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教材安排了“奖牌给哪组”“猜一猜”“体育中的数学”三个版块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分析,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奖牌给哪组”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

  “试一试”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和统计表中的信息。目的是让学生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题解决的关键是分析前三天的销售量与今天的进货量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前三天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是合理的,但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或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理由,如果答案是合情合理的,老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练一练”组织学生根据统计图表作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尤其是练一练第四题的第(3)小题,除了能看懂统计图外,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猜一猜”让学生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说一说”教师可以准备充分的教具,猜想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然后说一说为什么,最后让学生亲自进行验证。

  “抛纸杯”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这个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三种,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分下面几步来进行:(1)让学生猜想纸杯落地后有哪几种结果(2)猜一猜出现哪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3)验证结果。

  “摸球”先帮助学生弄清楚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再填空,然后分小组进行摸球游戏,并验证填的结果。

  “讨论”请学生先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根据试验的条件,讨论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再组织小组试验,验证讨论的结果是否正确。

  “试一试”用图钉作实验,要注意安全。

  “你知道吗”了解可能性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育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体操表演”中的队列问题,需要综合应用图形与乘法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

  “比赛场次”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分析,图解,列表”等

  本单元的内容是要全体学生亲自参加活动获取体验的。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

  2、统计要以读懂统计图表为教学重点。

  统计教学不要把重点放在制作统计图表的技能上,而应该放在根据数据作出必要的推断上,哪怕只是简单的推断,也会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3、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可能性的体验。

  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不可能发生。还要进一步体会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可能性小。在“猜一猜”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经历可能有大小的试验活动;能罗列某种事情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

  4、知识技能评价建议:

  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应该关注学生对统计活动的感受和体验中加以考察。主要围饶以下三点:(1)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了解并会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的大,有的小)(3)能列出一些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四、教学案例

  案例1

  奖牌给哪组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渗透“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4个同样大小带有刻度的烧杯,一个有刻度的大量筒。(共准备6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研究新知。

  (1)(出示学具)每组4个同样大小的烧杯,每个烧杯内盛有不同高度的水;一个大量筒。师:怎样才能使四个烧杯内的水同样多?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方法。

  (3)全班汇报交流:

  生1:把4个烧杯中的水到进大量筒里,再均匀的到进四个烧杯内。

  生2:将4个烧杯内的水都到入大量筒里,量筒里水的高度是16毫升,把它平均到入4个烧杯内,每个烧杯倒4毫升。

  生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第一个烧杯内有6毫升水,第二个烧杯内有2毫升水,从第一个烧杯里倒2毫升水给第二个烧杯;同样,从第三个烧杯里倒1毫升水给第4个烧杯,这时,每个烧杯内的水都一样多,都是4毫升。

  (学生边说边操做。师随机评价。)

  师小结:刚才大家通过算一算、倒一倒等方法,把4个烧杯内的水给平均分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这种问题。

  二、自主参与,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读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公正的评判。学生尝试解决,全班汇报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

  (1)、试一试。(课本72页)

  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说出自己的观点,只要合情合理,老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2)、练一练。

  (课本73页第一题)鼓励学生在统计表上直接用“取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得分。

  (3)、数学故事:有危险吗?(课本74页)

  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含义。

  四、总结评价,课下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

  (2)、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

  案例2

  奖牌给哪组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 必要性。

  教学难点: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每组选出3位同学进行拍球比赛。

  师:你们猜谁赢谁输?怎样比较?

  2、学生认为比总数最好,可以让学生先拍球,做好相应记录,并用比总数的方法得出结论。

  3、此后,教师加入其中一组,使两组人数不相等。设疑:人数不相等时,怎样判断谁输谁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把全班学生重新分组(有4人一组的,有5人一组的),每组发一张统计表。师统一时间,生:拍球。

  学生姓名         

  拍球数         

  2、(展示各小组拍球统计表) 师:我们班哪个小组赢了?

  (1)、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生1:把每个小组的拍球数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哪个小组最多,哪个小组最少了。(另有学生提出疑义:可是每组同学的人数不相同呀?)

  生2:我们可以用每个小组总的拍球数除以小组的人数,就可以知道哪个小组的多,哪个小组的少。

  生3:我们也同意这种方法,这样很公平。

  生4:我们把每个小组的拍球数制成统计图。(出示统计图)我们发现可以移动多的球来补少的球,这样它们就排的一样高了。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课本72页“小熊冷饮店”)

  2、练一练。(课本73叶第一题)

  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也可以在统计表上直接用“取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得分。

  四、拓展应用。

  (课本74页第四题)师重点指导第(3)小题,学生除了能看懂统计图外,还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案例3         

  《猜一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 能列出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能够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三、教具学具准备:

  转盘、纸杯、白球、黄球和红球、盒子、图针、硬币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师抛硬币,让生猜想哪个面可能朝上?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

  (二)   探究新知:

  1、 转转盘,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     猜想:

  出示四个转盘:图

  猜测:转动①号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②③④号呢?让生独立猜测,并说一说想法。板书 :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2)     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各做10次实验。

  (提示分工:一人转转盘,等指针停止后,把指针指向中央,其他人再转;小组学生轮流填表。全班分四个组,分别转①②③④转盘。)

  (3)     汇报,全班交流。

  2, 纸杯感受事件可能性有大小

  (1)   猜想:抛出纸杯后,纸杯落地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桌交流并回答。

  (2)   实验验证:

  每人重复做5次,并记录表中。投影出示

  落地的情况

  1 

  2 

  3 

  4 

  5 

  (3)、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

  3、摸球感知,进一步了解可能性

  (1)、出示盒子:出示问题:(要求:先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填写)

  分组实验加以验证、结论。

  (2)、讨论:(课本76页)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先让学生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

  ①填表 ②小组实验 ③结论。

  (三)  巩固练习:

  p76试一试。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列举出来并验证。

  (四)  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案例4

  《猜一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能够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能列出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够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三、教具学具准备:

  转盘、纸杯、白球、黄球和红球、盒子、图针、硬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拿出硬币抛试,让生猜想:哪个面可能朝上?

  导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转转盘,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出示四个转盘:图

  师:如果转动(1)号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让生独立猜测,并说一说想法。如果转动(2)、(3)、(4)号转盘呢?

  体验:同学们的说法各不相同,这还需要我们用实验进行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各做10次实验。

  (提示分工:小组长记录,一人转,等指针停止后,把指针指向中央,再转;全班分四个组,分别转①②③④转盘。

  汇报:师生小结。板书: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2、 抛纸杯,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1)   猜想纸杯抛向空中后落到地面,可能出现几种情况?让生猜后回答

  (2)   实验验证:

  俩人一组,每人重复做5次,轮流作好记录。投影出示统计表。

  落地的情况

  1 

  2 

  3 

  4 

  5 

  (3)   全班汇报,师生共同小结。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并进行验证。

  师强调注意安全。

  2,摸球游戏。(课本76页)

  (1)要求:先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填写

  (2)分组实验加以验证

  (3)结论。

  3,讨论(课本76页) 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    ①填表  ②小组实验  ③结论。

  (四)、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案例5

  《体育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体操表演中的队列问题,使学生理解方队的含义。

  2、 通过解决比赛场次的问题,使学生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分析、图解、列表等。

  3、 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方队的含义

  2、 进一步巩固对有关图形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  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国家领导人检阅军队的图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队列有初步的认识,师:如果我们要进行体操表演,那应如何排列队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   体操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 课件出示主题图)

  1、 提出问题

  (1)     要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2)     如果要站成方形,至少去掉多少人?或者至少增加多少人?说说你的想法。

  (3)     由36人组成的方队,每行有几人?在体操表演时,需要交换队形,如果排成长方形队形,可以有几种排法?填写下表。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每行人数       

  行数       

  2、 小组讨论,并集体解决问题

  3、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 质疑。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教师点评。

  (二)   比赛场次

  1、 出示题,p78的题

  2、 提出问题

  (1)     中国队在小组赛中要进行几场比赛?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进展示

  (2)     整个小组共赛多少场?

  a、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全班研究,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b、 教师展示学生的方法

  方法一:(列表法)

  中国 加纳 澳大利亚 俄罗斯

  中国       

  加纳 (中国、加纳)     

  澳大利亚 (中国、澳大利亚) (加纳、澳大利亚)   

  俄罗斯 (中国、俄罗斯) (加纳、俄罗斯) (澳大利亚、俄罗斯 

  方法二:(画图数线段)

  三、拓展活动

  学校进行乒乓球比赛,有5个队参加,每两个队都进行一场比赛,整个小组共赛多少场?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

  案例6

  《体育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体操表演中的队列问题,使学生理解方队的含义。

  2、通过解决比赛场次的问题,使学生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分析、图解、列表等。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方队的含义

  2、进一步巩固对有关图形,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校为了庆“五一”劳动节,准备进行一次体操比赛,为了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要做一些准备,这节课我们来看应如何站队形。

  二、探究新知

  (一)   体操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1、 出示图(p77上面的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投影出示问题:

  (1)     要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2)     如果要站成方队,至少去掉多少人?或者至少增加多少人?说说你的想法。

  (3)     由36人组成方队,每行有几人?在体操表演时需要变换队形,如果排成长方形,可以有几种排法?填写下表。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每行人数       

  行  数       

  3、 小组相互讨论,交流解决以上的问题

  4、 汇报结果

  5、 应用

  如果把我们班的人数排成一个方队,最大能排成什么样的方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6、 质疑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二)   比赛场次

  1、 投影出示p78的例题

  2、 提出问题

  (1)     中国队在比赛中要进行几场比赛?

