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师评语 > 推荐地藏经读诵完整版(精)(3篇)

推荐地藏经读诵完整版(精)(3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推荐地藏经读诵完整版(精)(3篇)

微信扫码分享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推荐地藏经读诵完整版(精)一

2. 吾(wú)于五浊(zhuó)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wú)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dùn),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5. 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

6.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

7. 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diàn)污僧尼,或伽蓝内恣(zī)行xxx,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0. 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惯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顺眼的,说明修行还没有修好。学佛没有什么,就是单刀直入,改毛病、改习气。

11. 做人处事,待人接物:重师者王,重友者霸,重己者亡。

12.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13. 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14.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15. 烦恼就是一扇门,像鱼儿要跳过龙门才能腾云驾雾,越不过去就是水中俗物。人也一样,越过烦恼这道门,就会自在、洒脱,就是位智者。

16.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wěi)、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17.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18. 一切皆为虚幻

19. 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20.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1. 世界上有多少有才华的失败者,世界上有很多高学历的无业游民-----是因为选择错误。

22.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23.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24. 心的力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信仰很重要。有人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往往半途而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信仰不坚定,信念不坚定,信心不坚定。什么叫做道,道就是坚持,道也贵在坚持。

25.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26. 人生能走多远,看与谁同行;有多大成就,看有谁指点。

27. 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

28. 不可说

29. 三世如来同赞叹,十方菩萨共皈依。

30.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1. 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kuáng)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32. 恶习结业,善习结果。

33. 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

34. 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35.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36. 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

37. 妙手烹调百味,炊烟半掩孤星,人生何处不相逢,一饮一啄天定。世态浮云见惯,未解别样浓情,心波已乱意难平,清夜悠悠谁共?

38. 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39.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推荐地藏经读诵完整版(精)二

闲逛书摊时,随手翻到一本书《藏獒》。听儿子说过这个名字。好像是一种猛犬,儿子问我关于藏獒的更多情况,我却不得而知。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小说。准备应付儿子的提问。回到家一头扎进小说中,一口气把它读完。自己的内心被强烈地震撼,为藏獒的精神所震撼。

藏獒是由一千多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巨型古犬演变而来的高原犬种,是犬类世界唯一没有被时间和环境所改变的古老的活化石。它曾是青藏高原横行四方的野兽,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驯化,开始了和人类相依为命的生活。

在作者杨志军的笔下,獒王虎头雪獒、冈日森格、黑色的狮头母獒那日以及它的同胞姐姐果日、以前的饮血王党项罗刹后来的多吉来吧等等在征服与被征服中,在自信豪迈与威严杀气中,在剽悍不羁与忠于规则中,用威风凛凛的刀牙、奋不顾身的抓扑,完成自己的使命。

《藏獒》的整个故事,是通过第一人称“父亲”来写作的。然而并不拘泥于此,作为人是无法参与到藏獒的思想活动中的,所以许多的场景直接使用了藏獒的视角。作品不断变换着这样的叙事口气,却很自然流畅。故事着力描写了“父亲”作为一个外来的汉族记者孤身一人来到藏边的草原上,努力同藏民打成一片的同时,顶住了其他汉族工作人员的压力,收养了一只藏民包括当地藏獒都很排斥的外来藏獒“雪山狮子”。他从死亡边缘把这只被当地藏獒几乎咬死的藏獒拉了回来,精心的护理,使它重新站立起来。而“雪山狮子”也同样回报了父亲,履行了藏獒的义务,成为了一只出色的藏獒,最终成为獒王。但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一头饥饿的雪豹偷袭了牧羊人的羊群并咬死了一头羊,幸亏藏獒及时发现,阻止了雪豹的偷袭,使羊群免受进一步的损失。在保护羊群的过程中,藏獒与凶猛的雪豹进行了殊死搏斗,藏獒不顾自己伤痕累累,紧紧地咬住了雪豹的脖子,最后终于咬死了雪豹,但是自己也因失血过多而死去了。

我见过的藏獒是在网上看到的马俊仁养的藏獒。并不知道它是一种凶猛野蛮的高原动物。从《藏獒》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藏獒,知道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犬种之一,被称为“犬类活化石”。藏獒曾是青藏高原上横行四方的野兽,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人们驯服,开始与人类相依为命的生活。公元1240年,成吉思汗组建了一支拥有3万头藏獒的队伍横扫欧洲,立下了赫赫战功。它外貌凶猛,就像狮子,但是它却是人类的朋友,有着忠诚、勇猛、坚韧等优良品质;它是聪明的,可以很快分清你是它的朋友还是敌人;它是善解人意的,可以很快的明白你的意思,同时它还是忠诚的,会为了保护自己的主人与领地而奋不顾身,直至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我赞赏藏獒的忠诚,藏獒的勇猛,藏獒的聪明、独力、意志坚强。它们是有思维、有情感的。它用尾巴表达它内心情感的变化,将保护主人,保护主人希望保护的一切作为自己一生的责任,成为了人类伙伴中无可挑剔的楷模。

