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课间十分钟》

《课间十分钟》

红尘戏语 点赞 分享
《课间十分钟》

微信扫码分享

《课间十分钟》(精选15篇)

《课间十分钟》 篇1

  7、课间十分钟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间活动。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掌握“将”、“着”两个多音字;理解15个新词语,能写出“输、胜”的反义词。 

  3、能通过理解重点词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难点:抓住活动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沸腾”、“丰富多采”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初理文章脉络。 

  3、读懂第五自然段 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间十分钟 

  2、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写什么? 

  3、课间十分钟你们搞些什么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来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反馈学生字情况。你觉得哪些生字的音、形需要提醒大家的或需要别人帮忙的? 

  如:赢、捷 

  3、再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段,思考:课文中一共写了哪些课间活动?其中主要写了哪几项?它们是课文的哪几段? 

  4、反馈思考情况。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读准字音) 

  ②大家交流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学习第一第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读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 

  ②“沸腾”什么意思? 

  ③“沸腾”还可以换哪个词?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④朗读这个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②找出总起句和分述部分。 

  四、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 

  3、品析词句,有感情地朗读二至四段。 

  4、读懂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挂出画有表格的小黑板。问:课文主要写哪几项课间活动?(填表:打乒乓、爬竿、丢沙包) 

  二、学习“丢沙包”一段 

  1、初步感知 

  ①默读课文,用“——”划出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②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丢沙包这项活动的?(丢包、躲包两方面) 

  2、具体理解 

  ①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部分的句子。 

  ②讨论:写丢包、躲包的分别是哪几句? 

  ③细读写躲包的句子,找出描写躲包动作的词。 

  ④你能从这些动作词中看出些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⑤读最后一句,“欢畅”可以换哪个词?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什么? 

  ⑥指导朗读。你认为这段该怎么读? 

  3、小结 

  “丢沙包”这一活动是怎样写具体的?(“攻”、“躲”两个方面) 

  三、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打乒乓”这段,思考填好表。 

  1、反馈。 

  2、看“丢沙包”这一段的方法,谁能把“打乒乓”这段也加上一句总起句,使其成为总起分述的段落。(激烈、紧张、起劲) 

  四、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爬竿”这段,思考填好表并反馈。 

  五、看表格比较:三项活动哪一项写得最具体、最生动?你从哪里看出来? 

  六、课堂作业  

  1、写话训练: 

  ㈠用“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作为总起句,分述部分为①跳牛皮筋;②跳绳;③踢毽子。 

  ㈡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有趣”作为总起句。分“老鹰”、“母鸡和小鸡”两方面写。 

  2、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题目。 

  板书: 

  活动项目 地点 动作 心情 

  打乒乓 校园东墙边 推、挡 欢笑声 

  爬竿 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 丛身一跃 

  爬 笑 

  丢沙包 盯、躲、闪、蹦、跳、 

  拾、转、捞、抓 欢畅 

《课间十分钟》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欢乐情绪的感染。

  2.学习课文是怎样把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这三项活动写具体的。

  能力目标 3.总结围绕一个意思写好场面片段的方法。

  情感目标 热爱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1.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把活动场面写具体。

  2.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教具 投影、每人发一张纸(画方位图)、

  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

  学生写文章往往部分重点,部分主次,像记流水账。通过学习本课,失学生在写作方法上得到指导。

  教学体会学生基本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

  一、教师启发谈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读词语卡片,理解词语意思

  四、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五、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六、小结写活动场面的方法

  七、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八、练习找中心句

  九、再次总结把场面写具体的方法

  十、多音字组词

  同学们在学校里每天要度过好几个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同学们可以得到休息、放松,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也可以玩耍、做游戏、聊天,做各种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课间十分钟带给了同学们欢乐和幸福的童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同学们是怎样度过他们的课间十分钟的。

  (一)读准字音,了解大概内容。

  (二)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在书上标出课文中的同学们课间做了哪些活动。哪是详写,哪是略写,(板书: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是详写;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玩“老鹰捉小鸡”等活动是略写。)

  (一)读词语卡片。顿时沸腾喝彩小将回合胜负纵身一跃敏捷迅速张望密切合作沉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轻巧海底捞月欢畅丰富多彩

  (二)理解词语,学生查词典。顿时:立刻。沸腾:指情绪高涨。喝彩:大声叫好。回合:指双方较量。敏捷:迅速而灵敏。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一)默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方位词组。(校园的东墙边;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操场的西边;操场中间。)

  (二)在老师发的纸上,根据方位词组画一张简单的活动分布图。因各人的绘画水平不同,可以画出简单的人物动作和景物,也可以只把活动的名称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一),思考这三段的开头都先交代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交代了各种活动的位置,这样写清楚、明白。)

  (二)默读这三段,看一看各项活动中作者都写了哪些人物。(写了参加活动的人和围观的同学们。)

  (三)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这些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情绪等。)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初步知道了怎样写活动场面。学生讨论,然后说一说。

  (一)要有详有略,抓住两三个小的场面作为重点来写,其它的一带而过。

  (二)写活动场面不光要写参加活动的人是怎么做的,还要写出周围观众的表现和情绪,这样才会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写活动场面时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情绪等。