  (2)     整个小组共赛多少场?

  3、 先独立思考后回答

  4、 全班交流。师生重点解决第(2)个问题。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

  三、思维训练

  由64人组成的方队,每队有几人?如果排成长方形队形,可以怎样排?并填写下表:

  第 一 种 第 二 种 第 三 种

  每行人数     

  行  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可能性》教案 篇6

  九、统计与可能性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1格表示1个单位),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统计与可能性1

  教学内容:P90--91

  教学目标:

  1、 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 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个袋子,你们能猜出袋子里有什么吗?

  2、打开袋子验证:3个红球,3个黄球。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1、想一想

  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说明:袋子里有红球、黄球。摸到红球和黄球都是有可能的。

  2、猜一猜

  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会口袋,一共摸40次,红球、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学生各抒己见。

  讲述: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这仅仅是我们的估计和猜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红球和黄球各摸到多少次呢?

  引出课题,并板书。

  3、说一说。

  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

  讲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你知道"正"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吗?

  教师讲解示范画"正"示范的书写格式。

  4、 摸一摸。

  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由3个红球,3个黄球,摸球前要先把口袋摇一摇,然后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球,如果摸到红球,组长就在红球的后面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过以后要把球放回口袋,要摇动口袋。小组同学轮流摸球,一直摸完40次。

  想一想,每组4个同学,平均每人要摸多少次呢?

  学生活动。

  ⑴每组组长负责记录,并把记录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⑵组长汇报摸球结果。

  ⑶问:统计的结果和你开始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

  ⑷讲述:在袋子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同样多的情况下,从袋子里每次摸一个球,摸球的次数又比较多,那么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是差不多的,这就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任意摸一个球,默祷红球的机会和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三、玩中交流,内化提高

  1、想想做做1

  ⑴请每组拿出一个小正方体。

  问:知道这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吗?在6个上都有写数字,小组内轮流看一下有哪些数字?各出现了几次?

  ⑵活动规则:把小正方体抛30次,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其它同学统计并填表格。

  学生活动,并填写表格。

  ⑶收集各小组数据,并完成班级各小组的汇总表。

  ⑷问:看着合计栏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⑸讲述:通过观察合计栏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那么抛一次,向上的数字有几种可能?这三种可能性的大小怎样?(相等的)

  2、想想做做2

  谈话:在布袋子里放4枝铅笔,怎样放才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

  ⑴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红铅笔。

  想想口袋里该装什么铅笔?

  小组同学合作装铅笔,问:你为什么这样装?

  ⑵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红铅笔。

  问:你是怎样想的?

  ⑶每次任意摸一枝铅笔,摸50次,摸到红铅笔和蓝铅笔的次数差不多,应该怎样装铅笔?为什么?

  四、小结反思,整理知识

  谈话:今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一起研究了统计与可能性,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统计与可能性2

  教学内容:P92--93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3、 通过积极参与猜想、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

  4、 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以及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1、谈话:老师想在这个布袋里放一些红球和黄球,你能出个注意,怎么放使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若干次,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2、学生交流并反馈。

  3、小结:当布袋里放入同样多的红球和黄球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4、谈话:如果布袋里放入的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不一样多,摸到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二、开展活动

  1、摸球活动

  问:如果在布袋里放3个黄球,1个红球,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

  ⑴猜想

  同桌猜一猜。

  ⑵实验

  四人一组讨论分工、记录摸球结果的方法;小组活动。

  ⑶分析数据:统计的记过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嘛?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吗?如果我从这个布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问:每次涂一个方块做记录的方法和每次涂一个方格做记录涂成一个条形图的方法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⑷推测

  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怎么办?

  ⑸练习

  如果老师在袋子里按下面的数量放球,你能很快判断摸球结果吗?

  袋子里8个全是黄球。

  4个红球,4个黄球。

  7个红球,1个黄球。

  2、掷小正方体活动

  问: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写"1",一个面写"2",一个面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猜一猜哪个面朝上的次数多一些?哪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

  猜想。实验验证。分析: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

  3、装铅笔活动(想想做做2)

  出示课本图片,谈话: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提出活动要求:玩两次,第一次的要求是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第二次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少。

  每次活动都按下面的程序进行:同桌进行操作;交流,说一说是怎么装的?怎么想的?

  三、活动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课

  教学内容:P94--95练习九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的综合练习课,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94.1

  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并填表,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条形统计图的不同形式。

  评讲:图中每一格表示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将"经常"、"偶尔"等表达方式与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根据地使用"经常"、"偶尔"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从而发展数学思考。

  2、P94.2、3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使"经常"、"偶尔"等词的含义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让学生在获得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相应的词语。

  问:看了这几个转盘后,你有什么想法?

  你能用"经常"、"偶尔"来说明转盘的转动情况吗?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经常出现的?哪些事情是偶尔出现的?

  3、P95.4

  出示题目图画,要求学生观察思考问题,再用线连一连。

  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么想的?

  4、P95.5

  出示统计图表,观察图表,了解题目要求。

  提出小组活动要求及分工合作情况。

  讨论活动步骤,教师及时给予纠正与帮助。

  小组活动。

  汇报活动结果。

  评讲:从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果在你们组开展一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什么项目比较合适?

  如果我们班想开展一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什么项目比较合适?

  5、P95思考题

  明确题目要求。

  问:这道题中的要求是什么意思?你打算怎么涂色?

  学生活动。

  组织交流讨论。

  二、全课总结

  三、作业:

  准备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各1张,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每次任意摸一张,摸20次。先估计每次摸的结果,再把实际摸得的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中。

  你能涂出条形图来表示摸牌的结果吗?

  问:如果再放进3张红心的牌,任意摸20次,结果可能会怎样?

《可能性》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概率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教学过程 :

  一 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今天,智慧爷爷带了个幸运王冠想戴在我们班一位扎两条小辫的女小朋友头上,谁可能会成为这个幸运的小天使呢?她坐在第一大组,猜猜她可能是谁?   ( 学生猜测 )师强调可能。

  指一男生,可能会是他吗?(不可能),为什么呢?

  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那是穿红衣服的女孩,你能判断出什么结论吗?一定吗?

  为什么不猜a a ,bb了?

  在智慧爷爷没给我们缩小范围之前,可能是aa ,也可能是bb,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时是不能确定的,都有他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可能性”

  二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智慧爷爷带来了三种颜色的球,装在四个口袋里,我们来个比手气游戏,每组派2个同学,一个摸球,一个上黑板记录。哪一组小朋友摸到代表喜气的红球次数最多,哪一组就获胜。

  每组推选代表。下面的同学先猜一下,哪组可能获胜呢?(学生猜测)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第一组一定会胜。李老师不相信,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宣布规则:摸的同学不许看,每人摸5次。开始后,李老师说第一次,你们开始摸,说了第2次才能摸第2次。记录的同学看好你们组小朋友摸到球的颜色,摸一次就在对应颜色旁打钩。(学生摸球)

  他们都摸了5次,分别摸出了什么球?哪一组获胜了?

  看到这样的结果,你们是不是很惊讶啊,智慧爷爷告诉小朋友,他为什么猜得那么准呢?原来这四个口袋里分别有秘密呢?你能猜出来吗?请大家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谁来大胆猜测一下第一组的口袋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都是红球。(打开看一下)那么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情况呢?

  一定是红球。如果学生能说出一定,教师表扬。小朋友的这个词用得真好。(师板书一定)。

  学生猜测一下2、3、4组口袋里分别有什么秘密?

  一一出示可能,不可能。

  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在全是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在既有红球又有其他颜色的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有“可能”是红球。)

  三 找找好朋友

  智慧爷爷觉得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非常棒,决定再和大家做个交朋友的游戏。看,他请来了一些小伙伴和大家来做好朋友。大家看看,都是谁来了?

  (出示小黑板,分别贴有米老鼠,唐老鸭、蓝精灵,史诺比,机器猫,小兔,猫)你想和谁教朋友呢?

  每个小动物下面都有号码,老师给每组发一个股子,你转到几就能和几号小动物交朋友了?

  四人为一组,先小组里猜猜自己可能会转到哪个朋友,轮流自己转转,每人转1次,看看分别转到了谁。

  集体交流:你们通过转转发现,除了可能和米老鼠交朋友,还可能和谁交到朋友?还可能呢?

  谁交到唐老鸭了?为什么没有人交到呢?(没有7号)所以我们不可能交到。

  李老师想和2号的小动物交朋友,你能设计一个股子,不管怎么转,一定是和米老鼠交到朋友?小组商量一下。

  四 摸果冻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智慧爷爷拿来三种口味的果冻招待小朋友和你们的新朋友。

  (1) 出示3袋果冻,全是草莓味,桔子味和草莓味,柠檬味和橘子味。

  问:“从每袋内任意摸一个果冻,一定是草莓味的吗?

  小组商量讨论,集体交流

  (2 ) 如果你最想吃柠檬味的果冻,你会到哪个口袋里摸,不愿到哪个口袋摸呢?为什么?

