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京洛风流 点赞 分享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微信扫码分享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通用14篇)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1

  丹阳市麦溪中心小学 林华

  一、 独幕剧的教学首先要注意剧本的特点

  独幕剧是剧本的一种形式。剧本根据长短和情节的需要,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叫独幕剧。剧本与一般课文的不同地方有舞台说明。舞台说明首先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主要交代舞台背景和人物活动等。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间的表情、动作等。教学时应让学生清楚,舞台说明是用来告诉我们该怎样演戏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剧本,因此我们在学习剧本时首先要充分感知理解舞台说明,表演和说台词时更应特别注意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帮助我们学习剧本的重要拐杖。

  二、 独幕剧的教学把握人物的性格身份特点是教学的重、难点

  读戏,思戏,进入剧本是学习剧本的根本。如何入戏呢?我认为,如果能通过品读自主发现、自主体验,准确把握剧本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身份特点,这个目标就能达成。比如关于《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个剧本中的几个人物的性格身份特点,就应好好地理解分析。本剧主人公公仪休位居鲁国宰相,有一嗜好,酷爱吃鱼。从文中“回味似的”“实在是鲜美呀!”“一顿就吃光了”“天天有鱼,心满意足”这些词句,我们可以较深地体会品悟到。因为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所以有很多人投其所好,给他送鱼,可是他从来不收人家送的鱼,因为他十分清正廉洁。通过细细品读公仪休谈吃鱼的那段话,可以悟出很深刻的为人之道,为官之道。这也应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这段话里,包含两层意思:1、吃人家的鱼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如果因为收了礼,利用权力帮助人家办事,难免要违规违法办事。2、做清官要防微杜渐,否则贪欲会越来越大,最后,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身败名裂,成了个千古罪人。公仪休的这段话,是深刻的人生感悟,古今中外很多贪官的人生轨迹就是足以说明这一切。如成克杰在狱中忏悔交待,一切都是从接受人家宴请吃喝开始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公仪休是明智之人,因此留下了千古美名。不仅如此,公仪休婉拒礼物的艺术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公仪休婉拒礼物时所言的“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值得玩味。公仪休嗜好吃鱼,这样婉拒是他善意的谎言,表现出他的机智,关于周旋。正是由于他这样的婉拒之词,导致一心想投其所好,巴结公仪休的那位官家,只能满脸尴尬,无可奈何。剧中刻画的另外人物,管家和子明,也很符合他们的身份特点。管家是替他的主人办事,一心想将事情办成功,因此始终满脸堆笑。虽然这种满脸堆笑是虚情假意,令人作呕的笑,但这也是管家的身份所致。子明作为公仪休的学生,彬彬有礼,勤学好问,从“恍然大悟”这一词,我们也可领悟到,他受到了公仪休很好的影响,有较大的收获。

  三、“读读,议议,演演,评评”可以是独幕剧教学的一种模式。

  剧本是用来演戏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剧本时,如能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将会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如能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展现出来,那么,这类课文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我建议教学这类课文时,可以采用“读读,议议,演演,评评”的教学策略来实施教学。“读读”主要是练读台词,有感情地根据场景、人物特点有滋有味地练读台词。“议议”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人生经历来进一步理解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演演”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生动具体地外现出来。“评评”评表演,评故事,收获学习语文之感,收获人生感悟。

  最后有一点体会,独幕剧适合小学生学习,是因为它的趣味,因此上这类课老师要努力让学生着迷,让学生始终兴致勃勃。另外,剧本有些内容学生没有生活经历和体验,不必让学生过多涉及,如本剧本的虚以应付的官场之道。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2

  ■预习与自学

  ⒈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课文属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读读课文,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⒉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违犯  务必  心满意足  日夜操劳

  ⒊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⑴这个独幕剧中共有    个人物,分别是 

  。

  ⑵故事发生在         (时间)       

  (地点),主要讲                

  。

  ⒋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写下来。

  ●练习与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éi  fàn     fǎ  jì      wù bì

  (       )  (        )  (       )

  huí  wèi    zǎi xiàng   xīng wèi

  (       )  (        )  (       )

  xīn mǎn yì zú   rì yè cāo láo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剧(    ) 腥(    ) 操(    )

  据(    ) 猩(    ) 澡(    )

  悟(    ) 拒(    ) 犯(    )

  语(    ) 距(    ) 范(    )

  三、选词填空

  哇 呀 吗 吧 呢

  ⒈鲤鱼的味道实在是太美(    )!

  ⒉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实在不能收(    )!

  ⒊现在我想吃鱼,不是一直有鱼吃(    )?

  ⒋你没买票就上了火车,这恐怕做得不对(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违犯(    ) 务必(    ) 难免(    )

  日夜操劳(      )  恍然大悟(      )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一句话

  ⒈(    )天天有鱼吃,我也(    )心满意足了。

  ⒉你想,(    )我收了人家的鱼,那(    )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⒊现在我(    )闻到鱼腥味(    )要呕吐。

  六、读一读,说说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⒈一会儿功夫管家上来了。(      )

  ⒉明天有功夫再来玩吧。(      )

  ⒊这个杂技演员的功夫真了不起。(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正因为我           ,所以才不能     

  。你想,如果我             ,就要                     ,这样就难免要  

  。如果我         ,     

  ,还能            ?现在想吃鱼就  

  ,不是          吃吗?

  八、你觉得公仪休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将来当上国家干部你会怎么做?用一段话写下来

  ▲拓展与延伸

  聪明娃

  排演课本剧《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人物:晏子 楚王 城门卫兵 武士

  画外音: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来到楚国城下,只见城门关着,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卫兵:我国大王说了,你人矮,只配从这小洞里钻进去。

  晏子: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你去问问你们大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画外音:卫兵向楚王报告了晏子的话,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士兵:大开城门,有请大夫!

  (晏子大步走进大厅,与楚王并排而坐)

  楚王:(冷笑地)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既然你们齐国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这么个人来呢?

  晏子:(为难地)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卫兵:押犯人上!

  (两犯人被武士押上)

  楚王:那个犯人犯了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众大臣及武士等哈哈大笑)

  晏子: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大王,请问这是什么原困?

  楚王:因为水土不同吧?

  晏子:是啊,齐国的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唉,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剧终)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5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三

  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周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结识一位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他叫公仪休。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板书:齐读)公仪休拒收礼物。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完全不同,把书翻开。

  二、初读剧本、了解剧本知识、内容

  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边读边划。注意:与以前学过的喔。

  2、引导回答

  师:是的,课文就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板)独幕剧。

  a、(让学生看课文开头5行内容)本和我们平时学的记叙文不同,它在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

  b、(指明试读开头两句对话,然后让学生浏览全文,看看是不是主要内容是对话)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c、(让学生看看课文方括号里的内容)。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动等。

  d、(让学生看课文圆括号里的内容)剧本中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3、本的一切都是为演员演好戏服务的。它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阅读,然后来说一说。

  4、听老师朗读课文要求:

  要求:找出生字、词,划出难读的地方,听懂课文内容。

  5、了解了剧本的知识,接下来就请你们大声地独立朗读全文

  (1)出示要求:

  a、画出生字,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b、读准字音。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c、读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d、读通全文。把课文多读几遍,想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出示:

  拒收独幕剧客厅鲁国宰相大夫管家幕起行礼回味鲤鱼一顿满脸堆笑日夜操劳补补身子盛情醒味

  呕吐务必不解无可奈何接受难免违法法纪恍然大悟

  a、开火车读

  b、齐读

  c、指名读

  重点理解:

  鲁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今天山东的简称还叫鲁

  宰相:我国封建王朝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管家:旧社会里称呼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产和日常事物的地位较高的仆人。

  心满意足:形容称心如意。

  盛情:深厚的情义。

  不解:不明白。

  务必:必须。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

  法纪:法律和纪律。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三、用各种形式,读懂剧本,读好剧本

  1、边读边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试着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反复朗读他的语言,仔细揣摩他的心理变化,研究一下这个人物,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发现。

  2、看来,我们一起很好地了解了公仪休,还有谁对其他两个人物感兴趣的,来谈谈好吗?(可以挑一句来读一读)

  3、小结:在这个小小的独幕剧中,我们一起认识了清正廉洁、聪明机智的公仪休,好学上进、很懂礼貌的子明,还有一个阿谀奉承的管家,下面,我们分成小组,先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然后,再把你们发现、体会到的都表演出来。人物语言可以有所改变。排演时也可以走下座位,行吗?开始

  4、哪组先上来?独幕剧开演前,请允许我这个不算高明的剧务为小演员们准备好舞台布景和道具,其他同学既要当好文明观众,又别忘了你还是小导演,待会儿怎么指点,都得靠你现在认真去看,去体会。生评议(拿起书,联系课文,老师可点拨,重点评语气、动作、神态,找依据)

  5、第一组同学的抛砖引玉,下面老师再给你们一段时间,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加工,争取表演能更传神。明天我们将举行这样的表演。

  四、指导写字

  1、指导:腥、悟,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鲁,中间的“田”要写得扁一些,下部是“日”,不是“日”。

  2、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27、公仪休拒收礼物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那么独幕剧有哪些特点呢?