藏獒从没想过人应该记住并感谢它们的恩德,反而总是希望自己记住并报答人的恩德,这就是藏獒。或者说,有恩不报的不是藏獒,施恩图报的也不是藏獒。藏獒就是这样一种猛兽,把职守看得比生命重要。永远不想着自己,只想着使命;不想着得到,只想着付出;不想着受恩,只想着忠诚。牧人们形容一个坏蛋,就说他坏得像恶狼;形容一个好人,就说他好得像藏獒。藏獒它精忠报主,英勇无畏。藏獒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战。藏獒以道为天,它的战斗是为忠诚、为道义、为职责。

“藏獒”中蕴含着很浓的精神。这种高原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人类传统的尊严、责任和忠诚等美好品德,代表着一种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独善其身的精神。在那个利益纷争的社会,它是干净的。比如说,藏獒从不乱咬人,从不争抢别人家的食物,但是当外人侵犯到他的主人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虽然比较凶猛,但却是有规则、有秩序的。作者以人性化的手法描写"獒性",其实也是用"獒性"呼唤人性。獒性是对狼性的反动,也是人性指标的另类显示,是我们极端缺乏的道德良心的体现。作者写藏獒,也有一种用动物启蒙人类的冲动。藏獒是一种高素质的存在,在它身上,体现了青藏高原壮猛风土的塑造,集中了草原的生灵应该具备的最好品质:孤独、冷傲、威猛和忠诚、勇敢、献身以及耐饥、耐寒、耐一切磨砺。它们伟岸健壮、凛凛逼人、疾恶如仇、舍己为人,是牧家的保护神。说得绝对一点,在草原上,在牧民们那里,道德的标准就是藏獒的标准。很显然,作者书中写的"獒性"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当代人类所日益缺乏的美好品德。

而集勇毅、果敢、深情、忠贞于一身,集一切真善美于一身的藏獒,不但成了獒的精神象征,也是作者杨志军的精神倾向,更是真正人类的精神象征。他们传达着作者心目中真正人性化的概念,是作者心目中理想世界的精神形象。而这忠诚、贞烈、勇敢、刚毅又是由着“责任”这个藏獒古老的遗传、本性的接递所爆发出来的性格的表现和精神的再生。这“责任”不但是藏獒的,更是人类的;是一只藏獒为着獒群和人类、为着种族和草原的,更是一个人为着人类和社会、为着自然和灵魂的。于是,藏獒便不仅仅是一种动物了,而是上升到人性高度的生灵了;人也不仅仅是狭隘的人了,而是将自己融入万千生灵的大家庭,融入到天地自然的环抱中的一个既平凡又独特的儿子了。每一个人都应如同藏獒一样,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重任,为着这神圣而光荣的任务执着向前!

通读全书后,掩卷长思,我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感触,具体讲就是要学习藏獒身上的优点,即以彼之长,补己之短。身处人类社会,面对人类群体,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文章给了我很深的启迪,让我知道了许多的道理。

藏獒代表着一种精神,代表着一种文化,代表着一种哲学。藏獒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是竞争的智慧,是强者的智慧,是成功的智慧。我们不妨换上一双獒眼去看世界,用藏獒一样的优秀品格和职业精神去面对社会,用藏獒一样的良好心态和强健体魄去搏击人生。...

推荐地藏经读诵完整版(精)三

地藏经简介

《地藏经》在汉地佛教的传统中,向来是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下面是地藏经简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当知凡是初入佛门、初皈依的佛教徒,绝大多数都是以诵『地藏经』为认识「大乘经典」的起步。笔者最初学习「佛经」时,也是以读诵一百多部『地藏经』为入门。然而为什么许多佛教徒都会以读诵『地藏经』为认识「佛教」的开始呢?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每日读诵『地藏经』的开始,就已经在佛前启发最初的「菩提心」

当知只要开始发心读诵『地藏经』,就已经每天在佛像及佛经前启发最初的「菩提心」。这可以从『地藏经』中所说「忉利天宫品」得到证明。因为依『经上』说:地藏菩萨最初所启发的菩提心,是源自于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劫数之前尚是「凡夫修行身分」时,于一尊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出世之时所启发的。

