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词二首

词二首

薄凉之人 点赞 分享
词二首

微信扫码分享

词二首(通用12篇)

词二首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字,会写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了解词的内容,由《忆江南》体会江南春景之美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之情;由《清平乐》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安适悠闲以及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查找有关资料,阅读有关词作,激发学生学习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江南春天与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两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

  1.投影。

  2.范读磁带、配乐磁带。

  3.搜集有关两首词及作者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忆江南

  一、诗词对照,导入课题。

  1.出示诗歌,学生自由读议。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这些诗句都是写什么的?(江南春景)

  2.江南春景之美,是历代文人骚客所吟唱歌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写江南春景的词,题目是《忆江南》。(板书课题)

  出示文本,读一读,比较诗词有什么不同。

  3.简介词及词牌名。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子”。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这首词,词牌名原是“谢秋娘”,自从白居易用“忆江南”为题填了三首词之后,词牌名就由“谢秋娘”变成“忆江南”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通过课前预习,你了解了哪些有关本文的知识?(学生参照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老师适当补充。)

  1.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大多反映中唐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其中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著名。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发展开拓了道路。

  2.朗读情况:注意“谙”读作ān;最后一句读出反问的语气。

  3.诗意理解。(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由说。)

  4.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解决的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简要板书,留待课中解决。)

  三、朗读感悟,理解词意。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带着以上问题,分组读课文,小组内进行讨论。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探究。

  (1)江南好

  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江南春景的诗词想象:一个“好”字,包含了哪些江南的春景?(莺歌燕舞、绿柳红花……)可以换成什么字?(“美”“妙”……)好不好?为什么?从这个“好”字,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赞美、向往)

  这正是作者忆江南的原因。

  (2)风景旧曾谙

  谙:熟悉。这儿风景之好并不是传闻,而是作者亲身体验、亲身感受的。

  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青年时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即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包括本首词在内的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什么?(江花、江水)运用了什么方法?(比较:红胜火;比喻:绿如蓝)

  这种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也可以见到,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能不忆江南?

  这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再读体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和怀念,把读者也带入了无限遐想之中。)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江南真美呀,那儿的风景我曾经非常熟悉:太阳升起,江边的野花比火还红艳,春天来了,江水碧绿见底,如同蓝草一般。这能不让我回忆起江南吗?

  4.指导背诵。

  (1)再读体会。

  (2)根据诗意想象画面。

  四、阅读拓展,深入赏析。

  白居易的《忆江南》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为后人吟咏赞颂,那么这寥寥数语为何能成为千古佳句流芳百世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三首《忆江南》。

  投影出示: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学生反复读,老师作简要介绍。

  五、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并把想象的画面画下来。

  板书设计: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

  江水绿如蓝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每首词仿佛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 村居》,继续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1.自读。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

  (1)学生说,引出“村居”。

  (2)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简介作品及作者。

  (3)老师补充: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还有一个题目就是“村居”,即乡村农家居住的地方。

  2.听读。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注意“媚、媪、剥”三个字的读音。

  5.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出示字词卡,指名认读。

  疾茅檐鸡笼剥莲蓬

  ⑶写字指导:“茅”字不要掉了最后一笔“撇”;“蓬”字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三、细读,理解词意。

  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讨论上片。

  (1)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茅屋的屋檐。

  “茅檐”“溪上”“青青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农村的特有景色: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2)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醉:作者被这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所陶醉。

  吴音:吴地的方言即南方乡音。

  相媚好:听到用吴地方言对话的声音,倍感亲切悦耳。(谁在说话?翁媪:分别指老年男子、老年妇女。想象: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这里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正当我陶醉于这幽美的自然环境中时,突然听到有人用南方乡音交谈的声音,多么柔和而亲切啊。循声看去,原来是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聊天,他们这么温馨惬意,亲密无间,到底是谁家的老人呢?

  猜想:老人生活怎样?他们与下片的几个人物有什么关系呢?

  3.讨论下片。

  (1)读下片。

  (2)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躺着剥莲蓬。)

  你最喜欢哪个孩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大儿子和二儿子在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小儿子年龄最小,这里特别写到的是他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样子,生动传神,一个“卧”字,表现出了小儿“无赖”的神态。)

  4.再读这首词,说说你感觉这户农村人家生活得怎样?(是啊,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热爱与向往,也写得这样意境优美、情趣盎然。)

  四、品读,领会诗情。

  1.配乐再读词,你感觉到词中哪几处写得最有情趣?

  2.指名学生说,并讲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1)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走入作者的内心同作者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诵这首词。

  五、赏读,拓展延伸。

  清平乐(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

  柳边飞鞚(kòng),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溪上青青草

  翁媪吴音相媚好

  锄豆编笼卧剥莲蓬醉

  安适、悠闲

  热爱、向往

词二首 篇2

  一、         教学目标 :

  1、通过比较鉴赏阅读,把握二首词的主旨。

  2、拓展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初步把握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风格特征。

  二、     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     教学步骤 :

  1、导入  :检查朗读背诵课文情况;交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比较鉴赏《沁园春 长沙》和《沁园春 雪》: 

  (1)作者笔下描绘了怎么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2)二首词的主旨有什么不同?

  (3)研究讨论二首词内在联系。

  板书:

  篇名             景                情  

  《沁园春·长沙》  长沙橘子洲秋景      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      北国雪景          还看今朝!

  3、讨论毛泽东的创作风格:

  小组交流不同时期毛泽东作品,展示课外研究成果,初步把握其诗词创作的风格特征。

  四、     课后拓展:

  阅读小诗《七绝·登庐山》,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词二首 篇3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26 词二首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单  元:第六单元——丰富多彩的文化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恬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

  《如梦令》大意是讲述诗人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陶醉,找不到回家之路,撑船到处转,没想到闯入了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

  作者用语生动流畅,风格清新自然。词作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画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藕”,掌握“鹊”和“藕”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

  3.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词句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词的理解,感悟词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词的学习、意境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与熏陶。

  4.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的意境,借助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感悟词中景、心中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重难点分析:

  l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词句的含义。通过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诵读,并为他们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让他们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美读,在美读中编创,从而使阅读、理解、积累、运用这一学习流程循序渐进,在阅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中国古诗词的美好情趣。

  l          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难点。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照注释,已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但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使其不能深刻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必须结合词人的生平背景,教师适当地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

  (二)学生背诵。

  (三)记得这首词是谁写的吗?(南宋词人辛弃疾)

  (四)课件出示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五)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学习他的另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六)课件出示理解题目:“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山道中”是词的题目名。

  (七)课件出示教师介绍黄沙道。

  二、初读词作,初步感悟

  (一)自己放声读一读,读通,读顺。

  (二)指名朗读,并让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课件出示配乐范读。

  (四)女生男生赛读。

  (五)全班齐读,边读边想: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课件出示

  三、走进文本,读中悟意

  导入: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在看着什么?听着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一)默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2.此时此刻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或想到的是什么?

