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有关0的困惑

有关0的困惑

元气怼人 点赞 分享
有关0的困惑

微信扫码分享

有关0的困惑(精选15篇)

有关0的困惑 篇1

  1.0是自然数吗?

  从历史上看,国内外数学界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历来是有争议的,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一直规定自然数不包括0。

  目前,国外的数学界大部分都规定0是自然数。为了国际交流的方便,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11-2.9)第311页,规定自然数包括0。

  所以近几年进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根据上述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规定为是自然数。就象规定我们平时说的分钟、小时在书写时要写成分、时一样,与我们长期的习惯不一致,老师们感到别扭也是可以理解的。有的出版物没有按规定改,是它们的原因,我们不能抱怨现在“遵了纪,又守了法”的小学教材。

  2.研究倍数为什么把0排除在外?

  在约数、倍数等概念中都不包括0。在小学阶段讨论倍数问题时,为什么把0排除在外?因为若包括0,说0是任何数的倍数,那么2,8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任意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都是0了,研究最小公倍数的就没有意义了。不把0排除在外会带给我们很多麻烦。

  3.“0是否为2的倍数?”、“2是否为0.2的倍数?”、“0是否为偶数?”、“0.2是否为偶数?”

  老师们问到的“0是否为2的倍数?”、“2是否为0.2的倍数?”、“0是否为偶数?”、“0.2是否为偶数?”这些都是与因、倍数有关。

  讨论奇偶性这样的问题,要看范围,有的老师说到初中会说0是偶数,其实初中也不系统研究数的奇偶性,有的教材只是在学习了代数式之后,给出奇偶性的一般的表示方法:2 n和2n+1,由此可知,像0,-2,-4也是偶数,但不是我们小学研究的范围。虽然在初中给出一般形式,但很多初中生或老师也会有很多人不知道-2,-4也是偶数,人们关注的不是-2,-4是什么,而是更关注共性的东西。另外,说0,-2,-4也是偶数,是人们的一种规定,而这种规定实在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种规定的初始并不是针对0和负数而规定的。

  在数学上,所有2的倍数所组成的集合称为偶数,0是2的倍数,所以0也是偶数,-2,-4,等也是偶数(同样,这是在数学中的规定);0.2不是2的倍数,所以0.2不是偶数,在小学阶段,由于讨论倍数问题时,并不包含0,因此,在小学阶段,也不讨论0是否为偶数这样的问题。作为老师知道是可以的,但不要考这样的问题,也请老师们向上级的有关教研部门反映情况。

  (附:下文较难懂,可以不看:

  在数学上,如果a是b的倍数,则a,b这两个数要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a,b都是整数;

  (2)b≠0;

  (3)存在一个整数q,满足a=b×q。

  由上述的条件限制可以看出,因为0=2×0, 0是整数,所以,0是2的倍数,显然,0也是任意整数的倍数,但这是在数学上的规定,在小学阶段学生不好理解,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将0除外。而2不是0.2的倍数,因为0.2不是整数。)

  4、“甲是乙的倍数” 与日常生活中谈论的“甲量是乙量的几倍”意义有什么不同?

  在小学阶段讨论“甲是乙的倍数”时,指的是甲、乙两个正整数,满足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数也是正整数,且余数为0,这与日常生活中谈论的“甲量是乙量的几倍”意义不同,日常生活中所指的几倍是数量上的多少倍,甲量或乙量并不一定要是整数,两者间也不一定要满足整数倍的关系,例如我们常说1公斤甲物的重量是2公斤乙物的0.5倍,但是1不是2的倍数,我们也常说2米的绳长是0.5米绳长的4倍,但是2也不是0.5的倍数,因为0.5不是整数。

  另外,理解教材“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不能离开具体的情境,教材是在整数范围内说的。2.1不是整数,当然也不是奇数。

  顺便说几句,既然数学界长期以来对0是不是自然数争议不休都没有影响数学的发展,这也说明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数学的本质问题,希望老师们不要在这样的问题上难为我们的孩子,少给学生出这样的问题,让他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学习更有价值的内容上。从数学上看,这种问题是数论里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让他们了解一点就可以了,因为这样的问题太难,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自己以及学生是怎样掌握什么是合数的?价值有多大?到了大学学习数论知识书名也还是《数论初步》。

  (任景业)

  0是偶数吗?

  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我想问几个问题:

  1、0是不是偶数?

  2、0是否能和任何数建立倍数关系?

  望能给与解答为谢!

  你好:

  1.0是偶数。

  在小学阶段我们是在非0的自然数的范围内容讨论偶数的定义。因此可以不讨论0是不是偶数的问题。

  2.0可以看作是任何非0整数的倍数,但正因为0可以看作任何整数的倍数,讨论这个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数学上的定义一般都要先界定一个定义域(即定义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我们才去研究它,研究它才有价值。在小学阶段,我们是在非0整数这个范围内定义偶数、倍数这些数学概念的,这样定义的目的:

  一是这样的问题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没有任何价值

  二是可以避免因为死扣概念,产生的这些无数学价值的问题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来信告诉我们!

  祝你学习进步!