当时地藏菩萨投生为一位大长者的儿子,逢遇有一尊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出现于某一个世界,当时大长者子因为看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身相光明、庄严」,「福相具足」,因而发出万分尊重、赞叹之心,对佛发愿说:「我从现在开始至未来无有止尽的无量劫数之中,发出广大的誓愿,愿用种种方便法门,度尽一切在六道轮回中受苦的所有众生,超脱『六道轮回』之苦,我才愿意成就佛道。」

这段经文,就是现世之中流传的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成佛大愿的「经意缘起之一」。也是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的最初凡夫身分修行时所发下的「无数成佛大愿」之一。

只要现世之中有人开始发心读诵『地藏经』,读到「此段经文」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数之前最初「凡夫修行因地」所发「成佛大愿」,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加被!

「忉利天宫品」又说,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曾经投生在某一个「福德深厚」的世界里,为一位婆罗门女,当时逢遇一尊叫做「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现在那个世界广度众生,婆罗门女的母亲在生因为毁谤三宝………,死后堕入地狱之中。婆罗门女为了救度亡母脱离地狱之苦,因此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像之前,发大誓愿说:「愿我在未来的无有止尽的劫数中,运用种种善巧方便,普渡正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的一切众生,让无数众生都因为我的教化而脱离所有的苦难,乃至超脱『六道轮回』之苦,了脱生死。」

只要现世之中有人发心读诵『地藏经』,读到「此段经文」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数之前最初修行因地所发「成佛大愿」,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护佑!

因为初学之人读诵『地藏经』能够认识佛菩萨的「成佛悲愿」,启发最初的「菩提心」,所以弘法者多鼓励初学者最初学习佛经时,从『地藏经』开始认识、学习「大乘经典」,不是没有原因的。

『地藏经』中「阎浮众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修行之时,曾经有一尊佛叫做「一切智成就如来」出现在某一个世界里,这尊佛在尚未成佛的无量无边劫数以前,曾经投生为一位国王,当时地藏菩萨也投生为一位国王,与那位国王为好朋友,其中一位国王发愿:「我要早日成就佛道,度化这些在我国内造恶多端的人民,让他们不再造恶。」一位国王也发愿说:「我如果不能先度化这些在邻国内造恶多端的人民,都不再造恶,而且未来皆获得安乐的果报,乃至最后成就『佛果菩提』,我终究不愿成就佛果。」而这位发大誓愿在未来劫数之中无有止息的永远度化十方世界中造恶多端、受苦受难的众生,愿所有六道轮回的众生都成就佛果,我才愿意成佛者就是「地藏菩萨」的前身。所以现世之中的佛教徒赞叹「大愿地藏王菩菩萨」其来有自。

在「阎浮众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曾经逢遇一尊「清凈莲华目如来」出世在某一个世界里,当时投生为一个女人,叫做光目,她的母亲在生杀生无数,死后堕入地狱受苦。光目女为了救拔亡母永远脱离地狱苦,于是对「十方诸佛」发愿说:「希望十方诸佛慈悲我、哀愍我、听到我为亡母所发广大誓愿:『希望我的母亲从现在开始,永远脱离三恶道的苦难及永远脱离贫穷、下贱、短命之身,乃至永远脱离女人之身。』我现在对『清凈莲华目如来』像前发大誓愿说:『愿我从今日开始,乃至未来无有止尽的`百千万亿劫中,将十方世界中的所有地狱道及三恶道中的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度化、救拔他们脱离「三恶道」的痛苦,当无数十方世界中的受苦受难的所有众生,都成就佛果后,我才愿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段经文,亦是现世之中流传的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经文缘起之一。

(二)在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后要从「经文上」所说「造什么因、得什么果」的业、缘、果、报的道理学习起

当读诵『地藏经』者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后,必须明白,如果想要成就像地藏菩萨「广度众生脱离苦海」的「成佛大愿」,不是以我们现在的凡夫身分就能做到的。换句话说,以我们现在「烦恼具足」、「习性深重」、「家庭、事业、俗务」繁忙的「凡夫身分」,是不可能像地藏菩萨一样有「广大的智慧、福德、神通」能够运用「神通力用」去自在如如的在十方世界广度众生,实践「度化六道轮回」罪苦众生的「成佛大愿」的。因为「凡夫众生」现在正于「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尤其自己现在「初学佛」, 连「六道轮回」的「业、缘、果、报」的道理,都搞不清楚,光是赞叹「地藏菩萨」的「成佛大愿」只是停留在「发大愿」、「心系理想」的阶段,必须进一步了解「成佛大愿」的「因行内容」,才能一步一步的进入「地藏菩萨」过去无数劫之前所实践的「菩提心愿」「因行」的第一步──从现世之中认识学习、警惕自己不要触犯堕落三恶道的业行做起。

