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困爱之城 点赞 分享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精选12篇)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3.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事情的经过,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导入新课

  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结果他冲撞了(   )。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   )好。

  二、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推敲”的缘由

  过渡:贾岛为什么要斟酌“推敲”呢?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1300多年前的唐朝,贾岛访友的那个夜晚。

  1.师范读,学生看图思考,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朗读。

  3.贾岛访友不遇,面对此景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写下了《题李凝幽居》,贾岛创作的过程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即兴”。出示整首诗,学生朗读,感悟环境的“幽”。

  三、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精读3—7段,了解推敲经过,感悟推敲精神

  1.学习贾岛推敲部分

  师: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板书:斟酌文字)

  (1)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描写贾岛斟酌“推敲”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2)出示相关句子,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学生通过“吟哦”“推”“敲”“不知不觉”“闯进”(板书:一边…一边…不知不觉 比比划划 闯)体会贾岛思考时的投入,感受到贾岛认真斟酌字眼的钻研精神。

  (3)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贾岛?学生结合图感受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加动作读,边读边体会。

  (4)再读3、4段,引导学生找出其它可以体会到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句子。从大街上的表现,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中感受贾岛严肃认真、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板书:十分好笑  纷纷避让)

  (5)总结作者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并相机板书。

  (6)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贾岛的字斟句酌,如痴如醉。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被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想象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再现当时的场景。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读。引导学生韩愈的话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读出请求原谅的语气。

  (4)默读第7段,画出韩愈主张用“敲”的理由,同位交流。

  (5)引导学生思考用“推”的好处,学生针对“推”“敲”发表不同见解。

  ①理由一:礼貌,学生想象情境,表演感受。

  ②理由二:宁静。联系上文“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体会以响衬静,使静更静,“敲”字的妙处。

  ③理由三:响亮。师补充说明原因: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所以说“敲”读起来更响亮些。

  (6)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出示诗句,读诗)

  3.走近推敲

  (1)故事最终有了一个结局,但是,推敲没有结束,引读最后一段。

  (2)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学学贾岛推敲课后第4题的词语。

  2.出示课后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五、作业设置: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力求完美。你还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吗?课下搜集有关推敲的故事。

  板书设计:

  11推敲

  即兴写诗  斟酌文字  韩愈解疑

  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2

  作者:仲怡新   

  师:(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师:书上有一幅插图,请你把图和课文对照着读,体会课文是如何描写图意的。

  生: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生:贾岛太专心了,全然不顾长安街上的行人。

  师:请你说说贾岛吟哦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是什么意思?

  生:鸟儿在池塘边的树上栖宿,和尚(诗人)夜访好友,在月下推开友人家的大门。

  师:你是如何理解诗句的?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已经展现了这样的画面。

  师:你能联系上文来理解,真是一个好方法。

  师:根据图文,各自练习演一演贾岛斟酌诗句的情景,要求用动作、语言等表现贾岛的内心。

  生:(各自练习)

  (一位学生上台演):他低着头,来回走动,口中低声地念着诗句,但语速很快,而且只念了一遍。反复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动作也较快。

  (台下的小导演们纷纷提出意见)

  生: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地思考,应该念得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念“推”和“敲”。

  生:他的动作也需要改进,因为贾岛在思考,所以做“推”和“敲”的动作时应慢慢地,反复做。

  生:我也提一个意见,贾岛思考时肯定聚精会神,不会东张西望。

  师:小导演的意见都很中肯,再请一个同学来演一演。

  (第二位学生上台演)他的表演很到位,演得很成功,看着他那有趣的模样,台下的同学不禁窃笑起来。

  师:你们就是长安街上的行人,你们为什么笑呢?

  生:我看到他在大街上自言自语,感到很好笑。

  生:他一边骑着毛驴,一边还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看起来非常好笑。

  生:他只顾想着自己的事儿,浑然不觉是在热闹的长安街上。

  师问表演的学生:贾岛,你没有觉察到大街上的人们在笑你吗?

  生:没有,我正在思考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师:你们看,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是多么认真啊!

  ……

  [评析]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闯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了表演这一教学方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通过表演,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地思考,应该念得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念‘推’和‘敲’。”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才是真正的理解。

  2.在表演中感受到贾岛严谨的创造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认真啊!