  新世纪小学数学工作室

有关0的困惑 篇2

  实录一:

  在大班的最后阶段,我们开展了“上小学”的主题活动,为的是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在一次老师组织的集体谈话课上,讨论到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时,浩浩举起小手强烈要求回答,他说:“我听我妈妈说的,小学生作业不完成,上课不认真要被老师罚站的。”话音刚落,其他幼儿也发表了同感,似乎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似的。

  实录二:

  在区角“欢乐小学”的游戏中,一次老师以角色身份进入询问上课情况,发现睿睿很自觉地站在一边靠墙处,就问小老师怎么回事,小老师理直气壮地回答道:“睿睿今天让他写字不好好写,所以请他罚站。”而睿睿似乎也显的心甘情愿。

  思考:

  孩子们在“上小学”主题中时不时所表现出的消极的游戏情节出乎老师当初预设的学习目的,给自己带来了困惑,大班的孩子们已渐渐懂得从多种途径去搜集资料,也不会仅仅满足于老师所说的关于小学的事,而似乎他们有自己对于入小学所关心的话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不能回避,其次可以与一些家长作沟通,引导家长尽量传递积极的信息给孩子们,以有利于孩子们顺利入学,不致于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再者,通过实地的参观小学,开展采访小学里的小学生和老师等学习活动,消除孩子们已有的错误认识,以更积极地心态入学。

有关0的困惑 篇3

  作者: 

  轰轰烈烈的课改运动在去年登台亮相后在我们这里迅速发展壮大,作为第一轮课改的实践者,我有幸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并在实践中推行语文新的教学方式。半个多学期下来,觉得心中的困惑越积越多,加上平日教学过程 中各式各样的问题产生使我不得不发出疑问:新课改下的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又将走向何方呢?

  新课标下语文之怪现状:

  教师备课模式化: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真情体验。

  课堂热闹无比:老师被成为好的组织者,胡乱发言的学生被誉为富有个性思维。

  考试制度变本加厉:区统考市统考,增量评比,排名成风。

  教育呼吁减负,教育促进增负,为了应付级别考试,语文不再是语文。

  我感到越来越困惑,我不知道语文应该怎么教,也难以想象发展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靠什么来提高?越来越感叹现在学生思维的干涸与狭隘,他们在为什么而学语文?记得有一次考试,问学生课外读了什么书,写出书名和作者,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拿不到分数。感叹于学生的忙碌,他们每天都忙到哪里去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学生胡乱写上去的一篇课文题目竟也得到了分数,改卷的老师怎也糊涂至此。

  我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感到担忧,很多学生虽上了中学,但我觉得他们的语文水平绝对没有超过小学3、4年级的水平,都是说的多而且是多的泛滥,一让动笔便暴露出存在的很多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总是难以静下心来欣赏一些美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的心远离语文,只为了分数而学。

  有了困惑,只有去解决。我一直在寻找更利于学生感受语文的方式,我觉得语文不是靠学的,而是一种感受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只有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他需要语文,喜欢语文才能使他自然而然的走进语文这个广袤的世界。但现在学生有什么时间静下心来感受呢?

  语文老师很累,既要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学生的分数,结果语文成了四不象。语文老师很尴尬,新课改下的老师更尴尬。

  这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有机会我很想谈谈自己的语文观,但我发觉自己有时都太浮躁了……根本静不下心来。

有关0的困惑 篇4

  怎样才算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记得在一次教师培训中,省教研员说,只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充分活动,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堂好课。认为上体育课没有必要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慢跑。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及想法,不能让学生觉得上操场好象上刑场一样。提出了现在的体育教学有些教师还是以竞技项目为主,以增强体质为教学目标。实际上增强体质在一堂体育课中很难体现,例如某一班级学生上课,教师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分别推铅球8次,跳远6次。应该说每个同学在一堂课练完这个数字量不能说少,但算算运动时间,每次算它5秒钟一次,8次32秒,6次24秒,总共是1分钟的运动量,再加上慢跑,做操,顶多合起来10分钟,10分钟的运动时间能体现一堂课的强度吗?我们要改变只教运动技术不教身体锻炼方法的教学,要改变正规比赛的技能不教有乡土气息与生活结合密切的身体技能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白道理,学会方法,并能在练习的过程中与同学和睦相处。

  素质教育与现代思想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健体,要重视培养独立从事科学锻炼身体的 能力。于是我们有些教师由此认为体育教学要实现多项转变:由“重视学会”转变为“重视会学”;由“重视体育技能学习”转变为“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由“重视技能掌握”转变为“重视情感体验”。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自定目标、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等名目繁多的 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只要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在欢笑中度过就是成功的好课。就说我们学校这次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来说,两堂体育课内容设计都合乎学生的兴趣,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运动技能荡然无存,教师和学生轻轻松松在欢笑中下了课。试问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了吗?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了吗?

  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的总有一种迷茫的感觉,总觉得体育课程改革纯理论的东西过多,具体实际指导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我们是不是真要天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进行体育训练与竞赛?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象我们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有60多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兴趣不相同,更何况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赛跑、投掷等等。假如都依照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生的心里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堂活动课,在其他老师的眼里认为这是一堂“放羊课”。其实“放羊课”是特别难上的课。所谓“放羊”,要有足够的“草”让“羊”吃,要有安全的场地让“羊”吃饱。象这类课我不敢上,一来让人看了似乎有些不务正业,让学生在操场疯玩,自己到处转悠,巡视。二来学校的环境有些不允许,一堂体育课,操场上有三四班算少了,经常六七个班在场地上。这儿跑去撞到人,那儿投球砸到人了,更别说其它项目。高喊了几年的素质教育,快乐体育,还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打转,四列横队集合、慢跑、讲解示范等等。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只有全盘接纳,待到仔细回味真是酸甜苦辣尽有。不管怎样,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才是最好的。

有关0的困惑 篇5

  新课程改革大势所趋,2004年9月终于不容商量的来到我们的面前。我们县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轰轰闹闹的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帷幕。不再停留,不再观望,不再犹抱琵琶,不再楼外楼,不在山外山,人人都实实在在的参与,人人都真真切切感受。我也一样,举着语文的大旗,走在全县课改的最前沿。参与,摸索,一路跌跌撞撞,走过了将近一年的语文课改路程。自然经验也有,困惑也有。