  (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

  1.随机解释个别词语。

  2.相机出示下列语句。

  课件出示语句赏析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谁还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

  多美的月夜啊,词人深情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多美的月夜啊,我们深深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月落乌啼”的场面,让我们再次感受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课件出示语句赏析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教师引导:

  你还看到、听到或闻到了什么?

  此时此刻,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耳听着欢快的交响曲。词人拥有怎样的心情?

  作者行走在黄沙岭的道途之中,沐浴着清风、明月,嗅着晚风送来的稻花的清香,那种轻松与愉悦之情已经是捂也捂不住了,情感已从心湖之中溢出来,流淌出来。他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语句赏析3: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教师引导:

  你还看到、听到或闻到了什么?

  再次读这句词。

  课件出示语句赏析4: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教师引导:

  你还看到了、听到了什么?

  从这句诗,你想到了哪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词人此时此刻有怎样的心情?(转急为安、兴奋不已、激动万分……)

  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请你带着词人此刻的心情,再读这一词句。

  四、品读词作,读中悟情,欣赏诗词意境

  (一)课件出示先配乐,后画面展示。

  (二)仔细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三)配乐写话。

  教师导语:此时此刻,老师知道你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请你拿起笔,静静地想,静静地写,写下那动人的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四)画面取名。

  1.给自己的文字取名字。

  2.交流讨论:江南夏夜图、山村夏夜美景图、田野山水名作、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五)师生齐读(或背诵)整首词,整体感知。   

  五、拓展延伸

  (一)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文笔,怎样的风格?(清新欢快、豪放)

  (一)由于词人的生活遭遇,他的词风有时又沉郁顿挫、悲壮激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请你选择喜欢的一项作业

  (一)请把这首词中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来。

  (二)如果你想画,拿起你的画笔,画一幅简单的夜行黄沙道图。

  (三)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并背上几首。

  (四)学完这首词,如果你也想写诗,那就大胆地行动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激趣导入

  (一)背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复习该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词《如梦令》,看看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

  (三)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李清照。

  (四)出示课件教师总结补充。

  (五)我们已经大略地了解了一下李清照,那大家想知道她此生最难忘的一次少年时经历是什么吗?

  二、读准词句,初读感知

  (一)自由朗读《如梦令》一词,出示自读提示

  1.仔仔细细读上两遍,把生字和多音字读准。

  2.同桌对读,相互检查。

  (二) 指名读《如梦令》,其他同学注意听,找出生字和多音字。

  (三)“兴尽”的“兴”是多音字,“藕花”的“藕”是个生字。

  (四)齐读“兴”和“藕”字。

  (五)齐读句子“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六)再读《如梦今》。出示自读提示想想每句中该如何停顿,用何种语气?

  (七)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的停顿和语气。

  (八)教师相机指导读法。

  三、感悟诗情,品读赏析

  (一)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做一个有心的小听众,感受老师对这首词的理解。

  (二)了解词作背景和大意。

  这首词是描写作者少女时代同闺中密友一次游玩的经历,这在讲究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代是极为难得的!

  (三)课件出示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阅字典或询问老师。

  (四)感悟诗情,想象画面。

  (五)这首词大概是什么意思?

  (六)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读一读。

  四、想象画面,美读感悟

  (一)分句理解,想象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二)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教师相机追问:

  日暮下的小溪凉亭会是怎样的美丽?亭中的姐妹们又在做些什么?河塘深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是什么惊飞了鸥鹭?

  (三)这么美的景色,谁忍离去,让我们带着“余兴未尽”之情读一读。

  (四)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毕竟天色已晚,而这摇橹而归的途中作者留下什么?带走了什么?

  (五)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背诵。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试着背一背这首诗吧!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一)少年时的记忆总是美好的,同是溪上泛舟,让我们再来看李清照的另一首词《武陵春》。出示课件

  (二)这次泛舟作者的心情如何?

  (三)同样是泛舟,此时作者忆起昔日的溪亭之游,心中会有何感受?

  预设:留恋、怀念……

  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这首词。

  六、教师小结

  课堂的引入以四年级学过的《清平乐·村居》为突破口,既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又可以把课堂带进诗词的意境,很自然地过渡到作者。

  通过资料,学生进一步了解辛弃疾,为学生理解诗词做好铺垫。

  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学生领会词人的心境。

  学会整体观照,揭示诗歌的意境,是古诗学习的重要门径。优秀的诗词是句断意连的,在似断非断的变化中品读,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

  学生在诗句的朗读中,用“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这个问题从整体入手解读古诗,揭示了词的意境。意在铺垫当时的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解读该词之难,难在一个“情”字。感悟诗人之情,需要读懂诗词的景,用“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在看着什么?听着什么?闻着什么?想着什么呢?”这一问题统领课堂,借助注释和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感知、体会和领悟。追求教学的深意并不容易,但通过问题的创设,词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自然地从词句中涌现,思路层层深入,词的意境似乎就在学生眼前。

  点拨学生透过词句体会词人的情感,鲜明地感受到词人的喜悦之情。此情此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切己体察。激情诵读,让学生感同身受,对诗词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在自主阅读鉴赏中体现了阅读的主体性,设计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读悟教学法。

  诗词的教学也是语言整合的过程。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下自己头脑中的画面,既是遵循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也是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复现优美的意境中,其中的意象一一浮现,通过写进一步加深对诗情的领悟,最终完整地感悟到诗性。可以说是情由景生,由景悟情,真正实现诗词教学的目标。

  通过比较两首词的风格,大致了解两位词人豪放词风的异同。让学生的认识相对深入。

  从复习回顾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为进入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把诗词读通、读顺。扫除生字词的障碍,是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语言情境的基础。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一种对美的追求悠然而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出读的欲望。

  教师结合诗人的生平背景,适当地指导品悟,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诵读,为他们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让他们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美读,在美读中编创,从而使阅读、理解、积累、运用这一学习流程循序渐进地体现出来。

  体会词的意境,借助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感悟词中景、心中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诗词教学要做到“三拓展”:把诗文读宽,把诗文读深,把诗文读美。通过推荐阅读,有效地做到了把诗文读宽、读深、读

