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

颜值担当 点赞 分享
数学广角

微信扫码分享

数学广角(精选13篇)

数学广角 篇1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过程 :

  一、   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和小猫、小狗、小兔去参加一次比赛。在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呢!他们去的时候就碰到了很多麻烦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帮他们共同解决,好不好?

  二、   展开活动,探索新知

  (一)探索1、2组成的两位数

  他们三个高高兴兴地去了车站,没想到我们的老朋友早就在车里等他们了。他们好想上车呀,可是车门是关着的,聪聪说:“这是一扇密码门,是由一个两位数组成的,猜对了就可以上车了。”

  你们能帮他们猜一猜吗?(生猜)聪聪提醒你们这个两位数是由数字1和2组成的,(生再猜,12和21,)现在怎么猜得这么快呀?聪聪又提醒你们了,这个两位数呀和胡老师的年龄很接近,你们说是多少?(21)

  (二)探索1、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师:三只小动物高兴地上了车,他们看到聪聪很高兴,谁都想和聪聪一起坐,可是位置只有一个呀,那该怎么办呢?

  聪聪说:“别急,那就让你们抽签吧,我这里有三张卡片,1、2、3,你们三个人每个人抽两次,组成一个两位数,看谁组成的两位数最大,我就和谁坐。”

  师:小朋友,你们听懂聪聪的意思了吗?聪聪是什么意思呀?(生说)

  师:老师有个问题了,用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你们先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可以想,也可以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

  师:有的人说是3个,有的说是4个,还有的说是6个,意见不统一了,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够使摆出的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你们可以(板书:摆一摆),小组当中一人记录,其他的人寻找方法,记录好了之后交流一下你们组是怎么摆出来的,再选一个汇报员。(小组活动,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信封,里面有三张卡片和一张白纸。)

  小组汇报:方法一:我摆出12,然后再颠倒就是21;再摆23,颠倒后是32;再摆13,颠倒后是31,一共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12、21、23、32、13、31)

  方法二:我先把数字1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12和13;我再把数字2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21和23;我再把数字3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组成31和32,一共摆出了6个两位数。(12、13、21、23、31、32)

  方法三:我先把数字1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十位组成21和31;我再把数字2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十位组成12和32;我再把数字3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十位组成13和23,一共摆出了6个两位数。(21、31、12、32、13、23)

  每种方法说完后师问:还能摆吗?(再摆就要重复了!提示: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师小结:排数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我们用3个不同的一位数拼成了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板书:6个) 

  可拓展:三只动物抽到卡片后最多能组成21、31、32

  那谁可以和聪聪一起坐呀?小猫很幸运,他抽到了2和3,那么他一定会摆出一个……

  (三)握手

  小动物们谢谢我们帮他们一起解决了这些数学问题,一定要让胡老师表示谢意,好谢谢你们。(老师过去和学生握手。分别找几个人握手,让学生观察,每两个人握一次手。)

  师:老师的问题出来了,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几次手呢?你们猜猜看?(生猜)

  师:到底是几次呢。解决这个问题呀,我们可以(板书:表演)一下,四人当中组长监督,其他三个人握一握,看看一共要握几次。

  生汇报一共几次,并选一组上来表演。表演完了板书(3次)

  师:如果我们在家里,没有3个人,或者考试的时候,你怎么握手呀?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画图.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画图太麻烦了,可以用符号,三角形,正方形,圆来表示.

  生:也可以用序号表示.

  生:可以给动物连线.

  (四)比较

  师:(指着6个”、“3次”)为什么三个数能排出6个两位数,而三只小动物握手却只能握3次?

  生:排数字时把两个数字交换后变成了另一个不同的两位数,而握手的时候两个人交换位置,还是那两个人在握手,只能算一次。

  三、    练习应用

  1、搭配衣服

  师:小动物们马上要参加比赛了,但是小狗不乐意了,他看小猫、小兔都穿得这么漂亮自己不美,心里不舒服,小朋友们,你们愿意为小狗重新选一套衣服吗?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2件衣服,2件裤子,一共有几种穿法呢?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打开书本101页,可以摆一摆,也可以连线,也可以用序号的方法)

  2、比赛场次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3只动物,每两只比一场,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呢?生看书上101页第2题。

  师巡视时,看到学生用三个小圆,当三个人,连成一个三角形,随即提示能不能把圆变成点,这样就是三角形了.就叫学生上来板书.

  四、    小结

  比赛结束了,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了,离开之前,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    拓展练习

  聪聪给我们又留下了一题,小朋友们如果我也参加比赛,四个人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几场呢?