  过渡: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将通过解决几个问题来深刻地了解课文。恩,那么我们还没有问题啊怎么办呢?提,对,提。

  二、引导提问,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一)、提出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题目,也许我们可以从题目上找出一些问题,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

  (二)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1、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a、“(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

  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味道鲜美)(记住没吃鱼的日子)(一顿就吃光)

  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

  ④指名读(三位),齐读

  b、“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

  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只要……就……)

  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

  ④指名读(三位),齐读

  2、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过渡:公仪休这么爱吃鲤鱼,但是大家要知道鲁国这个地方是很少有鲤鱼的,所以人们经常把鲤鱼当作贵重的赠品,那么如果有人送鲤鱼给你会怎样呢?送给公仪休会怎样呢?(公仪休拒收了礼物)

  b、管家为什么给公仪休送鲤鱼呢?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①(管家说是因为公仪休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

  ②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仪休爱吃鲤鱼,有意讨好公仪休)

  ③可能为了达到那些目的来讨好公仪休呢?

  ④管家以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这种正当的理由来替主人讨好公仪休,那么他应该是怎样的表情呢?(注意讨好哦)那会怎样来说这句话呢?

  ⑤指名读,齐读

  ⑥那么公仪休没有接受这种讨好,他是怎么做的呢?

  ⑦公仪休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其实这是假话。(他这样说才能让管家乖乖地把鱼带回去,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⑧如果他不这么说,那他会怎么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⑨指名读这段话。

  3、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

  过渡,听了公仪休的话,子明会怎么想呢?

  为什么公仪休爱吃鲤鱼去又拒绝收鲤鱼呢?自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②齐读

  ③找出关联词,再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谈谈公仪休的想法,最后反复朗读,注意突出反问语气,体会人物品格。

  ④男女对话。

  三、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工

  一人读旁白包括人物说话前的提示语(人物名字),括号里的内容,开头的内容。同时还要当导演。最后还要作为专职评论员。

  一人读公仪休

  一人读子明

  一人读管家

  2、学生分散练习。

  3、朗读汇报,评论,再练读,再汇报表演。

  老百晓在线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4

  一、教材分析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鲤鱼的故事。剧情简单,人物性格鲜明。为了让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感受领悟公仪休的清正廉洁的品格,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角色表演”,效果还不错。

  二、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质疑,读好剧本

  教学伊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他们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了独幕剧这种体裁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围绕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师:爱迪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看看我们班的孩子谁善于提问。

  生1: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生2: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生3: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

  (二)自主解疑,品读剧本

  1、品读“公仪休爱吃鱼”的环节

  a、 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

  b、过度:公仪休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公仪休回怎么说?这么做呢?请读课文第二部分。

  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什么这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

  c、公仪休爱吃鱼,为什么不收鱼呢?请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2、自主解疑,学习“公仪休拒收鱼”的原因。

  a、找出公仪休拒收鱼原因的台词。“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b、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

  c、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d、了解“法”在公仪休心中的意义。

  e、齐读这段话。

  (三)、积累内化,巩固文本。

  a、分角色朗读,再次感受公仪休的正直无私,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

  b、排演剧本,加深体会

  这是一个剧本,很适合表演朗读。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或小组里找伙伴分角色表演读,要加上动作,自己的语言和人物的表情,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说明: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参与,走进角色,走进历史,都当一回剧中人。在排演过程中,学生将各自的感悟、体验融入剧中,进一步体会公仪休的清正廉洁

  (四)、迁移拓展,走出文本。

  作业:如果子明也做了官,在公仪休的影响下,他会如何去做呢?想象一下写下来。

  教学反思

  一、自主探索,感知文体特点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第一次安排剧本的学习,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既有新鲜感,又有陌生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自主研读中感悟剧本的文体特点。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为此, 教学伊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他们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了独幕剧这种体裁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二、读演结合,感悟剧本特点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剧本的这一特点,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让学生演,让学生在读与演中感受剧本的魅力,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教学“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这一片段时,教者不仅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主人公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而且引导学生注意小括号中的舞台说明“回味似的”。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此时公仪休在回味什么?他将如何回味?教师通创设情境,让学生也仿佛与公仪休一同津津有味地品鱼、回味鱼的鲜美,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剧中人物“回味”时的动作、表情、神态。并在随后的环节中安排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这一段的剧情与人物的对白,让学生真切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剧本的魅力。

  三、挖掘内涵,升华剧本主题

  本出独幕剧剧情简单,故事简短,人物语言似乎也很浅显易懂。但细细咀嚼,却发现在貌似平淡的语言下面有着深刻的内涵。公仪休的最后一段台词就很值得玩味。这段台词不仅表明了他拒收鱼的原因,而且话中也大有深意。教学时,我们把解读这段台词作为重中之重,首先引导学生理清这一段话中的逻辑关系,知道公仪休一连用了几个关联词把他不收鱼的原因层层递进地说清楚。其次让学生明白公仪休不收鱼不仅仅是为了能吃上鱼,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心中有“法”,因为知法,守法,所以他拒收礼物;因为他尊重法、敬畏法,所以他提倡人人守法。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提出“依法治国”,诵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对学生渗透“法”的教育,进一步提升、丰富剧本的内涵。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5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理解公仪休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难点:

  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课文,基础性诊断。

  1、揭题,说说:从题目看,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通过预习,你发现本课有什么特点?

  3、小结:介绍独幕剧的特点以及朗读注意点。

  4、检查初读,正音,指导朗读。

  5、通读全文,边读边想:公仪休为什么不肯收下鲤鱼?

  二、群体诊断与矫治。

  1、设问;根据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交流,归纳筛选。问题大致如下:(1)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儿看出?(2)他为什么拒收鲤鱼?(3)公仪休是怎样拒收鲤鱼的?

  三、精读感悟,发展性诊断与矫治,体会公仪休的品格。

  1、围绕以上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圈画重点词语,通过朗读、品味以及自我诊断与矫治,体会公仪休对鱼的喜爱之情以及公仪休的见解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2、交流:相机出示公仪休的一段话,逐句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理解。

  A、可设计以下句式帮助理解。

  (1)( )我喜欢吃鱼,( )不能收人家的鱼。

  (2)( )我收了人家的鱼,( )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3)( )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4)( )我犯了法,( )吃不上鱼。

  B、设问:公仪休不收鲤鱼就是为了“一直有鱼吃”吗?

  出示:(5)我之所以不收人家的鱼,是因为( )。

  1、指导朗读,提示: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和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朗读出不同的语气并加以动作表演,真切体会语言。

  2、通读全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优化矫治。

  1、提示:根据人物特点,运用恰当的语气及神态练习表演。

  2、学生自主性练习(自由组合合作练习)。

  3、指名上台表演,群体诊断、矫治。

  五、迁移练习,优化训练。

  1、思考:子明在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件事上明白了什么?又会怎么做?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或叙述故事的形式表达。

  2、自主性练习。

  3、交流,优化评讲。提示:表演或朗读时人物的语言、态度要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和当时环境。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格里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难点:

  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初步扫清阅读障碍。

  2、能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独幕剧的特点。

  3、收集有关戏剧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读准字音,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读通顺课文。

  2、初步感受独幕剧的文体特点,感受戏剧的内容。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板书:齐读 公仪休拒收礼物。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完全不同,把书翻开。

  2、简单介绍独幕剧常识

  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幕起开始,幕落结束。 本文的剧本,就是演出这个独幕的底稿。剧本的一切都是为演员演好戏服务的。它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阅读,然后来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读全文。

  出示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b、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

  c、想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了解剧本知识,小结

  (1)剧本一般在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2)剧本主要讲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故事。采用的形式是对话。

  (3)剧本中的方括号主要交待舞台布景和人物活动等;剧本中的圆括号主要交待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4)剧本的朗读只需读人物对话。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读生字新词。

  (2)开火车读课文。

  4、整体感知: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

  (2)故事分为几部分?