  五 小小装配员

  智慧爷爷今天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果冻,在分给大家之前,还想考考小朋友的智慧呢?你们愿意接受智慧爷爷的考验吗?请小朋友当小小装配员。按定单要求装果冻,看哪组合作的又快又好。

  订单:1 随意拿一个,一定是草莓味的

  2 随意拿一个,可能是草莓味的

  3 随意拿一个,不可能是草莓味的

  一一出示定单,说说是怎样放的,为什么那样放。

  六 说说可能性

  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选择:

  1 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定,不可能,可能)

  2 公鸡下蛋。(一定,不可能,可能)

  3 明天考试我得100分。(一定,不可能,可能)

  生活中的事情很多很多,你能不能利用这三个词来说说生活中的事情。

  同桌交流互说,全班交流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七;出示转盘,分布均匀,转动指针,会停哪呢?

  出示另一转盘,分布不均。(标设奖品)商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八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可能性》教案 篇8

  《 可能性 》教案设计

  学校:王家楼中心小学     姓名: 郑涛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五年级

  课    题

  可能性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⑴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⑵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卡片、棋子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互动新授

  三、巩固拓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生回答:喜欢!

  生回答:可能生,也可能死。

  生回答:一定死!

  学生思考,相互讨论。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学生抽取,验证。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学生小组摸一摸,并讨论、验证,再集体汇报。

  学生独自完成。举手回答。

  学生独自完成。举手回答。

  学生独自完成。举手回答 

  集体回忆,举手回答。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欧洲的某国,一个奴隶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奴隶处死,奴隶被关进了死牢。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写着“生”和“死”的纸条。如果摸到“生”就生,如果摸到“死”就死。你们认为这个奴隶摸纸条时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可是这个昏庸国王一心要让这个奴隶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写有“生”的纸条换成了“死”字,同学们猜一猜,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引入课题:故事里的奴隶经过了从“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样,有些我们不能肯定它的结果。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

  4.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5.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板书:可能 不可能 一定)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蓝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

  教材练习第47页第3、4题。

  利用故事引入新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为此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并从中掌握数学方法。

  通过体验、猜测、验证、再次实践、总结,让学生在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说一说等情境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确定                不确定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教学反思

  《统计与可能性》是新人教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通过教学有以下体会和感悟。  

  在导入阶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课的开始从一个古老而又经典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道我们要解决的就是生活中的数学。 

  解决问题时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践抽卡片表演节目让每个学生都能感悟事情可能性发生的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悟。 

  整节课的练习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抽卡片”、“转盘游戏”、“摸棋子”、“摸彩球连线”等活动,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整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活跃,让他们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也存在许多不足:1、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组织、衔接不够简练,过度不够自然;2、课件操作、衔接不够娴熟;3、抛硬币游戏结束时没有及时收材料,导致部分学生的精力分散,不能很好地参与后面的教学活动。

《可能性》教案 篇9

  单元(章)主题统计与可能性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可能性(一)第  1 课时 / 共 5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3、通过多种活动,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并体会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体会并设计关于公平性的游戏。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反思与纠正)一、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我们学校中学部最近举行了一场年级足球比赛(课件出示例1),看一下赛前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抛硬币决定发球权)1、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做是否公平?说说你的理由。(指2名学生说说)2、抛硬币的结果有几种情况?(2种,板书: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还有另外的情况吗?(没有,因为硬币一共才两面,肯定会出现这两种情况,不会出现第三种情况了。)3、裁判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会不会一样?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4、那么带着你们的猜测我们一起来抛硬币验证一下。二、动手实验,验证猜测:1、抛硬币验证,要求:(1)、同桌每人抛10次 ,一人抛另一人记结果,然后交换。用你们自己喜欢的统计方式记录下来。(2)、反馈结果,教师填写表格。(抽10 组学生进行汇总)(3)、分析: 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对于这10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②、小结:刚才我们一组一组分析的时候,出现了3种情况,那么现在我们来合计下这10组数据,你又有什么发现?10组同学合计后分析我们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比较接近。如果实验次数更多,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会更接近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历史上一些数学家在实验室里所做实验的结果吧。2、出示表格和百分比,请同学们仔细看看:(1)、你又有什么想说的?(2)、小结:当试验的次数增加时,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机会更接近1/2。如果实验的次数更多,设想一下,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最后会怎么样?(可能会相等。也就是说板书:可能性相等) (3)、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刚才我们学校裁判抛硬币的数学问题,裁判抛硬币这种做法到底公平吗?(公平,因为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相同,都是1/2。板书:1/2)3、所以在国际足球比赛中都采用这种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发球权和场地优先权。三、知识迁移,实际运用1、刚才我们做了个抛硬币的游戏,西游记里的唐僧4人取经途中也想轻松一下。大家请看,用你们刚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评判一下。(出示唐僧下棋图)(1)、这个转盘设计公平吗?(2)、那么请你来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公平的转盘,使他们4人没有疑惑。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设计,教师巡视,最后展示。(3)、分析:这些转盘都是平均分,每种颜色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如果转动指针30次。估计大约有多少次指针是指着红色区域?蓝色区域呢?那转动100次会有多少次指着黄色区域?2、我们帮助唐僧4人解决了下棋的问题,有几个小朋友在课间又碰到了一个问题。(出示老鹰抓小鸡图)6名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位小朋友制作了两个骰子,分别写上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骰子,朝上的数是几,就选这个数的人来当“老鹰”。你觉得哪个设计更好!(1)、因为正方体各部分都很均匀和规则,所以投掷后6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都相等,都是1/6。(2)、橡皮的6个面大小不等,面积就不相等。因此投掷后面积大的面朝上的可能性大。所以这个设计方案不公平。四、趣味提升,巩固新知:老师曾经看到在一个小区里搞一个社区活动,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转盘(出示课件),看谁分值拿的多奖品就越丰厚。(1)、观察这个转盘转一次转到什么分值的可能性大?分别是多少?(2)、如果允许每人转3次,转到累计分值是120分的可能性大不大?转到的机会又是多少呢?(3)、教师转转盘验证。(4)、学生转转盘验证。五、总结:今天老师和大家度过了轻松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你们都学会了什么?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要体现公平、公正,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1/2         1/2可能性相等

  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堂作业本》p47

  教后整体反思

  本节课是用实验来验证可能性相等这种情况的,但实际上通过实验基本上是不可能来验证可能性相等的,比如:让学生做的实验:袋子里三个白球,三个黄球,每次摸出一个球。最后学生摸出的白球个数与黄球个数基本都是不相等的,而告诉学生说可能性相等,总觉得不妥,在摸之前让学生猜的时候学生都说摸到白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等,而实验做下来反而学生发现不相等,起了反作用。我想应把验证相等与不等两个实验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比比较发现:白球黄球摸到的次数相对于验证不相等这个实验的结果比较接近,间接说明相等。再让学生拿出小正方体自己计划看到1——6的数的情况,再根据计划在6个面上标好数,投掷正方体,统计结果,与计划比较。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事件的可能性。

  整个教学过程我都是让学生自己从操作过程中发现、总结,获取事件发生的情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单元(章)主题统计与可能性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统计与可能性(2)第  2 课时 / 共 5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等可能性事件的认识,学会用几分之几 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加深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认识和理解。 (2)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2、过程与方法:借助学生熟悉的转盘游戏来模拟“击鼓传花”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分之几 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转盘,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等分成18个区域,涂上色,灰、白相隔的转盘。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反思与纠正)一、谈话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问题。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二、 新知探究 1、 教学第101页的例2。 出示例2的情境图(隐去图下面的两段文字) (1)理解图示内容。师:这幅图画的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有9名女生和9名男生相间而坐进行“击鼓传花”活动。 (2)明确游戏规则。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说说他们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吗?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游戏规则是:鼓声停,花在女生手里就由女生表演节目,花在男生手里就由男生表演节目。 (3)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花落在每个人手里的可能性是多少? ②男生组和女生组表演节目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4)自主探究。 师:下面,大家把课前准备的转盘拿出来,请大家借助转盘游戏来模拟“击鼓传花”活动,研究上面的两个问题。 ( 教师说明:灰色区域代表男生、白色区域代表女生)(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小组讨论)(5)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转盘游戏来分析。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上面两个问题的想法。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花落到每个人手里的可能性都是1/18,男生(或女生)组表演节目的可能性都是9/18(或1/2)。 2、师:我班共有46名同学,其中男生24人,女生22人。如果学校要随意抽取一人参加播音员培训,想一想,抽到你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呢?…… 抽到女同学的可能性是多少?抽到男同学呢? 3、完成做一做。 (1)先让学生观察转盘,说说指针停在每一个小扇形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少?再观察红、黄、蓝三种颜色各占几个小扇形?指针停在红、黄、蓝三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2)让学生讨论转动指针80次,估计会有多少次指针停在红色区域?说明为什么。 (3)老师指出:这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实际转动80次时,有可能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 1题。 师:上面我们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就利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做小游戏,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说说理由。 (2)如果抽一次,小芳一定会输吗?说说你的想法。 师:虽然游戏规则对小明不利,但小明不一定会输,因为小明赢的可能性只是不如小芳赢的可能性大,还是有赢的可能性的,什么时候有不可能赢的情况发生?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当一方赢的可能性为0时,这方一定会输。 (3)师:虽然小明不一定输,但毕竟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我们能不能把它设计成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现在为什么公平了?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参与游戏的双方赢的可能性相等,所以公平。www.xk b1.c om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师:前面我们接触了这么多的游戏规则,我们能不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设计一个游戏规则?独立完成第2题。展示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师:通过刚才做游戏,我发现同学们学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它? 出示第3题转盘。师: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平均分成了10份,分别写有10个数字) (1)提出游戏规则:教师转动转盘,学生猜对了学生赢,学生猜错了老师赢。师生做游戏。做几次后,大部分学生会发现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说说为什么不公平? (2)按照这个游戏规则学生一定会输吗?为什么? 像这样不公平的游戏经常被社会上的骗子拿来骗人,我们要提高警惕,学会识破他,不要被蒙骗。 (3)看书:现在有以下四种猜数的方法,如果让你猜数你会选择哪一种?说明自己的理 由。先自己想,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学生说自己想法时,教师用课件演示。 (4)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想一想:要想公平必须做到什么? 四、全课总结新课 标第  一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叙述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理由了吗?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堂作业本》p48

