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优秀7篇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优秀7篇

甜生软语 点赞 分享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7篇《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大班绘本活动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知道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的基础上,尝试逆向排序。

2、理解故事内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活动难点:

在一系列提示性的问题引领下帮助幼儿理解图意,知道称重的实际意思通过比较进行排序。活动准备: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激发兴趣

(一)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评析: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二)讲述故事《让谁先吃好呢》

师:这6个动物都想吃这只桃子,你们瞧!那让谁先吃好呢?下面老师就来给你们讲讲关于《让谁先吃好呢》这个故事。

(故事欣赏:动物们都想先吃到又香又甜的桃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怎么办呢?最后,动物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要举行比赛。谁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就先吃桃子;第二名,就第二个吃桃子,……谁比了最后一名,就只能最后一个吃桃子,只能吃到一点点了。长颈鹿想先吃到桃子,他就动起了脑筋。它觉得伙伴们高矮不同,自己是动物中个子最高的,和大家比高矮,从高到矮排队一定能得第一,于是就对大家说:我们来比高矮吧,谁最高谁排在第一哦!大家都同意了。)

师:说完长颈鹿就把脖子挺得直直的。但毛毛虫说:“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兔子说:“踮起脚来量也不行。”那你们说,应该怎样比高矮才算公平呢?

二、欣赏故事绘本,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身体上的不同特征排排队

(一)动物比身高

1、动物比高矮,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提示:谁可以第一个吃桃子,谁第二个吃桃子……谁只能最后一个吃桃子?

交流:说说按这样顺序吃桃子的理由。

讨论小结:故事中长颈鹿和动物们比了什么,它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二)按嘴巴大小排序

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行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大呢?

讨论小结:故事中鳄鱼和动物们比了什么,它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三)动物比轻重

1、提问引导:犀牛也想先吃桃子,你们知道它想和大家比什么吗?

2、幼儿观察比较

(1)想要比轻重,先要知道动物们有多重。看看犀牛有多重?这幅图你看得懂吗?(结合幼儿平时玩跷跷板的经验,两个人玩,一个翘得高、一个翘得低,想一想,翘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翘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翘得高表示轻,翘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2)看看长颈鹿、猴子、兔子分别有多重?

(3)毛毛虫有多重呢?毛毛虫坐的跷跷板是斜的,是什么意思?

3、按照动物的重量从重到轻来排一排。看看谁能第一个吃桃子,谁第二个吃……谁最后吃。

4、讨论小结:故事中犀牛和动物们比了什么,他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四)动物尾巴、耳朵比长短

1、提问导入:兔子和猴子想先吃到桃子可以和大家比什么呢?

2、幼儿操作:提示幼儿选一个喜欢的动物(兔子或猴子),排序比长短。

3、讨论小结:兔子和动物们比了什么,他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猴子和动物们比了什么,他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三、幼儿以毛毛虫为第一进行排序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问题:毫不起眼的毛毛虫最后第一个吃到了桃子。毛毛虫说我就和大家比身高、耳朵和尾巴的长短,还有体重每一样我都能比出第一来。 金笔头网 毛毛虫把它排第一的方法告诉了其他的动物,动物们都同意了毛毛虫的办法。小朋友,你知道毛毛虫是怎样得到第一的呢?

2、结合课件操作,幼儿讲述:身高、耳朵和尾巴的长短,还有体重为毛毛虫排出第一。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到大、从矮倒高、从短到长的情况发生呢?(排队、排座位、做操排队伍)

四、结束活动:看来毛毛虫说得也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地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有大又香的桃子!

附绘本故事:

动物们都想先吃到又香又甜的桃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怎么办呢?最后,动物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要举行比赛。谁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就先吃桃子;第二名,就第二个吃桃子,……谁比了最后一名,就只能最后一个吃桃子,只能吃到一点点了。

长颈鹿想先吃到桃子,他就动起了脑筋。它觉得伙伴们高矮不同,自己是动物中个子最高的,和大家比高矮,从高到矮排队一定能得第一,于是就对大家说:我们来比高矮吧,谁最高谁排在第一哦!大家都同意了。

长颈鹿可得意了,说:“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个子最高,所以就该我长颈鹿先吃桃子“。兔子和猴子不乐意了,它们一起跳了出来,说:“不行不行,我们也想先吃到桃子。”它们边说边看看自己身上,它们想:“我身上有什么可以和同伴们比一比,可以得到第一名的”

