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一梦入混沌 点赞 分享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改革的人,一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难点】
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课前预习】
1. 战国时期,经过改革和变法,_________
制度逐步建立起来,_________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2. 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是秦国蜀郡
太守___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3. 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
具,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4、公元前356年,商鞅在-           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5、封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是           和                   。
【合作交流】
1、 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样?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变化?到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

2、 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重难解析】
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各国变法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是现象,但是只看到了现象还不能抓住本质。只有通过每一个具体措施或现象的分析,才能找出它的本质。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就必须思考:商鞅变法采取怎样的措施?它有利于哪个阶级?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以便抓住商鞅变法的本质。

【当堂评价】
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距震中不足15公里的岷江上著名水利枢纽工程(如右图)基本完好。它两千多年来始终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巨大作用。主持修建这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的是:
a.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      b.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庞涓
c.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d.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商鞅

3、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已造福于人民多年,在今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也未被毁坏,这项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邗沟
4、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有XX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受了这次地震的考验。多年前,组织发动民众修建此项水利工程的是
a.水工郑国      b.蜀守李冰      c.大将军蒙恬       d.监御史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