数学广角 篇2

  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l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各项教学内容全部贯穿于活动当中,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关注合作,促进交流: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运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组织活动,引发思考: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体,我组织了许多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所独有的特点——数学思考。 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114页。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中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五件衣服(出示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活动策略: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三)、课堂实践,巩固新知。 l、破密破。(课件出示课件密码门) (1)学生用数字抽拉卡拉一拉,并记下结果。   (2)学生汇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展示密码)   (3)生生相互评价。    2、早餐搭配。(课件出示情境图)   (l)老师提出要求: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2)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连一连。   (3)学生汇报早餐搭配方案。

  3、路线选择。降件展示游玩景点图)   (l)师引导观察: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有几条路线?从百鸟园去猴山有几条路线?(2)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交流   (3)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4、评选小小节目主持人活动。    师提出要求:主持人要求一名男同学与一名女同学搭配,每小组根据男、女生人数设计搭配方案,由组长作好活动记录。   (1)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2)各小组展示记录方案   (3)师生共同评价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广角 篇3

  解决问题(单元教案)

  一、总体说明

  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单元解决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通过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贴近度很高的生动例子,让学生先从直观的图画中了解信息,再运用了解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结合适当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学设想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能运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了解和收集图画中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信息在小组中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后总结和归纳生活中一般性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建议用5课时安排教学。数学广角(单元教案)

  一、总体说明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主要内容包括:统计中的重复问题和等式中实物代换问题两种类型。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和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和等式中通过实物进行代换问题。通过运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运用集合图推算事物的数量。

  (2)通过实物代换,初步理解代换思想,推算事物的数量。

  (3)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教学设想

  根据奉单元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物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能通过实物理解重复现象和代换思想,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

  集合的思想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直观图来表示事物。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1 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练习二十四第2题

  要求:(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2)班内交流方法。

  三、全课总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等量代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难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卡片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播放课件)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播放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 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 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课件)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

  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 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什么是等量代换吗?

数学广角 篇4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p112-113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3、 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与结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机器猫》吗?喜欢吗?

  师:今天是大雄的生日,他邀请静香带着我们去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你们愿意去吗?

  师:去参加生日会,得穿得漂漂亮亮的,静香从衣橱里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些衣服。她犯愁了,该穿什么衣服好呢?(出示课件)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衣服和裤子图

  1)师:你觉得静香可能穿什么衣服去?(学生自主回答)

  2)师: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搭配衣服的高手,帮静香设计出这么多套衣服。那么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到底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3)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衣服图片,同桌合作摆一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连线记录在本子上。

  4)展示学生作品,鼓励记录方法的多样化。

  三、结合情境,巩固新知

  师:静香穿着漂亮的衣服和大家高高兴兴地来到大雄家,来了这么多客人,大雄太开心了,拿出那么多好吃的来招待大家。

  1、出示饮料和点心。

  师: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呀?

  (有优酸乳,可乐,雪碧,饺子,蛋糕,汉堡堡)

  师:你们想吃吗?

  师: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想想,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要求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实物符号化)

  3、展示讲评。

  四、数字游戏

  师:喝过饮料,吃完了可口的点心,小主人大雄想和大家一起玩数字游戏,我们也来一起玩吧。

  1.出示数字卡7,3,9

  问:7、3、9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

  (你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先确定第一个数,然后后两个交换位置。

  739 379 973

  793 397 937

  2.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字都能摆成6个三位数?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出示:0、1、2、3、4、5、6、7、8、9)

  任选三个你喜欢的数学组成三位数。

  师巡视全班学生完成情况。

  问:你组成几个三位数?

  有不同于六个三位数的吗?(学生投影展示)

  补充: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也选了三个数,可是他摆来摆去就只有四位数,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他可能选了哪些数呢?

  小结:0不能放在第一个位置。

  五、全课小结,深化新知

  师:今天,在大雄的生日会上,我们遇到了这么多关于搭配的问题,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搭配的知识?(乒乓球比赛出场顺序,密码锁,电话号码,路线的选择……)

  师:对,这些都可以运用到搭配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学好数学知识,让它能真正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数学广角 篇5