……

毛毛虫再也坐不住了,它说:比高矮,从高到矮排队,长颈鹿可以先吃到桃子;比耳朵长短,耳朵从长到短排队,兔子可以先吃到桃子;比尾巴长短,尾巴从长到短排队,猴子可以先吃到桃子;比轻重,从重到轻排队,犀牛可以先吃到桃子:我每次都排在最后,最后一个吃桃子,只能吃到一点点。毛毛虫说:“你们知道吗?你们排的方法我都能够排出第一名的。应该我先吃到桃子。”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量词。

3.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量词。

难点: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配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书封面。

师:今天老师想邀小朋友一起玩一玩,玩什么呢?玩一本书《救救我小猫》。是谁需要帮助呢?,老师带来了很多小猫,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二、讲述故事并进行游戏。

1出示9只小猫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猫?一共多少只猫?

师:这9只小猫,白天睁开眼睛,晚上就闭着眼睛睡觉,这天,小猫们都睡着了,打起呼噜。呼呼呼。,就在这时,有敲门的声音,小粉猫和小绿猫睁开眼睛。

提问:哪两只小猫睁开眼睛了?

师:小猫睁开眼睛说:“你要干什么?”外面的`人说:“小猫小猫真可爱,大大眼睛快睁开,小朋友们猜一猜,我把它往哪里带?”

提问:外面的人要干什么呢?

2.出示龙卷风卷走小粉猫和小绿猫的画面

提问:用什么办法捉走了小猫?你们愿意帮助救救小猫吗?

师:小猫被龙卷风卷走。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绘本活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图书的内容,学习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画面,产生自主阅读的愿望。

2、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并能跟随同伴的讲述,关注相应的画面。

3、初步感受齐柏林小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绘本、连续翻动的课件、音乐等。

活动过程:

1、了解幼儿已有的阅读经验:小朋友会看书吗?有什么好办法看懂书?

提出看书的要求:用看图的方法看懂一本书。两腿并拢当桌子,两手扶着书,一页一页往后翻。

2、教师出示图书,请幼儿看封面,猜测图书内容,教师不予肯定与否。

3、幼儿自取图书,自由阅读。

(1)鼓励幼儿浏览全书,可以边看书边自言自语,但要求不影响别人。

(2)寻找书中最感兴趣的画面(喜欢的、奇怪的、不懂的……)

4、集中交流:

(1)这本图书讲了谁的事情?讲了什么事?

(2)你最喜欢哪一页?为什么?幼儿介绍时,要求大家及时翻到相应的画面,

对应了解并进行相关的补充。

(3)你发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师幼互相解疑,重点解决小羊练习飞行时的一

连串动作,通过播放课件解决疑惑。

5、第二次分散阅读。

要求寻找:小羊有一个什么想法?为了这个梦想它做了哪些事?

6、集中交流。

(1)小羊有一个什么梦想?它做了哪些努力?从哪一页上可以看出它在努力?

(2)它有没有遇到困难?它放弃了吗?哪几页上可以看出?

重点:每次提问后的回答都要求幼儿从书中寻找相关的依据。

7、交流讨论:留在你脑海里最多的是什么颜色?你认为蓝色代表着什么?

幼儿绘本故事教案 篇四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各有各的本领。

2.感受故事的有趣,愿意跟老师猜猜、讲讲。

二、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实物苹果)

(1)宝宝,这是什么?是一个怎样的苹果?你吃过苹果吗?是什么味道的?

(2)苹果长在哪里呢?瞧,高高的树上有许多红苹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2、猜猜讲讲

(1)谁来了?鼠小弟抬头看着红苹果在想什么?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

(2)它正在想办法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小鸟、小猴图片)小鸟、小猴它们也想吃树上的苹果,那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小鸟会怎么摘?(看PPT:小鸟飞到树上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小鸟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小猴的方法同上。

鼠小弟看到小鸟和小猴都摘到了苹果,它心里会怎么样?

(3)瞧,又来了谁?(出示大象、长颈鹿图片)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大象会怎么摘呢?(看PPT:大象有长长的鼻子一下子就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大象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长颈鹿的方法同上

(4)又来了谁?(出示袋鼠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

表演:老师手里拿着苹果,请一宝宝来做袋鼠,跳一跳,看看能摘得到吗?

