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京洛风流 点赞 分享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微信扫码分享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作者: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初中王得吉
  指导教师:青海省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贾生石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1、了解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2、说出《史记》的写作体例;
  3、了解秦汉时期雕塑方面的主要成就。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道教产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表述佛教传入的路线,培养学生识图及抽象概括能力;
  2、能说出司马迁编撰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能说出秦汉时期雕塑文化的杰出代表——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通过展示有关的图片、资料想象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势和当初设计的原因,培养对雕塑艺术的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2、通过学习并运用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以及通过其它途径了解到的有关司马迁的信息,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并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想;
  3、通过观察教科书以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描述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道教的兴起,学会运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和看待宗教;
  2、通过小组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使学生养成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交流学习的品质;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精神的学习,初步培养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3、通过学习和想象秦始皇地下军阵,感受秦朝的威武,同时认识到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史马迁《史记》的学习,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
  [难点]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看待宗教。
  三、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
  1、课前让学生考察当地的静房寺,并搜集塔尔寺、三塔寺、南朔山道观、西宁北山寺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形成感性认识;
  2、通过对上述寺、观的考察,初步明确佛教、道教的区别(可从供奉的不同神象、建筑的不同特点、壁画的不同风格、出家人的不同称谓等方面比较);
  3、对前不久看过的电视剧《司马迁》进行回忆,并准备说出一些情节;
  4、多渠道搜集一些秦始皇兵马俑的信息。
  [教师活动]:搜集、整理、制作与本课有关的图表、照片、投影片、实物等。
  四、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法,讨论交流法,问题导学法。
  五、板书设计:
  十八课昌盛的文化
  宏篇巨著《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者:司马迁
  地下军阵——秦始皇兵马俑
  特点:威武雄壮、气势恢宏、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价值意义:名震天下的艺术奇迹、
  举世闻名的雕塑瑰宝
  六、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最为典型的文化成就——佛教和道教文化、史学巨著《史记》,秦始皇兵马俑。秦汉时期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除了上一课已经介绍的造纸、医学、数学等方面的内容,还有本课的三个主要内容:一是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以及佛教教义和道教思想;二是中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和他的史学巨著《史记》,以及《史记》的体例;三是以兵马俑为代表的古代辉煌的雕塑艺术。这些重要的文化成就,对后世的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