  今天我当家                   ——数学广角《怎样安排合理》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114页“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做早餐、沏茶、烙饼等家务劳动的分析、研究,体会如何安排节省时间。 2.了解运筹思想、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每组学生准备1口“锅”、3个“饼”(硬纸模型)。 教学过程: 一、   当家中的“省时”策略 1、早餐 课件播放小学生明明在“叮叮”的闹钟声中起床,一边忙乱地做事,一边自言自语:“今天我自己当家,一定要做得像妈妈那样好。怎么安排呢?先洗脸刷牙吧!哦,该点火煮鸡蛋啦!(做等待状)快熟吧!噫,不能急,平常妈妈说鸡蛋要多煮一会儿,才能预防禽流感呢!只有再耐心等一会儿啦!呀,还要用微波炉热牛奶呢!终于可以吃饭啦!好香呀!不好,要迟到啦!快走!” 电脑出示明明一大早耗时43分所做家务情况。 (1)师:“明明为什么会迟到?你能帮他出个主意吗?” 生答,教师出示改进方案: (2)师:“为什么要把洗脸刷牙、热牛奶与煮鸡蛋同时进行呢?” 生:“因为利用等待鸡蛋煮熟的时间洗脸刷牙和热牛奶,就可以节省13分钟,现在总共只要30分。” 师:“真是当家才知‘时间’贵呀!不过,只要合理巧妙地安排,时间是可以节省下来的。明白了这一点,明明以后做早餐完全不必那样慌慌忙忙了。”(板书课题:怎样安排合理) 2、 沏茶(教科书例题2) 课件展示:中午,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明明烧水沏茶。明明小声嘀咕:“这次我得好好安排安排。 我们来看看明明沏茶需要干些什么。电脑出示沏茶所需的工序(略)。 (1)    师:“沏茶的工序这么多?怎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 (2)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间交流。 (3)       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我们认为只用9分钟就能让客人喝上茶。先烧水,在等待水烧开的8分钟里就可完成洗水壶、接水、洗茶杯、找茶叶四件事,然后用开水沏茶花1分钟,共用9分钟。” 生2:“我们不同意他们小组的意见。水壶还没洗、里面又没有水,能放到锅里烧吗?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先洗水壶、接水,再烧水,烧水的同时只能做洗茶杯、找茶叶两件事,然后用开水沏茶花1分钟,共需要11分钟。” (4)    师:“你们觉得哪一组讲得有道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下图。 (5)    教师小结:“对!我们首先得分清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必须先做,哪些事情可以与其它事情同时做,再作出相应安排。” 3、烙饼 (教科书例题1) 师:“看来,当家真不那么简单!烙饼中又有什么学问呢?”  电脑出示关于烙饼的一些要求。 (1)    师:“烙1个饼要用多少时间呢?” 生齐:6分钟。 (2)    师:“烙2个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怎样烙?” 生齐: “还是6分钟。把两个饼一起放进锅里,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3)    师:“如果烙4个饼最少要用多少分钟? 怎样烙?” (4)    师:“6个饼呢?8个饼呢?当饼的个数是双数时,所需时间与烙2个饼所需时间有什么关系?”(饼的个数是2的几倍,就要用几个6分钟。)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都是每次烙两个饼,前两个饼的两面都烙熟后,再烙后两个饼。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便,我们暂且把这种烙法称为一次成型法。” (5)师:“现在明明要烙3个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怎样烙?” (指名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预设:] 如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不对!烙3个饼不应该是12分钟,只要9分钟。” 师:“你为什么认为只要9分钟?” 生:“如果像他这样烙,在烙第三个饼的时候,锅的一半位置是空着的,这不浪费了时间吗?我把前两个饼烙熟一面后,马上换上第三个继续烙;然后将取出的那一个放回锅里和第三个一起烙另一面。锅就不会有空位,所以只要9分钟。” 师:“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这种方法是不是行得通呢?大家动手试一下吧!为便于操作,建议各小组在试验中给每个饼编号、并安排专人记录烙饼步骤及所需时间。” 如没有学生想出这种最佳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6)各小组策划安排,再交流,并请一个小组上台用“锅”和“饼”演示。 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 第一步:烙1、2号饼的正面,用3分钟。 第二步:把2号饼暂时取出,把3号饼放入,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又用3分钟。 第三步:取出1号饼,放入2号饼,烙2、3号饼的反面,用3分钟。 一共用9分钟。   (7)师:“只烙熟某个饼的一面,就换上其它饼继续烙。我们也给这种烙饼方法起个名好吗?” 生:“交替成型法、两次成型法、替换法……” 师:“好!姑且叫它‘交替成型法’吧!这种烙法与一次成型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节省时间呢?” (8)师:“那么烙5个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烙7个饼呢?……” 生答,教师板书: 张数