(看PPT:袋鼠跳得高,摘到了一个苹果)

(5)又谁来了?(出示犀牛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怎么摘?

(看PPT:犀牛力气大,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它也拿到了一个苹果)表演:现在老师做大树,请一宝宝来做犀牛,学撞树干(犀牛跑得快,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

(6)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本领摘到了苹果,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了,只剩下几个了?现在鼠小弟心里怎么样?(更加着急了)

3、动作模仿

(1)瞧,它在做什么?(学小鸟飞)出示鼠小弟动作图放在小鸟图片后面。

它一边学一边想:要是我也会飞该有多好呀!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鼠小弟的样子。

(2)方法同上:逐一出示鼠小弟的动作图放在动物图片的后面。

让幼儿说说;鼠小弟在干什么?想什么?

句型感受:要是我也有……那该有多好呀

(3)鼠小弟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它摘到苹果了吗?那我们来帮它想想办法:怎样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4、情境设疑咦,鼠小弟在哪里?它摘到苹果了吗?它怎么会在树上,是谁帮助了它呢,哦,原来是海狮帮助了它,海狮有什么本领呢?(海狮用顶球的本领,把鼠小弟抛到了树上,鼠小弟摘到了苹果,你一个,我一个,它们吃得多开心呀!)

5、完整欣赏故事

6、宝宝,你们想吃苹果吗?那我们一起去和朋友们分享吧!

活动反思:

从实习到成为一个真正的幼儿园教师,这应该是我的第一次的公开教学活动,这次园内公开教学是针对早期阅读这个领域的,我对绘本教学接触和了解的不是很多,最终确定的`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个绘本,因为觉得这个绘本内容很有趣,虽然画面很单一,没有像其他的绘本那样色彩丰富,但是里面的图片非常有趣和精彩,它没有复杂和繁多的语言,只有精炼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小动物形象也是小班的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结束后,发现有好多值得反思的东西。

首先,从目标达成来说,我的第一个目标是:从鼠小弟想吃苹果到达成愿望的过程中感受鼠小弟的内心活动和故事的趣味,鼓励幼儿大胆猜猜、说说。但是活动中并没有重点展开或是体现,没有让幼儿去想像了解鼠小弟的内心活动,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示小动物,只是问:“接下来又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摘到苹果的呢?”并没有接着引导幼儿说:“鼠小弟心里会怎么想呢?(引导幼儿说“要是我也能。就好了”)”其实原本教案设计中是有的,但是在活动中就忘记了展开,所以这点我觉得活动的目标没有达到是最大的失败。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没有注重环节的强弱缓轻,每个小动物的出场都是一样的过程,虽然前面两个小动物出场以后,我对后面的大象、长颈鹿和犀牛采用了连续出场的方式,但是由于不是自己放的幻灯片,感觉效果还是雷同,另外就是活动中我的言语表达我觉得还有欠缺,不够生动,那样的话,更能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最后要说的就是我的心态,活动中有点紧张,导致贯穿整个活动的“鼠小弟”形象一直都说成了“小老鼠”,活动开始后就有发现自己说错了,但是已经没办法改过来了,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总的来说,整个活动幼儿的表现还是比较活跃的,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并模仿着小动物的本领,最后海狮出场时我提问:“你们知道海狮有什么本领么?”有的幼儿说会挖土,有的幼儿说会打洞,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受了昨天活动中“小鼹鼠”的影响,但是我却捏了把汗,就当我要告诉幼儿答案的时候没有一个幼儿回答了:“海狮会在水里面游泳,还是顶球呢。”这是因为他去过海洋馆看到过海狮有了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可见我们班的宝宝还是挺聪明的。

总之,整个活动过程有太多的不足之处,有太多需要自己反思的地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想在以后的任教生涯中这样的公开教学机会还会有很多,我想通过每一次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学习和反思,让自己有所提高。

小班绘本教案 篇五

设计思路:

结合小班幼儿用嘴感知世界的特点,以"吃"和"食物"作为幼儿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来开展小班幼儿的阅读活动,将有效的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月亮的味道》一课将运用幼儿喜欢"吃"的特点,将月亮变成了一种食物,幼儿通过将"食物"来感知抽象的月亮。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月亮的味道》,掌握句子"来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着"。

2、能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3、体验集体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活动准备:

《月亮的味道》PPT、食物大饼一个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月亮图片,引导幼儿猜测、联想,引出活动内容。

1、播放真实月亮图。指导语:你们看到了什么?(月亮的图片)这个月亮它在哪儿?

