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由“光的色散”教学设计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

由“光的色散”教学设计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由“光的色散”教学设计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

微信扫码分享

由“光的色散”教学设计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

4.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①正立;②虚像;③位置向棱镜顶角方向偏移;④像的边缘略带彩色,如观察的是光源,彩色非常明显。

5.逐步引导,深入论证

【诱导】作光路图是几何光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两条光线即能确定物体的像。

(1)一条光线通过棱镜的光路图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作好光路图,如图4所示。

【总结】棱镜对光线的控制作用:①通过棱镜的光线要向棱镜底面偏折;②棱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改变光束的性质;③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偏折角。偏折角度跟折射率、入射角有关。

(2)成像光路图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作点光源通过棱镜的成像光路图,如图5所示。

【总结】棱镜的成像规律:向棱镜顶角方向偏移的正立虚像。

6.回归问题,学以致用

摄影中多重影像效果的分析:

【诱导】分光镜片是由多个棱镜组成的,每个面都构成一个独立的三棱镜或部分三棱镜,每个棱镜都会单独成像。

【问题】分光镜片分别是图3中(a)、(b)所示的类型,试分析它们的成像效果。

【回答】(a)将产生三重影像效果;(b)将产生五重影像效果。

7.现象再分析,转换主题

【问题】像边缘的彩色光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由于光带模糊,现象不明显,给探究带来困难,我们用另一个能产生同样现象的实验来代替研究。

8.类似实验,强化现象

【验示】白光色散实验。此实验一般用太阳光做实验用光,但受天气影响,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可用下面的替代实验,效果也很理想。用透射式投影仪作光源,拆下投影仪中的反光镜,把三棱镜用支架固定,使三棱镜与投影仪相距适当距离,平行地放在投影仪上,转动三棱镜至合适位置,在墙上能成一条清晰的彩色光带。

9.分析论证,规律总结

【学生活动】①对实验现象经过观察、交流、总结:在彩色光带中从顶角到底面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②引导学生作出各色光通过棱镜的光路图,如图6所示。

【总结】①单色光:不能分解为其他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复色光:由若干种单色光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光的色散: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②如表1所示。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加工创新,构成一个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本案例以摄影中的多重影像效果如何实现作为探究问题,并以此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是提出问题,一个源于生活的问题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然后是分割问题,依次分析解决单条光线通过棱镜的光路、单个棱镜的成像、分光镜片(多个棱镜的组合)的成像,由易至难、逐步深入、逼近主题直至问题的解决。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深入本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棱镜的概念、棱镜对光线的控制作用、棱镜的成像特点,这样处理教材是完全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的。

“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本案例中通过三棱镜成像实验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验观察中学生往往只能提出三棱镜成一位置偏向顶角的正立像,而忽视一个重要的问题:像的边缘有彩色光带。光的色散即以此问题为线索展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由“光的色散”教学设计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