  教后整体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我都是让学生自己从操作过程中发现、总结,获取事件发生的情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首先是情境导入。由国际乒乓球比赛中,谁先发球的图片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让学生操作、游戏,并与同桌进行交流。学生以抛硬币来试验,体会“可能性”和“公平”,并以啤酒瓶盖、小的长方体等物体进行测验,让学生明白:“可能性相等,游戏才公平;游戏要公平,可能性必须相等”。接着,我又拿出3支白色的粉笔和5支红色的粉笔,提问学生:拿出白色的粉笔和拿出红色的粉笔的可能性相等吗?为什么?要怎样才能相等?学生各抒己见,得出两种结论。

  最后以转盘的方式出现例题,让学生从公平原则考虑可能性,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单元(章)主题统计与可能性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可能性(三)第 3  课时 / 共 5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1、通过罗列的方法写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教学重点:用列举法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会用小数表示出来。教学难点: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反思与纠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两盘。指名与老师玩游戏,玩之前让其他学生猜测谁会赢。揭示课题:今天的学习就从石头、剪子、布开始。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3(出示主题图)小丽和小强准备玩游戏:跳房子。谁先跳呢?有人出主意让他们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跳 。你们认为这样决定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下面我们就从可能性的大小来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同学们能不能运用前面的知识直接计算出小丽和小强获胜的可能性呢?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要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有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小强和小丽玩“石头、剪刀、布”的结果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统计表。小丽        石头        石头        石头     。。。                                           小强        剪子        布          石头     。。。                                           结果       小丽获胜     小强获胜     平      。。。                                         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交流从表中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它们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小强获胜的情况有几种?可能性是多少?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决定谁先玩公平吗?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3/9,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3/9,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4、反馈练习p.103.做一做看一个规则公平不公平,主要看它们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的。那你们认为这个规则公平吗?为什么?先独立在草稿本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集体订正。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这3张卡片能够摆出的所有三位数分别是356、365、536、563、635、653,一共有6个数。其中有4个单数,2个双数,所以单数出现的可能性是4/6,双数出现的可能性是2/6。双方的可能性不相同,所以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2)其他方法,单双数是看个位上的数。3、5、6都可以放放在个位上,那么放在个位上的3、5都是单数,双数只有一个6,因此单数的可能性是2/3,双数的可能性是1/3。因此这种规则不公平的。三、练习1、练习二十二第一题 独立完成,集评。2、练习二十二第二题 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什么?投掷一个骰子可出现哪几种结果?投掷两个骰子共可以出现多少种结果?(6×6=36种)完成104页表格。从表中看,和是单数和双数的结果分别为多少?它们的可能性呢?游戏公平吗?3、练习二十二第三题 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堂作业本》p49

  教后整体反思

  单元(章)主题统计与可能性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第 4  课时 / 共5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选择恰当的数据组,以反映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价值,在与平均数的对比中体现中位数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激励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重点: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难点: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关键: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生已熟悉的平均数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弄清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反思与纠正)一.            引入新课出示教科书第105页的例4教学情境图及统计表:五年级(1)班举行丢沙包比赛。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朋张炎赵丽成绩/m36.834.725.824.724.624.123.21.      理解图示内容 师:这幅情境图画的是什么?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2.制造认知冲突。(1)提出问题。师:你们觉得第三组同学丢沙包的一般水平应该是多少呢?(2)估算。指名估算出结果,学生可能会估计他们的一般成绩在23~25米之间。(3)精算。让学生算出该组数据的平均数(27.7),并进行核对。(4)发现问题。师:通过估算和精算,你们有什么发现?生:估算的得数与精算的得数有较大的出入。生: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师:为什么平均数比大多数的同学的成绩都高呢?生:因为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了,从而影响了平均数。二.引入课题。师:通过刚才这个例子,我们发现用平均数表示第3组同学丢沙包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那用表中的哪个数字表示比较合适呢?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取7个数据中间的数24.7代表第3组的水平,教师给予肯定,并指出24.7是这七个数据的中位数。板书课题: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三.探索新知1.介绍中位数的特点。师: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如在本例中,因为有两个同学成绩太高,严重偏高了大多数同学的水平,这时用中位数来表示第3组同学丢沙包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生: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师:为什么平均数比大多数的同学的成绩都高呢?生:因为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了,从而影响了平均数。2.探索中位数的求法。师:根据刚才的介绍,你觉得应怎样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指名回答后,教师强调“中位”是相对一组数据数值大小顺序而言的,计算中位数前应先将该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再找出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据。1.小结。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中位数和平均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也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但针对具体的一组数据来说,则应根据数据组中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就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1.自学。让学生自学例题5,并针对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按问题编排排的顺序组织学生逐题进行讨论。4、深化认识。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结合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1.在计算中位数时,例题5与例题4所给的条件有什么不同?(1)        在例题5中,为什么中位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平均数更合适?计算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和奇数个数据的中位数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上面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明白 :(1)    计算中位数时,例题5与例题4不同之处是统计表中7个数据还没有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应先调整统计表中各数据的位置,使之有序排列,然后再仿例4进行计算。(2)    在例题5中,7名男生跳远成绩的平均数是2.96,中位数是2.89,分析发现有5名男生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从而说明在这里用平均数来代表该组成绩不太合适,所以应选用中位数。(3)    奇数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可直接在数据组中找出:偶数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求出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得到了中位数。2.练习二十三第1题。先让学生根据7名同学的成绩估一估他们跳绳的一般水平大约应是多少,然后独立思考书中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中位数表示这个小组同学跳绳的一般水平?合适吗?造成平均数偏大的原因是什么?3..练习二十三第2题、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全班进行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事实:

  如果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严重偏大,则往往会抬高平均数,使平均数大于中位数:反之,则会使平均数小于中位数:此外,如果一部分数据严重偏大,而另一部分数据严重偏小,则通过互相抵消,往往会促使平均数接近中位数。四.全课小结。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平均数吗?怎样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或设计

  《课堂作业本》p50

  教后整体反思

  单元(章)主题统计与可能性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铺一铺 (第109页~110页)第 5课时 / 共5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密铺,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探索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进一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 验证等方式探索新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欣赏和创造美。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什么叫密铺。探索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哪些不能密铺。难点:学会在方格上根据给定的图形设计密铺图案

  教学准备六种图形教具。每位学生搜集一些图案。每位学生准备课本第110页中两组图形的卡片

  教  学  过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反思与纠正)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出示多种密铺图案。1、观察、思考。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案都是由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一种基础图形组成的密铺图案,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图形组成的密铺图案等。师:这些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基础图形组成的?(指名回答) 2、引入课题。师:关于密铺,你们还知道哪些?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没有重叠、没有空隙地铺在平面上,就是密铺。师: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有关密铺的知识。板书课题:铺一铺。二、探索新知 1、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1)提出问题。教师出示如下图形(圆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请你们猜猜看,哪种图形能用来密铺?让学生进行猜测和想像。(2)动手操作、验证。师:我们可以通过铺一铺等操作活动来验证刚才的猜测并获得结论。让学生利用附页中的图形,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探索并找出可以密铺、不能密铺的平面图形。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所给出的图形中只有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密铺,其他正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密铺。 2、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定的图形设计密铺图案。(1)提出问题。师:生活中哪里用到密铺?指名回答(如艺术图画、地砖、围墙等)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师:王小明家要铺地,你能用课前准备的两组卡片(代替瓷砖)中的一组,为他设计一个图案吗?(2)动手操作。让学生打开教科第110页,选用一组卡片,在方格纸上设计新颖、美观的密铺图案。(3)解决问题。 学生完成图案设计后,教师让学生完成课本110页填空练习,并与同桌交流。 三、拓展知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下有关密铺的资料。告诉学生国外的一些数学家、物理学家、艺术家创造了各种并不局限于几何图形的密铺图案,这些图案包括鱼、青蛙、狗、人、蜥蜴,甚至是他凭空想像的物体。他们创造的艺术作品,结合了数学与艺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让人对数学产生另一种看法。四、全课小结 谈谈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五、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堂作业本》p51

