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数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法和减法

狂想曲 点赞 分享
小数加法和减法

微信扫码分享

小数加法和减法(精选13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1

  教学内容:p.47、48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的板书。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

  钢笔8元

  笔记本3元4角

  讲义夹4元7角5分

  水笔2元6角5分

  问:我们平时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

  (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

  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

  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

  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点:右边对齐。

  仔细观察小数加法:右边不对齐。

  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

  补充:把8改写成8.0,体会小数点对齐。

  那你做这样的题时,会不会把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0补出来?

  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

  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

  (2)讲义夹和水笔的总价: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

  算出结果:7.40

  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

  (3)笔记本和讲义夹的总价:

  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小数加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

  (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10进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竖式上正常计算,横式上要化简。)

  3、看黑板上的信息,问:笔记本比讲义夹便宜多少钱?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略)

  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完成后交流得数。

  注意最后题,竖式上的计算结果是3.00,如果有横式,只要写成3

  2、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再订正。

  第1题,小数点没对齐。第2题,得数的小数点没点上。第3题,只写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写0。

  3、口算第50页的第1题。

  指名读得数,注意能化简的要化简。

  4、完成第50页的第3题。

  看线段图,说说图意。看线段图分别提出加法、减法算的问题。再算一算。

  三、检查预习作业。

  四、学生作业:第2题

  课后小记:

  由于没有挂图,我就直接把情景图上的条件写在黑板上。通过改写成两位小数、化简小数,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这些也是今天学习的基础。在学生提问题的时候,两个班的同学都先提了整数加小数的计算。基于情景图,学生都能正确算出结果。与此相对照的预习作业中,就出现了5+3.9=4.4,10.6-8=9.8。说明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讲解的。

  在与整数加法竖式的对比时,有学生指出:整数加法是右边对齐,而小数加法是左边对齐(就8+3.4而言)我又补充了80+3.4做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了关键要看小数点是否对齐。

  练习八的提问题,我要求先提加法算的问题,再提减法算的问题。有学生在提减法问题的时候说:小华家到少年宫比小冬家到少年宫远多少千米?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全。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2

  第 1 课 时教学内容小数加法和减法(1)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体会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和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及难 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再设计一、复习铺垫1.学生练习。73+157 350-802.指出:在整数加、减法里,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减。 (板书: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3.口答:(1)2元3角加4元5角是几元几角?(2)2角5分减1角2分是多少?追问:2元加3角等于多少?如果等于5元对吗?为什么?4元减3角等于1元对吗?为什么?二、教学新课1.引入新课。2.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图和题,读题。提问:这道题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2)教学小数加法计算。2.58加3.15要怎样算呢,我们可以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为单位的整数来算。想一想,2.58元是多少分?(板书:258)3.15元呢?(板书:315)在列竖式计算时,要分对分、角对角、元对元相加。(板书:元 角 分,并板书加号和横线)接下来要怎样算?(完成竖式计算)结果一共用去多少分?是多少元?提问:按照加减计算的基本原理,根据刚才相加时“元、角、分”对齐的方法,直接用小数相加,竖式要怎样列?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里的什么对齐?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3.做“练一练”第1题。4.教学例2。(1)出示例2,读题。提问:这道题与例1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是已知怎样的数,求哪一个数? 与例1相比,例2是已知圆珠笔和笔记本钱数的和,以及笔记本的钱数,求圆珠笔的钱数,也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算式) 算式5.73减3.15表示已知怎样的数,要求什么数? (2)教学小数减法计算。想一想,你能把小数5.73元减3.15元改写成“分”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吗?怎样列竖式?(板书:略)请大家一起算出得数。(完成竖式计算)提问:算出的结果是多少分?是多少元?这里的计算说明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直接用小数相减的竖式要怎样列?(板书竖式)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算出得数。(板书完成竖式计算)提问:结果应该多少元?小数点要怎样点?在横式上写得数并板书答案。追问:谁能根据例2说——说,小数减法要怎样算?你觉得小数减法的关键也是什么? (3)提问: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结果的小数点要怎样点? 小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在小数减法里就是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作十再减;最后要对齐横线上的/j、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5.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要怎样算。6.完成“试一试”。让学生看“试一试”两道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提问:这两题与前面计算的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认为得数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怎样处理?为什么?说明:在小数计算的得数里,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时,一般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去掉,将小数化简。7.做“练一练”第3题。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二第1、2题。2.口算下面各题。追问:你认为小数加、减口算时。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什么?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二第3、5题。家庭作业:练习二第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3