词二首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两首宋词。

  2.对比体会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的特点。

  3.学会结合生活理解词作,从词作中汲取精神养分。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我们一起回顾我们学过的宋词。找六位学生分别背诵李煜的《相见欢》、李清照的《醉花阴》、辛弃疾的《破阵子》、晏殊的《浣溪沙》、李煜的《虞美人》、温庭筠的《望江南》。其中脍炙人口的句子有哪些?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上作品除辛词外多为婉约风格,而婉约与豪放的代表词人柳永与苏轼也有不少流传千古的佳句,今天我们通过《凤栖梧》《江城子·密州出猎》来进一步感受婉约与豪放词风的魅力。

  二、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交流时避免照本宣科,避免资料式的介绍。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元年(1034),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词作极佳,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评说柳永,不管你怎样看待,也得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李白有才气,苏轼也风流。若要有才气,也风流,且把才气与风流玩得出神入化,游刃有余,恐怕李白与苏轼是难以望及柳永的项背的。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伎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伎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伎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苏轼的一生也极为坎坷。我们来看一下苏轼的绝命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是他死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后的即兴之作。从中我们能了解到苏轼一生的概况:辗转于贬谪的痛苦之中,历经三个贬谪之地:黄州、惠州、儋州。

  虽说两人人生结局都是让人扼腕痛心的,但他们的人生历程大不相同,或者说人生态度各不相同,因此两人的词风也就迥然相异了。让我们在朗读词作中感受两人的精神境界与思想情感。

  三、朗读。

  1.教师范读。(示范情感把握:《凤栖梧》尽量读出一种缠绵哀婉的感觉;《江城子·密州出猎》尽量读出一种豪情满怀、坚定执著的感觉。示范节奏把握:《凤栖梧》读时要柔缓抒情,渐次突出沉重的无奈与伤感;《江城子·密州出猎》读出铿锵的顿挫感和紧张的变化感。)

  2.学生散读。(要求学生先默读扫清字词障碍、读熟练。)

  3.学生齐读,落实教师示范的要求,为分析作准备。

  四、分析。

  1.你认为两首词中能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词分别是什么?

  《凤栖梧》中的“春愁”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出猎”。即两首词的内容分别是写春愁和出猎的。

  2.我们先看《凤栖梧》中的“春愁”,何处可见其愁?

  (1)孤独:“伫倚”即长时间地倚靠。“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2)借酒消愁: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又是一种徒增烦恼的做法。

  (3)生动形象的誓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衣带渐宽”的消瘦,“消得人憔悴”的煎熬,“不悔”“消得”的忠贞与执著,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

  3.学生再读,试着背诵。

  4.接下来再看《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出猎一事的呢?

  出猎装束: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英姿

  出猎场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壮观

  出猎豪情:亲射虎,看孙郎。——英武

  出猎用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壮怀

  5.我们没提到的句子又该怎样理解?

  (1)老夫聊发少年狂。

  (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从这些词句中读出的是不如意的惆怅,不得重用的失落,“老夫”的戏谑,“鬓微霜”的慨叹,“何日遣冯唐”的期盼。

  6.为什么词人的情感如此复杂呢?(介绍背景)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喻指辽和西夏。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力。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但“何日”却给人遥遥无期之感,怎不让词人焦虑、压抑?

  7.我们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和生活经历读这两首词,你还能读出什么?

  读出一种人生态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引用《凤栖梧》这首词的结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境界,比喻一种执著追求,不惜牺牲的精神。这一首爱情诗又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

  读出一种爱国情怀: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多次被贬谪,然而他在力所能及时又修建了利民的“苏堤”,在不被重用时仍有一腔热血欲征战沙场。苏轼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这是他的资本,是他骄傲的资本,是他可以愤世嫉俗的资本,然而在这种境遇下能百折不挠,能以一种永远向上的阳光姿态面对人生,这一点又有几人能及?这种心怀祖国,不忘报国的情怀又有几人能及?

  可以说,无论是婉约的柳永还是豪放的苏轼都是真人:柳永坦然、决然抛弃了官场的污浊;苏轼坦然表现对朝廷的期待。他们二位当之无愧为活出自我的楷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敢于、甘于为自己的所想而执著付出。

  五、背诵两首词。

  六、默写两首词。

  板书设计:

  凤栖梧

  柳 永

  孤独——“伫倚”“无言谁会”

  春愁  借酒消愁——“拟把疏狂图一醉”

  生动形象的誓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出猎装束: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英姿     

  出猎场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壮观壮志

  出猎豪情:亲射虎,看孙郎。——英武       凌云

  出猎用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壮怀  

词二首 篇5

  《古诗词二首》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无赖”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小组自学,读中理解,读中想想,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古时儿童生活场景,师生共同做有关的背景介绍,提问“同学们想了解更多古时儿童的生活情况吗?”那今天学了古诗二首你就会有更多的了解。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读诗解题、做背景简介。

  1.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解题:宿:过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这句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 (疏疏)    一径(深)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小组内说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 

  走:跑。   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   寻: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三、学习《清平乐.》

  (一)原型启发, 感知词文。

  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背景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

  4.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5.学生练读。

  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老师要郑重纠正刚才的错误:我们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棒。)

  (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

  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师把学生说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这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

  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请同学认真看,可能会对大家理解词有所帮助。(出示图并范读)

  5.看了这几幅图,同学们可能理解了这儿其中的几个词语,可能有几个还不够理解,

  6.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来证实一下自己的理解,来探讨一下自己还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师请教。

  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8.词语都理解了,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整首词是什么意思。(说得非常通顺连贯,老师相信你能读得和说的一样好。)(太美了,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三)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老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先展开想象,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一会请同学上台表演。

  4.指名学生表演,其它同学补充,并随机板书。(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向往,我们就用连环画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吧!)