  教后整体反思

《可能性》教案 篇10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    简新晖

  第 一 课 时课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教学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或投影,老师、学生收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确定的),硬币。教学过程:一、信息交流。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    师出示收集的事件,共同讨论。 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二、新课学习 1、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   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   生举例….. 2、抛硬币试验  (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100次)。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试验者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德•摩根

  4092

  2048

  2044蒲丰

  4040

  2048

  1992费勒

  10000

  4979

  5021皮尔逊

  24000

  1

  11988罗曼若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三、练习 1、p.99.做一做 2、练习二十 第1---3题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轻松练习》p53-54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可能性的表示。

  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3、 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教学重、难点: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教学准备: 投影仪、扑克牌教学过程: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二、新授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  生: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两个人就是,……9个人就是,女生的可能性也是。  师: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  (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3、小结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三、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3、第三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轻松练习》p55-56教学反思:学生能对游戏的规则判断是否公平。

  第 三 课 时教学内容:p.103.例3及练习二十二第1—3题。教学目标: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教学重、难点: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教学准备:投影仪、生收集生活中的等可能性事件教学过程:一、复习  1、生交流收集的等可能性事件,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又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二、新授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小丽

  石头

  石头

  石头小强

  剪子

  布

  石头结果

  小丽获 胜

  小强获 胜平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4、反馈练习  p.103.做一做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三、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 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 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 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轻松练习》p57-58教学反思:学生能设计一些较简单的游戏的规则。

  第 四 课 时教学内容:p.105--106.例4、例5及练习二十三。教学目标: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4、通过对中位数的学习,体会中为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教学重、难点: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明张炎赵丽成绩/米36.834.725.824.724.624.123.2    这是一组同学在体育课上掷沙包的成绩统计表,你从这个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二、新课学习新课标第一网  1、提问:你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一组的同学掷沙包的水平吗?生1:大概在23—25米之间。生2:可以用他们的平均数来表示。计算平均数得27.7,发现和平均数相差太远。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观察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而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说明用平均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那用什么样的数合适呢?2、认识中位数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把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辨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 3、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 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出示数据 ,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 (1)求平均数 (2)按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求中位数。 (3)矛盾:一共有偶数个数 最中间的数找不到?讨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2。  计算出中位数来。 (4)比较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合适。   小结:   区分平均数、中位数的适用范围。  5、在上面的数据中如果增加杨东的成绩2.94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排列大小,找出中位数。  6、课内小结  什么叫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三、练习  练习二十三  1、第1--2题  2、第3题  课后作业 第4题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轻松练习》p59-60教学反思:学生对中位数的理解还不够,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计算中位数的方法。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3以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教学具准备:1、一个邮寄过的信封。 2、调查了解本地邮政编码、本校邮政编码、几个电话号码、几个车子牌号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是怎样编排的?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50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28号、17号``````)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从而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二、        新课学习1、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3、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①、师生共同学习书p113的邮编448268是怎样编排的?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②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三、        巩固练习1、你还知道哪些邮政编码?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和同学交流一下。我们收集了这么多邮政编码,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机器怎么能根据邮政编码的数字进行分拣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车子牌号``````)3、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编排的?四、        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五、        作业:书p118第1、2题。新课标第一网教学反思: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的知识了解很少。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4~p115以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教学具准备:1、  翻看户口簿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2、  了解父母的身份证号码并了解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3、  师准备一张身份证。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到银行开户储蓄过吗?(去过)刚开户时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同学们坐飞机出境旅游过吗?坐飞机出境旅游也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一、        学习新知:1、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张,让学生观察并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身份证上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发放日期和有效期、编号。2、师生共同学习身份证上的编号是怎样组成的?(1)指名介绍身份证号码中自己知道的某些数字表示的意思(2)你还知道其他的号码有什么意义吗?(3)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补充和小结: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4)从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4、刚才我们学习了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编排的,你能试着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吗?再与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5、学习例3,我们来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①学生思考并讨论学号中要体现的内容:年级、班级、性别、入学年份等②根据以上内容来设计编码的方法。③分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编号。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本组同学设计的学生学号的编排方法,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字在编码中的作用。二、        巩固练习:1、完成p115的做一做。2、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编码中的每个数字的意义。三、        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知识?五、作业:到图书室去了解一下图书管理员是怎样给众多的图书编码的? 教学反思: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生活中数学处处存在。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6~p119以及相应的练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教学具准备:课前到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教学过程:一、        激趣引入:  同学们,课前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吗?图书馆那么多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用字母和数字给图书编码),对了!图书编号、车子牌号都是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二、        新知学习:1、生交流课前各自调查的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3、             提出问题:我们教室图书角里也有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图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4、分组为图书角的图书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③、设计好方案后,全班同学对每个小组汇报的方案进行评价。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三、巩固练习: 1、书p118第2题是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在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编码?举例说一说。教学反思:学生也会用数字与字母给一些事物编号了。

《可能性》教案 篇11

  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盒内放了9个白球、1个黄球,先让学生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有哪几种,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然后再通过实验,实际摸一摸,摸20次,并记录下来,进行统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多,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少,验证自己开始的想法是否正确。当学生获得一些经验后,教材又配了一些练习,由学生进行推想。

  三上可能性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学生直观感受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几乎不存在困难。关键是要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活动,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让学生能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推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机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难点。学生对一些随机概率的结论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不理解,如认为如果前几次模的都是红球,下一次就很可能会模到黄球(即所谓的赌徒逻辑)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澄清问题,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摸球游戏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创设了摸球游戏的情境,盒子里放入了9个白球、1个黄球,几个学生在做摸球游戏。教材对组织这一活动,提出了三条“指导语”,活动之前先 “想一想”,摸到的球有几种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更大;第二步“摸一摸”,在小组内摸球,把每次的结果记录在表内;第三步“填一填”,根据记录表,统计摸到什么颜色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颜色球的次数少。这就是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的过程。教学时,可以按这样的顺序组织活动。

  盒子里放入了9个白球,1个黄球,我们来做摸球游戏。先“想一想”,摸到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可以在小组内猜一猜或同桌互相说一说。摸球活动:在小组内同学轮流摸球,摸出球后把颜色记录在表格里,再把球放入盒子里,摇一下。每人做20次。

  统计结果。摸到红球几次,摸到白球几次。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完成“填一填”。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并验证一开始的猜测是否正确。

  试一试(1)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白球、红球或黄球。

  试一试(2)最有可能指向蓝色区域。

  教材安排“试一试”,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的探索过程。先猜一猜,再做一做,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可能会对概率的某些结论产生疑问,一些学生可能会通过做实验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对于学生这样的做法我们应当鼓励。同时,也需要注意,实验次数很大时,只能说明某一个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当实验次数很大时,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接近二分之一,但不一定正好等于二分之一。

  随机观念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实验就能形成的,学生常见的一些错误的观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反思,以澄清自己的认识。如:

  “我摸了很多次都是红球,这次该我摸到白球了”——球有“记忆”吗?

  “我喜欢白球,所以我一定能摸到白球”——白球有“感情”吗?是不是也象你喜欢它一样喜欢你?

《可能性》教案 篇12

  本文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是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在人教版教材编写中在三年级上册中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学生学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还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的可能性;而本册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 “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对本册《可能性的大小》的例1进行了教学,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并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

  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是我也是旨在突破难点,学生轻松掌握重点,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进行以下几点的反思:

  1. 课堂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能性大小是研究随机事件的课,需要实验的验证,体验和感悟的。例1是教学用几分之一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采用了“猜想——验证——感悟”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建构“可能性大小”的原始经验,得出猜想。再组织学生进行验证。课堂提供足球比赛抛硬币决定哪一个队先开球是否公平的素材,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有的组是相等的,有的组是不相等,但是比较接近,学生大胆想出试验的次数越多,就越接近。因此,学生自己实践的过程中得出了正确的的结论,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练习设计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拓展应用时,我采用了书上的三道练习题,自己又选择了一道,这些练习题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游戏中,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学生不仅解决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来表示,还能够自己设计游戏转盘,让游戏更公平,从而引出只有在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游戏才会公平。

  3.教学活动过程有条不紊,能放能收。

  往往老师在上课时,都特别害怕学生操作,害怕操作不容易控制,打乱教师的教学过程,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但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越发发现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自己获得的知识最不容易遗忘,所以开始教学这个班时,只要需要学生操作活动交流的,我一定会让他们去做,慢慢地,学生的操作活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所以虽然是抛硬币,但是还是非常顺利地进行了,只要把活动要求给学生明确,他们知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学生都会按照要求去完成的。

  虽然这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还不错,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在板书时,我在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下面打了一个箭头,写了相等、公平,这样会给学生造成歧义,觉得只有可能性是二分之一才是公平的误会。

  2.在处理最后一道拓展应用时,这节课本是可能性是几分之一的教学,而最后一道题却出现了几分之几的可能性,难度有些大,没有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3.本想在教学的最后介绍一些有关概率的知识,但是由于时间的把握不好,没有介绍。

  这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反思,我想在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把学生的方法深深地留在脑海里,受用终身。

《可能性》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1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概率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教学过程 :

  一 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今天,智慧爷爷带了个幸运王冠想戴在我们班一位扎两条小辫的女小朋友头上,谁可能会成为这个幸运的小天使呢?她坐在第一大组,猜猜她可能是谁?    (  学生猜测 )师强调可能。

  指一男生,可能会是他吗?(不可能),为什么呢?