  1

  2

  3

  4

  5

  6

  7

  8

  …… 分钟

  6

  6

  9

  12

  15

  18

  21

  24

  …… (9)师:“当饼的个数是单数时,所需时间有什么规律?怎么烙?” [预设:] 生1:“饼的个数是单数时,都可以先两个两个地烙(一次成型法),最后剩下3个饼,是单数个,采用交替成型法来烙。” 生2:“我发现饼的个数是单数时,有几个饼,所需时间就是几个3分钟,它的规律和烙双数个饼时一样。” 生3:“除了1个饼以外,烙饼所需的分钟数都等于饼的个数乘3。” (10)师:“生2和生3的发现很有价值,那为什么无论饼的个数是双数还是单数,所需分钟数都等于饼的个数乘3呢?” [预设:] 生1:“只有烙1个饼时锅才空着一部分,而烙两个以上的饼都有可通过合理安排始终不让锅里出现空位。所以每增加一个饼,时间只增加3分钟。” 生2:“实际上一次成型法也好,交替成型法也好,都是为了使这口锅在烙饼时一直不会有空位。” 二、  实践运用策略 1、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的事例呢? 生相互交流。 生:我打开电脑边听音乐边上网下载资料; 在家拖地板和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可同时进行; 在车站等车时记英语单词; …… 2、你对下面几件事情有什么好的建议? (1)两个小孩到肯德基餐厅吃饭,甲说:“我们快去排队买吃的吧!”乙说:“我们应该赶快去寻找座位才对!” (2)如何安排炒菜顺序? (4)教材第114页“做一做”的第1题:怎样给餐厅里的三位客人安排炒菜顺序才合理?  (题略,教科书第114页“做一做”第一题。) 小组1:“可以安排两个厨师给1、2号桌分别炒一个菜;再分别给2、3号桌炒一个菜;再分别给1、3号桌炒一个菜。这样就比较公平,不会让任何一位客人等待的时间特别长。” 小组2:“我们不同意。因为2号桌是位老人,所以先让两个厨师都给2号桌炒菜;再分别给1、3号桌的客人炒菜。这样对两位年轻顾客还是公平的。” …… 师:刚才我们有的从客人等待时间长短的角度,有的从尊敬老人的角度谈了各自的意见,都很有道理。 三、提升“合理”、拓展认识 你曾经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你对此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 教师小结:合理安排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也要考虑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数学广角 篇6

  厦门前埔南区小学 李惠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下)p109例2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

  预期目标师生活动修改栏: 通过“春游”这一情景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及合作学习,可以比较容易(直观)地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在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渗透“逆向”的思维方法。 通过 “做一做”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练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合作完成时,老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指导。一、情景引入: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春游,高兴吗?(高兴)(播放课件)师:首先,我们先去水果园看看,在水果园里,我们遇到了西瓜姐姐,一个西瓜重1千克,你们觉得呢?(比1千克重)师:为什么?(因为天平斜了一边,西瓜比1千克重。)你们再猜猜,一个西瓜大约重几千克?(学生自由发言)师:对了,1个西瓜大约重4千克,请小朋友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师:小朋友是这样摆的吗?(播放课件)接下来,我们又遇到了苹果妹妹,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请小朋友再估一估。(学生回答后,播放课件)二、教学新课:师:我们已经摆出了1个西瓜重4千克,又知道4个苹果重1千克,小朋友,你们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播放课件)请小朋友通过学具再摆一摆。(学生操作,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学生汇报,让他们说说原因。师:小朋友说得真不错,你们都是这样想的:(边播放课件,边讲解。)师:请小朋友把思考过程再看看、想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厌。(让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从而理清思路。)三、反馈练习:师:游完了水果园,老师的肚子都有些饿了,我们去吃麦当劳好吗?(播放课件,学生再一次激动起来,好奇的睁大眼睛盯着屏幕)师:麦当劳叔叔告诉我们:1个汉堡可以换2个鸡翅,1个鸡翅可以换3个冰淇凌,那么1个汉堡可以换几个冰淇凌?(学生直接抢答)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你是怎么列式的?让学生重点说说列式的意义,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小结。师:这时,麦当劳叔叔又送来了可乐。你们看,麦当劳叔叔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他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让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并发现问题。)学生发言、汇报。师:1瓶大可乐可以倒满几杯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后,老师进一步说:我们知道了1瓶大可乐可以倒满12杯,那么2瓶大可乐又可以倒满几杯呢?师:要求2瓶大可乐又可以倒满几杯,我们可以先求什么?这道题该怎么思考呢?(我们知道了1瓶大可乐可以倒满12杯,所以求2个大瓶就是12×2=24杯)师:吃饱了,喝足了,我们继续出发吧,下一站我们到动物园。(播放课件)四、巩固练习:师:动物园里的小动物正在玩跷跷板呢,你们看?(播放课件)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让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老师适当板书,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师:2头牛等于几只羊?我们该怎么思考,请小朋友先独立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师:看!小鸡、小鸭、小鹅也在玩跷跷板,你们知道谁重一些吗?(小组讨论)学生讨论,说明原因。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五、总结提高:师:离开了动物园,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又遇到了小白兔。小白兔和小灰兔正在换萝卜呢!他们换了好几次,总也没换对,你们能帮助他吗?(课件出示题目)学生交流讨论,汇报答案,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师:原来6棵大白菜可以换54棵小萝卜,小白图兔这下明白了,可高兴了,它要谢谢小朋友。这时又来了一只小黄兔,它也想换萝卜,你们看。(出示新题目)六、谈学习感受。