  (3)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之处?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师小结。

  四、作业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这个独幕剧中共有____个人物,分别是______。

  2、故事发生在______(时间)____(地点),主要讲_______。

  最能表现公仪休聪明机智的语句是:_______

  最能表现他清正廉洁语句是: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公仪休拒收礼物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独幕剧有哪些特点呢?

  过渡: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默读全文,理解脉络。

  1、默读全文,要求

  (1)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联系方括号的内容,初步把握剧情的发展,并分成几部分,说出理由。

  2、讨论剧情发展。

  (开头~“心满意足了”):写公仪休特别爱吃鲤鱼。

  (“幕后”~“提着鲤鱼下场”):写公仪休拒收人家送来的鲤鱼。

  (“老师”~结束):写公仪休拒收鲤鱼的原因。

  三、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

  1、同桌分角色自由轻读公仪休和子明的对话,思考: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

  分别评议子明的彬彬有礼及公仪休的言行举止。

  相机板书:爱吃鲤鱼。

  3、从哪儿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鲤鱼呢?能读出来吗?

  A、“(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

  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味道鲜美)(记住没吃鱼的日子)(一顿就吃光)

  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

  ④指名读(三位),齐读

  B、“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

  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只要……就……)

  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

  ④指名读(三位),齐读

  4、自由读指名读。

  5、评读得怎样?好在哪儿?为什么这样读?

  相机做记号

  实在 鲜鱼 一顿 吃光 天天 心满意足

  6、分角色再读

  第二部分

  1、过渡:公仪休这么爱吃鲤鱼,但是大家要知道鲁国这个地方是很少有鲤鱼的,所以人们经常把鲤鱼当作贵重的赠品,那么如果有人送鲤鱼给你会怎样呢?送给公仪休会怎样呢?(公仪休拒收了礼物)

  2、管家为什么给公仪休送鲤鱼呢?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①(管家说是因为公仪休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

  ②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仪休爱吃鲤鱼,有意讨好公仪休)

  ③可能为了达到那些目的来讨好公仪休呢?

  ④管家以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这种正当的理由来替主人讨好公仪休,那么他应该是怎样的表情呢?(注意讨好哦)那会怎样来说这句话呢?

  ⑤指名读,齐读

  ⑥那么公仪休没有接受这种讨好,他是怎么做的呢?

  ⑦公仪休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其实这是假话。(他这样说才能让管家乖乖地把鱼带回去,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⑧如果他不这么说,那他会怎么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⑨指名读这段话。

  3、说话练句

  因为_______,所以让管家送来两条活鲤鱼,给公仪休补了身子。

  因为_______,所以公仪休不收鲤鱼。

  4、公仪休爱吃鲤鱼,却不收别人送的鲤鱼。 子明听了公仪休的话,会怎么想?

  小结

  公仪休故意说了一番假话,来拒绝接受别人送的鲤鱼,表现了他的聪明与机智。

  5、指名分角色读这段话,注意神态、语气。

  第三部分

  1、为什么公仪休爱吃鲤鱼,却又拒收鲤鱼呢?

  ①画出有关句子。

  ②齐读

  ③找出关联词,再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谈谈公仪休的想法,最后反复朗读,注意突出反问语气,体会人物品格。

  2、出示: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万不能收人家的鱼。……

  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引导思考: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相机板书:清正廉洁。

  3、细读这段话中的两个问句,比一比,有何不同? 给最后一个问句换个说法,应怎么说?(指导朗读。)

  4、听了公仪休的话,子明这时会怎么想?他今后怎么做呢?

  5、分角色谈对话。

  四、总结全文。

  这个独幕剧里讲两千多年前鲁国宰相公仪休爱吃鲤鱼却拒收鲤鱼的故事,表现了公仪休以身作则,清正的崇高品格,给我们人生的成长、做人以很深的启发。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独幕剧表演。

  一、谈话导入

  1、我们今天要演的一部戏是——《公仪休拒收礼物》,想想怎样才能把这本独幕剧给演好了?

  2、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戏要演得好,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

  剧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等都隐藏在对话之中。所以,为了演得逼真,要请你:(板书)认真去读人物对话,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反复朗读体验他的内心活动。

  学生自由读书。

  二、交流感受,表演评议。

  1、你对谁感兴趣?为什么?(同桌互说)

  2、四人小组演剧本。

  3、小组上台演。

  4、评议(让学生充分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5、在评议的基础上小组再演。

  6、安排记者采访活动。分别采访公仪休、管家和子明,在采访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人物情感,领悟人物形象。

  三、通过刚才这样读、演、评、采访等活动,我想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近了一步,现在有没有兴趣和信心演得更好。

  指名四位同学再次上台表演。激励性评价。

  四、完成《补充》练习。

  板 书 设 计:

  10、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

  爱吃— 拒收 认真品读人物对话

  清正廉洁 仔细揣摩人物内心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7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教学难点:

  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方法:

  1、“读读”主要是练读台词,有感情地根据场景、人物特点有滋有味地练读台词。

  2、“议议”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人生经历来进一步理解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演演”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生动具体地外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课文属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读读课文,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违犯 务必 心满意足 日夜操劳

  3、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⑴这个独幕剧中共有 个人物,分别是

  ⑵故事发生在 (时间)(地点),主要讲。

  4、初读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二、学习探究

  1、一起来看看课文的题目,从题目上找出一些问题。

  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

  我要和同学解决这些问题。

  2、边读边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试着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反复朗读他的语言,仔细揣摩他的心理变化,研究一下这个人物,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想法。

  我的体会是

  3、我真的很喜欢这篇课文,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和同学演一演。

  4、学了这篇课文从写法上我的收获是

  三、拓展延伸

  下面也提供了一篇小文章,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试着改编。

  公鸡的脸红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公鸡、小兔、小鸭和小松鼠,他们四个人是邻居。

  一天早上,小兔来到公鸡家,对公鸡说:"公鸡大哥,请借一把铲子给我吧!我想去挖萝卜。"公鸡摇摇头,说:"不借,不借,我还要用呢!"

  中午,小鸭来到公鸡家,对公鸡说:"公鸡哥哥,我的蝴蝶结解不开,你能用你的尖嘴给我解一下吗?"公鸡说:"不行,不行,没看见我正在吃饭吗?没空!找别人去解吧!"

  晚上,小松鼠来到公鸡家,对公鸡说:"公鸡哥哥,明天早上我有事,请你把我叫醒,好吗?"公鸡说:"不行,不行,那样我的嗓子会哑的!"

  深夜,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风刮走了,公鸡急得又叫又跳。小兔、小鸭、小松鼠赶紧过来,他们一起帮公鸡修好了屋顶。

  看着修好的屋顶,再看看小兔、小鸭、小松鼠,公鸡的脸红了。

  提示

  公鸡的脸红了

  (独幕剧)

  时间:很久以前的一天

  地点:一片大森林里

  人物:公鸡、小兔、小鸭、小松鼠

  [幕起,公鸡正在家中梳洗打扮,兔子上。]

  小兔公鸡大哥,请借一把铲子给我吧!我想去挖萝卜。

  公鸡(摇摇头)不借,不借,我这铲子是新买的,再说啦,我还要去沙滩挖土呢!

  [小兔下,小鸭上。]

  小鸭公鸡哥哥,我的蝴蝶结解不开了,帮我解一下吧!

  公鸡(吃饭)你没看到我正在吃饭吗?没空!找别人去解吧!

  [小鸭下,小松鼠上]

  小松鼠公鸡哥哥,我妈妈明天一早就要回来了。我要去接妈妈,麻烦您把我叫醒。

  公鸡(摆摆手)不行,不行,这样的话,我的嗓子会哑的

  [小松鼠下。晚上到了,公鸡正在睡觉。刮大风,下大雨,动物们被惊醒了。小兔、小鸭、小松鼠上。]

  小兔这风怎么这么大呀?

  小鸭(走到窗前)好大的雨呀!

  小松鼠这么可怕的夜晚,我的邻居们不知怎么样啦?

