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拱手江河 点赞 分享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微信扫码分享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多媒体展示: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人所作,《大略 》以下六篇,可能是弟子们的记述。
荀子传世名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劝学>>)
思考二:孔孟旬思想比较,关于人性论,你赞成那一个,为什么?
思考三: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否受重视,为什么?
但是,在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局面下,生存和统一是头等大事,而仅靠“仁政”是无法实现统一的。正因为孟子的思想距离当时的现实需要太远,备受当时的统治阶级冷落也是十分必然的。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二、墨子与墨家学派
请第二组同学介绍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
多媒体展示: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
请阅读墨子名言,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墨子名言: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投我桃子,我用李子回报。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学生总结: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1、 主张“兼爱”、“非攻”
2、 尚力、尚贤、尚同:
3、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费。反对儒家的厚葬和守孝三年。
思考四:墨子的思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哪个主张可以体现?墨子思想有什么进步性?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墨家的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当时,社会经历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兼爱”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小生产者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得到统治者的体恤,能够温饱富裕;“非攻”反映了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遭破坏,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尚贤”反映了小生产者对世袭制用人制度的不满,对社会政治清明的渴望。虽然战国时代封建经济日渐繁荣,小生产者的队伍日渐扩大,墨家思想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兼爱”、“非攻”有利于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但它却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更不能使统治者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生存并完成统一,所以也不可能被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所采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