因此现世的凡夫学佛者,在赞叹「地藏菩萨」广度众生的「成佛大愿」后,首先必须从『地藏经』所说-「观众生业缘品」开始学习,认识「造什么业因、必得什么果报」的道理入门,及明白「地狱罪刑的内容」,才会对今生的所作所为,有所警惕,而不敢造下三恶道的业行,死后堕落三恶道中受苦。这也是许多弘法者鼓励初学之人读诵『地藏经』的原因之一。

如『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说:「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 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这段经文正是说明地藏菩萨过去生中所发「成佛道心」的「远因」,正是从不做三恶道的业行,生生世世投生在人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信佛、学佛开始起修!

如果读诵『地藏经』只求地藏菩萨大慈大悲保佑你,而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依然我行我素、或者是非不断、或者争斗不断,或者造下杀生(包括杀畜生、堕胎等事)、或者窃盗、或者邪淫(犯下夫妻以外的淫事)、或者恶口、或者毁谤、或者瞋恚(经常发脾气)、或者悭吝(悭贪、吝啬)、或者饮食无度(即纵情饮用鸡、鸭、鱼、肉又喜好多食鱼、龟…之子)、或者畋猎咨情(嗜好打猎)、或者悖逆父母、或者放火烧山、或者杀害父母、或者毒害父母、或者喜欢网捕初出生的雏鸟及各种初出生的动物、或者毁谤三宝、或者不敬佛教、或者轻慢佛法、或者私取佛寺物品、或者偷窃佛寺物品、或者污辱清净的修行人、或者诬赖僧宝、或者破戒犯斋、或者非理毁用、或者贡高我慢、或者两舌鬪乱、或者邪知邪见等种种或一或二的恶行不断。

如此一边读诵『地藏经』又日常心念、行为、习气不知悔改、不知行于正道,而且日常心性、行为只要有一样符合以上所说「不好的业行」,便是与地藏菩萨所修「自利、利人的菩萨悲愿」不相应,地藏菩萨如何会保佑你呢?

(三)地藏菩萨的利生悲愿要救渡现世之中各种受苦受难的人类

1、地藏圣号的利益

(1)称念地藏圣名、脱离宿障恶业、超生天上

地藏菩萨的利生悲愿,立志要救护初学之人,听闻、称念地藏菩萨的圣号,及尽心恭敬供养地藏菩萨画像,便能于未来脱离宿世所造恶业,超生天上,乃至下生人间投生为富贵之人,皈依三宝,随佛修行。

(2)称念地藏圣名,脱离鬼神侵扰、夜梦安稳

纵然现世众生或未来世众生在深夜睡梦之中梦到可怕的恶鬼,被「鬼神侵犯」,只要以虔诚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读诵『地藏经』,地藏菩萨一定誓愿救拔你超离恶道鬼神的侵扰,让你夜梦安宁、睡眠安稳!

如经文说:「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

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这是一段地藏菩萨以「本愿力」救护现世之中正在遭受「鬼难」众生的重要经文。

(3)称念地藏圣名,贫贱之人罪障转轻,新生婴儿好养、好带

经文又说:如果奴婢之人想要忏悔宿障,或者娑婆世界中的男子、女人有「新生的婴儿」,只要每日读诵『地藏经』,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念满一万遍,奴婢之人便会宿罪减轻、福德增加;新生的婴儿,也会好养、好带,寿命增长。

(4)称念地藏圣名,能够令亡父亡母等脱离三恶道的苦难

经文「见闻利益品」又说:观世音菩萨亦现身在「忉利天宫」的法会上,赞叹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不可思议,尽未来劫,广度众生,无有尽期。并且说,如果有现世之中的男子、女人,在幼年之时便父母双亡,或者有兄弟、姊妹夭折,非常思念、追忆已经死去的父母、兄弟等眷属,想要知道祂们投生到何处去了?只要发虔诚心、恭敬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即一日至七日之中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完全在七日之中从不间断的称念地藏菩萨圣号至「一心专注」的境界;以此瞻礼、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功德,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功德,便能令亡母、亡父及夭折的兄弟、姊妹脱离三恶道的苦难,超生人道与天道之中。如果亡母、亡父及已夭折的兄弟、姊妹本来就有宿福力,已经在人道或天道之中正在享受殊胜微妙的快乐者,便会承此功德,辗转增加其往佛道圣因之路前进,未来更能享受无量的福乐。

