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让“比较”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鲸》的教学设计

让“比较”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鲸》的教学设计

陌上烟雨 点赞 分享
让“比较”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鲸》的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让“比较”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鲸》的教学设计


(三)拓展阅读,运用表达方法:
2.你能试着运用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一种动物的特点吗?
3.说说你想介绍动物有什么特点?你想用什么说明方法介绍?
4.学生结合资料介绍一种动物的特点。
5.读文交流。
(预设:a.围绕动物的一个特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并认识其好处;b.比较写作对象相同的文章: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其好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文章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各种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好处。比较写作对象相同的文章,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表达,写作的效果不同。提示学生要依写作的内容选择更好的写作的方法。】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广泛阅读,不断积累,提高语文能力。
三.作业:修改你的一段话。
四.板书:
鲸  
 数字说明、  比较说明、
举例子说明、假设说明
五.反思:
1.认识表格学习的好处:在初步了解课文时,老师引导学生提炼了文章的要点,填写并完善了书后的表格,学生能从表格中迅速提取到鲸的某方面的知识。从而认识到表格学习的好处:清晰呈现文章的要点,便于提取和运用相关信息。
2.“比较”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1)学生将原表格内容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发现了书后表格没有全面反映文章的内容,于是,师生进一步完善了表格。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了书后表格的问题,提出问题,并合作着解决了问题。学生完善表格的过程正是敢于向权威挑战,向书本质疑的过程,这不也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吗?
(2)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比较,提高学生表达的严谨性。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多次出现了数字说明的句子,细心的同学也发现了句中的数字表达的并不准确,运用了“多、几”等词语。于是,我和同学比较了这样一组句子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多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多公斤。我过捕获过一头四万多公斤重的鲸,它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样重。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过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它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头大肥猪那样重。”
通过比较,学生感觉到鲸的重量不是经过准确测量而得到的,文中的表达更符合于实际,能让我们想到鲸的体形很大,而且,让我们感觉到“十六万多公斤 重”和“两千多公斤重”的鲸有很多。在比较中,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在说明事物时要用词的准确,表达严谨。这也正是对学生思维的精进行的培养。
(3)比较写作对象相同的文章,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学生的思维不同,所以他们会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某一事物的特点。于是,我们在比较中,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不同的表达使得写作的效果不同。这样一来,丰富了学生的表达,使得学生的思维的变通性得以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让“比较”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鲸》的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