  困惑一:合作互动存困惑

  以我的经验来看,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绝大部分归于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的认真阅读与深思熟虑、灵活模仿。古人云:深思熟虑子自知。这是有道理的。我不是否认合作互动的必要性。我以为,合作互动是要以学生的阅读深思为前提的。忘了这一点,我们的合作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形式而已。但我们的老师常常忘了这至要的一点,往往草率的早早的来分组讨论互动,成效并不如人意。合作学习的另一个误区,就是常被搞成“在一起”学习。每一个人在同一个问题之下,做了准备没有,有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这是合作的基本前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合作中比较、争辩、求同存异,各得其所。这样才能体现共同参与、互动互助、共同提高的原则。

  困惑二:大班教学存困惑

  我所任教的班级59人。大大超过了规定的不高于44人的最高限数。不到48平米的教室(按新教室的标准要63平米)显得座位拥挤、人声糟杂,空气沉闷,人气窒息。组织教学耗时耗力,生源的参差不齐,因材施教、后进生转化都困难重重。合作探究更是举步维艰。看着一些观摩教学片子里的一个班30人不到的场面,我羡慕死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模式啊。想想这样的教学班级,课改的步伐会受到多大的制约啊。

  困惑三:课外阅读存困惑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目标,七-九年级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还有“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在我看来这是大大超乎我的想象的,也是难以全面落实的。理由有①是时间上不允许有阅读的时间。从早到晚学生基本没有自主支配的阅读时间。因为被白天的满课和晚上的课业填满了。负都减不下来,读谈何容易。②是考试评比的指挥棒在引领着你必须以考试为中心,老师要割舍,学生要割爱。在分数压倒一切的现状下,谁敢拿分数开玩笑啊!③是条件不允许。我班学生近20个乡下的寄宿生,从小学至今除读的课本外,几乎没看过真正象样的课外书(我是指整本的),可怜的一点知识大都是从电视或老师的口头知道的,而且显得那么零碎和班驳。我班级里只有2个孩子家有电脑。城区孩子大都看了一些童话故事书,看过中国古典名著的少得可怜(当然,有在电视剧里获得一些零散的情节,但这不等于看了)。他们基本没有什么藏书,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孩子都没有广泛阅读、查找和收集信息的条件。学生说,县图书馆的名存实亡欲去不能,去书店小阅得挨店主的驱辱。只好作罢了。是啊,也就只好如此了。还能要求学生怎么呢?

  困惑四:综合实践存困惑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强调的是“实践”与“活动”,强调的是开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创新、去动手、去实践、去调查、去分析。老师是喜欢的,学生是喜欢的。它实际上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语文学科的体现。然而,受评价机制的限制,受社会和家长的观念约束,在加上这种课的费时费力,参与与管理的矛盾,老师大都一揭而过或一笔带过。事实上,近一年来,学生都是坚守“课堂”阵地,几乎没有有计划有组织的迈出过校门,迈向过社会过。安全的担心、经济的问题、时间的制约、学校的担忧等等等等,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新课标强调的“密切与生活的联系”一棍打入冷宫。用老师的话说,就是不如在试卷上下点工夫来得实惠。因为分数决定一切,分数才是法宝。新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与实践”成了一道亮丽的摆设。课标与观念的脱节,教材与教法的脱节,评价机制与课程改革的脱节,留给我们的是哭笑不得的困惑和遗憾。

  困惑五:作文教学存困惑

  我一直以为,作文是语文的最集中的体现。所有的阅读都归根落实到作文上来。新教材在这方面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式写作,过分强调主观意念上表达,而忽视了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写作指导和案例解析,缺乏系统化的作文教学的编排。这无疑是新教材的一个缺失和黑点(这一点上明显不如旧版义教教材,我以为,仅个人一己之见)。作文和阅读的同等重要(甚至比阅读更重要)的地位没有能很好的突现,这是对作文教学的一个误导,把作文教学逼到了一个死胡同。另一个原因,本来写作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难在作文教学设计,难在作文批改、难在作文讲评、难在学生课外阅读涉猎少,难在作文能力提高的渐进性,大多老师都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附件,即使有的老师已经意识到了,但也是头热脚冷,浅尝辄止,难能坚持,无疾而终(本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一方面强调作文的重要(如:考查中作文分值的一再提高。我认为是很有必要),另一方面,我们在作文教学上的敷衍应付,学生写作一学期就那么十篇八篇,怎么可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前几年由进修学校牵头的作文单列教学实验,我以为是我们县作文教学上的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我也参与了一个学校的组织和指导,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后被列为市级的重点研究课题。一时间搞得热闹轰烈,有机构、有基地、有参与、有研讨、有调查、有总结。可惜好景不长,一轮过后,便销声匿迹了。来不及评优伐劣,来不及经验总结和推广,就划上了句号。这不能不让人感觉有作秀和形式的味道。不能坚持是致命的,要知道,作文教学任重道远。

  种种的困惑萦绕心头,我只好见教于同仁,求教于方家。我常思考:评价机制的改革该要适应新课标、新课程了;语文学习要提供和生活联系的平台了;作文教学出路的研究和探索要有一个航向了;班级规模要降了;互动合作要真正的体现在课堂上来了;要腾出时间让学生真实的喜欢语文,喜欢读书,接触和喜欢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了。。。。。。。当然我们还可举出很多的思考。但真正要落实是有困难的,需要社会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来营造一个这样的和谐氛围。我并不要求在课改伊始就要解决所有问题,只是把这些困惑摆在同行面前,要我们正确的正视面对。我们在目前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要“一支粉笔搞课改”的情况之下,碰到一点一点的问题解决一点一点的问题,把课改的微风更温性的吹进校园,吹进课堂,吹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有关0的困惑 篇6

