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克的认识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克的认识

温柔眷恋 点赞 分享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克的认识

微信扫码分享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较轻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算,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对 策:在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亲自感受1克大约有多重。
教学准备:天平、黄豆、2分硬币、羽毛、学生尺、橡皮筋、纸币、铅笔屑等物品。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讲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谁来说一说,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小结并提问:同学们经常逛超市,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单位?(板书:克)你了解到哪些商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这些商品为什么不用千克为单位呢?
小结引出新课:出示例题图,认识并板书:认识克,克也可以用符号“g”来表示。(板书:g)那么1克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克。
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1、认识天平。
出示天平并提问:谁来介绍一下天平的使用方法?(认识砝码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2、称出10克重的黄豆。
称出10克黄豆并数数有多粒,指名交流,教师板书。
让学生感受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可见1克是很轻的。请你拿几粒黄豆放在手里掂一掂,这就是1克的重量。小组交流,1克黄豆拿在手上有什么感受。
3、感受1克的重量。
(1)请每个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
问:谁来说说,2分硬币拿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小结:2分的硬币大约就是1克,拿在手上感觉很轻。
(2)掂一掂一根羽毛和一把学生尺的重量。
比较:一根羽毛和一枚2分硬币,一把学生尺和一枚2分硬币。
小结:一根羽毛比1克轻,一把学生尺比1克重。
4、学会用克称物品的重量。
出示p34页上面两幅图。
问:你能看出图中的两个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吗?你是怎么看的?
小结:我们在用秤称物品时,首先要看秤是以克还是千克为单位的,这样才能准确读出所称物品的重量。
5、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出示一袋盐,谈话:这袋盐的重量是500克,那么两袋这样的盐是多少克呢?(板书:1000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重多少千克?(板书1千克)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板书:=)
讲述:小明和小强进行爬楼梯比赛,小明手里拿了10枚2分硬币,小强背了20袋盐,结果小明获胜了,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6、完成“试一试”。
分别先掂一掂数学书和文具盒的重量,比一比哪个重一些,再称出它们的重量,看看和估计的结果是否一样。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插图,并回答问题,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猜一猜,然后实际掂一掂,在比较中加深对1克有多重的体会。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说出答案,选择几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克的认识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