  [公鸡的屋顶被风刮跑了。]

  公鸡(又叫又跳)救命啊,救命啊!我的屋顶被刮跑了,快来帮忙呀!快来帮忙呀!

  小兔这是谁在叫呀?我得出去看看。

  小鸭咦,这是谁的声音?是不是谁家出事啦?得去看看。

  小松鼠这不是公鸡的声音吗?他怎么啦?我还是去看看吧。

  [小兔、小鸭、小松鼠走出家门。]

  小鸭原来是公鸡在叫,咦,他的屋顶呢?

  小兔他的屋顶被风刮跑了。不知公鸡怎样啦?

  小松鼠我们还是帮忙修屋顶吧!快点,回家拿材料吧!

  [小鸭、小兔、小松鼠忙开了。]

  小兔我来钉屋顶。

  [搬张凳子,站上去,手里拿着头准备钉。]

  小鸭(一摇一摆)我来扛木头。

  小松鼠我来递给你,小兔姐姐。

  [小兔、小鸭、小松鼠一起修屋顶。一会儿,风停了,雨住了,屋顶修好了。]

  公鸡(感动地)谢谢你们,我的邻居们。

  (惭愧地)以前,我真对不起你们。以后,我一定成为你们的好邻居。

  四、相关链接

  认识课本剧

  课本剧其实就是出现在课本上的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由演员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来表现。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也就是演员说的台词)、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人物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这些内容在剧本中用方括号" "表示;此外还包括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在剧本中用圆括号表示。舞台说明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根据戏剧情节的繁简和结构的长短,它可以分多幕剧和独幕剧两种形式。

  多幕剧通常分成第一幕、第二幕等好几幕,独幕剧不分幕,剧情不长。《公仪休拒收礼物》就是独幕剧。"幕起",就是幕布拉开的意思;"幕合",就是幕布闭合。

  明白了剧本的形式了吗?你可以自己做个小编剧,学着编一编剧本。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8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反思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出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绝某大夫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课文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独幕剧,再加上与生活实际脱离久远,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困惑,教学我进行了以下设计:

  一、自主学习,感知文本特点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第一次安排剧本的学习,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新鲜感而又陌生。我根据这一特点,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自主研读中感悟剧本的文体特点。在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主发现,汇报剧本这一文体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精神

  在本出剧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感悟人物精神。通过“回味似的”、“心满意足”等词体会公仪休对鱼的偏爱,通过“我现在一闻到鱼的腥味就呕吐”体会公仪休的机智,通过“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鱼”及其原因体会公仪休的政治远见和清正廉洁。关键词语体会到位后就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进而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能吃到鱼公仪休就会心满意足,正是在这种疑惑中感受到人物精神的崇高。

  三、读演结合,感悟剧本特点

  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剧本的这一特点,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让学生演,从而感受剧本的魅力。如教学“(满脸堆笑地)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这一片段时,我不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管家拼命巴结公仪休,而且引导学生注意小括号中的舞台说明“满脸堆笑地”。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满脸堆笑地”是什么意思,管家为什么要“满脸堆笑地”?再让学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剧中人物“满脸堆笑”时的动作、神态,并在随后的环节中安排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这一段的剧情与人物的对白,让学生真切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剧本的魅力。

  四、挖掘内涵,升华剧本主题

  本出独幕剧故事简短,人物语言浅显易懂。但在貌似平淡的语言下面有着深刻的内涵。公仪休的最后一段台词就很值得玩味。这段台词不仅表明了他拒收鱼的原因,而且话中也大有深意,引导学生懂得他这样做是因为心中有“法”,为官清廉,值得我们敬仰。

  五、不足之处:

  由于本剧涉及到为官的清正廉洁,这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差距较大。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反思

  窦桂梅作报告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所教的不是故事,而是情节。”通过阅读,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能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而我们该做的就是抓住关键的情节,解读其内在的意义。教学中,我便抓住公仪休说的三段话通过反复朗读,逐渐深入:

  一读,读出人物的语气和心情。如文中说他喜欢吃鱼,便抓住能体现他喜欢的词语来读;说他厌恶,则抓住关联词“一…….就……”来读。

  二读,读出人物的本质,就是语言背后的的用意。在这通过问题“公仪休为何要对管家撒谎”的设置,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感悟,相信,再读公仪休的话时,孩子会带着探究的眼光去感受他的用意。

  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内化为自己的收获。

  公仪休的任务形象就在这样反复的读中渐渐深刻,而且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一个人的语言可以富含多种含义,在今后的写人中便会注意到语言的描写。

  而对于文中另两个人物,我则选取另外两个视角:动作和神情,来解读人物的形象。也借分析的时机向学生渗透些人的方法。也因为这两个人物是文中的次要人物,所以在分析时比较简单。

  在解读文本和人物后,让学生能亲自去演一演,也许是学生的感悟还不够深刻,所以演绎不到位,但要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准确的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孩子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演员,对他们来说真得很难。演只是一种辅助,但我们要让这辅助真正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不是单纯的演绎,相信,有充足的时间和准备,我们的孩子演绎的会更精彩!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在教学时我通过即兴的编排课本剧来体会、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格。

  要想排练课本剧,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剧本,学会阅读剧本,所以在课上分析理解公仪休、子明和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则是最基础的。在教学时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让学生进行感悟。在理解子明这个人物时抓住“不解”和“恍然大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说出人物特点。学习管家这个人物时,重点抓住了描写神态的词语“满脸堆笑”,让学生说说,学学。学生很快就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是一种拍马奉承的笑。在此基础上.学生子让学得像,读得真了。理解公仪休这个人物,就要了解他拒收鲤鱼的原因,我让学生抓住文中的一些关联词语“因为……所以……”“如果……就……”等来理解。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那么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吃不上鱼了,所以不能收人家的鱼。为了增强语气,课文中用了反问句的修辞方法。让学生读懂这段话,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等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然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排练进行编排课本剧,加深对人物性格的体会。大多数小演员表演的较为得体,说明他们已经弄明白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这是他们读懂课文的标志。

  课上有学生对于公仪休的所作所为不太理解。确实,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收受礼物联络感情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公仪休是个宰相,是个有一定的权力的人,他收礼和常人收礼是不一样的。对于小学生这么解释他们未必明白,但是这个故事能被收录进语文课本,原因不就是如此吗?我想在课后进行一下延伸,搜集当今廉洁的故事,学生应该会明白的更多吧。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9

  作者: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蒋志新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0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二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蒋志新

  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3、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比,了解戏剧。

  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剧吗?老师给大家看一段戏剧,想想看,要演好一场戏,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化妆、服装、道具、布景、演员、灯光……)

  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出示课题)

  播放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让学生听一听,再和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师述: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出示)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

  根据剧本长短和情节的繁简,戏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戏叫独幕剧,一幕以上叫多幕剧。本剧是独幕剧。

  二、感知课文,学习字词。

  1、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

  拒收鲁国宰相幕起麻烦务必腥味呕吐违犯

  法纪哇无可奈何恍然大悟日夜操劳心满意足

  (2)讨论理解词语。

  (3)写字指导。

  (4)描红。

  做课间操

  (5)再读课文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创设情境,感悟人物。

  1、自学讨论。

  在询问台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

  归纳出示:

  a)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b)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c)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

  (1)、放古乐,学生自学。

  (2)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但一些同学也碰到一些难题,让我们在小组中来交流、补充。小组学习交流。

  2、精读感悟。

  (1)、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

  (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

  (2)、(看动画,听读。)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

  练读。

  (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

  (3)、学生读出,出示一段话。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小结课文,提出要求。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独幕剧表演。

  课前准备:帽子、鱼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略)

  2、我们今天要演的一部戏是——《公仪休拒收礼物》,想想怎样才能把这本独幕剧给演好了?