  在幼儿园工作中,各种困惑和难点真可谓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如同顽疾般干扰着我们的日常工作,令我们无从下手。例如:如何开展家园共建工作、怎样对待小学倾向化、如何建设园所文化、怎样建设教师团队等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12月2日下午,我们河南师范大学园长国培班()班主任彭小洪老师、肖广兴主任特意请来了河南师范大学刘晓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新乡市育才幼儿园王冬梅园长和国培班学员一起,就大家关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出谋划策,归纳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可操作方案,让我们收获颇多。

  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我印象最深的主要由以下三方面:

  一、刚柔并济引领教师团队

  在“如何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这一问题上,教授们一致认为:要以园长人格吸引教师、要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平台、提高教师的报酬、以专业理念引领教师成长等,特别是王冬梅园长结合自己管理经验总结的“刚性的制度、柔性的管理、科学的机制”这三条使我受益匪浅。

  二、 正确看待“小学化倾向”

  在这一问题的研讨中,刘晓红教授阐述了她的个人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从园长到教师、再到幼儿家长,都要正确解读《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转变观念;

  其次,前书写、前阅读等内容不是小学化,而是幼小衔接的必要环节;判断是否小学化的关键不在于内容,而在于以何种方式引导孩子学习;

  另外,幼儿园要用实力、品牌吸引家长,引领家长,切不可让家长牵着鼻子走。

  三、“物质”、“精神”两手抓创建园所文化

  丁海东教授系统地分析和讲解了园所文化的概念及构建方法等。他指出:园所文化创建的核心是精神层面,一切物质创设要为这一核心服务,彰显儿童文化、崇尚自然、构建要整体布局。丁教授的话深入人心,让我在创建园所文化方面有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的支撑。

  总之,这次“幼儿园发展的困惑和难点分析”研讨活动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非常的及时、实用,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非常感谢这些学前教育专家们,我一定会在工作中大胆实践,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有关0的困惑 篇7

  多元智能——揭开了教育孩子的困惑

  母亲:黄-------(南京)

  职业:职员 

  儿子:石-----

  年龄:6岁

  黄女士是个健谈、开朗的知识女性,虽然单位工作很忙碌,但她和先生还是非常注重孩子的培养,把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孩子。

  记者: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皮纹检测的呢?

  提到皮纹测试,黄女士立刻来了精神,她说:参加江苏省‘聪明、健康、上镜宝宝’大奖赛,当知道皮纹多元智能测试,我很兴奋,因为我们正在为如何科学地培养孩子而苦恼,大赛引进的蚂蚁宝贝皮纹多元智能测试为我培养孩子打开了一扇门。接到通知,我就带孩子来了。我们对检测报告的结果还是很期盼的。”记者:那您对检测结果怎么看待呢?

  黄女士:平时,我主要是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观察来了解他的,这样难免掺杂了我的主观意见和判断。通过这份检测报告及专家的讲解,我觉得检测结果和孩子日常表现蛮相符的。以前教育孩子的困惑,都可以在这个报告中得到解答。比方说,报告说孩子的肢体动觉先天的潜能最好,而目前孩子正好在学打乒乓球,教练也说孩子的协调性很好,现在乒乓球打得还不错。这就坚定了把孩子向专业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兴趣的信心。我可以通过对孩子测试结果的借鉴,取长补短,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找到培养孩子最适合的方式。今后再朝孩子的强项上去引导他,发展他,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孩子的意愿.

有关0的困惑 篇8

  以前看到一个教育的寓言:跳蚤能跳多高。讲述科学家用一个实验说明了没有限制跳蚤能跳到让人意想不到的高度。引用这个寓言来阐述教育上的一个道理。似乎给学生压抑的便是教师的教和为检测教学效果的考试。如果没有了这两样的限制,学生也会像那跳蚤般能跳到让老师惊讶的高度。但是实际情况怎样呢?

  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应当是教学生学的意思,在教学合一中能够达到教学相长。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截然分开的。学生习惯了有东西压制着,你忽然拿去了压制他们的东西,比如说让他们自学一篇课文或者自学其它的课目,学生所表现出来很茫然,一节课上无事可做,养在笼中的鸟儿放回归到森林里去了,因为长期的驯化已不能适应自然界的风雨!

  今天中午课上,我让学生阅读余秋雨的《道士塔》,给出了写作的提示:谁是罪人?是学者还是强盗?敦煌文化重现辉煌?

  这样的三个话题基本上涵盖了作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思考,在第一教时笔者对这篇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这节课试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把他们的文稿收上来一一看了一下,却让我大失所望,他们对课文内容浮浅的理解,只是简答题一般的结构方式,干瘪而无味的语言,更有草草的书写,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感觉这节课尝试的失败。

  我真的想不通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人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却是那么的无能。其实阅读材料并不深奥,课文的内容也易于理解,可是学了十几年的书,字写不好,句子读不通,思想内容理解起来也是似是而非,表达更是词不达意,每次考过之后,还津津有味地争论卷面上的分数,但是平时语文的素养如此的溃乏,真的有一种对语文无可奈何之感。

  回想起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似乎也没有值得借鉴的东西,以前教过我的教师的课都已随时间而灰飞烟灭了,研究那些优质课教师的课堂结构,师生活动的课堂实录收获也只是了了,谈不上什么启发和收获。学校里许多课题的研究,我参与过几个课题的研究,似乎课题的炮制也略微知道了这些课题研究的情况,每一项实验似乎都有一种美好的结局,而所有的结局其实都是在纸上谈兵,是研究者一种善良的推测。我因此也怀疑那些写在书刊杂志上的所谓经验。