  教学内容四 第一课时 小数加法和减法(p47—48例1、试一试,练一练 p50/1、2、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具:教学光盘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二、 自主探索 发现方法 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通过让学生尝试练习,在讨论交流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再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提问和试一试练一练,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得知识系统化,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1、出示情境图景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师:你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些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提的问题进行整理,板书: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2、揭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1、尝试练习:师: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呢?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呢?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如果出现有错误的题型,让学生说说错在哪?为什么?正确的计算为什么要这么计算) 2、师:通过刚才的尝试练习,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是怎样来计算的的呢?得出结论: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3、试一试提醒学生计算结果要化简。4、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5、练一练p48/1、2 1、学生观察后口答 学生相互说后集体交流 学生根据整理后的问题说出算式 学生回答:算式中都有小数 学生口答 1、学生分组尝试练习两个算式(女生做加法,男生做减法),然后上黑板板演,再相互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是怎么想的,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2、学生相互说后集体交流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板演交流订正 4、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5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即使只有三四人预习,学生在独立计算4.75+3.4时也没有人出现末尾对齐的竖式。倒是在比较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邹晨风同学说到了“整数加减法是末尾对齐,而小数加减法末尾不一定对齐。”于是,我把教科书例14.75+3.4末尾对齐的竖式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这样加会出现什么问题?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发现,数位不对齐,相加时计数单位就不相同,所以无法加——这样就自然决定这种列式的错误性,突出了数位对齐的重要性。如果学生不说出第二种错误的列式,我也不一定在新授环节探讨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已经有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和知识,加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的实质是相同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的认知障碍基本没有,所以我主观上是新授部分尽可能用时少:得出法则,明确注意点,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做第50页口算时,出现了三种错误:数位没对齐,如6+3.4=4;加法做减法,减法做加法,如0.82-0.42=1024;第三个问题是计算结果没有化简。第一个问题在列竖式计算时不可能出现,在口算时经常会出现;加减法混淆也是以前的常见错误;第三个问题只有一个人。学生的上述错误只能在练习中自我改正,教师的讲解已经是多余的了。总之,今天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三、深化认识 实践运用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1、p50/1 口算下面各题 3、看图理解题意,并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1、学生独立口算后集体交流 学生学生看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四、总结作业对知识整理、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谈话交流: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数的计算方法) 作业:补充习题思考后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4.75+3.4= 4.75-3.4=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4

  【目标分解】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时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二、本单元的分课时目标有哪些?

  本单元共有6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内容解读】

  三、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后继学习的相关内容

  小数乘除法

  四、本单元的例1、例2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例1、例2,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位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是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四、练习十六第1题的编写意图是什么?该怎样把握题目的教学要求?

  练习十六第1题,是小数口算练习,它综合了两方面的知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和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学生结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算不专心造成的,二是由于100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提醒】

  五、怎样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安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例题中进行。这样能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5

  【目标分解】

  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时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二、   本单元的分课时目标有哪些?

  本单元共有6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              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1、  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内容解读】

  三、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后继学习的相关内容

  小数乘除法

  四、本单元的例1、例2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例1、例2,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位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是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四、    练习十六第1题的编写意图是什么?该怎样把握题目的教学要求?

  练习十六第1题,是小数口算练习,它综合了两方面的知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和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学生结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算不专心造成的,二是由于100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提醒】

  五、   怎样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安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例题中进行。这样能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6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

  自己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47页的例1和48页的例2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0.25 6+0.34

  1.6-0.4 4.5+0.5 0.82-0.42

  0.83-0.5 9.2-6 2+2.8

  3.4-3.1 17.6+3.9 3.6+2.4

  0.45+2.85 0.73-0.23 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 0.51-0.37 4-0.82

  5.26-4.75 13-3.9 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习八的第3题

  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后记

  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7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课时,本课第1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先列出算式。二 新授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2、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3、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并列出竖式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4、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5、归纳小结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三 练习1、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计算结果。2、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3、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教 和 学 的 过 程教  师  活  动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4、每个同学如果都有10元钱,售货员还应找回你多少元?5、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6、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学生练习,集体订正。7、做49页试一试题目让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8、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四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四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五 课堂作业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8

  一、说课标《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同时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通过探索思考,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创设了与学生相距最近、学生最感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体情境。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7页—第48页。