  3.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得开心,学得灵活,记得牢固,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3

  【教材简解】:

  《推敲》一课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潜心推敲诗句的故事,表现出诗人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篇文章的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开篇先讲诗人得一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读来品去,总觉得“推”用得不够确切。不知道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就坐在毛驴上想啊想。接着写诗人因在街上比划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而挡了韩愈的路;然后写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韩愈认为用“敲”字好,并说了“敲”字好的理由。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言实践中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本语言,在学习《推敲》中学会推敲,学会揣摩语言、锤炼文字,并训练思维,努力落实“双基”教学,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设计思路】:

  教学开始借助文本,让学生了解“推敲”的故事。接着引导学生依托文本,理解“推敲”的内涵。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演、自悟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推敲”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他更是贾岛做事专注,刻苦钻研的精神体现,从而产生敬佩与学习的感情。课文题目是“推敲”,这其实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点”,教学中我适时鼓励学生自我推敲,学习文本,并设计有关的推敲训练,超越文本,让学生实践“推敲”的方法,体验推敲的快乐,学生从理解到实践,不但“懂了”,而且“会了”。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方法得到了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得以提升,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推敲的含义,学会推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做“推”与“敲”的动作,生猜词语。

  师板书这两个字。问: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语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师: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

  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让学生发现前后两词是近义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感知文本,了解“推敲”的故事

  (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这是故事的发生】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这是故事的高潮】

  (4)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 )好。

  【这是故事的结局】

  四、走进文本,理解“推敲”的内涵

  (一)走近贾岛

  1、文中哪句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贾岛?

  “唐朝”交代了人物生活的朝代,“诗人”说明人物的身份。“早年因家境贫寒”说明贾岛早年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出家当了和尚”是因为家境贫寒,“和尚”还可以说成“僧”,也就是第三自然段诗句中“僧推月下门”的“僧”。

  2、让学生补充资料:贾岛诗学韩愈,因诗出名,还俗后,多次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微,都没有被录取。贾岛作诗,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

  3、这次贾岛又是怎样斟酌《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字词的?

  ①比较分析:

  a、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b、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从“一边……一边……”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

  ②大街上的人们对他的举动有怎样的反应?(“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

  ③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4、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却在比比划划。“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这样声势浩大的仪仗队,贾岛居然闯了进去,可以感受到贾岛认真的钻研精神,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用杜甫的一句诗来评价贾岛的这一做法,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走近韩愈

  1、读读课文,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从中你又能看出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韩愈贵为京兆尹(相当于现在首都的市长)这样的高官,但没有怪罪贾岛,反而能平心静气地与贾岛商量讨论并给予指点,韩愈这样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襟怀值得我们赞叹。

  2、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3、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

  (1)映示韩愈说的话。

  (2)指名朗读。

  文中写了用“敲”的三点好处。一是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宁静”指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比较深,此处用“宁静”准确地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和“安静”做比较。此处是用有声衬托无声,反衬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为什么呢?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当然读起来要响亮些。在教学这部分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贾岛和韩愈的神态,语言,分角色表演,注意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三)走近“推敲”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师总结: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五、超越文本,实践“推敲”的方法

  1、推敲的精神在许多诗人身上都可看到,许多诗歌名句都是古代诗人苦吟得出。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其他古代诗人锤炼出的名句,并分析所炼的字的妙处。

  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

  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炼字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到炼字间品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用恰当的动词填空,注意精心炼字。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醒、皱)

  引导学生在以后作文时,细琢磨,多推敲,尽量做到“语不达意誓不休”。

  六、布置作业: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9  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严肃认真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4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课前检测。

  2.指导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贾岛的资料。

  3.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斟酌、妥帖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 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初步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出示图画。

  谈话:请同学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猜猜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练习表达。

  师述:从同学们刚才对图画的描述中,老师想到一句古诗(学生一起读一读):“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大家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唐朝诗人贾岛)诗句中的“敲”字,颇费了贾岛的一番功夫,还因此成就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2.我们先来看看本课生字词,你都掌握了吗?指名读

  第一组:贾岛、韩愈、(他们的身份是?)