  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戏要演得好,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

  剧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等都隐藏在对话之中。所以,为了演得逼真,要请你:(板书)认真去读人物对话,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反复朗读体验他的内心活动。

  学生自由读书。

  二、交流感受,表演评议。

  1、你对谁感兴趣?为什么?(同桌互说)

  2、四人小组演剧本。

  3、一小组上台演。

  4、评议(让学生充分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5、在评议的基础上小组再演。

  6、安排记者采访活动。分别采访公仪休、管家和子明,在采访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人物情感,领悟人物形象。

  三、通过刚才这样读、演、评、采访等活动,我想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近了一步,现在有没有兴趣和信心演得更好。

  1、指名四位同学再次上台表演。激励性评价。

  2、课后你想做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周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结识一位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他叫公仪休。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板书:齐读)公仪休拒收礼物。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完全不同,把书翻开。

  二、初读剧本、了解剧本知识、内容

  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边读边划。注意:与以前学过的喔。

  2、引导回答

  师:是的,课文就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板)独幕剧。

  a、(让学生看课文开头5行内容)本和我们平时学的记叙文不同,它在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

  b、(指明试读开头两句对话,然后让学生浏览全文,看看是不是主要内容是对话)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c、(让学生看看课文方括号里的内容)。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动等。

  d、(让学生看课文圆括号里的内容)剧本中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3、本的一切都是为演员演好戏服务的。它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阅读,然后来说一说。

  4、听老师朗读课文要求:

  要求:找出生字、词,划出难读的地方,听懂课文内容。

  5、了解了剧本的知识,接下来就请你们大声地独立朗读全文

  (1)出示要求:

  a、画出生字,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b、读准字音。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c、读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d、读通全文。把课文多读几遍,想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出示:

  拒收独幕剧客厅鲁国宰相大夫管家幕起行礼回味鲤鱼一顿满脸堆笑日夜操劳补补身子盛情醒味

  呕吐务必不解无可奈何接受难免违法法纪恍然大悟

  a、开火车读

  b、齐读

  c、指名读

  重点理解:

  鲁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今天山东的简称还叫鲁

  宰相:我国封建王朝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管家:旧社会里称呼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产和日常事物的地位较高的仆人。

  心满意足:形容称心如意。

  盛情:深厚的情义。

  不解:不明白。

  务必:必须。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

  法纪:法律和纪律。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三、用各种形式,读懂剧本,读好剧本

  1、边读边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试着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反复朗读他的语言,仔细揣摩他的心理变化,研究一下这个人物,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发现。

  2、看来,我们一起很好地了解了公仪休,还有谁对其他两个人物感兴趣的,来谈谈好吗?(可以挑一句来读一读)

  3、小结:在这个小小的独幕剧中,我们一起认识了清正廉洁、聪明机智的公仪休,好学上进、很懂礼貌的子明,还有一个阿谀奉承的管家,下面,我们分成小组,先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然后,再把你们发现、体会到的都表演出来。人物语言可以有所改变。排演时也可以走下座位,行吗?开始

  4、哪组先上来?独幕剧开演前,请允许我这个不算高明的剧务为小演员们准备好舞台布景和道具,其他同学既要当好文明观众,又别忘了你还是小导演,待会儿怎么指点,都得靠你现在认真去看,去体会。生评议(拿起书,联系课文,老师可点拨,重点评语气、动作、神态,找依据)

  5、第一组同学的抛砖引玉,下面老师再给你们一段时间,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加工,争取表演能更传神。明天我们将举行这样的表演。

  四、指导写字

  1、指导:腥、悟,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鲁,中间的“田”要写得扁一些,下部是“日”,不是“日”。

  2、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27、公仪休拒收礼物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那么独幕剧有哪些特点呢?

  过渡: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将通过解决几个问题来深刻地了解课文。恩,那么我们还没有问题啊怎么办呢?提,对,提。

  二、引导提问,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一)、提出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题目,也许我们可以从题目上找出一些问题,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

  (二)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1、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a、“(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

  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味道鲜美)(记住没吃鱼的日子)(一顿就吃光)

  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

  ④指名读(三位),齐读

  b、“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

  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只要……就……)

  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

  ④指名读(三位),齐读

  2、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过渡:公仪休这么爱吃鲤鱼,但是大家要知道鲁国这个地方是很少有鲤鱼的,所以人们经常把鲤鱼当作贵重的赠品,那么如果有人送鲤鱼给你会怎样呢?送给公仪休会怎样呢?(公仪休拒收了礼物)

  b、管家为什么给公仪休送鲤鱼呢?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①(管家说是因为公仪休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

  ②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仪休爱吃鲤鱼,有意讨好公仪休)

  ③可能为了达到那些目的来讨好公仪休呢?

  ④管家以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这种正当的理由来替主人讨好公仪休,那么他应该是怎样的表情呢?(注意讨好哦)那会怎样来说这句话呢?

  ⑤指名读,齐读

  ⑥那么公仪休没有接受这种讨好,他是怎么做的呢?

  ⑦公仪休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其实这是假话。(他这样说才能让管家乖乖地把鱼带回去,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⑧如果他不这么说,那他会怎么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⑨指名读这段话。

  3、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

  过渡,听了公仪休的话,子明会怎么想呢?

  为什么公仪休爱吃鲤鱼去又拒绝收鲤鱼呢?自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②齐读

  ③找出关联词,再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谈谈公仪休的想法,最后反复朗读,注意突出反问语气,体会人物品格。

  ④男女对话。

  三、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工

  一人读旁白包括人物说话前的提示语(人物名字),括号里的内容,开头的内容。同时还要当导演。最后还要作为专职评论员。

  一人读公仪休

  一人读子明

  一人读管家

  2、学生分散练习。

  3、朗读汇报,评论,再练读,再汇报表演。

  老百晓在线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10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鲤鱼的故事。剧情简单,人物性格鲜明。为了让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感受领悟公仪休的清正廉洁的品格,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效果还不错。

  以下是质疑环节教学过程的片断实录:

  教学伊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他们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了独幕剧这种体裁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围绕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师:爱迪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看看我们班的孩子谁善于提问。

  (学生默读思考,作记号)生1:我读了课文,想知道公仪为什么不直接拒绝某大夫的管家送的鲤鱼而要骗他说:“我现在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呢?

  师:你真会思考,是呀,公仪休为什么不直接拒绝礼物而要委婉谢绝呢?这问题提得相当有水平。(我边说边板书)

  (我的鼓励立刻引来了更多同学小手高举)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宰相收人家的两条鲤鱼就是违犯国家的法纪?

  (吴龙同学显然没细读文章,也没有关这方面社会经验,没有弄清人家送礼的用意。)

  师:敢问,勇气可佳,要是能自行解答更了不起了。老师把你问题记住,一会儿再读书,老师再问你,要是你能自己解决那更有进步了。还有谁有问题?

  生4:公仪休拒绝收管家的两条鲤鱼,还为什么要让他“务必”转告大夫呢?

  师:(我板书:务必)你抓住了“务必”一词提问,读书很细心啊。

  生5:我的问题是公仪休是怎样拒绝礼物的?

  生6:我的问题是公仪休明明喜欢吃鱼为什么还要拒绝人家送上门来的大鲤鱼呢?

  师:能联系上下文来提问题,真不简单。

  我一一把问题板书黑板上。

  生7:管家为什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才提着鲤鱼下场。

  师:你不理解“无可奈何”是吗?(生点点头)师板书上。

  生8:能不能把公仪休说的两句话“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改为陈述句?

  师:你提问的角度与别人不同,从句式上提问,老师喜欢。还有吗?

  生9:我想知道子明是怎样的人?公仪休又是怎样的人?

  师:这可是概括全文的问题,相当了不起。师板书。

  师:瞧,刚才同学们总共提了几个问题?(9个)有的联系上下文提,有的针对某个词语提,有的针对句式提,这可不是普通的9个问号,它们反映出了是9种思想,9种闪烁着智慧的思想,真了不起。那这些问题我们看看哪些问题可以归结一起?

  师生共同梳理后,黑板上出现如下问题:(1)公仪休是怎样拒绝礼物?

  (2)他为什么不直接拒绝,而要委婉谢绝?

  (3)他明明喜欢吃鱼,为什么还拒绝人家送上门来的两条大鲤鱼?

  (4)子明是怎样的人,公仪休又是怎样的人?

  下课铃声响起,让学生在书上做记号,并让他们把问题带回家思考。

  第二课时 (下午上课开始:

  师:(我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生1:可以把书“读厚”,再把它“读薄”。(看来我平时的评价语他们也听进去了)

  生2: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解决。

  生3:多读书,有些问题可以自己想想解答。

  师:瞧,无论怎样的方法,都离不开一个字“读”,是的,读书使人明智,那就开始带着第一个问题读书吧。

  学生自主读书思考和同学交流讨论后,我再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了“公仪休是怎样拒绝别人送的鱼的?”,“难道他不喜欢吃鱼吗?既然喜欢为什么又要拒绝,而且还不直接拒绝,还如些婉转地谢绝呢?”其间,学生在探讨为什么公仪休要拒绝别人送上门来的鱼时,学生的看法让我深为赞叹:

  (以下是探讨“为什么公仪休要拒绝别人送上门来的鱼”的教学实录:

  师:公仪休既然喜欢吃鱼,为什么要拒绝别人送上门来的鱼呢?