  (一)投影打出第一组句子,进行删词比较。

  1.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一抬腿,沙包从裤腿边飞了过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组句子,找一找哪里不一样,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轻巧地”和“嗖”两个词。“轻巧”说明了这个同学的动作敏捷、灵活。“嗖”这个象声词说明沙包飞过来的速度很快,还带着风声。如果没有这两个词,这个句子就没有了生气,就不够具体。)

  (二)投影打出第二组句子,进行比较。

  2.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两头丢包的同学向中间的同学发动进攻。(第二句少了“密切合作”,“猛攻”变成了“进攻”)“密切合作”说明了两头丢包的同学配合得非常好。“猛攻”说明了他们丢包时速度很快,来势凶猛。这两个词突出了丢沙包这个活动很有意思。

  (一)本课写了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的活动情况,是围绕课文中的哪句话来写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二)读一读这句话的上文和下文,它在这里起着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概括写出了活动场面的特点。)除了前面总结的以外,还要注意:(一)抓住场面的特点来写。本课就是围绕“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展开写的。提到的七种课间活动说明了“丰富”。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这三项活动写得比较具体,写出了活动非常有趣,表现了“多彩”。(二)要把句子写具体,可以用比喻及准确的动作词语、形容词、象声词等。从本课中找出三个多音字练习组词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指名读词语卡片,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本上画出方位词。听三个同学分别读2、3、4自然段学生讨论,说说你学会了怎样写活动场面。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句子,进行比较。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达标测评回答问题:课文中都写了哪些活动?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针对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16*课间十分钟

  详略得当 人物动作,

  观众表现 象声词、动作词、比喻句

《课间十分钟》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间活动。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掌握“将”、“着”两个多音字;理解15个新词语,能写出“输、胜”的反义词。 

  3、能通过理解重点词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难点:抓住活动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沸腾”、“丰富多采”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初理文章脉络。 

  3、读懂第五自然段 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间十分钟 

  2、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写什么? 

  3、课间十分钟你们搞些什么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来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反馈学生字情况。你觉得哪些生字的音、形需要提醒大家的或需要别人帮忙的? 

  如:赢、捷 

  3、再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段,思考:课文中一共写了哪些课间活动?其中主要写了哪几项?它们是课文的哪几段? 

  4、反馈思考情况。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读准字音) 

  ②大家交流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学习第一第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读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 

  ②“沸腾”什么意思? 

  ③“沸腾”还可以换哪个词?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④朗读这个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②找出总起句和分述部分。 

  四、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 

  3、品析词句,有感情地朗读二至四段。 

  4、读懂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挂出画有表格的小黑板。问:课文主要写哪几项课间活动?(填表:打乒乓、爬竿、丢沙包) 

  二、学习“丢沙包”一段 

  1、初步感知 

  ①默读课文,用“——”划出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②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丢沙包这项活动的?(丢包、躲包两方面) 

  2、具体理解 

  ①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部分的句子。 

  ②讨论:写丢包、躲包的分别是哪几句? 

  ③细读写躲包的句子,找出描写躲包动作的词。 

  ④你能从这些动作词中看出些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⑤读最后一句,“欢畅”可以换哪个词?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什么? 

  ⑥指导朗读。你认为这段该怎么读? 

  3、小结 

  “丢沙包”这一活动是怎样写具体的?(“攻”、“躲”两个方面) 

  三、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打乒乓”这段,思考填好表。 

  1、反馈。 

  2、看“丢沙包”这一段的方法,谁能把“打乒乓”这段也加上一句总起句,使其成为总起分述的段落。(激烈、紧张、起劲) 

  四、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爬竿”这段,思考填好表并反馈。 

  五、看表格比较:三项活动哪一项写得最具体、最生动?你从哪里看出来? 

  六、课堂作业  

  1、写话训练: 

  ㈠用“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作为总起句,分述部分为①跳牛皮筋;②跳绳;③踢毽子。 

  ㈡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有趣”作为总起句。分“老鹰”、“母鸡和小鸡”两方面写。 

  2、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题目。 

  板书: 

  活动项目 地点             动作           心情 

  打乒乓 校园东墙边  推、挡          欢笑声 

  爬竿 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 丛身一跃 

  爬            笑 

  丢沙包          盯、躲、闪、蹦、跳、 

  拾、转、捞、抓 欢畅 

《课间十分钟》 篇4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紧凑,大多居住小区,不少孩子缺少与人交流、与群体游戏的机会,更不知道如何安全游戏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心理上呈现出极强的依赖性,也不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自主意识强烈,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综合课程。兴趣是学习之魂,《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强烈情绪,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对于刚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小学生活是很陌生的,让他们坐40分钟听一节课不动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他们的注意力也很不容易集中,所以课堂上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摆卡片、玩游戏、听歌曲……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能脑动、脚动、心动、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如上课伊始,在《课间十分钟》欢快的乐曲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力求创设轻松、愉快、自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 知道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在学校里和同学和睦相处,遵守学校的各项秩序。

  教学重点

  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

  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准备

  1.歌曲《课间十分钟》、铃声录音。

  2.学生制作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3.学生把桌椅摆开,空出一块场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8-p29页内容,话题为“下课了”。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0页内容,话题为“上课铃响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观看视频分析问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也跟着来到了这个新地方,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你们高兴吗?你们瞧!他来啦!