  第二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最容易写错的字)

  第三组:即兴 妥帖(近义词) 吟哦 斟酌(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齐读词语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预设: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

  4、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一下事情的发展过程吗? 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推敲”的来历的呢?(第2-7自然段)(整篇课文都在说推敲的来历,这样分段似乎不合适。)

  2、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贾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平淡的语言文字、通过贾岛的一言一行来反映的。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感悟、去发现——

  3、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怎样的一个贾岛呢?请你在前面加一个词语?思考加词的理由是什么?边默读边用笔圈画出相关词句。小组交流

  4、交流

  A有情有义的贾岛

  (1)你说他有情有义,何以见得呢? 学生回答预设:书中说“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尽管山路崎岖,月色朦胧,李凝家难找,但他仍然坚持。 小结:好一个有情有义的贾岛。还有不一样的吗?

  B才华横溢的贾岛

  (1)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预设:故事中的贾岛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即兴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

  C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贾岛

  (1)这是你的发现——(板书:严谨认真、锲而不舍)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读课文中的段落)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2)(相机出示投影)你能从具体的词句谈谈你的理解吗?

  a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b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c看到贾岛这个样子,大街上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贾岛为了一个字不断做着动作,反复思考吟哦,斟酌用哪个字更恰当,说明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

  (3)你体会得很深刻。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 (学生回答预设: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旁若无人……浑然忘我、如痴如醉)

  D专心致志、追求完美的贾岛

  学生回答预设:你看,一首小诗只有一个字不够妥帖,他就这样反复推敲,不知不觉,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道。

  (1)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位创作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诗人。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他的这种痴迷的呢? 学生回答: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2)你能说说你的感悟吗?

  学生回答:我在电视上看到,京城大官的仪仗队是何等的威风,鸣锣开道,这么大的声势贾岛竟然都不知道,还闯进了仪仗队中。

  (3)你能结合你的生活谈得很深入。这么大的声音他竟然听不到,说明他是何等的沉迷,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真是一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人啊。谁能通过你的表演,再现当时真实的情景—— 学生上台表演

  (4)对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还有没有其他的见解? E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贾岛 学生谈理解

  F、有礼貌的贾岛

  (1)何以见得? 学生回答:从文中的插图上可以看出贾岛彬彬有礼,做着敲门的动作。从文中贾岛“连连点头”也可以看出他虚心好学,有礼貌。

  师:故事就应该这样来体会: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2)指名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

  5、故事讲得惟妙惟肖,还有一个人物也很重要,他就是—— 学生回答预设:韩愈。

  6、故事中的韩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回答: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他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 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7、是的,韩愈的学识的确很渊博。我们来读一读韩愈说的话,仔细体会一下“敲”字好在哪里?(指名读) 学生回答预设:用“敲”字有三点好处:一是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

  8、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回读韩愈的话

  9、小结:家境贫寒的诗人贾岛和博学多才的韩愈在长安城见面了,尽管家境不同,地位悬殊,但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0、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其实在写文章时,善于推敲的何止贾岛,宋代的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也留下了千古佳话……出示《泊船瓜洲》,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这是今天的作业,大家回去“推敲”。

  板书设计:

  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认真严肃、锲而不舍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5

  课文简介:这是苏教版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题李凝幽居》诗中是用“推”好还是“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确定用“敲”字,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贾岛苦苦吟咏,专心推敲的诗人形象。第1自然段讲贾岛因家贫早年出家当了和尚,第2-7自然段,讲贾岛与韩愈推敲诗句的故事;第8自然段,点明了“推敲”的引申义。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家,月夜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境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痴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认真与严肃的创作态度。

  以下是我最近在市语文研讨课上的教学实录,为第二课时的教学。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一)起一个传神的片名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演一演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回忆一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推敲”的来历的呢?

  生:课文2-7自然段是写推敲的来历的。

  师:不错。(指名读2-7自然段)

  师:这是一个千古传诵的文坛佳话,这是一个感人之深的传奇故事。如果把这个故事拍成电视连续剧,可以拍几集?