  【教材分析】

  为了配合本节课的主体情境迎接奥运,我把教材适当调整,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产生新的计算要求。例题首先让学生探索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试一试”让学生继续解决例题创设的情境中的其他一些加、减计算问题,并突出计算结果的化简。最后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练习主要用来巩固所学习的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确立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学习乐趣,总结学习方法,学生从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引导学生全情投入,渗透爱国教育,教育学生从小积极强身健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

  三、说教法与学法特色

  抓住“迎接奥运”这一个主题,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引导学生参与计算、探究、讨论等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 “四让”的特色:

  (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

  (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四让”,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二)探究比较,掌握算理;

  (三)加深情感,巩固提高; (四)拓展思维,课后延伸。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录像,教师激情引入:2008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时中国人民欢腾喜悦的画面。

  “同学们,在2001年的7月13日22:15分,我国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资格,当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当全世界的中国人为之欢腾流泪的时候,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激动吗……”

  引导学生围绕“奥运”充分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这里预计课堂的气氛会热烈起来。)

  2、作为中国小主人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我国承办2008奥运会的一些情况介绍给来我国参观旅游的外国同学,(出示几位外国同学的图片和一些奥运活动图片。)重点介绍2008奥运会的吉祥物代表奥运五环也代表北京欢迎你的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今天,就请大家做导游带领外国同学一起去游览福娃乐园。

  (多媒体出示)先到第一站“贝贝园”。里面设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出示一些特许商品价格:福娃提花方巾8元,学生荧光笔3.4元,挂绳十色圆珠笔4.75元,福娃头饰2.65元等。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1)挂绳十色圆珠笔和学生荧光笔一共用了多少元?4。75 + 3.4

  (2)挂绳十色圆珠笔比学生荧光笔多多少元?4。75 - 3.4

  (3)挂绳十色圆珠笔和福娃头饰一共多少元?4.75 + 2.65

  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算式中都有小数)怎样来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迎接2008奥运会情境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感,渗透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9

  片断一。

  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的超市购物,并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

  师:你购买哪些物品?从购物小票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

  教师展示生a的购物小票:从这张购物小票上,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邳州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

  2003.04.08日0402台收款小票

  书名 数量 零售价 金额

  校园英语 1 19.8 19.8

  脑筋急转弯 1 4.96 4.96

  小计: 24.76

  交款: 50

  找钱: 25.24

  欢迎惠顾邳州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

  联系电话:0516-5659481

  生1:我想计算一本《校园英语》和一本《脑筋急转弯》的价钱是不是与计算机算出的价钱相等?

  生2:一本《校园英语》比一本《脑筋急转弯》贵多少钱?

  生3:我想帮助生a验算阿姨找的钱对不对?

  随着学生的提问、回答,黑板上出现:

  19.8+4.96

  19.8-4.96

  50-24.76

  片断二。

  师:列了这么多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自己选择一道试试好吗?

  学生立刻行动起来。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介绍给大家好吗?

  生1:我选择第1题,先把19.8元和4.96元写成“分”作单位,然后根据整数加法计算,结果是2476分,也就是24.76元。

  1980

  + 496

  2476

  师: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有数学头脑!

  生2:我也选择第1题,19.8元就是19元8角,4.96元就是4元9角6分,把相同单位对齐着相加,结果是24元7角6分,即24.76元。

  19元8角

  + 4元9角6分

  24元7角6分

  生3:我选择第2题。列竖式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对齐着上面的小数点在差里点上小数点。

  19.8

  - 4.96

  14.84

  师:差的末尾为什么是4而不是6?

  生3: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在19.8的末尾添一个“0”(边说边在竖式上添写),0减6不够减,从十分位退1当作10,10减6得4。

  师:你从哪里知道可以这样算的?

  生3:我从课外书上学到的。

  师:你好聪明!列竖式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1:相同单位的数才好相加减。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单位对齐,即元与元对齐,角与角对齐,分与分对齐。

  生2: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只要小数点对齐,不论是整数部分,还是小数部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单位相同,对齐的两个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生3: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加减。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的计数单位也相同。

  师:同学们能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思考很有见地。刚才大家靠自己的智慧发现计算小数加减法的不同方法,请选择你喜欢的算法计算另外两道算式。(学生都选择第3种算法)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哪些?

