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四单元第18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四单元第18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甜味剂 点赞 分享
第四单元第18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微信扫码分享

第四单元第18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1、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张。

2、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

3、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思想核心。

4、《钦定宪法大纲》颁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5、“皇族内阁”的形成。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

7、“宋教仁遇刺案”。

(二)能力与方法

1、阅读史料,归纳近代早期探索改革中国政治的代表性意见,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阅读史料,归纳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核心,分析其进步性,并比较维新派前后两种不同的主张,探讨在当时改革采取激进方式或渐进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

3、提炼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透过表象揭示其实质。

4、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主要规定,认识民国时期的宪政与清政府宪政的不同。

5、学会以长远的眼光观察历史,正确运用史料,从清末民初的宪政实践中发现历史的进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让学生认识到:有宪法比无宪法是进步,但有宪法,却未必有宪政。从君主制到君民共主制,再到民主制,是中国政体变化发展的必经的几个阶段,以此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从宋教仁为宪政流血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到仁人志士们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认识到中国民主宪政道路之艰难与曲折,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积极进取,不惜牺牲的人生态度。

附:《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

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

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政体探索的源起

2、早期维新派的基本主张

3、康梁等维新派的探索

二、清末的宪政举措

1、“预备仿行立宪”与《钦定宪法大纲》

2、“皇族内阁”

三、民国初年的宪政之路及其结局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约法》

3、宋教仁之死

·         课前任务

请同学们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本课所涉及的历史人物资料,并以“如果时光倒流,我最想成为哪位历史人物——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慈禧太后、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黄兴等?……为什么?(或:如果做了他们,你会如何做?)”为题,发表1分钟演讲。

·         教学导入

教师导入:请同学们观看历史视频片段《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回顾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以及辛亥革命等斗争概况。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一大批志士仁人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他们前仆后继,牺牲奋斗。那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为什么要选择宪政?选择者又是如何理解宪政的?最终都走向什么结果?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浏览学习网站,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百年中国民主宪政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与奋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四单元第18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