  生:按照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将这个故事拍为三集。

  生:也可以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将这个故事拍为四集。

  师:是的,无论拍三集,还是四集,只要你有道理有依据都行。下面我们给每集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在给每集起名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我认为应该和每集的内容一致。

  生:每集的名字要简洁,字数不能多。

  生:还要引人。

  师: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不管你加什么名字,都要简洁、贴切、引人,每集的字数差不多。请大家做一次编剧,写出自己的创意和智慧。

  生:(学生独立写每集的名字)

  师:大家写得非常投入。我们来交流——请你说,你准备拍几集?

  生:我拍三集。

  师:好。三集的名字分别是——

  生:第一集为《访友题诗》,第二集为《斟酌字眼》,第三集为《韩愈点睛》。

  师:漂亮。每集四字,尤其是“韩愈点睛”真是画龙点睛。你接着说——

  生:我拍四集。第一集是《月夜访老友》,第二集是《斟酌一个字》,第三集是《误闯仪仗队》,第四集是《最后的结局》

  师:每集五个字。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呢?

  生:我认为第四集《最后的结局》没有说清楚结局究竟是什么,应改为《还是“敲”字好》。

  生:也可以说《韩愈帮大忙》。

  师:是的,每集片名之间不仅要求字数相近,还要推敲是否贴切、生动、传神。还有吗?

  生:我也拍四集,每集名字分别是:夜访友、为一字、闯大驾、解难题。

  生:我的片名两个字,分别为:题诗、斟酌、撞驾、解疑。

  师:非常好,片名简洁,十分传神。

  (二)感悟贾岛

  师:理清脉络,了解主要内容,这是拍好连续剧的基础。要提高收视率,关键是把握好人物形象,塑造好主人公。课文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贾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平淡的语言文字、通过贾岛的一言一行来反映的。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感悟、去发现——

  板书  (      )的贾岛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贾岛呢?请你在前面加一个词语?思考加词的理由是什么?边默读边用笔圈画出相关词句。

  生:(默读思考3分钟)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故事中的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我说这是有情有义的人。

  师:(板书——有情有义)你说他有情有义,何以见得呢?

  生:书中说“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尽管山路崎岖,月色朦胧,李凝家难找,但他仍然坚持。

  师:好一个有情有义的贾岛。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贾岛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师:(板书:有才华)说说你的理由——

  生:故事中的贾岛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即兴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

  师:不错。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贾岛。

  师:这是你的发现——(板书: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说说你的理由——

  生:(读课文中的段落)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师:(相机出示投影)你能从具体的词句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贾岛为了一个字不断做着动作,反复思考吟哦,斟酌用哪个字更恰当,说明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还有补充吗?

  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贾岛是一个专心致志、追求完美的诗人。你看,一首小诗只有一个字不够妥帖,他就这样反复推敲,不知不觉,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道。

  师:(板书:专心致志 追求完美)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位创作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诗人。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他的这种痴迷的呢?

  生: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师:你能说说你的感悟吗?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京城大官的仪仗队是何等的威风,鸣锣开道,这么大的声势贾岛竟然都不知道,还闯进了仪仗队中。

  师:你能结合你的生活谈得很深入。这么大的声音他竟然听不到,说明他是何等的沉迷,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真是一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人啊。谁能通过你的表演,再现当时真实的情景——

  生:(上台)

  师:(问)你现在是谁?

  生:我是诗人贾岛。

  师:哦,你现在在哪里?

  生:我在长安城的郊外。

  师:噢,前面就是长安城,同学们,你们就是长安城里的人。镜头对准,开始拍摄——

  生:(即兴表演。作骑驴状,边走边吟哦诗句,还不断做推敲的动作。博得大家哄堂大笑)

  师:(摸着该生的头)你听到大家的笑声了吗?

  生:听到了。

  师:(问大家)他有没有进入角色?

  生:(齐声)没有。

  师:是啊,他还没有进入角色,可见进入这种境界有多难。其实他表演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有声有色。如果你没有听到大家的笑声,第二个贾岛就在我们班上诞生了。(笑声)对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还有没有其他的见解?

  生:我认为贾岛还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师:(板书:善于听取别人意见)

  生:他还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师:(板书:有礼貌)何以见得?