  (老师展示课件,用动画形式出现“喜羊羊”。)

  “喜羊羊”: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喜羊羊”!今天我也要和你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啊!相信你们每个同学都很棒。好,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2.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贴出课题《课间十分钟》)

  3.师:每天课间十分钟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同学们要仔细观看录像内容,看你能发现什么?

  (播放录像,生观看后回答。预估:如果学生说得对,给以肯定;如果学生说得不全,在下面的“定格录像画面,逐一引导学生分析”的环节相机指出来,给以补充。)

  4.教师定格录像画面,逐一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分析不好的行为有什么害处?应该怎样做?

  预设:

  (1)学生分析完不正确游戏和不正确交流的害处后,引导学生背诵《锄禾》这首诗,了解时间的珍贵、安全的游戏是非常重要的,知道浪费时间、不能谦让是不文明的行为。

  (2)学生分析完不正确的做法后,借助文明礼仪三字经的内容相机教育。针对一年级的孩子认字不多的实际,教师带读并可带着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喜羊羊”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录像的使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正确的课间活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模拟练习,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全员性的练习,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二 创设情境交流、分析其他做法

  1.“喜羊羊”: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除了录像中反映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之外,平时你还发现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和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况呢?

  2.听歌曲《课间十分钟》

  3.创设情境,学生模拟再现。

  (1)教师放铃声录音,告诉学生下课铃响了,请学生选择这时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做法选择相应的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4.小小讨论会:为什么在课间先做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小组讨论。

  (2)班级交流。

  5.小结要点:课间休息时间不是很长,下课后,我们首先要解决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问题。

  6.游戏:我是课间行为监督员。让学生找一找课间活动做得不好的现象。

  7.分析讨论:哪些做法值得学习?哪些做法要注意避免?

  8.教师小结:课间休息只有十分钟,我们得合理地安排,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预设:

  1.能当堂练习的就当堂练习。引导学生分析下楼梯冲撞有什么不好,怎样做才能安全?师生想出好办法后,让学生课上模拟练习。

  2.如果时间富裕,学生说得不全,老师创设情境,补充几种引导学生分析,如:游戏玩得满头大汗时,和同学发生矛盾时等等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过程。课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行为,通过课上的交流、分析、操练,使学生懂得怎样文明有效地课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三 诵读儿歌 巩固做法

  1.“喜羊羊”: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我通过和大家的学习刚刚编好一首儿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儿歌内容是这样的:

  下楼梯,安静等,轻声慢步靠右行;

  游戏前,先入厕,洗净小手别忘记;

  饮水时,要排队,文明礼让友谊长;

  不疯跑,不打架,互相谦让乐淘淘。

  2.老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儿歌,同桌互相读儿歌,再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儿歌教学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儿歌,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活动四 课后延伸

  1.“喜羊羊”:发布评比文明课间小队的信息。

  2.师(展示文明课间小队的标志牌):希望每位同学每天都能做到文明游戏、合理安排时间,看哪个小队能获得“文明小队”的称号。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开放性,教学时空不应该局限于课堂40分钟,应把课上、课下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后的评比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游戏激趣,探究“上课铃响了”的现象

  师:今天,“喜羊羊”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先把眼睛闭上,等尹老师数到3的时候再把眼睛睁开,好吗?

  (出示电铃)

  生:哇──!

  师:这是什么?

  生:电铃!(高兴)

  师:漂亮吗?

  生:漂亮!(情绪高涨)

  师:谁能让电铃响起来?(激情调动)

  生上台演示。

  师:电铃响起来的时候,能让你想到什么呢?

  生:上课了,是提醒我们用的。

  生:让我们知道是上课的时间。

  师:对了,电铃就像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来提醒。

  (设计意图:游戏是儿童学习的有效方法,对培养儿童的情趣,让儿童体验乐趣、理解规律、学习知识等都是非常有用的。采用带有“玩”的色彩而有与学习内容紧密配合的活动方式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二  发现不同巧分析

  师:听!“铃姑娘”来了。(多媒体播放铃声,并出示教材上31页图画。)你们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集体交流,上台指说……)

  生:有的小朋友立即跑回教室。

  生:有的小朋友听到铃声还往外跑,可定会迟到的。

  生:他要早点把自己的东西管好久不会迟到了。

  生:有的小朋友已经把书准备好了,可还有的人东西找不到。

  (设计意图:在找图中的“不同”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加深对学生的感知。先以讨论形式,分小组说说,再进行集体交流,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对的感受、想法,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师:同学观察得真仔细!为什么都听到了电铃,大家反应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小朋友没有管好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球拍自己要收好。

  生:因为她下课没有先做好准备就出去玩了,才会上课时没有准备好。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把风与孩子生活实际切实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调动感官,去观察、思考生活现象。)

  活动三  创设情境巧模拟

  师:同学们火眼金睛,“喜羊羊”夸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决定请大家来想办法帮帮忙。

  1.放铃声录音,模拟表演。

  2.阅读教科书说说:这些同学是怎样做的?