  生1: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啊,这礼当然不能收。

  生2:俗话还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他给宰相送礼,一定会有事相求。要是有些事是犯国家法纪的,这样宰相也去帮忙了,不是就犯罪了。

  生3:老师,俗话还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以宰相一旦收了人家的鲤鱼,就有可能犯罪。

  生4:那样宰相就是成了“宰”老百姓的“相”,这“相”是大象的“象”。(竟成同学有时总会有独特的的创造。)

  师:那公仪休又怎么说呢?(出示公仪休的话,让学生读,引导学生说出公仪体话里所含的意思。并引导后面两句反问语气的朗读,从而把先前学生的疑惑,如何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体会两句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

  学生分朗读后,我又抛出了学生提的最后一个问题:从这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

  生1:公仪休是个正真廉洁的人,虽然只是两条大鲤鱼他也不接收。

  生2:他是个宰相,能以身作则,他的清正廉洁值得赞颂。

  生3:老师,我想起昨天背的两句话,居官有二语,曰: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正因为他的清正廉洁,人才赞叹他,连剧本也写他。

  师:说的好,看到他,我们不由地想现今社会,有多少为官的人或普通百姓,他们在名利面前、金钱面前却迷失了方向,而最终走向了不归路,由此,你又想到什么?

  生1:人不能有贪念,否则会承受不起诱惑。

  生2:人要是有了贪念,他就有可能失去永久的自由。

  (该生说完,掌声响起,这里是我班上第一次自发的掌声,我很激动)

  生3:当官的人应该为人民办事,百姓做事。像公仪休那样清正廉明,不要受诱惑。

  师:是啊,多少人在名利、金钱面前能像公仪休那样忍受住诱惑,从而挽回尊严、名誉?有多少人因忍受不了诱惑甚至失去了永久的自由。今天

  我们有幸聆听了这场发人深省的独幕剧,我们真该把它们排演出来。

  指导学生排演剧本。

  反思:以前在课堂上也经常让学生自主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让学生围绕问题读文探究,但有时课堂气氛却不像今天

  这般活跃,我想原因可能如下:

  一、近段时间课堂教学我较少使用这种让学生“自主质疑,探究”的方法,今天忽然使用,学生一下子感到新鲜,这正如人们每天吃同样口味的饭菜也觉得腻了,所以偶尔换换口味会倍感鲜美。由此我想多探究出一些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等轮番使用岂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的课堂会呈现更多的精彩。

  二、教师课堂上的幽默和才情是点燃学生独特思维、表达欲望的火种,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鹦鹉学舌”,学着孙双金老师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甚至评价语也“邯郸学步”,没想到倒也激起学生思考表达的欲望。当然,我想,今后教学要是有属于自己的评价语会更自豪。

  三、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重点难点,学生了解得很深刻。学生能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积累畅所欲言,感觉他们不仅是思维在开放,而且他们长大了,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这真让人惊喜。当然要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最后公仪休的话时,能找些资料补充说明“一些人受名利、金钱诱惑而失去自由”的例子,这样学生感触或许会更深。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11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鲤鱼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公仪休是一个清正廉明、坚持原则、聪明机智的人。

  1.剧本的写法与一般的课文不同,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的人物。方括号里主要交代舞台的布景和人物活动情况,小括号里提示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心里活动等。

  2.“公仪休:鲁国的宰相。”在古代,宰相一职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我们难免会想:公仪休是*什么身居宰相之位的呢?是凭真才实学,还是*旁门左道?做了宰相之后,是像包公那样清政廉明为官正直,还是如和绅一般贪脏枉法为官不仁?从题目“公仪休拒收礼物”我们已经可以初步断定是前者。

  “鲁国某大夫管家。”旧社会里称呼地主、官僚等管理家产和日常事务的地位较高的仆人为“管家”。虽然说管家也是仆人,但他又不是一般的仆人,他是得到主人相当信任的人。主人挑选管家首要的原则便是“绝对的忠心”,其次是有高超的管理才能。现在我们眼里的管家难免有些“愚忠”,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管家大多精明能干,附和上下,常常为主人出谋划策,因而最得主人的信任。

  “子明:公仪休的学生。”“[幕起,子明正在席上读书。公仪休由内室上。”这两处交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学的子明。正是午后,人们大多在休息,而子明却在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自觉读书,这也是他可以做宰相学生的原因之一吧。

  3.“子明:(忙起身向老师行礼)老师,我刚来一会儿。你吃过饭了吧?”动作“忙起身”、“行礼”和语言“您”,让子明知书达礼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我刚来一会儿。”是真的“一会儿”吗?是不是为了宽慰老师呢?也许是他读书太专注了,所以才会觉得“刚来一会儿”。

  4.“公仪休: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两句台词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十分爱吃鱼”的公仪休:请看,他刚吃过鱼,却已经在“回味”了,好像还没有吃尽兴,可是他明明刚刚吃了一整条鱼。在他看来,鲤鱼不仅仅是“味道鲜美”,而且是“实在鲜美呀!”我们大多认为再好的美味每天吃也会腻的,可是他却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那么我们不得不怀疑,他前面所说的“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是不是真的“很久”了,他的“很久”是指多久呢?我们虽然不得而知却可以猜出一二了。

  5.“公仪休:子明,烦你去看一下,是谁来了?”老师让学生做事,却要说“烦你”, 可见他并不以“老师”和“宰相”的身份而自恃清高、自命不凡,这就让我们对他休礼贤下士和师生平等的做法而肃然起敬,也让我们对“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说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6.“管家:(满脸堆笑地)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乍一听,这话说的多贴心哪!如果这是皇上论功行赏时这么一说,那作为臣子的公仪休就是再“日夜操劳”也不会觉得“太辛苦”了;如果是百姓这么一评价,为官者也该感到欣慰了;如果是爱妻或子女这么一说这么一做,那又是何等的幸福啊!可是这话偏偏出自“管家”之口,而且还是“满脸堆笑”地传达他家“主人”的意思。试想,这笑怎么会“堆”在脸上呢?管家口里的“您”也是表示尊敬吗?他家“主人”叫他给公仪休送鱼会是什么意思呢?真的是因为公仪休“为国为民日夜操劳”,所以送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这么简单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的人可多了,那他家主人怎么不都送些鲤鱼补补身子呢?因此,这里“笑”是假的,如果是真的笑应该是怎样的呢?“补补身子”也是假的,管家以及他家主人“送鱼”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呢?

  7.“公仪休: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多么机智的公仪休啊!“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意思是“我心领了”,明明喜欢吃鱼,却“撒谎”说自己连鱼的腥味都不能闻,说得管家是毫无回旋的余地。那么,这“撒谎”的背后我们又能看出点什么来呢?是“圆滑”和“虚伪”吗?透过公仪休的“撒谎”,我们看到他采用的是一种多么机智的拒绝。他为什么撒谎,为什么不直接拒绝呢?因为直接拒绝,很可能得罪了“某大夫”,会造成更大的矛盾,而且这么一“撒谎”,也给了管家和他家大人一个台阶下,这又一次表现出他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魄。

  8.“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这段话是公仪休向子明解释自己为何拒收礼物。他接连用了“正因为……所以……”、“如果……就……”、“如果……还……”三组关联词进行层层推进式的说明,最后再用“不是一直有鱼吃吗?”一个反问句收尾,说得有条有理,逻辑缜密,气势夺人。首先,这话是说给他自己听的,是深刻的为官之道的剖析;其次,这话又是说给子明听的,但是他不仅仅是在回答学生的疑问,而是适时地对子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虽然看起来他拒收礼物的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从而天天有鱼吃”,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每一个当官的都能这么“严格自律、明哲保身”,社会上还会有这么多的贪官污吏吗?难道那些为官不廉的人,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可是他们不惜践踏国家法律,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贪污受贿,用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谋取私利,完全违背了为官和为人应有的准则,这不是更可恨吗?所以说,公仪休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每一位当官者思考和学习的。