  我似乎很相信,学生只有读,只有写,才能写好语文,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除了语文课本,参考书之外,读其它的书则会被班主任没收,教学生写,学生所有的活动都在教室里,这里面每时每刻都在教师的监控之下,教师不在,学生干部就充当了教师的耳目,每一次课外活动都被学生认为是奢侈的事儿,都是班主任开恩的赏赐。现在我也能明白,我们为什么写作文的时候一提笔常常笔落深沉,记下烦恼郁闷的事能够滔滔不绝,那是因为压抑在心里的委曲太多了,这里有竞争的急功近利,有背负家庭的希望的不堪之重,还有肩负着教师的名誉的分数,唯独失去了思考,我们的学习但底是为什么,对于目标的迷失,使我们的学习失去了冲动,失去了青春的激情的学习使得我们青春黯然无光。常常在一些庸俗的书里憧憬着一些无聊的虚幻的明天。

  教了十几年的书,面对现在的学生我忽然不知怎么教了。

有关0的困惑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2.全班讨论。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1页的图画和课文,教师提问学生:“我们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残留农药,我们怎么帮助学生通过论知道,要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购买有纯大然、无污染、公害标志的农产品。3.探究讨论。对于豆博士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妞妞的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4.教师小结:概括讨论中的要点,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中,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问—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

  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人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2、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3、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人。2、布置任务。教师向学生明确要求:(1)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上呈现的通信技术。 (2)要说明这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够联系实际进行。 (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鼓励小组成员以合作的方式介绍。3.小组准备。可以按照学生意愿,令所选择的通信工具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一组。教师巡视并且给予帮助,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提供给学生。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2.讲解活动。按照上次课及课后的准备,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一种通信方式。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介绍之后,组织其他学生提问题,与讲解者进一步交流。3.全班讨论。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着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家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朗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请学生思考,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乐乐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规范自己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谈举止。4.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有关0的困惑 篇10

  两只刺猬不能离的太远,太远了不能互相照顾;两只刺猬不能靠的太近,太近了容易互相刺伤。师生关系也是这样。从理论上讲,师生关系应该象亲密无间、无话不说的朋友,老师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间的距离越近越好,最好是没有距离。然而现实却远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

  赵增亮(化名)和数学老师经常在一起打球,关系非常好,他曾经在同学面前炫耀,数学老师是我铁哥们。一天,他找到我,眼里含着泪,心情非常激动,说话都有点结巴……“数学老师凭什么骂人?他还有个老师的样子吗?我还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原来上课的时候,赵增亮总在说话,数学老师制止了多次,他还在说。正好那天课程内容很多,数学老师就火了,“赵增亮!你给我滚出去!”他的脸腾的就红了,“老师你骂人不对!”“对不起,是我不对,请你出去!不要影响同学们上课!”过后,我私下和数学老师联系了一下,他说“是我太冲动了,平时和他打打骂骂惯了,一时没忍住,在课堂上骂他了。我抽空找他解释道歉。”最后,他们和解了,但关系还会象以前那样密切吗?

  王老师是个刚毕业的班主任,年龄和学生相仿,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甚至姐弟、姐妹相称,还请学生吃饭!距离可谓近了,但最后和她“作对”的就是她请吃饭的那几个学生。最终的结果就是班级大乱,王老师哭了好多次。到了高二,学校换了一个严厉的班主任,那个班现在情况好多了。

  师生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关系,也不同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师生平等是法律和人格上的平等,不是身份上的平等。老师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把学生拒之千里之外,冷漠对之,搞不好教育和教学工作。但是也不要忘了,老师和学生的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担当的社会角色不同,想问题、做事情必然会有矛盾冲突,师生走的太近,也会彼此伤害。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深知而不深交!就是说,师生间必要的距离是不可或缺的,距离产生美!当然学生毕业以后另当别论。

有关0的困惑 篇11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课堂?对这个问题思考得越多,似乎困惑越多。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困惑之一:教师一相情愿与学生多种需求之间存在着的矛盾。

  通过学习新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所转变,音乐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具体怎样在课堂上实施,怎样把它做得更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教师在课堂上又能给予他们什么?据本人观察,学生都喜欢唱流行歌曲,孙悟空、小燕子……是他们的最爱。我曾在课堂上问同学,你喜欢在课堂上干什么?有的说喜欢听音乐,有的说想唱歌,更多的的回答说喜欢自己表演。那课本怎么办?我又问。大家都不作声了。过一会有个同学说:我们自学。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哄笑声,笑过之后,想想这个矛盾是客观存在,不可调和的。教师总想要依据大纲、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磁带,“规范”地向学生传授,课堂有太多的规矩、框框、拘束,而学生注重的是自己的感觉、感受,并依此为出发点,决定对音乐课的好恶,决定在音乐课上的表现。教师有时也能了解学生的需要,但感觉也不能全凭学生做主。我也在课堂尝试让学生自己表演,可能是组织不得法,最后也是草草收场,但我也想不出更好的既受全体学生欢迎又使老师自己满意又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方法。

  困惑之二:一成不变的教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的矛盾。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虽可能由于教学方法、形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但教材确是至关重要。现有的音乐教材使用沿袭至今已有多年,虽也几经修改,但变化不大,和学生、课堂、新课程都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不喜欢,不认可。原因有这么几点:有的歌曲题材比较老,学生很难理解、感受、学起来懵懵懂懂,提不起兴趣;有的歌曲旋律不优美,不流畅,学唱起来比较拗口,学生不喜欢唱;有的创作歌曲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放在教材里,也不知是何缘故,费了好大的劲,学生也不容易学会;还有的教材还是用大纲的要求来设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且也违背了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在教学中也给我们教师出了难题,不教吧,弃置可惜,教吧,无从下手。