  3.击鼓传花抢答:上课铃响了,要做好哪些准备?

  4.朗读儿歌。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书本文具桌上放,安静等着老师把课上。

  5.教师小结:上课铃响了,我们要快速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表演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于上课铃响以前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做一次回顾。教师还应该在日常的行为中不断地反复和关注才能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品德与生活课要提高教学实效,就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如此重要,但不会凭空而讲,而活动则是体验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孕育种种体验的源头活水。如在教学中,设计了“课间游戏我会玩”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的音乐背景下,生自由选择小伙伴玩游戏,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并且师加入其中。到学生中去,担当学生学习、体验生活的领路人,学生在平等、和谐、有趣的活动中,懂得了在活动中要玩文明的游戏,要遵守规则,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获得了真正的发展,“活”的教育就不是一句空话,在游戏中,也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感知、感悟,从而学生能反省自己下课后的表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最后达到了这节课的最终目的: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教育。这也是《品德与生活》的主要目的。

  板书设计             

  课间十分钟

  合理安排   安全游戏

  乐趣多

《课间十分钟》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在活动中发展自己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的能力。    3、在设计与调整计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计划表的各种材料;铃鼓一个;前期幼小衔接内容的墙面环境支持。    2、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开展过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及完善计划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问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小学生哥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学的活动,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玩、准备书……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课间十分钟》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体会同学们的欢乐心情。

  2.通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片断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从课文叙述中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二)理清文章思路。

  (三)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体会同学们的欢乐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体会同学们的欢乐心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那么,在课间十分钟里,你们都开展过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自由发言)

  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的场面在你们身边是不是也经常出现。

  (二)通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项活动?

  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不难答出: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

  2.快速读课文。看课文还写了哪几项活动?

  学生也不难答出:跳皮筋、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

  3.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答出:同学们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4.通观全文,课文可分为几个段?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归纳:

  全文可分为两大段:第1段就是第1自然段。讲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是全文的总起。第2段是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课间活动的内容。

  (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教师要注意听学生的读音是否准确。本文中有两个多音字,教师可采用“选音”的形式作为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如:喝彩(h5 h8)小将(ji4ng ji1ng)

  3.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如敏捷、纵身一跃。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如:海底捞月、沸腾。

  (四)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谁能用概括、准确的语言说说第1段的段意。

  因为第1段比较简单,教师可利用它考查一下学生前面知识掌握的情况。

  指名答: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先讲的什么?后讲的什么?(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作者先介绍活动地点,再对活动内容进行具体叙述。

  3.自己再读读活动内容那部分,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样进行具体介绍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①观众“围满”“喝彩”衬托出了比赛的激烈、精彩;②乒乓小将“你推我挡”“十几个回合”说明乒乓小将打球认真,水平高。

  4.指名朗读这一段。

  5.看看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指名答:都是先介绍活动地点,再具体叙述活动内容。

  6.按照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学习第3自然段。

  7.汇报学习结果。

  重点汇报作者是怎样具体叙述一个小同学是怎样爬竿的?“纵身一跃”、“像敏捷的猴子”、“迅速”、“不一会儿”都说明小同学动作灵巧、熟练。“他笑着向下张望”写出了小同学那种高兴的心情。

  8.自学第4自然段。自学后填表。

  教师事先发给同学一张空白表。

  表现

  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发动猛攻。

  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盯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

  抓包的同学轻巧一抬腿,猛一转身,海底捞月。

  9.填完表格,用心体会,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一个片断写得十分具体。

  10.导读,进一步体会。

  教师读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学生齐读后面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课文主要讲了哪三项活动?

  2.任选一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活动内容写具体的?

  (二)讲读第5自然段。

  1.过渡:课间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以外,还有什么?齐读第5自然段。

  2.作者怎样向我们介绍的?

  指名回答:有的……有的……有的……最有趣的……

  3.这是怎样地介绍。

  指名回答:这是概括地介绍。

  4.小结: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下面我们学习课文2、3、4自然段的写法练习写一个小片断。

  (1)题目是:我喜欢的一项课间活动。

  (2)先想一想这项活动的内容、过程。

  (3)组织好语言,说给你的同桌听。同桌同学可及时订正。

  (4)说给老师和大家听。

  (5)写在本子上。要求:语句要完整、通顺、连贯

  【板书设计 】◆[2003年12月6日]

《课间十分钟》 篇7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欢乐情绪的感染。

  2.学习课文是怎样把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这三项活动写具体的。

  能力目标 3.总结围绕一个意思写好场面片段的方法。

  情感目标 热爱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1.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把活动场面写具体。

  2.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教具 投影、每人发一张纸(画方位图)、

  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

  学生写文章往往部分重点,部分主次,像记流水账。通过学习本课,失学生在写作方法上得到指导。

  教学体会学生基本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

  一、教师启发谈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读词语卡片,理解词语意思

  四、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五、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六、小结写活动场面的方法

  七、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八、练习找中心句

  九、再次总结把场面写具体的方法

  十、多音字组词

  同学们在学校里每天要度过好几个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同学们可以得到休息、放松,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也可以玩耍、做游戏、聊天,做各种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课间十分钟带给了同学们欢乐和幸福的童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同学们是怎样度过他们的课间十分钟的。