  四、作业:

  根据诗中描绘的景色,结合自己的想象任选一诗写一段话。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角色,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语文教学要注重阅读,注重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注重在读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时抓点带面,点上着力,次要内容以读代讲,重点内容反复朗读,读中感悟。

  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更好的体会作者情感。

  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学生讲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学生读辛弃疾的《清平乐.》就要让学生了解辛弃疾本人,了解他生活的时代,从而为学习文本做好准备。

  不同形式的朗读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为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

  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学习,是开放性学习,本课运用请同学上台表演、连环画等不同的教学环节,不仅是为了增加学习兴趣,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词二首 篇6

  作家与作品

  写作背景

  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整整一年中,经历了11个省,走过终年积雪的雪山,越过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堵截,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410个团和不计其数的地主武装,占领过54个城市,连续行军二万五千华里,战胜了军事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胜利地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合。这就是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完成长征之后,从11月起,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的三次“围剿”,有力地促进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的高涨。为了进行抗日,红军在1936年2月,渡河东征进入山西,取得了许多胜利,并准备开赴河北抗日前线。但这时蒋介石调动大军进入山西,协同阎锡山阻拦红军前进,同时命令东北军和西北军进攻陕北根据地。为了保存抗日实力,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于5月间回师河西,同时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号召国内一切军队同红军停战议和,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沁园春·雪》即作于1936年2月,正是红军渡河东征,出师抗日期间。这是一首长调,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江山,评论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今天与未来。大气磅礴,兴会淋漓。久已脍炙人口,成为古今绝唱。

  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柳亚子先生索句,毛泽东手书此词以赠。有人因此认为即作于此时,并作了许多文章。可是柳亚子先生和词手稿明明写着:“次韵和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不能尽如原意也。”既是“初行陕北”,当在XX年以前;又是“看大雪之作”,当在三冬季节。毛泽东去重庆,时在8月间,怎能于此时作此词呢?凡在这个误会下所作的论述,无论为长为短,统统是错了。

  思考与讨论

  一、《沁园春·雪》上片写景咏物,下片回顾历史。对祖国山河的自豪夸赞,与对历代帝王的轻松评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情感的反差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理想和情怀?

  本题的设置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胸怀,诗人的抱负,诗人的理想,诗人的自信与豪迈。祖国山河的美丽与拥有者相得益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是诗人,是文韬武略兼备的诗人。

  二、《浪淘沙·北戴河》饱蘸着作者对祖国与人民的博大而深厚的感情。你感悟到这种感情了吗?请你找出表达这种感情的重点诗句,再摸索作者这种感情的构思轨迹。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作者抚古后对现实的赞美。因为千年前的时代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时代,如今却一片繁荣景象。作者上片先是描绘壮观景色,下片抒写怀古颂今的豪迈心情。

  有关资料

  1.《沁园春·雪》赏析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语言与思想的一致,这本来是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特质。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又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因此,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尤其是诗歌,语言不仅是构成形式的因素,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内容本身。诗歌的语言,必须是饱含情绪和饱含思想的语言,必须是富有暗示性和富有启示性的语言。诗的魅力,特别要从它那精确而调和的语言色彩中显现出来。一首好诗,固然取决于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但又必须依靠着精美的语言技巧。人们吟诵一首好诗,一唱三叹,击节称赏,往往不只是看它反映了什么,还总是要看它怎样反映的。正因

  为这样,从最严格的要求来看,诗是不能翻译的。——由于译文的蹩脚而使原诗受到损失,相形减色,这是很自然的,有如摹描之于原画,有如模型之于雕塑,其真赝高低的差距,是难于避免不能弥补的。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从文艺形式上看。咏雪是一首词,是一首律化的、长短句的、有固定句数字数的诗。它用的是《沁园春》这个词牌,是一首长调。它那种错落有致的铿锵和谐的音韵,它那种符合于现实生活形象的整齐工稳的对仗,不仅仅是我们表情达意的方法或形式,而且也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或美感。因此,把这样一首完整精练的《沁园春》词一经语译,改变成一首自由体的白话诗,这些特点就大部分失掉了;正如一支优美完整的歌曲,不是通过歌唱,而只是概述它的歌词大意,我们能够把这歌曲作为一个艺术作品全部加以领略吗?当然不能够。此其一。

  其次,从语言技巧上看。请把译文同原作对比读一读,加以仔细推敲,我们便会惊讶地发现,在用字造语方面,毛泽东诗词是多么精审、巧妙,简直到达了极峰。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启发:诗的语言与诗的构思是同时到来的。语言的苦吟推敲过程也就是构思的明确深入过程,其结果便是诗的形象的塑造与完成。这是一首咏雪的词,也就是所谓“咏物词”。而所咏的雪不是一般的雪,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雪,是结束了空前壮举的长征,一连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的三次“围剿”,正要挥师东征抗日之际,在中国北方秦晋高原所见所感的雪,且是伟大诗人、革命导师在此时此地所见所感的雪。雪的形貌,雪的神态,雪的气魄,都是客观存在;而熔铸为诗的形象,则显然又融入了诗人的胸怀,诗人的抱负,诗人的理想,这些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无非是从历史地发展着又历史地规定着的民族的、人民的、阶级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中所凝练出的精华。因此,我们通过诗篇所看到的雪,就具有了一定的特色、一定的性格:起句就指出了“北国”,二、三句又紧承起句,写得那么开阔,“千里”“万里”,极言降雪地区之广,“冰封”“雪飘”,极写严冬寒威之烈。两句总写就使“北国风光”落实了。“望长城”以下七句,又进一步细写“北国风光”的具体内容。诗人置身高处,极目远望,只见“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这“莽莽”乃是望中所见,而既曰“惟余”,则意中所想又不只此;又见“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滔滔”乃是意中所想,而既曰“顿失”,则望中所见不言而喻。这些既紧紧上承“千里”“万里”两句,又隐隐下启“须晴日”三句,构思的谨严,正于用字的精审处见之。更妙的是“银蛇”“蜡象”的比拟,诗人望中所见,实际上只是覆盖白雪的连绵的山峦与起伏的原陵罢了;可是,通过想象,却化做银蛇舞动,蜡象奔驰。本来不说白蛇、白象,而说银蛇、蜡象,已经经过了一道联想的桥梁;假如说这还不怎样困难,现在又把它们同山和原连结起来,并且不是用比喻语词,而是用动词“舞”与“驰”连结起来,不但色彩鲜明,而且神态生动,这就于事物的形神中融入诗人的情理了,不是高手是万万办不到的。写望中雪景到此已止,

