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师评语 > 2023年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简短(6篇)

2023年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简短(6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简短(6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简短一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 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 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 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

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

“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

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

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

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

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s("content_relate");

【初一历史知识点歌谣】相关文章:

歌谣初一历史知识点05-24

初一历史歌谣知识点整理07-17

初一历史与社会知识点01-26

初一历史知识点07-14

初一历史知识点精选07-14

初一历史复习的知识点归纳03-27

初一历史开元盛世的知识点07-12

初一历史重要知识点合集08-01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11-10

2023年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简短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为了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由学社联承办,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商贸学校)第一届历史文学知识竞赛今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本次活动增进了大家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知识修养,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营造商贸学校浓厚的学习的氛围,为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下面让我们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6支顺利从预赛中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上场, 第一支队伍他们是…… 第二支队伍是……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希望他们在决赛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我们本次知识竞赛的知识内容包括:近代、现代甚至还有外国的文学知识。

本次比赛的流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即必答题、互答题还有抢答题环节。

每个对基础分为100分。

首先我们将进行我们的第一个环节必答题环节,在必答题环节中,各参赛队伍按顺序从大屏幕中挑选题目,题组分为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中国近现代文学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生平故事4个组别 每一个组别选一个题目进行回答,每个组别里都会有6个题目可供参赛队伍选择,答对一题加10分,弃权或者答错不扣分,每题思考时间为20秒

我们的第一环节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来看一看各个参赛队的得分情况,有请……呈上成绩。

下面将进行的是互答题环节,在互答题环节中,各参赛队伍按顺序从大屏幕中挑选题目,题组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名人轶事4个组别,每一个队伍都有4次机会进行互选题环节,每一次轮到时每一个队伍必须先申明是自己答还是对方队伍回答,若对方队伍回答请选择其他5支队伍的其中一支队伍,若自己回答,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若选择对方答题,对方答对对方加10分,本方扣10分,对方答错对方扣10分,本方加10分。每题思考时间20秒。

我们的第二环节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来看一看现在各个参赛队的得分情况,有请……呈上成绩。

下面将进行的是最后一个环节,抢答题,这个环节呢各支队伍是否能抓住机会把比分拉回来呢,好的,话不多说,下面将进行的是抢答环节,在抢答题环节中,各参赛队伍将拨动他们手中的抢答题,在我读完题目,说完321开始按下开始各支队伍才能按下抢答器,若在一轮中抢答犯规队伍将在此轮中失去抢答机会,在此环节中答对加10分 答错扣10分。每题思考时间20秒。

我们的第三环节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的工作人员将进行计分,让我们来看一看各个参赛队的最终得分情况,有请……呈上成绩。

我们分数已统计出来,第一支参赛队伍’……第二支参赛队伍…… 接下来我宣布 获得第一届学社联历史文学知识竞赛三等奖的代表队伍是: 获得二等奖的代表队伍是:获得一等奖的代表队伍是: 请各支队伍上台领奖,请………为我们的获奖选手颁奖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

我宣布,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商贸学校)学社联第一届历史文学知识竞赛到此结束,

2023年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简短三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欧洲工人运动

1、 主要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

2、 工人运动的时间: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

3、 工人运动目的: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二、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1836—1848年 2、特点:规模大、时间长。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4、核心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5、性质或意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诞生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2、马克思、恩格斯初次相会于1844年。巴黎。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时间:1848年。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

5、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6、《共产党宣言》内容:①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7、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8、材料解析题:“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

得将是整个世界。”请回答:①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献?该文献是由谁起草的`?

②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③上述材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必胜信心)

四、巴黎公社:

1、背景:①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 ②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1871年3月政府军同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2023年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简短四

在公共基础中,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中国历史考试比重较大,世界历史的考点较为集中。考法也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对历史能够梳理出基本的脉络,并多积累相关的历史背景。下面,我们就以几道题为例来分析一下历史部分的考法。

【题1】下列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 昆阳之战 ② 雅克萨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牧野大战 ⑤靖康之变

a. ③⑤④②① b. ①②④⑤③

c. ②③⑤④① d. ④①③⑤②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方式是历史事件的排列顺序,需要考生对中国古代史有基本的掌握。①昆阳之战是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后,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该战争标志着新朝的衰落;②雅克萨之战发生在17世纪,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清政府于1685年和1688年进行反击,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并于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③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其中,东晋是由司马睿在西晋被匈奴灭掉后在江南地区重建的晋室,前秦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氐族统一北方后建立的政权,在肥水之战中,有前秦皇帝苻坚“草木皆兵”的故事;④牧野大战发生在商末武王伐纣;⑤靖康之变发生在12世纪,由女真族建立的金于1127年灭北宋,俘走了徽宗、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题2】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刘邦在秦朝灭亡后,自称“西楚霸王”

b.“成也萧何败萧何”描述的人物是项羽

c.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其带兵“多多益善”

d.韩信是西汉建国功臣,但由于功高盖主被斩

【答案】d。解析:a选项中,秦朝灭亡后,自称“西楚霸王”的是项羽,a错误;b选项中,“成也萧何败萧何”描述的人物是西汉建国功臣韩信,b选项错误;c选项中,前半句正确,但后半句错误,正确答案为“韩信带兵,多多益善”;d选项正确,韩信是西汉的建国功臣,但由于韩信功高盖主,刘邦担心王位不稳固,故斩韩信,韩信死后,刘邦感叹“且喜且怜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题3】17世纪后,西方各国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下列历史事件与国家匹配符合史实的是( )

a.苏格兰人民起义、《权利法案》——英国

b.独立战争、《宅地法》——法国

c.克莱星顿枪声、《人权宣言》——美国

d.攻陷巴士底狱、《共产党宣言》——德国

【答案】a。解析: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为限制国王的权利,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故a选项正确。1775年,美国民兵在克莱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布,正式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19世纪,美国关于黑奴问题引发了南北战争,林肯在领导南北战争中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89年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了人生而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故b和c选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