  (一)读准字音,了解大概内容。

  (二)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在书上标出课文中的同学们课间做了哪些活动。哪是详写,哪是略写,(板书: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是详写;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玩“老鹰捉小鸡”等活动是略写。)

  (一)读词语卡片。顿时沸腾喝彩小将回合胜负纵身一跃敏捷迅速张望密切合作沉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轻巧海底捞月欢畅丰富多彩

  (二)理解词语,学生查词典。顿时:立刻。沸腾:指情绪高涨。喝彩:大声叫好。回合:指双方较量。敏捷:迅速而灵敏。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一)默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方位词组。(校园的东墙边;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操场的西边;操场中间。)

  (二)在老师发的纸上,根据方位词组画一张简单的活动分布图。因各人的绘画水平不同,可以画出简单的人物动作和景物,也可以只把活动的名称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一),思考这三段的开头都先交代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交代了各种活动的位置,这样写清楚、明白。)

  (二)默读这三段,看一看各项活动中作者都写了哪些人物。(写了参加活动的人和围观的同学们。)

  (三)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这些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情绪等。)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初步知道了怎样写活动场面。学生讨论,然后说一说。

  (一)要有详有略,抓住两三个小的场面作为重点来写,其它的一带而过。

  (二)写活动场面不光要写参加活动的人是怎么做的,还要写出周围观众的表现和情绪,这样才会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写活动场面时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情绪等。

  (一)投影打出第一组句子,进行删词比较。

  1.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一抬腿,沙包从裤腿边飞了过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组句子,找一找哪里不一样,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轻巧地”和“嗖”两个词。“轻巧”说明了这个同学的动作敏捷、灵活。“嗖”这个象声词说明沙包飞过来的速度很快,还带着风声。如果没有这两个词,这个句子就没有了生气,就不够具体。)

  (二)投影打出第二组句子,进行比较。

  2.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两头丢包的同学向中间的同学发动进攻。(第二句少了“密切合作”,“猛攻”变成了“进攻”)“密切合作”说明了两头丢包的同学配合得非常好。“猛攻”说明了他们丢包时速度很快,来势凶猛。这两个词突出了丢沙包这个活动很有意思。

  (一)本课写了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的活动情况,是围绕课文中的哪句话来写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二)读一读这句话的上文和下文,它在这里起着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概括写出了活动场面的特点。)除了前面总结的以外,还要注意:(一)抓住场面的特点来写。本课就是围绕“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展开写的。提到的七种课间活动说明了“丰富”。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这三项活动写得比较具体,写出了活动非常有趣,表现了“多彩”。(二)要把句子写具体,可以用比喻及准确的动作词语、形容词、象声词等。从本课中找出三个多音字练习组词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指名读词语卡片,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本上画出方位词。听三个同学分别读2、3、4自然段学生讨论,说说你学会了怎样写活动场面。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句子,进行比较。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达标测评回答问题:课文中都写了哪些活动?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针对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16*课间十分钟

  详略得当 人物动作,

  观众表现 象声词、动作词、比喻句◆[2003-4-11]

《课间十分钟》 篇8

  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活动准备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动画《课间十分钟》,也可以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一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i)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动画,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动画,师幼共同观看。)(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评析(贾宗萍)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从幼儿的参观经验谈起,避免了说教。这样的讨论交流既是参观活动的延伸,又能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录像短片有重点地引导幼儿观察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安排。观看后.教师有意识地提供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交流讨论.再与小学生互动,并及时小结。这样的设计使幼儿主动地提出"为什么要有课问十分钟。怎样安排课间十分钟才是合理的"等问题,并积极商讨解决的方法,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邀请小学生来"点评"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一年级的小学生能与幼儿平等沟通,孩子们也更乐于接受并模仿,因而活动效果较好

《课间十分钟》 篇9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间活动。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掌握“将”、“着”两个多音字;理解15个新词语,能写出“输、胜”的反义词。

  3、能通过理解重点词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难点:抓住活动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沸腾”、“丰富多采”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初理文章脉络。

  3、读懂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间十分钟

  2、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写什么?

  3、课间十分钟你们搞些什么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来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反馈学生字情况。你觉得哪些生字的音、形需要提醒大家的或需要别人帮忙的?

  如:赢、捷

  3、再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段,思考:课文中一共写了哪些课间活动?其中主要写了哪几项?它们是课文的哪几段?

  4、反馈思考情况。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读准字音)

  ②大家交流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学习第一第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读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

  ②“沸腾”什么意思?

  ③“沸腾”还可以换哪个词?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④朗读这个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②找出总起句和分述部分。

  四、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3、品析词句,有感情地朗读二至四段。

  4、读懂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挂出画有表格的小黑板。问:课文主要写哪几项课间活动?(填表:打乒乓、爬竿、丢沙包)

  二、学习“丢沙包”一段

  1、初步感知

  ①默读课文,用“——”划出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②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丢沙包这项活动的?(丢包、躲包两方面)

  2、具体理解

  ①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部分的句子。

  ②讨论:写丢包、躲包的分别是哪几句?