  生:从文中的插图上可以看出贾岛彬彬有礼,做着敲门的动作。

  师:你真会学习,文中插图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资源。

  生:从文中贾岛“连连点头”也可以看出他虚心好学,有礼貌。

  师:故事就应该这样来体会: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三)走进贾岛

  师: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请看他的生平介绍——

  贾岛(779~843),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诗学韩愈,因诗出名。作诗,贾岛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他曾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之深。贾岛的苦吟,不仅仅局限在炼字,还在炼意、炼句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贾岛长于“五律”,故被人称之为晚唐“五律”的领袖。

  师:看了贾岛的生平,你对他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

  生:贾岛是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的人。

  生:贾岛长于“五律”,他是晚唐“五律”的领袖。

  生:贾岛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有一颗雄心壮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可以看出。

  师:你真了不起,看出了诗句背后的内涵。我们一起读——

  生:(齐生诵读)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师:同学们,你们看他有一个雅号,叫——

  生:(齐声)“苦吟诗人”。

  师:是的,

  生:贾岛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朝有了一席之地。谈到他的创作体会,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投影出示: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师:(自由读—配乐二胡曲《听松》读—齐声读)这首五绝意思是说,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后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你们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同学们,你们说,他流出的是什么泪啊?

  生:这是辛酸的泪。

  生:这是兴奋的泪。

  生:这是激动的泪。

  生:这是自豪的泪。

  生:这是幸福的泪。

  师: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下一番苦功怎能行呢?这就是贾岛,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贾岛,这就是走进我们心灵的贾岛。

  (四)感悟韩愈

  师:要使该故事拍摄得惟妙惟肖,还有一个配角也很重要,他就是——

  生:韩愈。

  师:故事中的韩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生: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生:他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

  生: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师:是的,韩愈的学识的确很渊博。我们来读一读韩愈说的话,仔细体会一下“敲”字好在哪里?(指名读)

  生:用“敲”字有三点好处:一是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家境贫寒的诗人贾岛和博学多才的韩愈在长安城见面了,尽管家境不同,地位悬殊,但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五)感悟汉字的奇妙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请看——

  投影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大家看,这句诗句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生:“绿”。

  师: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哪些字呢?

  生:春风又到江南岸

  生:春风又过江南岸

  生:春风又入江南岸

  生:春风又满江南岸

  师:诗人为什么舍弃“到、过、入、满”这些字,最后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生:因为春天是绿色的。

  生:“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生:“绿”字写出了春风的神奇,她就像一位魔术师,把春天一下就唤醒了。

  师:大家品评得很有滋味。让我们齐声诵读——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请大家再看一句宋词——括号中可以填哪些字呢?填好读一读。

  投影出示:红杏枝头春意(    )

  生:红杏枝头春意浓

  生:红杏枝头春意满

  生:红杏枝头春意染

  师:你们填的应该都还不错。词人究竟用的是什么字呢?请看——

  投影出示:红杏枝头春意( 闹  )

  师:词人为什么用闹呢?用闹好在哪里呢?你仿佛看到、听到了什么?

  生:透过这个闹字,我仿佛看到枝头上红杏开得很鲜艳,他们仿佛在比谁最美丽,谁最漂亮。

  生:我仿佛看到树上红杏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生:“闹”字不仅写出红杏的多,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生:“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师: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我好象听到了蜜蜂“嗡嗡”的声音。

  生:我仿佛听到花儿——“我在开花!”它们在笑。“看我多艳!”它们嚷嚷。

  师:盛开,活泼,热闹,枝头红杏的特点实在是让词人给写活了。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由此,宋祁被誉为“红杏尚书”。

  师:同学们,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做一道练习——

  投影出示——

  练一练: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学生填写“绿”“青”“嫩”“醒” )

  师:同学们,无论你填写什么词,只要你认为所填词语最能表达你的真情都行。让我们带着感情放声读——(生齐读)

  师:(总结课文)真的,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下课)

  投影出示——

  作业设计:

  1、将课文《推敲》改为课本剧。小组合作,排演这个故事。

  2、完成书后第四题作业——推敲词语。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点难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4、课件出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5、简介贾岛

  6、揭题: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二、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课件出示要求:

  三、检查自读效果。

  1、学生展示导学案第三题。

  2、认读生字词或新词(出示课件):

  3、指导读好下列长句:(出示课件)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见课件8)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2、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4、理解重点句:(出示课件)

  5、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6、小结,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并交流。

  2、重点理解“妥帖”

  3、比较分析:(出示课件,学生交流)

  4、小结,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并交流: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3、小结,板书: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3、出示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4、小结,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学生自学第八自然段:理解什么叫“推敲”。

  三、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四、板书设计: 9、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看谁讲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略)。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三、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1)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四、作业。

  1、造句。

  2、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7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4

  陈冬云 发表 

  教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三点体会:

  1、找“推敲”的近义词,积累词语。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积累词语。读了课题,我先让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它的近义词。学生先在书上找到了“斟酌”这一个词。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再查字典、词典,学生找到了“锤炼”、“琢磨”、“思索”等词。接着我让学生再找一找和它意思相近的成语,学生通过交流,又找到了“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等,学生学到这儿非常兴奋,因为他一下子学到了、积累到了这么多词,收获真大呀!当然很开心呢!

  2、学“推敲”,用“推敲”。

  学习了“推敲”的故事,我让学生也学一学贾岛,推敲一下文中的词语,看看用得是否准确。如:(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这里的“拜访”是否能换成“访问”;(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这里的“即兴”是否能换成“即时”;(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这里的“宁静”能否换成“安静”等,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字斟句酌,推敲到了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从中受益。

  3、养成“推敲”的习惯。

  课文讲的是贾岛“推敲”的故事,其实在文坛上,“推敲”的故事不胜枚举,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比比皆是。为此,我让学生搜集、讲讲名人写文章“推敲”的故事或细节或语录,营造浓浓的氛围,使他们内心有“推敲”,要“推敲”。还让学生翻开自己的作文本,和同学一起推敲作文中的词句,看看用词造句是否精当,这样,长期以往下去,让学生学以致用,逐步养成“推敲”的好习惯。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推敲)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8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推和敲。”我认为在具体的语境里理解词义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推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贾岛当时碰上的不是韩愈,而是你,你会帮他出什么主意呢?推?巧敲?还是其他的词?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但一定要有根有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改为“拍”字,因为贾岛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沿着山路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他肯定又累又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的朋友,也想快点进去弄点吃的,再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是“拍门” ;有的说改“推”字,因为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用不着这么多礼节;还有的说“扣门” ……对于他们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贾岛,以个个小韩愈,推敲的不亦乐乎。

  再就是让学生练说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8

  jjbyjy 发表

  课堂上是教师与学生探讨新知的好时机。教师走进课堂之前,虽然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但难免有疏忽的地方,总有不周全的时候。有时会受参考资料的限制,或受常理的约束,或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考虑问题比较老套,比较单一。而学生的思维在教师下套子之前是活跃的、新颖的、发散的。所以,在课上,学生往往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有创新的答案,而有些却是很有价值的。

  比如在上《推敲》一课时,贾岛无意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在让学生有感情地的朗读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当大官的人都很自大,自以为是,所以学生读得很自傲,并且带有责问的语气,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有一位学生提出:“我觉得不一定,韩愈是位文人,学识渊博,应该是个讲道理的人。”韩愈的诗和文章大家都读过,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韩愈确实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这点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他说得也有道理,并且下文所写的就是韩愈没有责怪贾岛,还与贾岛一起推敲。那么到底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句话呢?我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韩愈的资料,只有了解了韩愈的为人,才能正确地读好这句话。

  在这节课上,该用哪种语气来读?这个问题处理得的不是很好。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应尽可能在课堂上解决。俗话说“趁热打铁”,学生这时的兴致最高,学习效果最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回忆学过的韩愈的作品,分析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判断韩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最好。并且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观点,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让他们展开激烈的辩论,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学生会感受更深的。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给学生下套子,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并且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发表的意见或见解,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读书时质疑问难的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建立一个明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不受约束,轻松愉快。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10

  教材简析:

  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词,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依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设计理念:

  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使他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是“推敲”,让贾岛结识了韩愈,让“推敲的故事”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也是“推敲”,启示人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词语更加准确、传神。因此,我在教学时,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多渠道引导学生揣摩“推敲”。

