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二单元“感悟艺术”教学设计(下)

第二单元“感悟艺术”教学设计(下)

元气怼人 点赞 分享
第二单元“感悟艺术”教学设计(下)

微信扫码分享

第二单元“感悟艺术”教学设计(下)

第一,惟妙惟肖表现了这仿真之状,文章并未对每一声音的具体情状都进行描绘,多数只是如“深巷犬吠声”、儿“大啼”等等简单一句,为什么给人逼肖如真的感觉呢?原因有二点:其一,有三类声音都给人真实感。1、使人感到听众已细致分辨出数十上百种不同的声音。男女长幼及其各种动作的声音都能细微“听”出,非“真”无以至此,特别如主编导读说的,溺瓶中声、溺桶中声都能分辨出,确实“众妙毕备”。2、最后的“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的声音多至耳朵无法分辨,是万声汇于一处的场面的真实。3、也有少数声音的细节描绘,如微闻鼠声作作索索,盆器倾倒,这是周遭安静下来的情景的真实。其二,这些丰富复杂的声音不是游离的、互不关联的、陌生的,而是一幅完整熟悉的市民日常生活图景的再现(对听众、读者都如此),真实感自然增强,自然无不“微笑嘿叹”,甚至信以为真,“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第二,写出了口技表现者善于调动听众心理反应,实现了听众对口技“仿真”的心理期待。此口技表现者很高明,不仅具体的声音、场景仿真过硬,而且表演过程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一波三折,一张一弛,象说书一样使得听众的心理一起一伏。文字表现者一样高明,把这调动心理反应和实现听众心理期待的过程写出了,使读者也如临其境。开始是由远而近,由渐渐骚动至众声并发,于是听众“无不伸颈侧目”,“以为妙绝”。接着由这小紧张转入弛缓,渐至宁静,静至可微闻作索鼠声,于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才弛缓一会,即又转入紧张,而且是高潮性的大紧张,突然火起,火灾现场的千百种声音骤然降临。文章连用五个“百千”,语气越来越急促,场面越来越紧张,最后是千百种火场声、救火声同时并发,众声莫辩,场面急迫混乱、惊心动魄,以致听客以为置身其间,无不变色起身,纷纷欲逃离现场。这已经是以假乱真,仿真之高潮了,所以表演者把它放至最后。

第三,以对比手法、侧面烘托(效果手法)有力突出了技艺的高超。1、对比是指开头、结尾段有关演员之少、道具之简单的交代与中间三段所表现的声音的丰富复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是相互的,即放在一起互相突出,少的越显少,多的越显多,实际要突出的就是技艺的高超。有人认为这是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反衬),这也是相互的,即从演员之少、道具之简单的角度反衬出声音如此繁富的不可思议,从声音繁富的角度又反衬出演员只一人、道具又如此简单的匪夷所思,实际要突出的仍是技艺的高超。2、前述的三处心理反应的描写,是典型的效果手法,有力烘托出了口技惟妙惟肖的仿真和以假乱真的惊人程度。

六、讨论二:有人说,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应该删去。你们赞同吗?为什么?

明确:自然不能删去,主要是与“百口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句群对比,更见技艺的高超。

1.前面已述其对比、反衬作用,但它比开头的同类作用为重要和特殊。如主编导读指出的,它是紧接着“凡所应有……几欲先走”这段话而来的,它有三重的对比、反衬:第一重是纵有百手百指、百口百舌都不能一一辨识、说清现场的那么多声音,而撤屏视之,全部声音就是从这一人口中发出的,如此紧挨的强烈对比,技艺的高超给人更深刻更新鲜的印象。第二重是听众已忘记了开头早见到口技者,以为真的置身火场,恐怖得几欲逃离,现在再次现身,听众清醒过来,当对其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三重是声音多得百口百舌都无法一一说清,听众已不相信这是口技所为,“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现群响毕绝,确为一人之功,方知世上真有这等绝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二单元“感悟艺术”教学设计(下)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