  9.“子明:(恍然大悟地)老师,您说得对,今后我一家照着您的样子去做。”子明是个聪明的学生,他领会了老师的意思,决心今后照着老师的样子去做。可是,这“样子”指的是什么呢?是指有朝一日当他为官时也不收别人送来的鱼吗?或者更深一点,是指不收别人的礼物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子明对老师的话还没有完全明白。这“样子”起码有以下几层意思:(1)为官不能收受人家的礼物。(2)不能违犯国家的法纪,不能照“人家的意思”办事。(3)凡事要作长远的考虑,要分析事情背后隐藏的玄机。

  纵观《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个独幕剧,通过短短的文字和简单的情节,刻划了三个性格鲜明、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剧本中,通过对公仪休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地体现了他的机智大度、正直廉明。管家和子明的戏份虽然不多,但也通过一频一笑、一言一语的描述,把他们形象鲜明地摆带到了观众面前。所以,这个剧本的学习,要善于走到剧本里面去,通过发掘文字背后的东西,走进人物的心里,从而领悟剧本真正的价值取向。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12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独幕剧请大家齐读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认识了字词

  生: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生:我知道本文是一篇独幕剧及独幕剧有哪些特点。

  生:我知道公仪休特别的爱吃鲤鱼,当别人送鱼给他时,他却拒绝不收。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

  我们知道公仪休是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别人为什么不送他贵重的珍奇异宝,偏偏送他两条活鲤鱼呢?

  生:他特别的爱吃鱼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一部分;爱吃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公仪休爱吃鱼的语句,并用笔把它画下来

  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出示:(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好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1.指名读

  2.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他很爱吃鱼。谁能试一试把他爱吃鱼的感觉读的再强烈些?

  3.再次指名读

  4.学生评价谁读的好,并说出好在哪里?

  生;**同学读的很流利,也很有感情。

  生:**同学把“实在是鲜美呀!、一顿就吃光了”读的很到位,我感受到公仪休太喜欢吃鱼了。

  师:你能否读的比他还要到位,还要棒?谁来试试?

  5.再次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师: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他特别的爱吃鱼?

  生:回味似的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连他的神也注意到了。那你能否用动作演示一下?

  指名表演师及时给予评定

  师:你还能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公仪休爱吃鱼,还没吃够?

  生: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过渡:听说公仪休大人特别的爱吃鱼,他可是个大官,我呀得投其所好给他送两条活鲤鱼去。

  只要他收下,那以后找他办事可就——嘿嘿,我这就找管家去。

  〈二〉学习第二部分:拒收鱼

  如果你是那位管家,你如何办好这件差事?见到公仪休你会怎么说?请同学们有感情的练读管家的话。哪位管家来试试?

  指仝管家、位管家、有感情的朗读

  生评议哪位管家最出色。并说出理由(位管家读得好,他把管家的那种拍马、讨好、阿谀奉承的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

  生:他的表情很到位,说话的时候始终满脸堆笑

  师:“满脸堆笑”与“笑容满面”的不同。(满脸堆笑的笑容是假的,笑容满面的笑是真心的。)

  讨论:如果你是公仪休,面对那么会说话的管家,你是否会收下礼物?

  生:我会收下,因为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况且两条鲤鱼又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

  生:我不会收下,要是他另有所图,到时我岂不麻烦。

  师:那么,公仪休大人是如何说的,又是如何做的,你能读出相关的语句吗?

  指名读。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态度特别坚决

  生:从他说他“现在一闻到鱼腥味就要呕吐”中我感受到他很机智聪明。

  讨论:管家会就此罢休吗?还会怎样纠缠他?

  生:大人,您看这鱼多新鲜!刚刚捕捉的,它的味道好极了。快收下吧

  生:大人,这只是一点小意思,你就收下它吧。

  生:大人,您就可怜可怜我吧,我家主人说了,如果这件差事我办不好的话,回去

  就要打我五十大板。

  生:我一家老小都*我养活,如果你不收下的话,主人会解雇我的,那他们就得饿死

  生:大人,我给你跪下了,你看在我一家老小的份上,你就收下吧。

  师:真是的,管家可真可怜。公仪休大人你又会怎样回答?

  生:我实在是不能收,我一闻到鱼腥

  〈三〉学习第三部分:

  公仪休的学生子明见老师刚才说十分喜欢吃鱼,一会儿又说闻到鱼的腥味就呕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非常的疑惑不解?你能在文中找出公仪休回答的话吗?

  出示:

  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去办事,这样就难免会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的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1.指名读。

  2.你认为,哪两句最能回答子明的话?

  个别读:如果……就……如果……就……

  3.指名读这两句话。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它的?

  (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5.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讨论:假如,公仪休收下了那两条鱼的话,却不帮人办事的话那将是什么的结果?

  生:他若收下了鱼,却不帮人办事的话,人家会记恨他,会找机会报复他。

  生:那位管家可能会揭发他,那样他照样会成为罪人照样吃不上鱼。

  生:俗话说的好: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他收了人家的东西却不帮人家办事的话以后见面会不好说话。

  生:我觉得那样会影响他的威信,因为他毕竟地位显赫。

  师:噢?由此看来大家说这“鱼”,公仪休能不能收?

  生;齐声说这鱼不能收!

  评价: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觉得个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

  生:从他巧妙的拒绝管家这件事上,我觉得他是个非常机智聪明的人。

  生:他连普通的鱼都不收,真是一个清官,我很敬佩他。

  生:他一心为国着想我觉得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好官。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宰相。

  生:我觉得他不仅是位清正廉洁的好宰相,还是一位,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好老师。他以他的行动给他的学生子明又上了一课。也给我们做了榜样。

  生:我以后要向他学习。

  〈四〉、表演这篇独幕剧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认真研读他的台词;仔细揣摩他的心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前后位同学自由结合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好吗?

  生:好(高兴的大喊)

  生自由结合在座位上表演,师适时指导。

  指两组学生到台前表演,其余学生做一回评委,看完后要给演员们的演技做点评。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13

  今天我主要说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公仪休拒收礼物》(第27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说教材: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绝某大夫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在教学此文时,同学们对公仪休的这一人物形象围绕一个“清”字层层深入而独到的分析感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课文是以围绕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阅读剧本,学习独幕剧表演。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其中学会阅读剧本、表演剧本是本课重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是本课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我们备课组选择的基本教法是“以读代讲、以演代讲、情境教学”的导学式教学法,确定了“读中感悟、以读悟情、质疑解疑、合作实践”为基本的学法指导,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思、演、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其教学程序分如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首先出示出示张艺谋画像,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导演有哪些了解,课始设置“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做导演和演员的兴趣,以便学生积极投入到剧本中去。

  二、精读感悟。

  以读为本,以演代讲、以读生情,以情促读。

  我国语文教学有“熟读、精思、博览”的优良传统,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

  本课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刻画人物,虽然文字浅显,但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在指导朗读时,师说:“请各位导演仔细地读读剧本。”就是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将自身置于剧本之中,找到做导演的感觉。指导学生找出体现主人公特点的有关词句,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通过对这些词句的朗读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并能通过自己表演(回味似的)这一表情让人觉得公仪休真的非常爱吃鱼。表演的同学是演员,坐着的同学都是导演,对演员和剧本进行指导、再创造,其实就是将评价换一种形式展示在课堂教学中。

  注意语思统一,力求做到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

  大纲指出: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发展语言必须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所谓语思统一原则就是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统一起来,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本课中我们力求语思统一,从公仪休怎样拒收和为什么拒收鲤鱼入手,探究公仪休思维过程,从而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练习说话、表演,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内化、表演

  学生在阅读了剧本,进一步熟悉了人物的性格后。可以和自己的好伙伴找一块空地来排演。师问:“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将花落谁家呢?”(串联前文的奖项)更加激起学生表演欲望,最后评出设置奖项。

  四、小结

  学完剧本后,让学生说体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篇14

  面对你爱吃的鱼,你会收下吗?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例谈

  【1】背景

  有一种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只是一种“文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等等),更是一种“体验课程”(这个课程是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和思考到的课程)。

  “体验课程”,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即对课文,有着自身的理解,对意义有着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会进行不断地变革与创造,因此,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教学中我们就理应加强体验学习。

  对于这样一种观念,我是深深认同,但是到底如何体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倒是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的,下面就以《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2】教学思路

  本文拟用“公仪休是怎样的人”作为话题来组织学习。

  课始,请同学们谈谈从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件事中,你觉得公仪休是怎样的人?然后根据回答进行下面两个环节的教学。(随机而定两个环节的先后顺序)

  一、“演、说、读”,感受公仪休爱吃鱼

  1、演:鼓励加上动作。

  2、说:“很久”这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

  3、读

  二、“读,体验,说”,感受公仪休不收鱼

  1、设置冲突:前面这么爱吃鱼,可是后来他却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2、体验:要是你,你会怎么收?你会怎样说?