  而诗人的遐想却远远超过了这个界限:“须晴日”以下三句,更设想出红日白雪交辉互映的奇丽景色,使人仿佛看见溶溶漾漾的一片晴光。这是虚笔,却生发于前面的实写。虚实变化,飞动灵活,于雪晴的对比描绘中,更纵情歌颂了祖国的伟大山河,直赋予它以美的性灵,以人的形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极赞景色之美,这是指晴日而言,但也连带地赞美了雪时;因为既然设想晴后“分外妖娆”,那么,当此雪时也定是“妖娆”的。同时,诗意如此酣畅,热情如此洋溢,它更引导着我们进一步推想:冬天的景色如此,那么,春天的更可知;北方的景色如此,那么南方的又可知。啊!“江山如此多娇”,换头处一方面总束上段,一方面又领起下文,过渡得多么巧妙。下面一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接得又多么自然,多么挺劲。江山既然像一位美人如此多娇,英雄们当然要争相倾倒,顺理成章,天衣无缝,所以说自然;上面全是写景,到此一转评论人物,别开生面,异军突起,收纵联密,所以说挺劲。“惜秦皇”以下七句,举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只是“无数英雄”的几位代表而已。这七句同上段“望长城”七句,结构全同,唯于彼是空间的描写,静中有动;于此是时间的叙述,夹叙夹议。就笔势论,都是板上走丸,累累如贯珠,一气呵成,各极兴酣墨饱之致。一个“惜”字,直贯到底,扬中见抑;“略输”“稍逊”“只识”,同是评价,各有分寸。而列举古人,也还是为下文作势:“俱往矣”,三个字像一把铁扫帚,一挥扫清万古,就势折入今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以“今朝”作结,一山飞峙,崚嶒嶒而起,突出主题,落在对新时代、新人物的歌颂,也就是对人民、对阶级的歌颂,从而表现出对革命前途的无限乐观,对祖国未来的坚强自信。战马收缰,戛然而止,兴会淋漓,气势磅礴,真是字字敲打得响;水穷云飞,有余不尽,神韵隽永,意味深长,更觉句句颠簸不动。这是何等功力,这是何等手笔!如此种种,这仅是咏雪吗?如此种种,又哪不是咏雪呢?这是伟大诗人、革命统帅于特定时间空间,用特定语言形式所咏之雪;是通过雪的

  自然形象对伟大祖国的现实和历史的歌颂。这是常人能够办到的吗?这是一般“咏物词”能够包容的吗?

  本来“咏物词”历来公认难作。宋朝张炎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词源》卷下)清彭孙遹说:“咏物词极不易工。”(《金粟词话》)吴衡照说:“咏物虽小题,然极难作。”(《莲子居词话》)为什么呢?张炎曾解释说:“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词源》)邹祗谟也曾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远志斋词衷》)这些都是深知甘苦的说法。不似则脱,太似则粘。脱则离题,漫无边际,不知所云;粘则滞呆,雕绘满纸,了无意味。咏物词要做到既尽题中之精蕴,又富题外之远致,即使在物之形神与在我之情理,水乳交融,相互渗透,所谓“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刘熙载《艺概》),然后方称合作。而达到这等境界又谈何容易呢?不只是要有个我,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有个什么样的我。再者,“雪”是个极熟的题目,咏雪之作,在诗赋里,名章俊语,的确很多;光是曲词,脍炙人口的,也不少。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的是春雪;苏轼《江城子》,写的是雪中送客;辛弃疾《水调歌头》《念奴娇》《上西平》,都是写观雪,《满江红》《苏武慢》是写冬雪,《生查子》是写春雪,《永遇乐》又是写梅雪;这些只是顺手举例,如若有意去考查,历代词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写各种不同雪景,小令长调,俯拾即是。似此,写景而不落前人窠臼,实大不易。诚如况周颐所说:“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三十年前,以此法为日课,养成不入时之性情,不遑恤也。”庸人读书,的确如此。他们崇古拟古,亦步亦趋,把古人的作品,不作“流”而作“源”,失“源”迷“流”,甘作前辈皂隶。丑女效颦,还惊四邻;学走邯郸,失其故步。

  此辈填词,不蹈袭前人语,怎能办得到呢?可是,我们读毛泽东诗词,那就是全然另一个天地。即以此词来说,无论写境造境,尽都破格创新:上段写北国景色,工丽而又阔大,既已把题中精蕴抉发无遗;下段由江山谈到人物,旨深而又气豪,更是把题外远致挥洒尽极。不但状物写景,形肖神圆,逼真如画;而且述怀言志,理壮情浓,意气风发。其胸襟之浩阔,真是扫空万古;其意境之高远,允称横绝六合。在咏物词中,实在可以说达到了上上乘。柳亚子先生曾有和词曰:“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沁园春》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是的,“千古词人共折腰”,此言诚不虚,且不说纳兰、东坡、稼轩,千古词人都可掩卷不观矣。

  2.《浪淘沙·北戴河》赏析

  上片,望中所见,说的是空间,写景;下片,心中所想,咏的是时间,抒情。时空掩映,情景交融。但有个立脚点,这就是今天,就是北戴河;这就是今天的北戴河,就是北戴河的今天。今天的北戴河,是新中国的一部分;北戴河的今天,也正代表着新时代。结语“换了人间”,仅4个字,便贯通古今,绾合时空,对伟大祖国的现实给予了热情的歌颂。

  作者是怎样由空及时、由景及情的呢?这首词的构思是怎样进行的呢?对这一问题试作探索,于我们读词是具有启发性的。

  上片,描绘大风雨中的海上景象:“大雨落幽燕”,劈头第一句,破空而来,突出了“大雨”;接着说“白浪滔天”,明写波涛,却夹带写出大风;这些都是以雄健之笔,从大处落墨,不假雕琢,而自具壮美。往下读,不见雨中的山峦林木,不见雨中的殿阁楼台,却咏出了“秦皇岛外打鱼船”。啊,看那一艘艘渔船,还在与惊涛骇浪搏斗哩!转眼又是“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说明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在滂沱大雨和滔天白浪中,渔船都隐没了,谁知道它们隐蔽到哪里去了呢?还是被莽苍的烟雨所遮断了呢?这里含蓄地赞美了解放的人民不怕艰险的豪情。有的读者由此而驰想到帝国主义强盗的舰队已从秦皇岛外的海面上逃得无影无踪,因为在旧中国这里正是帝国主义强盗的舰队出没的地方。这驰想是允许的。虽然“作者未必然”,而“读者何必不然”。即如此,也还是暗含着赞美之情。正是这赞美给下片的热情歌颂作了伏线,打下基础。可以设想,诗人在面向着迷迷濛濛、莽莽苍苍的海天,凝神追忆着那倏忽不见的渔船的影像,一个意念猛然闪现在心头:那历史上的往事,岂不也是这样子吗?千年以前,东征乌桓的曹操正好也曾跃马挥鞭从这里经过,正好也曾在这里观沧海,这些岂不是已被时代的风风雨雨遮断得无影无踪了吗?于是就转入下片了。