  困惑之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滞后的教学行为的矛盾。

  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给音乐教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但不可否认,受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体制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局限,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方式不同程度地滞后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例对教材中一些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许多学生颇感头疼的事,正是由于这样,教师也只能*讲解和灌输,反复读记一些概念;对教材上要求的器乐学习,由相当一部分同学还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一味地模仿练习花费了许多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对一些音乐基础较差,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同学,不能循循善诱,缺乏恰当有效的方法,造成两极分化;对学生由于年令所形成的个性特点和需要,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学生年级越高,对音乐的兴趣越低,音乐课堂越加乏味,教师的教学也越难开展。

  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对一些观念和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这些理念,进行实践的检验,在不断的总结、发现、交往、探讨中完善对理论的认识。切忌生吞活剥,赶时髦,与人与己都无益,与学生与教育更是有害。

有关0的困惑 篇12

  沈阳市一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只因按照规定减轻孩子课业负担,放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却使班级的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组倒数第二,成为“差班”之一。在寒假前的家长会上,这位老师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并表示今后加大作业量。 

  近日,记者以一名家长的身份,参加了这个“差班”的家长会。 

  在家长会现场,记者看到每名家长手中都有一份自己孩子的期末考试卷,家长们大多闷头看着试卷和成绩默不作声。几位家长私下交谈说,班主任对孩子确实好,作业量留得也很少,孩子回家后也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可成绩上不去,将来升学还是要看成绩的。 

  记者询问后得知,这位30多岁的女老师过去带班时,学生们的各科考试成绩总是在年级前列,此次所带的班却在2年级5个班中排第四。全年级共有6名数学成绩没有达到90分的学生,该班占了5名。 

  对于沈阳市皇姑区这所不知名的小学来说,2年级的这位老师应该算做“名人”了:去年她组织开展的“我给鸡蛋当妈妈”活动课,被共青团辽宁省委评为“优秀创新奖”,去年“区劳模”的光荣称号也戴在她头上,她的数学课还多次在市区获奖。可看到家长焦虑的目光,这位老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疑惑:增负,违背素质教育;减负,成绩下降明显。到底该迈哪条腿? 

  “我这学期如果像别的班那样下课时间也要求学生学习,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做到晚上11时,也许大家今天的心情就不会这样沉重。”这位班主任老师一边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一边自责地说。 

  在教室的黑板上,这位老师痛下决心留下已一年未留的作业:每天至少阅读1篇课文,并标出生字生词;每天做50道口算题;每天读2篇课外文章;每天至少背1首古诗词…… 

  尽管这位老师因在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受到学校表彰,但学生成绩“差”了,要强的老师感到压力很大。校长告诉记者,在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分数还是占了一定位置,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也是建立在分数只能上、不能降的基础上。 

  教育专家、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王加绵指出,沈阳一个优秀教师的困惑表明,眼下一方面提倡减负,另一方面真正评价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老师的时候,仍离不开分数和升学率,这与中考、高考制度满足不了更多人的意愿有关,而其背后反映出的,则是学生就业时社会对学历以至高学历的过分追求。

有关0的困惑 篇13

  作为一名刚踏出大学校门,步入教学一线的新人,作文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怕写作文,既使有了写作材料也难认成文。这学期我就亲身亲历了这样的事。

  本学期的习作6是半命题作文。要求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在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

  课上,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我对他们说:“放寒假,学校要派老师去北京学习,如果你们有想要的礼物,就要把它表达清楚,老师会给你们带回来”。听了我的话,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我叫了数名同学,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视野有那么广。张岩说:“老师,我想要一套百科全书”,我接着问:“

  什么样子的,内容是什么?”他兴致勃勃地叙述起来,并谈到了看到这本书的来历,及喜欢的原因。王梓豪说他想要多功能自行车,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天津。在商场里我看到了一辆小型的自行车。我兴高采烈地跑过去,自行车的颜色很多,红的、黄的,它更大的功能是可以折叠比我们用的小1倍呢!”多么有序的表叙呀!还有的同学说要DVD机,巴比音乐娃娃、文曲星等。班级里多数同学发了言,说出了自己想要的礼物。

  他们在介绍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都表述的很清楚,他们不会想到在不知不觉已经运用了说明方法。如果把他们的话真实地全部记下来,离老师笔下的优等文不远了。

  接着,我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对他们说:“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清楚,但老师没有全部记住,怎么办呢?”有同学提议写出来,请同学把刚才说的写成一篇作文。交给老师。听了我的话后,同学们都拿出了作文本,认真的写了起来。我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巧妇有了米,这下子可有“美餐”了吧!

  放学后,大部分同学都交了上来。我高兴的带着这一本本草稿回了家。到了家,我急切的跑到桌前,看了起来。翻看了几本,没有我想象的好,又翻了几本,还是没有课上说的精彩。再翻几本让我失望的是,王梓豪同学居然没写多功能自行车,而改写以前写过的文具盒了。看到这一篇篇与我想象大相径庭的文章,我陷入了沉思。

  让学生们自由地说一说,总能说得颇有条理,具体生动。而学生却不知如何去写,难道是学生在写作时背负着“完成作文任务”的沉重心理,不能轻松地用最平常的语言写最平凡的事。

  或许,他们心理想着要用“优美的语言”按照“作文要求”来写,所以花在表达内容方面的思考被挤占了,那就写不出来,或写出来也不像样。

  学生存在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教师该怎样让学生由说到写,很自然地转换成由口语——书面语的过程呢?