  教学设计说明:

  课的的开始通过“春游”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有条理地猜猜结果。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难懂,所以教学时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最后,在教学例题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练习,培养学生类比推移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学时,要多关注“后进生”的指导,培养他们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数学广角 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乒乓球、套餐组合图片、纸箱、每组三张数字卡片、吹塑纸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这里边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想知道吗?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明明的自我介绍。)那咱们快去吧。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排数:

  ①(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师:看,明明的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玩。

  (课件:情景创设。明明说: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排数游戏吧。用1、2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

  师:孩子们,你们会吗?用1、2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

  指名回答。

  (课件:明明说:如果是1、2、3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多少个呢?)

  师:从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呢?

  ②自主探究:

  师: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摆一摆,然后把你们排出的数记录在纸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③汇报结果。

  1、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2、怎样排的?指名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其他学生一起说数。3、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吗?(有没有漏掉的)4、谁发现了他们小组排数的规律?(可以让排数的学生说,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学说。)

  ④观察、比较、分析、小结。

  1、孩子们,看看,这几个组排出的都是哪些数?2、看来呀,每个组的方法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只能排出这6个数。3、你喜欢哪个小组的方法?4、教师小结:看来,这种先固定最前面一个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最快最准,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漏掉。

  2、抽奖

  孩子们,你们学习非常认真,我们来做个抽奖游戏,想参加吗?每个小朋友都有中奖的机会哦。

  ①教师出示4个号球:这里有四个号球:2、5、7、8。

  ②什么样的号码能中奖呢?我给你们透露点信息:中奖号码就是从这4个数中选出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猜猜,什么号码可能中奖?这个号码肯定能中吗?再猜?看来,可能中奖的号码有很多个。有什么好办法肯定能中奖?(把你认为能中奖的号码都写出来吧)(把用这四个数能组成的所有两位数都写出来,教师巡视,“有孩子写出来8个两位数,她还在继续写,看来不止8个”“你是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

  ③写好了吗?大家推举一个人来摸奖吧。学生先摸出一个球。中奖号码的最前面一位数出来了,是2,那中奖号码可能是? 25、27、28。再摸一个球。中奖号码是?

  ④你中奖了吗?把你写出的这个数圈出来。同桌互相看看,如果你同着中奖了,请你给他画一个苹果。

  ⑤出示所有结果:孩子们,你刚才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两位数?用2、5、7、8能组成的两位数究竟有多少个呢?咱们用刚才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的办法把这些数都排出来吧!老师写,你们说好吗?

  3、握手

  ①师:孩子们,你们也是一群善于动脑的好孩子。这么多同学中奖了,来,咱们握握手,祝贺祝贺!加油!

  ②提出问题: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猜猜看!

  生1:6次!

  生2:4次!

  师:究竟几次,小组长作裁判,小组内的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

  ③学生汇报表演。小组长指挥说明。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握手的次数。(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

  ④师问: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⑤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这和顺序有关。

  三、拓展应用,深入探究

  1、菜肴搭配。

  课件:情景创设: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好吃的菜肴。妈妈说:孩子们,菜的营养要合理搭配,又不浪费,每个小朋友从这六个菜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①师:该吃午饭咯,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自助餐。老师都流口水了拉。这么多好吃的菜,你选那些菜肴呢?听听妈妈怎么说:(课件出示)

  师:哪些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在这六种菜里选两种,还要注意只能选一种荤菜和一种素菜,可以怎样搭配呢?