  教学目标:

  1、能简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一、感知文本,了解“推敲”的故事

  导入:

  古人炼字不遗力,留得佳话传古今。斟酌字词、锤炼语言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许多诗人深谙此道,乐此不疲,几至忘我的境界。这则诗话讲述的推敲典故,将带你进入唐代诗人贾岛的炼字境界。

  (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这是故事的发生】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这是故事的高潮】

  (4)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 )好。

  【这是故事的结局】

  【阅读教学要关注并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这一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这里是经历第一个整体】

  二、走进文本,理解“推敲”的内涵

  (一)走近贾岛:

  1、文中哪句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贾岛?

  “唐朝”交代了人物生活的朝代,“诗人”说明人物的身份。“早年因家境贫寒”说明贾岛早年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出家当了和尚”是因为家境贫寒,“和尚”还可以说成“僧”,也就是第三自然段诗句中“僧推月下门”的“僧”。

  2、让学生补充资料:贾岛诗学韩愈,因诗出名,还俗后,多次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微,都没有被录取。贾岛作诗,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

  3、这次贾岛又是怎样斟酌《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字词的?

  ①比较分析:

  a、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b、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从“一边……一边……”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

  ②大街上的人们对他的举动有怎样的反应?(“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

  ③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4、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却在比比划划。“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这样声势浩大的仪仗队,贾岛居然闯了进去,可以感受到贾岛认真的钻研精神,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用杜甫的一句诗来评价贾岛的这一做法,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走近韩愈

  1、读读课文,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从中你又能看出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韩愈贵为京兆尹(相当于现在首都的市长)这样的高官,但没有怪罪贾岛,反而能平心静气地与贾岛商量讨论并给予指点,韩愈这样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襟怀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下。

  2、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3、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

  (1)映示韩愈说的话

  (2)指名朗读。

  文中写了用“敲”的三点好处。一是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宁静”指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比较深,此处用“宁静”准确地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和“安静”做比较。此处是用有声衬托无声,反衬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为什么呢?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当然读起来要响亮些。在教学这部分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贾岛和韩愈的神态,语言,分角色表演,注意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三)走近“推敲”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师总结: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这是从部分又回归整体。这是一种“超越”之后的“回归”,是“螺旋上升式”的回归。至此,从不同的途径感悟“推敲”,人物形象就逐渐地丰满、鲜活起来,人物的品格在学生头脑里就完全建立起来了。】

  三、超越文本,实践“推敲”的方法

  1、推敲的精神在许多诗人身上都可看到,许多诗歌名句都是古代诗人苦吟得出。请默写出你所知道的其他古代诗人锤炼出的名句,并分析所炼的字的妙处。

  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

  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学习《推敲》一文,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贾岛的创作态度,而从课外找例子,能延伸拓展教学内容,这个设计可见教者的精心和细心。】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炼字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到炼字间品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用恰当的动词填空,注意精心炼字。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醒、皱)

  引导学生在以后作文时,细琢磨,多推敲,尽量做到“语不达意誓不休”。

  【在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知了故事内容,了解了什么是“推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一下“推敲”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明白:这就是推敲!学生也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11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唐朝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示了贾岛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文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访问朋友,月夜敲门惊醒了小鸟。另一幅是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诗,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充沛利用好这些图,可以形象地展现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读通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正确、流利读通课文。

  难点: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对策:听、读、说。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题李凝幽居》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出示并理解: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7、学生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和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尚恰当差人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安排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用词的精当。

  2、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3、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体会用词的精当。

  难点: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对策:读和品。

  教学准备:重点句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填空: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一)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宁静的……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4、从什么地方可看出贾岛和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2)指导朗读。

  7、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二)、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考虑: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三)、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考虑: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示,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实、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

  (四)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考虑: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考虑”?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朗读。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2)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五)、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指导造句。

  四、作业:

  以填空形式复习第一小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贾岛的那种反复吟诵、认真琢磨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学生能抓住文中精当的词语连贯的、条理清晰的讲故事。

  难点:能有声有色的、响亮的讲故事。

  对策:注意抓住契机,引到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指导讲故事。

  师:要想讲好故事,先得读熟课文。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那样,展现故事的情节。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学生说课文顺序,老师板书。