有关0的困惑 篇14

  1、学生往往不重视综合性学习。考试几乎不考。"考什么学什么"的思想,在学生心目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上课纸上谈兵,学生动不起来、走不出去,学生没干劲、不感兴趣,这样以来,综合性学习就形同虚设,即使学了,也只是摆摆花架子。

  2、教师对综合性学生的研究和学习不够深入,对其内涵理解不够透彻,即使指导,也是缺乏协调与配合,往往单枪匹马,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其次是教师的工作量大,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次是缺乏课时上的保证。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完成,仅仅*课堂45分钟是不行的,需要课外时间的补充。

  3、综合性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如信息技术设备、图书资料、良好的人文环境,还有走出校门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经费等严重困扰着农村学校。不要说综合性学习必须的信息技术设备、常用的图书资料,就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难以保证,又怎么可能提供条件开展综合性学习呢。

  4、目前,大多数教师属于“知识传授型”,一旦离开教科书,便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可以说,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性未能真正发挥出

有关0的困惑 篇15

  苏教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二十一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1996年11月8日

  而北师大版中有一篇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原文如下:

  1996年8月,在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人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回眸。他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和妈妈相约,等爸爸凯旋那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去迎接他。”

  “后来,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捧着鲜花,接回来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我大声呼喊:‘爸爸,我亲爱的爸爸呀,我才只有11岁,需要您的爱,需要您那有力的大手,需要您那宽阔的肩膀……’但是,爸爸却再也不会醒来,爸爸的嘴微张着,仿佛在呼唤什么。”

  这个孩子叫雷棣,他的父亲雷润民——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名军事观察员,两年前在中东执行任务时牺牲了。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后,雷棣非常悲伤,发高烧一连几天不退。妈妈望着沉默的儿子,忍着巨大的悲痛说:“记住,孩子,你爸爸是为维护和平牺牲的。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雷棣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泣不成声地说:“妈妈,我会记住的。”他和妈妈把爸爸的骨灰盒拿回来,放在爸爸生前读书的写字台上,那顶象征和平的蓝盔搁置在骨灰盒上。书桌上照片里的爸爸一如往日,用平静而深情的目光望着他。

  从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像许多孩子一样,雷棣原来也很淘气。爸爸不在了,雷棣却变得懂事了。晚上,他会悄悄为妈妈掖被角,看到妈妈不舒服,会再三叮嘱妈妈去医院。他非常关心国际政治,注意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国际新闻,特别是看到那些妇女儿童在战乱中受伤害的情景,他情绪十分激动。他知道爸爸是为了保护这些妇女儿童牺牲的,他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人民在饱受战争的苦难。他下决心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他还知道,要继承爸爸的事业,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为此他发奋学习。他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了名次,他的作文获得了奖、登了报,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爸爸精通四种外语,所以能胜任联合国复杂的维和工作。雷棣从小就注意学习外语,爸爸牺牲以后,他更加努力,初二时,英语已达到大学二年级的水平。

  有一天,一位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在路上向雷棣问路,雷棣用熟练的英语为他指路。教授提出要到他家看看,雷棣和妈妈热情地接待了他。雷棣还为客人演奏了肖邦的钢琴曲。教授得知雷棣的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对雷棣说:“我要邀请你去哥本哈根大学读书,费用全部由我们支付。”雷棣平静地回答:“我爸爸对我说过,‘记住,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成功’。我要像爸爸那样,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我会去哥本哈根,但我要凭自己的努力去。”教授激动极了,说:“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里见到你。”

  雷棣正在成长,一个企盼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孩子正在奋发努力。雷棣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像爸爸那样优秀,像妈妈那样坚强。他说:“我一定要去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

  苏教版里,这封信的落款时间是“ 1996年11月8日”;

  北师大版里,这封信的宣读时间是 “1996年8月”。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 (international week of science and peace) 是1988年12月第43届联大通过的,将每年11月11日所属的一周定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在这一周里,各成员国举行活动宣传科技在保持世界和平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而努力。

  那么,北师大版中8月的说法明显是缺乏事实支持的。

  在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16年中,已有8名中国军人在维和行动中殉职。他们是:

  雷润民,海湾战争后,联合国驻伊拉克-科威特军事观察员。1991年在伊科边境因车祸牺牲。2003被联合国追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

  刘鸣放,联合国驻柬埔寨军事观察员。1992年5月在柬埔寨执行任务时,感染脑疟疾,医治无效不幸牺牲。

  陈知国、余仕利,中国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3分队8班战士。1993年5月21日22时40分,一枚火箭弹落入驻扎在磅同省斯昆镇的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陈知国、余仕利不幸牺牲,另有7名中国工兵受伤。

  郁建兴,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机构化学视察组组长。2003年3月13日14时许,郁建兴带领其他几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努曼尼亚加工厂进行核查,在乘车返回巴格达途中发生车祸。郁建兴头部受伤,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付清礼,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建筑分队3班班长。2005年5月3日中午,付清礼在基武湖畔一个临山半岛上洗刷装载机上的污泥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不幸牺牲。5 月4日,联合国官员建议,将这个半岛命名为“付清礼半岛”,以示纪念。

  张明,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士官。2005年10月24日7时 15分,在与战友外出执行任务时,被子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杜照宇,联合国驻黎巴嫩军事观察员。2006年7月25日19时30分,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进行了袭击,击中联合国观察员哨所。杜照宇与其他3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遇难。

  其中,军事观察员是雷润民和刘鸣放。但刘鸣放在柬埔寨维和期间染上脑疟疾,回国后才死亡,与课文明显不符。基本可以判定,苏教版中未明说的“军事观察员”,指的应该就是雷润民。