  3、说: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说完请学生简练地将观点写在黑板上。

  4、议论:这么多观点,请你按顺序联起来说说。孩子们说不可以,因为有很多是重复的。于是学生通过读与议论来确定保留什么。这个过程中,讨论非常激烈。

  5、到最后,学生剩下几个词语:三思而后行、不爱钱财。于是,我通过设问等,使得学生自己明白——他不是不爱钱财,而是不贪钱财。总之,他是一个廉洁的人。

  ------------------------------------------------------------

  【3教学情景】

  情景一:

  师:课文里面有两段话,一段是说公仪休非常爱吃鱼,一段是说公仪休一闻到鱼腥味就呕吐,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读这两段话。

  师:你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吗?

  生:公仪休这么喜欢吃鱼,可是人家送鱼来了,他又不收了,还说一闻到鱼腥味就呕吐。

  生:公仪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公仪休不收鱼有两大原因,第一个是他可以自己买鱼吃,第二个是他想活着自己买鱼吃。

  师:从这两段话以及文章的其他地方,你体会到公仪休是个什么样的人?请读课文,好好思考。

  生读课文。

  万程:我感觉到公仪休很狡猾,他想到要是吃了别人的鱼,会有什么后果。

  请他读后果那部分。师将“狡猾”写在黑板上。

  马耀:我觉得他很有礼貌。

  师:你们有没有补充。

  生:他说谢谢,还说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

  生:公仪休看不起人,因为他不收人家的礼。

  生:他很聪明,他知道人家送礼物,肯定有求于他。

  生:他很警惕。

  下面学生纷纷要说自己的看法,我请同学们安静地想想,看看能不能将自己的想法用一两个词语来说一说,片刻后我请同学上黑板来写一写。

  情景二:

  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对公仪休的看法,教室里非常“热闹”!

  学生们在黑板上写了很多。我请同学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自己的板书来说一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生:我写的是三思而后行,因为假如别人送鱼给我,我会想,别人怎么那么。而他想别人送鱼给他,肯定要他办事的。

  师:他有没有三思而后行?请读一读有观句子。

  生: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戴天成:他性子慢。

  师:我觉得他反映非常快。你看,人家一说完,他就回答了。

  生:有同学帮你买鸡蛋,但是不肯收钱,于是你就买了书送给这些同学。

  师:是有这么回事,我很感谢他们。

  生:他很懒,因为他怕收了别人的鱼,就要帮别人办事。

  生:要是我,肯定收下,可是他还想到后果。

  生:想得真周到。

  师:说得周到吗?

  生: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得腥味就要呕吐。他这样说,表示不收鱼得原因不是怕帮你家主人做事,而是我实在不喜欢吃鱼,这样说就不会伤害别人得心意了。

  生:这是有礼貌地拒绝。

  说着说着,黑板上有了很多观点,于是我对同学说:这里有很多是重复的。请你通过议论来确定保留什么。经过激烈的讨论。到最后,黑板上只剩下几个词语:三思而后行、不爱钱财。接着,我通过设问等,使得学生自己明白——他不是不爱钱财,而是不贪钱财。最后黑板只剩下三个词语:“廉洁”、“三思而后行”与“周到”。

  情景三:

  师:他有礼貌地拒绝了什么呀?

  生:两条鱼。

  师:两条鱼算什么?

  生:不能算什么,比鱼值钱的东西有很多。

  师:要是你,你会收吗?

  学生有的说收,有的说不收。

  生:我收了,可以过两天也送两条鱼给人家,这样不是更好吗?

  生:我觉得不好,要看情况,如果送鱼的人是好的,那么收下,然后再送给人家同样的鱼,这没什么关系。如果送鱼的人是不好的,那么是不能收的。

  生:还是不收好,我觉得是好人,不收,如果可以帮他做的事情,又不违背国家的法纪,那么就帮个忙。反正不收为好。

  生:如果是朋友的收下,有什么关系?反正我也会送给朋友的。

  师:古人说,礼尚往来么。

  ……

  师:是的,课文里面提到的那个送鱼的管家来送鱼肯定是有目的的。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观点,再来说一说。

  公仪休拒收鱼的故事,讲的是很实在的小道理:受贿就要丢官,丢官以后,人家当然不会再送贿赂给你,你自己却又因为失去了俸禄,什么爱好也都无法实现了,因此,受贿是不合算的。

  ——观点一

  公仪休爱吃鱼,可不收鱼。公仪休不徇私受贿,这是好的,值得称赞;但他反对贪赃受贿的出发点是怕自己因受鱼而被免相,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

  ——观点二

  师:现在,假如你是公仪休,你会收鱼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我也觉得受贿是不合算的。

  生:我觉得这样做,可以保住我的官位,我还可以做我的宰相,别说鱼了,我还可以享受别的美味呀!

  生:我认为这样做很清廉,对于其他做官的是榜样,我做宰相的不瞎收人家的钱财等东西,如果有别的官受贿了,我就可以批评他、惩罚他,甚至不让他做官了,可是如果我也受贿,我怎么管别人?

  师:是的,这的确是上梁不正下梁怎么正?

  ……

  师:同学们,每个人不收这鱼,都是有各自的理由的,但是我感觉从这不同的理由里面,我感受到了做人的境界。怕丢官是一种境界,树正气是一种境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一种境界。我认为境界最高的是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下课!

  ------------------------------------------------------------

  【4教学反思】

  课程不再仅仅被理解为“制度课程”,更为重要的还是“体验课程”。这就表明课程研究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课程开发程序的论争,而应将课程联系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生活体验中促进课程意义的生成。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课程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创造性的建构“自己的课程”,学生个体获得解放成为课程活动的终极目标,并预示着课程理论以及课程实践必将产生深层次的变革。

  一、多渠道感受——建构学生自己的课程的基础

  在感受公仪休吃鱼的环节中,我请学生说说他有多爱吃鱼,并结合课文中的词句来说说,说的过程中,我注重的是学生用口读、用眼看、用手做、用舌品、用耳听(结合起来就是用心会),这样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世界的渠道立体化,这种感受文章的渠道,可以调动读、看、听、做等各个渠道的经验,这种感受方式,可以调动现时的与历史的经验,这成为了建构学生自己的课程的基础。

  二、多元化理解——建构学生自己的课程的关键

  打开了感受的渠道与方式,其实就等于开放了学生的经验,他们以各自的经验去看文中景、文中事、文中情、文中人,肯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老师只有一种理解,那么学生的那些与老师相悖的理解,肯定没有机会见到天日了,比如本课例中,有些学生认为他是周到的,三思而后行的,如果老师只认为学习这课,就只应该感受他的廉洁,那么,这些学生的经验没有得到认可,尽管这些经验是合理的,自然,这部分学生他们建构自己的课程是多么地困难。长期如此,定有碍于学生的语文成长。因此,允许多元化地理解,是建构学生自己的课程的关键。

  三、多样性表达——建构学生自己的课程的保障

  所谓多样性表达,主要指的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表达内容的多样性,表达情感的多样性。本课例中,学生感受方式不一样,表达方式也是有差异的,要允许,更要鼓励。正如罗素说的,“幸福的命脉,乃是参差多态。”是的,表达方式,尤其是表达内容的个性得到张扬和保护后,学生自己的课程建构才有了保障。

  四、自己的语言——建构学生自己的课程的目的

  作为语文课程,到最后他的目的就是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我也觉得受贿是不合算的。”“我觉得这样做,可以保住我的官位,我还可以做我的宰相,别说鱼了,我还可以享受别的美味呀!”“我认为这样做很清廉,对于其他做官的是榜样,我做宰相的不瞎收人家的钱财等东西,如果有别的官受贿了,我就可以批评他、惩罚他,甚至不让他做官了,可是如果我也受贿,我怎么管别人?”这些语言,就是学生的感受,也是建构自己课程的成果,我认为这也是语文学习的目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谈独幕剧的教学策略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