  学生练讲:

  (1)各自结合板书提示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各组推派代表讲。

  评选班级“故事大王”。

  二、安排练习

  1、誊写词语

  2、体会课后练习4中带点的词语含义和用法。

  板书设计

  9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教学反思:

  由于课前让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因此,学生对于“贾岛”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他是一位“苦吟诗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让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从文中寻找“苦吟诗人”的形象。很快学生找到了文章的三四两节。这两节的学习要点很多,既要斟酌一些词语的含义,例如:“吟哦”、“簇拥”、“比比划划”等,又要通过这些中的一些词语来领会贾岛作诗时的专心致志、刻苦严谨的品质,这样教学的一个重点得以化解了。接下来,对于教学内容的另一个重点——知道“敲”字好的原因,文章表达的很清楚,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身品味韩愈的话,发表自身的感受,说说韩愈的分析有无道理。在一番自我考虑之后,小朋友既消化了韩愈的言语,也深深地引起共鸣,真切地感悟到推敲文字的魅力。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引入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中推敲文字的故事,体会“绿”字的妙处。这样课内外的结合与补充,让学生在感悟到何谓推敲,并且感受推敲文字的重要,相信,这对他们今后的作文会有协助。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篇1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5、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复述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鸟宿池边树,僧(seng)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名,注意读准“僧”

  (2)说说诗句的意思。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

  (1)出示:唐(tang)朝贾(jia)岛

  (2)指名认读。

  3、简介贾岛。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在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认真,字字斟酌,被称为“苦吟诗人”。

  (1)认读词语:和尚(shang)(“尚”翘舌音,读轻声)斟(zhen)酌(zhuo)理解“斟酌”。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2)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哩!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11推敲)

  二、听读课文

  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里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幽居皎洁吟哦妥帖冲撞

  宽恕莽撞仪仗队犹豫不决簇拥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检查字音,了解词义。

  (1)认读生字词。

  皎洁骑着妥帖避让韩愈

  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2)指导理解词语。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而洁白。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宽恕:宽恕饶恕。

  莽撞:鲁莽冒失。

  幽居:隐蔽的或僻静的住处。

  吟哦:有节奏地朗读诗文。

  仪仗队:在古代,指帝王、官员等外出时的护卫队。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指导分段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根据字音、字形、字的书写注意点来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并上台来进行自主教学。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能根据课文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酝酿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指导朗读这句话。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拜访、找了好久、才、把一这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4)练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2、细读第3自然段。

  (1)出示图画。

  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

  ⑵指名动作表演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读后讨论。

  (3)出示句子。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①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不知不觉“,就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②指导朗读第2句。(要把贾岛此时那样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

  (4)自由练读这一自然段,加上动作。

  (5)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细读第4-6自然段。

  (1)分组学习,提出要求。

  ①自由读,边读边想: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怎么样,贾岛又是怎么样?他为什么要这样?

  ②读后讨论、练习表演。

  (2)全班交流。

  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觉闯进了仪仗队。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韩愈的话用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

  自由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

  4.细读第7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

  (2)仔细读一读韩愈的话,理解其意。

  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敲”是有礼貌的行为,读起来声音响亮,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4)练习朗读、表演。

  (5)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过渡: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三、齐读第8自然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造句。

  即使……也…….

  3、分组排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课文内容,指导复述。

  2、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的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课本剧表演,比一比,哪组演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先得把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让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按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的提纲,要求有顺序、有重点地讲。

  (1)深夜访友,以诗相赠。(发生)

  (2)一字斟酌,难以定夺。(发展)

  (3)冲闯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4)韩愈表态,贾岛赞同。(结局)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组练讲。

  (3)、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讲。

  (4)、集体评议,发给小红花。

  四、表演课本剧

  五、作业

  回去把“推敲”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查一查,找一找,把“题李凝幽居”摘录下来,并背一背,体会“推敲”的妙处。

  附板书:

  以诗赠友(发生)

  反复斟酌(发展)

  11 推敲   冲撞仪仗(高潮)

  确定用“敲”(结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五年级上册《推敲》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