  下片,抒写怀古颂今的豪迈心情:“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些联想,自然是缘于地望和沧海。但这里的抚今追昔,却没有半点苍凉悲慨的感喟,没有一丝物是人非的怅惘,因为这联想的基础原是对现实的赞美,在上片已设下伏线。所以很自然地便接下去:“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与对往古的追怀相应的是对今天的歌颂。“秋风”眼看就又要“萧瑟”起来,而“人间”则已“换了”。这是说,千年前的曹操处的是一个时代,今天又是一个时代,两者完全不同了。千年前的曹操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这应是当时社会的写照,读了多么怵目惊心!千多年以来,广大人民前仆后继进行斗争,却始终陷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今天呢?嘿,那一艘艘海燕般乘风破浪的渔船,不正是人民干劲冲天,意气风发的象征吗?不正是新社会高歌猛进、欣欣向荣的图景吗?好一个“换了人间”,就这么4个字,便把全篇的主题思想点醒,而且把诗的意境扩大了,远远超过了北戴河一地的范围。真是热情洋溢,意蕴弘深;尤妙在戛然而止,即以此作结,更觉余味无穷,含蓄不尽。

  教学建议

  1.毛泽东的诗词气势磅礴,教学时在讲清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重点是反复吟诵,直至背会。2.课后指导学生读毛泽东的其他诗作,使学生对其诗词的风格有个整体把握。

词二首 篇7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两首词都含有深刻的寓意,语言精练优美,但由于创作的时代不同,词的风格也有较大的差异,教学中可采用一课一首的教法,引导学生诵读、赏析,在学习中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并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学习《沁园春•雪》 

  (一)导入新课 

  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塬,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雪》。 

  (二)整体感知,品味全词 

  1.引导学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播放录音,学生看书听读,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3.上阕写北方的雪景,祖国江山有哪些可赞之景呢?“望”字领起下文,望到了什么呢?作者是怎样由眼前的实景,写到想象的虚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写出“江山如此多娇”的? 

  4.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思为鞠躬、倾倒。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 

  5.作者为什么以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为引出下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6.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否找到了答案,答案是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梳理归纳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二、学习《卜算子•咏梅》 

  (一)由介绍词牌“卜算子”和题目“咏梅”导入。 

  (二)听范读,感知《咏梅》这首词。 

  (三)诵读、点拨、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拨分析 

  ①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梅是怎样开的?通过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梅花在冬季开得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又将会怎样呢?像《春》中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吗?是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③此词用的是什么手法?词的意境美在哪里? 

  ④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a.疏通全词大意。 

  b.看看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c.两首词的相同点在哪里? 

  (a.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b.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c.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d.两首词的不同点在哪里? 

  (a.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b.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是低沉孤高的。)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运用阅读感悟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沁园春•雪》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陆游“咏梅”词与毛泽东“咏梅”词的异同。 

  教学步骤: 

  一、熟读感悟 

  1.播放雪景图片,学生结合个人体验谈感受。 

  2.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二、体悟交流 

  1.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如写作思路、修辞方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 

  2.师生讨论。教师作好点拨、总结,突出《沁园春•雪》一词的立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3.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两首诗词在取景角度上的异同。 

  三、诵读两首《卜算子•咏梅》 

  1.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两首词的不同风格。 

  2.介绍两位作者的生活时代和他们的个性特征。 

  比较赏析《卜算子•咏梅》应注意:(1)两首词的上阕分别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形象特征?(2)下阕分别表现出梅花怎样不同的精神气质? 

  四、归纳两首词中的梅花形象,词人都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精神气质。 

  五、再读这两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诗词的教学要强调朗读,毛泽东这两首词的教学也不例外,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注意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把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朗诵、背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步骤: 

  一、教师范读或放《沁园春•雪》的录音。 

  二、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词。 

  三、启发学生概括上下阕的大意,了解上阕与下阕的联系,结合历史背景,领悟词作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讨论词作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对表现思想主题的作用。 

  五、结合词的主题,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的含义。 

  六、由感知毛泽东诗词的不同,引入另一种风格的词《卜算子•咏梅》。 

  七、诵读、点拨、赏析 

  1.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作者却表现出梅花一种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拓展想象,作者赋予了梅花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 

  4.对比赏析陆游的词,从词中所刻画的梅花形象和所表现的梅花的精神品质入手。 

  5.理解背诵这两首词。 

  【资料整合平台】 

  《沁园春•雪》创作和发表的背景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后,又从陕北出发,渡河东征,奔赴抗日救国第一线。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创作了这首《沁园春•雪》,高度概括了中国革命完成战略大转移、迎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新时期的政治形势。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发动内战。为了掩饰其阴谋,蒋介石一面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一面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军事摩擦。毛泽东高瞻远瞩,不计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在渝期间,著名诗人、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求词,于是毛泽东就将这首《沁园春•雪》赠与柳亚子先生。后来便发表在《新华日报》上,柳亚子也和了一首《沁园春》:“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带,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沁园春•雪》在重庆一发表,立即引起了轰动,并教育了广大革命群众和民主进步人士,使他们认清了形势,坚定了信心,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

词二首 篇8

  13.柳永词二首                

  课文剖析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伫立高楼倚着栏杆,和风细细,极目远望春愁无际,黯黯暮霭自天边涌起。伫:久立。危楼:高楼。黯黯: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

  写登楼引起了“春愁”。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形象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夕阳斜照里,青青草色映着烟霞的光彩,凭阑无语,谁能领会我的心意?“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打算疏放狂荡地图个痛快一醉,对着美酒纵情高歌,强求一乐反觉无趣味。拟把:打算。疏狂:生活放纵散漫,不受礼法约束。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乐:勉强寻找欢乐。还:又。]

  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纵然衣带渐渐宽松也终生不悔,为了她值得我刻骨相思人憔悴。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因为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

  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绝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名家赏评 柳永词总以平铺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周济《宋四家词选》)

  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地理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形胜:地理形势重要。江吴:钱塘江、吴地一带地方。江吴一本作三吴:指吴兴、吴郡、会稽。]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江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

  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天堑:天然的壕沟。]

  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像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像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叠巘:重叠的山峰。]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上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晴天丽日,处处都在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孩童都喜笑颜开。]

  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至此,才彰显了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

  名家赏评 杭州是一个一晌贪欢、视审美为人生最高境界的南宋大邑。虽然它注定了要被毁坏,但在它最繁华的时刻,却有一位词人为之赞叹歌咏,这就是柳永!(柏桦评柳永《望海潮》。)