2、播放绘本月亮图。引导能用简单的形容词或简单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引导这个月亮它像什么?小朋友想不想尝一口?有没有哪个小朋友吃过月亮的?那小朋友们猜想一下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

二、欣赏绘本《月亮的味道》,掌握句子"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着"。

(一)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图一至二)。指导语:哇!快看图上都有什么?小朋友再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小动物们想干嘛呢?

2、播放(图三)。提问:小海龟爬到最高的山上想去摸一摸月亮,它够着了吗?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办呢?

3、播放(图四至七)。提问:小乌龟叫来了谁?他是怎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的?

(1)小乌龟是怎么对大象说的?大象叫来了谁?大象是怎么对长颈鹿说的?

(2)长颈鹿会怎样邀请它的好朋友?最后,猴子够着月亮了吗?还差一点点,那小猴又会怎么办呢?

(3)后来,小动物们叫来了老鼠,小动物们是怎样邀请老鼠的?

4、播放(七图至八)。提问:小老鼠最后吃到月亮了吗?它是怎么吃到月亮的?小老鼠是一个人吃月亮的吗?小朋友猜一猜小动物们吃到的月亮会是什么味道的?吃完月亮他们开心吗?他们为什么睡着了?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掌握句子"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着"。

1、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2、幼儿学说句子"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着"。

提问:小乌龟想摸月亮,他叫来了谁?他是是怎样邀请大象的?后来有叫来了那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邀请好朋友的?

三、幼儿自由阅读小图书,体验阅读的乐趣。

1、认识封面、封底、正文。

2、提出阅读要求:一页一页轻轻翻,看的时候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小声交流。

四、结束。

教师:"原来小动物通过互相帮助吃到的月亮有那么多的味道啊,真开心。等会老师就请小朋友也一起来吃个大饼,我们待会也去尝尝这块大饼的味道。"

活动延伸:

在阅读区投放图书《月亮的味道》,引导幼儿继续阅读,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附故事: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

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乌龟还是够不着。 海龟叫来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到呢!”

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

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 “长颈鹿,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一下就够到了!” 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

长颈鹿使劲儿伸长了脖子,可还是够不着。 长颈鹿叫来了斑马。 “斑马,你跳到我背上,就会更近了!”

月亮觉得好玩,又轻轻地往上一跳。

斑马努力伸长了身子,可还是够不着。 斑马叫来了狮子。 “狮子,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就可以够到了!”

月亮一看到狮子,又轻轻地往上一跳。

动物们还是够不着月亮, 大家叫来了狐狸。“狐狸,你到我背上,肯定能成功!”狮子说。

月亮一看到狐狸,又轻轻地跳高了一点。

眼看就要摸到了,可月亮总要飘远一点,让他们够不着。 狐狸叫来了猴子。“猴子,你到我背上来,这回我们肯定可以够到了!”

月亮一看到猴子,又轻轻往上一跳。

猴子都能闻到月亮的味道啦,可还是够不着。猴子叫来了老鼠。“老鼠,快爬到我的背上来,我们就能爬上月亮了!”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个小不点儿,肯定捉不到我的。”

月亮已经有点累了,这回它没动。

老鼠先爬到海龟的身上,然后爬到大象的身上,长颈鹿的身上,斑马的身上,狮子的身上,狐狸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后……“咔嚓!” 他咬下一片月亮。月亮的味道真好,值!

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这天夜里,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

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小班绘本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大胆讲述脚趾头变成的各种东西,丰富“太平洋”、“地平线”等相应词汇。

2、在阅读、游戏中发挥想象,体验想象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上个星期,我们一起阅读了一本书《小脚丫》,故事中的小脚丫都变成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真能干,通过自己阅读图书也能读懂故事了。我们来听一听,这本书里的《小脚丫》的故事是怎样的。

2、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

(2)书里的故事和你们讲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玩“小脚丫”游戏。

(1)小脚丫真厉害,可以变成这么多好玩的,我们也跟着小脚丫一起来变一变吧!