  指明学生说一、二个,还有吗?看来有很多种搭配,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呢?

  ②把你们想到的搭配用线连起来,比赛哪个小组的最快,方案最全:不重复,不遗漏。

  ③学生连线。

  ④学生小组汇报,有和他们想法不一样的吗?

  ⑤一共有多少种搭配?你这么快就知道啦,是不是有什么发现呀?(点数或者加法:3+3+3=9)

  1、合影:

  课件:情景创设:妈妈说:孩子们,给你们三个合个影作纪念。你们三个排成一排赶紧站好了。

  ①师:明明和红红、东东站成一排,可以怎样排呢?一共有多少种排法?(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可以画一画,摆一摆,同学一起排一排)

  ②谁来说说,他们三个可以怎样排?你是怎么想的?(固定左边的小朋友;固定右边的小朋友;固定中间的小朋友)

  (师:所有的方案他说完了吗?还有补充吗?谁能够把所有的方案都能说一说?有这么多排法啊,你是怎么想的,能说得这么全面一个都没漏掉也没重复?)

  ③还有跟他不一样的想法吗?其实,还可以固定最左边(右边、中间)小朋友,交换其他位置小朋友的办法,甚至还有其他的办法,你愿意动脑筋去想吗?不管用什么办法,这里三个小朋友排成一排,都只有6种排法,你能把这6种排法画出来吗?

数学广角 篇8

  综合应用:打电话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编排思想

  1.探索最优方案(每个人都不空闲)。

  2.发现规律(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老师),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应用规律。

  三、教学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2.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

  3.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计好具体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和流程图。

  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找次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发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小组合作与交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科书在素材的选取上非常注重现实性,如钙片、矿泉水、松果、饼干、糖果、白糖等物品,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便利。

  教科书的两个例题在编排上都呈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2.注意体现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在编排结构上注重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强调数学思维的一般过程,着力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例1安排了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总结,从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例2则安排了9个待测物品,并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此外,教科书在分析方法的编排上还很重视“数学化”,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分析模式。先让学生探讨待测物品数量为5个、9个时怎样找次品,并罗列出各种解决方案;然后从这些方案中寻找规律,总结、提炼出一般方法和优化策略;最后,再利用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时的问题,同时也从可验证归纳出的方法是否正确。这里之所以需要验证,是因为本单元提供的归纳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对数量更大时的情形是否适用,还需要通过试验来检验。

  四、具体编排

  例1

  (1)创设找5瓶钙片中的1瓶次品的合作学习的情境。

  (2)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

  例2

  (1)创设找若干零件中的1个次品的合作学习的情境。

  (2)进一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3)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有效性。

  练习二十六

  第1题,因总数为9筐,故可平均分成3份,只称2次就保证能把吃过的那筐松果找出来。如果天平两端各放4筐,如果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则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吃过的,这样只称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过的那筐松果;但这种方法是不能保证一次就称出来的,也不能保证2次就能称出来,只能保证称3次就一定能称出来,故该方法不是最优的。

  第2题,把15盒平均分成3份,至多3次就可以保证找出较轻的那盒饼干。

  第4题是一个趣味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到爸爸与小明的年龄差是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即现在和3年后两者的年龄差一样,所以设小明今年x岁,则爸爸今年就是(x+24)岁,从而x+(x+24)=34,可算出小明今年是5岁,爸爸今年是29岁。

  第5题的编写意图在于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操作活动,学会用图示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题答案是至少需要称3次。

  第6题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是轻,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份,至多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是重了;若天平不平衡,则这两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放上天平,若天平平衡,则轻(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重(轻)的是次品。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此题为起点,探索数量为4,5……时如何找出次品。

  “你知道吗”:

  本专栏简要介绍了在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轻的情况下,保证能找出次品所需测的次数。由该表可发现,只要待测物品数量介于3n-1+1~3n之间,则最多只需要测 次就保证能找出次品。由此,要保证6次能测出次品,待测物品可能是244~729个。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础。

  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操作活动,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过程,由此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时,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各种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在此基础上,就可让学生进行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从而可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是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数学广角 篇9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数学广角课题数学广角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图片教 学 过 程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