  结构巧解

  《蝶恋花》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由望远而怀远。下片写为消除相思的痛苦,打算借酒交愁,强自宽解,但又觉强乐无味。最后痛下决心,执著地追求他思念中的伊人,为了她,可以不惜一切。

  表达了对爱情的矢志执著和坚贞不渝

  《望海潮》

  开头三句,从地理形势和历史渊源方面总括钱塘的繁华。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了出来。下片重点描写西湖的湖山之美,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写作特色

  《蝶恋花》

  情景交融,词眼鲜明

  情景交融是此词的艺术特色之一。上片从凭栏的所见所感,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

  词眼鲜明突出是其艺术特色之二。词的末尾两句,非常警策,是此词的词眼。不仅写出了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而且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所谓形象大于思维,这两句所构成的境界,不仅可以用来表现本词所要表现的真挚爱情,也可用以表达对理想、对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望海潮》

  善于铺叙,善于点染

  善于铺叙,是此词的特色之一。作品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反映城市生活的词作,唐五代以来为数甚多,但生活面很窄,角度很片面,绝大多数都是限于樽前檀板的歌酒生活。至于城市的繁荣面貌,在词这个文学领域,并未涉及。而这首词却用浓墨重彩对杭州进行了充分的描绘,展现了一派昌盛的景象。“承平气象,形容尽致。”(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时人范镇说:“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祝穆《方舆胜览》)

  善于点染,是其特色之二。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主旨探究

  对这两首词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蝶恋花》

  1.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2.这是一首怀人词。词人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表达了对爱情的矢志执著和坚贞不渝。

  《望海潮》

  1.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2.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写出了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也写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对这两首词的主旨你是怎么看的呢?

词二首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词的大意,感受词中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品味词的语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3.体会作者豁达的心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树立正确且积极的人生观;体会词中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大意,背诵并默写整首词;品味词的语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感受词中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体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传达的是不为任何纷扰所动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抒发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这两句千古名句皆出自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崇高理想和博大胸怀之人。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一首词《渔家傲》,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伟大的词人。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作者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叛乱性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三、复习有关词的基本常识。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歌唱。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每个词调都有限定的句数、字数、句式、声律;词的篇幅长短不一,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段落也有数种,一段的称为单调,两段的称为双调,三段或四段的称为三叠或四叠,其中以双调者为多,通常把双调词的第一段称为上片、前阕或上阕,第二段称为下片、后阕或下阕;词的句式或整齐,如《浣溪沙》,或参差,如《渔家傲》,但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式长短不齐,短者仅一字,长者达十一字,因此,词又名长短句。

  四、落实字词。

  五、朗读词。

  1.教师范读,纠正字音。

  2.学生自读,感悟文义。

  3.学生齐读,加强理解。

  六、理解词。

  1.范仲淹所作的《渔家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致?从哪句词体现出来的?

  描写的是边塞之景,“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塞下”交代了写作的地点,“秋来”写了时间。“风景异”概括了这里景致的特点。

  2.词分为上阕和下阕,本词的上阕以“异”字统领全文,词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里着重表现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与中原大不相同。

  (1)雁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塞之地的荒凉。

  (2)号角凄厉。“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夹杂着风吼、马嘶的声音,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

  (3)重山叠嶂。交代了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处于偏远之地。

  (4)孤城紧闭。“孤”不仅仅交代所在城池的环境,也是自身心境的写照。“闭”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呈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

  3.下阕则围绕一个“情”字展开,结合语句体会词人当时的情感。

  (1)思乡之情急切。“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一杯”,举杯消愁,消思乡之愁苦;“家万里”,可是家却在万里之外,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显急切的归家之情。

  (2)建功之心强烈。“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山名,即杭爱山,今蒙古国境内。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词意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然而要取得胜利,更为不易。由此可以体会出作者的爱国之情。

  在这双重情感的积聚下,使人夜不能寐。“羌管悠悠霜满地”,于是听到羌笛悠扬的声音,看到寒霜满地的景致。“将军白发征夫泪”也体现出将士们长期驻守边塞的劳苦和感伤之情。

  4.小结。

  本首词着力渲染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它标志着北宋词风转变的开端,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七、布置作业。

  背诵《渔家傲》。

  板书设计

  渔家傲

  范仲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明月为主题吟诗作赋,大量的咏月诗词不断涌现,请回顾我们曾接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在中秋佳节,遥望明月,词人苏轼感慨良多,遂写下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体会作者是如何借月抒怀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并精通棋琴书画,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字子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遭受贬谪,经历十分坎坷,与此同时与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三、朗读词。

  1.教师范读,纠正字音。

  2.教师领读,落实读音。

  3.学生自读,感悟文义。

  4.学生齐读,加强理解。

  5.指名朗读,强化记忆。

  四、理解词。

  1.请在本首词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为众人知晓,并流传甚广。根据写作背景我们知道,当时苏轼与弟弟已六七年未见,他们饱受离别之苦,这句应饱含作者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兄弟二人的情谊天长地久,借此抒发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2.此句除传达一种美好的祝愿之外,你还读出哪些内涵?让我们结合前文词句详加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问月问天,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之所以向往是由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失意,故寄希望于天宫,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要乘风归去是想离开现实直奔天宫而去,幻想借此忘掉一切。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此时,天上和人间,理想和现实,使他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欲登琼楼玉宇,却又留恋美好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句写景表现出作者因为思念而心绪不宁、辗转难眠的情景。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作者对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与弟弟天各一方的遗憾和无奈。所以作者用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的普遍规律来自我安慰,自我释怀。在安慰的同时也传达了自己的真挚感情:既然人世间有许多离别、不圆满的事情,就希望天下所有与他境遇相同的人都能平安,虽远隔千里,亦能感受到彼此的真情,享有美好的月色。

  3.小结。

  此时作者的情感并未拘泥于兄弟之情,而是延展开来,以此祝愿天下人,更加突显其博大、豁达的胸襟。

  五、拓展延伸。

  积累以下苏轼的两首诗词,可选取感兴趣的一首加以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布置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 轼

词二首 篇10

  《词二首》教案

  一、         教学目标 :

  1、通过比较鉴赏阅读,把握二首词的主旨。

  2、拓展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初步把握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风格特征。

  二、     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     教学步骤 :

  1、导入  :检查朗读背诵课文情况;交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比较鉴赏《沁园春 长沙》和《沁园春 雪》: 

  (1)作者笔下描绘了怎么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2)二首词的主旨有什么不同?