  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那是穿红衣服的女孩,你能判断出什么结论吗?一定吗?

  为什么不猜a a ,bb了?

  在智慧爷爷没给我们缩小范围之前,可能是aa ,也可能是bb,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时是不能确定的,都有他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可能性”

  二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智慧爷爷带来了三种颜色的球,装在四个口袋里,我们来个比手气游戏,每组派2个同学,一个摸球,一个上黑板记录。哪一组小朋友摸到代表喜气的红球次数最多,哪一组就获胜。

  每组推选代表。下面的同学先猜一下,哪组可能获胜呢?(学生猜测)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第一组一定会胜。李老师不相信,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宣布规则:摸的同学不许看,每人摸5次。开始后,李老师说第一次,你们开始摸,说了第2次才能摸第2次。记录的同学看好你们组小朋友摸到球的颜色,摸一次就在对应颜色旁打钩。(学生摸球)

  他们都摸了5次,分别摸出了什么球?哪一组获胜了?

  看到这样的结果,你们是不是很惊讶啊,智慧爷爷告诉小朋友,他为什么猜得那么准呢?原来这四个口袋里分别有秘密呢?你能猜出来吗?请大家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谁来大胆猜测一下第一组的口袋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都是红球。(打开看一下)那么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情况呢?

  一定是红球。如果学生能说出一定,教师表扬。小朋友的这个词用得真好。(师板书一定)。

  学生猜测一下2、3、4组口袋里分别有什么秘密?

  一一出示可能,不可能。

  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在全是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在既有红球又有其他颜色的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有“可能”是红球。)

  三 找找好朋友

  智慧爷爷觉得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非常棒,决定再和大家做个交朋友的游戏。看,他请来了一些小伙伴和大家来做好朋友。大家看看,都是谁来了?

  (出示小黑板,分别贴有米老鼠,唐老鸭、蓝精灵,史诺比,机器猫,小兔,猫)你想和谁教朋友呢?

  每个小动物下面都有号码,老师给每组发一个股子,你转到几就能和几号小动物交朋友了?

  四人为一组,先小组里猜猜自己可能会转到哪个朋友,轮流自己转转,每人转1次,看看分别转到了谁。

  集体交流:你们通过转转发现,除了可能和米老鼠交朋友,还可能和谁交到朋友?还可能呢?

  谁交到唐老鸭了?为什么没有人交到呢?(没有7号)所以我们不可能交到。

  李老师想和2号的小动物交朋友,你能设计一个股子,不管怎么转,一定是和米老鼠交到朋友?小组商量一下。

  四 摸果冻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智慧爷爷拿来三种口味的果冻招待小朋友和你们的新朋友。 

  (1) 出示3袋果冻,全是草莓味,桔子味和草莓味,柠檬味和橘子味。

  问:“从每袋内任意摸一个果冻,一定是草莓味的吗?

  小组商量讨论,集体交流

  (2 ) 如果你最想吃柠檬味的果冻,你会到哪个口袋里摸,不愿到哪个口袋摸呢?为什么?

  五  小小装配员

  智慧爷爷今天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果冻,在分给大家之前,还想考考小朋友的智慧呢?你们愿意接受智慧爷爷的考验吗?请小朋友当小小装配员。按定单要求装果冻,看哪组合作的又快又好。

  订单:1 随意拿一个,一定是草莓味的

  2 随意拿一个,可能是草莓味的

  3 随意拿一个,不可能是草莓味的

  一一出示定单,说说是怎样放的,为什么那样放。

  六  说说可能性

  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选择:

  1 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定,不可能,可能)

  2 公鸡下蛋。(一定,不可能,可能)

  3 明天考试我得100分。(一定,不可能,可能)

  生活中的事情很多很多,你能不能利用这三个词来说说生活中的事情。

  同桌交流互说,全班交流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七;出示转盘,分布均匀,转动指针,会停哪呢?

  出示另一转盘,分布不均。(标设奖品)商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八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可能性》教案 篇14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

  3.培养简单推理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可能性的有关知识,解释并设计游戏活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实验法、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投影出示)

  2.提出问题: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绿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绿球。

  追问:从上面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确定 不确定)

  小结: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3.提出问题:从上面图3或图4的口袋中摸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从③号和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吗?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二、指导练习。

  1.做第1题。(投影出示)

  指出:这里有4张圆盘,任意转动指针,指针停留的区域有以下几种情况,你能将它们连起来吗?

  先让学生各自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多媒体演示)

  2.做第2题。(将分别标有数字1、2、3、4、5的5个小球放在一个盒子里。

  (1)任意摸1个球,下面几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还是“一定发生”或“可能发生”?

  ①球上的数是奇数; ②球上的数小于6;

  ③球上的数大于5; ④球上的数不是5;

  先让学生各自判断,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2)任意摸1个球,球上的数是奇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偶数的可能性大?

  同桌讨论并说说为什么?

  追问: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大小吗?

  3.现有标上“1”“2”“3”“4”“5”“6”同样的6张牌。

  (1)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1”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2)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3)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素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4)照这样操作下去,如果要使摸出偶数的可能性为7/10,你有办法吗?

  三、材料分析。

  在举行中国象棋决赛前夕,学校公布了参加决赛的两名棋手的有关资料。

  李俊 张宁

  双方交战记录 5胜6负 6胜5负

  在校象棋队练习成绩 15胜3负 11胜5负

  (1)你认为本次象棋决赛中,谁获胜的可能性大些?说说理由。

  (2)如果学校要推荐一名棋手参加区里的比赛,你认为推荐谁比较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设计销售方案。

  超市有多种口味的果冻:有草莓味、柠檬味、苹果味。销售部接到了儿童乐园的一份订单,要求是:要在包装袋中装入若干个草莓、苹果、柠檬三种口味的果冻,要求从包装袋中摸到柠檬口味的果冻的可能性为。

  你设计的方案是

  家庭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可能性练习课

  可能性有大有小

  经常、偶尔、不可能

《可能性》教案 篇15

  教学设计与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7页例1—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概率意识及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体验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学具:三个小信封(A、B、C),扑克牌、一张统计表。

  教具:信封、扑克牌、统计表。

  课前准备:让每一位学生玩一玩,观察一下扑克牌(一付)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 小组长领材料。

  2、 交流观察扑克牌中了解到的信息。……(四种花色、54张、13张……)

  【安排课前交流扑克牌,为下面新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同时为防止扑克牌这一学习材料对学生学习的不必要的干扰,课前就布置学生去观察一副扑克牌。】

  (二)、猜一猜、导入新知、感知可能性。

  (1)教师展示红桃8,黑桃8,方块8、梅花8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

  师:猜一猜这一张是什么8?

  生1:是红桃8。

  师:(紧接着)这位同学说是红桃8,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2:不同意。

  师:为什么?你认为呢?

  生2:我认为可能是红桃8。

  师:【板书:可能】这位同学想的真周到,那这张牌有几种可能?

  生3:这张牌可能是红桃8;可能是黑桃8;可能是方块8;可能是梅花8。

  (2)师提问:它可能是红桃9吗?

  生4:不可能

  师:【板书:不可能】为什么不会是红桃9?

  生4:老师原来给我们看到的四张都是8,所以不可能是红桃9。

  师:展示余下的3张8,问学生现在你知道这张是什么牌了吗?(三张分别是红桃8、黑桃8、梅花8)

  生5:方块8

  师:(加重语气的说)能说得肯定一些吗?

  生5:(学生也学老师的口气说)一定是方块8。

  师:【板书:一定】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三张牌是黑桃、梅花、红桃8,所以只剩下是方块8。

  (3)教师总结并导入课题: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猜一猜”的游戏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次接触“可能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三)、放一放、实践可能性,进一步体验可能性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扑克牌?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放牌游戏。

  (1) 先看大屏幕的具体要求:

  在下面A、B、C三个信封中分别放入“2”张牌,要求随意摸一张就能使:

  A信封:摸到的牌一定是黑桃。

  B信封:摸到的牌不可能是黑桃。

  C信封:摸到的牌可能是黑桃。

  (2) 师:同学们,如果不让你动手,你要想达到预期效果,这3个信封里应该放2张什么花色的牌?

  生1:A信封放入2张黑桃。

  师:唉,这位同学他说了A信封的牌应放2张黑桃,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没有那谁来说说B信封呢?

  生2:B信封放入2张不是黑桃。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C信封呢?

  生3:C信封1张放黑桃,1张放其他花色的牌。

  (3)师:接下来这样好不好,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我们前后四人一个小组,每组都有一付扑克牌,三个小信封A、B、C。请你们小组一起动手放一放,再摸一摸。祝同学们合作成功!

  (4)小组合作设计。师巡视指导!

  (5)小组汇报交流A、B、C三种信封,各自放牌方案。

  师:请其中1组上来汇报(四人一起上来)。

  这样你们三个人一人汇报一个信封,由你来摸一摸验证可以吗?为了方便摸,这样你们可以把牌拿在手里让他来摸!

  生:汇报,摸牌验证。

  (6)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小节A、B、C三种信封的牌如何去放。

  师:根据我们验证的结果,谁再来总结一下这3个信封的牌应该怎么放?