(5)称念地藏圣名念满一万遍,得知亡父、亡母投生之处

如果已经完成在七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者,更能在「三七二十一日之中」,一心瞻仰、礼拜地藏菩萨画像(即二十一日之中日日在地藏菩萨圣像前,称念一句佛号,顶礼地藏菩萨一拜,如是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完全在二十一日之中一称一拜,拜满二十一日),并且在二十一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满一万遍【请注意:不是数日快速念佛至一万遍即可,而是要静下心来一句一句慢慢念,如此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的情形,在半个小时之内只能念出一千句佛号,而且在念佛中要做到不夹杂烦恼妄想,即是务必念佛至「一心不乱」之意】,亦即在二十一日之中拜佛、念佛互相配合来做,譬如可以每日拜佛五百拜至一千拜其他时间都是念佛,如果体力差者可以每日拜佛一百零八拜或两百拜或三百拜或四百拜,也是称念一句佛号,顶礼地藏菩萨一拜,一拜一拜慢慢拜,其他时间完全以经行念佛(绕佛)与坐着念佛互相配合来做。

只要依经上所说二十一日之中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完全在二十一日之中拜佛、念佛不间断,并且拜佛、念佛至不夹杂烦恼妄想,进入惟有「地藏菩萨圣号」在心中缭绕一心专注之境,必然招感地藏菩萨在此人睡梦之中,示现广大无边的身相,告诉此人亡父亡母投生之处,甚至地藏菩萨变现「大神力」,亲自引领此人亲见其亡父亡母投生的世界。

如经中原文说:「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姐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在此人睡梦之中示梦让你得知亡父亡母………投生之处)

(6)称念地藏圣名一日一千遍念满一千日(三年),必感善神终身卫护

如果这位在二十一日之中从早到晚拜佛、念佛不间断之人,在二十一日过后,更能从此以后,每日称念地藏圣号满一千遍,也是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在未来一千日之中,每日皆称念佛号一千遍不间断,即念佛三年不间断,而且日常行为要符合『地藏经』所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不再造作「三恶道」的业行,便会招感地藏菩萨派遣此人住处附近的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之中衣食丰溢,没有病苦,一切意外灾祸远离。而且此念佛之人,在未来世中善根成熟之时,毕竟会得到地藏菩萨的摩顶授记,而于菩提道上永不退却。

如经中原文说:「是人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只要每日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满一千遍,三年不间断,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终身以本愿力加持。)

(7) 称念地藏菩萨圣名满一千日所愿皆得

如果现世之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想要发出广大慈悲心,救渡一切众生,想要修学无上成佛之道,想要修学了脱生死的方法,出离三界生死,想要祈求现在、未来许多善愿,想要行善济世,想要发恭敬心、上进心理解大乘经典,但是有宿业障, 当读诵大乘经典时,不能记忆经意,对于学习大乘经典有很大的障碍,或者有人现世之中衣食不足,不能如愿富足,或者有人多病在身,或者有人家庭衰耗、多凶、不安,或者有人因此造成眷属骨肉分散,或者有人遭遇不少意外横事,或者有人在睡梦之间经常做恶梦、梦见鬼怪、产生很大的惊吓,或者有人为了生计、为了公事、私事、为了急难、急事,不得已进入山林之中、或者过渡河海、大水,或者经过危险的道路,凡此在外逢遇种种灾难,只要此人供养、瞻仰、赞叹、礼拜地藏菩萨画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并且要皈依三宝、守持五戒,至少于二十一日之中一心一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乃至在一千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念满一万遍,也是如上所说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必能满足此人所愿,许多不如意之事,渐渐消灭,安稳快乐,衣食丰裕,乃至于睡梦之间,皆得安宁,鬼神卫护。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只要每日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满一千遍,三年不间断,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终身以本愿力加持。)

(8)普劝称念诸佛名号,就是种下未来佛道资粮的「因种」

经文「称佛名号品」又说,地藏菩萨普劝十方世界中的众生听闻佛名、称念佛名(如阿弥陀佛圣号为十方诸佛名号的代表之一),就是种下未来不堕三恶道、了脱生死的「远因」及广修成就佛道资粮的「因种」很重要的「依据」。

2、读诵『地藏经』的利益

(1)于每月十斋日读诵『地藏经』便能消除灾难

经中又鼓励世人于每个月的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十斋日,读诵『地藏经』,便能消除灾难……,衣食丰足……。

这些都是地藏菩萨以「本愿力」救渡现世之中正在遭受各种「苦难」众生的重要经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推荐地藏经读诵完整版(精)(3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shipingyu/1685414998144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