  (3)研究讨论二首词内在联系。

  板书:

  篇名             景                情  

  《沁园春·长沙》  长沙橘子洲秋景      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      北国雪景          还看今朝!

  3、讨论毛泽东的创作风格:

  小组交流不同时期毛泽东作品,展示课外研究成果,初步把握其诗词创作的风格特征。

  四、     课后拓展:

  阅读小诗《七绝·登庐山》,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词二首 篇11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词的一般常识。

  (2)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写景、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3)培养朗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理解、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三位一体(意象——主旨——感悟)的阅读教学思想与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壮丽的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朗读;领会词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对词的意境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课外撷英 检查预习

  教师检查学生课外查找与雪有关的资料。请同学们说出与雪相关的诗词名句。

  2.激发情感 导入新课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喜欢那漫天飞舞、使世界纯净美好的雪,留下了咏雪的绝唱。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沁园春·雪》。(教师板书并简介题目。)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长征部队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这首词可以说是毛泽东诗情才智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泽东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一次集中的艺术的显现。那么诗人是如何描写雪景的呢?从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师生共同欣赏《沁园春·雪》。

  3.书声琅琅 才华展示

  (伴随优美的画面与动听的乐曲,我们仿佛置身其中,仿佛看到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就站在塬上眺望中华大地,心中油然生起种种情愫。让我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教师范读、个人朗读、学生齐读。

  教师与同学做适当的点评。

  4.讨论释疑 师生赏析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同学们非常地投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这无疑为理解词的内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首词中,毛泽东表现出惊人的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遣词造句,准确而生动,以极少的笔墨画出了万里江山的壮美。

  分组讨论:炼字、内容、修辞、表达、写法等。

  共同讨论“惜”字包含哪几种意味。

  在师生共同感受意境之中,体悟本词的语言艺术之美。

  封、飘、望、惟、顿、舞、驰、欲、竞、折、惜等词语的运用(电脑显示);比喻、拟人、对偶、互文、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描写更形象生动,更加强了表现效果。

  描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描绘了北国的壮丽雪景,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情怀。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对比、衬托写法的运用,使文章笔生波澜、摇曳多姿。

  5.对比阅读 知识迁移

  比较《沁园春·雪》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异同。

  6.教师总结 整体感知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描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自己的抱负。作者以雄视千古的豪情,有力地收束了全篇,点明主题。历史上所有的英雄都已成为过去,真正能建功立业而又有文采的英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这是诗人感情奔放的顶点,是对新时代的歌颂,是对人民、对阶级的歌颂,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无限乐观,对祖国未来的自信。

  7.作业布置

  小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

  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词二首 篇12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工具书或注释理解两首词的意思。

  4.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理解两首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两首词的资料;教师准备朗读和创设情境用的曲子,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忆江南》吗?指名背,师生齐背,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板书课题。

  师介绍: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

  2.解题。

  简介作者及背景。

  张志和,唐代诗人,因仕途不顺而隐居,自称“烟波钓徒”“浪迹先生”。这首词借表现渔夫生活表达了自己隐居生活的志趣。

  张志和能诗善画。相传公元774年,大书法家颜真卿赴湖州任刺史。一天,他大宴宾客,张志和也在座。酒酣耳热之际,颜真卿吟唱了张志和的《渔歌子》。后来,张志和又即兴连吟五章,当众表演他的书画才艺。只见他一边击鼓,一边挥笔作画,随兴挥洒,笔下如有神助。片刻间,山水云石就出现在大家面前,五首词的意境尽在画中。从此以后《渔歌子》风靡全国,不仅许多人在吟唱,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当时日本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渔歌子》吧!请边朗读边欣赏。

  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1.用课件出示课文及朗读音频,营造气氛。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词典,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同桌交流。

  (2)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画出景物,重点词意:肥、须、回。

  重点解决的问题:渔者为什么不回家?

  5.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2.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再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3.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感悟意境。

  4.学生在音乐声中画画诗中景物。

  5.根据学生所画来总结全首词的意思。

  美丽的西塞山前,白鹭高飞。江边桃花盛开,盛涨的江水中必定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吧。在风景如画的江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斜风细雨中,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蒙的意境。

  四、作业

  1.背诵《渔歌子》。

  2.课外找一找有关江南春景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渔歌子》。

  2.说说你知道的其他词牌名。

  3.师:在宋代有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首词。板书课题:如梦令

  生齐读课题。

  师: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所有的官能,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考,用心想象。

  二、初读

  1.用课件出示课文: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配乐朗诵。生倾听,初步感知内容。

  2.生自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

  3.检测初读情况。

  注意提示字音,如“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xìng。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诵读,师生评议。

  全班齐读。

  三、再读,理解内容

  1.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你读懂了哪句?

  (2)哪里你还不能理解?

  4.指名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参考:还时常记得游溪亭,

  玩到日黑天暮,

  醉酒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误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急忙划呀划,荷深不见路,

  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四、品读,想象

  1.师:读诗词我们不能光理解意思,还要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地品味。同学们,你们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2.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

  画面一:“溪亭日暮”

  (1)指名读第一、二句。

  (2)“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

  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溪边有座亭子,诗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

  (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

  师引导学生用更多的词句来描述这一美好的画面。指名读这两句。

  (3)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候,词人会在溪边亭子里干什么呢?

  生各抒己见:饮酒作诗,欣赏美景……

  再次深情朗读第一、二句。

  画面二:“藕花深处”

  (1)说说你对“藕花深处”的理解?

  想象荷叶茂密,荷花多,花香浓。还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有关“荷”的诗句来体会。

  (2)展开讨论:为何会误入“藕花深处”?

  (3)深情朗读。

  画面三:“一滩鸥鹭”

  (1)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想象词人急切的心情,溪水声,划船的“哗哗”声,仿佛看到了一群鸥鹭被惊起,飞入夜幕中,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

  (2)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这几句。

  3.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交流的情况提炼出几个词:“记、兴、醉”。

  板书:记兴醉

  4.重点讨论“醉”字。词人为何而醉?

  是香醇的美酒,更是那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愉悦的心情,令词人“沉醉”而“不知归路”。

  五、比较阅读,深入体会

  1.师出示李清照《如梦令》另外一首: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比较两首词有何异同。

  ①相同:都提到了“醉”。

  ②不同:两首词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虽然都“醉”,课文这一首是因美景、心情陶醉,后一首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记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忆美好快乐的时光。

  ③对比朗读,读出感情。

  2.指导背诵。可以多种形式进行。

  3.师生配乐齐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词二首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