  A信封:2张全部放黑桃。

  B信封:放入2张不是黑桃的牌。

  C信封:放入1张黑桃,1张是其他花色的牌。

  (7)猜A、B、C信封。

  老师这里拿了其中一组同学放的三个信封,现在老师随意的摸一张,猜一猜这是哪一个信封? 

  ①从C信封里摸出一张“红桃”——排除A。

  ②再摸出一张“黑桃”——排除B,确定C。

  ③剩下的A、B两个信封,你觉得再摸几次就能确定了呢?

  生:一次。(真不错!)

  【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通过“说一说、放一放、摸一摸、猜一猜”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进行试验、比较、分析、猜想,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体验“可能性”,从而体验到探索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提供方案,探究可能性的大小。

  (1) 师:老师也设计了一个C信封的放牌方案:不过是放了3张黑桃和1张红桃。我随意摸一张可能摸到黑桃吗?红桃吗?

  生1:可能。

  师:如果我们连续来摸8次,你能大胆的猜测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生2:摸到黑桃数量多,红桃数量少。

  生3:摸到黑桃可能性大,红桃可能性小。

  生4:摸到黑桃次数多,红桃次数少。

  ……

  师:【板书:大、小】想知道我们猜得是不是合理,怎么办?

  生1:摸一摸。

  师:这样叶老师先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怎么玩?我先请上三位小朋友跟我一起合作,谁愿意?(上来三位学生)我当组长,我们四人先分工,我先拿牌洗牌,你先来摸牌,你来记录,你来监督。同学们看好了:我首先把牌放在后面洗牌,XX同学你抽一张?

  生2:抽牌

  师:是什么?黑桃!请你记录下来,这里有一张摸牌情况记录表:(指着表)

  摸牌情况记录表

  记      录 次数

  1 2 3 4 5 6 7 8 

  黑桃 

  红桃 

  大家说说这位同学应该怎么记?

  生3:在第一次下面的方框里打一个“√”就行。

  师:好的,你再来摸一次。……这样每人连续摸两次,轮到我摸的时候,请别人拿牌洗牌,小组四人共摸8次,把8次摸牌情况记录到这张记录表中。

  看清楚怎么玩了吗?

  生4:看清楚了。

  师:你觉的我们在摸牌中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

  生5:每次摸完记录结果后要放回去,洗牌要充分,不要让摸牌者看见……

  师:现在请你们小组也拿出1张黑桃和1张红桃。四人开始合作吧!

  (2)各小组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

  生:各小组汇报记录情况。

  师:记录各组的次数,填到师表1中。

  摸牌情况记录表

  记   录 

  组1 组2 组3 组4 组5 组6 组7 组8 组9 组10 组11 组12 

  黑 桃 8 6 5 7 6 7 5 6 6 6 7 6 

  红 桃 0 2 3 1 2 1 3 2 2 2 1 2 

  师:看了这些统计的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每组都是黑桃的次数多,红桃的少。

  生2:摸到黑桃数量多,红桃数量少。

  生3:黑桃和红桃的次数加起来一共都是8次。

  生4:我觉得第一组比较特别,他们黑桃出现了8次,红桃居然一次也没摸出。

  师:老师也觉得第一组与在众不同:(请这一小组站起来)

  问:连续摸8次,红桃一次也没有摸到可能吗?

  生5:可能的。

  师:如果再让你们小组摸8次,结果会是怎样?

  生6:(这一小组的学生,迟疑了一会)可能会摸出红桃?

  师:这样我们再给他们摸8次的机会,好不好?

  生:再连续摸8次(师负责拿牌和洗牌),结果是2黑桃6红桃。

  师:根据他们小组两次摸牌的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7:第一次是黑桃的次数多,第二次是红桃的多。

  生8:两次加在一起还是黑桃的次数多。

  生9:我觉得次数少的时候,牌多的不一定摸出的次数少。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但反过来摸的次数越多,数量多的牌摸到的次数相应的就越多。也就是说数量多——可能性大,数量少——可能性小。【板书:数量多、数量少】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你可能会摸到什么?

  生1:黑桃

  师:一定能摸到黑桃吗?

  生2:不一定,很可能会摸到红桃,不能说一定。

  师:对,可能性大,并不能说一定能,只能说很可能。

  (4)如果要使摸到的牌红桃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该怎么办?(多放几张红桃;红桃比黑桃多就行)。

  【在活动过程中,抓住问题的关键,不断体验与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推理,鼓励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五)、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师:小朋友你今天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生:略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猜一猜、放一放、摸一摸扑克牌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具有可能性。像三天后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会下雨。像这样的例子你有吗?

  生:略

  师:请大家课后去收集,并把你的成果像你的数学老师汇报。

  (六)、转盘抽奖游戏。

  师:这节40分钟的课,我们即将愉快的度过,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老师决定送给大家一些礼物,来一个转盘抽奖游戏。

  奖品设置  

  一等奖

  一支圆珠笔

  二等奖

  一支铅笔

  三等奖

  一块橡皮

  (1) 师:先观察这个转盘,你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

  (2) 请学生转动转盘抽奖。

  师:你希望中什么奖?一定能中吗?

  生1:转动转盘抽奖。

  师:你达到目的了吗?为什么?

  生:略

  师:再请几个学生上来抽奖,(结果都没有抽到一等奖或二等奖),怎么抽不到一二等奖呢?……这样吧大家都来抽一抽,看第几次才抽到一等奖或二等奖? 

  (3) 在抽奖中结束下课。

  师:刚才我们抽了这么多次,还是没有抽到一等奖,如果这个转盘由你来设计,你准备怎么来设计?

  生1:我准备把一、二、三等奖的“地盘”分的一样多。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把这个转盘的面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是一、二、三等奖?如果这样的话,那抽到一、二、三等奖的可能性?

  生:一样、相同、差不多……

  师:好,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可以在课后自己设计这个转盘,下节课就和你们的数学老师一起研究可能性相同的情况。

  【对“可能性”的研究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同时布置体验性的作业,悬疑问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促使学生把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延续到下节课。】

  [教后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标准中指出,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可能性》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扑克牌这一学习材料入手体会“可能”和“不可能”、 “一定”,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猜一猜这一张牌是什么8的学习情境,既富有情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课的总结阶段,我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像三天后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会下雨。像这样的例子你有吗?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

  2、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大胆预测连续8次摸出的牌结果,然后让学生亲自摸一摸,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活动的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同时对课堂上新生成的教学点——一个小组第一次摸牌,摸出8次黑桃0次红桃,及时地引导与展开第二次摸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

  3、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进入课改后,好多教师在课堂上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但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围在一起坐就行。低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出现分组学习时,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学生的合作的主动性还不够。

  在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我非常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课前我就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先给全班同学分组,选好各组的小组长(借班上课更要提前布置),又如课中小组合作前,先师生示范如何合作,让小组长先分工,让学生说说在摸牌中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知。

  4、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标准把情感与态度作为四大总体目标之一,是因为把数学课堂看成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讨论,做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平等中的首席”。

《可能性》教案 篇16

  学 生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现象。知道在确定的事件里,事情一定发生或者不可能发生;在不确定事件里,事情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而 且,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用分数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从感性描述 可能性到定量刻画可能性,对可能性的体验深入了一步。当然,现在的量化只能是初步的,为以后学习概率略作准备。教材编排有两个特点。

  第一,把熟悉的素材,尤其是第一学段进行过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对在口袋里摸球、桌面上摸牌、抛小正方体、旋转转盘等活动里的可能性已经有所感受,再现这些活动,容易回忆知识,唤醒已有体验。再联系分数的意义和计算,就能顺利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有多大。

  第二,本单元篇幅不多,教学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从选择的素材看,例1是十分简单的随机事件,事情的可能性是1/2;例2的 情境复杂一些,要用其他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研究的可能性看,两道例题都是等可能性,可以用相同的分数表示;“试一试”和练习出现可能性不相等的现 象,要用不同的分数分别表示。从问题的难度看,先是摸到某只球、某张牌的可能性,然后是摸到某种花色的牌、某种颜色的球以及转到某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显 然,教材从学生实际和有利于教学出发,编排成一个动态发展的结构。

  一、 低起点、小步伐——教学猜一次、摸到一个球或一张牌的可能性。

  例1、第94页“试一试”、例2的第(1)个问题,分别用1/2表示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用1/2或1/3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用1/6表示摸到某张牌的可能性。它们是同一认知层次的教学内容,教材预设的教学策略是,着力教学用1/2表示可能性,把其中的思想方法向其他问题情境迁移,带出用其他分数表示可能性。

  例1选择很简单的现象,用最简单的分数描述可能性。首先用图画呈现情境,乒乓球比赛常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裁判员把1个 乒乓球握在手里,不让任何人知道球在哪只手里,给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猜。由于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有可能猜对,也可能猜错。教学活动是讨 论大卡通提出的问题:“这个方法公平吗?为什么?”从中突出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为接受新知识搭建认知平台。然后教学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都是1/2,首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是新知识。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有两个原因:一是猜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二是两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这两点与1/2的分数意义完全吻合。为了让学生体会用1/2表示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是合理的,要引导他们进行这样的推理:由于“乒乓球在哪只手里”只有两种可能,所以猜的结果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由于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所以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都是1/2。学生经历这样的推理过程,不仅能有意义地接受新知识,还为下面继续教学可能性打下了扎实基础。