  学生自由汇报

  观察理解情境图的内容 找出题中的信息 总共要烙3张饼。 学生讨论汇报:可以一张一张的烙; 烙一张饼要6分钟,烙3张饼要18分钟。 可以先烙两张,再烙一张,这样只用12分钟,节省6分钟。 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的反面,有9分钟。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学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图。 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观察理解情境图。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 谁的方案比较合理。 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最合理?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2、书后做一做第2题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题动手实验,并记录。 讨论交流,说自己的发现 观察图,讨论设计方案 用过程图表示出自己的方案。 学生选出最佳方案。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的理由。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育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第二课时:数学广角课题数学广角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1、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 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最优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学生自由汇报 观察情境图,找出题中的信息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方案,算出每种方案等候的时间 如果先卸船1的货,那么3艘船都要等候8小时;而如果先卸船3的货,那么每艘船只等候1小时。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船开始卸货,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学生完成设计,小组交流,在班上交流。

  使学生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应用,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15 2、有210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人,不能弃权。前190张票中甲得75张,乙得65张,丙得50张,规定谁的票最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最少还需要多少张票?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充练习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结果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三课时:数学广角课题数学广角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  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2、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图片教 学 过 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田忌本场胜负第一场上等马下等马齐王第二场中等马上等马田忌第三场下等马中等马田忌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 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 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 1、数学游戏:学生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思考问题 学生将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通过对照表找到答案 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 如乒乓球团体比赛等通过讲故事,使学生体会对策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使学生体会对策论在生活中的应用。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说明游戏规则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结果 同桌两人一组来玩这个游戏。小组内讨论问题,汇报交流 学玩游戏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数学广角 篇10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四川省郫县教育局教研室 付 强 罗德中

  四川省郫县犀浦实验学校 张万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下册》 第134~135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

  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师用具:卡片、5个药瓶

  学生用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2)独立思考。教师鼓励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3)全班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称来称)、用天平称(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学生留出思考空间,但是可帮助发言学生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重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轻的一端就会……)。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教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地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

  (3)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砝码);利用推理(教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砝码称出每瓶的重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似的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的是少的。

  3.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现在有5瓶钙片,其中有一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5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3)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教师帮助板书示意图。教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4)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5)教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还可以……。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这样的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三、解决9个零件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教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教师帮助梳理分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提示学生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全面。

  4.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小结:把9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四、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学生猜测。

  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定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份,即4,4,4)。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3次。

  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 2 8)(3 3 6)(5 5 2)(6 6)……

  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小结:这样看来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五、巩固练习

  完成p136练习二十六的第二题:

  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找出这盒饼干?

  独立思考,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教师指导学生在汇报时重点阐述: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可以找出这盒饼干?

  小结:在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时候,我们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够准确快捷地找出次品。

  六、拓展训练

  刚才我们我们分析的9、12和15都是刚好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数,假如遇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数,例如10个、11个……又该怎么分呢?大家猜猜,可以大胆地试一下,看看哪种分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数学广角 篇11

  教学内容:

  p109例2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

  卡片学具、课件。

  师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播放课件)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播放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课件)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

  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共3页,当前第2页12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数学广角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猜一猜)

  1、提问后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通过刚才的猜一猜,我们知道要猜出准确的答案,必须要找到有利于猜想的依据或线索,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这些依据和线索呢?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后,同学们一定会明白。

  二、新知探究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3位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学习,

  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1、出示便1(课件演示)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2、学生回答问题并说出理由:

  ①请同学们仔细读题,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②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该如何思考呢?

  A、从三个已知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红拿的是什么书吗?

  B、从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③通过刚才的分析、推理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位同学各拿了什么书,那么现在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④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呢?(学生说教师板书后再演示课件)

  ⑤回顾刚才的分析过程再次加深理解。

  已知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又知小丽没拿数学书,肯定拿了品德与生活书。

  那么,小刚拿的一定是数学书。

  小刚拿的是书,小丽拿的是书。

  3、教师小结:像这样,通过分析同学们说的话,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简单的推理,换句话说,推理就是依据所给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4、质疑提问:像上面的例题中,如果我们只分析小丽说的话而不看小红说的话,能得出正确答案吗?

  由此可见,在简单的推理时,一定要全面地分析,仔细推敲才能准确判断出正确答案。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推理,并且学会了怎样运用已知的条件推理得出未知的结果。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检查一下同学们学得怎样?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吗?

  三、应用提升(闯三关)

  1、讨论完成P109“做一做”(第一关)。

  2、猜一猜,猜图形(先猜再出示课件)(第二关)。

  3、连线(第三关)。

  四、拓展思维

  恭喜同学们顺利的闯过了三关,我想同学们对我们今天学的推理这一数学知识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你们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什么职业什么人对推理这一数学知识运用的最多吗?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有名的侦探,想知道是谁吗?请听黑猫警长告诉我们什么?那你们想当小侦探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当小侦探吧!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广角 篇13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过程 :

  一、   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和小猫、小狗、小兔去数学广角参加一次比赛。在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呢!他们去的时候就碰到了很多麻烦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帮他们共同解决,好不好?