  片断三。

  师:生活中很多场合用到小数加减法。三家文具商店的三角尺、量角器和圆规价格如下表:

  新华文具店 利民文具店 兴盛文具店

  三角尺 1.32 1.65 1.40

  量角器 0.90 1.05 0.78

  圆规 4.95 4.60 5.25

  大亮和民生分别带6.8元和8元买这三种文具,你能替他们设计购买方案吗?

  三、实践反思。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学习对象的建构,而且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选中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课前的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要求。在设计“购买文具方案”的活动中,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觉到自己在生活里成长、提高,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调动生活经验,建构数学模型。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了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购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购物小票,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的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学生调动“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富有个性化地理解和表达问题,自主地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要点,在学习者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解决生活问题,培养数学意识。 教师通过让学生设计购买文具方案,将获取知识与学会策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编辑”生活内容。尽管教师把生活情境拿到课堂上,学生把它当作一道题去做,但是,当学生一旦走进生活,就容易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容易用数学的视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研究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体验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的乐趣,创造生活的辉煌。

  上面的教学启示我们,数学课堂中结合新知识的学习沟通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 “教”的层面: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

  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处处强调回归生活,造成牵强附会,以至于一些教学情境简单化和庸俗化。虽然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但是这个“原型”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生活现实。因此,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不是所有数学知识的教学都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即使是应用题教学,其中的应用题也只能是实际问题的模拟,毕竟不是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生活情境往往是复杂的,以此作为教学对象时,教师必须对此作适当的教学化处理,这样才能适合于学生。

  2、“学”的层面: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

  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内容的置换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实现数学与生活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即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的过程。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指数学知识向生活世界回归,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知、建构新知,最终让生活世界中的经验(“个性化数学知识”、“日常数学知识”)得以提升,成为“数学”(“人类性的数学知识”、“学校性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数学化是指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解释或解决种种具体现象和问题的过程。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他的学习应该和他的生活世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成为一个知识的“囊袋”,而应有效地促进学生与世界的交往。“生活化”与“数学化”是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联系的两个侧面。“生活化”是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化”是目标,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若干问题。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化”。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10

  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第48、49页的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8+1.4,读,说说正确的计算方法。补充竖式学生说说(略)指出:小数点对齐后相加。二、学习新知:

  1、课件演示书本上四种文具用品单价。 问:昨天我们利用这些信息,学会了小数的加法和简单的小数减法。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化简)举例较简单的减法:(1)4.75-2.65;(2)4.75-3.4分别用竖式算出上面的减法,并比较不同:第2小题小数部分缺一个数位,可以补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减,直接移下来。2、继续看4件商品的单价,提出较难计算的小数减法问题。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式并板书:8-4.75竖式(略)。指竖式问:这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引导:被减数小数部分没有,要补0,变成8.00后算。8.00-4.75时,可以先不考虑小数点,当成是整数减法来算……)3、验算:这题比较难,我们还可以用小数加法来验算。补充加法验算的竖式。规范其书写格式。4、与“4.75-3.4”的竖式比较:为什么两题都出现了小数部分有缺位情况,一题可以直接算,另一题却要补0后再算?(指出:被减数有空位要补0,减数有空位可以不补0。)5、学生练习另几题较难的减法计算(做在书上)指名板书。讲评。3.4-2.65          8-2.65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2)第3题,读出上的新,并依次回答两个问题。交流解法。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2、完成练习八的部分题目:(1)第4题,强调做这类题的要求:对的要打“√”,不能空着;错的打“×”,然后在旁边空的地方订正。再分别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2)第6题。读题后,学生把算式写在书上,再交流。四、布置作业:第49第2题,p.50第5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11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把数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购物素材,引导学生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分感知、体验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主动建构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例题以购物问题呈现,货币写成以“元”为单位时,百分位上表示的是分,十分位上表示的是角,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不退位)的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四)、新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五)、德育渗透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六)、授课内容在全册教材和某单元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等内容:

  第二单元编排了“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第一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且对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不退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第二层次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本课是学习第一层次的第一课时,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二、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环节

  课件出示情境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同时说明有很多数学问题,值得研究。

  (二)新课环节

  这一环节首先引导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能不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认知的过程。又通过汇报交流,初步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课外书的价格。

  《童话故事》:6.62元 《科学家的故事》:2.75元

  师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问。

  教师筛选(出示)问题,师:我们来解决“买这两本书一共多少元?”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课外书价格的情境,贴切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主提问,根据学生编出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问题,引出小数的加减法。这样灵活地使用教材、同时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数加法:

  学生比较容易就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计算的方法

  (2)自主探索,发现方法。

  ①自主尝试。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想想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做好后,可以在小组内(或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这是个预设性的的问题,学生能通过以往的学习,来寻找不同的解答方法,如:估算,口算,笔算……引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②汇报交流。

  A、估算这两本书总价是多少元?对有估算意识的学生及时表扬还要抓住机会是加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B、6元6角2分+2元7角5分=9元3角7分

  C、用竖式计算6.62+2.75=9.37(元)

  多数学生会选择用竖式计算,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通过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抓住时机追问,(问:写竖式时怎样对位?为什么要这样对位?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便可以直接相加了呢?)从而解决课的重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小数点对齐了,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了,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

  口述完毕一起观察整个竖式过程:再完整叙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抓住三点:①小数点对齐②最低位加起③满十向前进一

  ●小数减法:解决问题 “《童话故事》比《科学家的故事》贵多少元?”,列式后直接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做。师巡视、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仿照加法算理进行叙述,并加以比较总结。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知识作铺垫,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引导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引导概括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4)看书36页 读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三)拓展练习:

  1.用竖式计算 4.37+2.93 7.54+6.84

  【设计意图】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算法,同时暴露新的认知冲突,计算结果末尾有“0”,正确处理“0”的问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正确认识和掌握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时候要化简,即划掉末尾的“0”的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新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掌握新的本领。

  (四)、课堂小结:

  分为两部分,先看书36页,整理所学知识;再由学生谈收获、谈体会。归纳总结是否达到知识情感的预定目标。

  (五)、作业设计:37页2题

  (六)、板书设计:略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12

  一 教学内容:

  教材100页例3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获得新知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三 重难点:

  1.掌握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口算

  0.78+0.065.2+0.48 0.8+0.4

  1-0.27 3.8+6.4 1.25+0.75

  10.5-6.5 9.8+0.2 1+2.7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4834-(395+988) 165+807+994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主题图

  2.自渎题意 (小组交流)

  3.观图后 提出问题

  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4.集体交流解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5.师生互动:

  师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345.1(千米)

  6.验证:

  叙述各自的检验方法,可用逆运算的方法,也可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

  (三)巩固新知

  1.判断下列计算题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39.9+(20.1-1054) (2)(3.74+12.6)+268-43.2

  =3.99+18.56 =16.34+224.8

  =22.55 =241.14

  (四)课堂小结

  小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是否相同?(学生答)

  师强调: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对齐数位,养成做完后检验的好习惯.

  (五)板书设计:

  例3: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345.1(千米)

  答:运动员还要骑345.1千米

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13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七单元的《小数加法和减法》。第106页至107页。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通过在简单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学习中有广泛的运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我研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加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依据课程标准和数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2、探索新知,发现方法。

  3、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4、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5分钟)

  1、首先出示复习题,让三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老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么算的。接着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使学生懂得知识的连贯性。)

  (二)探索新知,发现方法 (25分钟)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然后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2、再让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讨论交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教学例1的小数加法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用竖式计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各自是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选取不同的算法板演,让全班交流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列式计算。最终得出结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也要相同数位对齐,而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4、在教学例2的小数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设计理念:数学活动中,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例题教学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分析等方法进行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

  5、“算一算”的练习让学生计算后说说自己的做法,然后把计算结果化简,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使学生知道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要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进行化简。

  6、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先在小组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设计理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现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自由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自己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做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而且使学生懂得总结、概括的一般方法。)

  (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7分钟)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做“课堂活动”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理解游戏的玩法,在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进行游戏。

  2、做“课堂活动”第2题时,先让学生写出每道题的得数,再组织全班核对。全班核对时,教师抽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口算题让学生口述口算过程。

  3、做“课堂活动”第3题时,先让学生估算,并与同桌交流估算方法。接着让学生用竖式计算,以此来验证自己的估算结果。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3分钟)

  引导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并谈谈今天的学习收获。

  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节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认识。

  五、说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24.83+51.6=76.43(元) 小 49.5-32.48=17.02(吨)

  24.83 数 49.5

  + 51.6 点 - 32.48

  ————— 对 —————

  76.43 齐 17.02

  答: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76.43元。 答:大田村比黄桷村多出售小麦17.02吨。

  (设计理念:让学生记住,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这样,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粗浅的设计,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数加法和减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