(2)请幼儿脱下鞋子、袜子,大家一起坐在垫子上。教师与幼儿边阅读边游戏:将自己的小手放在小脚上,每读到一页,就用手比划书中的情节玩一玩。如读到“变成十级台阶”时,幼儿就用手比作上台阶的小人,在脚趾头上走来走去。

4、拓展延伸。

(1)调皮的小脚丫还想继续去旅行,一路上它们还会变成什么呢?

(2)绘画游戏:小脚丫变变变

①出示画有小脚丫的画纸,鼓励幼儿进行添画。

②说一说你的“脚趾头的故事”。

小班绘本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种食物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

2、运用适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与形状,乐意表达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围,并通过操作初步趣味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大图书、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本活动的重点是:

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

活动的难点是:

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师:看,封面上是谁?小蛇的身体什么形状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呢?(引导幼儿用适合的词来形容小蛇,并大胆尝试模仿小蛇走路的样子)

师:好的,小朋友站起来,我们来学学小蛇是怎么走路的。(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学小蛇“扭来扭去”走路的样子)

师:扭啊扭,扭啊扭,小蛇们走累了就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幼儿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咕噜噜··· 咕噜噜···“什么声音?从哪里发出来的呢?(肚子)咦,肚子怎么回想起来呢?(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小蛇的肚子好饿好饿啊,(出示树林图片)瞧,好饿的小蛇来到了哪里?这是什么地方呀?好饿的小蛇来这里做什么呢?(找吃的东西,提醒幼儿把话讲述完整)

师: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找什么东西吃呢?(幼儿自由猜测)

二、教师逐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行初步的想象

师:(出示香蕉)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的,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香蕉呢?(弯弯的、黄黄······)

师:你猜猜,好饿的小蛇看见弯弯的、黄黄的香蕉后,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想象)

师:(出示张大嘴的小蛇图)哇,小朋友们真厉害啊,一下子就猜对了,表扬自己一下。(出示图片)咦,香蕉去哪儿了?(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结:好饿小蛇吃了黄黄的(弯弯的)香蕉,身体变成弯弯的。(请个别幼儿用完整的话讲述图片内容)

师:小蛇吃了黄黄的、弯弯的香蕉后,肚子还是觉得空空的,它又去找吃的东西了,这次他找到了什么?这是怎么样的蛋糕?小蛇会怎么做?(请个别幼儿自由讲述,学习小蛇“啊呜”一口吃进蛋糕,“咕嘟”一口吞下蛋糕,滑稽的动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师:吃下蛋糕后,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形状?

师:哪位小朋友会用一句话来说说这幅图?

小结:好饿的小蛇吃了彩色的(或三角形的)蛋糕,身体变成三角形的。

师:好饿的小蛇吃了香蕉,又吃了蛋糕,有没有吃饱呢?我们来瞧一瞧。(出示饼干情境图)小蛇吃饱了没有?(没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肚子)咦,小蛇的肚子是什么形状的?好饿的小蛇吃了xxx,身体变成xxx?

三、完整讲述故事,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师:好饿的小蛇是怎么走路的?

师:小蛇都找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它吃东西时的声音是怎样的?好饿的小蛇吃了xxxxx,身体变成xxx

四、延伸活动(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拓宽幼儿的想象空间)

师:哇,好饿的小蛇吃了好多好多的东西,它舔了舔嘴巴“哇,真好吃!”

师:“咕噜噜···咕噜噜···”肚子又开始响了,它还没有吃饱,这次好饿的小蛇会找什么东西吃呢?(出示圆肚子的小蛇)小蛇吃了什么东西,身体变成圆圆的了?)幼儿自由表述)

师:小蛇究竟吃了什么呢?(圆圆的苹果、西红柿、紫色的葡萄······)

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许多圆圆的东西,你觉得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你就把它贴到小蛇的肚子上。但老师有个要求,你贴好了以后,请你看着贴好的图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可以吗?(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辅导,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图片)

上面内容就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大班绘本《爱心树》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犟龟》最新5篇

大班绘本教案优秀4篇

大班绘本健康: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大班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幼儿园大班月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总结(15篇)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优秀3篇

大班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学设计【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绘本我妈妈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绘本我妈妈教案反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