  ③细读写躲包的句子,找出描写躲包动作的词。

  ④你能从这些动作词中看出些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⑤读最后一句,“欢畅”可以换哪个词?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什么?

  ⑥指导朗读。你认为这段该怎么读?

  3、小结

  “丢沙包”这一活动是怎样写具体的?(“攻”、“躲”两个方面)

  三、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打乒乓”这段,思考填好表。

  1、反馈。

  2、看“丢沙包”这一段的方法,谁能把“打乒乓”这段也加上一句总起句,使其成为总起分述的段落。(激烈、紧张、起劲)

  四、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爬竿”这段,思考填好表并反馈。

  五、看表格比较:三项活动哪一项写得最具体、最生动?你从哪里看出来?

  六、课堂作业 

  1、写话训练:

  ㈠用“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作为总起句,分述部分为①跳牛皮筋;②跳绳;③踢毽子。

  ㈡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有趣”作为总起句。分“老鹰”、“母鸡和小鸡”两方面写。

  2、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题目。

  板书:

  活动项目 地点 动作 心情

  打乒乓 校园东墙边 推、挡 欢笑声

  爬竿 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 丛身一跃爬 笑

  丢沙包 盯、躲、闪、蹦、跳、拾、转、捞、抓 欢畅◆[2003年3月9日] 

《课间十分钟》 篇10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主要写了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开展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等活动情况。其中“丢沙包”部分作者写得最详细、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本文生字、词。

  2、认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项活动的具体情况。

  3、知道写文章要按顺序,抓住主要的写具体。

  ㈠课前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幻灯片4张。

  ㈡教学目标

  同以上总目标。

  ㈢教学过程

  ⒈表演导入新课。

  教师先表演动作,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拔河,分别让学生说出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动作。你们在课间开展这些活动吗?学生回答后,放出相应的幻灯片1,综合再现情景,导入课题:课间十分钟。

  ⒉检查预习。

  师:在上这节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⑴抽查学生有表情轻声朗读课文,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并给以纠正。

  ⑵检查几个重点词的理解情况:

  ①沸腾 ②回合 ③纵身一跃 ④敏捷 ⑤张望 ⑥海底捞月 ⑦欢畅

  ⑶小结。

  ⒊出示“尝试中心”,自学课文。

  要求根据前两课的学习方法自学。

  ⑴“尝试中心”:“课间十分钟”开展了哪些活动,重点讲了哪几种活动?为什么只讲这几种?

  ⑵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开展活动的情况)

  ⑶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哪些?(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跳皮筋、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

  ⑷重点写了什么?(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这几项活动,怎样进行的?

  ⒋自学后同桌交流。

  ⒌集体讨论2—3题。

  第2题启发提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干什么?第3题先指导看幻灯1,注意观察顺序,再按一定顺序回答。

  ⒍教师指导学习第4题。

  通过讨论第一问,得到板书: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

  ⑴写打乒乓球,让学生划出重点词读一读重点句子。放幻灯2,让学生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写打乒乓球的。

  ⑵写爬竿,放幻灯3。启发提问:重点写了谁?怎样爬的?结合课文划出重点词,读一读。

  ⑶写丢沙包,放幻灯4。启发提问:着重写了什么?划出表示动作的词和重点句子,自己先读一读,教师引读。

  ⒎讨论:为什么重点只写这几种活动?

  ⒏总结。

  这篇课文首先交待了时间、人物、地点、干什么,由于活动项目很多,作者按方位顺序着重写了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这三项最有趣的活动,并把丢沙包写得最详细、体,这是为什么?(同学们十分喜爱)还有几项只是列举了名目,这样就显得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这给我们今后写活动提供了范例。

  ⒐第二次尝试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册》自测练习)。

  ⑴简要地写出5个自然段的意思。

  ⑵联系自己的课间活动,拣一项最喜欢的,尝试说说。

  ⑶学生讨论评定。

《课间十分钟》 篇1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读懂第1-3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1-3段中重点词句。

  三、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揭题

  同学们,每当下课铃声响了,总看见你们非常快乐参加课外活动,你们都在参加哪些活动?

  2.听课文,了解大意。

  (1)课文写了哪几项课间活动,分别是哪几段的内容?

  3.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哪几项活动最详细的介绍?

  (2)找出哪几段属于总分段式?

  4.学习生字新词

  (1)正音(乒乓竹竿沉着纵身一跃小将)

  (2)给多音字注音:

  将(jiàng jiāng )

  将计就计( ) 将士( ) 将给( )

  精兵强将( ) 将信将疑( ) 将来( )

  着(zhe zhāo zháo zhuó )

  着数( ) 着慌( ) 着火( )

  你听着( )衣着( ) 着装( )

  (3)写出反义词

  输( ) 胜( ) 贫( ) 笨拙( )

  (4)在横线上填上表示“看”的意思。不能重复。

  ________四周 ________目标

  ________天空 ________大地

  5.讲读第1段。

  (1)朗读课文,划出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沸腾”是什么意思?校园里为什么会“顿时”“沸腾”。

  6.讲读第2、3段。

  (1)分别介绍了哪些活动?同学们玩得怎样?

  (2)划出能表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的句子?