  雷润民的死亡原因是车祸。一个新加坡观察员显摆驾驶技术,结果翻车。

  他是我国第一位牺牲的维和人员。

  中国维和部队

  应联合国秘书长请求,中国自1990年开始,每年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维和任务。

  中国维和部队大事记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2003年4月——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包括工兵连和医疗队。

  2003年11月——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由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工程兵大队组成。

  2004年10月——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赴海地维和。这是我国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5年10月——中国维和部队赴苏丹。部队有工兵分队、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

  2006年3月——中国维和工兵营开赴黎巴嫩,这是我国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评论人:午后的水妖 评论日期:2009-3-30 13:57

  不可能的象征物

  ——注意,中国维和部队佩戴的“蓝盔”是 1992年才开始的。那么,在1991年牺牲的雷润民怎么会答应给他儿子一定蓝盔呢?

  苏教版中说的是——

  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在1992年才开始的头盔样式,在雷润民离开中国的时候(1991年之前)根本还无法预期。所以,这段话的真实性是很可疑的。

  另有一句“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既然雷润民不可能戴着蓝盔出发,也就无所谓蓝盔的回来不会来。这个“回来”实在是有些无厘头。

  而北师大版说的是“后来,这顶蓝盔回来了”,同样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令人困惑的时间问题

  在苏教版中,是这样表达的:

  “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而在北师大版中,则是这样表达的:

  “两年前在中东执行任务时牺牲了。”

  但是雷润民牺牲的时间是在1991年11 月,而且是因为同伴飙车导致车祸死亡。这个时间跟两个教材所明示的1994年出入太大。

  而且据《新京报》101期的报道,雷润民牺牲后,母亲竭力不让孩子雷棣知道消息。甚至在雷棣升入初中后,仍找到他的校长,希望校长不要让孩子知道父亲已死的事实。雷棣直到1996年才得知父亲牺牲这个消息的。那么,两个版本的教材中所陈述的“两年前”得知父亲牺牲后,雷棣的种种表现就令人感到困惑不解了。

  苏教版中说“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两处鲜血,分明都在暗示死亡时间比较短,血液尚未因氧化而呈现酱色。

  北师大版说得更有意思,

  “我们捧着鲜花,接回来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后,雷棣非常悲伤,发高烧一连几天不退。”

  “从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像许多孩子一样,雷棣原来也很淘气。爸爸不在了,雷棣却变得懂事了。晚上,他会悄悄为妈妈掖被角,看到妈妈不舒服,会再三叮嘱妈妈去医院。他非常关心国际政治,注意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国际新闻,特别是看到那些妇女儿童在战乱中受伤害的情景,他情绪十分激动。他知道爸爸是为了保护这些妇女儿童牺牲的,他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人民在饱受战争的苦难。”

  如果雷棣是在1996年才得知消息的,那么雷润民的尸体,他如何得见?什么“发高烧”“变懂事”“一下子长大”更加无从说起。文章对雷棣行为和心理的种种表现,好像撰文者就在雷棣身边,并能直接了解雷棣想法一样。但雷棣是在雷润民牺牲5年后才得知父亲死讯的啊!这里的时空穿越,真的难以自圆其说。

  更何况,1991年的时候,雷棣只有6岁。当一个6岁的孩子说出那些“懂事”的话,做出那些“懂事”的行为的时候,作为成年人,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担忧而不是兴奋、赞叹。当一个孩子表现得不像孩子的时候,其必然有重大的创伤在内心里疼痛。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包容、抚慰和温暖,而不是用肯定的方式激励他继续“懂事”。

  附:《新京报》101期

  雷棣失去的父亲名叫雷润民,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的第一位牺牲者。

  据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5月23日回忆,雷润民牺牲之后,雷棣的母亲一直瞒着雷棣。雷棣到二中上学时,其母亲曾请求钮小桦,继续隐瞒这个消息。当雷棣得知父亲牺牲致信加利时,父亲雷润民已经去世整整5年。

  中国国防报记载,1991年,雷润民作为联合国驻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的军事观察员,被派至伊科边境,因车祸牺牲。那一年是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次年。

  同时,北师大版中还增加了一个雷棣带一个丹麦教授到家里作客的消息。

  这个事情因为缺少相关论据,我很难作出判断。

  因为按照现代国家对儿童的保护,陌生人是不可以“要求”到未成年人家里作客的。在丹麦,孩子从孕育、出生到成长的全过程,必须有父母的任何一方在家负责。从这样的文化里成长起来的教授,是否可能向一名儿童提出去他家里做客的要求,也是值得怀疑的。

  最后一个问题:

  我试着将苏教版中的这封“信”更换父亲和儿子的角色,发现这封信的逻辑依然成立。

  因为这封信中所运用的逻辑,乃是政治逻辑,而非情感逻辑,其语言也是社会化的官方语言,而不是个体的语言,更不是儿童的语言。

  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丝儿子对父亲的个体化的细节信息,也看不到在两个生命在亲密互动中才会产生的那种细腻、敏锐而亲切的感觉,更体会不到孩子看着父亲时的那种悲伤与爱戴彼此交织纠缠的复杂感觉。空洞的说教,和刚硬的外部,以及模糊的面孔组成了这篇所谓的信件。孩子是陈述者,还是被陈述者?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我们能不能以真实的,好的方式,来传递给孩子一些美好的信息?在谎言、欺骗和遮蔽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分裂和堕落是他们的必由之路。而我们又如何能保证我们的孩子不会被剥光了情感和记忆,成为一个“被陈述”的对象。

  每每想到这里,我就越加担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关0的困惑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