2023年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简短六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 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4.试题全部答完后一定要检查。

所有考生在时间允许时都要检查。检查选择题主要是做个确认,特别不自信的答案必须要翻书证实,做到心中有数,非选择题部分则按上述答题原则中的“三化”,逐条对照答案,查看有没有漏答项,如果有,及时解决。

另外,认识、把握各种题型的功能、特点、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历史中考成绩是很有必要并大有帮助的。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5、思辨性历史试题解答方法

思辨性试题是初中历史命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观点辨明是非,并进行分析说理的能力。这种题型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辨别是非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辨析题根据题肢的多少又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的两种。

一、单一型辨析题

单一型辨析题是指题干所展现的观点要么是正确的,要么是错误的。在解答这类辨析题时,要先判断观点是否正确,然后分析其原因。因此,解答观点单一型辨析题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一判断,二分析。

【例】“环境污染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又一个重要礼物”你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解析】类似这样的题目,在作答时首先应该“辨”,辨即判断,要判断出正误,明确自己的观点,第二步就是进行“析”,即进行分析,这是答案的主要部分,就是对自己所持的观点进行分析,如果同意此观点,要说明理由,如果是反对或认为观点错误,则要说明理由、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要指出避免、改正该错误的方法。第三是“结”,结即总结,在有些试题的答案中可以与分析部分重合或省略。

【参考答案】

我同意此观点,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的大批建立,所释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造成严重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我们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复合型辨析题

复合型辨析题是辨析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重要题型之一。这类试题大部分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题目形式上比较灵活,如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前半句错误后半句正确、两部分都正确或都错误等,可以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受出题者的青睐。其特点是:题目所给的观点或材料可以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要点,而且往往各小点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因此,解答这一类辨析题时,首先要分析小要点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把握观点的正误,然后再对每一个小要点分别进行分析,最后总结。

【例】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算把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之一,但遭到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说:“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针对此问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讨论,也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应该纪念,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打破了世界的孤立封闭状态,是功臣,应该纪念。

观点二:认为不应该纪念,正是他的航行,带来了一场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侵略,他是殖民侵略的头目。

请问:你持哪一种观点?请谈谈理由。

【解析】此题是一道典型的材料辨析题,虽然不用判断其正误,但是无论你持哪种观点,都得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持观点一的同学是从哥伦布航海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而持观点二的同学只是从消极影响进行分析。严格的讲都是不完整的。解答此题要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航海事件放到整个历史发展中去进行整体把握,分析此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到底是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呢,还是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如果是前者那就应该纪念,如果是后者就不应该纪念。

【参考答案示例】

我同意观点一。虽然哥伦布的航行使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由此开始,但是他的航行也打破了世界孤立封闭的状态,使旧大陆与新大陆连成了一个整体,把世界各个地区联系在了一起,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哥伦布的航行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因此应该纪念。(如同意观点二,可以仿照上述示例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总而言之在解答思辨型试题时一般按照三个步骤进行,即表明态度,有力分析,归纳总结。

第一,表明态度。就是在答题时首先要判断原观点是否正确,表明自己的立场。

第二,有力的分析。即对于你所持的态度、观点,搜集出有力的证据和理由来支撑。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你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否则那就是在胡说。

第三,归纳总结。即在详细的分析之后,整理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理由条理化、鲜明化。

作者简介:吉德发 陕西省旬阳县关口中学历史教师,长期从事毕业班历史教学,教学成绩优异;先后被评为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有多篇论文和习题设计发表于《少年智力开发报》、《中学生导报》、《中学历史报》和《安康日报·科教周刊》等。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6、选择题

选择题是根据教材内容、情景设置的题干和四个不同选项组成,所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大,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准题干中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以作出准确的选择,其次,根据题型特点?可以采用排除法和使用最佳选择法。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7、填空题

填空题和相关连接题同样属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点,答案是唯一的,因此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在空格处填上准确的答案。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8、读史有感题

读史有感题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一种主观性试题,此题能够比较准确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即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和归纳等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首先要审题,目的在于完整准确地答题,其次要审定题目类型,明确试题对答题表达方式的要求,再次注意分值分布,把握答题的重点部分,作到全面思考,找出要点,语言的表达准确。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9、识图题

识图题是考查学生技能的一种题型,考查的是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科之间相关连接的能力。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首先观察图,分析图的类型,图包括战争形式图、重要事件示意图、实物图等。找出相关信息,其次与把图放在历史的背景下,找出相关知识点,再次结合设问,弄明白命题者的意图,结合史实进行回答。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10、材料解析题

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归纳史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材料的选择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超越教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没有完全脱离教材,又是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即知识的迁移,这是材料解析题最基本的特点。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是,首先是阅读材料,必须作到“读懂、读透”材料,不仅从文字上读懂,而且要从历史角度读懂材料。把材料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阅读理解材料。这样,才能作到对材料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其次是审读设问,弄清命题者的意图所在,明确各题的不同要求,按要求解答。再次是处理好设问与材料、材料与教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从材料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组织材料解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简短(6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shipingyu/16855060671470994.html