  (3)指导朗读。

  A.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起劲啊!只一分决定输赢,可是你推我挡,常常打十几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B.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下来,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到了竿顶。(反映小同学动作敏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课堂作业本1-3题

  六、教后记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4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初步养成积极参加课间活动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第4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齐读1-3段。

  2.讲读第4段

  (1)默读,找出中心句。

  (2)小组讨论怎么来分述“最有劲”(丢沙包躲沙包)

  (3)指名读“丢沙包的同学”一句,找出反映“最有劲”的词语。(密切合作、猛烈)

  (4)理解“躲包的同学”怎么“躲”。

  ①这部分共几句话,指名读。

  ②第4句写躲包的同学赢得了胜利,心里很高兴。躲包的同学为什么能赢?他们躲包有什么特点?(沉着、灵活)具体表现哪里?

  ③“欢畅”什么意思?能改用“欢喜”吗?

  ④为什么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会这么高兴?(他们战胜的是“劲敌”)再读读写“躲包的同学”的这4句话,看看“丢包的同学”是怎样“密切合作”、“猛攻”的?(沙包飞来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刁)

  ⑤小结:双方都很厉害,躲方技高一筹。

  ①齐读第4段,读出紧张欢快的气氛。

  3.讲读第5段

  (1)指名读总起句,找中心词“丰富多彩”,理解该词。

  (2)哪几句是分述,是从哪些方面对总起句作具体说明的?

  4.全文总结

  (1)说说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有哪些出色的表现?(顽强的作风、沉着的态度、灵敏的反映、高超的技艺....)

  (2)希望同学们在课间活动中锻炼自己。

  五、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6题。

  六、教学反馈:

  第3课时

  目标:1、继续学习总分段(课文第5段)

  2、更据第五段的写作题材,写一个总分段。

  一、听写词语

  二、回顾课文,巩固总分段

  1、读2、3、4段,比较详略总结写法

  2、给2、3段加总起句

  (先学生讨论再集体交流)

  三、学习最后臆断

  1、自读

  2、判断是否总分段,说理由

  3、比较和前一个总分段什么不一样?

  4、读一读

  四、练习写话

  1、用“课间活动真丰富。”做总起句,分述部分:跳牛皮进跳绳踢毽子

  2、老鹰捉消极的游戏真好玩,仿照“丢沙包”的写法,分老鹰、母鸡、小级几方面来写。

《课间十分钟》 篇12

  班会主题: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目标: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获取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健康、安全、有益的课间游戏,成为游戏的主人,成为课间的主人,让课间充满孩子的笑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身心得到充分休息,以保证孩子们以饱满的精神上好每节课。

  准备:毽子、绳、彩纸、头饰、音乐。

  过程:

  一、准备活动

  下课铃声(录音)

  主持人:听到下课铃响你们会做什么?

  生:上厕所;喝水;准备下节课用具;散步;做游戏。

  主持人:你们先做哪些事?

  生:先准备好书,用具,下节课不用手忙脚乱;先上厕所,不影响下一节课;口渴,先喝水。

  师归纳:讨论得好,做好这些准备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游戏了。

  主持人:这样做好吗?(几个同学在班里追跑打闹……)

  生:不好。

  主持人:课间的时间多么宝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开展正当的游戏呀!

  师:课间十分钟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发表归纳:注意安全,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生:时间这么短,活动的地方又有限,我们能做哪些游戏呢?

  主持人:这样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小游戏,好吗?

  二、游戏介绍

  1、手指游戏

  写完字,手指都僵了,我们教大家一个活动手指的小游戏。一枪打一个、一枪打两个、一枪打四个……枪法越练越准。

  2、翻绳

  主持人:你们要变魔术吗?

  生:我们利用这根绳子能翻出各种花样来,不信你们看!

  主持人:真有趣,我们都想玩了。

  生:如果你想玩,我们还为你们带来了几根。

  3、踢毽子

  生1:你的脚上功夫真厉害,带我们一起玩好吗?

  生2:欢迎!欢迎!

  4、蹲萝卜

  游戏规则:把参与者分成白萝卜、红萝卜、绿萝卜三组,另有一人发口令,参与者根据口令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做错的人将被淘汰,最后的人为胜出者。

  5、折纸

  一个同学介绍千纸鹤的折法,其他同学跟着学习。

  主持人:你们还知道哪些小游戏?

  学生交流。

  三、学生反馈

  今后不再打闹了,还应该尽快地把这些游戏学会,和全班同学一起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个课间十分钟。

  儿歌朗诵:

  课间十分钟,安全记心中。

  人人守规则,个个勤活动。

  课间活动多,有趣又快乐。

  大家休息好,一起来上课。

  伴着优美的歌声,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歌曲:《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四、班主任总结

  课间十分钟休息的时候,和小伙伴们玩玩小游戏,既可消除大脑疲劳,增进身心的健康,又能提高交往能力,增进友谊和情感,这是多么好的活动啊!

