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

狂想曲 点赞 分享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


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量,多年平均为559亿立方米,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无论年输沙量,还是平均含沙量,黄河在世界江河中都名列第一。
水沙不平衡:(1)地区来源的不平衡,水和沙的地区来源不同,通常将其概括为“水沙异源”。从总体上看,进入黄河下游的水量主要来自上游地区,而泥沙量却基本上来自中游地区。(2)时间分配的不平衡,黄河的水沙不仅存在着地区来源的不平衡,而且年内年际的时间分配也呈明显的不平衡性。就水和沙来讲,汛期(7~10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据统计,在一年之中,85%以上的泥砂来自汛期,并且常常集中于几场暴雨洪水。另年际之间水沙分配也是不同步的。
据测验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在长时间内总体上是淤积状态,但并非单项淤积,而是有些年份冲刷,有些年份淤积。究其原因,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与来水来沙条件密切相关。凡是水多沙少的年份,黄河下游河道淤积不大或发生冲刷,凡是水少沙多的年份,黄河下游河道则发生严重淤积。
从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进入黄河下游河道水流的年平均含沙量与每亿立方米水量的河道淤积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平均含沙量小,则每亿立方米水量的河道淤积量小,甚至发生冲刷;平均含沙量愈大,则每亿立方米水量的河道淤积量也愈大。通过对长期系列年平均含沙量与每亿立方米水量的河道淤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当年平均含沙量高于20~25公斤每立方米时,河道呈淤积状态;而当年平均含沙量小于20~25公斤每立方米时,河道呈冲刷状态。
按照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只要把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不平衡的水沙关系调节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完全可以使黄河下游河道实现不淤积。那么,如何才能对不平衡的水沙关系进行调节呢?关键的手段就是建设扼下游河道之首的且具有足够库容的水库。XX年底竣工的小浪底水库具备不平衡水沙关系进行调节的强大功能。
XX年7月4日上9时,黄河小浪底水库多个闸门依次徐徐开启,不同层面导流洞喷涌而出的巨大水流,奔向黄河下游河床,从而拉开了世界水利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工原型试验——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的序幕。这一刻是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转变的里程碑,是世世代代人们由被动治黄向主动治黄的转折点。7月15日9时小浪底水库放水结束。
总的来看,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次试验所取得的结果不仅仅反映在黄河下游河道0.362亿吨的冲刷量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试验,积累了对黄河测验的数据,加深了我们对黄河河床演变及水沙规律的认识。利用水库调水调沙,是有利于输沙活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道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后,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继续进行调水调沙试验。
关于黄河调水调沙的哲学
问题背景
(1)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随着实践不断扩展、加深。调水调沙治黄思想的形成正说明了这一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提出,利用水库控制洪水并发电,坝底设排沙设施,以减少下游淤积。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治黄实践的不断发展,“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治黄专家认识到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重要影响,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调水调沙”的治黄指导思想。随着去年小浪底工程全面完工,从而使“通过原型实验,进行调水调沙试验”的设想最终变为现实。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