  第94页“试一试”编排的两个问题承前启后。左边的口袋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这题和例1紧密衔接,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例1里习得的思想方法应用到相似的情境中,加强对可能性是1/2的理解。右边口袋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3, 稍微变化些问题情境,开启用其他分数表示可能性的窗口。教学“试一试”要促进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先想任意摸一个球有哪几种可能,再体会摸到各个球的可能性 是相等的,然后用分数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教学“试一试”还可以安排一次比较,为什么两个口袋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1/2和1/3?进一步体验怎样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例2的第(1)题延伸例1和“试一试”,连续提出三个问题,从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是1/6,联想摸到其他每张牌的可能性也是1/6,从而得出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这个结论包含了三个问题的答案,在认识上是一次概括。教学这道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帮助学生得出概括性的结论,正确理解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的含义;二是引导学生回忆例1和“试一试”里用1/2、1/3表示可能性,以及现在用1/6表示可能性,小结这一阶段的教学。

  二、 在迁移中提升——教学摸到一类牌、一类球以及一类数的可能性。

  例2的第(2)题,在3张红桃、3张黑桃共6张牌里任意摸1张,求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第95页“试一试”在3个红球和2个黄球里任意摸1个球,求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这些问题是本单元第二层次的内容,与前一层次的不同在于,求的是一类对象(红桃牌、红色球)的可能性。既与前一层次的知识有联系,又发展、提高了前一层次的认识。

  鼓 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解决新颖的问题。教材这样安排的原因,首先是三年级教材里和本单元第一层次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具有解决新颖问题的知识。通过应用旧知 识解决新问题,能加强基础、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其次是与新颖问题有关的旧知识比较多,解决问题的背景很宽。学生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应用 熟悉的旧知识解决问题。由于联系的知识多样,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必定多样,能为教学生成很多有价值的资源。教材仅呈现了三种比较典型的方法。“小鸟”卡 通应用了前一题里学到的知识,其想法是红桃牌有3张,分别是红桃a、红桃2和红桃3,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3个1/6。这种思考比较严密,有条理。“兔子”卡通应用了三年级教材里的知识,把3张红桃牌看成一部分,3张黑桃牌看作另一部分。两部分牌的张数相等,都占牌总数的1/2。任意摸1张,摸到红桃和黑桃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1/2。这种思考充分利用了情境的直观成分,简单快捷。各种解法是相融、相通的,在交流中能互补、共享,有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思考,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还要提醒一点,在例2的6张牌里任意摸一张,还能提出其他求可能性的问题,如摸到黑桃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a”(或“2”“3”)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适当从中选择几个问题进行解答,能调动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求可能性是几分之几的方法。

  第95页“试一试”的口袋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不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这道题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不等的现象,是例2的又一次变式。在求得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和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之后,要组织学生先比比两种颜色球的个数,再比比摸到的可能性。进一步体会红球个数占总数的3/5与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3/5之间的必然联系,黄球个数占总数的2/5与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2/5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掌握求可能性的技巧。

  第96页第3题,9个数里有5个奇数、4个偶数。先求摸到每个数的可能性,再求摸到奇数的可能性和摸到偶数的可能性,综合练习了全单元教学的知识。第(3)小题里的游戏规则显然是不公平的。在三年级,学生曾经从可能性的感性体验出发作出判断,在这里,要利用求得的可能性,根据两个分数的大小不相等作出判断,体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现实意义。

《可能性》教案 篇17

  《可能性》教学反思

  调兵山市第九小学  武文伟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教学片断

  1掷骰子练习。师生共同交流骰子的特点: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各一个数。

  师:用色子做教具,请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有关的可能性的问题。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5”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这个问题谁会解答?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5”的可能性是 。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2”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这个问题谁会解答?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2”的可能性是 。

  师:掷一次掷出每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掷一次掷出每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 。

  师:如果投600次色子,估计投出“6”的次数是多少?

  反思: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色子是学生熟悉的玩具之一,用它作为锻炼学生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在立体图形中感受等可能性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提出有关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加深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教师的追问是本节课知识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能性》教案 篇18

  背景: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四大内容之一,并在第一学段就对可能性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概率发生的基础是随机现象,这就涉及到确定事件(肯定与不可能两种,概率分别是1和0)与不确定事件,在不确定事件中,有很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虽然每种结果都是随机出现的,但出现的次数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也决定了概率与统计是不可分的,在本册教材中也基本上是以实验数据的统计为基础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就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数学定义的:某一结果发生的次数占所有可能结果发生的总次数的比。要注意的是,概率是一个人为定义的概念,实验结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证明手段,严格的概率只能通过公式求得。

  在本册,还不是要精确地计算某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只是对可能性的大小有个初步的理解和判断就可以了。

  一、教学内容

  1.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三、编排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

  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

  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提供了一个抓阄表演节目的情境,学生都非常熟悉。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活动,学生很容易理解在抓阄过程中,抓到的结果是不定的。如果预先知道哪种节目的纸条多,学生也能初步感知自己表演哪种节目的可能性大。

  教师还可以利用买体育彩票、抽奖等现实题材来引入可能性的内容。

  2.例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1)通过摸球活动让学生体验肯定、不可能与可能等概念。虽然肯定与不可能都是确定事件,但不要求学生掌握这一点,只要能用上面三个词描述一下就可以了。

  (2)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猜测,再用实验验证一下,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判断的理由。

  (3)提问的方式可以多样。可以像教材上说的“哪个盒子肯定能摸出红棋,不可能摸出绿棋,可能摸出绿棋?”也可以问“第一个盒子肯定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不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第二个盒子不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最后一问也是为后面列出所有可能结果做准备。)

  3.例2

  借助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的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学生利用常识就能判断的,所以教材上只给出一个答案,让学生判断其他几个事件。

  4.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两个层次:列出所有的可能结果,比较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2)通过先观察、猜测,再用小组实验验证的方式来展开活动。

  (3)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实验所用的东西除了颜色以外,其他特性完全一致,否则不能保证结果的随机性。

  b.要有足够多的实验次数,这样才有统计学的意义。

  c.每一次实验的状态都一样(摸出的球要放回去)。

  (4)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棋的次数比红棋多。

  (5)出示两组的实验结果,虽然两组的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在这儿,其实也是让学生巩固收集数据的过程。

  (6)教学时可以问一下学生,为什么都是摸出蓝棋的次数比红棋多,引导学生把摸出某种结果次数的多少和棋子的数量多少联系起来,这就可以了。

  (7)最后提问“再摸一次,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实际就是利用前面的统计结果所表现出来的趋势进行判断(在二年级下册的统计部分已经学习了利用统计结果进行预测),虽然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大,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单次实验的结果是随机的,如果是一个小组摸的话,摸出来的结果仍可能是红球,此时,可以让所有小组同时摸一次,看摸出来的红棋多还是蓝棋多。

  5.“做一做”

  利用转盘游戏,可以先让学生不转圆盘来判断,通过摸棋子游戏的类推,让学生把指针停留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小和不同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区域大小联系起来。如果学生发现不了这一结论,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时同样要注意几点:圆盘的重心正好在中心,以使转动后停留在任意位置的机会均等,实验的次数要足够多。

  6.例4(三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此时,可以不用实验加以验证,直接让学生运用例3的知识加以类推,直接判断。

  7.例5(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

  通过不同结果出现的次数多少来判断不同颜色棋子数量的多少,主要是让学生作理论的思考。也可以让学生验证一下,如小组内先由两人把不同数量的两种颜色的球(或棋子)放进纸袋或盒子,让另两人摸,根据摸的结果来判断哪种颜色的球多,再来验证一下。

  8.“做一做”

  左图每种颜色都在一起,右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8.练习二十四

  第2题,是一种逆向思维。并体现开放性,如第2小题,只要不涂蓝色,就能满足条件。第3小题,只要涂黄色的数量在1个到4个之间,都满足条件。

  第3题,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第4题,编排意图和第2题相同。

  第5题,通过实验来巩固可能性的大小。

  第6题,渗透等可能性,在这儿只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而且两面朝上的学生人数不一定很接近,都没关系。(因为掷硬币这一事件的独立性和随机性,全班每人掷一次和每人掷很多次的效果是一样的。)

  第7题,其实是把可能性和某种颜色的球在所有球所占的比例联系起来(第一个盒中是2/15,第二个盒中是9/15),在这儿,两个盒里的球的总数相等,所以绿球占的比例大小与绿球的数量是一致的。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致说出道理来就可以了,不必分析以上原理。

  第8题,让学生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初步体会每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第9题,与主题图相对应,借助于学生熟悉的活动理解可能性的大小,把可能性的大小与每种签的数量对应起来。

  第10题,变换形式,让学生巩固可能性的大小,其中隐含了“每个人猜哪个盒里有硬币这一事件是随机的”这一原理。

  第11题,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的练习,又体现开放性,只要红色比蓝色多就可以。

  第12题,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的练习,又体现开放性,只要保证10张卡片中“1”的张数最多,“5”的张数最少即可。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借助观察、猜测、实验等来体验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但也要注意一点,虽然在这儿都是借助于实验来验证,但也要逐渐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所呈现的规律性来认识可能性的大小与某一结果次数占总结果次数的比例之间的关系,逐渐过渡到从理论的角度来加以判断。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只要学生有初步的体验就可以了,对于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等可能性以及概率的具体值,还不要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可能性》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