  五、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课间十分钟》 篇13

  1、小朋友们,课间十分钟是你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也是你们调节和放松的时刻。对于我们来说这十分钟应该是健康的、有益的、丰富多彩的。可现在,当下课铃声一响安静的校园就变了样。铃声响了以后,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是啊,铃声一响教室里、楼道里、到处都是大喊大叫的声音,到处都是追逐打闹的身影。那下课铃响了,我们应该先做哪些事?3、   我们是可以干什么?4、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老师这里有一段资料,相信你读了以后更应该知道怎么做。(读资料)交流△   开展游戏要注意什么?(安全)△   可以开展什么游戏? 5、   老师把下课以后该做什么归纳成几小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下课铃声响后,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走出教室,散散步、看看绿色,呼吸新鲜空气。☆   不打闹、不追逐,剧烈活动不参加。☆   踢毽、跳绳,做健康有益的小游戏。 6、课上到这里,我有个问题要问问小朋友。△   下课后,在教室里看书好不好?△   下课后,在教室里玩耍好不好?小结:  课间十分钟是休息的时候,散散步,和小伙伴们玩玩小游戏。既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增进身心健康,又能提高交往能力,增进友谊和情感。希望小朋友们在课间文明活动,让我们的课间变得健康而有益。

《课间十分钟》 篇14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间活动。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掌握“将”、“着”两个多音字;理解15个新词语,能写出“输、胜”的反义词。

  3、能通过理解重点词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难点:抓住活动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沸腾”、“丰富多采”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初理文章脉络。

  3、读懂第五自然段 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间十分钟

  2、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写什么?

  3、课间十分钟你们搞些什么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来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反馈学生字情况。你觉得哪些生字的音、形需要提醒大家的或需要别人帮忙的?

  如:赢、捷

  3、再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段,思考:课文中一共写了哪些课间活动?其中主要写了哪几项?它们是课文的哪几段?

  4、反馈思考情况。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读准字音)

  ②大家交流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学习第一第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读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

  ②“沸腾”什么意思?

  ③“沸腾”还可以换哪个词?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④朗读这个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②找出总起句和分述部分。

  四、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

  3、品析词句,有感情地朗读二至四段。

  4、读懂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挂出画有表格的小黑板。问:课文主要写哪几项课间活动?(填表:打乒乓、爬竿、丢沙包)

  二、学习“丢沙包”一段

  1、初步感知

  ①默读课文,用“——”划出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②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丢沙包这项活动的?(丢包、躲包两方面)

  2、具体理解

  ①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部分的句子。

  ②讨论:写丢包、躲包的分别是哪几句?

  ③细读写躲包的句子,找出描写躲包动作的词。

  ④你能从这些动作词中看出些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⑤读最后一句,“欢畅”可以换哪个词?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什么?

  ⑥指导朗读。你认为这段该怎么读?

  3、小结

  “丢沙包”这一活动是怎样写具体的?(“攻”、“躲”两个方面)

  三、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打乒乓”这段,思考填好表。

  1、反馈。

  2、看“丢沙包”这一段的方法,谁能把“打乒乓”这段也加上一句总起句,使其成为总起分述的段落。(激烈、紧张、起劲)

  四、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爬竿”这段,思考填好表并反馈。

  五、看表格比较:三项活动哪一项写得体、最生动?你从哪里看出来?

  六、课堂作业

  1、写话训练:

  ㈠用“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作为总起句,分述部分为①跳牛皮筋;②跳绳;③踢毽子。

  ㈡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有趣”作为总起句。分“老鹰”、“母鸡和小鸡”两方面写。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目。

《课间十分钟》 篇15

  精讲精读 读写结合

  广东普宁市流沙镇第五小学 唐健美

  小学语文第七册最后一课《课间十分钟》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据阅读课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时我采取精讲精读、读写结合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初课课文之后,我从整体入手,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初步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哪几项课间活动?并让学生找出写这几项活动的段落。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这样学生很快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二、精讲精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掌握读书方法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课间十分钟》时,浅显易懂的,尽量少讲或不讲,让学生以自学为主,我从旁指导、点拨,对重要章节,指导学生精读。

  ⒈精讲。在指导学生阅读“打乒乓球”这一段课文时,我采用“扶”的教法,引导学生思考:打乒乓球的活动在什么地方进行?小将们怎样打乒乓球?围观的同学情绪怎样?学生们通过读书思考,找有关的词句,教师提问检查,直到学生对这一段的内容已经了解掌握。进而我引导学生想想作者写这项活动的思路:先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再写怎样活动,如何结合场上的观众写。让学生体会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顺序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接着教“爬竿”一段时,我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前一段的方法进行自学。因为上下两段的结构相同,可组织学生认真读课文之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小结。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自学的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⒉精读。“丢沙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这个重点,指导学生精读。第一次集体读,让学生了解哪些句子描写“丢沙包”这项活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项活动的特点,提出:作者抓住这个特点写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学生带着问题第二次读,思考,回答。又提出:作者写这三层意思时,用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用笔画出来),你能理解其意思吗?于是学生第三次读,点画,议论,回答。最后再集体朗读,进一步领会这段课文的意思,并说说作者的思路。这样学生通过有目的地、层层深入地读书,体会到这段课文作者抓住“丢沙包”的活动特点,有层次地写详细、写具体。读书时学生做到眼、口、手、脑一齐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课间十分钟》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