  二、   展开活动,探索新知

  (一)探索1、2组成的两位数

  他们三个高高兴兴地去了车站,没想到我们的老朋友早就在车里等他们了。他们好想上车呀,可是车门是关着的,聪聪说:“这是一扇密码门,是由一个两位数组成的,猜对了就可以上车了。”

  你们能帮他们猜一猜吗?(生猜)聪聪提醒你们这个两位数是由数字1和2组成的,(生再猜,12和21,)现在怎么猜得这么快呀?聪聪又提醒你们了,这个两位数呀和胡老师的年龄很接近,你们说是多少?(21)

  (二)探索1、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师:三只小动物高兴地上了车,他们看到聪聪很高兴,谁都想和聪聪一起坐,可是位置只有一个呀,那该怎么办呢?

  聪聪说:“别急,那就让你们抽签吧,我这里有三张卡片,1、2、3,你们三个人每个人抽两次,组成一个两位数,看谁组成的两位数最大,我就和谁坐。”

  师:小朋友,你们听懂聪聪的意思了吗?聪聪是什么意思呀?(生说)

  师:老师有个问题了,用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你们先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可以想,也可以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

  师:有的人说是3个,有的说是4个,还有的说是6个,意见不统一了,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够使摆出的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你们可以(板书:摆一摆),小组当中一人记录,其他的人寻找方法,记录好了之后交流一下你们组是怎么摆出来的,再选一个汇报员。(小组活动,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信封,里面有三张卡片和一张白纸。)

  小组汇报:方法一:我摆出12,然后再颠倒就是21;再摆23,颠倒后是32;再摆13,颠倒后是31,一共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12、21、23、32、13、31)

  方法二:我先把数字1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12和13;我再把数字2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21和23;我再把数字3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组成31和32,一共摆出了6个两位数。(12、13、21、23、31、32)

  方法三:我先把数字1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十位组成21和31;我再把数字2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十位组成12和32;我再把数字3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十位组成13和23,一共摆出了6个两位数。(21、31、12、32、13、23)

  每种方法说完后师问:还能摆吗?(再摆就要重复了!提示: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师小结:排数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我们用3个不同的一位数拼成了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板书:6个) 

  可拓展:三只动物抽到卡片后最多能组成21、31、32

  那谁可以和聪聪一起坐呀?小猫很幸运,他抽到了2和3,那么他一定会摆出一个……

  (三)握手

  小动物们谢谢我们帮他们一起解决了这些数学问题,一定要让胡老师表示谢意,好谢谢你们。(老师过去和学生握手。分别找几个人握手,让学生观察,每两个人握一次手。)

  师:老师的问题出来了,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几次手呢?你们猜猜看?(生猜)

  师:到底是几次呢。解决这个问题呀,我们可以(板书:表演)一下,四人当中组长监督,其他三个人握一握,看看一共要握几次。

  生汇报一共几次,并选一组上来表演。表演完了板书(3次)

  师:如果我们在家里,没有3个人,或者考试的时候,你怎么握手呀?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画图.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画图太麻烦了,可以用符号,三角形,正方形,圆来表示.

  生:也可以用序号表示.

  生:可以给动物连线.

  (四)比较

  师:(指着6个”、“3次”)为什么三个数能排出6个两位数,而三只小动物握手却只能握3次?

  生:排数字时把两个数字交换后变成了另一个不同的两位数,而握手的时候两个人交换位置,还是那两个人在握手,只能算一次。

  三、    练习应用

  1、搭配衣服

  师:小动物们马上要参加比赛了,但是小狗不乐意了,他看小猫、小兔都穿得这么漂亮自己不美,心里不舒服,小朋友们,你们愿意为小狗重新选一套衣服吗?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2件衣服,2件裤子,一共有几种穿法呢?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打开书本101页,可以摆一摆,也可以连线,也可以用序号的方法)

  2、比赛场次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3只动物,每两只比一场,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呢?生看书上101页第2题。

  师巡视时,看到学生用三个小圆,当三个人,连成一个三角形,随即提示能不能把圆变成点,这样就是三角形了.就叫学生上来板书.

  四、    小结

  比赛结束了,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数学广角了,离开之前,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    拓展练习

  聪聪给我们又留下了一题,小朋友们如果我也参加比赛,四个人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几场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数学广角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